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概念及特征

合集下载

宪法基本知识

宪法基本知识
1954年宪法
它总结了我国人 民长期革命斗争的 历史经验,特别是 我国建国五年来的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把人民民主和社 会主义的原则,用 宪法的形式给肯定 。
现在十六页,总共二十六页。
1954年宪法 文本
第二部:1975年宪法 它体现了“文化大革命”中很多错
误的观点,是一部很不完善的宪法。
现在十七页,总共二十六页。
②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和宪 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现在十三页,总共二十六页。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 为严格
从制定和修改的
• 宪法明确规定:
程序
“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
会起草;宪法的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
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










现在九页,总共二十六页。
宪法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制 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通过。
定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
修 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 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生活中其他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的根本问题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
国家标志
现在十一页,总共二十六页。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① 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国家
②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③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宪法学期末考试资料

宪法学期末考试资料

一、宪法的基本理论1.宪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形式特征VS实质特征)A 形式特征(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

制宪机关专门机关;绝对多数。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具有两层含义:一,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二,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B 实质特征(1)对基本人权的保障——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综观世界各国宪法,对公民权利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例举式。

(我国采取此种方式)。

另一种是限制式。

(2)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一方面,由于宪法规定了主要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活动原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宪法实际上成为授予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据。

另一方面,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序与方式,因此宪法同时也是对国家机关权力的限制。

Eg:分权理论:洛克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麦迪逊的分权制衡理论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得到最充分的论述。

2.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整基本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时所依据的并反映其根本价值和作用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于立宪和行宪之中的基本精神。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就是指国家主权这一最高权力来源于人民,同时永远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这一规定充分表明,我国现行宪法不仅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同时也规定了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方式,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会至上、议会主权、人民代表大会)(二)基本人权原则。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 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国根本法,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根本制度的总章程,是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宪法是一种法律形式,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的法律。

●宪法是一种政治规范,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依据。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依据,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规范都无效。

●宪法具有最高的稳定性,不容易被修改或废除,修改宪法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和高度的共识。

●宪法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

●宪法具有最强烈的权威性,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4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也称为《共同纲领》。

●我国第二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54年宪法》。

●我国第三部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5年宪法》。

●我国第四部宪法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8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82年宪法》。

该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和2021年六次修改。

2.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坚持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章 宪法

第二章 宪法
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根据« 宪法» 第 111 条的规定ꎬ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 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ꎮ 基层政权与它们的关系是指导关系ꎬ 它们在 基层政权或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ꎮ
25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真题演练
1������ ( 单选) 我国的政体是( ) ꎮ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国家政策: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ꎮ 国有经济是国 民经济的主导力量ꎮ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ꎬ 对集体经济实行 鼓励、 指导和帮助
基本经 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 位还表现在自 然资源归国家 和集体所有
矿藏、 水流、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2
第一篇 法律知识
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ꎬ 在历次宪法中加以确定ꎮ 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 构形式大致分为: (1) 普通的地方制度ꎻ (2)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ꎻ (3) 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高度自治制度ꎮ
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ꎮ
四、选举制度
普遍性原则
享有选举权 的基本条件
中国公民 年满十八周岁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3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平等原则
选举权平等 性原则的 含义
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地方有一个投票权
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 职业、 财产状况、 家庭出身、 居住情况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
不得歧视和非法限制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 县、 自治县、 乡、 民族乡、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ꎬ 由选 民直接选出 选出的代表受选民监督ꎬ 对选民负责

宪法基本理论

宪法基本理论

宪法基本理论第⼀章宪法基本理论第⼀节宪法的概念⼀、宪法的特征(⼀)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1)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具有国家强制⼒的⾏为规范;(3)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具;(4)内容取决于社会物质⽣活条件。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组织及其职权等。

宪法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2.在效⼒上,宪法的法律效⼒最⾼。

所谓法律效⼒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和强制⼒。

在成⽂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于—般的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地位的法律地位(宪法序⾔)。

宪法的最⾼法律效⼒表现在两个⽅⾯:(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切法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5条:⼀切法律、⾏政法规、地⽅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特别成⽴的,⽽⾮普通⽴法机关。

如1787年的美国宪法由55名代表组成的制宪会议制定;我国于1953年1⽉13⽇成⽴了宪法起草委员会等。

(2)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般要求由制宪机关或者国家⽴法机关成员的2/3以上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才能颁布施⾏,⽽普通法律只要⽴法机关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民代表⼤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宪法的本质属性(⼀)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国家权⼒的⾏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这两部分并⾮地位平⾏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配地位。

因此,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不仅是系统全⾯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由。

宪法笔记

宪法笔记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1.宪法的概念:1,原始意义上的宪法,国家组织法2,立宪意义上的宪法,限制国家权利而保障人权3,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规律规范的总和,即包括在一个国家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也包括具有一般法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性法律。

4,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2.宪法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内容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表现:1,宪法是一般法律制定基础和依据2,一般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无效)3.宪法制定与普通法律的不同1,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其职责就是起草或指定宪法,在完成任务后,即予以解散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一般要求最高立法机关的议员或代表的特定多数4.宪法修改与普通法律不同1,只有宪法规定的有限特定主体才可提出修改宪法的有效议案2,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宪法的某些内容不得修改或在宪法通过以后的一定时间内不得修改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是指在一个国家之内,相对于所有社会主体的行为,宪法的效力是最高的。

宪法调整的主要对象是国家权力,而国家权力运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包括依据宪法制定法律和依据宪法作出具体的宪法行为。

国家权力运行最基本的方式是制定法律。

5.宪法的本质特征宪法是一国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的体现。

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首要的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宪法反映阶级关系对比关系,表现在: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2,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3,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为1,当阶级力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同志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发生宪法阶级性质的转换2,当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总体框架相同而具体的对比关系存在量的差异时,宪法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变化(同一国家+不同国家))6.成文宪法: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不成文宪法: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我国宪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Doing good deeds is the only truly happy action in life.(页眉可删)我国宪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我国宪法的概念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特征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政治性与法律性,民主性与科学性,稳定性与变动性等这些基本的特征。

大家会发现,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其实就是紧密相连的。

一、我国宪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所制定的,用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

它是据以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

从阶级实质来看,现代宪法基本上分为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类型。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资产阶级宪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宪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根本上同普通法律相一致,但又有所不同,具有它自身的特殊属性。

其特殊性表现为:宪法在内容、效力、制定与修改程序等方面与普通法明显有别。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宪法具有以下特征:1、普遍性与特殊性宪法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有许多普遍概念和一般性特征。

例如,成文宪法通常使用国家、主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政府、选举、监督等概念,规定保障人权、维护主权、规范公权、构建政府、法律效力等内容。

我国宪法从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既具有宪法的一般普遍特征,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比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等。

此次宪法修改对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明确。

整体而言,我国宪法是立足中国国情和借鉴域外经验的产物,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第二章宪法概述

第二章宪法概述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二、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 • • 民主集中制原则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精简的原则
第七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公民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赋予的公民应当且必须享有 的基本权益,是公民实施行为的资格和条件。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 根本责任。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简称“政体”,是指统治阶级组织国家 政权机关、实现国家权利的形式。
《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的各级权力机 关,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 利的制度。其特点是: • • • 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我国国家生活的整体和全貌 是我国国家力量的源泉
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 • • 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二)宗教信仰自由

宪法学整理

宪法学整理

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宪法是规范国家权利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或高级法宪法的形式特征1、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具有根本性。

宪法规定的是一个国家有关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任务、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等内容。

2、宪法的效力不同于普通法律,具有最高性。

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1.任何其他法律都必须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以及基本内容,否则将因违宪而无效;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由于其他法律的效力低于宪法,所以其他法律的指定必须要有宪法依据,既要符合宪法规定的立法权限,又要符合宪法的内容和精神;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正是由于宪法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律,因此它是人们首先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规范。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比普通法律要严格得多。

第二节选择……第三节人民主权原则,又被称为“主权在民”原则、国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利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其行使不得背离人民授予权力行使者行使该项权利的目的。

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四个原则之间的关系: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约是基本手段,法治是根本保障。

第二章第二节选择……大家把31条修正案神马的背背好吧……第三章第一节制宪权:制宪权是制宪机关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

第二节宪法修改:是指宪法正式生效后,在实施过程中,由特定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对宪法内容做出废止、改变、修订或者补充的活动的总和。

第三节宪法解释:是为了保证宪法含义明确、准确和完整,便于宪法的有效实施,而对宪法规范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词语用意,依据立法精神原则及意图加以诠释或说明。

第四章违宪审查: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特定的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判断并作出处理的制度或活动。

普法常识宪法简介

普法常识宪法简介

普法常识——宪法简介一、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①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并非普通立法机关。

②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三、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制定颁布的。

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国家基本制度与重大问题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二)1954年宪法,由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步骤,及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和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1975年宪法,由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因特定的历史原因,它从总体上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四)1978年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75年宪法的极左倾向,但由于当时许多是非问题在理论上和政治上还未能分清,因此尽管经过两次修改。

1978年宪法从总体上仍不能适应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五)1982年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是我国现行宪法。

宪法的特征ppt课件

宪法的特征ppt课件
私法的。宪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 ——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 ——国家与国内各阶层、各民族、团体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
系 ❖ ——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 ——国家公共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 ❖ 根据法律关系说,宪法是公法。
可编辑课件PPT
15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 第二节 宪法的属性
❖ 【知识拓展】
❖ 奥斯丁的经典区分,法律包括公、私两大领域。
❖ 第二节 宪法的特征 ❖ 三、宪法以人权保障为终极价值追求 ❖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凡权利无保障分权未确立的社会
就没有宪法。 ❖ 马克思:宪法是人民自由的宪章。 ❖ 列宁: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 尽管我们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两大块,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1、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 首先,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 背;
❖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5条)
❖ 其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 为准则。
❖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 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可编辑课件PPT
2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 第二节 宪法的特征 ❖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2、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归结为宪法没有规定,尤其是在基本权利保 障领域,如有学者认为我国住房问题难以解 决,就提出要在宪法中纳入“住房权”,有 的学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堪忧,就提出 “食品安全权”,请分析以上现象。

宪法学原理知识点梳理

宪法学原理知识点梳理

宪法学原理知识点梳理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的特征宪法内容的根本性: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效力的最高性: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严格性:通常需要特定的机关和特定的程序。

二、宪法的历史发展1、世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英国宪法:不成文宪法的代表,具有柔性宪法的特点。

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和联邦制的原则。

法国宪法:多部宪法的更替,反映了法国政治的变迁。

2、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1908 年《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1954 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之后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完善。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2、基本人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公民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得到保障。

国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人权的实现。

3、权力制约原则:通过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相互制约平衡。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相互制约。

4、法治原则: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国家的治理依靠法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四、国家性质1、国家性质的概念:即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色。

中国宪法

中国宪法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四节 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最高人民 检察院
现行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
4.全国人大的职权
宪法修改和 监督权 宪法的修改由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 表提议,并由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真题 在我国,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 单选】
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委托与被委托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D.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规 范 性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 宪法、法 委员会 律
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大及 其常委会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 民政府 较大的市 人民政府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宪法概述 我国的基本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一节 宪 法 概 述
一、宪法的词源:
1.中国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曾出现过“宪”、“ 宪法”、“宪令”、“宪章”等词语。 在中国,将“宪法”一词作为国家根本法始 于19 世纪80 年代,邓观应在《盛世危言》 中,首次使用了宪法一词。
【真题 单 选】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D.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真题 单 选】
某省人民政府的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 ,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由国务院裁决
B.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 C.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裁决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章予以 撤销

第三章 宪法

第三章 宪法

3、公民的基本义务 、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 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129页)
国家标志
国家标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首都: 北京
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 年 权利法案》 第一部成文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
提出了自由、平等、 提出了自由、平等、主 权在民、权力分立、罪 权在民、权力分立、 刑法定、 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原则和主张
1789年 人权宣言》 1789年《人权宣言》
1791年法国宪法 1791年法国宪法
二、宪法的产生及本质 (一) 宪法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最终为宪法的 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 2、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民主学说,为 宪法的产生培育了深厚的思想土壤。 3、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宪法的产生 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权保障。
(二)西方国家宪法
17世纪英国革命 17世纪英国革命
历史原因:我国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尽管两千多年来几经分合,但国家 的统一一直是主流。 民族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 历史状况和民族关系决定了在我国的具体条件 下,只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而不宜采 取联邦制,民族分离对社会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我国的行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 政区域实行三级基本层次划分的体制; 政区域实行三级基本层次划分的体制;有自治州 和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县的地区,其行政区划层次为四级。 和市管县的地区,其行政区划层次为四级。

宪法概述

宪法概述

第一节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概念--真正意义上的宪法,是指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二、宪法的特征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和普通法律相比,它有以下特征:1、宪法内容的根本性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结构形式、经济制度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重要领域。

而普通法律一般只涉及国家制度与社会制度的某一具体方面,如民法主要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和人身权。

2、宪法效力的最高性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最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为:(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2)普通法律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严格性由于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问题,所以宪法制定、修改的程序要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从制定来看,一般要成立专门的立宪机关。

而普通法律的起草和制定通常由立法机关完成,无须成立专门的机构。

此外,还必须通过十分严格的表决程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从修改来看,我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而普通法律可以提出修改法律的主体广泛得多,且一般只须全国人大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即可。

三、宪法的两大历史类型1、资本主义宪法(1)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最先发生的国家,也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但在法律的形式上,英国宪法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宪法典。

(2)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宪法。

它以《独立宣言》为先导,于1787在费城制定。

(3)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它以《人权宣言》为其序言,在宪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2、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18年的苏俄宪法。

四、新中国宪法的发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宪法和纲领的双重性质,既是各党派共同斗争的政治纲领,又是起着确立国家制度作用的临时宪法。

第三章宪法

第三章宪法




(一)政体和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区别于 体现国家阶级性质的“国体”。 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 又可进一步分为专制君主制和立宪 君主制 (二)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人民依据民主集 中制的原则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代 表组成代表机关,然后由代表机关产生其 他的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代表机关 负责的一种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大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三个事务: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
2、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3、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 现。 4、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二)宪法的分类
1、宪法分类概述 宪法分类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宪法进行 的划分和归纳。 2、几种主要的宪法分类

形式上的宪法分类: 1、宪法分为成文宪法(Written Constitution)和不成文宪法 (Unwritten Constitution)。以表现形 式为标准。 2、刚性宪法(Rigid Constitution)和柔性 宪法(Flexi9ble Constitution)。以宪法 有无严格的修改程序为标准。 3、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以 制定宪法的机关的不同性质作为划分标 准。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与自由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3、人身权利与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权利具体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 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宗教信仰自由 4、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劳动权; 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第八章 宪法法律制度

第八章   宪法法律制度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学校 和机构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权利, 在一定条件下依法接受一定形式的 义务教育的义务。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 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与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住宅受保护 通信自由 通信秘密
概念: 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 神)不受非法限制、搜查、 拘留和逮捕。 这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 的权利。 特点: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必 须是法定机关 2.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人格权
又称“人格尊严”。公民作为宪法和法律 上的主体,有与其个人人格价值相联系的 利益不受侵害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 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2、公民权利个自由的广泛性 3、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建立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其本质取决于国家的本质。 一、中央国家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不包括公民的立法权平等
平等权的性质 原则说:宪法的一个原则; 权利说: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 通说:既是原则又是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 ——又称“参政权”。其实质是民主权利,是人 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是权 利获得保障的基础
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选举权 •被选举权 •表达自由 •政治平等监督与救济 •其他政治权如村民自治

宪法学

宪法学

一、宪法的基本理论1、宪法的概念宪法的特征:国家根本法;公民权利的保证书;是民主事实的法律化根本法:内容上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性(它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它是一个国家,组织,团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制定修改程序具有严格性;提出宪法修正案的主体不成文法国家的宪法与其他法律的效力是相同的公民权利的保证书:宪法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根本出发点民主事实的法律化: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题。

2、宪法与法律的关系1)宪法是法,具有法律规范的基本属性;2)宪法是高级法,针对的是政府的行为,针对立法机关行为,是管法的法,法网的宽松由宪法决定,它是一个国家的组织法,规定国家机关的构成,是衡量普通法律是否有效的标准,违宪无效3、宪法的分类: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成文宪法:具有成文的法典形式,宪法之前贯以国名,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没有法典形式,散见于,惯例,判例等,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第二种分类:刚性宪法,柔性宪法看制定与修改的程序,若于普通法程序相同为柔性宪法第三种分类:从制定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钦定宪法(以君主的名义颁布实施的)、民定宪法(由人民制定的)、协定宪法(君主与国民代表共同协定,1215大宪章,1830年的法国宪法马克思主义实质为类:资产阶级宪法,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正式的宪法,虚假的宪法4、宪法的历史发展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平等经济)普遍发展的结果;政治条件:资产阶段民主制度的形成思想条件:资产阶段启萌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人权,法制等理论三个国家的宪法:英国宪法:英国近代宪政的母国,它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代表的国家美国宪法: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构成,正文确立了分权制衡,,,,正文中并没有对基本权利作规定。

在《权利法案》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国宪法:1789年《人权宣言》确定了三权分立,天赋人权,判断一个国家有没有真正意义标准: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无宪法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奠定了社会主义产生的基础1918年《苏俄宪法》,第一个社会主义宪法新中国的宪法1949年以后是新中国,旧中国一系列的宪法有10几部,《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

学习宪法基本内容

学习宪法基本内容

学习宪法基本内容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的总章程,是国家和公民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国家的生命线和灵魂。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都必须符合宪法。

●宪法具有稳定性,修改宪法需要特定的程序和条件,不能随意更改。

●宪法具有全面性,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宪法具有先导性,指明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价值取向。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部过渡性质的宪法,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基础上制定的一部科学合理的宪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制度。

2.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共分为序言、总纲、六章、附则等八个部分,共138条。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利、自由权利、受益权利、参政权利等,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二章:国家机构。

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首都。

规定了我国的国旗、国徽的图案和含义,以及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

规定了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军事制度,以及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的职责和作用。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二章 宪 法

第二章  宪  法

第二章宪法第一节概述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一)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要求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修改宪法的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宪法的特征1、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

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宪法一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依法成立的特定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和修改。

(三)宪法的本质1、宪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①宪法是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②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③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宪法的具体内容;④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2、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还意味着国家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力和自由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资产阶级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和体现。

二、宪法的作用1、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是宪法民主性体现)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

(宪法是其他法律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产生的基础和依据)②促进法制的统一。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得与之抵触,宪法是审定和检验其他法律是否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需要的最高标尺)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定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除了具有一般法律的特征外,它还具有自己的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征。

二、宪法的特征
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
第一,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
第二,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第一,宪法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有这么几个特点:最高权威性、原则性、概括性、适应性、无具体惩罚性、相对稳定性。

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它有这么几个特征:它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由国家来制定和认可,并辅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第三,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具权威的,任何法律与它不一致的地方都是无效的,而法律则是法律体系中根本大法(也就是宪法)之下的部门法,是子法,如民法、刑法等。

第四,二者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渊源也不同。

宪法代替不了法律,它不具有专门性;法律也代替不了宪法,否则各个部门法之间相互冲突(矛盾)时谁的效力更高?--这样会让我们无法适从。

虽然有的国家没有成文宪法典,但这个国家肯定有宪法性文件,这些宪法性文件同样起着宪法的作用,这就是不成文宪法。

我国国家的根本性质?
我们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是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公民个人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则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直接表现,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
公民的人身权是指与公民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经济内容的权益。

公民的人身权有两类:一类是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誉、姓名、肖像、婚姻、隐私等权利。

一类是身份权,包括亲属权、监护权、署名权、荣誉权等。

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值的,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

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