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佛教的发展历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浅谈日本佛教的发展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授课教师:
浅谈日本佛教的发展
【摘要】日本佛教是以中国佛教为母本之源,逐渐根植于日本土壤,在对中国佛教的模仿和创新中成长起来的,并成为日本民众信仰宗教的轴心,丰富着日本人的精神内质。因此,日本佛教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日本佛教;本土化;民族特色
佛教在6世纪作为大陆文明的一部分东传至日本。作为外来宗教思想的佛教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与日本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最终使佛教本土化,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佛教。本文将论述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历程。
1佛教的传入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历经若干世纪的传播演化后继续东渐,于6世纪中叶经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这便是日本同时期的飞鸟时代。飞鸟文化是围绕佛教而展开的。随着佛教的传入,对佛典的研究也日渐开展,其中圣德太子最典型,为佛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身体力行,是笃信佛教的信徒,对佛典进行了研究、讲授和注释。
圣德 太子执政之初,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国内,贵族势力庞大,皇室实力单薄;国外,隋朝帝国崛起,朝鲜半岛局势动荡不安,与日本的关系急剧恶化。圣德太子意识到佛教作为一种系统的、先进的宗教文化,对统治阶级凝聚民族信仰、完成国家统一是极其有益。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圣德太子成为佛教的伟大支持者,圣德太子发出兴隆佛教的诏书,修建法隆寺以研究佛学;营造四天王寺以开展各种慈善事业,他还亲自潜心研究佛教教义。由于圣德太子如此崇尚佛教,并身体力行,从而加速了佛教的弘扬,因此一时佛教大盛,国内出现了竞造佛寺,寺院林立的局面。
然而,在大范围崇佛,力图通过佛教统一思想,加强统治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不和谐的声音,阻扰社会改革。这些反对力量便是当时的物部氏,他们是朝廷掌握军事的贵族,是维护原有统治方式的守旧势力,主张信仰原来的氏神,以维护氏姓制和部民制,坚决反对崇佛,于是两派间围绕崇佛与排佛展开了激烈斗
争。
2日本人的模仿时期
奈良时代如饥似渴地吸纳唐朝的先进物质和精神文化。在朝廷的大力提倡与扶持下,佛教持续发展,终于在圣武天皇时(724—749年)迎来了兴盛的顶点。此时正值中国的盛唐时期,视佛教为国教。日本积极摄取中国的先进文化,从而典章制度臻于完备,进入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太平盛世。奈良朝时期,中日关系十分密切。当时唐朝首都长安是中国佛教的中心,瞻仰的圣地。日本政府曾派遗唐使②20余次,以及大批留学僧、留学生,留学于长安,长期深入地接触中国社会,耳濡目染盛唐文化。随着遣唐使来中国的著名人物有吉备真备、阿部仲麻吕、最没、空海、圈仁等。他们大多是以宗教徒的身份来中国求学。作为学问来研究佛教,同时他们又都是通晓经史,长于文艺的人。他们在归国之际,不仅得到了佛教教义的真传,同时也带回大量的中国书法名品真迹和佛教经典,以及各种佛教艺术。由于对盛唐文化的崇拜和依恋,归国后还竭力宜扬中国文化,并模仿唐朝贵族教育制度,为改革和发展日本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当时,各个领城均呈现出“唐化”现象,从而使日本文化在诸多领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奈良时期,在国家直接控制之下,佛教被作为镇护国家的要法。与政治关系比较密切,僧侣染指政治,朝廷对僧侣待遇优厚。寺庙均建于城市中,被称为“都市佛教”。追溯此时期形成的奈良六宗的起源,其主要传人几乎均为留学僧或渡来僧,因此各宗与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佛教宗派具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其教相判释、教义戒法几乎是原原本本从中国引进。奈良佛教的制度逐步完备,从僧官设置、僧位授予、僧尼的品行衣食住行等均有详细规定。但是,通观这一时期,日本佛教宗派的创立大都是对中国佛教宗派的机械式的照搬和模仿,创新和改造极少。
3佛教的日本化
佛教在平安时代已相当流行,遍及全日本。平安时代相当于中唐和晚唐,那
时中国佛教流行天台宗和密教,所以日本也有两派盛极一时,为天台宗和真言宗。这两派均从中国刚刚传入,因为重视教义理论和修行实践相结合,受到朝廷的重视,并迅速崛起。天台宗源于中国,以最澄为代表;而真言宗则由日本本土僧人空海所创立。日本佛教国家主义色彩浓厚,最澄、空海以镇护国家为宗旨,“为国念诵,为国祈祷,为国讲《般若》”、“国无谤法之声,家有赞经之领,七难退散,国界守护”,他们提倡“为国忠,在家孝”。空海回国后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国家的,他把东寺(在京都)改为教王护国寺,还将高雄寺改为神护国柞真言寺。这种浓厚的镇护国家思想是日本佛教的特色之一。平安时代佛教极盛,日本固有的神道教不得不退避一隅,苟全于佛教之下。到平安后期,地方氏族势力增大,学习中国的高潮已经过去,日本进入“国风时代”。又由于经济重心从中央转到地方,氏族势力抬头,日本固有文化开始复活。于是神道又复活起来了。日本开始注重国风文化,佛教开始受制于神道教。但神道教还不能摆脱佛教的影响。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佛教已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日本化的特征。
4镰仓新佛教
平安时代末期以及随后的整个镰仓时代(1192一1333年),战乱接踵而至,加上不断发生的饥饿等天灾,民众处于极度的不安当中,社会陷入混乱状态。人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在肉体受尽世间折磨苦难的同时,不断寻找心灵寄托,渴望得到灵魂救赎。然而,在此之前的佛教无一例外地仅仅面向贵族,而且佛教教义十分复杂深奥,所以难以成为武士阶层以及平民百姓的精神寄托。镰仓新佛教正是应这些阶层的要求应运而生的。由于其修行方法简便,得到了上至皇族、下至庶民的普遍欢迎,一时从者甚众。佛教不再被当作异国咒术,或深远莫景学问思想,而被视为能够体系化、合理化地说明日本人素朴世界观的思想。镰仓佛教虽有诸多创新,但皆与宋元时代中国的佛教教义和教派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与前代的各种“贵族宗教”相比,镰仓佛教可谓是“平民佛教”,大多没有复杂的理论体系,教义简洁易懂,注重信念和修行。针对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两种制度和思潮的交替期的状况,镰仓佛教大都倡导否定现实,祈求净土,绝对信仰往生极乐,因此容易吸引下层武士和一般平民,尤其在民间非常盛行。
至此,随着镰仓新佛教的日渐兴盛,日本民族佛教的格局得以确立。佛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