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Word版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物联网技术概论》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
探讨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阐明物联网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关系,分析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说明物联网建设的预期目标,描述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世界的作用,指出物联网发展中的利与弊。
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该课程对物联网专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概括的介绍,主要包含物联网所涉及使用的各项技术、原理及应用领域,是进一步学习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物联网技术概论是以适应物联网专业学习环境和应用岗位需求为依据,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利用物联网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课程各环节理论联系,掌握相应应用技能。
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应用环境,演示操作方法,再辅导学生练习。
(2)理论与实习相结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辅导,让学生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掌握应用技能并适应相关实验环境去参加实践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采用以上方式,将能够达到较好效果,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设计目的。
四、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在完成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最终成为具备较全面的物联网应用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掌握物联网体系结构间的理论联系与技术支持能力➢掌握一定物联网技术组网能力➢具备一定物联网专业应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素养2)知识目标➢掌握物联网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理论➢了解编码、自动识别、WSN等感知层技术➢了解传输层使用的各种网络技术➢了解云计算、数据库等处理层技术➢了解物联网的安全与管理➢了解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了解物联网个层次的主要技术指标五、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设计2.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探索式教学模式, 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
(完整版)《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教学
物联网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联网概论总学时数:60学分数:4.0开课单位: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课程目的与任务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物联网技术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向,并通过其典型应用领域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联网及其应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并使学生具备运用物联网理论与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产业前景。
2.掌握物联网主要技术,主要包括感知技术、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等。
3.熟悉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物联网体系结构;3.物联网感知技术;4.物联网通信技术;5.物联网应用技术;6.智能电网;7.智能交通;8.智能家居;9.物联网安全。
教学难点:1.物联网的基本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的功能;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 RFID技术;4.无线通信技术.四、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的电子电路分析能力,基本的电子产品图样阅读和设计、装调测试能力,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
根据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先修课程包含电路分析、电气图的识图与绘制、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和传感器检测技术、电工电子实训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物联网概述(10学时)1.1 物联网相关的概念1.2 物联网的特点与发展1.3 物联网体系架构1.4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1。
《物联网概论》电子教案
《物联网概论》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物联网概论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架构。
3. 提高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联网概述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物联网的应用领域2. 物联网技术基础物联网的感知技术物联网的传输技术物联网的数据处理技术3. 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的架构原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应用案例4.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物联网的安全威胁物联网的安全技术物联网的隐私保护5.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政策法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法规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核心知识。
2. 案例分析:分析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联网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物联网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测试学生对物联网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物联网知识、技能和素养,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物联网概论》,作者:,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包括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应用案例等。
3. 实验设备:传感器、传输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物联网相关设备。
4. 网络资源:物联网相关的学术论文、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等。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48学时,每课时45分钟。
物联网技术概论(PDF 40页)
指出:物联网是情景感知计 算的支持技术。
中培教育 张文杰 wjzhg@
z 关于“物联网”最新技术的第一本书; z 反映了当前的研究趋势与工业化需求; z 兼顾了理论和实践问题; z 涵盖了案例分析、试验报告和实践; z 本书强调了概念和技术问题,适时、严肃的关注了EU和US以及
中培教育 张文杰 wjzhg@
2005年,国际电信联 盟(ITU)发布名为《Inter‐ 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 定义物联网:通过在各种日 常物品中植入短距离收发器, 构成一种新的信息和通信技 术(ICTs),以使任何人可 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 接到任何物体。
物联网的支撑技术:
中培教育 张文杰 wjzhg@
我的定义: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智能执行 器,把各种感兴趣的人与物,通过各种网络 (泛在网)连接起来,以实现人与物的智能 化身份识别、定位、状态监控、跟踪、和管 理,进而提供某种泛在计算服务的一类网络 称作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2008)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 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 ¾ 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 域 ¾ 2010-2015年物体互联(M2M) ¾ 2015-2020年物体半智能化 ¾ 2020年之后物体全智能化
中培教育 张文杰 wjzhg@
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 (2010.7,第一版)
周洪波博士在他的书 中指出,不同技术背景的 专家,各自关于物联网的 理解不尽相同:RFID、 M2M、WSN、两化融合 (工业控制与工业自动化 等)、其他(如信息管理 系统、安防监控、智能家 居等)。
物联网概论 课程标准
物联网概论课程标准物联网概论。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指的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信息的感知、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课程标准也逐渐得到了完善。
物联网概论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为其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物联网概论课程标准展开讨论,从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物联网概论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掌握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践,具备基本的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程、技术架构、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物联网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技术体系、物联网应用案例和物联网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学生将逐步建立起对物联网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将来深入学习和研究物联网领域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还将注重实践教学,引入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开发,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物联网概论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项目实践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项目,加深对物联网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教师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物联网概论课程的评价方式将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平时表现、课堂作业、实验报告、项目成果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精品文档-物联网技术概论(杨埙)-第4章
第4章 应用层信息处理技术
NAS的优点是:易于安装,即插即用,NAS设备的物理位 置可灵活安排,价格也不太高,易于维护,可扩展性强,增加 存储空间只需要在网上增加新的NAS设备即可。作为网络化存 储产品,NAS具有较好的多平台共享能力、强大的数据集中能 力和可扩展性。
NAS的缺点是:可扩展性受到设备容量的限制,新增加的 NAS设备与原有的NAS设备不能集成为一体,不能形成一个连 续的文件系统,备份过程中会形成带宽消耗,其性能也要受现 有网络带宽的限制,不适合大型数据库的应用。
(1) 使用云计算,用户不需要担心软件许可是否有效, 这是云计算提供商考虑的事情。
(2) 使用云计算,提供商会替用户完成软件升级。 (3) 使用云计算,客户不需要担心突然发现硬件故障了 怎么办、灾难恢复措施等,云计算提供商会有专人来完成这些 工作。
第4章 应用层信息处理技术 (4) 使用云计算,不需要考虑硬件老化、资产折旧等问 题。 (5) 使用云计算,用户不需要担心IT基础设施的扩建问 题,只需要为新增的资源付费即可。
第4章 应用层信息处理技术
(2) 云计算的资源可以根据需要动态的配置和扩展。云 计算中的软件与硬件资源,可以通过按需配置来满足客户的业 务需求,如图4-1所示。云计算的资源可动态配置、动态分配 及动态扩展。例如,当客户现在访问的资源无法满足其业务需 求时,云计算资源管理器会动态扩展客户需要的资源,来满足 客户的服务需求,当客户不需要这些资源时,资源管理器会回 收这些资源。如果客户需要对原来的存储容量进行扩展,从原 来的0.5 TB扩展到1TB,那么云计算资源管理器会自动根据需 要进行硬件资源的分配,客户只需进行访问即可。云计算资源 管理器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资源的分配。
第4章 应用层信息处理技术
《物联网概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篇:《物联网概论》教学大纲《物联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物联网概论2、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二、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24学时,实验8学时三、开课学期第1学期四、课程考核要求考试(期终考试成绩中卷面成绩占70%,实践环节成绩占30%)五、课程概述《物联网概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特征与本质,熟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明确物联网的知识结构,并为学习后续物联网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一概述(一)课程内容1、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2、物联网的理论基础3、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4、核心技术5、物联网的体系标准6、应用前景(二)基本要求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掌握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物联网的概念、体系结构和核心技术。
难点是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
(四)建议学时 2学时二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课程内容- 1技术。
(四)建议学时 2学时五智能信息设备(-)课程内容1、智能设备概述2、智能设备运行平台3、智能设备发展新趋势(二)基本要求了解智能设备产生的背景、传统智能设备和新时代的智能设备;掌握智能设备运行平台的特点;了解智能设备发展新趋势。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智能设备的特点和运行平台。
难点是智能设备的运行平台。
(四)建议学时 2学时六互联网原理(-)课程内容1、互联网概述2、应用层3、传输层4、网络层5、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二)基本要求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掌握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如OSI七层结构和TCP/IP的四层结构;掌握TCP/IP各层的主要协议和主要服务;了解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演变趋势。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及相近专业。
二、总学时36学时,不需要实验等较难内容的可适当减少。
三、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要求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基础课,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可获得有关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联网应用中常用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选用合适的系统解决方案,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一定环境下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高研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物联网概念和体系结构介绍物联网概念和发展,描述物联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重点介绍物联网的起源、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对物联网体系结构进行介绍,使读者对物联网技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重点:物联网概念和体系结构。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相结合。
(二)物联网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技术,对应于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感知层。
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自动采集与感知。
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实现对物的全面感知。
感知技术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嵌入式、实时定位、多媒体信息采集和二维码等技术,本模块主要针对感知技术的基本知识进行入门教学,使读者对物联网感知技术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1.传感器技术2.RFID技术3.嵌入式系统重点:传感器、RFID、嵌入式系统。
深度:主要讲述传感器的应用、RFID的先进性和嵌入式系统的关键作用。
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三)物联网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中枢,对应于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网络层,其主要功能是信息的传输,它是物联网工作的基础。
精品文档-物联网技术概论(杨埙)-第1章
第1章 初识物联网
2.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物联网是人与物、物与物 之间的联系。与现有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更注重信息的传递, 互联网的终端必须是计算机(个人电脑、PDA、智能手机)等, 并没有感知信息的概念。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使信 息的交互不再局限于人与人或者人与机的范畴,而是开创了物 与物、人与物这些新兴领域的沟通。 根据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分类,可将物联网归纳为以下 四种类型: (1) 物联网是无线传感网而不接入互联网。 (2)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3)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网络。 (4) 物联网是未来的互联网。
第1章 初识物联网
目前,国际上对物联网的定义还有很多。物联网还没有统 一的定义,这一方面说明物联网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同 背景的研究人员、设备厂商、网络运营商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构 想物联网的发展状况,对物联网的未来缺乏统一而全面的规划; 另一方面说明了物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热点技术,而是现代信 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 也是一个融合了感知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智能计算技术的 复杂信息系统。物联网对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 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进行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 创造出一个智慧的世界,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2. 物联网之“物”的涵义 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的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一 定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① 有相应信息的接 收器;② 有数据传输通路;③ 有一定的存储功能;④ 有 CPU;⑤ 有操作系统;⑥ 有专门的应用程序;⑦ 有数据发送 器;⑧ 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⑨ 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 的唯一编号。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物物相联的“物联网”。
第1章 初识物联网
精品文档-物联网技术概论(杨埙)-第2章
第2章 感知层技术 IC卡的类型有:按照数据的读/写方式,IC卡可分为接触 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通常说的IC卡多数是指接触式IC卡; 按照所封装的IC芯片的不同,IC卡可分为存储器卡、逻辑加 密卡、CPU卡和超级智能卡四大类。超级智能卡在卡上具有 MPU(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并装有键盘、液晶显示器和电 源,有的卡上还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等。各类IC卡如图2-4所示。
虹膜识别技术的优点有:便于用户使用;是最可靠的生物 识别技术之一;无需物理的接触。
虹膜识别技术的缺点有:最主要的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 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 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很难将图像 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进行聚焦,一个这 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 使可靠性降低;黑眼睛极难读取;需要较好光源。
第2章 感知层技术
磁卡技术具有的优点是:数据可被读/写,即具有现场改 写数据的能力;数据存储量能满足大多数需求,便于使用,成 本低廉,还具有一定的数据安全性;它能黏附在许多不同规格 和形式的基材上。
磁卡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多世界知名公司,特别各国政府 部门几十年的鼎力支持,使得磁卡的应用非常普及,遍及国民 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信用卡、银行ATM卡、机票、公共汽车票、 自动售货卡、会员卡、现金卡(如电话磁卡)、地铁AFC等。特 别是银行系统几十年的普遍推广使用使得磁卡的普及率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银行磁卡如图2-3所示。但随着磁卡应用的不断 扩大,有关磁卡技术,特别是安全技术已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 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准则
精心整理《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让学生掌握利用物联网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课程各环节理论联系,掌握相应应用技能。
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应用环境,演示操作方法,再辅导学生练习。
(2)理论与实习相结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辅导,让学生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掌握应用技能并适应相关实验环境去参加实践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采用以上方式,将能够达到较好效果,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设计目的。
四、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在完成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遵守国2)解为若干子情境。
每个情境下有具体的任务。
教学过程以数据流动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
每个技术项目的教学过程分为接触技术、分析技术、实验技术和验证技术。
教学方法:结合物联网专业学生特点,基于行动导向,根据每个任务的内容特点,尽量以真实案例进行引导,综合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整个课程以任务实训为主线,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来组织教学。
学生在物联网构建和管理的过程中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1)任务驱动、分情景教学课程把企业中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作为一个大的项目,并分解为多个小的任务。
每个任务的学习过程以数据流动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
第一步分析工程需求,明确任务目标,设立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研究任务计划,由教师引出相关的背景知识。
第三步实施任务实验,教师结合企业模拟场景来操作演示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训任务要求的内容进行实操,独立完成任务实施。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是高职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的概念,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支撑物联网的技术,熟知受到业界普遍认同的物联网体系架构,认识物联网在的工业、农业、军事、医疗、家居等领域的作用。
学习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物联网相关知识,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物联网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1.素质要求:(1)热爱物联网专业,对物联网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科研工程献身精神。
(2)具有创新精神和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态度。
(3)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能力要求:(1)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
(2)掌握物联网基础的关键技术(3)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4)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需求。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
3.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与物联网学科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3)掌握物联网必需的传感器、RFID、EPC、通信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4)掌握物联网各层的关键技术。
(5)掌握物联网工程应用的基本知识。
(6)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四、教学方法建议1.宏观教学法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建议以讲授教学方法为主,兼以实际训练、现场参观、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教师、内容三者通过相互作用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
2.微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力,增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效性。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物联网技术概论》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
探讨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阐明物联网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关系,分析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说明物联网建设的预期目标,描述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世界的作用,指出物联网发展中的利与弊。
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该课程对物联网专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概括的介绍,主要包含物联网所涉及使用的各项技术、原理及应用领域,是进一步学习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物联网技术概论是以适应物联网专业学习环境和应用岗位需求为依据,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利用物联网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课程各环节理论联系,掌握相应应用技能。
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应用环境,演示操作方法,再辅导学生练习。
(2)理论与实习相结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辅导,让学生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掌握应用技能并适应相关实验环境去参加实践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采用以上方式,将能够达到较好效果,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设计目的。
四、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在完成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最终成为具备较全面的物联网应用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掌握物联网体系结构间的理论联系与技术支持能力掌握一定物联网技术组网能力具备一定物联网专业应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素养2)知识目标掌握物联网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理论了解编码、自动识别、WSN等感知层技术了解传输层使用的各种网络技术了解云计算、数据库等处理层技术了解物联网的安全与管理了解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了解物联网个层次的主要技术指标五、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探索式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
【2024版】《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基础二、适用专业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090700)、物联网技术应用(091900)、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040700)、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计算机应用(090100)、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0911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电子技术应用(091300)、通信技术(091500)、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091700)、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等(092200)、无人机操控与维护(083300)、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053600)、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032000)。
三、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服务与营销、物联网应用工程施工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工程运维与管理等工作必须学习的课程,将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方向(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完成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管理、服务等工作任务,了解物联网技术行业发展及应用,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行业趋势等,能掌握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物联网架构与应用的基本概念,能了解RFID感知技术、传感器技术基本概念及技术应用;3.了解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基本结构与组成,掌握智能家居主要子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维;4.了解物联网有线协议与无线协议的基本概念、参数特性及应用场景;5.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与其发展的关系;6.了解智能建筑、安全防范、建筑建设备监控等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其过程常用设备器材;7.能掌握物联网设备的基本操作,具备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施工的基本技术技能,能掌握各类线缆、端子的制作安装方法,能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8.具有自主学习和迁移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与客户服务意识;9. 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科学思维模式,养成标准化、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规划方法和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应用[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时安排]160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核心课程,是由物联网硬件设备安装典型的职业活动直接转化的课程和物联网开发软件的支持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物联网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的识别、安装和测试能力,借助技术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安全、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应变能力,提高嵌入式编程能力,解决物联网软件实际需要。
使学生初步具有物联网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核心课程,是由物联网硬件设备安装典型的职业活动直接转化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国内数百所中高职院校物联类专业都要开设物联网基础相关课程,还要包括开设“物联网设备安装与测试”和“智能家居”等课程,开设上述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物联设备安装与测试的实践能力,这是计算机网络(物联网)课程最基本、最普通的知识技能。
其作用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联网设备安装与测试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物联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相关的工作过程与劳动组织,具有安全意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能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设备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等技术工作,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设备的安装与测试,具有正确运用物联网设备安装与应用的知识。
面向物联网行业、企业及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物联网设备安装与应用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物联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相关的工作过程与劳动组织,具有安全意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能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设备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联网技术概论》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
探讨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阐明物联网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关系,分析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说明物联网建设的预期目标,描述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世界的作用,指出物联网发展中的利与弊。
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该课程对物联网专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概括的介绍,主要包含物联网所涉及使用的各项技术、原理及应用领域,是进一步学习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物联网技术概论是以适应物联网专业学习环境和应用岗位需求为依据,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利用物联网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课程各环节理论联系,掌握相应应用技能。
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应用环境,演示操作方法,再辅导学生练习。
(2)理论与实习相结合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辅导,让学生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掌握应用技能并适应相关实验环境去参加实践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采用以上方式,将能够达到较好效果,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设计目的。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在完成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最终成为具备较全面的物联网应用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掌握物联网体系结构间的理论联系与技术支持能力
➢掌握一定物联网技术组网能力
➢具备一定物联网专业应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具备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素养
2)知识目标
➢掌握物联网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理论
➢了解编码、自动识别、WSN等感知层技术
➢了解传输层使用的各种网络技术
➢了解云计算、数据库等处理层技术
➢了解物联网的安全与管理
➢了解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
➢了解物联网个层次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探索式教学模式, 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
(1)充分利用物联网综合实训室,采用实用性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新建的物联网综合实验实训教室,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主线后,利用任务探索模式带动学生共同学习物联网专业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2)密切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与校外专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课程共建。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建立由企业、行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形成以“进阶式”素质培养、“模块化”技能训练、“仿真式”能力实践相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信息工程学院将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此期间学生到企业中进行专业认知实践,可以让学生以专业的眼光审视物联网络的组建和维护过程,也进一步了解物联网专业职业规范。
(3)采取以探索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与学习过程
课程把物联网技术概论按照物联网的数据流动和层次安排分为七个工作情境,每个情境又分解为若干子情境。
每个情境下有具体的任务。
教学过程以数据流动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
每个技术项目的教学过程分为接触技术、分析技术、实验技术和验证技术。
教学方法:
结合物联网专业学生特点,基于行动导向,根据每个任务的内容特点,尽量以真实案例进行引导,综合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整个课程以任务实训为主线,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来组织教学。
学生在
物联网构建和管理的过程中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1)任务驱动、分情景教学
课程把企业中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作为一个大的项目,并分解为多个小的任务。
每个任务的学习过程以数据流动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
第一步分析工程需求,明确任务目标,设立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研究任务计划,由教师引出相关的背景知识。
第三步实施任务实验,教师结合企业模拟场景来操作演示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训任务要求的内容进行实操,独立完成任务实施。
第四步完成任务,测试和记录并提交相关项目报告,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形式丰富的实践教学
开放网络实训室:课程学习过程中,业余时间开放物联网实验实训室,提供给学生研究技术的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专业认知实习:学习完该课程后,综合回顾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并安排学生在假期到相关企业中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可以让学生以专业的眼光审视中小型物联网络的架构,进一步扩大了解了物联网的技术范围和深度。
顶岗实习:联合多家企业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训。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力量和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交互性等优势。
1)充分利用学院物联网技术实验实训室,构建仿真实训环境。
2)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延伸学习空间。
3)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的互相评价。
六、教师任职要求
七、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
物联网应用基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八、实施建议
物联网概论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内容,如涉及到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 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等多项技术;另外物联网专业还具有工程和实践性强、需要与行业应用结合渗透,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
在讲授物联网概论的过程中,要注意物联网技术的这些特点,注重概要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的结合,软件知识和硬件知识的结合,理论知识与工程性实践的结合等。
1.推荐教材
《物联网技术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季顺宁主编。
《物联网技术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彭力主编。
《物联网技术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马建主编。
九、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考试课,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联网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考核成绩=平时学习表现(20%)+平时实训项目(30%)+期末考试测验(50%)(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