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10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超诊断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10例分析
回顾性分析彩超诊断10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漏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8月行脾切除术后,彩超发现门静脉血栓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1~62岁;全部病例均因外伤后致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仪器及扫查方法,ge-logiq7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常规扫查肝、胆、胰、肾等腹部脏器,重点检查肝门部及肝内门静脉分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窝。
结果
彩超可以及时正确诊断脾切除术后有或无门静脉血栓形成。
讨论
门静脉系统解剖:门静脉系统的特点是两端都与脏器的末梢毛细血管丛连接,构成独立的循环系统,管腔内无瓣膜。门静脉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向右上方走行,在十二指肠球部后方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继续上行至第一肝门,分为左右两支进入肝脏。在靠近胰颈处有胃左静脉和胰十二指肠上静脉汇入门静脉,在肝门处有胆囊静脉汇入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在第一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右支长约1~2cm,为门静脉主干略向右的延续,再分出右前支和右后支。左支较长,与主干呈接近90°角分出,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囊部。横部长约2~4cm,横部与矢状部呈
约90°~100°。矢状部长1~2cm,囊部为矢状部末端的膨大部分,与肝圆韧带相通。门静脉左支向两侧发出外上、外下段支及左内叶支。
在钝性腹部外伤中,脾脏受伤的机会较其它脏器多:schriefers 等统计1476例闭合性腹部外伤中,脾外伤30.2%。特别是有病理性肿大的脾脏,质地脆弱,更易破裂[1]。脾破裂可以为单独破裂,也可为与其它脏器并发;可以表现为脾包膜下血肿,也可以为真性破裂。真性破裂是最为常见的类型。本组病例均为脾破裂后致失血性休克而行脾切除术。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1~10天,分析原因: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彩超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左右分支、脾静脉走行及结构正常,内径可增宽或在正常范围,二维超声可显示管腔内低—中等实性回声充填,与管壁分界尚清,cdfi:管腔内无血流信号。pw和cw探测不到血流频谱。
鉴别诊断:门静脉癌栓,原有基础疾病多为肝硬化、肝癌累及门静脉系统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或部分性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枝静脉或阻塞后再通。二维超声图像显示闭塞部位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的正常结构消失,或仅隐约可见。在肝门附近出现迂曲的呈网状交错的管状无回声结构,粗细不均,其圆形断面也交织其中,呈蜂窝状改变并沿门静脉左右支向肝内延伸,至较深部位。常有门脉高压的一系列表现,如脾肿大、腹水、侧枝循环形成等。cdfi:完全阻塞时
门静脉内血流消失,在阻塞的门静脉旁蜂窝状结构内见深蓝色或暗红色血流信号侧枝静脉扭曲扩张明显是血流较多而呈多色血流交错状[2]。脾静脉阻塞综合症等鉴别。
彩超检查不足是受患者体位及腹腔胀气等因素影响,图像质量差,不能清晰显示肝门部结构。但彩超检查具有及时方便,无创,
可进行床旁检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仍不失为脾切术后首选检查
参考文献
1 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4:365.
2 龚渭冰,徐颖,主编.超声诊断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7: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