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政政策功能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财政政策功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西方经济学者普遍认为,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的经济管理手段对经济运行具有很强的启动、调整和刺激功能。我国在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不断强化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生活的力度,并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宏观调控经验。但由于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未充分发挥,尽管我国经济连续二十几年高速增长,逐年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却变得十分突出,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保持经济强劲发展和推进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来完成这一战略性任务。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统一,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理论在当今世界已经受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学者的接受和认可。

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视不够。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太重要的,部门之间劳动和资本的转移都不可能增加总产出,即不存在结构效应。如果把这些学者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表示为这样一个链状循环:总产量与总消费之间的差额(剩余):资本积累——对劳动需求增加——劳动就业增加——生产扩大和产量增加——剩余再次出现——资本积累……显然,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把结构因素排斥在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著,结构因素的作用变得十明显与关键。一些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帕西内蒂等通过对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及历史分析,深入地提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经济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结构调整有利于淘汰无效需求产品,增加有效需求,实现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二是以创新为基础的结构调整可以改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结构转换产生出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与经济增长理论相比,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均没有把结构因素排斥在外来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也表明,经济高速增长与产业结构变换始终如影相随、相伴而生,相促运行。

二、财政政策的经济结构调整功能及其机制

市场机制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市场无法确定其长远的发展方向,本身调节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加之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外溢性等因素的存在,结构调整过程就不得不考虑政府财政的参与。从财政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来看,财政通过国家预算、国家税收等形式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然后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进行优化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财政需要处理好利益分配、积累与消费、中央与地方、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重大经济结构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因此国家财政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财政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缺口”,更要把重点放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防止结构失衡推动总量的失衡。

财政政策之所以具有结构调整功能,是与其政策体系各组成部分具有的结构性机制分不开的。从财政政策组成部分来看,无论是收入政策、支出政策还是预算政策等都体现着结构调整机制的因素:在税收政策中,通过调整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税收

负担水平,来对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进行调节,开征的具体税种及其税率、优惠政策对消费、投资、收入、贸易等领域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调整功能;在国债投资中,通过调整国债投资规模和方向来影响财政收支结构、社会总供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国债本身的利率结构、期限结构、品种结构等对市场流通性、当期偿债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等到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在支出政策中,政府的财政支出通过方向、流量及力度的变化,决定并调节生产结构、投资结构、技术结构、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政策的动向,通过处理好各种支出的比例关系来权衡各方面的轻重缓急,适应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发达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实践

(一)美国结构性财政政策的实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逐渐兴起、发展和壮大,并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美国政府抓住机会,开始实施以抑制通货膨胀为目标,以刺激供给增长和创新活动为核心,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和出口成长为龙头的结构性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1)实施大辐减税政策,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大辐上升,激励供给和内需增长。(2)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大辐度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增加微电子、计算机及网络通讯等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和其他公共工程投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基础和环境。(3)放松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和进入管制,让市场和竞争机制起主导作用。(4)确定以知识和技术领先为核心的竞争力提升战略,制定鼓励出口的措施和法规。这些措施的实施,尽管遇到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很大(高财政赤字、高贸易赤字、高利率)、但取得的成效却十分明显,不仅完成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引导出美国九十年代以低失业率、低膨胀率和股市繁荣为标志的经济增长新态热势。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的形成,还使美国重新夺回了新技术革命的领先地位,将日本、欧盟等竞争者大大甩之于后。

(二)日本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政策的运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充分运用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发展经济,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和措施衽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集中发展煤炭和钢铁来推动整个工业的加回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社会各方面对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又加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投入。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胀滞”阶段,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从1982年开始,日本政府实施了以调整政府职能、实行国有企业民营化、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有三个转变:从“能源消耗多型产业结构”转向“能源消耗少型产业结构”,从“贸易立国”转向‘科技立国“,从”外需推动型经济“转向”内需推动型经济“。在政策上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增加文教科技费用的支出,加大对科研和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力度,推行鼓励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财政、税收和贷款等优惠政策,这次结构调整政策使日本经济重新恢复到增长局面。此后,由于日本政府没有看到基础设施投资波及效果下降的新形势,继续将投资重点偏向基础设施,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泡沫经济,导致了日本九十年代经济的下滑,财政岌岌可危。

四、发达国家财政政策调控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美、日两国财政政策运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政府对结构因素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的加深,各国都加强了用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力度。借鉴发达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经验,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发挥税收政策的结构调整优势。税收制度构成要素中的税种、税率及优惠政策等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美国政府在八十年代的大辐减税举措中,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极大鼓励了消费和投资,对在贫困地区投资的企业减免税及其他优惠政策鼓励了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企业方面,由于受到了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