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的问题与策略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的问题与策略来源:中国社会报时间: 2008-12-31“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社会工作组织与社会工作者出于职业使命与良知,纷纷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
但事与愿违,不少社会工作者被拒之门外,一些社会工作组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还有一些组织与个人在提供专业服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原因中,对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灾后重建,从理论上缺乏系统思考、从实践上缺乏政策与制度支持是其根本原因。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可分为,介入前、介入中与介入后三个阶段。
在不同的介入阶段,由于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处理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应对策略也各有所别。
介入前:组织化、有序化是前提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
社会工作要有效介入灾后重建,必须根据灾害特征进行相应的制度与工作安排。
从此次介入汶川大地震的情况看,社会工作介入之前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组织化问题。
解决组织化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原子化”问题,即各自为政、匆忙进入。
“原子化”介入既由于交叉或者重复提供服务浪费了社会工作资源,也由于不同职责的组织与人员介入影响了服务提供的效率。
解决“原子化”介入问题需要使社会工作介入组织化、有序化,真正使社会工作介入成为一种有序、理性的介入。
要实现这种理性、有序的介入,需要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组织或个人在介入前做好三方面准备工作:一是纳入框架。
组织化的关键是要有组织框架作保证。
这就要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要作用,在重视物资帮助、设施重建的同时关注精神家园、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关系、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恢复与重建,将社会工作介入及时纳入灾后恢复重建体系与制度,纳入相应组织框架。
这既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与经验,也是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
二是储备队伍。
建立一支能够真正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社会工作队伍是保障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能够切实取得成效的基础。
灾难事件中社工能做什么?
灾难事件中社工能做什么?作者:暂无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4年第4期文/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兰树记灾难包括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
常见的自然灾难包括水灾、火灾、风灾、旱灾、雪灾、地震、瘟疫及冰雹等。
常见的人为灾难则包括战争、恐怖攻击、毒害、爆炸、交通事故等。
在面对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灾难事件发生时,快速有效的救援才能使灾难伤害降至最低。
灾难中的社会力量中国在 5.12 地震灾难发生后,大量社会组织进入灾区协助政府救灾及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积累了灾害社会工作的重要经验。
在随后发生的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事件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加有序而有效。
但在应对人为灾难如特大交通事故、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等方面,社会工作的介入还较缺乏经验。
在2014 年3 月1 日晚9 点多,云南昆明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伙歹徒持械冲进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砍杀民众,造成30 人死亡,140 多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政府快速调动警察、医护人员开展针对伤员的救治工作。
同时,政府充分发挥其行政动员优势,调动政府各单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成立遇难群众善后工作组及伤员安抚工作组。
按照一名遇难群众及伤员成立一个工作小组的原则,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与此同时,大量市民无常献血,保证伤者的输血需求,多家心理咨询机构成立心理援助小组,随时待命为遇难者家属及伤员提供心理干预。
昆明本地高校社会工作教师、学生及社会工作机构也通过课堂讨论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试图找到可介入的空间。
此次,我们尝试以“社工+ 义工”的工作模式,探索社会工作者协同医院及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灾难救援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更多的是思考。
“社工+ 义工”做了什么?社会工作强调在正式介入前需要进行系统的需求评估,并以此为介入的依据。
鉴于此,在3.01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作为本地发展较早的民办社工机构就派出专业社工进到医院,在对医护人员及政府工作组进行力所能及的协助的前提下,对事件发生后的各种状况进行了解。
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障碍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障碍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灾害社会工作是指在灾害发生后,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手段,帮助灾区居民应对灾害所带来的心理困扰、社会问题及重建工作。
灾害社会工作在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恢复其心理健康,重建社区和家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灾害社会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障碍。
本文将探讨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中,一个主要的障碍是资源不足。
灾害发生时,灾区常常面临着物资短缺、人力不足等问题。
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资源不足,社会工作者往往无法满足所有灾民的需求,导致一些灾民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由于灾害发生后的混乱环境,社会工作者很难有效地获取和管理资源,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一个障碍是社会认知和信息的不足。
灾害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工作者有关灾害事故、心理健康、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许多社区中,人们对灾害社会工作的认知往往比较低,缺乏对社会工作者的理解和尊重。
这给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造成了困难。
灾害信息的传递和获取也是一个问题。
在灾害发生后,信息通常是混乱和不完整的,社会工作者很难准确地了解灾民的需求,从而无法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灾害社会工作还面临着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缺乏。
由于灾害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相对较少。
这使得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和评估缺乏统一和标准化。
灾害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重视发展灾害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应对灾后心理困扰、社会问题等。
培训和教育是关键。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加强资源管理和协调。
由于灾害社会工作常常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资源的管理和协调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
第一章灾害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灾害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征一、灾害的定义灾难是在特定时空,突然发生的、毁灭性的、严重打乱一个社区/社会原本运作功能的事件。
它的到来,会造成人身、财产、经济、环境的重大损失,进而导致社区/社会在短时间内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资源来承载。
二、灾害的类型(P17-18)1、人为或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1)人为或技术灾难:主要指武器失火和人为失误造成毒气泄漏,例如爆炸和交通事故产生的化学滴漏物,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及食物污染。
2)自然灾难:是指环境事件,不是直接认为造成的,例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瘟疫、干旱、饥荒等。
2、自然灾难、意外灾难和人为灾难3、自然灾难、生态灾难和人为灾难4、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在此,建议采纳第一种和第四种分类。
1、人为或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4、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三、灾害的特征(见灾害社会工作培训教程)1、突发性:有些灾难发生前有2-3天的预警期,如台风、飓风、洪水、火山爆发、干旱。
但是有些灾难几乎无预警期,如地震、爆炸、火车相撞是突然发生。
2、不熟悉:人们虽然见过不少灾难,但是它终究不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每一次灾难发生,往往带来的新的体验和感受。
3、难预料:虽可预测,但难精准推测。
4、地区性:灾难通常是地区性的5、重伤害:灾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社区瓦解、环境破坏等多重后果。
四、灾难的危害灾难对人及社会的伤害往往是难以用实际造成的损伤衡量的,其是综合性的,也是复杂性的,众多伤害交织在一起。
1.对个体(1)生理上的伤害:受伤、残疾、疾病、瘟疫等;(2)心理上的伤害,如悲伤、绝望、无助、无望、害怕、恐慌、负罪感、麻木感、PTSD等(3)其他,个人关系的破损、社会支持网的缺失等等。
2.对家庭(1)灾害对家庭生存条件的冲击。
(住房、财产、家庭成员)(2)灾害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简单地说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构成。
)➢灾害不同对家庭结构有不同冲击。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汶川赈灾中的功能与作用分析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汶川赈灾中的功能与作用分析一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者的及时介入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四川震区大量居民瞬间家毁人亡,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陷入极大的悲痛和哀伤之中。
“灾难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抗震救灾成了摆在国人面前的首要任务。
救助危难是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专业伦理所决定的,因此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者迅速介入到抗震救灾的活动中。
上海市民政局迅速整合上海各高校和各机构的社会工作力量组建了庞大的社会工作团,其中包括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服务队,在第一时间进入受灾严重的都江堰等地区开展救灾援助工作,服务队配合当地政府和群众,以“社区重建”为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重建支持网络等手段,抚慰灾民情绪,重建社会关系,协助灾区人民开展自救和自建。
在徐永祥教授领导下的华东理工大学服务队进驻灾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究竟怎样在安置点开展社会工作,帮助灾民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首先,采纳上海市和都江堰市民政局领导的建议做好宣传工作,让安置点的居民了解和认识社会工作者。
在安置点大门口竖立一块“上海社工来了”的宣传牌,主要内容包括“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不安的人放下心来;让我们的能力发挥出来;让我们一起互动起来”和“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居民需要,增加居民自助能力,建立社区互助网络,共同建设和谐社区”。
其次,在对安置点环境和居民进行深入了解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服务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地震灾难不仅对各种硬件设施造成了破坏,也对人们的各种关系造成了破坏和损害,这种对人们各种关系的破坏和损害成为其走出灾难映象,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的极大障碍。
基于此,我们把工作目标确定为人的社会关系重建。
工作思路:依托当地政府组织,抓两头,促中间,以点带面。
该安置点居住的居民已经达到了10000多人,而上海社工团华东理工大学服务队的队员才10人。
社会工作在灾难救援中的应急响应与恢复
社会工作在灾难救援中的应急响应与恢复灾难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破坏和困境。
灾难发生时,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在应急阶段做好及时响应和支持,也要在灾后恢复中提供重建和恢复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灾难救援中的应急响应与恢复工作。
一、灾难救援中的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指对灾难发生后的迅速行动,以确保生命安全和提供基本生活援助。
在灾难救援中,社会工作应该发挥以下作用:1. 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灾难后,幸存者通常会经历严重的心理创伤和困惑。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咨询、倾听和支持等服务来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
2. 协调资源和服务:社会工作可以协调各方资源和服务,确保救援物资和紧急援助的适时分发。
他们还可以与其他救援组织和政府机构合作,确保服务的高效执行。
3. 应对特殊群体需求:社会工作者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和其他特殊群体的需求。
他们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提供特殊群体的救援和支持。
二、灾后恢复工作灾后恢复工作是指在灾难过后,为受灾者提供物质和心理上的帮助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重建。
社会工作在灾后恢复中的角色包括:1. 社区重建: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受灾社区重新建立起正常的生活秩序。
他们可以组织社区居民的集会和讨论,以制定重建计划,并协助实施这些计划。
2. 经济恢复:社会工作可以协助受灾者寻找工作机会,提供培训和就业咨询,并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他们还可以与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合作,创建就业机会和社会企业。
3. 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继续为受灾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逐渐恢复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此外,他们还可以组织支持群体,鼓励受灾者之间相互支持和分享经验。
总结:社会工作在灾难救援中的应急响应与恢复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提供紧急支持和援助,还要协调资源和服务,帮助受灾者恢复生活和社区。
然而,社会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资源不足、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合作等问题。
浅议防灾减灾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浅议防灾减灾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成为我国部分地区贫困和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成为灾害管理的重点。
在解决社会问题或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追求系统性、实务性、生态性、能动性、独特性和以人为本,这些专业特质能够有效地指导和介入灾害管理体系,提高灾害应对的效能。
同时,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利用专业方法在社区层面开展易被群众接受的宣传教育、链接资源进行灾害模拟体验与救灾演练,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有效提升其自救互救能力。
标签:社会工作;灾害管理;防灾减灾防灾减灾是灾害管理的首要环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或降低灾害破坏性的首要原则。
本文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技巧,对灾害发生周期中防灾和减灾备灾环节中社会工作者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加以探讨,提出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社会工作引入灾害管理的必要性在2010年初,发生在南美洲的海地和智利的特大地震中,前者人员伤亡与后者相比呈现出较大差别。
据海地政府估计,地震致死大约30万人,另有超过30万人受伤,至少100万人无家可归。
然而时隔一个月后的智利地震,死亡人数却不到1 000人。
据《中国日报》报道,“智利发生了8.8级强烈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海地大地震的800倍”[1],专家随即指出,智利的这场地震属于超级地震中的“顶尖级别”,与2004年那场引发致命海啸、吞噬23万条人命的印度尼西亚9.1级地震同属一类。
截然不同的损失与伤亡数字与智利的事先防范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智利对地震做好了准备,而海地却没有。
首先,智利的建筑具有全球最好的防震功能。
其次,政府对灾难反应极为迅速,而且智利的地震学家最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智利的居民基本都受过相应的训练[2]。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强化灾害预防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中国,灾害管理始终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行政区管理模式,防灾减灾工作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各部门分工配合。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现状及问题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农业大国著称的中国在历史上遭遇的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所有灾害的种类。
为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定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综合治理”的总方针。
提高了对防灾救灾的认识,促进了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系统化发展。
但是,我国灾害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在专业人员、资金技术、制度组织,外在的体制机制运行等方面仍有不足。
本文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现状入手,深入研究,对灾害社会工作进行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灾害救援,社会工作,文献研究一.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灾害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遭遇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影响了正常生活的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运用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专业方法,提供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脱离危险、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的服务活动。
在一定意义上,我国的灾害社会工作是从汶川地震以来才开始了系统化的发展。
(一)建国初期至70年代防救结合,以防为主。
1950 年,政务院就通过了关于开展群众性的防寒抗旱运动的决定,指出旱灾是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对于这种逐渐发展而成的灾害要注重防灾的重大作用,防救结合、预防为主的救灾工作方针从此逐渐形成。
生产自救,厉行节约。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人口多、底子薄,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人民在灾后的生活需求给中央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国内年年有灾,需要救济的人数不断累加,中央的救济预算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中央灾后救济的水平较低、救济范围较小的结果,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倡导节约度荒,通过降低群众每日的口粮标准、城乡结合、鼓励出售余粮来渡过难关。
中央包揽,主体单一。
这一时期中国的救灾工作仍停留在传统体制之上,传统体制强调国家在处理公共事务的领导地位和责任,这种思想在社会和个人责任尚未明确之前会引起个人对国家的强烈依赖。
(二)80年代至90年代群众互济与国家救济相结合。
浅议防灾减灾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浅议防灾减灾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介入途径。
首先介绍了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包括在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中的角色。
其次探讨了社会工作与防灾减灾机构的合作,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总结了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价值,并为相关领域提供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防灾减灾、社会工作、灾害管理、应急管理、灾后恢复、社会工作介入、合作、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涉及灾前、灾中和灾后的各个阶段,通过社区调查、风险评估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社区提前做好防灾工作。
社会工作还可以通过心理援助、灾后恢复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体重新建立信心和自信心。
研究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介入,对于提高社会对灾害的防范能力,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团结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介入意义重大,首先在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原则与防灾减灾的理念相契合,如关注弱势群体、提倡社会参与和协作等,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并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社会工作介入可以提升防灾减灾工作的效能和可持续性,通过专业技能和知识为灾害应对提供支持,从而提高社区的抗灾能力和减轻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工作的跨学科性与综合性也使其能够在不同层面与多方合作,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发展。
探讨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和意义,不仅可以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更有助于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进一步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和价值,为提高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的效果和影响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防灾减灾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将分析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特点,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基础,介绍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策略,以及提供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
在将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中的作用,为提高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研究、理论基础、策略、实践案例、效果评估、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是指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事件等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在城市社区中普遍存在且对居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灾难事件的频繁发生,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研究备受关注。
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同类型的灾难会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应对灾难心理危机过程中,不同社区的资源、形势和风险也会产生差异性,需要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对于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社会工作的实践,还可以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深入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策略和效果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的内容这里就结束了。
1.2 研究意义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受灾群体应对心理困难,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恢复。
城市社区灾难常常伴随着心理危机,如失去家园、亲友和财产等带来的心理创伤,社会工作介入能够提供心理支持、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灾民重建心理健康。
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还可以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不断完善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提高社会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灾难心理危机的意义在于从理论到实践,为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为受灾群体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服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1980年代.受全世点界击范围输内入灾标害题研究快速发展的影响,灾害社会工作在灾害社会学、灾 害心理学、组织社会学等研究语境下得到发展。这个时期,社会工作对灾害的研究较多地 集中在个体或群体对于灾害经历创伤的回应上,特别关注那些处于不利环境以及容易受到 灾害影响的弱势人群,诸点如击老输年入人标、题儿童、低收入家庭、种族群体、无家可归者等人群。
4
国际视野中的灾害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日本强调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主导作用,并将灾害社会工作整合进其完善的福利制
度之内。灾害发生后,日本政府根据灾民需求,为其提供各种福利,社工在该制度之下,利
用所学习的社会福利援助技术为居民提供各种常规服务,以及灾后特殊福利服务,如避难所
紧急入所支援、救出支援、灾后返回住宅支援等。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三)2000年以来
二十一世纪,中国开始了综合减灾体系建设的历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中央政府对救灾工作体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从国家包揽到分片 包干,再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负责制度,反映出政府在救灾领域中的 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灾害社会工作还没有正式纳入国家救灾体系中,其发展缺乏制度支持 2.紧急救援时的无序性与重建中服务开展的不均衡性影响了灾害社会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3.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缺乏,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导致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缺乏有力的主体保障 4.服务项目缺乏专业性指导使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质量层次不齐 5.灾区本地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和人才的缺乏使灾害社会工作的持续开展缺乏有效的内部推动力 6.灾害社会工作研究力量薄弱,缺乏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
汶川地震与社会工作
三汶川地震与社会工作工作的起步和发展2008年汶川“5·12”地震之后,因为我有幸参与灾后重建的工作,得到英国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的邀请参加了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与灾害介入的研讨会,其间与社工前辈Lena Dominelli有过深入的交流。
当她听到我们在四川灾区的工作时,觉得非常感动并称赞我们的工作富有创意。
她一直坚信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社会工作,只有文化特定(culture specific)的社会工作。
反观我们这三载走过的路,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特定脉络下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吗?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在过去三年里,摸索出一些在现有的局限空间里社会工作可以有所作为的经验。
灾后三年,我们与灾区民众同行,总结出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步骤、所承担的功能和角色,本文既为总结,也为更进一步的探索打好基础。
(一)扎根社区,仔细聆听2008年四川“5·12”地震的突然降临,让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前如何应对灾害几乎不在社工的考虑范围。
作为一支专业的社工队伍,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入灾区,是因着当时对口援建——广州援建映秀的时机,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在映秀的长期作战。
映秀镇,这个昔日汶川重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通往九寨沟、卧龙等旅游点的必经之地,地震前素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大门之称。
全镇面积 115 12平方公里,人口1 2万余,辖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汉、藏、羌、回等兄弟民族交错居住。
地震后,繁荣景象不再,1 2万多人的映秀镇只剩下3000多人,整个映秀镇几乎家家丧亲,户户悲痛,家家户户面临着家庭的破碎和邻里的离散。
对映秀更大的打击来自那些死亡者的年龄和身份:因为校舍是倒塌破坏最迅速、最严重的建筑物,所以整个映秀镇的学龄儿童几乎全部在此地震中丧生。
映秀的一所包含小学、中学编制的学校,全校473名学生中有322 人遇难,46名教师中有26人丧生,在教师宿舍中的大部分家属也都离开了人间。
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社会工作方法探究
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社会工作方法探究【摘要】作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社会工作在自然灾害救援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具体方法的探讨,为抗震救灾工作的实施提供专业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抗震救灾;方法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
2000年以来,中国频繁遭受地震灾害,人们越来越重视探究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新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就是最突出的现象之一。
一、社会工作介入震后救援需处理的主要问题(一)家庭解体,社区解散,社会关系遭到破坏地震发生后,亲人的遇难和失踪导致无数家庭解体,且由于建筑物与构筑物遭到破坏,需重新安置受灾人群,导致原来的社区被解散和重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日常生活场景的陌生化,受灾群众的各种社会关系都将受到破坏,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受灾人群生理、心理的双重伤害大规模、高级别的地震必将使群众遭受伤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残,甚至终身失去自主生活的能力。
同时,地震将引发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心理问题,并导致一些受灾群众迫于心理压力而自杀。
据零点调查公司与友成扶贫基金会的调查,汶川地震发生后,有66.7%的灾民有压力感,33.1%的灾民患忧郁症,66%的受伤灾民和57.7%的丧亲灾民患有”创伤后应激性障碍”。
这将成为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服务重点之一。
(三)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地震为人民的生存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包括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缺失。
人们担心灾后生产生活难以持续,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很容易产生失落情绪,这也是造成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因此,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过程中,应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机遇充分重视。
二、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主要功能(一)恢复功能社会工作的恢复功能主要表现在治疗和康复两个方面。
在地震发生后,很多受灾群众身心上均受到极大创伤。
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治疗。
灾害社会工作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灾害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关注灾害问题,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在灾害中为他人提供帮助。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2. 相关案例视频或图片3. 灾害社会工作相关书籍或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灾害社会工作的概念和背景。
2. 通过播放灾害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灾害问题的关注。
二、灾害社会工作基本概念和原则(20分钟)1. 教师讲解灾害社会工作的定义、特点、任务和目标。
2. 分析灾害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如: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心理疏导等。
三、灾害社会工作案例分享(20分钟)1. 教师分享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典型案例,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和成效。
四、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己在灾害中的应对能力,为他人提供帮助。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灾害救援现场,实践灾害社会工作技能。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灾害社会工作的要点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灾害社会工作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灾害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责任感。
教案范文: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灾害社会工作。
近年来,全球灾害频发,灾害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活动,了解灾害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灾害社会工作基本概念和原则灾害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内,针对灾害事件,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生活救助、社区重建等服务的专业活动。
灾害社会工作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心理疏导等。
三、灾害社会工作案例分享案例一:汶川地震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灾区开展了心理疏导、生活救助、社区重建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反思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整合服务为例
谢谢观看
二、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整合 服务的实践
1、背景介绍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在2014年8月3日,震级为6.5级,震中位于鲁甸县龙头山 镇。由于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为了尽快帮助受灾群 众走出困境,恢复生产生活,社工们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2、整合服务内容
(1)心理疏导:在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普遍存在心理创伤和恐惧感。社 工们提供了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受灾群众释放压力和调整心态。
参考内容
一、引言
灾害社会工作是指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及其后,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 能,为受灾人群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生计发展等服务和支持。在云南鲁甸 地震灾区,社工们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通过整合服务,为受灾群众提供全方 位的援助。本次演示将从实践、反思和启示三个方面,对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 整合服务进行深入探讨。
3、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明确服务内容和标准, 提高服务的整体效能。
4、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积极与政府、企业和各界力量合作, 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受灾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支持。
5、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充分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服务内容 和方式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资源不足:由于灾害影响,资源相对紧张。社工们通过多方协调和筹 措,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充分的援助。
(3)生计发展困难:受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社 工们通过引进外部企业和合作方,为受灾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
4、社工的工作效果
通过社工的整合服务,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灾 群众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疏导,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资源链接方面,社工们 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在生计发展方面,社工们帮助受灾群 众重建了家园,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障碍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障碍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灾害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一种极端挑战,无论是地震、洪水、火灾还是疫情,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甚至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灾害的面前,社会工作者应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受灾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服务。
但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来自组织、受灾群体、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障碍与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一些减少障碍和推动发展的建议。
1.组织层面的障碍在灾害中,组织作为安排救援、提供服务的重要角色,常常面临着种种挑战。
首先,组织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足,无法及时地调动资源,组织人员,开展工作,缓解受灾群体的困境。
其次,配合不力和协作不足,往往导致各个救援组织之间出现资源浪费、服务冲突的现象。
此外,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一个问题,传统组织往往受到制度和惯性的限制,无法根据不同灾害情景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
2.受灾群体的障碍受灾群体的特点、需求和心理状态也对社会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
首先,受灾群体常常处于一种被动、依赖的状态,缺乏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和态度。
其次,受灾群体的态度、文化和信仰等因素也会影响他们接受服务的程度。
在一些情况下,受灾群体由于缺少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和理解,导致社工无法进入场所开展工作。
此外,受灾群体的心理状态也是一个障碍,他们常常处于忧虑、恐惧、沮丧和不信任的状态,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与社会工作者的沟通和合作。
3.社会环境的障碍社会环境对灾害社会工作的开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可能成为灾害社会工作的障碍。
社会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社会工作资源的不足,或限制了社会工作者的行动空间和制定服务计划的能力。
此外,社会环境对受灾群体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
一些社会团体、捐助者和媒体的影响也可能对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服务开展的不顺利。
社会工作者在地震中的介入策略和领域
社会工作者在地震中的介入策略和领域有关方面已经关注到,灾后的心理救援,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家的介入与服务。
其实,除了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也是专业的助人者,其所提供的帮助和服务非常广泛,心理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项服务。
今年6月,国家将进行统一的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职业资格考试,这将使社会工作专业进一步被人们和社会所了解。
此文值得一读:社会工作介入地震救灾的必要性与介入领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
灾难发生后,国家立即组织了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救灾指挥部,开赴灾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近十万名官兵被火速组织开赴灾区。
国家紧急下发救灾资金,社会各界也在为灾区人民捐钱、捐血,尽自己的可能为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爱心。
截止14日下午2点止,四川地震灾区死亡14866人,25788人被埋,1405人失踪,收治26206人。
在本次地震中,第一批到达灾区的人没有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
但是随着灾难的不断发展,留给社会工作者的任务越来越多,社会工作者介入灾难的越来越必要而且急迫。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
危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在遭遇重要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等强烈的自然破坏灾难;另一方面体现在个人经历亲我逝去、失去朋友等各种危机;第三体现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成长危机、如适合新的环境、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的危机。
地震灾难是自然灾难危机、失去亲人危机以及灾难新生活适应的综合危机群。
危机产生后会对个人的心理导面造成严重的负责影响,同时降低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缺失物质资源等。
特别是心理危机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释放,将会影响个人的长期生活和个人发展;第二、灾难救助。
灾难发生后,很多人失去了家园,从“有产者”变为“无产者”,对暂时无家可归人员,失去亲人的儿童、老人、单亲家庭的救治与帮助将变得更为急切。
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物质救助;2、心理支持与辅导;3、个人心理健康(有无心理创伤经验,是否需要紧急心理援助或以后心理援助,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社会支持网络,个人需求方面的评估与汇总;4、根据汇集资料提供指挥层决策依据;5、对特别需要的群众建立个案管理方案,保存备档资料;5、稳定受灾群众情绪;6、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自助、互助社会支持网络;7、组织协调志愿者有顺开展帮助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张和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2012-9-5 14:53:42 来源:《开放时代》内容提要: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发展方向。
具体到中国,工业化、都市化、消费主义等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更造成许多灾区灾难的恶性循环。
而主流灾害社会工作是方法为本、问题为本、割裂的、修修补补的社会工作实务,既不能回应灾难的恶性循环,也无法满足社区民众可持续生活的需求。
为了揭示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超越灾难的恶性循环,突破专业实践的两难困境,本文提出三种可能的改变途径和策略:一是透过话语(知识)生产推动社会变革。
二是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
这是推动人与社会结构系统性改变的途径,是整合的社会工作策略。
三是通过“改变人”从而改变社会。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是使社区民众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关键词:社会工作;灾害社会根源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似乎进入了公共灾害频发期。
三年间有太多的灾难袭击国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余波未尽,青海玉树便遭遇强震,期间西南干旱持续大半年,去年夏秋甘肃舟曲、四川映秀、广东茂名等地接连遭遇特大泥石流侵害,去冬今春南方凝冻与北方干旱又使国人祸不单行,最近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引发全球核危机……中国连续三个“国殇日”和日本核爆的长鸣警钟,促使中国乃至全球社会科学界不得不深刻反省学科的社会责任。
笔者既参与了汶川灾后重建,又扎根云南干旱山区从事农村社会工作,还亲赴青海玉树和广东茂名调研社工介入灾后重建,作为这些大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社工学人,有责任立足亲身经验深刻反思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一、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凡是进入灾区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灾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震,豆腐渣工程里的普通百姓是何等的脆弱;面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久旱的村民“近水解不了近渴”,只能望水兴叹;面对“紫金矿业”尾矿溃坝,河流下游的民众突遭灭顶之灾……许多人感叹:人祸猛于虎!记得2008年5至8月间在四川灾区听得最多的说法是:“必须通过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估才能重建家园”。
但印象中从9月份开始各地民房已经无序开建,当“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变成地方政府的共识后,新城新村建设便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时几乎没有人再谈论灾害评估和灾害预防了。
如此“大跃进”的一个直接后果是2010年盛夏花费数亿元建成的震中新城(部分)因泥石流和岷江改道而被浸泡在洪水中。
众所周知,2009年夏秋至2010年春夏,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对老百姓所造成的危害,既与老天爷不下雨有关,也与地方政府“大兴水电,失修水利”有关。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我们所在村庄有的水利设施竟然是民国时期的“滚水坝”,看着它还在“抱病工作”,我们感到心情非常沉重。
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灾害也与森林滥砍滥伐、过度修建水坝发电、挡泥坝常年失修、预警机制缺失等有关。
①下面笔者以三个典型案例进一步揭示上述“天灾人祸”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根源。
(一)灾区民众心理“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众所周知,震后灾区民众普遍的心理反应是“恐惧”,对于这种深层次的精神症状,心理学可能解释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而批判社会学则侧重于探究精神苦痛的社会根源。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凯博文(2008:169-170)对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进行深度个案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人类苦痛的社会根源正是权力的地方场景,它导致了资源分配是不平等的,大规模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力量的影响的传递也是不公平的,把特定的人群置于最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微观背景可能体现为糟糕的婚姻关系,妻子的自尊遭到文化规范维系的夫妻交流系统和关系不睦的系统性破坏,或者体现为一种与上级之间的压迫性关系,具体表现为权威与服从之间的等级化的结构辩证法和特定个体之间的冲突,或者体现在学校和其他异化社区中的冲突情景,个体自我饱受攻击。
有时宏观的社会根源因素对地方场景产生影响很小;但在其他时候,比如“文化大革命”,这种影响就可能是决定性的。
根据笔者的观察,凯博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上适用于深层解读“5·12”震后灾区民众“恐惧”的心理反应。
如下图1所示,一方面,灾区民众深层的恐惧感源于“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力,这就是凯博文所谓的宏观社会政治根源对地方场景的影响;与此同时,震后一些灾区地方政府治理危机(干群关系冲突等)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等地方场景形塑了普遍紧张的社区政治氛围,从而加剧了个人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这就是凯博文所谓权力的地方场景。
(二)灾难的恶性循环2010年9月21日广东省茂名市部分山区遭遇台风暴雨袭击,致使许多乡镇遭受重创。
灾后第九天笔者有幸奔赴两个重灾区调研灾情并参与创建社会工作站。
当我们进入灾情最严重的一个行政村(以下简称“S村”)时,被眼前的“灭顶之灾”震惊了:河谷两岸的房屋几乎被冲刷干净,大片农田和许多残存的房基被黑色的泥沙和石块覆盖,废墟上除了零星地点缀着摩托车、冰箱、电视机的碎片,还残存着被褥、衣服、拖鞋等生活用品和几根扭曲断裂的发电机铁管。
当我们走到河流上游的临时棚屋时,许多人围过来,一位情绪激动的中年男子说:“台风雨到我们这里只有几百毫升,你看看山上都是绿绿的(指着远处群山),我们这里是人祸啊,是上面的水坝垮了,把我们村给冲了。
”“为什么冲刷下来的泥沙是黑色的呢?”我询问众人。
“水是从上游几十公里的紫金矿业冲下来的,那个尾矿溃坝把我们的水坝冲毁了,害得我们家破人亡。
”村民答道。
后来,我们到了另一个行政村(事发点,以下简称“D村”)时,更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
许多废墟上悬挂着“紫金矿业,还我家园。
坚决揪出事故背后的腐败”等标语口号,一名老人悲愤地说:“这次溃坝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啊!”溃坝几乎使这个村没顶。
村民们指着远处的坝址激愤地说:“紫金矿业尾矿坝是豆腐渣工程,修坝就是用大石块和矿砂一层一层堆起来,水泥都没有。
每天上千方尾矿砂堆在那里,一场暴雨就把我们淹没了。
”原来罪魁祸首是紫金矿业。
2010年9月20日,超强台风“凡亚比”持续肆虐,茂名市许多地方出现特大暴雨。
9月21日早晨,坐落在茂名市D村800米外山坳中的紫金银岩锡矿尾库水量暴涨,汹涌的洪水裹挟着泥石流,冲垮了尾库坝,导致尾库坝下端的D村、S村遭遇没顶之灾——D村死亡5人、S村死亡17人。
灾后核定,两村全倒户达523户、受损户达815户。
②一瞬间,小康村变成了生态难民村(见图2)。
震中汶川的H村也是灾难恶性循环的典型案例。
位于岷江边的H村曾经是土地肥沃、山场宽广的丰饶山村,但新千年以来,H村不断遭受“天灾”和“人祸”的双重困扰。
2004年随着岷江紫坪铺大坝蓄水,H村大量优质农田被淹没,村民只能上山依靠在零星的山地种植经济作物为生。
2008年汶川地震时因为水坝蓄水破坏地质结构,H村成为全镇泥石流滑坡最严重的地方,民房和山地几乎损失殆尽。
后来几经波折H村人被迫原地重建。
2010年“5·12”两周年时,凭借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精神,H村成为全镇最快恢复家园和生产的村庄。
但祸不单行,最近当笔者重访H村时,村民们却遭受着新的困扰。
在一家刚建好的羌式“洋楼”上,村干部指着紫坪铺水库边一座巨大的矿厂对笔者说:“地震时矿厂刚建好,没生产就垮了,首长一句话——‘一定要恢复生产’——军队马上恢复生产。
原来一万吨(产量),现在是五万吨。
每天工厂粉子(粉尘)飘过来,家里到处一层灰。
去年我们村猕猴桃、包谷长得好啊,但今年树只开花不结果,庄稼也没有收成,老人娃儿病多。
但不住这住哪儿哟!”最近的东日本大地震也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由地震海啸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恶性循环,导致全球性恐慌:地震海啸引发核爆、核污染,人们因此流离失所、惊恐万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卡森(2008)在其名著《寂静的春天》中,就运用大量丰富而鲜活的案例展示了人类的发展计划是如何将生命之网撕裂,从而危及自身生存、形成灾难恶性循环的:这个计划(消灭鼠尾草的计划)只顾达到眼前的目的,其结果显然是使整个密切联系着的生命结构被撕裂,羚羊和松鸡将随同鼠尾草一起绝迹,鹿儿也将受到迫害;由于依赖土地的野生生物的毁灭,土地将变得更加贫瘠。
甚至人工饲养的牲畜也将遭难:夏天的青草不够多,在缺少鼠尾草、耐寒灌木和其他野生植物的平原上,绵羊在冬季风雪中只好挨饿……(2008:67)卡森(2008)在书的扉页写道:“谨以本书呈现给声明‘人类已经失去预见和自制能力,人类自身将摧毁地球并随之而灭亡’之论的艾伯特·施伟策。
”毫无疑问,时至今日,卡森的警世恒言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反思和警觉。
相反,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潘毅,2011)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发展方向。
凭借都市化、工业化、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根据我们的个案研究(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这种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更造成灾难的恶性循环,导致脆弱的现代生活(陈映芳,2011)。
由此可见,天灾、人祸肆虐导致现代生活的脆弱性,是“唇亡齿寒”的结果。
在卡森看来,人与自然的生命之网原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人类道法自然(或顺其自然),另一方面大自然滋养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当人类发展计划将生命之网撕裂时,就会“唇亡齿寒”——“人祸”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更加剧了现代生活的脆弱性。
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的无力感和易受伤害性尤其突出,这就是灾难的恶性循环。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困境从2008年6月24日广州社工扎根映秀至今,我们实现了“与灾区民众同行三年”的最初诺言。
三年中我们既深层思考了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也深刻反思了专业实践的局限性。
近三年来国内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表明(民政部社会工作司,2011;张和清、裴谕新等,2011a),深受主流社会工作专业模式的影响,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模式基本上是功能主义取向的、方法为本的、修修补补的社会实践。
灾害社会工作要么被简化为三大方法(方法为本),要么被神化为无所不能(解决问题)。
当问及何为灾害社会工作时,不是割裂地强调透过个案、家庭、小组、社区工作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恢复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就是认为社会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似乎“社会工作方法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能往里装”。
如此割裂的社会工作实践,不仅无法践行社会工作原初的精神(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被人诟病为“堕落的天使”(Specht & Courtney, 1994),而且实践的结果很容易变成:强化社区民众的依赖性,弱化受助者的能力,增强社工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