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船产业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船舶制造产业现状
船舶工业,亦称“造船工业”或“造船业”,是承担各种军民用舰船及其他浮动工具的设计、建造、维修和试验及其配套设备生产的重工业。
一、我国船舶制造产业布局
中国造船量逐年增加,数量上已经成为第一大造船国。2012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0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手持船舶订单10695万载重吨,比2011年底手持订单下降%。
近年来,全国船舶制造产业重点分布区域是江苏、上海、浙江、辽宁,四省市的造船完工、当前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订单总量均占全国的八成以上。
1、江苏省:全国造船业的第一大省。2013年上半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达到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达到万载重吨。两者分别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和%,全国份额的%和%,江苏造船取向“大吨位、大批量”。区域主要的造船企业有江苏船厂,江苏新世纪,江苏熔盛重工、江苏扬子江,江南造船,南通中远川崎等
2、辽宁省:辽宁拥有发展船舶工业良好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近年来,船舶产品建造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营口、盘锦等地方为两翼的环
渤海造船工业带。2012年,辽宁造船完工量达到万载重吨。区域主要的造船企业有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等
3、上海市:上海船舶工业主要生产各种系列,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区域主要的造船企业有上海外高桥造船,沪东中华造船,上海船厂、江南造船厂等。
4、浙江省:全球最大的中小型船坞制造基地之一,以基地化、园区化集中区域发展为主。主要的造船企业有浙江造船厂,浙江欧华,扬帆集团等。
造船业是整个船舶工业链中的最重要的产业,而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也有很多:包括采矿、机械电器、冶金、电子仪表轻纺、石化电力建材、商业金融和船舶配套产品等。
二、我国船舶制造业特点
我国在发展造船业上具备“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难以同时具备的综合优势”,和发达国家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我国的技术、资金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即便如此,我国造船业仍存在着整体技术水平差、发展层级低的等问题,我国仍只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
1、造船企业多而散,兼并重组拉开帷幕。我国造船企业多而散,导致在世界重点企业中的席位占据甚微;近年来,部
分中小型船企由于缺乏技术实力和规模经济,在总体需求.不高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订单,手持订单的日益缩减使得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有实力的企业则抓住时机,通过兼并重组低成本获得中小型船企的生产设施,壮大自身业务发展。2、接单结构不优,以散货船为主。中国船企在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方面虽有所突破,但在接单方面依然以散货船为主。凭借成本及规模优势承接了大量散货船订单,散货船接单占比高达七成。未来有待将发展重心转移至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
3、技术和管理不够先进,在世界新型船舶市场没有优势。国内大多数造船企业不够重视技术与设计的进步,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船舶市场上没有优势。同时,在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当前我国船舶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最近两年,中国造船业逐渐进入了“冰河期”。全国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船承接量均逐年持续下降。当前,我国造船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船舶工业滞后效应显着。国际航运业的不景气,直接造成国际船东融资困难,造船意愿降低。同时,随着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激增,造船业的利润正在大幅缩水。船舶产品作为建造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国际性特殊商品,针对风云突变的全球
大形势具有明显的行业滞后效应。.
2、产能过剩将成为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形成的造船能力主要是散货船、油船生产;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属结构性过剩;同时,整个造船产业集中度较低。
3、配套业发展滞后。中国造船完工量和配套业的比例相差甚远。国际船舶工业的发展规律,船舶配套业会跟随造船业转移到一定程度之后转移。
未来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目标:
四、未来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1、提高船舶配套国产化率。我国船舶制造业仍是金属船舶制造业占绝对主体,修船业、专用设备制造等配套产业、海洋工程等相对滞后。一些造船的主要原料和配件、专用设备等主要依靠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造船业的成本。目前,我国船舶配套国产化率不到50%,日韩在85%以上,船配产品成本较高。根据《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
年-2015 年)》、《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0 年、2011 年和2015
年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装船率分别达到60%、65%和80%以上。船配国产化比率的提高将进一步增强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
2.鼓励大型船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发我国存在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产展特色产品制造业务。.
能严重过剩。目前,竞争力强大的大型船舶企业较少,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船舶企业居多。为了提高我国船舶产业的集中度,增强整体竞争实力,提高行业风险抵抗能力,降低经营成本,一方面,我国将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及其他骨干船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推动大型船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或兼并成大型综合船舶集团,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减少中间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境外知名船用配套设备企业、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打造大型船舶跨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中小船舶企业的造船能力有限,而未来的船舶发展趋势是大型化、现代化,在保留其核心中小型船舶的制造能力的同时,我国将引导中小船舶企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中间产品制造、船舶修理、特种船舶制造等业务,开拓非船产品市场。因此,我国将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合并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等方式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实施兼并重组。
3.加大船舶产业科研投入,支持专业设备技术改造。我国一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仍未摆脱依赖国外设计的局面。船舶贸易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船舶工业仍以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