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学习目标】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重难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概述】1、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这一阶段,主要是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了一大步。

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3、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艰难地进行。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要通过中外各方面对比分析巨变原因。

经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外资企业出现。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政治: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加深,也使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

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901)【阶段特征】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局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这一阶段,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

两大矛盾中,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政治:西方列强从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向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过渡。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分别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和完全形成。

清政府从抵抗到彻底投降,成为列强工具,镇压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先后开展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思想: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君主立宪。

专题三、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三、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三、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一、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二、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三、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内容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自由化、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化的两大任务和目标1、反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2、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和国家繁荣富强。

一、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知识梳理】【阶段特征】——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一、经济:⒈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逐步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⒉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化。

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

二、思想文化:1、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民主思想逐步产生。

2、社会生活:开始出现西化,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3、教育:洋务运动创办近代教育——开始近代化三、政治:1、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

3、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四、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被逐渐打破,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五、军事: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走向近代化重点透析—工业革命对西方和中国的影响对西方:①增强了西方国家经济力量,提升对外扩张的能力。

②促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确立并、扩展和不断完善。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③工人阶级形成并壮大,导致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对中国:①外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开始沦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②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因素逐渐出现,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二、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知识梳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1、服饰:中山装2、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自由;社交礼仪和称呼;西方节日。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店铺。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

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民国后期的近代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

民国后期的近代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
.
民国后期(1927-1949)的历史发展特征
总体上:1927~1949年是近代化的曲折。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政治:中共开辟正确革命道路,逐步走向成熟;取得抗战和解放 战争的胜利,基本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国共十年对峙—全民族抗战(世界意义)—解放战争(内战) 经济:民族资B一定程度的发展及被摧残;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封建经济; 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 社会生活:一定程度发展;抗战、解放战争时变革缓慢;
.
难点突破
●“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理解“左”倾 ●近代民族经济发展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代特征、重大事件
技能关注
1.获取文字和图片材料的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运用历史知识和结合材料信息分析理解历史概念和问题; 3.关注立场和角度,合理解读材料。
.
19.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从部分解除禁运到取消禁运,再到实行“有限援助政策”,194
9年开始逐步削弱对国民党的援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A.美国放弃控制中国的战略政策
B.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影响力发生变化 C.美国由“扶蒋”逐渐转向“中立”
B
D.美苏争霸使美国国力迅速下降
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
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
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
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D
.
10.(2013连云港模拟)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某一经济
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中国近代化曲折前进阶段

中国近代化曲折前进阶段

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涉及的教材】必修一2③;必修二2②、4①②③必修三4②选修四毛泽东【阶段特征】1927年开始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化艰难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近代化的历史任务。

【基本线索】本阶段是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同时也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的进行。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有所发展的十年,推动了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

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遭到严酷摧残。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同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知识框架】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阶段特征】本阶段内容包括自1927年的南昌起义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前十年左右的历史内容。

大革命失败后,这一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他们曾一度控制中国,随着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逐渐激化,美国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

这样,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的民族战争提到首要地位。

1、美、日关系及对华政策在国共对峙时期,美国和日本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

美国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

在保障侵华权益、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美国对日本侵华奉行绥靖政策。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1.近代列强的入侵。(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 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2.提倡国货,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 国精神; 4.特定历史时期,相对有利的的国际环境或重大政治 变革运动的推动.
不利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后十多年生存艰难的原因:(1)抗日战争期间:沦 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 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 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2)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 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3)官 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 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
知识梳理
一、政治: 二、经济: 三、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并发展成熟,成 为党的指导思想。 酝酿:国民革命时期,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 地位等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成 熟,中共七大被写进党章 新发展:中种因素制约的: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 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 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 对抗。
知识梳理
一、政治:阶级和民族矛盾交错,政局不断变化,先 后经历了内战到民族战争再到内战的过程。 内战十年(1927-1936):井冈山道路开辟、井冈山 斗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1937-1945):防御、相持、反攻;正 面战场: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武 汉会战;敌后战场: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反扫 荡、三三制; 解放战争:中共七大、重庆谈判、解放战争(防御、 进攻、决战、胜利)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四)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四)
第四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 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经历曲 折;同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 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知识梳理】
政治上: (读本P47)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③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主导和促成
⑵、形成过程 ①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初步形成。 (转折点)
④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8、14) ⑤改编军队 八路军 、新四军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思想解放—中国向何处去
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道路
一个方向: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传播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地 主 阶 级 资 产 阶 级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㈥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的敌后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群众 全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主要会战: 会战名称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时间 战绩、评述 37.8-11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含义、形成和发展、特点、影响)
列强侵华的各阶段及其特点: 1、19世纪40—60年代末 这一时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侵华主要是英 法,其次是美俄。主要通过武力侵略我国沿海地 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工业 品(商品输出为主) 2、19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初 这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列强在军事上发动战 争,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 资本输出(资本输出为主)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 成为洋人的朝廷,采取以华治华的侵略方式。 3、从一战期间到新中国成立前。 主要侵华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练习: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练习: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练习: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第四讲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表达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红军长征的胜利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2.“1932年初,开始筹备纸币的印刷、设计和绘制图案;收购雪花皮制造钞票纸;从白区购进油墨及其他材料,用已有的几架石印机印刷,于1932年7月间开始发行。

票面主要是一元的,也印了几种‘角’与‘分’的辅币。

发行之初充分兑换现洋,信用好、推行顺利。

从1933年起,供兑换的现洋日益缺少,不得不开始限兑,以至完全停兑。

”这段材料可用于研究A、国民政府统一币制运动B、官僚资本掠夺社会财富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发行D、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以下关于右图所示票据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红军反“围剿”斗争期间借粮的凭证B、南京国民政府向百姓征粮的票据C、陕甘宁边区政府向群众借粮的收据D、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发放给居民的粮票4.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A 、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B 、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C 、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D 、国民政府做了抗日国防准备5.(2018·江苏)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

……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表达的施政设想是A 、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B 、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C 、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D 、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6.(2018·江苏)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

第十讲、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第十讲、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 人民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 历史,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阻碍因素:
根本原因: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具体因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结果: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 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标志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请思考:为什么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中共 从幼稚走向成熟? 一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二是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的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 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 心。 三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 间的关系,形成了正确系统的统一战线理论。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一系 列的大规模的会战。它们分别是: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在太原会战中,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 取得平型关战役的胜利。这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 利 徐州会战: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取得 了台儿庄战役胜利。这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 胜利 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失败后,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 入到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这是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组织的一场重大 会战,在会战中,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这是抗 战中国民党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确立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专题四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第四讲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真题演练】1.《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2.“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3.《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

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

”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5.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6.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①台儿庄战役,②平型关大捷,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⑤武汉会战等,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7、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第十讲、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分解

第十讲、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分解

小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过程 产 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1927——1936年 1937——1949年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短暂发展: 陷入困境:
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的历史,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因素:
白银国有; 以中(中国银行)、中(中央银行)、交(交通银行) 农(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币制改革的作用: 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形成 统一的国内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这次币制改革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但后来,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③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因此,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前速成长。甚至有人称为民族资 本主义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注意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个快速发展的时 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初步发展;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 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 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所以,遵义会议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 志) 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 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 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结束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 ①1931年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到1935年华 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 ②中共自身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政策调整, 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历史二轮复习六民国后期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历史二轮复习六民国后期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中国自然经济逐
民族资本 渐瓦解,外商企 主义经济 业刺激,洋务运
动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 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和
展曲折
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
1953-1956年间被改造为社 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
会主义国营经济
的主要力量和动力
官僚资本 主义经济
1927年蒋介石南 京国民政府的建 立
1、民营工业遭受打击、内迁 2、官僚资本主义垄断; 3、日本经济掠夺; 1、 美国独占中国市场; 2、 官僚资本膨胀 3、民营工业陷入绝境;
整理课件
思想文化
毛泽东思想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毛泽东思想成熟 与地位确立
毛泽东思想发展 (七届二中全会 与《论人民民主 专政》)
2
考查重点 1.全面认识抗日战争
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概念)。②吸纳了苏联计划经济和凯恩斯思想,实行有 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经济(实质)。③它推动了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较快发 展,增加了国民收入(作用)。
整理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3)统制经济政策(战时经济体制):①抗日战争时期(时间),国民政
府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经济各环节的方法(含义),它是一种高 度专断集权的战时经济模式(实质)。②战时经济统制政策保证了战争的需求,同 时促使官僚资本主义迅速升级(作用)。
(1)国民党正面战场:①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抗战初期的淞沪会 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为相持阶段的到来 和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②国民党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 国民的团结与进步。③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远征缅甸,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 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的影响。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材料二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物竞者,物争自
存世,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
焉而独存… ”
——《天演论》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
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出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思考
中国近代化探索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 西方的思想文化。
第十二页,共21页。
试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1、在方法上向西方学习。
2、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反映中
——《新青年》
(2)材料二中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第二十页,共21页。
5、(08副题)为救亡图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各自的主张。
材料一 “夷之长计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海国图志》
材料二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物竞者,物争
请回答
(1)在右图所示的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于1915年 创办了《新青年》。请写出他的名字。
陈独秀
(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 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 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知识目标
• 牢记日军侵华罪行。(事变、惨案、屠杀、细菌战、化学 战、“三光”政策等)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 知道两个战场的战役和关系。 • 两条战线的区别。 •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比较。 • 理解抗战胜利的意义。 • 比较两次中日战争。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分析未来中日关系 的走向。
两次国共合作比较
• • • • • • • 二、相同点: 1、 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环境里。 2、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 。 3、 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都取得了革命成果: 第发展准备了条件。 • 第二次国共合作不仅完成了抗日大业,而且革命 力量的壮大和党的建设 的成效为夺取民主革命的 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八、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1927-1949年)
1、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前期统治时期近代化继续发展 2、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近代化进程被打断 3、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近代化陷入绝境
中共在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七大) 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前期统治(1927-1937) 近代化继续发展
一、政治:形式上统一全国 • 宁汉合流 • 国民政府“北伐” • 东北易帜 • 新军阀连年混战 二、经济 • l.政策和措施: • 整顿税务 • 控制金融、改革币制 •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2.效果: • (1)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 • (2)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 (3)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 三、外交 • 1.苏联、亲美 • 2.“改订新约运动”,收回关税自主权。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1)起步阶段(1840——1895年):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1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③扫荡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思考: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如何?
美 国—— 扶蒋反共 蒋介石—— 坚持独裁内战 共产党——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 中国人民—— 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中日民族矛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这是作于1947 年的一幅漫画,名 为《磨好刀再杀》。 画中的人物一手持 写有“和平方案” 的盾牌,一手正在 磨刀霍霍。漫画寥 寥数笔,揭穿了抗 战后蒋介石玩弄 “假和平,真内战” 的伎俩。
乘之机。 • 4.日本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还在于中国长
期积弱不振。
20世纪30年代日本是如何 一步步侵华的?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 南京大屠杀) 1938年占领徐州、广 州武汉(失华北、华 中、华南大片领土)
1935
1931 1937、7
场(国 民党)
徐州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

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协 同 作 战 敌后战
场(共
枣宜会战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937年8月 开辟 敌后背景抗:日在根世据界地反、法西开斯展和游击战争
洛川会议后
成立陕甘中宁国抗边日区战争指胜挥利的中前枢夕和。总后方
意义:七大为争取抗战最
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5)遵义会议: 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6)国共关系调整: 依据主要矛盾变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京大屠杀 • 人体活体实验 • 细菌战和毒气战
罪行三 血腥的殖民统治
总目的
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政治上 扶植傀儡政权 措 施 经济上 野蛮的经济掠夺
思想文化上 推行奴化教育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1945—1949
史实: 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侵华目的 侵华方式
美国要控制中国 推行“扶蒋反共”方针,出钱出枪帮助蒋打内战
33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 3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4)学生:一二九运动 3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5)国民政府
不抵抗
逐步转向抗日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两 正面战 太原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
个 战
侵华目的 侵华方式
灭亡中国
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野蛮掠夺; 文化上奴化教育;军事上武力征服、血腥屠杀
侵华结果 最终失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三十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 1.蓄谋已久,既定侵华政策发展的必然 • 2.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的需要,摆脱国内阶级
矛盾激化的需要。 • 3.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
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化历程(1840—1949)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课本内容
(1927—1949)
必修一 专题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必修二 专题二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必修三 专题四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选修四 毛泽东
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化历程(1840—1949)
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5)遵义会议: 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6)国共关系调整: 依据主要矛盾变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 局部抗战(1931—1937) • 全民族抗战(1937—1945)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
三湾
永新 赣
确定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到达井冈山

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方针确立: 八七会议
准备:
受挫
秋收起义 向井冈山进军
道路探索: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总 结


武装反抗
南京国民政府
政 权 对 峙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
军事 “围剿”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工农武 装割据
理论
反 “围 剿”

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发展
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中共成熟过程
(1)中共一大到二大: 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2)第一工运高潮到国民大革命: 工人单枪匹马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国民大革命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武装反抗。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革命道路的开辟: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后团胜大利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产党)
各种形式在全的国游的击胜战利奠定了政治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和思蒙想古基抗础。日游击队
武装的壮大 回民支队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建立过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1949年前 屈辱 专制
分裂(割据) 两半社会
1949年后 独立(自主) 民主
(基本)统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 1921—1927年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
1937年 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11月攻陷上海,12月占领南京。
1938年 进犯徐州。10月,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
和华南等大片领土。
长驱直入
⑴主要是日本蓄谋已久;⑵敌强我弱; 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
的原因 结果。
罪行二 屠杀和蹂躏中国人民
1、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国内:①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②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 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 国断际经:过①地是中世海界的反所法有西交斯通的线重…要…组” 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要贡献。②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 中材国料的三国:际在地反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 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乘之机。 • 4.日本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还在于中国长
期积弱不振。
20世纪30年代日本是如何 一步步侵华的?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 南京大屠杀) 1938年占领徐州、广 州武汉(失华北、华 中、华南大片领土)
1935
1931 1937、7
场(国 民党)
徐州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

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协 同 作 战 敌后战
场(共
枣宜会战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937年8月 开辟 敌后背景抗:日在根世据界地反、法西开斯展和游击战争
洛川会议后
成立陕甘中宁国抗边日区战争指胜挥利的中前枢夕和。总后方
意义:七大为争取抗战最
作用:农民翻身作主人,衷心支持革命战争,发展生产。
政权建设:1931、11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前四次)
3、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原因:党中央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经过:1934、10 瑞金 1935、10 陕北会师
1936、10会宁会师
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4、遵义会议 1935、1 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进攻长沙失败 进攻城市
长沙
文家市决策
文家市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中共递交国共合作宣言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意义:
侵华结果 最终失败
重点突破
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 国共十年内战(1927—1937) 中共找到正确道路,形成领导核心和思想理论 • 全民族抗日战争(1937—1945) 人民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进一步成熟 • 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中共领导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1937、8 1938
日军侵华的罪行
1931年 1935年
罪行一:军事侵略长驱直入
发动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占领东北三省。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日本为分离和蚕食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
1937年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辽沈战役(锦州) 平津战役(北平)
三大战役意义: 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国军主力基本 消灭。
淮海战役歼敌最多(徐州)
(1)渡江战役(1949.4.21) (2)占领南京(1949.4.23)
------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0世纪中国第二次巨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扫荡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思考: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如何?
美 国—— 扶蒋反共 蒋介石—— 坚持独裁内战 共产党——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 中国人民—— 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中日民族矛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这是作于1947 年的一幅漫画,名 为《磨好刀再杀》。 画中的人物一手持 写有“和平方案” 的盾牌,一手正在 磨刀霍霍。漫画寥 寥数笔,揭穿了抗 战后蒋介石玩弄 “假和平,真内战” 的伎俩。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1927—1949)
历史阶段特征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
政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
重点突破
20世纪30、40年代列强侵华 Nhomakorabea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