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七大手法

合集下载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台湾
95% 96% 93%
大陆
94% 93% 92%
结果显示,周师傅的方法配美国材料良品率最高,为98%.
3-2.实例二: 冲压成型质量状况日报表
日期:
班别: □ 白班 □ 夜班
模号: 第一套 □ 第二套 □ 第三套 □
制 程不良项目
序 厂 生 良 制 制 来 总 拉裂
其它
程程料 不





不 良 数
模具设备老化 模具保养不当
质量意识不够 为
教育训练不够


新机种承接不力 教育训练不够

自主检查未落实

治具不完善
规格不完善
项目改善不力 品管管理方法不当
么 高
钢材不良
现场管理不严 作业方法不当
?
其它
方法
达成年度工作目标
3-3.两类特性要因图:
2.追求对策型:
完善相关 质量系统
开发导入品 管新技术
作法: 1.明确目的. 2.决定查检项目. 3.决定检查方式(抽检、全检). 4.决定查验基准、数量、时间、对象等. 5.设计表格实施查验.
3-1.查检表的种类:
1.记录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主因、 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情形.必要时,对收集的数据要予以层 别.
环境
1.4M1E法:(人、机、料、法、环境) 2.5W1H法:(What、Where、When、Who、Why、How) 3.创造性思考法:希望点例举法、缺点列举法、特性列案法. 4.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严禁批评、自由奔放.
3-3.两类特性要因图:
1.追求原因型:

QA七大手法的种类及作法

QA七大手法的种类及作法

●日常点检
●查检的对象、项目 ●查检的方法
●工作场所之 5S 点检 ●做记录时
●查检的日期、时间
●做调查时
●检查者
●查检结果
●传阅顺序
应用 QC 七大手法来解决问题 7 大步骤
顺 基本步骤

步骤说明
例举现状问题点,并实施检

所提出的题目,将不良现状 以数据表示,且设定目标与 完成期限。 现状把握 2 与目标设 定
①与目标相比较的话,结果如何? ②平均值或变异是否有变化? ③特定项目之不良有否减少?
①决定作业顺序与各作业的标准时间 ②决定点检方法 ③要明确今后的作业分担 ④决定今后的管理方向
QC 七手法 ●(亲和图法) ●柏拉图 ●管制图 ●直方图
●管制图 ●查检表 ●层别 ●直方图 ●散布图
●(甘特图)
●特性要因图 ●查检表 ●图表 ●散布图 ●层别 ●管制图
和,累积比率做成计算表
●零件(半制品)数分析
●作柱形图
●决定管理改善的目标
●填入累积曲线
●效果确认
●取前三项(A、B、C)作分析
●收集数据(n=100 以上)
●品质特性的分析
●找出最大(L)与最小(S)值计算, ●交期分析
其全距(L-S)
●工程能力调查
●决定组距(L-S)/ n ,需汇整为测 ●效果确认
●(系统图法) ●(关连图法) ●特性要因图
●图表 ●管制图 ●柏拉图 ●直方图
●箭头图法 ●管制图 ●查检表
●费用分析
作业者:技能、经验、年龄
机械:机台别、用具别、机型别
●决定有何特性
●减少不良
●以脑力激荡法找出要因
●减少灾害
●将要因分类成 4~5 种(大骨) ●再分成中骨、小骨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QA是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简称,中文含义是质量保证;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含义是质量控制。

IPQC是过程检验工程师JQE是品质工程师DQA是设计品保工程师SQE供货商管理工程师按照iso9000:2000,QA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QC的定义则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标准中的定义都言简意赅,难以长篇大论,这可能会导致定义不太容易清晰理解。

简言之,QA是对人事、对物,直接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QC则是对人、对过程,致力于使管理者、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相信有能力满足质量要求。

在软件/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标准中,QA的定义包括:“质量保证是指为使软件产品符合规定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必要工作。

”(gb/t 12504-19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为使某项目或产品符合已建立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置信度,而必须采取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全部动作的模式。

”(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在这两个标准中都没有直接关于QC的定义。

按照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术语的定义往往存在差异,例如gb/t 12504-1990、gb/t11457—1995分别对QA的定义就存在差异,按照gb/t 12504-1990的QA定义涵盖的范围较宽,包含了QC的内容。

2. QA与QC的侧重点比较在一个软件组织或项目团队中,存在QA和QC两类角色,这两类角色工作的主要侧重点比较如下:QA与QC的其他重大区别还包括:具备必要资质的QA是组织中的高级人才,需要全面掌握组织的过程定义,熟悉所参与项目所用的工程技术;QC则既包括软件测试设计员等高级人才,也包括一般的测试员等中、初级人才。

国外有软件企业要求QA应具备两年以上的软件开发经验,半年以上的分析员、设计员经验;不仅要接受QA方面的培训,还要接受履行项目经理职责方面的培训。

QA七大工具使用详解解析

QA七大工具使用详解解析
④ 其他一栏的数据一般不能超过20%,否则便要再往下细分。 ⑤ 用EXCEL 软件,借助提示,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此表至少要
求拉长、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
第二种手法:因果图
概念: 因果图是指:用树状结构画出事物因果关系 的图。
起源:
日本人石川馨教授1952 年在指导川崎制铁 的葺合工场品质对策时首先提出的,所以有
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为此他设计 出能够反映这种规律的图,所以也有人称之 为“巴雷特图”或“柏拉图”。 后来由美 国人裘兰博士(Joseph Juran)加以推广 使用
裘兰8020 原则:
8020 原则的品质问题有80%是出至于管理 人员,20%是指:产品出至于作业人员
作用: 由于管理力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次性解 决所有的品质不良,在现场众多的品质不
实战时盲点注意:
① 排列图不仅是一份事后总结表,而且还提醒你今后的重点是 什么。
② 在现场管理活动中,排列图通常在不良品的等级、种类、数 量、损失金额、原因的分类、分析上用的较多。
③ 重点管理占80%的前几项不良,其它剩余的项目并非全然不 予理会,只是暂不理会。当前几项大不良铲除后,后几位又 升上来,成为必须重点对策的不良。
系。
作用: 用于确认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 的必然关系,有助于判明因果关系的真假。
在进行品质不良原因分析时,此图是排除法 中必用的。
操作方法:
① 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 数据。
② 设定坐标系,将两个变量分别写入X 轴Y 轴。
例如,为了确认某厂DH 视盘机在连续30 小时运转后,其光盘转动速度是否会发生改 变,那么二个变量分别为时间和速度。
良中,找出关键的前几名,这就是今后管理 工作的重点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把非作不可、非检查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 序列出,逐一点检并记录之.
PPT文档演模板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3-1实例: •设 备 每 日 检 查 表
编 号 •项目
•日期
1 各部位油量是否正常
123
2 操作按钮功能确认 3 气缸及操作手柄是否正常
4 电机,传动链条声音是否正常 5 自动上料系统是否正常 6 光电感应系统是否正常 7 自动送料是否到位 8 手动送料是否正常 9 放松手柄功能确认 10 各部位之清洁(含内辊轮)
PPT文档演模板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3-3.作法:
•机
•人
•小小因
•小因子 子
•60°
•特

•材料
•方法
•环境
n 1.4M1E法:(人、机、料、法、环境) n 2.5W1H法:(What、Where、When、Who、Why、How) n 3.创造性思考法:希望点例举法、缺点列举法、特性列案法. n 4.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严禁批评、自由奔放.
PPT文档演模板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3.两类特性要因图:
n 1.追求原因型:
•工程人员未切实验证
•定位方式不合理
•模修人员维修方式不当
•多次折弯累积偏差 •折弯间隙变化影响大 •品管人员未作CSI验证
•锁扣不 •回弹
•实配间隙小
•对变异要求苛刻
PPT文档演模板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3-3.两类特性要因图:
•模具、设备
•人员
•模具定位不稳定 •模具改善不及时
•品管人员检查不落实 •责任心不强

QA7大手法

QA7大手法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3.5 12.0 8.0 -12.5 17.5 6.5 -5.0 -18.0 16.5 2.5 12.0 -7.5 9.0 -13.5 -17.0 -12.5 2.0 -5.0
X 2 10.0 14.0 3.5 -15.0 16.5 3.0 7.5 -10.5 -5.0 -4.5 17.0 3.0 19.0 -15.5 -15.5 -9.0 -6.5 -2.5
QA7大手法
查检表

1.定义: 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 计整理,以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的一种 表 格或图表。
2.查检表种类:
点检用查检表
记录用查检表
3.功用: 通常是利用查检表来了解现状或收集数据 以作分析之用。

4.根据Camtech的实际,举例说明
点检用查检表

1 6
四、直方图常见形态说明
4.双峰型:有二个高峰出现,可能原因有二种分配相混合,例如 二种机台或二种不同原料,测定值因环境不同影响所造成。
1 7
四、直方图常见形态说明
5.离岛型:在左边或右边形成小岛,原因测定有错误,一定有异 常原因存在,只要去除应可制出合乎规格之制品。
1 8
四、直方图常见形态说明
1 3
四、直方图常见形态说明
1.正常型: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趋势;左右对称分配,显示属 常态分配,制程正常运转。
1 4
四、直方图常见形态说明
2.缺齿型: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属不正常分配,次数分配不 妥当或检查员有假造数据、测量仪器不精密等皆会有此情形。

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

品管的七大手法“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

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3、排列图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

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Causeand effectdiagram)——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6、控制图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

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控制图的一般格式如图8-7所示。

7、相关图法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新七种”:1、系统图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树状图形(倒立逻辑关系因果图)2、关联图把几个问题及涉及这些问题的关系极为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的图形。

QA7大手法PPT课件

QA7大手法PPT课件

直方图法应用案例
总结词
通过直方图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识别 异常值、偏差和趋势。
详细描述
某电子制造企业在生产线上采用直方图法监 控产品尺寸。通过收集数据并绘制直方图, 发现某一批次产品尺寸存在异常分布,及时 调整生产参数,避免了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

柏拉图法应用案例
总结词
通过排列关键因素,找出少数关键问题点的方法。
行改进。
流程图法
总结词
通过流程图展示工作流程和步骤,帮助 我们了解流程的运作情况和问题所在。
VS
详细描述
流程图法是一种工作流程展示方法,它通 过绘制流程图来展示工作流程和步骤。在 流程图中,各个步骤按照流程顺序连接, 箭头指向表示流程方向。通过流程图,我 们可以了解工作流程的运作情况和问题所 在,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散布图法应用案例
总结词
通过散布图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识别变量 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详细描述
某机械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采用散布图法分析零件尺 寸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散布图,发现某些尺寸 与产品性能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根据这一发现优化了产 品设计。
控制图法应用案例
总结词
通过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异常波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详细描述
某医院采用柏拉图法分析患者投诉的原因。通过统计 和排列投诉数据,发现少数几个问题点是导致投诉的 主要原因,医院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有效减 少了投诉数量。
因果图法应用案例
总结词
通过绘制因果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 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述
某食品企业在生产线上采用因果图法分析食品不合格的 原因。通过绘制因果图,识别出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 和设备维护等关键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产品质量 。

品质的7大手法与9大步骤

品质的7大手法与9大步骤

品质的7大手法与9大步骤“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

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3、排列图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

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Causeand effectdiagram)——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6、控制图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

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控制图的一般格式如图8-7所示。

7、相关图法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QA七大工具使用详解解析

QA七大工具使用详解解析
⑥记入图名、作成者、长、作成时间等项目。
根据述数据可画得以下直方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整体平均值略微右偏,但整体分布仍为常态分布, 工序正常。有了直方图,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工序能力是否足够,
? 实战时盲点注意:
②除了正态分布之外,其他都可视为异常,需要引起管理人 员的高度重视。
A.测定数据有无错误?有无混入其它不相关的数据?
号、不同规格。 C.按作业方法分:对策前和对策后、标准作业和非标
准作业。 D. 按设备分:校正前和校正后、不同设备。 E. 按环境分:不同车间、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
? ② 确定该分层条件所对应的范围。 ? ③ 统计符合各分层条件的数据。
例如某厂DH 视盘机按材料不良进行分类,所得数据统计如下:
? 实战时盲点注意:
① 排列图不仅是一份事后总结表,而且还提醒你今后的重点是 什么。
② 在现场管理活动中,排列图通常在不良品的等级、种类、数 量、损失金额、原因的分类、分析上用的较多。
③ 重点管理占 80%的前几项不良,其它剩余的项目并非全然不 予理会,只是暂不理会。当前几项大不良铲除后,后几位又 升上来,成为必须重点对策的不良。
②当坐标上两点重叠时,以⊙作记号,三点 重叠时以◎作记号。
③通过图形,可以看出二个变量之间的三种内 在关系。
? 当50 个数据全部都标注出来时,不会是一 条单一明了的曲线,而是一大堆密密麻麻的
黑点,此时要看清总体趋势如何。
第四种手法:直方图
? 概念:
直方图是指:对同一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组、 统计,并根据每一组所分布的数据量画出柱 子状的图,也称“柱状图”,“品质分布 图”。
例如,某厂DH 视盘机2001/4/1 的生产经QC 例行检查后,发现一 些不良品,经过整理,得到以下检查表。

QA7七大手法

QA7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數據及其整理方法
現場有各式各樣的數據,如原物料,半成品或 成品等等表示品質的數據 , 或不良品的發生次 數,生產數量,工序等.品管即是根據這些數據, 進行品質的改善及管制活動. 同樣的原料,設備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品質 通常會有變異性存在 . 這樣頇將數據整理成直 方圖的或統計圖等圖形 . 品管七大手法常被廣 泛應用在企業中.
1.正常型
8 6 4 2 0
2.鋸齒型
9 8
這種情形一般就來大都是 製作直方圖的方法或數據 收集方法不正確所產生
7 6 5 4 3 2 1 0
3. 絕壁型
在理論上是規格值無法 取得某一數值以下所產生之故, 在品質特性上並沒有問題,但是 應檢討尾巴拖長在技術上是否 可接受;例治工具的鬆動或磨損 也會出現拖尾巴的情形
圖例:
層別不良圖
100%

出 金 額
30
80% 20
10
5 1 2 3 4 5 6 0
圖例:
商品別業績比較
萬元 銷
商品 B


商品A
計劃
實際
計劃
實際
四.查檢表:
定義: 為了便於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錄填記並予 統計整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 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
作法:
1.明確目的. 2.決定查檢項目. 3.決定檢查方式(抽檢、全檢). 4.決定查驗基準、數量、時間、對象等. 5.設計表格實施查驗.
兩類特性要因圖:
(1).追求原因型: 模具、設備
模具改善不及時 模具定位不穩定 設備維修不力
人員
責任心不強
品管人員檢查不落實
模具設計不合理 模修人員技能不夠 產線未做好自主檢查 模具設備老化 教育訓練不夠 品質意識不夠 為 何 SWR 那 麼 高 ?
模具保養不當
新機種承接不力 治具不完善
教育訓練不夠
RATE%
三.層別法:
定義: 針對部門別,人別,工作方法別,設備,地點等所收集 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特征加以分類,統計的一種分析 方法.即為了區別各種不同的原因對結果的影響,而以個 別原因為主,分別統計分析的一種方法.
分類:
1.時間的層別. 2.作業員的層別. 3.機械、設備層別. 4.作業條件的層別. 5.原材料的層別. 6.地區的層別等.
一百個自覺不如 一個正確的數據
七大手法簡介:
A.魚骨圖:魚骨追原因. B.柏拉圖:柏拉抓重點. C.層別法:層別作解析. D.查檢表:查檢集數據. E.散布圖:散布看相關. F.直方圖:直方顯分布. G.管制圖:管制找異常. (尋找因果關係) (找出“重要的少數”) (按層分類,分別統計分析) (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 (找出兩者的關係) (了解數據分布與制程能力) (了解制程變異)
提升品管 人員素質
觀摩兄弟單位5次 100%執證上 崗 他山之石 檢討 教育訓練140hr/ 人 /年 IPQC與FQC交叉 擔綱
改善品質 記錄稽核 規格問 題反饋 來料問題 反饋
每日點檢 推動模具 稽核
點檢結果 反饋
每日IPQC作 業點檢
隨時問題反饋 模具問題 反饋
QIT活動10 次以上
協助生產 品質教育 訓練
製作次數分配表:
A.由全體數據中找到最大值與最小值.如:200個數據 中之170和124. B.求出全距(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全距=170-124=46 C.決定組數,一般為10組左右,不宜太少或太多. 參照下表進行分組:
數據數 80~100 100~250 250以上 組數 6~10 7~12 10~20
Y
………… ………… …………
X
散布圖判讀注意事項:
1.注意有無異常點.
2.看是否有層別必要. 3.是否為假相關.
4.勿依據技術、經驗作直覺的判斷.
5.數據太少,易發生誤判.
六.直方圖:
定義:
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或數據之全距分為幾個相 等的區間作為橫軸,並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所出現次數 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
規 格 中 心
A級 B級 C級 D級
規 格 上 下 限
(u)
Ca=
實績中心值-規格中心值 規格容許差
(%)=
X-U T/2
(%)
B.精密度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
T CP= 6σ 6σ 6σ 6σ 6σ
=
規格容許差 6倍標準偏差 Cp<0.83 0.83≦Cp<1.0 1.00≦Cp<1.33 1.33≦Cp
D級 C級 B級 A級
SL U SU 規格下限 規格中心 規格上限
C.精確度CPK(制程能力指數):
10 9 8 7 6 5 4 3 2 1 0
4. 雙峰型
兩種不同的分佈相混合, 例如兩臺機器或兩種不同原料 間有差異時,會出現此類情形, 因測定值受不同的原因影響, 應予層別后再作直方圖
9 8 7 6 5 4 3 2 1 0
5. 離島型
10
測定有錯誤,工程調 節錯誤或使用不同原材所引起, 一定有異常原因存在,只要去 除,即可制造出合格的產品
三個杯子
• 一個是杯口朝下蓋著 • 一個是杯口朝上可是杯底破了洞 • 一個是杯子里頭有髒東西的
三個杯子都裝不到干凈的水喝… 杯口朝下…水倒不進去. 杯底破洞…邊倒邊漏.. 有髒東西…水倒進去就髒了…不能喝了
當你抗拒而不肯接受時…你什么都沒有,學不到也得不到. 當你邊聽邊漏時…你也許知道,可是卻不是完全了解而可以運用. 當你對事情有所成見時…你就得不到它原來的本質
實例:
2000年XX月費用支出查檢表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µ ¦¸ ¶ T« ò ð ¶ ¥ ¢ ¿ Ç ¦B ² N² O ©§ ¥ J ¤ O Ê ¤ ¥ l Û« © Ý« È ¤ H P ¦P ¨ » Æ ¦Y ¶ º R Æ » U q ¸ ¹ ܶ O p § ¤ ª « Total 515 325 295 100 20 20 50 100 20 20 20 165 ©§ P O ÷ à ª B wk40 80 240 20 50 5 20 50 5 20 50 5 100 50 20 50 5 wk41 180 wk42 wk43 Total 260 240 80 200 20 100 100 200 80 20 1300
作法:
機 人
特 性
材料 方法 環境
1. 以4M1E法找出大原因: (Man,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 2. 以5W1H之思維模式找出中小原因: (What,Where,When,Who,Why,How) 3. 創造性思考法:希望點例舉法、缺點列舉法、特性列案法. 4. 腦力激蕩法:“Brain Storming”嚴禁批評、自由奔放.
D.決定組距: 組距=全距/組數
E.決定各組之上下組界. (1).最小一組的下組界=最小值-測定值之最小位數/2
(2).最小一組的上組界=下組界+組距=123.5+4=127.5 依此類推.
F.作次數分配表.
統計出位於各組界間之數據個數 G.用X軸表示數值,Y軸表示次數,繪出直方圖.
直方圖常見的形態:
柏拉圖實例:
月費用支出分析(柏拉圖)
600 500 400
73.08%
RMB
120.00%
500 100% 88.46% 92.31% 80.00% 100.00%
300 200 100 0
買衣服
300 60.00%
200 38.46%
200 40.00%
100 20.00%
0.00% 零食 請客 娛樂 其它
柏拉圖的用途:
1.作為降低不良的依據. 2.決定改善的攻擊目標. 3.確認改善效果. 4.用於發掘現場的重要問題點. 5.用於整理報告或記錄. 6.可作不同條件的評價.
柏拉圖應用範圍:
1.時間管理. 2.安全. 3.士气. 4.不良率. 5.成本. 6.營業額. 7.醫療. ABC法應用:
A.時間管理. B.倉務管理. C.其他.
五.散布圖:
定義: 為研究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而搜集成對二組 數據(如溫度與濕度或海拔高度與濕度等),在方 格紙上以點來表示出二個特性值之間相關情形的 圖形,稱之為“散布圖”.
關係的分類:
A.要因與特性的關係. B.特性與特性的關係.
C.特性的兩個要因間的關係.
散布圖的判讀:
1.強正相關: X增大,Y也隨之增大,稱為強正相關.




2. 點檢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是為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設備的 實施情形,或為預防發生不良或事故,確保安全 時使用.這種點檢表可以防止遺漏或疏忽造成 缺失的產生.把非作不可、非檢查不可的工作 或項目,按點檢順序列出,逐一點檢並記錄之.
收集數據應注意的事項:
1.收集的數據必頇真實,不可作假或修正. 2.收集的數據應能獲得層別的情報. 3.查檢項目基準需一致. 4.樣本數需有代表性. 5.明確測定、檢查的方法. 6.明確查驗樣本的收集方法、記錄方式、符號代表意義. 7.慎用他人提供的數據.
• 定義:根據所搜集之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 生位置等不同區分標準,以尋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狀況或位置的一种圖形.
作法:
100% 不良率 累 計 影 響 度
A
B
C
D
E
項目
注意事項: • 1.橫軸按項目別,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下來,“其他”項 排末位. • 2.次數少的項目太多時,可歸納成“其他”項. • 3.前2~3項累計影響度應在70%以上. • 4.縱軸除不良率外,也可表示其他項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