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详注详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责怪、批评)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写于元和八年(813),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

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

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

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

这封回信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写作。

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欲变仆不为师之志(心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凡是、概括)仆所为二文,其卒(最终)果(主旨)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名称,名头)也,所忧(担忧)者其(老师)实(内在)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姑且)歌(作歌)以为箴(告诫、规劝),行(做事)且求中以益(增加,引申为“充实”)己,栗栗(①戒惧貌,小心翼
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即使)恳恳(①诚挚殷切貌②急切貌)见(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样,相当于“我”)迫(逼迫),其若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你)何(若……何,怎么办呢?)?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表示期望语气,希望)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了些应为人师的道理,责怪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而要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

举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称,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

我聊且作歌来告诫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做他人老师的资格。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浅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该对你怎么办呢?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你还是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岂……耶?译为,难道……吗?)仲尼可学不可为也。

学之至(达到顶点),斯(这)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如同)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最终)中矢(箭)而死。

仲尼岂易言耶(岂……耶?译为,难道……吗?)马融、郑玄者,二子独(只是,仅仅)章句师耳(只能是剖章析句的老师罢了。

章句: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我)幸(幸而)非其人。

吾子欲之,其(那)有乐(高兴)而望(希望)吾子者矣。

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我们)事。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

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不要用)韩责(要求,责令)我。

若(如果)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担当,接受)其礼者(师生的礼仪)也。

若(如果)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怒目)闭口(岂……耶?译为,难道……吗?)?
你所说的仲尼的学说,难道容易吗?仲尼可以学习却不能做到。

为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就是又一个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因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

仲尼之道哪里是轻易能够说明白的呢?马融、郑玄,这两个人仅仅是辨析章句的老师罢了。

当今世间当然不缺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

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

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

人的认识是有同有异的,你不要用韩愈(的标准)来要求我。

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

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称,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

如果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等方面有人来请教我的,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形容非常广大,译为“气势恢宏的样子”)其辟(开辟)大路将疾驰(快马加鞭疾走)也。

攻(坚固,活用为动词,加固)其车,肥(喂肥)其马,长(加长)其策(马鞭子),调(协调)其六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中道之行大都,舍(舍弃,除了)是(这)又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师欤?亟(尽快)谋(商量)于(跟)知道者(精通学问道理的人)而考诸古(考之于古,即,在古代(典籍)中验证它),师不乏(缺乏)矣。

幸(希望)而亟(①急忙,赶快②屡次,每每)来,终日与吾子
言,不敢倦,不敢爱(吝啬),不敢肆(放肆)。

苟(假如)去(去除)其名(头名),全(保全)其(代师生)实,以(用)其余易(交换)其不足,亦可交(交换)以为(做)师矣。

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介词结构后置,即,对自己有益处),古今未有好(喜好)道而避(回避)是(这个)者。

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奔驰。

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在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希望你快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敢放肆。

假如去除师生的名称,保全师生的实际,用有余的交换不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

这样的话,没有世俗的师生之累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学问却回避这样做的人。

柳宗元回复。

这篇文章中,柳宗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即“交以为师”的主张, 这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崭新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为友,去掉为师之名、采纳为师之实, 取长补短, 交互为师, 互相学习。

这样既无世俗之累, 又对自己有益。

这种师生关系, 不再是单纯的教导与被教导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是基于学习研讨的平台,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平,像朋友般互教互学, 共同促进。

与韩愈的“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相比,柳宗元的识见无疑又前进了一大步。

即使是在今天看来,这种师友关系,视教与学看成是平等的对话双方,互助的学习伙伴,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民主的思想原则。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B.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
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
【答案】B
【解析】“指责”,是望文生义的解释。

应解释为“要求”。

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答案】B
【解析】断定“其”字的用法,可从语法上解决,如“其实”“其人”“其礼”,“其”字后都是名词,而“其详读之”的“其”后面跟着的是动词“读”,所以选B项。

从“其”的意义分析。

“其”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意义有:①第三人称代词。

表示领有。

相当
于“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它”、“他们”。

②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哪些”。

③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④句中语气词。

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高中课本《烛之武退秦师》中“吾其还也。

”的“其”字理解为“还是”(表婉商)。

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⑤形容词词头。

A、C、D 三项中的“其”字是指示代词,A项是“那些”,C 项是“那”,D项是“那些”;B项中的“其”是祈使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

根据语言环境”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也可以判断为B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⑴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解析】第⑴句中的“乃”“薄世”“脆”“当”“也”是翻译中的难点。

“若乃”是固定词组,可理解为“至于”;薄世,浮薄的世人;译成被动句;脆,懦弱;怯,胆怯;当,担当,承担。

⑵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

译文: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解析】第⑵句中的“亟”“谋”“于”“知道”“考诸古”是难点。

亟,急,赶快,译为尽快;谋,商量;于,跟,向;谋于,于……谋;知道,精通学问道理;原句“亟谋于知道者”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考诸古,“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于;“考诸古”相当于“考之于古”,调整语序为“于古考之”;古,即古代(典籍);考,即考证,验证;意思为:在古代(典籍)中验证它。

师,即老师;乏,即缺乏。

9.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4分)
【答案】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

【解析】第一点在第一段中,即:“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第二点在第二段中,即“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第三点在第三段中,“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