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大豆分层施肥

大豆分层施肥

大豆分层施肥
大豆分层施肥是一种有效的施肥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前轻后重,浅少深多”。

具体操作如下:
1. 种肥分层施:肥料应分两层施在两行苗的中间部位。

第一层占施肥总量的30%~40%,施在种下4~5厘米处;第二层占施肥总量的60%~70%,施于种下8~15厘米处。

2. 氮肥分层施:氮肥的施用也应遵循分层原则,前期施1/3,后期在花期施2/3。

3. 磷肥分层施:磷肥的重底肥应占2/3,轻种肥占1/3,一次施足。

4. 钾肥和微量元素叶面喷洒:在花期,可喷洒尿素和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钾肥与磷肥都能在植物体内再利用,叶面上喷洒的钾肥经雨水还可返回土壤,根部吸收再利用。

5. 科学除草:采取秋喷药或者播前喷药,对土壤进行封闭灭草处理;应尽早处理避免因不及时处理受到侵害;根据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和草害程度的轻重,选用适合的灭草剂和喷药剂量;采取化学药剂灭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减少用药量,进而减少药物残留。

以上是大豆分层施肥的步骤,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查阅农业书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施肥原则(一)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针对大豆、玉米需肥特点区别对待、精准调控,统筹协调高产稳产与减肥增效。

(二)保持玉米施肥强度,注重氮肥施用,复合种植单株施氮量与单作相同,若使用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应适当增加下肥量。

(三)适当减少大豆用肥,提倡根瘤菌剂包衣或拌种,强化生物固氮,减少氮肥用量,注重磷钾肥施用。

(四)大豆、玉米间作时可选用缓控释配方肥,玉米选择高氮型,大豆选择低氮型,实现一次性施肥。

(五)增施有机肥料,玉米注意补锌,大豆科学施用钼、硼、铁、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六)根据长势适当追肥,玉米大豆灌浆结荚期可喷施叶面肥。

施肥建议(一)西南地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四川省西南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式为套作和间作,玉米带为2行,大豆带为3—4行,大豆玉米种植模式推荐3:2、4:2。

1.玉米推荐30—9—6(N—P2O5—K2O)或相近配方,大豆推荐13—17—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玉米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间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0—25公斤/亩,大豆种肥施配方肥15—2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追施尿素13—15公斤/亩;套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0—2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带外侧20—25厘米处追施配方肥(13—17—15)45—50公斤/亩。

3.玉米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间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5—30公斤/亩,大豆种肥施配方肥15—2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追施尿素15—18公斤/亩;套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5—3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带外侧20—25厘米处追施配方肥(13—17—15)50—60公斤/亩。

4.玉米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间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30—35公斤/亩,大豆种肥施配方肥15—2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追施尿素18—20公斤/亩;套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30—3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带外侧20—25厘米处追施配方肥(13—17—15)60—65公斤/亩。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摘要:在我国的农业种植历史上,大豆种植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的高质高产在农业领域中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营养成分,因此想要提升大豆的产量,还是要从施肥做起。

本文将围绕大豆生长的实际特点,总结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关键词:大豆;可惜施肥;技术大豆施肥与其生长过程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大豆进行施肥的过程中,一要注重施肥的程序,依照合理的程序逐环节地合理施肥;二是要把握住大豆生长的关键点,针对重点问题施展有效的施肥技巧。

大豆施肥的主要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的充足营养,又要发挥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因此在任何一个生长时期施加氮肥都不应该影响到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同时也要做到氮磷钾肥与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一、大豆的生长特性要想探究大豆的施肥技巧,首先要对其养分吸收与营养积累的特性展开研究。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1.大豆养分积累大豆全生育周期一般为90-130天,因品种、种植区域及播种时期而有所不同。

幼苗期到分枝期是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营养供给充足就会表现为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和茎杆粗壮。

开花期到鼓粒期既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又是主要养分吸收的高峰期。

在成熟期大豆干物质的分配中,子粒占33.4%,叶片与叶柄占31.8%,茎与荚壳占34.5%。

2.大豆养分吸收量大豆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平均算来,每100公斤大豆大约需要吸收氮8-10公斤,磷2-3公斤,钾3-6公斤。

此外还有钙、镁、硫以及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

3.共生固氮的特性大豆与其根瘤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根瘤菌会在大豆根部形成根瘤,并接受光合作用的产物逐渐发育,同时吸收环境中的氮成分,这种共生固氮体系会为大豆的生长提供的主要氮源。

但是共生固氮作用并不能满足大豆整个生育期的氮需求,因此仍然需要施加氮肥。

(二)大豆的需肥特点氮磷钾是大豆生长的主要需求元素。

氮肥是大豆正常生长并维持高产的重要条件,可以有效促进细胞分裂和增长,促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

大豆施肥技术

大豆施肥技术

大豆施肥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张志周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栽作物,在黑龙江省有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产总量都占全国的1/3左右。

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做不好施肥工作即影响大豆质量及产量同时降低经济效益,下面将大豆施肥方法介绍如下:一、施肥技术1. 微量元素肥的施用方法如果在苗期发现缺微量元素时,则应采叶面喷洒(又叫根外追肥)的方法。

如缺钼元素时,用0.1%钼酸深液在大豆开花前喷洒,喷施600~750kg/hm2。

钼肥的施用方法有2种:一是拌种。

用钼酸铵20~30g,先加少量温水,使之充分深解后,再加水1.0~2.5kg,制成1%~2%的深液,用喷雾器喷在50kg种子上,边喷雾边搅拌,待搅拌均匀、深液全被种子吸收阴干后即可播种。

二是喷洒。

在大豆开花期进行喷洒,一般50kg水加钼酸铵2~25g,制成溶液,喷施375~450kg/hm2。

锌、锰肥宜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或农家肥时混合施用,锌肥一般用硫酸锌15~30kg/hm2,锰肥一般用硫酸锰2~4kg/hm2。

硼肥可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用硼砂4.5~7.5kg/hm2(但不要离种子太近,以防烧苗)。

硼肥与锌、锰肥也可在苗期、花荚期作喷施用,喷施浓度为0.1%~0.2%,一般喷施2次效果较好。

2.基肥的施用方法通过多年试验,大豆基肥的施用量为磷酸二铵225kg/hm2、尿素75 kg/hm2、生物钾肥30 kg/hm2,其中钾肥也可施用磷酸钾150 kg/hm2。

将施肥总量的2/3破垄夹肥深施;将施肥总量的1/3施于种下5~6cm处。

这种分期分层施用化肥的方法有三大好处:(1)克服了因施肥量大而造成的种肥同位烧种烧苗的现象,提高保苗率50%以上。

(2)1/3量施于种下5~6cm处,既不烧种,又能保证前期幼苗对养分的需要;2/3量破垄夹肥深施能保证大豆后期不脱肥,又减少了化肥的挥发和流失,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

(3)可以合理地增加化肥用量,延长供肥时间,能更好地满足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东北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东北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在大豆栽培中,肥料是促进大豆生长和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为大豆整个生育期的生长提供养分保障。

本文针对东北大豆的需肥特点,对大豆高产施肥技术进行了介绍。

东北地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这里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拥有适宜大豆生长的自然条件。

这里的大豆作物产量高,其中的干物质和油分充分积累,提高了大豆的品质。

但由于耕地面积有限,连年重茬种植导致土壤的肥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豆种植户为追求高产量而盲目提高用肥量,但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达到高产的目的,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可谓得不偿失。

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施肥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施肥技术。

一、对前茬肥进行合理利用合理地利用前茬肥,有利于提高地力和肥分的利用率,既对提高产量有明显的帮助,还有利于节省肥料成本。

应尽量避免进行重茬种植,最好将大豆选在玉米的后面种植。

一般来说,玉米是施肥量较多的作物,在其后种植可以更多地利用前茬肥。

如果无法避免重茬种植大豆,应采取垄台换垄沟的种植方法,这种交替种植方法比原垄种植产生病虫害及毒素的程度要低。

垄作大豆有利于肥料在垄沟中深施,使作物对垄沟中营养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足量施用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是一种养分全面的肥料。

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而且肥效期长,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的肥沃性,还可以增强土壤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施入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可以为大豆高产高效打下良好基础。

尤其是对于长年未施有机肥,地力严重下降的地块,更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有机底肥应主要采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如猪厩肥、牛粪等,每公顷需施用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

土壤肥沃的地块可酌情少施,瘠薄的地块可适量多施。

基肥应在秋整地时施用,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将有机肥均匀地撒在地表上,整地时通过机械翻耕将肥料与土壤混合,施肥的深度应在15厘米左右。

东北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东北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东北大豆高产施肥技术1前茬肥的合理利用大豆的种植中,要特别注意茬口,因为大豆的生长对茬口要求比其他作物要严格,不能重茬、迎茬,前茬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比如玉米、小麦等,这样可以利用前茬作物的残肥,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一部分营养,同时前茬作物根系、茎叶腐败后混入土壤也能提供一部分养分,提高土壤的肥沃性。

另外,不同茬口也能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对于大豆的生长十分有利。

2施足有机底肥大豆的底肥十分重要,基本上以农家肥为主,公顷用量为1500〜2000公斤,农家肥基本上都是猪厩肥、土黄粪、草炭过圈肥等经腐熟沤而成,内含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营养全面,属于长效完全肥料,在改善土壤、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肥力,保水保墒方面是其他肥料无法比拟的,并且是最理想的有机肥质,在现代绿色农业中越来越重要。

在施用时要根据地块的肥力酌情控制用量,底肥施用时要结合翻耕进行,可以秋翻或是春耕时施用,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经过翻耕与土壤混合翻入10〜20 厘米的土层中,也可以采取破垄夹施的方式进行。

3准确施种肥3.1 种子拌肥大豆根系本身具有固氮的能力,但自身固氮的量远远满足不了大豆生长的需要,可以在生长阶段进行追施氮肥。

另外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拌肥也能提高大豆根系固氮的能力,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新型根瘤菌肥进行拌种,经过拌种的大豆,根系固氮能力明显增强,能有效提高根瘤数和根瘤重,据测经过瘤菌肥拌种后大豆能提高产量8%^ 10%同时根瘤菌肥成本低,长期施用还可活化土壤及培肥地力,在增产增收方面都有益处。

3.2 测土配方施肥东北地区的土质是以黑土地为主,但在土壤的性质以及营养元素的含量上都有所差别,在大豆种植时,对于肥量的施用以往只是凭感觉和经验,但这往往只是笼统和片面的,并不能准确提供大豆的营养所需,也会造成肥料的浪费或不足,达不到增产效果或是肥料过多,增加成本。

科学的方法是进行测土配方,对土壤进行采集样品,进行化验,然后得出土壤的营养成分情况,要据土壤中的元素含量来进行配方施用。

大豆科学施肥技术

大豆科学施肥技术

大豆科学施肥技术1. 引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对于提高农田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施肥是确保大豆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大豆科学施肥技术,包括施肥原则、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机等方面的内容。

2. 施肥原则大豆施肥的原则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大豆生长需要,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提供适量的微量元素,并注意合理施用有机肥。

具体原则如下:-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调查,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比例。

- 根据大豆生长不同阶段的需要,分期施肥,满足其生长需求。

- 适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生长发育。

- 综合考虑土壤养分、周边环境和气候因素,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机。

3. 施肥方法大豆的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和叶面喷施三种方式。

- 底肥:大豆种植前施用的基础肥料,通过耕作层的深翻翻松,将肥料混入耕层。

底肥主要包括有机肥和主要营养元素。

适度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

- 追肥:根据大豆生长的需要,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补充营养元素。

适宜的追肥可以提高大豆的养分利用率和产量。

一般从大豆的拔节期开始追肥,并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和养分需求进行调整。

- 叶面喷施: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施肥料可以增加养分的吸收速度,提高养分利用率。

一般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出现缺素症状时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主要利用叶片的气孔吸收叶面肥料,对大豆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4. 施肥时机大豆施肥的时机是保证施肥效果的关键。

根据大豆的生长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机如下:- 底肥时机:建议在大豆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充分混入土壤中,为大豆的出苗和早期生长提供营养。

- 追肥时机:从大豆的拔节期开始,根据大豆的生长状态和生长所需,合理选择追肥的时机。

- 叶面喷施时机:一般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缺素症状时进行叶面喷施,及时补充养分。

5. 总结科学施肥是大豆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在大豆丰产栽培技术中,施肥是一项关键措施。

应根据大豆营养特性为其合理施肥,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一)大豆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大豆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依其类型、品种以及所处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大豆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N∶P∶K为1∶(0.17~0.23)∶(0.39~0.41)。

由此可见,大豆需氮很多。

但其可通过根瘤固氮,一般可从大气中获取5~7.5kg/亩,为大豆需氮量的40%~60%。

此外,大豆根系吸收磷、钾的能力较强,一般并非特别缺磷、缺钾的土壤种植大豆都能满足其需要。

不过,欲达到高产、稳产则必须注意增施肥料。

(二)大豆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分配大豆的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至鼓粒期、成熟期。

大豆一生分为三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始花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阶段(始花至终花),生殖生长阶段。

大豆在分枝期、开花期为吸收氮素的两个高峰期,鼓粒期后渐缓。

大豆对磷的吸收,只是到结荚至鼓粒期才大幅度增长。

大豆对钾的需要集中在前期,分枝期吸钾较多,随后递减。

(1)大豆的氮素营养大豆含氮量高,籽粒中含氮量一般为6.23%~6.59%,高者可达7.1%,茎秆含氮1.93%比禾本科作物茎秆高1.3~3倍。

大豆所需的氮素有三种来源:一是来自土壤,二是取自肥料,三是根瘤固氮。

因此,大豆氮素营养较其他作物复杂。

大豆的共生固氮作用是在根瘤中类菌体内进行的。

根瘤固氮需要以下条件:①需要由大豆植株提供糖类及其代谢产物作为氨的受体。

②需要大豆植株的光合产物及能量。

每固定1g氮,需要氧化15~20g糖类,每产生1mol的氨需15mol的ATP。

③需要大豆植株提供充足的磷和钾素。

④需要大豆植株提供给根瘤中固氮酶所需的钼和铁等营养元素。

⑤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

最适土温20~24∶,土壤pH5.7~7.1。

大豆与根瘤菌结成微妙的共生相互关系,它们的代谢过程也紧密相连。

大豆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大豆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大豆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大豆,尤其是它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相信我,这个话题比你想象的要有趣得多!大豆,可是咱们餐桌上常见的“好帮手”,无论是做豆腐、豆浆,还是炖菜,它的身影随处可见。

而想让大豆长得好,施肥这门艺术可不能忽视哦。

1. 大豆的需肥规律1.1 大豆的“胃口”大豆这小家伙,可不是随便吃吃就能长大的。

它的“胃口”可大着呢,主要需要氮、磷、钾这三大营养元素。

你看,氮是它的“血肉”,让叶子长得绿油油的;磷则是它的“能量饮料”,有助于根系发育,真是个小“打工仔”;至于钾嘛,就是它的“调味品”,让整个生长过程更顺利。

1.2 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肥变化别忘了,大豆的需肥量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它对肥料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的。

在苗期,大豆比较“挑食”,需要的氮肥最多;等到开花期,磷肥和钾肥就开始抢风头了。

这就像人吃饭一样,早上要喝粥,中午要吃肉,晚餐则得来点水果。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菜单”!2. 施肥技术2.1 施肥时机和方法说到施肥,这可是一门学问。

首先,施肥的时机很关键!一般来说,在播种前就可以施基肥,这样能让土壤充分吸收养分。

施肥的方法呢,常用的有撒施、穴施和条施等。

撒施就像是给大豆撒“盐”,简单粗暴;而穴施则需要一些技术活,得挖坑,把肥料放进去。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

2.2 有机肥的魅力如果你是个追求健康的吃货,肯定听说过有机肥。

用有机肥来施大豆,那可是个不错的选择!有机肥就像是大豆的“补品”,不仅能增加土壤的肥力,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土壤变得松软,大豆的根系就能舒舒服服地生长,哇,简直就是双赢!3. 施肥的注意事项3.1 施肥过量的危害施肥这事儿,得有个度。

可千万别像个“土豪”一样,撒得满天飞!施肥过量,不仅会导致肥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得不偿失啊。

想想看,如果大豆都“吃撑”了,怎么还能健康成长呢?真是“自讨苦吃”!3.2 土壤检测的重要性最后,咱们得提提土壤检测。

大豆施肥方案

大豆施肥方案

大豆施肥方案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获得丰收的大豆产量,科学合理地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大豆施肥方案,以帮助农民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测试和土壤改良在开始施肥之前,必须进行土壤测试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 值。

土壤测试可以帮助农民确定适合的施肥配方和用量。

如果土壤养分含量不足,可以考虑进行土壤改良措施,例如添加有机肥料、石灰或其他土壤改良剂,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养分供应能力。

二、基础施肥在大豆生长的早期阶段,基础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基础施肥主要是为大豆提供养分供应,并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一般来说,大豆对氮、磷、钾的需求较高,因此基础施肥中应包含适量的氮、磷、钾肥料。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可以确定合适的施肥量。

三、追肥大豆的生长周期较长,中期追肥可以帮助满足其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中期追肥的时间通常在大豆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进行,例如大豆开花期或短花后期。

追肥时可以选用氮、磷、钾肥料或复合肥料,以提供养分补充。

四、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一种供应大豆营养的有效途径,能够迅速提供养分并促进大豆的生长。

叶面喷施可以采用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溶液,如含有氮、磷、钾以及铁、锌、锰等元素的营养溶液。

喷施时应注意避免日照强烈或高温时喷施,以免烫伤植株。

五、有机肥的应用有机肥料是大豆施肥中重要的补充,可以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

有机肥料可以选择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用。

六、施肥技巧1. 施肥应均匀撒布在整个农田上,避免肥料过度集中,以免造成局部养分过剩或不均匀。

2. 施肥前应充分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和渗透。

3. 施肥后应及时覆盖土壤,防止施肥前后的养分流失。

覆盖土壤还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4. 定期对大豆进行观察和调查,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以适应农田和作物的需求。

大豆施肥管理技术

大豆施肥管理技术

追肥施用
追肥施用是指在生长期间根据大豆生长需求,适时补充营养的一种施肥方式。
追肥的种类和施用量应根据大豆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来确定,一般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如尿素、磷酸二 铵等。
追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条施、穴施和喷施三种,条施和穴施是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或与土壤混合后 进行沟施或穴施;喷施则是将肥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过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叶片表面。
种肥施用
种肥施用是指在播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 中,为大豆种子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 其发芽和幼苗生长。
种肥的种类和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大豆 生长需求来确定,一般以速效性肥料为主, 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种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条施和穴施 两种,条施是将肥料施在播种行的 两侧,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穴施 则是将肥料施在播种穴的底部或与 种子混合施用。
提高土壤肥力和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 从而增加土壤肥力。
合理施肥还有助于维持土壤生态平衡,减少化肥流失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02
大豆需肥规律
大豆生长阶段与养分需求
01
02
03
营养生长期
大豆在营养生长期需要吸 收氮、磷、钾等大量元素, 促进根系和叶片的生长。
加强大豆施肥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总结词
加强技术推广,让更多农民受益。
详细描述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政府和农业 技术推广部门应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施肥中遇到的问题。
THANKS
感谢看
施肥时期与次数
根据大豆生长阶段和需肥 规律,合理安排施肥时期 和次数,确保养分供应。

简析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简析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大豆是喜肥的作物,在大豆种植中,必须根据大豆的需肥规律,进行科学的施肥,为大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大豆产量的提高。

本文对大豆的需肥规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施肥技术,以期为大豆种植提供参考。

大豆中含有易被人体吸收的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加工后制成的食品和油料深受人们的欢迎,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因此,我国的大豆种植一直保持较大规模,农民种植大豆的热情始终高涨。

但在大豆种植中存在一些误区,许多大豆种植者管理粗放,不施肥或施肥量过少,导致大豆的产量无法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了解大豆的需肥规律,积极推广大豆施肥技术,对大豆种植和提高产量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一、大豆需肥规律大豆对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的需求比较大,满足大豆对养分的需求,是大豆种植与田间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经过多年的大豆种植实践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大豆,需要为大豆植株提供氮元素6公斤左右,磷元素1.5公斤左右,钾元素2.7公斤左右。

由于大豆的根瘤菌有固氮能力,可以从空气和土壤中吸收部分氮素,为大豆的生长补充了一定的营养。

大豆根部可以固氮,因此,可以适量减少氮肥的施用,否则会对根瘤菌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但处于幼苗期的大豆植株,其根部还未形成根瘤,没有固氮能力,所以,此时可以追施适量氮肥,有利于幼苗的良好生长。

施入适当的磷肥,可以促进大豆植株根瘤的发育,使大豆良好生长,增强其抗病和抗逆能力。

在土壤中磷元素的含量低于每公斤15毫克时,就必须施入磷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

而钾肥具有促进茎秆强壮的作用,可以提高植株的抗倒性。

一般情况下,土壤中的钾含量比较充足,在施入足够的有机肥后,可以免施或少施钾肥。

大豆对钙有较多的需要,钙元素有利于植株吸收磷和铵态氮。

大豆对铜、铁、锌、锰、硼和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比较多。

在大豆幼苗期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性比较差,而进入始花期以后,大豆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在盛花期,吸收养分的能力大幅度增加,在结荚期达到需肥的高峰。

大豆分层施肥技术标准

大豆分层施肥技术标准

大豆分层施肥技术标准
大豆分层施肥技术标准如下:
1. 肥料选择:选择合适的肥料,确保种肥隔离彻底,避免使用有害物质较多的肥料,如含有较多缩二脲的尿素。

2. 施肥深度:分层施肥的种肥深度是在种子下方5-6厘米的地方,用肥量是总用肥量的30%-40%。

底肥的施肥深度是10-18厘米,施肥的量为总量的60%-70%。

3. 播种和株距:土壤温度稳定在七到八摄氏度时播种,精确播种在等距的两行上进行,大行距四十五厘米,小行距十到十二厘米,每公顷保苗三十五万株。

秧苗连折都没有,二十厘米以内的无核秧苗折断,同一树种每五米不超过一株。

4. 种植密度和冠层结构:在不同密度下,采用不同行距种植带状结构冠层。

株高可以通过改变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来调节,人工波浪冠层能明显提高作物的横截面积、光合效率和产量。

5. 施肥频率:在三圃轮作的基础上,每三年施一次基肥,翻前施一次有机肥,施肥一千五到两千千克一平方百米。

6. 注意事项: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用人工刨平垄沟,覆盖种子,不让干土回流。

请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如有需要,可咨询农业专家。

豆类施肥方式

豆类施肥方式

豆类施肥方式
1.基肥:基肥是保证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主要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

一般在播种前,将有机肥和磷钾肥平铺在土壤表面,然后深翻一次,混合均匀,提高土壤肥力。

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2000公斤,磷钾肥15-20公斤。

2.种肥:种肥是促进大豆早期生长和发芽的重要措施,主要以氮磷钾复合肥为
主。

一般在播种时,在每个穴位中撒入少量的复合肥,然后覆盖土壤即可。

每亩施用复合肥10-15公斤。

3.追肥:追肥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手段,主要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一般在分枝期到开花初期进行一次追肥,有利于增加分枝数和花荚数。

在土壤比较肥沃,基肥和种肥充足,大豆生长健壮时,不必追肥,以免造成徒长倒伏。

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

4.叶面肥:叶面肥是增强大豆抗逆能力和提高品质的有效方法,主要以过磷酸
钙和磷酸二氢钾为主。

一般在结荚期开始时,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叶面肥,连续喷2-3次,有利于果实膨大和增加油分。

每亩用过磷酸钙1.5-2公斤或磷酸二氢钾0.2-0.3公斤兑水50-60公斤。

大豆专用肥的施肥方法

大豆专用肥的施肥方法

大豆专用肥的施肥方法
大豆需肥料的量较多,它跟其它的农作物不同,因为在开花始期大豆吸肥才达到最高点。

大豆施肥技术及方法:应根据大豆需肥特性及根系活动范围,结合当地土壤条件及耕种方式,采取相应的技术,以撒施和条施为主。

基肥是在秋翻或播种前进行,目的是为了供给大豆整个生长过程所需的原料,促进大豆增产。

小编提醒:虽然大豆专用肥能够增产,但施肥量也不能过多,施肥后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必须充分考虑品种株型和土壤肥力。

试论大豆和芸豆的施肥技术

试论大豆和芸豆的施肥技术
施。
根 瘤 菌 在 豆 类 作 物 生 长 中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相 对 于 但 其 他 豆 科 作 物 , 豆 根 瘤 菌 不 仅 形 成 较 晚 , 且 数 量 也 芸 而 较 少 。 因 此 , 使 根 系提 早 形 成 更 多 的 根 瘤 , 以 进 行 为 可 人工接种根瘤菌 。

9-
肥 。测 土 配 方 施肥 。 3 1 底 肥 . 每 公 顷施 有 机 肥 ( 机 质 含 量 8 以 上 )5 以上 , 有 % l吨
4 芸豆施肥技术
4 1 基 肥 .
基 肥 的 施 用 方 法 一 般 结 合 整 地 做 畦 施 用 。先 撒 施 有 机 肥 及 用 作 基 肥 的过 磷 酸 钙 、 木 灰 等 化 肥 , 后 翻 草 然 土 。芸 的 基 肥 宜 用 迟 效 性 的 腐 熟 堆 肥 , 宜 用 太 多 氮 不 肥做种 肥 , 以防止烂种 。蔓生芸豆 一般每6 7 6 平方米施 入 腐 熟 的 有 机 肥 3 0 - 4 0 公 斤 , 磷 酸 钙 5 ~6 公 00 00 过 0 0
斤 , 元复合肥3 公斤 , 三 0 尿素1 公斤 , 5 草木灰1 0 5 公斤 , 过 磷酸钙5公斤 。 0
4 2 追 肥 .
结 合 整 地 一次 施 入 。 3 2 种 肥 . 化肥做种肥 , 根据测 土配 方结 果施肥 。一般 中等肥 力地 块 , 顷施尿 素 4 ~5 k 、 酸二铵 10 10 g 公 0 5g 磷 0 - 5k 、 氯化钾 4 -6 k 、 0 0 g 土壤磷 素活化 剂7 5 . A斤或4 %大豆 5 专 用 肥 3 0 g 用 大 豆 根 瘤 菌 0 2 k 拌 种 。种 肥 深 施 于 0k , .5 g 种下 4 厘米 处 , ~5 占种肥 使用量 的4 %, 0 第二层施 于种 下8 5 ~1厘米 处, 占种肥使用量的6 %。 1 根 际 追 肥 .. 在 大豆生 长较弱 时 , 遍地铲后 趟前追施 氮肥 , 二 每 公 顷 追 施 尿 素 3 ~7 k , 肥 后 立 即 中耕 培 土 。 5 0 g追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在世界上广泛种植。

为了实现高产和高质量的大豆,我们需要精心管理,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

这篇文章将介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址大豆适宜在温暖、湿润、充分照射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因此,选择适宜的地块是大豆高产的重要保证。

适宜的土壤为耕层深厚、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的土壤。

同时,要避免在有害气候、有害地形和沼泽地等不利条件下种植。

二、选优品种选择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抗逆性的耐病育种,可以增加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在各自的生态区域内,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

同时,应该注意淘汰陈旧品种,以提高大豆产量。

三、科学施肥春季翻耕土地时,应在秋季施入一些及时掌握的有机肥。

当大豆种植时,可以施入磷酸二铵、尿素、复合肥等化肥。

在大豆生长后期,应适时施入微量元素肥,并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科学的施肥能增加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四、合理密植在大豆栽培中,植株之间的距离和密植度对于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但是如果植株过于密集,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和营养水平的吸收。

因此,在合理控制密植度的前提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密植。

五、合理管理合理的管理是大豆高产的关键。

在整个生长期间,应当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浇水、施肥等。

特别是在大豆成熟后期,需要注意控制病虫害和营养失衡的情况。

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和生物手段,控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结论综上所述,要想获得高产的大豆,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还要注重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高产、高效、高效的大豆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豆是豆科作物,可以自身固氮,但生长前期需要一定的氮素。 2、大豆对钙、镁、硫的需求较高,需求量一般比磷素高 。
二、大豆施肥原则
基肥为主。 根据生长需要追施磷钾肥。 大豆一般用复合肥做基肥时,不再追肥。
三、撒可富大豆肥
农业科学技术力量支持
全年聘请各省市资深专家70余 位,连续聘请至少4年以上。 李家康 林 葆 (中国农科院)

在全国范围内 设立100个左 右固定试验点 进行肥效跟踪
大田作物专用肥的研发策略
依据大田作物对土壤养分依赖性极大的特点,作物专用肥配方制 订时应同时考虑区域土壤养分供应特征及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14 12 施肥区产量(t/ha) 10 8 6 4 2
y = 0.90x + 1974 R
2
高产作物养 分吸收规律
1、农化服务与产品保障模式图

农艺因素

工艺因素

区域配方肥
经济作物系列肥
产前 高效配方的制订

撒可富产 品生产保 障模式

工艺选择 原辅料选择 生产控制 产品控制
产中 高效配方的生产 及安全保障

产后 配方产品的推广 与反馈调节

三级培训 基础研究试 验 推荐施肥示 范 专家服务
缺磷:叶片暗黑无光泽,叶边缘发紫,根系少,植株矮小。
倒伏
菌核病
干旱
菌核病
试验人
宋喜清
试验地点
九三科研所实验基地
试验时间
2005
施肥方法
基施 使用效果
供试作物
大豆
处理1
撒可富15-23-10
20公斤/亩。
处理2
其他复合肥20公斤/亩。
不同处理
亩产量(kg)
增产量(kg)
增产幅度(%)
撒可富
243
8
3.4
其他复合肥
235
0
0
施肥品种 试验地点 施肥方法
15-23-10 绥棱县后头乡 基施
区域土壤养 分供应规律
大气
肥 料 肥 料 环境养分
= 0.82
N, P, K
0 2 4 6 8 10 12 14
水体
0
无肥区产量(t/ha)
撒可富大豆肥
专用肥:15-23-10 15-20-10 通用肥:15-15-15 16-16-16 17-17-17
施肥品种
15-23-10
试验单位
黑龙江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 究所
与全国近20个科研单位 常年协作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市) 和农业院校友好合作进 黑龙江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 行复合肥料的研发、改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善和肥料效果验证。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
中阿化肥
撒可富全国农化服务中心 (集产品研发与肥效验证于一身) 技术开发部 (国家级实验室)
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中海化学科技发展部 沈兵
主要内容


大豆需肥特点 大豆施肥原则 撒可富源自豆肥 大豆施肥方法 大豆施肥效果 大豆缺素症状
一、大豆需肥特点
大豆籽实养分含量丰富: 每100千克子实吸收的氮素8.1~10.1公斤,磷(P2O5) 1.8~3.0公斤,钾(K2O)2.9~6.3公斤。
§ 荚 多。
§ 粒 圆。 § 抗 旱。 § 出 油 率 高。
六、大豆缺素症状
缺钼:叶片厚而皱,叶色发淡,并出现许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 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呈杯状,而且根上的根瘤数量少、根瘤也小、 生长发育不良,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缺氮:叶小叶黄、茎秆细,子粒瘪。
缺钾:老叶枯黄,茎秆细弱,抗旱、抗病性差,易倒伏。
试验单位
黑龙江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 究所
试验人 试验时间 供试作物
吴英 2005 大豆
使用效果 撒可富15-23-10 17.5公斤/亩。
处理1 处理2
其他复合肥25公斤/亩。
不同处理 1 2
亩产量(kg) 243 235
增产量(kg) 8 0
增产幅度(%) 3.4 0
四、大豆施肥方法
根据地力和雨水情况,每亩施用撒可富肥 料15-25公斤,可以采用撒施或沟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