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的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着》的奇迹不在于主角的坎坷命运,而在于血泪坎坷之下,主角永不放弃的人生观。福贵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这周的主题是余华的《活着》。大家的讨论涉及到了几个问题(我去得晚了,前面的讨论没有听到):1)余华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福贵周围的人都死了,为什么他能一直“活着”?3)福贵这样的“活着”是不是真正意义的“活着”?顾老师的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在那个年代中,只有福贵这样的人才能活下来。执着追求的人,早就死了。”
顺势而为,是生存之道。做个小人物,不去追求生存范围以外的东西,才能在那个时代活下来。至于这么“活着”是否有意义,则是见仁见智的了。在我看来,“活着”的意义本身只是来自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成为了他自己人生的追求。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有“选择的自由”。
余华的《活着》自问世以来,反响强烈,获得过国内外多项大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赢得了各国读者的广泛好评。这部演绎“未知生,焉知死”①的作品,脱离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层,进而探讨人人都要面临的生死问题。余华通过主人公福贵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幸后对生死的超然态度,揭示了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同样是讲述福贵面临生死问题的同名电影,张艺谋则把审视人生的重心放在了时代的社会背景,从而淡化了福贵的不幸,使之人生际遇出现了活着总是有希望的憧憬!
一小说中的福贵,历经了亲人死亡后大彻大悟
在余华看来,“活着”的力量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②追求史诗性叙事的作家,致力于战争、革命和朝代的更替,注重的是生活的宽度;而着力营构历史背景下小人物命运的作家,关心的则是个体生命的存在。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每个人都处于历史的边缘,都必须面对生与死的问题。余华自创作以来,与现实的关系颇感紧张,“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然而,本着“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③的他,在《活着》中还是义无反顾地直面了生活的真实。
《活着》的叙述框架就是福贵的活着和他亲人在他面前的死亡。
不管每个人认为的有意义的生活是怎样,那种永不放弃、不断挑战自己命运的人,总是让人尊重和认同的。
故事中,徐家人的命运与中国近代史交织同行,由解放战争、建国、大跃进,一直到文革。当然,其重点主要是建国后,尤其是文革。作者很明显地要把许多角色的命运终点定格在被主流,尤其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包括小说作者余华本人)视为“浩劫”的文革,以此把小说推向高潮,因为当活在世上是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小说反映的中心思想——“活着”最为被反映的时候。
徐福贵是一个带有悲剧人生色彩的城镇小居民,他出生在没落的地主阶级家庭,年少轻狂时沉溺于赌场浪荡。他作为纨绔子弟的轻浮性格加上赌博对手龙二的算计使他面临倾家荡产的第一个人生转折,阶级身份的转变令他的处事态度渐然改变,他在成为劳动人民的一员后,看清了生活的残酷面目,痛改前非地担当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他向龙二借来皮影,开始了卖戏的谋生生活。可惜好景不长,他与同伴春生被国民党抓去充当壮丁,从此,他的人生便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福贵后来被解放军俘获,并在军中表演皮影,而这段历史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个城市贫民出身的平凡劳动群众的身份奠定了基础。当福贵回乡后,虽然获悉了母亲病逝、女儿因疾病变哑的家境变迁,但他还是与妻子尽心尽力地守护着家庭,在其后的数十
年中,福贵这个只把全体家庭成员“活着”、活好视为最高目标的小市民始终谨小慎微地维系
着家庭的幸福。
面对着春生在有庆坟前的道歉时,他虽然悲愤,说的也只是“我就那么一个儿子,你知道
吗?!”而不是失去理智和发泄似的狂怒,这些都反映出其谦和、宽忍的性格。但是,我们
也不能说福贵就是值得赞扬的人物,因为其身上并没有体现出翻身为主人的劳动人民高尚的
阶级觉悟,他只是做到安分守己。因此,即使福贵身上有着劳动人民的朴素品质,但其精神
世界在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依然并没有实现质的突破,他关注的最高点也不过始终局限于斗室
之内的家庭喜乐,而非更高远的目标。所以,对这个人物的过高评价也是不合适的,如果我
们能以中正持平的理性而非饱含同情的感性作为衡量尺度,就应该承认,福贵的哀情人生存
在着他自身小我世界的自我促化。
福贵的“活着”思想是一种任何生物都具有的“苟活”本能,人的存活本是为了追求更灿烂的人
生,更高的层次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升华,但《活着》宣扬的确是一种为“活
着”而“活着”的苟活观念,它不强调活着的意义,不拷问庸庸碌碌的活着与积极进取、有所
作为的活着谁更有意义的问题,仅是通过毫不加工地摆出人的内心最原始的生存本欲达到激
起观众和读者共鸣的目的,从导向性来说,这宣扬的其实还是一种蝇营狗苟的低层存活价值,
而非历史的发展方向: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对于历史,他所采取就是这样一种看上去“毫无城府”的态度,作为一个“无辜者”随遇而安。
他被抓壮丁来到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里,后来又成了共产党的俘虏,唯一不变的是身边的
皮影。待到回家时,正赶上公审龙二,五声枪毙龙二的枪响将他吓得尿了裤子,因为他意识
到如果不是将房子输给龙二,被枪毙的就是他本人。继而在大跃进的年代,他失去了唯一的
儿子,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他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对所有这些损失,他最终都能够处之泰
然,因为他的生存哲学是:活着比什么都强。需要添加一句的是,他本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即便是儿女的早逝,也丝毫没有触动他“好死不如赖活”的人生观世界观[15]。
福贵那样一种苟且的人生态度,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提取出来的,而是由一个
没落公子的颓丧玩世发展而来,
三、福贵为何不死——再论《活着》
2007-10-3 10:15:00 王达敏 来源:易文网
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中,余华说:福贵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事实,作出了一个判断。
一个事实:福贵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然而他活着。《活着》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对其苦难一生的叙述。在近四十年里,他经受了人间的大悲大难,亲历了一家四代所有亲人的死亡,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人。他是乡间不大不小的财主徐家的阔少爷,父亲指望他光宗耀祖,重现上辈的辉煌,同时也祝愿他一生既福且贵。徐家对儿子的全部希望都浓缩在“福贵”二字上,这也是乡土中国最高的人生目标。
期望儿子既福且贵,偏偏他是既苦且悲,如此天壤之别的反差构成的悲剧命运正是福贵一生的写照。四十年前,阔少爷福贵醉生梦死、荒唐至极,终于遭报应而命走背字,从此,苦难与灾祸频频降临于他,将他一次又一次地逼上绝望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