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系地层代号(终审稿)
第四系填图
第四系地层填图方案第四系地层的四种组分:
粘土、砂、碎石、砾石;
(砾石-水动力环境;碎石-重力动力环境)
命名原则:
含量小于5%的不参加命名;
含量5-15%表述为含…;
含量15-30%表述为…质
含量大于30%直接参加命名;
命名原则为少在前多在后;细在前粗在后;
组分粒径分类:
粘土:小于0.005mm;
砂:
粉砂:0.005-0.05;
细砂:0.05-0.25;
中砂:0.25-0.5mm;
粗砂:0.5-2mm;
碎石(砾石):大于2mm;
粒径大于20cm的碎石可称为转石;
粒径大于20cm的砾石可称为漂砾、巨砾;第四系地层代号:
al:冲击层;
pl:洪积层;
dl:坡积层;
el:残积层;
edl:残坡积层;
pdl:洪坡积层;
pal:洪冲积层;
pr:无法鉴定成因;
厚度划分方案:
微细层:小于0.2cm;(纹层)薄层:0.2-2cm;
中厚层:2-10cm;
厚层:10-50cm;
巨厚层:大于50cm;。
地层代号
2 地层符号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
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
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
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
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
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
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示新第三系、E 表示老第三系。
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角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示全新统、Q3表示上更新统、Q2表示中更新统、Q1表示下更新统等。
而属于全国性或大区域性的使用范围的地层单位“阶”的符号是在统的符号后面加上阶名汉语拼音头一个正体小写字母,如同一统内阶名第一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老的阶用一个字母,较新的阶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的一个正体小写字母。
例如∈3f上寒武统凤山阶、∈3c上寒武统长山阶等等。
岩石地层单位符号包括:群的符号、组的符号和段的符号等。
(1)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两个汉语拼音小写斜体字母,第一个为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第二个是拼音最接近的声母。
例如:Pt1ht滹沱群、∈2sh水口群。
在Autocad制图中可将ht、sh选中,点菜单格式里的文本风格,找出字体名称为:“T Dutch801 Rm BT”的字体,点击新的文本,设一个新层就OK了。
同时,还可将正体字改为斜体字,方法为:先点属性菜单,然后点要更改的字按鼠标右键出现一个更改文本对话框点击风格栏里选“STYLE1”就“OK”了。
将正体字设成斜体小写字母,这样就可形成比较标准的格式了。
另外亚群的符号考虑在群的符号之右上角注以小写正体字母如:a、b、c、d表示,例如: Pt1hta滹沱群下亚群。
中 国 年 代 地 层 表
三叠系 中三叠统 (三叠纪) (中三叠世)
下三叠统 (早三叠世)
土隆阶(期) 亚智梁阶(期)
待建 青岩阶(期) 巢湖阶(期) 殷坑阶(期)
上二叠统 (晚二叠世)
长兴阶(期) 吴家坪阶(期)
二叠系 (二叠纪)
中二叠统 (中二叠世)
下二叠统 (早二叠世)
冷坞阶(期) 茅口阶(期) 祥播阶(期) 栖霞阶(期) 隆林阶(期) 紫松阶(期)
Є33
Є23 Є3
500
Є13
Є32
Є22 Є2
Є Pz PH
513
Є12
Є41
Є31 Є1
Є21
543
Є11
630
Z21 Z2
Z
680
Z11 Z1
Nh2
Nh Pt3
800
Nh1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300 2500 2800
Qb2
Qb
Qb1
Pt
Jx Jx
Jx Pt2
410
Pz PH
S4
S3
安康阶(期)
S12
S2
S
紫阳阶(期) 大中坝阶(期)
马蹄湾亚阶(亚期) 南塔梁亚阶(亚期)
S31
S1 S21
龙马溪阶(期)
438
S11
钱塘江阶(期)
艾家山阶(期) 达瑞威尔阶
(期) 大湾阶(期)
O23 O3
O13
O22 O2 O
O12
道保湾阶(期) 新厂阶(期)
O21
O1
490
待建 锡矿山阶(期) 佘田桥阶(期) 东岗岭阶(期)
应堂阶(期) 四排阶(期) 郁江阶(期) 那高岭阶(期)
工程勘察地层编号规则
54
? 2q
寒武系中统覃家庙组
55
? 2b
寒武系中统八挂庙组
56
? 2s
寒武系中统石冷水组
57
? 2m
寒武系中统毛坝关组
58
? 2g
寒武系中统高台组
59
? 1q
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
60
? 1sl
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
61
? 1j
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
62
?1t
寒武系下统天河板组
63
? 1j
寒武系下统箭竹坝组
64
1。
一级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符号
Q4 Q3 Q2 Q1 K2z K1w J3p J3sn J2s J2x J1zl J1z T3xj TJx T2l T2b T1j T1f T1d P3c P3d P3l P3w P2m P2q P1l C2w D3s D2x
附录 F 地层编号规则
F.0.1 地层编号应由三级构号, 其中第一级代表地质年代, 第二级代表地质岩性, 第三级为 地层分层编号,编号应符合表 F.0.1-1和 F.0.1-2 的规定。
条文说明: 地质年代和地层岩性列表参考重庆市 2004 年 9 月 20 日发布的《关于岩土工程
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地层编号 1-2-1 ,代表第四系全新统的素填土其分层编号为
24
25
26
Cg
27
Br
28
Ss
29
St
30
As
31
Ar
32
世界及中国年代地层表
0.5 0.5 1 1 1 2 2 3/1 3 5/2 6/2 4 5/5 ?5 5 2 2 4/3 3 3 4/7 3
65 71.3 83.5 85.8 89 93.5 98.9 112.2 121 127 132 136.5 144.2
0.1 0.5 0.5 0.5 0.5 0.2 0.6 1.1 1.4 1.6 1.9 2.2 2.6
中 生 界 (代) Mz
上侏罗统 (晚侏罗世)
侏罗系 (纪)
中侏罗统 (中侏罗世)
下侏罗统 (早侏罗世)
65 72 83 87 88 92 96 108 113 117 123 131 135 141 146 154 160 164 170 175 184 191 200 203 220 230 233 240 250
K2
K
显 生 宇 (宙) PH
K1
J3 Mz J2
J
J1
上三叠统 (晚三叠世) 三叠系 (纪) 中三叠统 (中三叠世) 下三叠统 (早三叠世)
T3 T2 T1 T
6 5 5 3 251.1 3.6
国际地层表
宇宙 界代 系纪 统世 阶期 长兴阶 吴家坪阶 卡匹敦阶 沃德阶 罗德阶 空谷阶 亚丁斯克阶 萨克马尓阶 阿瑟尓阶 格舍尓阶 卡西莫夫阶 莫斯科阶 巴什基尓阶 谢尓普霍夫阶 维宪阶 杜内阶 法门阶 弗拉阶 吉维特阶 艾菲尓阶 埃姆斯阶 布拉格阶 洛霍老夫阶 卢德福德阶 戈斯特阶 侯默阶 申伍德阶 特列奇阶 埃隆阶 鲁丹阶 年龄 (G.S.Odin) (分会) Ma +/Ma +/代号 阶 p9 p8 p7 p6 p5 p4 p3 p2 p1 c7 c6 c5 c4 c3 3.6 4 c2 c1 d7 d6 d5 d4 d3 d2 d1 s8 s7 s6 s5 s4 s3 s2 s1 统 P3 系 界 宇
第四系填图
第四系地层填图方案第四系地层的四种组分:
粘土、砂、碎石、砾石;
(砾石-水动力环境;碎石-重力动力环境)
命名原则:
含量小于5%的不参加命名;
含量5-15%表述为含…;
含量15-30%表述为…质
含量大于30%直接参加命名;
命名原则为少在前多在后;细在前粗在后;
组分粒径分类:
粘土:小于;
砂:
粉砂:;
细砂:;
中砂:;
粗砂:;
碎石(砾石):大于2mm;
粒径大于20cm的碎石可称为转石;
粒径大于20cm的砾石可称为漂砾、巨砾;第四系地层代号:
al:冲击层;
pl:洪积层;
dl:坡积层;
el:残积层;
edl:残坡积层;
pdl:洪坡积层;
pal:洪冲积层;
pr:无法鉴定成因;
厚度划分方案:
微细层:小于;(纹层)薄层:;
中厚层:2-10cm;
厚层:10-50cm;
巨厚层:大于50cm;。
地层分述
新生界第四系(Q4)灰黄色粘土层;底部为棕色砂砾石层。
特征:粘土层:色匀,质纯,性软,吸水塑性强,未成岩。
砂砾层:棕色,砾石成份以石英砾、泥砾为主,变质岩砾及燧石少量,砾径一般2~3mm,个别砾径达5mm,次棱角状,分选差,分布均匀;砂质成分以中砂为主。
与下伏白垩系下统志丹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罗汉洞组(K1z5)棕褐色、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棕色、棕黄色中、细砂岩呈等厚互层。
本组特征:(1)本组砂岩较发育,累计厚度111.9m,占组厚的49.8%;泥岩累计厚度112.6m,占组厚的50.2%;砂泥比0.99(见表2-2,下同)。
(2)砂岩特征:粒度上部以中砂为主,下部以细砂为主,单层厚度大,砂岩单层厚度一般为1-10m,最厚40m,颜色以棕色为主,局部呈棕黄色。
中砂岩:棕色为主,局部呈棕黄色,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少量岩屑,中砂结构,分选好,次棱角状,泥质胶结,疏松。
细砂岩:棕色,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岩屑次之,含少量云母片,细砂结构,分选好,次棱角状,泥质胶结,较疏松。
(3)泥质岩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次之,颜色中、上部为棕褐色,下部为褐色。
粉砂质泥岩:色匀,粉砂质分布较均匀,局部富集,性较硬,断口较平整。
泥岩:色匀,质纯,性硬、脆,断口平整。
4)电性特征:(本组测井段184.5m,故仅对此井段测井曲线进行描述)本组段自然伽马曲线幅度变化较大;自然电位曲线在砂岩段呈较小正异常;井径在泥岩段严重扩径,砂岩段扩径较小;声波时差曲线变化较大;双感应曲线泥岩段重合,砂岩段分开,深感应电阻率值砂岩段高于泥岩段;砂岩段自然伽马值为55~100API,声波时差值为300~345μs/m,深感应电阻率值为27~45Ω·m,泥岩段自然伽马值为150~190API,声波时差值为300~330μs/m,深感应电阻率值为10~20Ω·m。
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环河组(K1z4)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呈略等厚互层,底部含少量石膏。
第四纪沉积物沉积代号
1. 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击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
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
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
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
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
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
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
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古宙(宇) 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HD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Ma)
生物演化
显生宙(宇) 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Qh
1.64
人类出现
更新世(统)Qp
新近纪(系)N
上新世(统)N2
23.3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中新世(统)N1
古近纪(系)E
渐新世(统)E3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志留纪(系)S
晚(上)志留世(统)S3
439裸蕨植物出现中(中)志留世(统)S2早(下)志留世(统)S1
奥陶纪(系)O
晚(上)奥陶世(统)O3
510
无颌类出现
中(中)奥陶世(统)O2
早(下)奥陶世(统)O1
寒武纪(系)
晚(上)寒武世(统)
570
硬壳动物出现
中(中)寒武世(统)
早(下)寒武世(统)
元古宙(宇)PT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
晚(上)白恶世(统)K2
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208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地层与地质年代表[精心整理]
地层与地质年代表[精心整理]地层与地质年代表地层与地质年代表界系(纪) 统(世) 界(代) 系(纪) 统(世) (代)Q或Q 上古生全新统(世)二叠系上(晚)二叠统(世)P4h2界(晚(纪)P 更新统上(晚)更下(早)二叠统(世)P1(世)Q石生新统(世)p代)P Q Z23第四系(纪)Q 中更新统石炭系上(晚)石炭统(世)C 3(世)Q (纪)C 2下(早)更中石炭统(世)D2新生新统(世)界Q 1(代) 上(晚)上新统(世)N 下(早)石炭统(世)C 21第K 三第三系中新统(世)N 泥盆系上(晚)泥盆统(世)D 11系(纪)N )(纪)D 下(早)渐新统(世)E 中泥盆统(世)D2 纪3)R 古第三系始新统(世)E 下(早)泥盆统(世)D 21生(纪)E 界古新统(世)E 下古生志留系上(晚)志留统(世)S 13)代界(早(纪)S )P8 古生中志留统S 白垩系(纪)K 上(晚)白垩统(世)K22代)下(晚)白垩统(世)K 下(早)志留统S 11侏罗系(纪)J 上(晚)侏罗统(世)J 奥陶系上(晚)奥陶统(世)O 33(纪)O 中侏罗统(世)J 中奥陶统(世)O 22下(晚)侏罗统(世)J 下(早)奥陶统(世)O 11中生界三叠系(纪)T 上(晚)三叠统(世)T 寒武系上(晚)寒武统(世)? 33(代)(纪)? M Z中三叠统(世)T 中寒武统(世)? 22下(早)三叠统(世)T 下(早)寒武统(世)? 11上元古或Z 震旦系上(晚)震旦统(世)Z3h古元界(晚中震旦统(世)Z (纪)Z 2P 界t 元古下(早)震旦统(世)Z或Z 12)代)P t2代)下元古界(早元古代)P tI 太古界(代)A r远太古界(代)三、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表表1-3-4距今年数(百百万年) 地质时代我国地史特征生物中国世界地球发展成现代形势,冰川广泛、岩层多为疏第四纪 Q 3 2 人类松砂、砾、黄土新生第新第三纪 N 地球表面具有现代轮廓,喜马拉雅山系形成。
第四系地层代号及成因
1.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击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⑴.残积(el):基岩遭受风化作用后(包括物理、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残留原地的产物,一般未经搬运。
包括残积物、土壤与风化壳。
风化剖面一般由下至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和强风化带。
⑵.坡积(dl):在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起来的风化产物。
⑶.重力堆积(xd):在重力作用下,崩塌的巨大石块与乱石,搬运至山坡或山麓堆积的粗粒碎屑物,又称坠积物。
⑷.滑坡堆积(del):在重力、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下,整个岩体沿斜坡下滑,产生的堆积物。
长江新滩滑坡⑸土溜堆积(又称泥流堆积)(s或df):斜坡的土层经充分渗透雨水浸湿后,成塑性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向下滑动,形成堆积物。
⑹.冲积(a1):河流堆积,又称淤积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内。
⑺.洪积(p1):暂时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主要分布在山谷口或山前平原。
⑻.湖积(l):湖水在湖盆里的堆积物,包括机械、化学与生物的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⑼.沼泽堆积(h):由生长茂盛的植物,在经常积水的沼泽地,以生物与化学作用为主形成堆积物。
⑽.海相沉积(m):由波浪或海流搬运作用、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形成的堆积物。
包括滨海、浅海、深海和泻湖等地区的沉积物。
如珊瑚礁与海滩岩、海成淤泥质堆积物等。
⑾.化学堆积(eh):由各种化学作用形成的沉淀物。
⑿.冰碛(gl):是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物质。
陕甘宁盆地地层层序表
地 界 系 第 四 系 上第 三系 下第 三系 层 统 全新统 上更新统 中更新统 下更新统 上新统 中新统 渐新统 始新统 泾川组 下 白 垩 系 志 丹 统 时 代 组 符号 Q4 Q3 Q2 Q1 N2 N1 E3 E2 K1 z 6 K1 z 4 K1 z 3 K1 z 2 K1 z 1 J3f J2a J2c J1y J1f T3y5 上 三 叠 系 上三叠 系 上三叠 系 上二叠 系 上 古 生 界 上二叠 系 中石炭 上系 上 统 延 长 组 T3y4 T3y3 T3y2 T3y1 中统 下统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统 上石盒子 组 下石盒子 组 山西组 太原组 本溪组 背锅山组 平凉组 马家沟组 下统 亮甲山组 冶里组 下 古 生 界 寒武系 凤山组 上统 长山组 崮山组 张夏组 中统 徐庄组 毛庄组 下统 上震 震旦系 元旦 蓟县系 古亚 界界 长城系 下元古 滹沱系 界 五台系 太古界 桑干系 馒头组 T2 z T1h T1l P2s P2sh P1sh P1s C3t C2b O3b O2p O1m O1l O1y ∈3f ∈3c ∈3g ∈2z ∈2x ∈2m ∈1m 罗汉洞组 K1z5 环河组 华池组 洛河组 宜君组 上统 侏 罗 系 中统 芬芳河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厚 度 (米) 60 80 130 10 690 960 700 270 120 180 240 290 400 50 1100 250 300 300 100 200 250 300 200 250 500 120 380 200 270 80 120 130 60 800 1000 1000 90 70 60 90 270 170 120 40 70 100 180 >1000 >1000 8000 800016000 9000 吕梁运动 前 震 旦 系 构 造 阶 段 加 里 东 构 造 阶 段 加里东运动 海西运动 海 西 构 造 阶 段 燕山运动Ⅰ 燕山运动Ⅲ 燕山运动Ⅱ 阿 尔 卑 斯 构 造 阶 燕 段 山 构 造 阶 段 喜马拉雅运动Ⅰ 喜马拉雅运动Ⅱ 主 要 地 壳 运 动 构 造 阶 段 黄褐色砂质粘土及砾石层 喜 马 拉 雅 构 造 阶 段 黄灰色、土黄色黄土、亚粘土 灰黄、浅褐黄色粉砂质黄土 浅棕黄色石质砂土,底为砂砾岩 三趾马红土,土黄色泥质粉砂岩、砂岩 橙黄、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上部为钙质粉砂岩,下部为淡黄色泥质砂岩、砂岩间互 砖红色厚层、块状中~细粒砂岩 上部桔红、棕黄、灰绿色砂岩为主夹泥灰岩,下部砂质泥岩为主。 中至厚层状桔红、土黄色交错层砂岩,加少量泥岩。 黄绿色砂质页岩与灰白、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 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页岩 桔红色块状交错层砂岩,局部夹粉砂岩。 杂色砾岩层 棕红紫灰块状砾岩、巨砾岩夹砂眼、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泥岩、底部有灰黄色细砂岩,顶部位泥灰岩 灰绿、紫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砂岩互层,上部泥岩为主,底部为砂砾岩。 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互层夹多层煤,底部为厚层砂岩 厚层块状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或两者成相变关系 瓦窑堡煤系,灰绿色泥岩夹粉细砂岩、碳质页岩及煤层 厚层、块状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及煤线 上部以泥岩、粉砂质砂眼为主,中部粉砂岩为主,下部碳质页岩、油页岩发 育 深灰、灰黑色泥岩及灰色粉砂岩,上部夹块状细砂岩,陕北有黑页岩 肉红色、灰绿色长石砂岩(具“麻斑”构造)夹紫色泥质岩 上部灰绿、棕紫色泥质岩夹砂岩,下部为灰绿色砂岩砂砾岩 棕红紫红色块状斜层理砂岩夹同色泥质岩及含砾砂岩 灰紫、灰白色块状斜层理砂岩夹同色泥质岩、砂砾岩 上部为鲜红、棕红色含灰质结核之泥质岩,下部为砂岩 紫红、黄绿色泥质岩夹砂岩 黄绿色块状砂岩、含砾砂岩与泥岩互层 深灰、灰色泥质岩夹煤线及可采煤层 灰、深灰黑色砂岩、页岩、油页岩及煤层 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底部为砂岩* 块状灰岩、砾状灰岩及瘤状灰岩 页岩夹灰岩及砾状灰岩 灰色、深灰色块状灰岩白云岩及泥灰岩、页岩 深灰色块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浅灰色硅质灰岩 深灰、浅桔黄色块状白云质竹叶状灰岩 深灰色块状白云质结晶灰岩及竹叶状灰岩 浅黄、灰色块状泥质灰岩夹白云质结晶灰岩 深灰色结晶灰岩、鲕状灰岩夹泥灰岩 暗紫红色砂质页岩夹鲕状灰岩及结晶灰岩 暗紫红色页岩夹深灰色鲕状灰岩及石英砂岩 浅灰紫红色泥灰岩、鲕状灰岩及石英砂岩、结晶灰岩 浅灰紫红色层状含磷砂岩及磷块岩,夹结晶灰岩 紫红、紫灰色泥页岩及灰白色砾岩夹石英砂岩 灰色、浅棕色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石英砂岩、千枚岩 绢云母石英片岩、杂色片岩 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及大理岩 绿色片岩 深变质花岗片麻岩 仅在盆地东缘 零星分布 *在盆地西部 外围称羊虎沟 *仅零星分布 在盆地西部的 环县甜水堡和 西南缘的千阳 县草碧沟、芬 芳河一带 岩性特征 备 注
地层代号——精选推荐
地层代号2 地层符号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
例如:Kz表⽰新⽣界、Mz表⽰中⽣界、Pz表⽰古⽣界、PT表⽰元古宇等。
界还可以分为亚界,⽽太古宇⼜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
中⽣界、新⽣界习惯于不分亚界。
例如:Pz2表⽰上古⽣界、Pz1表⽰下古⽣界、Pt3表⽰新元古界等。
系的附号⼀般⽤字母表⽰:例如Q表⽰第四系、R表⽰第三系、K表⽰⽩垩系[3]、J表⽰侏罗系、T表⽰三叠系、P表⽰⼆叠系、C表⽰⽯炭系、S表⽰志留系、O表⽰奥陶系、∈表⽰寒武系、Z表⽰震旦系。
亚系的符号⼀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新第三系、E 表⽰⽼第三系。
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全新统、Q3表⽰上更新统、Q2表⽰中更新统、Q1表⽰下更新统等。
⽽属于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使⽤范围的地层单位“阶”的符号是在统的符号后⾯加上阶名汉语拼⾳头⼀个正体⼩写字母,如同⼀统内阶名第⼀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的阶⽤⼀个字母,较新的阶在头⼀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的⼀个正体⼩写字母。
例如∈3f上寒武统凤⼭阶、∈3c上寒武统长⼭阶等等。
岩⽯地层单位符号包括:群的符号、组的符号和段的符号等。
(1)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两个汉语拼⾳⼩写斜体字母,第⼀个为汉语拼⾳的头⼀个字母,第⼆个是拼⾳最接近的声母。
例如:Pt1ht滹沱群、∈2sh⽔⼝群。
在Autocad制图中可将ht、sh选中,点菜单格式⾥的⽂本风格,找出字体名称为:“T Dutch801 Rm BT”的字体,点击新的⽂本,设⼀个新层就OK了。
同时,还可将正体字改为斜体字,⽅法为:先点属性菜单,然后点要更改的字按⿏标右键出现⼀个更改⽂本对话框点击风格栏⾥选“STYLE1”就“OK”了。
将正体字设成斜体⼩写字母,这样就可形成⽐较标准的格式了。
另外亚群的符号考虑在群的符号之右上⾓注以⼩写正体字母如:a、b、c、d表⽰,例如: Pt1hta滹沱群下亚群。
地层年代成因符号表[精华]
地层年代成因符号表[精华] B.1 地层年代符号
B.2 第四纪地层成因类型符号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
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
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 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
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
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世界地层表
Lower
埃姆斯阶
Emsian
布拉格阶
Pragian
洛赫考夫阶
Lochkovian
志留系
Silurian
普里道利统
Pridoli
罗德洛统
Ludlow
卢德福特阶
Ludfordian
高斯特阶
Gorstian
温洛克统
Wenlock
侯墨阶
Homerian
申伍德阶
Sheinwoodian
兰多维列统
Llandovery
Hauterivian
瓦兰今阶
Valanginian
贝里阿斯阶
Berriasian
侏罗系
Jurassic
上侏罗统
Upper
提塘阶
Tithonian
钦莫利阶
Kimmeridgian
牛津阶
Oxfordian
中侏罗统
Middle
卡洛夫阶
Callovian
巴通阶
Bathonian
巴柔阶
Bajocian
阿林阶
下三叠统
Lower
奥伦尼克阶
Olenekian
印度阶
Induan
古生界Paleozoic
二叠系
Permian
乐平统
Lopingian
长兴阶
Changhsingian
吴家坪阶
Wuchiapingian
瓜德鲁普统
Guadalupian
卡匹敦阶
Capitanian
沃德阶
Wordian
罗德阶
Roadian
乌拉尔统
第二阶
Stage 2
幸运阶
Fortunian
地层编号表
填土
1-1素填土
1-2种植土
1-3杂填土
1-4人工填筑土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2-1粉质粘土,软塑
2-2粉质粘土,硬塑
2-3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塑2-4淤泥,流塑
3-1粉砂,松散
3-2粉砂,稍密
3-3粉砂,中密
3-4粉砂,密实
4-1细砂,松散
4-2细砂,稍密
4-3细砂,中密
4-4细砂,密实
5-1中砂,稍密
5-2中砂,中密
5-3中砂,密实
6-1粗砂,稍密
6-2粗砂,中密
6-3粗砂,密实
7-1砾砂,稍密
7-2砾砂,中密
7-3砾砂,密实
8-1细圆砾土,中密
8-2细圆砾土,密实
8-3粗圆砾土,中密
8-4粗圆砾土,密实
8-5卵石土,中密
8-6卵石土,密实
下第三系Edn
9-1泥质砂岩,全风化
9-2泥质砂岩,强风化
9-3泥质砂岩,弱风化
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 10-1砂岩,全风化
10-2砂岩,强风化
10-3砂岩,弱风化
11-1炭质页岩,全风化
11-2炭质页岩,强风化
11-3炭质页岩,弱风化
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 12-1灰岩,全风化
12-2灰岩,强风化
12-3灰岩,弱风化。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系地层代号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ml--人工填土
2.2. pd--植物层
3.3. al--冲击层
4.4. pl--洪积层
5.5. dl--坡积层
6.6. el--残积层
7.7. eol--风积层
8.8. l--湖积层
9.9. h--沼泽沉积层
10.10. m--海相沉积层
11.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12. gl--冰积层
13.13. fgl--冰水沉积层
14.14. b--火山堆积层
15.15. col--崩积层
16.16. del--滑坡堆积层
17.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18. o--生物堆积
19.19. ch--化学堆积物
20.20. pr--成因不明沉积
产状三要素
走向:断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的延伸方向即为断层的走向。
它表示岩层在地面上的延伸方向。
倾向:断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斜线或真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为断层的倾向。
倾角: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叫倾角。
它表示在垂直断层面走向的直立剖面上该层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①方位角表示法。
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205∠65,即倾向为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295°或115°。
②象限角表示法。
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根据国标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15-C80共14个强度等级其中C15标示混凝土的标准立方试块的抗压强度至少为15MPa,不超过20MPa,超过20MPa的就是C20了,一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