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它们在森林和公园中都十分常见。

松树也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会对松树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对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和防治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对于保护松树的生长至关重要。

一、松树的主要病害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是一种寄生于松树木质部的线虫,会对松树造成严重危害。

患病的松树会出现松脂管内有白色粉末状泡沫,而且松树的树皮会变得干燥松脆。

受害的松木在剖切时会有明显的褐化并伴有松香味。

防治技术措施:(1)选用健康种苗进行栽种,不使用受到感染的松木或松木制品;(2)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松树的健康状态;(3)定期对松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患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松材虫松材虫是松木材林害虫的主要成虫,在树皮皲裂处产卵和取食,在松树受损树身处取食宜家,严重危害松树。

松材虫的存在会导致松树的树皮褐化,形成破损和孔洞,直接危害了松树的生长。

防治技术措施:(1)松树栽植地附近,不要栽种易成为松材虫的松树木种;(2)采用化学防治技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对松材虫进行防治;(3)及时清除树林中的枯枝败木、树桩和虫源,减少松材虫的滋生地。

3. 松锈病松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松树病害,主要侵害松树的叶片和嫩枝,会导致叶片变黄、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松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防治技术措施:(1)增强松树的免疫力,保持其健康生长;(2)采用高效杀菌剂对松锈病进行喷洒治理;(3)及时清除树叶和枯叶,减少真菌的滋生地。

1. 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树的常见害虫,它会在松树的树干和树叶上产卵并孵化,以松树为食,导致松树的叶片被大量吞食,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

防治技术措施:(1)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等天然控制因素;(2)定期对松树进行清理和喷洒杀虫剂,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三、松树的综合防治措施1. 加强松树的管理对种植的松树进行管理,保持其健康生长,注意树体修剪和整形,及时清理枯枝败木和树皮。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
采取封山措施,限制人类 活动,保护森林植被,促 进森林自然恢复。
生物防治措施
天敌保护利用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如鸟类、昆虫 等,通过生物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控制 病虫害。
微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等, 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化学防治措施
科学用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生 态造成不良影响。
松树毛虫
总结词
以松树针叶为食,造成松树生长缓慢、枯黄甚至死亡。
详细描述
松树毛虫的幼虫在孵化后开始以松树针叶为食,随着幼虫的生长,食量逐渐增大 ,严重时可将整株松树的针叶吃光,导致松树死亡。该虫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容 易爆发。
松突圆蚧
总结词
以寄生的方式附着在松树根、干、枝上,吸取养分,导致松 树生长不良。
03
防治松树病虫害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环境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在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对非目标生物造成 伤害。
合理使用农药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同时降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注意安全用药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服,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药 雾。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防止 其扩散和蔓延。
提高防治技术
推广无公害防治技

优先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如 生物农药、天敌等,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优化防治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林分的实际 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2023版)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2023版)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松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松树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松树的生长和发展,及时有效地防治松树病虫害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以供参考。

一、松树病虫害的分类和特点松树病虫害主要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病害包括松材线虫病、松枯萎病、松球菌病等。

虫害包括松毛虫、松毛虫、松虱、松蚧等。

⑴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松树常见的致命病害之一。

它主要通过松树的树干和根系侵入松树体内,繁殖生长导致松树枯死。

松材线虫病的特点是松树干上出现大量树脂流出、松针逐渐失去绿色并枯黄脱落。

⑵松枯萎病松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松树病害,它会导致松树的枝条和针叶逐渐枯死。

松枯萎病的特点是松树的树冠憔悴无力,枝条上出现褐色小斑点,严重时松树会完全枯死。

⑶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它会大量食用松树的针叶,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发育。

松毛虫的特点是其成虫有鳞翅,幼虫体呈现绿色,有长毛。

⑷松虱松虱是松树幼树的重要害虫,它吸取松树树汁,给松树苗木带来很大的危害。

松虱的特点是身体扁平,颜色多为淡黄绿色。

二、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⑴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天敌或有益微生物来控制松树病虫害的方法。

比如引入寄生性天敌昆虫控制松毛虫等。

⑵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来杀灭松树病虫害的方法。

在防治过程中,必须遵守农药的使用指导,注意剂量和施药时机。

⑶林地管理良好的林地管理对松树病虫害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及时清除松针和落叶等枯枝败叶,避免病菌虫卵的滋生繁殖。

⑷树种抗病虫害品种选育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松树品种,提高松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附件本文档附有以下相关文件供参考:附件1:松树病虫害常见害虫图片附件2:松树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指导书附件3:松树病的病菌种类及特点介绍四、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农业农村部关于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意见》:这是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松树病虫害的防治1. 引言松树(拉丁名:Pinus)是常见的针叶树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然而,松树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导致松树的生长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为了保护和管理松树,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帮助读者了解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 松树病虫害的种类与危害2.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松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松材线虫引起。

松材线虫侵入松树的导管,导致导管堵塞,影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输送,导致松树枯萎。

该病害对松树产生很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松树死亡。

2.2 松毛虫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其幼虫以松树的叶片为食。

大量松毛虫的食害会导致松树叶片凋落,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松树的生长和发育。

2.3 松树白粉菌病松树白粉菌病是由松树白粉菌引起的,它会在松树的叶片上形成白粉状菌丝,严重影响松树的光合作用和生物学效能。

3.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3.1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松树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 综合防治:采用多种防治方法,综合防虫害。

- 预防为主:加强预防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 综合施策:充分利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手段,结合防治措施。

- 局部防治:根据松树病虫害的种类和侵袭程度,采取局部防治措施。

3.2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重点在于松树的预防和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强化松树的养分供应,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

- 促进松树的生长,增强松树的免疫系统。

- 定期监测松树的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的松树。

- 对于严重患病的松树,可采取砍伐和烧毁的处理方式。

3.3 松毛虫的防治方法对于松毛虫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机械防治:手工采摘松毛虫。

-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松毛虫的寄生虫,以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 化学防治:喷洒杀虫剂对松毛虫进行灭杀。

3.4 松树白粉菌病的防治方法防治松树白粉菌病的方法包括:- 松树清洁:及时修剪和清除松树上的受感染叶片。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引言
松树(学名:Pinus)是常见的针叶树种,其生长期常受到各种
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持松树的健康生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
措施。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针对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二、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
⒈引种抗病品种,提高病虫害抵抗力。

⒉加强生物防治,利用寄生线虫或细菌来控制松材线虫的繁殖。

⒊植株间距合理间隔,保持松树的透气性,减少病菌的传播。

⒋及时移除和销毁被感染的树木,避免病原菌的扩散。

⒌清除林下密集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源。

三、松毛虫防治措施
⒈喷洒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以有效控制松毛虫的繁殖。

⒉定期清除松树周围的落叶、杂草等,减少虫卵的滋生。

⒊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如悬挂粘虫纸,吸引松毛虫并将其粘住。

⒋引进天敌,如寄生性蜂类等,来控制松毛虫的生长发育。

四、松锈菌病防治措施
⒈合理调整松树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抗病能力。

⒉加强树木的营养供应,增强树木的免疫力。

⒊喷洒松锈菌病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控制病菌的繁殖。

⒋及时修剪和移除被感染的树木部分,阻断病变的扩散。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⒈松树病虫害防治示意图
⒉松树病虫害防治记录表
⒊松树病虫害防治专家意见报告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生物防治:指利用天敌、寄生线虫、细菌等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⒉杀虫剂:指用于杀灭或控制虫害的化学药剂。

⒊锈菌病:一种由锈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导致植物叶子或幼苗出现红褐色病斑。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经验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
经验总结
在松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 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监测预警工作,提高防治技 能和水平。
展望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松树病虫害防治将更加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推动松树病虫害防治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需要加强科研 和推广工作,不断完善松树病虫害防治体系和技术水平。
02
实践案例二
某林场松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
防控技术,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天敌资源。
03
应用效果评估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评估,可以看出综合防治措施在松树病虫害防
治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
松树生长质量和生态效益。
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05
综合防治措施与实践案例
综合防治方案制定与实施步骤
制定防治方案
加强监测预警
根据松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 相应的防治方案,包括防治目标、防治策 略、防治措施等。
通过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 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为防治方案的 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采取综合措施
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研发具有 抗虫性的松树品种。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等,对 松树害虫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药剂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杀菌 剂等,对松树病虫害进行防治。
涂白树干
用石灰水等涂白树干,防止害虫在 树干上产卵和入侵。
化学熏蒸
使用化学熏蒸剂,如溴甲烷等,对 松材进行熏蒸处理,杀死隐藏在其 中的害虫。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一、病虫害概述松树病虫害是指在松树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对松树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病害防治措施2.1 松树枯萎病防治a) 及时清除感染了松树枯萎病的植物,并进行焚烧或完全销毁。

b) 避免过度浇水,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c)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药剂喷洒治疗。

2.2 松树胸腐病防治a) 定期检查松树的树干和分枝,及时剪除感染了胸腐病的部分。

b) 使用含有铜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3 松树针叶枯萎病防治a) 进行松树苗木的疏剪,保证光线和通风良好。

b)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定期喷洒。

2.4 松树灰斑病防治a) 及时清除感染了灰斑病的松叶,并进行焚烧或完全销毁。

b) 使用含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

2.5 松树褐带叶蜂防治a) 使用适量的松脂进行喷洒以阻止褐带叶蜂的产卵。

b) 在繁殖期间使用松脂作为诱集剂。

三、虫害防治措施3.1 松毛虫防治a) 定期清除松树周围的枯叶和枯枝。

b) 在幼虫孵化期间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3.2 松象防治a) 松树幼苗周围用草帘或防虫网进行覆盖,减少松象成虫的卵沉积。

b) 使用有效的杀虫剂对松象成虫进行喷洒。

3.3 松材线虫防治a) 及时清除感染了松材线虫的松木,并进行焚烧或完全销毁。

b) 使用含有杀线虫成分的药剂进行喷洒或浸渍。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文件:- 松树病虫害图片示例- 松树病虫害防治药剂清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杀菌剂:指用于防害的一类农药,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2.杀虫剂:指用于防治虫害的一类农药,其主要作用是杀死或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3.药剂喷洒:指将杀菌剂或杀虫剂溶解于水中,通过喷雾器均匀喷洒到植物表面的一种防治方法。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病害防治1. 松材线虫病防治:松材线虫病是松树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导致松树的死亡。

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清除病树、进行化学药剂喷洒等。

2. 松球枯萎病防治:松球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松树的球果变形、凋萎和掉落。

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对松树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移除感染的球果,进行适当的病害防治药剂喷洒。

3. 松栗孔蚊防治:松栗孔蚊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危害松树的幼苗和嫩枝。

预防和控制松栗孔蚊的主要措施包括:及早除去树冠附近的雨水、病斑和死枝,增加树冠通风和阳光照射,适时进行化学药剂喷洒。

虫害防治1. 松毛虫防治:松毛虫是松树的常见害虫,会吃食松树的针叶,导致松树营养不良和生长受阻。

预防和控制松毛虫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对松树进行巡查,发现虫害及时采取化学药剂喷洒或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

2. 松毛虫防治:松毛虫是松树的常见害虫,会吃食松树的针叶,导致松树营养不良和生长受阻。

预防和控制松毛虫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对松树进行巡查,发现虫害及时采取化学药剂喷洒或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

3. 松毛虫防治:松毛虫是松树的常见害虫,会吃食松树的针叶,导致松树营养不良和生长受阻。

预防和控制松毛虫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对松树进行巡查,发现虫害及时采取化学药剂喷洒或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保护松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在防治过程中,还要注意环境的安全和生态的平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松树是我们常见的重要经济林木之一,但也容易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会导致松树健康受损,生长减缓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松树的生长和保护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1)白纹悬铃木病。

白纹悬铃木病是一种常见的松树病害,主要通过昆虫传播。

预防和治疗此病的关键是定期巡查,及时剪除病树枝杈,燃烧或埋葬以防止病原传播。

此外,增强松树的养分供应以提高抗病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2)松树细菌性根癌病。

松树细菌性根癌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可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防治此病,首先要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其次,及时修剪并清除感染了的树枝和根部。

此外,保持土壤通风和水分平衡,以提高松树的抵抗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3)松毛虫病。

松毛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的昆虫。

预防和治疗此病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清除松毛虫。

可以手工捕捉松毛虫或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此外,保持松树的健康,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1)松毛虫。

松毛虫是松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预防和治疗此害虫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清除松毛虫。

如果发现大规模的松毛虫虫害,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此外,及时清除松树周围的杂草和病虫害树枝也有助于减少松毛虫的数量。

(2)松毛虫。

松毛虫是另一种重要的松树害虫。

为了防治此害虫,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或者设置化学诱捕器来吸引和杀死松毛虫。

此外,保持松树的健康状态和增强其抵抗力,比如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养分,也是防治松毛虫的重要手段。

(3)松树线虫病。

松树线虫是一种引起松树线虫病的寄生虫。

松树线虫病会导致松树的根部受损,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

因此,预防和治疗此病害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清除感染了的树木。

此外,确保土壤通风和水分平衡,提供适当的养分供应,以增强松树的抗病害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巡查和清除感染了的树枝和树木、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增强松树的抗病害能力等。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松树病虫害的防治引言松树是一种生态重要的树种,但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很大。

病虫害不仅会导致松树生长受限,也会对松树林的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合理的防虫害对于保护松树林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松毛虫松毛虫是导致松树叶片被食害的主要病虫害之一。

它们喜欢在松树的嫩叶上寻找食物,严重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美观。

防治方法:- 人工清除:定期检查松树的叶片,发现有松毛虫存在时,立即手动清除其虫体。

- 生物防治:引进天敌如寄生性益虫或寄生性蜂等,进行生物防治,有效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 化学防治:如果松毛虫的数量严重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可以采用一定剂量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但需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

2. 松锈病松锈病是松树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通过感染松针上的小孢子概杆菌引起。

松锈病会导致松针变黄、脱落,严重时甚至导致松树死亡。

防治方法:- 剪除感染部位:发现受到病害感染的松树,应及时将受感染的松针、树枝等剪除,防止病害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松树。

- 强化管理:加强松树的生态环境管理,合理疏除林下植物,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环境。

- 药剂喷洒:在病害初期,可以喷洒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3. 松树木虱松树木虱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它们以松树的树皮和嫩叶为食,大量滋扰树体,严重时会导致松树死亡。

防治方法:- 粘虫剂:在松树的干枝上涂抹粘虫剂,通过粘住松树木虱,防止它们向树冠和新枝子移动。

- 化学防治:在松树木虱密度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但需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

4. 松树白粉病松树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孢子在植物表面传播。

它会导致松针变色、落叶和松树整体衰弱。

防治方法:- 剪除感染部位:发现受到感染的松树,应及时将受感染的松针、树枝等剪除,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 药剂喷洒:在白粉病初期,可以采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病症的发展。

- 强化管理:加强松树的生态环境管理,尤其是通风和光照条件,以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突圆蚧
分布与危害
松突圆蚧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松树等针叶树,可导致树势衰弱、枯萎甚 至死亡。
防治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害虫传播;加强林间管理,如清除枯死枝叶、进行化学防治 等;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03
松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1 2
保护天敌
保护松树林中的天敌昆虫、鸟类等,利用天敌 的自然控制作用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化学防锈
03
使用化学防锈剂,如代森锰锌等,来控制松树锈病的危害。
物理防治
人工捕捉
对于一些数量较少、分布集中的害虫,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来控制其危害。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频振灯等灯光来诱杀害虫。
阻隔法
对于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可以在树干上绑扎塑料薄膜或胶带等,以阻止其上 树危害。
松树锈病
症状
松树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病菌侵入后,初期在针叶上出现淡绿色 小斑,逐渐扩大呈黄褐色或赤褐色。严重时锈孢子盘突破表皮,呈疮痂状。
防治方法
加强松林抚育管理,清除林下杂草,改善通风条件。发现锈病时,及时喷洒百菌 清、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
02
松树虫害及其防治
松毛虫
分布与危害
人工释放天敌
人工释放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 害虫的繁殖和扩散。
3
培育抗病品种
选育和推广抗病、抗虫的松树品种,提高松树 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
01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杀螟松、甲胺磷等,严格
控制使用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松树造成污染。
化学除草
02

松树病虫害防治

松树病虫害防治

松树病虫害防治松树作为一种常见的林木,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

然而,由于气候、环境以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松树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护松树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松树病虫害的种类、预防方法以及常用的防治措施。

一、松树病虫害的种类松树病虫害主要包括松毛虫、松球蚜、白粉病等。

其中,松毛虫会以松树的叶片为食,将其严重破坏;松球蚜则会吸食松树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干瘪等;而白粉病则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树冠发黄、叶片凋谢等。

二、预防方法在进行松树病虫害防治之前,我们首先应该采取预防措施,以尽量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1. 松树品种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区适合选择耐寒抗病虫的品种种植,优质的品种对病虫害有更高的抵抗力。

2.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适时施肥,加强土壤改良,提高松树生长环境品质。

3. 合理修剪:及时修剪病虫害病变部位,防止病情扩散。

4. 杂草清除:定时清除松树周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栖息地。

三、常用的防治措施当病虫害已经发生或受到威胁时,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或益生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可以引入寄生性昆虫对松毛虫进行控制,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分解致病菌。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喷洒或涂抹松树来杀灭病虫害。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剂量和施药时机,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物理防治:通过使用陷阱、黏虫板等物理方法来捕捉或阻隔病虫害。

同时可以利用光线、温度等条件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松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预防措施以及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我们可以保护松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松树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松树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措施并加强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松树病虫害的发生,为松树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1.引言松树病虫害是松树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帮助园林师和农业工作者更好地管理松树种植。

2.松树病害2.1 松树杆基腐病松树杆基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受潮湿环境、黏土土壤和受损的树干影响。

该病害会导致松树生长缓慢、树枝枯萎和整体树体不稳定。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修剪受感染的树枝,改善排水条件,增强土壤通气,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

2.2 松盘孔蛾松盘孔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其幼虫会在松树树干上钻洞,导致树体受损。

防治措施包括及早控制虫害,清除受感染的树干,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2.3 松针锈病松针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松树的针叶。

叶片上会出现红色的锈斑,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修剪受感染的树叶,增加阳光照射,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

3.松树虫害3.1 松毛虫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其幼虫会吃掉松树的针叶和嫩枝,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

防治措施包括人工捕捉松毛虫,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增加天敌如寄生蜂的数量。

3.2 松叶蛾松叶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其幼虫会食用松树的叶片,导致松树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包括及早控制虫害,清除受感染的叶片,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3.3 松象甲松象甲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其幼虫会吃掉松树的树皮,造成树体受损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及早控制虫害,清除受感染的树干,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4.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松树病虫害实例照片、杀菌剂和杀虫剂的使用说明等。

5.法律名词及注释●杀菌剂:一种用于杀死或抑制真菌生长的药剂。

●杀虫剂:一种用于杀死或抑制害虫生长的药剂。

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2010-07-25 07:27:11| 分类:经杂病虫防治 |字号订阅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林业病虫害防治200问)渭南林业局170.夏季为什么松树会大量落叶?如果在正常的年份中,松树林内发生大量的针叶,极有可能为松落针病所致。

松落针病在在吉林省中、东部林地中普遍发生,以东部发生严重,造成松树早期落叶,影响松树生长。

本病初期症状因树种而稍有差异。

通常为害2a(年)生针叶,有的也发生于当年生针叶上。

在红松上,最初针叶上出现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夏时节全叶发黄脱落;在油松针叶上初病斑不明显,针叶的颜色由暗绿变为灰绿,以后变成红褐色而脱落。

通常于第2a春,落下的病针上会产生典型的后期症状特征,即在染病落针叶上出现纤细的黑色横线,将针叶分割成若干段,也有的落针病叶上不产生黑色细横线,在横线间产生椭圆形黑色小点,长径约0.2~0.3mm(毫米),为病菌的无性繁殖器官;以后又产生较大的黑色长圆形突起的颗粒,长径约1~1.5 mm,具油漆光泽,中央有条纵裂缝,为病菌的有性繁殖器官。

171.如何掌握松落针病的发病规律?该病的病菌在落叶上越冬。

第2a(年)春病原孢子陆续成熟,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借风力飞散,落于针叶上萌发从针叶气孔侵入,约经1~2个月才出现明显的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2a生以上的针叶,但到侵染的后期,当年针叶逐渐成长,仍可能有少数的受侵染。

在孢子放射期间,如降雨次数多、湿度大,则有利于孢子的散放和萌发侵入。

因此能促进病害的发生。

本病的发生与寄主的生长情况有密切关系。

如林相破坏,林地干旱,土壤瘠薄,林木遭受病虫害、管理不良和空气污染等,都会促进病害的发生。

172.如何防治松落针病?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木的抗性。

对小面积人工林及苗圃地,在孢子飞散前清除病叶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合理营造针阔混交林可减少发病。

在6~7月间,可选择喷雾1%的波尔多液,0.3~0.5度的石硫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代森锰锌500倍液,50%退菌特、70%敌克松500~700倍液等共2~3次,如降雨数多应增加喷药次数。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精简版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精简版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简介松树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种,被广泛种植于园林、森林和农田等地。

松树病虫害对松树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松树健康生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病害是松树生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

下面了几种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松材线虫病防治:定期巡视松树,及时发现有病虫害的情况。

对于已感染的松树,及时剪去感染部分,并对剪口进行消毒处理。

在病区周围翻土,清除病害源,防止病害的扩散传播。

- 松球锈病防治:及时清理落叶和枯枝,减少病源的积累。

在病害发生季节,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防止病害扩散。

- 松材线虫病防治:勤检查和修整芽叶和嫩枝,清除虫卵和幼虫。

使用杀虫剂喷雾或土壤处理。

2. 昆虫害防治除了病害外,松树还容易遭受各种昆虫的侵害。

以下是常见的昆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松毛虫防治:清理病虫害树枝和叶片,以减少虫源。

在虫害高发季节,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喷洒。

更重要的是,注意生态平衡,增加松树的自然抗虫能力,例如增加天敌的数量,如甲虫、寄生虫等。

- 松蛾防治:定期检查松树并认识病虫害防治技术。

对于已经感染的松树枝叶,进行剪除和销毁,以免病害的扩散。

预防措施除了对松树病虫害的防治,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以下是预防措施的一些建议:- 松树种植选材: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减少后期的防治措施。

- 松树健康管理:保持松树的良好生长环境,保持树冠的通风和透光,及时修剪和除杂。

- 松树营养管理:合理施肥,提高松树的营养水平,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结论。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2023最新版)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2023最新版)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松树病虫害的防治一、引言松树是常见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保障松树的健康生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二、病害防治⒈松材线虫病⑴病虫特征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于松树而引起的一种病害。

其主要特征是松木变得褐色,并伴有树皮开裂、迅速凋萎、严重者导致死亡。

⑵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 加强松树的生育管理,保持树体健康。

- 清除病树,以减少病源扩散。

- 使用杀线虫剂进行防治。

⑴病虫特征松毛虫是松树常见的害虫之一,以树叶为食,造成明显的脱叶现象,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

⑵防治措施- 建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虫情并进行灭治。

- 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

-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控制害虫的繁殖。

三、其他病虫害防治⒈松小蠹防治⑴病虫特征松小蠹是松树的常见害虫之一,以松树的树皮、木材为食物,严重损害松树的生长,导致树皮剥落,木材质量下降。

⑵防治措施- 定期检查松树的树皮,发现虫孔及时进行杀虫处理。

- 保持松林周围的卫生,清除枯枝、落叶等病害源。

- 注意松树的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害虫蔓延。

⑴病虫特征松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特征是松树树干上出现黑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树皮开裂、树干变形。

⑵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定期检查松树的病情,如有发现,及时进行药剂喷洒。

- 清除病树,以减少病害扩散。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⒈松树病虫害防治监测表格⒉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示意图⒊松毛虫灭治药剂使用说明书注:附件内容详见附件文档。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植物检疫法:指控制和预防病虫害侵入、侵扰我国植物的法律法规。

⒉植物保护法:指保护植物资源、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法律法规。

⒊杀虫剂:指专门用于杀灭害虫的药剂或化学物质。

⒋杀线虫剂:指专门用于杀灭松材线虫的药剂或化学物质。

六、结束。

松树病虫害防治策略

松树病虫害防治策略

松树病虫害防治策略松树作为常见的林木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但也面临着来自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促进松树健康成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松树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松树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造成松树枯死的主要病害之一,常见于油松、华山松等松树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管理林地,及时清理枯死树木和松树残余物,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2)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加强对松树的病害监测和预警。

(3)合理施肥,增强松树的抗病能力。

(4)喷洒适量的杀线虫剂或熏蒸剂进行防治。

2. 针叶枯萎病针叶枯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松树病害,通常由真菌引起。

为了有效防治针叶枯萎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清理林地,清除松针和其他植物残余物,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2)加强松树的养护管理,提高松树抵抗病害的能力。

(3)使用松针保护剂进行喷洒,形成保护膜,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3. 松球胶腐病松球胶腐病是一种常见的松树病害,主要由细菌引起。

为了预防和控制松球胶腐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增强松树的免疫力。

(2)及时修剪松树枝条和过密的枝叶,提高枝条通风透光性。

(3)加强松树的管理,避免过度施肥和灌溉。

二、松树常见虫害及防治策略1. 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树主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松针为食,严重损害松树的生长。

为了有效控制松毛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进行松树幼虫监测,掌握虫情并进行早期防治。

(2)进行松树的清洗和修剪,清除松毛虫的卵和幼虫。

(3)喷洒杀虫剂,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2. 松材象松材象是松树的重要害虫,其幼虫以松木为食,严重危害松树的生长。

针对松材象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松树,及时发现松材象的痕迹,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清除已感染的松木,减少病虫源的传播。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松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然而病虫害对松树的生长和木材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松树病虫害,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一、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1·清理寄主树在林区中定期清理或砍伐受感染的松树,并及时销毁。

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2·笔型切除法对已感染的树干进行切割,割出松材线虫病的病斑,宽度约为1cm,并保留健康的木质。

随后,在病斑上刷上杀线虫剂,并覆盖保护材料。

3·定期喷洒杀虫剂定期喷洒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建议在春季和夏季进行喷洒,坚持多次喷洒,以增加防治效果。

二、松毛虫病防治措施1·人工除虫在松树旺盛季节,定期人工除虫,将松毛虫手工收集并销毁。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林地。

2·喷施生物农药使用环保的生物农药喷洒到松树受虫害的部位,可以有效地杀死松毛虫。

建议选择对松毛虫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生物农药。

三、松材蠹病防治措施1·清理林区定期清理林区中的枯枝落叶和患病部分的木材,减少松材蠹的滋生栖息地。

2·杀虫剂喷洒对松树林地进行定期的杀虫剂喷洒,特别是在松材蠹的旺盛季节,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四、松叶锈病防治措施1·防除病害源及时清理林区中受感染的松针,减少病害源的积累。

2·喷洒杀菌剂在松叶锈病的患病季节,喷洒适量的杀菌剂,特别是在松针初生期的2-3次喷洒,可以有效地控制松叶锈病的发生。

以上是针对常见的松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防治方法示意图、杀虫剂喷洒方案等,请参阅。

法律名词及注释:1·杀线虫剂:指用于杀灭线虫和蠕虫的农药类药剂。

2·生物农药:以微生物和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杀虫、杀菌或除草作用的农药。

3·松材蠹:一种以松木为害的木材病虫害。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松树主要病虫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研究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它们在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和林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松树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生长品质和产量。

了解松树主要病虫害的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松树主要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松树主要病害1. 松树白粉病松树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它主要侵害松树的叶片和嫩枝。

患病的叶片和嫩枝表面会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菌丝层,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导致树木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防治技术措施: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采用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效果比较明显。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昆虫,如瓢虫等,对白粉病的菌丝进行控制。

2.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疾病,它主要侵害松树的木质部分,导致树木发生脱水、枝叶干枯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松木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技术措施:对于已经患病的树木,可以采用砍伐和烧毁的方法进行防治。

在病区范围内,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疫情蔓延,采取封锁疫区、限制交通、加强检疫等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防治技术措施:对于已经患病的树木,可以采用清除病死树木、加强排水和通风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有利于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1. 松毛虫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主要以松树的叶片为食,造成松树叶片被大面积啃食,导致松树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和树木的生长。

3. 松大脚金龟子对于松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加强对松树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疫情的蔓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地保护和促进松树的生长和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2010-07-25 07:27:11| 分类:经杂病虫防治|字号订阅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林业病虫害防治200问)渭南林业局170.夏季为什么松树会大量落叶?如果在正常的年份中,松树林内发生大量的针叶,极有可能为松落针病所致。

松落针病在在吉林省中、东部林地中普遍发生,以东部发生严重,造成松树早期落叶,影响松树生长。

本病初期症状因树种而稍有差异。

通常为害2a(年)生针叶,有的也发生于当年生针叶上。

在红松上,最初针叶上出现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夏时节全叶发黄脱落;在油松针叶上初病斑不明显,针叶的颜色由暗绿变为灰绿,以后变成红褐色而脱落。

通常于第2a春,落下的病针上会产生典型的后期症状特征,即在染病落针叶上出现纤细的黑色横线,将针叶分割成若干段,也有的落针病叶上不产生黑色细横线,在横线间产生椭圆形黑色小点,长径约0.2~0.3mm(毫米),为病菌的无性繁殖器官;以后又产生较大的黑色长圆形突起的颗粒,长径约1~1.5 mm,具油漆光泽,中央有条纵裂缝,为病菌的有性繁殖器官。

171.如何掌握松落针病的发病规律?该病的病菌在落叶上越冬。

第2a(年)春病原孢子陆续成熟,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借风力飞散,落于针叶上萌发从针叶气孔侵入,约经1~2个月才出现明显的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2a生以上的针叶,但到侵染的后期,当年针叶逐渐成长,仍可能有少数的受侵染。

在孢子放射期间,如降雨次数多、湿度大,则有利于孢子的散放和萌发侵入。

因此能促进病害的发生。

本病的发生与寄主的生长情况有密切关系。

如林相破坏,林地干旱,土壤瘠薄,林木遭受病虫害、管理不良和空气污染等,都会促进病害的发生。

172.如何防治松落针病?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木的抗性。

对小面积人工林及苗圃地,在孢子飞散前清除病叶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合理营造针阔混交林可减少发病。

在6~7月间,可选择喷雾1%的波尔多液,0.3~0.5度的石硫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代森锰锌500倍液,50%退菌特、70%敌克松500~700倍液等共2~3次,如降雨数多应增加喷药次数。

173.松梢枯病发病特点是什么?发病初期,嫩梢上出现暗灰蓝色溃疡病斑,皮层开裂,从裂缝处流出松脂,邻近受害的针叶短小、枯死。

以后部分嫩梢会继续伸长,溃疡病部也会愈合;但有些病斑继续扩展,嫩梢弯曲,进而发展为枯梢。

在枝条和主干上,溃疡病部不断扩大、膨肿,并长期流脂。

当溃疡斑绕枝条一圈时,溃疡病部以上的顶梢枯死,针叶变成黄色。

若病斑环绕主干,则树木全株死亡。

174.如何防治松梢枯病?适地适树造林。

适当追施硼肥。

发现枯梢病后,应将病株枯枝、带病的针叶和球果剪除并集中烧毁。

幼株发病初期可选择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1000倍液喷雾。

发病严重的林地,春季应喷药3次:第1次在嫩梢刚抽出时,第2次在嫩梢伸长至1/2时,第3次是在第2次喷药后半个月左右。

若遇雨天,还需喷洒第4次。

175.松疱锈病发病特点是什么?松疱锈病是国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为红松上的一种重要枝干病害。

发病初期红松树干的皮层略显肿胀变软,5~6月份在干部和枝条可见到黄白色疱囊(锈抱子器)较易识别。

病树会连年发病,直至死亡,并侵染别的松树。

176.如何防治松疱锈病?严格检疫,防止病菌蔓延。

在春季或秋季,先将患病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划破,然后在病部涂抹上松焦油或粉锈宁药剂,具有一定防治效果。

该病原为转主寄主型,一部分生活须在草本植物马先蒿或茶藨子度过,另一部分在红松上过。

可用人工或除草剂于7月中旬前灭除这两种植物。

结合间伐,修整下枝、清除病株。

177.榛蘑与树木病害有关吗?在林区,榛蘑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蘑菇,很受百姓的喜欢。

但是,榛蘑却是松根朽病的病源。

松根朽病是吉林省东部山区林木的一种常见病害,它能侵染多种阔叶树和针叶树,引起根部腐烂。

该病主要发生在干基部和根部,危害20a(年)生以下的幼树,发病2~3a即可致死幼树,壮龄和老龄树则可拖延10a左右甚至更长。

被害树最初外观无明显的变化,后期树冠渐稀,针叶色淡、变细,直至全冠枯死。

树干基部肿大、流脂,有时溃烂、干裂变黑,病皮的碎片和流出的树脂常与土壤结成粘块。

剥去外皮可见皮下有白色扇状菌丝膜,向树干上方延伸可达20~30cm(厘米),还可见有黑色的线状菌索。

正是由于菌丝体在树皮层下吸收营养,破坏了韧皮部、形成层和树脂道,引起溃烂和流脂等病状。

当养分消耗尽时,菌丝还可进一步侵染木质部边材,造成海绵状白色腐朽。

阔叶树被侵害后,根部有磨菇味。

在夏秋季节里,于腐朽的根上和附近地面就长出成簇的榛菇。

178.松根朽病发病规律有哪些?该病阳坡重于阴坡。

山中、山下腹林重于山上腹林。

一般情况下,林分郁闭度大,林内湿度大,并且根与根相接触的机会增多,有利于该病的传播蔓延。

但在卫生状态好,又不过分潮湿的林分内,即使郁闭度大,发病也不重。

因此发病的轻重,即与地形,土壤水分有直接关系,也与林分经营的好坏有关系。

179.如何对松根朽病进行防治?及时发现并清除发病区中心的病株或中心病区,可采用开沟隔离病区的办法阻止菌丝发展。

适当间伐以减少林内温度、湿度,保持林内卫生。

发现染病后,及时清除病根。

对整条腐烂根,须从根基砍除,并清除病部,用1%~2%硫酸铜溶液消毒,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配成1:50的药土,混匀后施于根部。

也可在树干基部挖3~5条辐射状沟,然后浇灌5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

180.松树枝梢枯黄原因有哪些?在吉林省的5月至8月份,油松、樟子松等2针松的枝梢会出现枝梢枯黄和死亡现象,其原因主要有4项。

第1个原因是由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造成;第2个原因是松梢螟危害造成;第3个原因是松梢枯病危害造成,第4个原因是气候的影响。

前2项在枝梢上可见到害虫危害的痕迹,包括虫道、粪便、虫孔、取食的被害状,甚至虫体。

后2项见不到明显的咬食痕迹,但可见有流脂、树皮干枯现象。

181.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特点是什么?松纵坑切梢小蠹在吉林省为害赤松、油松、樟子松、黑松等。

以成虫和幼虫蛀害松树嫩梢、枝干或伐倒木。

凡被害梢头,易被风吹折断。

该虫成为小甲虫,虫体长3.5~4.5mm(厘米),体黑褐或黑色,具光泽密布刻点和灰黄色茸毛。

卵淡白色、椭圆形。

幼虫体长5~6mm,乳白色。

1a(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

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到4月中旬侵入松枝梢头髓部进行危害,以后在健康的树梢、衰弱树或新伐倒的树干上筑坑、交配、产卵。

母坑道在树皮下纵向伸延。

子坑道在母坑道两侧,与母坑道垂直。

幼虫孵出后即蛀食为害,形成坑道。

5月中旬化蛹。

羽化的新成虫再侵入新梢进行危害,在1条枝梢上侵入孔可多达10余个。

182.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要点有哪些?保持林地良好的卫生条件,改善立地条件,促进林木健康成长。

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死梢,烧毁。

成虫侵入新梢之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树冠。

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

采伐后的原木及枝丫梢头,应及时运出林外。

183.松梢螟危害特点是什么?松梢螟是一种小蛾子,成虫体长10~16mm(毫米),翅灰褐色,翅面上有白色横纹4条,中央有明显大白斑1个。

幼虫老熟时体长约25mm,暗赤色,各体节上有成对明显的黑褐色毛瘤,其上有白毛1根。

幼虫5月中旬开始蛀入新梢髓部,先往尖端蛀食为害,到顶端后在往下蛀食。

幼虫老熟时在虫道内化蛹。

被害梢枯黄、弯垂,折断落地。

184.松梢螟的防治要点有哪些?尽量保持林下植被,维护好林内生态环境。

适当密植。

合理抚育使幼林提早郁闭,以减少松梢螟危害。

在幼虫危害期,剪除被害梢;捡拾落地枝梢,集中烧毁。

在成虫期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射被害梢,毒杀成虫。

185.为什么说红木蠹象是红松幼树的重要害虫?因为红木蠹象的幼虫钻蛀红松枝梢的皮下,使主梢和侧梢受害死亡。

不仅影响红松生长,还可使枝干裂流脂,树势生长衰弱,导致其它病虫害侵入危害。

而且,由于该虫的生活期大部分在树枝皮下度过,为防治带来困难。

一旦在林内发生,可能会带来毁林的严重后果。

186.如何识别红木蠹象?该虫成虫为一种小型的甲虫,属于象甲类。

体黑褐色,长8~9mm(毫米)、宽3~4mm。

头前有鼻状物伸出,此为害虫的口器。

背面和前翅前端各有1对圆形白色斑点,前翅后端有”X”型白色条带。

卵椭圆形,长1mm,乳白色。

老熟幼虫体长6~8mm,乳白色。

头部淡黄色,尾部有4根黄色毛刺,头部和尾部向腹部弯曲。

蛹长7~8mm,乳自色,复眼淡黄色,尾部有4根黄色毛刺。

187.如何掌握红木蠹象的发生规律?该虫1a(年)发生1代。

10月上旬以幼虫陆续在树干韧皮部的蛀道中越冬。

第2年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下旬化蛹,6月下旬始见成虫,8月上中旬交尾产卵。

成虫羽化后需取食红松树梢后才能产卵。

成虫有假死性,飞翔能力弱。

交尾后雌虫在枝干上咬1小孔,将卵产在孔内。

幼虫孵化后进入树皮下危害,大多由下向上取食,蛀下的粉屑及排泄粪便均留在蛀道内。

1a内幼虫有2次危害期,第1次在6月前,第2次为9~10月。

该虫多发生在10~30a生的红松人工林中,10a以下红松通常不发生。

生长在阳坡的林木较阴坡受害重,疏林地较密林地重,林缘较林内重。

188.如何防治红木蠹象?提倡林冠下造林。

尽量避免在皆伐迹地上造林。

避免营造红松纯林。

加强营林措施,及时清除受害严重的林木。

对纯林进行针阔混交林改造。

在成虫期,喷洒40%乐果乳油25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防治成虫。

189.为什么说日本松干蚧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松树害虫?日本松干蚧是由外省传入吉林省的一种重大危险性害虫,已列为吉林省林业检疫有害生物。

该虫主要危害赤松、油松、黑松。

由于它个体小、繁殖力强、寄生部位分散、传播途径广,一旦发生,就难于彻底根除。

松树被害后枝干下弯,针叶枯黄,以致逐渐干枯或引起其他次期性病虫害而大面积死亡。

190.如何识别日本松干蚧及其危害状?成虫为雌雄异型。

成虫雌性体长2.5~3.3mm(毫米),卵圆形,橙褐色,体扁,体壁柔软,体节不明显,前端略狭,后部较宽。

雄性体长1.3~1.5mm,有1对翅膀,半透明。

卵在白色蜡丝的卵囊中,长约0.24mm,宽约0.14mm。

椭圆形,初产时黄色,后变为暗黄色。

1龄若虫初孵时体长0.26mm,长椭圆形,橙黄色,胸足3对,可爬行。

一旦寄生后,若虫变为梨形,触角、眼、足全部消失,口针特别长。

该虫1a(年)完成2代。

成虫第1次集中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

第2次集中出现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

每代各有1次隐蔽期和显露期。

隐蔽期时虫体很小,藏于在树皮缝或树皮下,极其难见。

显露期时虫体增大,暴露于皮缝外,相对容易见到。

一年中隐蔽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上旬到次年5月上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