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周易程氏传》“开物成务”的意与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周易程氏传》“开物成务”的意与味
摘要:《周易程氏传》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写成的唯一的完整著作,是他政治、哲学和人生的全部体悟。
后世今人十分重视该著作的价值,把程颐视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人。
然而笔者认为程颐不首先、也不只是一个哲人,他首先是、并且更应是一个胸怀忧患,以天下为己任的儒者。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开物成务”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理解,探讨了《周易程氏传》的“意”与“味”。
关键词:《周易程氏传》;开物成务;君子;忧患
中图分类号:b2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32-02
《周易程氏传》,又称《程氏易传》、《伊川易传》,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的唯一著作,是他政治、哲学和人生的全部体悟。
程颐十分珍重这部著作,他说:“某于《易传》,杀曾下功夫。
如学者见问,尽有可商量,书则未欲出之也。
”[1]374其学生尹■说“先生平生用意,惟在《易传》,求先生之学者,观此足矣。
《语录》之类,出于学者所记,所见有浅深,故所记有工拙,盖未能无失也。
”从总的看来,后世学者对《周易程氏传》中的易学概念、体例、解经之法以及哲学理论已作过比较充分的研究。
然而程颐在《易传序》中痛心感慨:“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颂言而忘味。
”[2]1,“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2]1,程颐认为《易》的最终落脚点在“开物成务
之道”。
北宋时期先后产生了一大批以任道为己任的儒者,程颐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同《易序》开篇中所言:“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
”[2]2本文试图探讨在重建价值信仰与社会、政治秩序的北宋时代,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开物成务”的“开何物”、“成何务”、“如何开物成务”三个方面对《周易程氏传》的“意”与“味”进行粗浅的探讨和还原。
一、开何“物”
通览《周易程氏传》,“道”出现的频率十分高。
仅以《周易程氏传》“卷第一:周易上经上”为例,“道”字共出现了三百次左右,这些“道”既有形而上的“天道”、“地道”,也有形而下的“君道”、“臣道”,还有功夫论上的“尽道”、“守道”等等。
另外,“理”字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并且“理”逐渐由一般的形而下之“理”凝练为形而上之“理”,逐渐与形而上的“道”等同起来。
“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
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
”[2]2
道学十分重视《大学》,程颐对其中的“格物”也有自己的解读:“格,犹穷也。
物,犹理也。
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1]316《周易程氏传》中“开物”之“物”即是程颐在《大学》中理解的“格物”之“物”。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1]121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程颐所开之“物”的意思不是具体的形而下的事物、人物之
“物”,而是从“道”中逐渐演化、提炼出来的形而上的本体之“理”。
“道”和“理”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和范畴之一,老子最早提出“道”的概念,“理”最早是韩非子开始使用的。
“道”、“理”的概念和内涵一直都在不断扩展和丰富,并且日益交叉互解,以致发展到后来“道理”成为一个固定的词组。
程颐哲学中使用的“道”和“理”正是一个两者交错难分的状态,最终程颐把“理”上升为一个与“道”等同的形而上的本体。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认为:“宋代程伊川(颐)以理为宇宙本根,理实即是道之别名。
理论实即道论的新形态。
”[3]24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程颐的“‘理’乃是‘道’,是‘形而上’,或如西方哲学所说的‘抽象’。
”[4]249因此,在《周易程氏传》中“理”、“道”即是“开物”之“物”,“物,犹理也”。
“开物”即是明“理”、明“道”。
而且程颐从儒者事功的角度出发特别重视“顺理”、“正道”,也就是“开物”最终是要“顺理”、“正道”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正所谓“天地之道,万物之理,唯至顺而已。
”[2]91
二、成何“务”
通览《周易程氏传》,“君”、“臣”用词的频率十分高。
同样以《周易程氏传》“卷第一:周易上经上”为例,表示“君王”、“君道”的“君”字使用了一百余次;“臣”字使用了三十余次;“君臣”并举十余次。
比如:在《乾》卦中:“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
君亦利见大德之臣,以共成其功。
”[2]2在《坤》卦中:“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劳于事者臣之职也。
”[2]13“君臣相际而道亨……君臣
道绝,贤者隐遁”[2]19等等。
另外,“君子”一词在“卷第一:周易上经上”中使用八十余次,并且时常把“君子”和“君”、“臣”之词并用。
比如:在《泰》卦中,“大则君上,小则臣下,君推诚以任下,臣尽诚以事君……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君子来处于内,小人往处于外,是君子得位……”[2]63《否》卦中,“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康济天下,故曰志在君也”
[2]71。
由此,不难看出“开物成务”的主体是“顺理”、“正道”的“君子”,君子“志在君”。
北宋经历了古文运动的洗礼,确立了“道统”观念。
对儒者而言,道的权威是凌驾于世俗权威之上的,而“内圣外王”又一直是儒家精神的精髓处。
因此儒家“君子”的终极志向就在于用道的权威辅助“君王”成就治国安邦的事业。
这就是“君子”所成之“务”,这就是“开物成务”所成之“务”。
“入世”精神以及强烈地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儒学以及儒者的鲜明特点,正所谓“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
程颐生活的北宋可谓是一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时代,他年仅十八岁就曾撰写《上仁宗皇帝书》,要求皇帝改革弊政、励精图治。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儒者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这种抱负是源于对家国天下的一种强烈地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政治抱负实现的直接途径就是“得君而进”,就是得到君王的信任而入仕为“臣”。
所以《周易程氏传》中大量使用“君”、“臣”和“君子”,一方面鲜明地表示了“成务”的主体是
“君子”,“成务”是“君子”的责任和担当;另一方面也深刻地表达了“得君而进”是君子“成务”的基本内容,“得君而进,以康济天下”。
三、如何“开物成务”
1.知周万物,道济天下
程颐认为《易》的法则就是万物之理,“开物成务”的前提就是“知周万物”,就是穷尽万物之理。
程颐在《易传序》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在《乾》卦中进一步说明“理”的特征:“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
”[2]1总体上看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中把“理”理解为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本质,《易》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就是要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其规律和规范,只有认识了万物之理,才能够用以指导人生社会以及治理天下。
如前文所述,“开物”以“顺理”,“正道”方能“成务”。
《系辞》中说:“易之义,与天地之道相似,故无差违,相似,谓同也。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义之所包,知也。
其义周尽万物之理,其道足以济天下,故无过差。
”
2.立纲贤才,同治天下
程颐认为“成务”首先要“立纲”,历史治乱兴亡的关键在于维系纲常等级制度。
“天尊,地卑,尊卑之位定,而乾坤之义明矣。
高卑既别,贵贱之位分矣。
”[2]362乾为君,坤为臣,乾为尊,坤为卑,高卑有别,贵贱有分,如此君臣次序便定下来了。
尊卑贵贱的差别,是宇宙总体的道,社会安危治乱也要遵循这样的道。
程颐
认为要实现天下大治,必须“君臣同治”,君臣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政治的和谐有序,这也是“立纲”的意义所在。
程颐几乎把所有卦的二、五爻位都是解作君臣上下关系,十分强调君臣的相应相求,君臣“同德”、“志同”方可通泰无碍。
“二以阳刚得中,上应于五;五以柔顺得中,下应于二。
君臣同德,是以刚中之才,为上所专任,故二虽居臣位,主治泰者也,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另外,程颐强调君臣之间应以“诚”、“礼”相待。
“大则君上,小则臣下,君推诚以任下,臣尽诚以事君,上下之志通,朝廷之泰也。
”[2]65 当然程颐也对君、民关系有很多论述,但不是重点,因为君、民之间隔着“臣”,臣是君、民的链接和桥梁,而且“成务”的主体是“君子”,是“得君而进”的“臣”,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处理君、臣的关系。
只要立稳了君臣之纲,“君”以“诚”礼贤下士,“臣”与“君”同德同志,就能同治天下。
3.鉴史慎革,守成天下
在《周易程氏传》中有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以佐证易理,程颐认为以史为鉴是“成务”的历史观要求。
在《睽》卦中,“以周成之幼稚,而兴盛王之治;以刘禅之昏弱,而有中兴之势,盖由任圣贤之辅,而姬公、孔明所以入之者深也”[2]217。
同时,程颐认为变易、变革是世间万物的根本法则,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
“推革之道,极乎天地变易,时运终始也。
”[2]281“革”就是革故鼎新,就是去除弊病,是促进事物新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所谓“弊坏而后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故革之而可以大
亨。
”[2]280程颐对于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有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为现实政治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但是,程颐的变革思想又是很谨慎的,用现在的话讲,程颐是主张“改良”而不主张“革命”。
首先他认为“变革,事之大也,必有其时,有其位,有其才,审虑而慎动,而后可以无悔。
”也就是说革命需要时、位、才三个条件充分具足。
除此之外,程颐还坚持“革之有道”,所谓“天下之事,革之不得其道,则反致弊害”。
这里的“道”就是天道,就是天理。
这种审慎的变革思想是程颐对一生政治阅历的总结和思考,尤其是他本人曾深陷当时新旧两党的惨烈斗争中,最终被贬为涪陵素衣。
程颐的审慎可谓患始患终,“天下之事,始则患乎难革,已革则患乎不能守也,故革之终戒以居贞则吉”[2]285。
天下之难难于“守成”。
何以“开物成务”,不是毫无章法、秩序,也不是随随便便地变革、折腾。
程颐认为应当君臣同德相应,知周万物、立纲贤才、鉴史慎革,这样才能道济天下、同治天下、守成天下。
参考文献:
[1]程灏,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程颐.周易程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