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第一章-(完整版)分解
12009第1章绪论工程测量

2、地球的物理表面——水准面
水准面
地球自 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作用: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 的基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该几何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① 形状接近地球自然形体; ② 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
大地原点:全国统一坐标的起算点。
我国大地原点,即
椭球定位最佳拟合的参 考点
我国统一采用的坐 标系为“1980年国 家坐标系”。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重力的作用线)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
O 铅垂线
优点:① 减少误差积累; ② 避免错误发生 ③ 提高工作效率。
§1.5现代测绘科学技术发展简介
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 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发展。 RS(Remote sense)的发展。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发展。 3S技术的结合和数字地球的概念。
上述内容,具体地说包括如下六项基本技能: 测、记、算、绘、用、放。 测 ── 仪器使用和观测的正规操作方法。 记 ── 正规的记录方法。 算 ── 准确地按正规格式进行内业计算或 应用计算机编程进行计算。 绘 ── 绘制地形图方法。 用 ── 地形图的阅读与应用方法。 放 ── 正规的施工放样及施工质量检测方 法。 四心──热心、爱心、耐心、齐心 。
二、对高程的影响
建筑工程测量

(二) 普通测量学
研究领域:较小区域内。 定义:主要是指用地面作业方法,将地球表面 局部地区的地物和地貌等测绘成地形图。 把地球表面当作平面对待。
(三)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研究用摄影或遥感技术来测
绘地形图,其中的航空摄影测量是测绘国家
基本地形图的主要方法,目前在测绘城市基
本地形图方面也有应用。
也包括道路、管线和桥梁等配套工程。主要任务与 内容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施工测量
变形观测
三、建筑工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现状:
常规测量仪器有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仪和钢
尺;现代化仪器有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电了 全站仪、激光铅直仪激光扫平仪、激光经纬仪和 GPS接收机。 发展方向:
从手工化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成的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图形的位置在
现场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学的分类
(一) (二) (三) (四) 大地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一) 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定义: 研究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在广大地 区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等方面的测量理论、 技术和方法。 作用: 为测量学的其它分支学科提供最基础的 测量数测量与地图学的任务、内容、现状和发展
一、测量学概述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
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科学。
测量工作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测绘)是将各种现有地面物体的位置和 形状,以及地面的起伏形态等,用图形或数据表示
出来,为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测设(放样) 是将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形
长 江 三 峡 正 射 影 像 图
(四) 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第一章道路中线测量第一节概述一、公路工程一般由路线、桥涵、隧道及各种附属设施等构成。
兴建公路之前,为了选择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路线,必须对沿线进行勘测。
1、一般讲,路线以平、直最为理想,但受现场环境影响,必然有转折。
为使路线具有合理的线型,在直线转向处必须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
2、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的一部分,即一段圆弧,它又分为单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
3、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设的一段特殊的曲线,其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为圆曲线半径。
二、公路的路线中线是由直线和平曲线两部分组成。
1、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用木桩具体地标定在现场上,并测定路线的实际里程。
2、中线测量一般分两组进行:测角组主要测定路线的转角点、转点和转角;中木桩组主要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在现场上用木桩标定路线中心线的具体位置,并进行各桩里程的测算。
三、道路中线测量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关键性的工作,它是测绘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基础,是公路设计、施工和后续工作的依据。
第二节转角点和转点的测设一、要进行道路中线测量,必须先进行定线测量,即在现场上标定转角点和转点。
1、转角点(又称交点):指路线改变方向时,两相邻直线段延长线的交点,通常以JD表示,它是中线测量的控制点。
2、转点:指当相邻两交点之间距离较长或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定出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之用。
这种在公路中线测量中起传递方向作用的点称为转点,通常以ZD表示。
二、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定线测量方法有:纸上定线和现场定线两种。
《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规定:各级公路应在地形测量以后,采用纸上定线;受条件限制或地形、方案简单也可采用现场定线。
1、纸上定线:是先在实地布设导线,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1000、1/2000),在地形图上定出路线的位置,再到实地放线,把交点的位置在实地上标定下来;一般可用放点穿线法和拨角放线法。
工程测量知识点整理.doc

工程测量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绪论建议将没有标注的图画在相应说明的旁边或纸的背面方便记忆一测量的基准线于基准面(图见书5 页)1)重力: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地球上任一点都要受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 双重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称重力2)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称为铅垂线,即测量仪器悬挂垂球,指向重力方向。
铅垂线就 是测量的基准线。
3)水准面:小的范围而言,水面是一个水平面,实际上是一个曲面,我们把水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都和重力的方向相垂直。
空间任意一点都有水准面, 处处和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均称水准面, 水准面就是测量的基准面。
和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4)大地水准面:由于水准面的高度不同,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一个和平均的海水 面重合,我们称为大地水准面。
二地面点位的确定1)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见书4 页)规定南北方向为纵轴,记为X 轴, X 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X 轴选取的方式有三种①真南北方向②磁南北方向③建筑的南北主轴线以东西方向为横轴,记为 Y 轴。
Y 轴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象限按顺时针排列编号。
2)高斯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3)高程:地面上任意点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高程4)绝对高程:某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图见书5 页)5)相对高程:某点至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又称相对高程)第二章水准测量一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适用于由一已知点推算某一待定高程点的情况高差: h a-b ( 后视读数 - 前视读数; a >b,h AB 为正, a <b,h AB 为负 )AB =高程: H B =H A +h AB =H A +a-b仪高法:用于已知某点高程和仪器高,求另一点的高程( 图见 12 页 2-2)H=H+a (H =H-b 1H =H-b )iA1i2i2二水准仪的构造(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水准仪的构造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其中哪个条件是最主要的为什么他是最主要的主要轴线 1)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2 )水准管轴:水准管圆弧上分划的对称中心成为水准管零点,通过水准管零点做水准 管圆弧的纵切线,称为水准管轴3)圆水准器轴 : 水准仪还装有圆水准器,其顶面内壁被磨成球面, 顶面重心刻有圆分划圈。
工程测量01绪论

一、测绘学介绍 (一)定义
测绘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包 括空中、地表、地下和海洋)物体的空间位置,以及 对于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储存、管理的科学。
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
测绘学按照研究对象及采用技术的不同,又可分为 下列学科:
1、大地测量学 2、摄影测量学 3、工程测量学 4、海洋测量学 5、地图制图学
1:298.3
1940年前苏联
IUGG-75 WGS-84
6378140 6378137
6356755.3 6356752
1:298.257 1:298.257223563
1979年国际大地 测量与地球物理
联合会
1984年美国
第9页/共32页
2024/7/22
9
第二节 地面上点位的确定
图1-2 大地坐标系
第16页/共32页
16
第三节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二、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如图1-7所示,地面点B′在球面和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B和C,并设这两 点的高差为Δh,从图中可以看出,∠CAB=α/2,因该角很小,若以弧度表 示,则有:
放样方法: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方向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坐 标法、偏角法、偏距法、投点法等。
仪器:光学、电子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以及GPS技术等。
第5页/共32页
2024/7/22
5
第一节 概述
(4)建筑物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目的:根据控制网点测定已有建筑物的实际位置以及部分建筑物 的几何形体,以检验施工质量,为工程的验收、决算、维护等工作 提供依据。 竣工测量的成果主要包括:竣工总平面图、分类图、辅助图、断 面图以及道路曲线元素、细部点坐标、高程明细表等。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2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1月3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冶金工业部颁发的《工程测量规范》TJ26-78(试行)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意见,根据体现政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保留了原规范适用的条文,删除、修改了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的条文,增加了通过鉴定并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经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内容共9章40节及7个附录,除保留原规范的总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测量、绘图复制等章外,增订了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变形测量;以及地形图的修测,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等章节。
调整了原章、节中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中规定了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中规定了等级导线技术要求;高程控制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地形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仪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的技术要求、速测仪施测的技术要求;线路测量中规定了各等级线路测量的统一技术规定。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的高度的水平面所截,截面线以一定的比例在平面的垂直投 影)。
第二章 水准测量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
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水准测量等级 分为一、二、三、四等(按精度要求或控制范围) 一等水准测量: 作为国家的高程控制,建立统一的高程基准, 科学研究(地壳变形、地面沉降、精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 作为大城市的高程控制:地面沉降; 精密高程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作为小地区高程控制:普通高程测量、地形测量。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地形图测量
第四章 工放样测量
第五章
测• 量仪器简介
第一章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一、工程测量的概念 通俗理解——
把地上地下有的东西准确反映到图纸上 把图纸上有的内容准确的反映到地上地下
1、大地水准面 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4)前视:水准路线的前视方向。
(5)视线高程:后视高程+后视读数。 (6)视距:水准仪至标尺的水平距离。 (7)水准点:水准测量的固定标志。 (8)水准点高程:指标志点顶面的高程。 (9)转点: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作用的中间点。
2、水准测量的实施 (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工作
(2)连续水准测量工作 转点: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作用的中间点。
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沿铅锤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锤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建筑工程测量(第3版)第一章

安全使用.
• 总而言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测量工作, 并且测量的精
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测量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的自然表面. 地球的自然表面极为复
杂, 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湖泊、河流和海洋等高低起伏的形
基准是法线和参考椭球面,它用大地经度L 和大地纬度B 表示.
• 地面点P 的经度是指过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用L 表示.
经度从首子午线起算,往东自0°至180°称为东经;往西自0°至
180°称为西经.地面点P 的纬度是指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之间
的夹角, 用B 表示. 经度从赤道面起算, 往北自0°至90°称为北纬;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 第二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 第三节
测量工作的实施
• 第四节
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 一、测量学
• (一)测量学发展概况
• 测量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 早在几千年前, 我国、埃及等世界文明
古国的人们, 就把测量技术应用于土地划分、河道整治及地域图测绘
午面.
• P 点天文经度λ 的定义是:过P 点的天文子午面 NPKS与首子午面
NGMS 的两面角. 从首子午线向东或向西计算, 取值范围为0°~18
0°. 在首子午线以东者为东经; 以西者为西经.同一子午线上各点的
经度相同.过P 点垂直于地球旋转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P
点的纬线,其所在平面过球心O 的纬线称为赤道.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工程测量概述

生产测量
图上新产品扫描数据用绿色标识
用 VULCAN 所建立的数据模型, 更清楚的揭露出产品的外观形体
铲斗测量
45秒内完成铲斗扫描
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分析
库存体积测量
建立的3D模型
凹坑体积测绘
整个矿坑体积的计算, 从 数据采集到得出结果,只需 几分钟的之间
2)激光自动跟踪系统 ME5000精密激光测距仪 3)石英钟伸缩仪 4)测量机器人(TCA2003) 5)激光准直仪、激光铅直仪、激光导向仪等 (3)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的 发展,航空摄影测量为线路勘察、设计提供了方 便,近景摄影测量为不能进入地区测量提供了好 的方法 (4)GIS的发展 (5)高精度陀螺仪的发展,为地下定向提供了 准确的仪器(英吉利海峡隧道全长52km,开挖中 就加测量陀螺边,测量方位角的精度达到5秒等)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副帛地图(地形图、 驻军图和成邑图),表明我国在2100多年前地图制图 学得到屡次蓬勃的发展,无论是地图的内容、精度、 艺术水平都是罕见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地图。 公元前13世纪埃及有了按比例尺缩小的巷道图。公元 前1世纪,希腊学者已经有了关于地下测量和定向的描 述。 工程测量学在很长时间内发展非常缓慢,直到20世纪 初,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 扩大,工程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得到迅速发展,成 为了测绘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工程测量是伴随工程要求和测量工具的改进而发展起 来的
LMS-Z 420
性能参数 高精度模式 长程模式 安全标准 IEC60825-1:2001 Class 3R 测量范围 正常范围,r 80% 最大650米 最大2500米 正常范围,r 10% 最大150米 最大300米 最小测量范围 2 米 2 米 测量精度 ± 8 毫米 ± 10 毫米 点分辨率 5毫米 20毫米 垂直方向扫描范围 90° - 270° 扫描速度 1-20次/秒 水平扫描范围 0° - 360° 重量 14.5千克
工程测量(教材)

第一章绪论内容: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难点: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 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一、测量学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测量工作开始得很早,在测量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举出以下几例。
(1)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
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在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刻制的,距今大约四千余年了。
(2)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清朝康熙年间,1718 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与全图》。
在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先后主持下,自康熙十七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即1708 年至1760 年的五十余年间,是中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绘制全国地图、省区地图和各项专门地图最多的兴盛时期,亦是世界测绘史上首创中外人士合作先例,在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上完成了大规模三角测量的宏伟业绩。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全站仪的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发展。
(3)遥感RS (Remote sense )的发展。
(4)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发展。
(5)3S 技术的结合, 和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的概念。
1绪论(工程测量)

全球共120带。
/ L 任意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0与投影带号n的关系
/ L 计算公式: λ 0 =3N
L ——中央子午线经度, n——投影带号
/ 0
3º 带 ——1 : 10000 或更大比例尺测图精度(长度 变形小于该测图允许误差)
3、水平面→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 准面的限度
• 公制单位:
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单位换算
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 1英里=1.6093公里;1码=3英尺;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1英寸=2.54厘米; 1公里 =1000米; 1里=500米;
(2)角度单位
• 60进制单位:
度(d)、分(m)、秒(s)
极轴 南极(S)
—纬度
—经度
2、平面坐标:
(1)高斯平面坐标
表示方法:
① 先将自然值的横坐标
Y加上500Km; ② 再在新的横坐标Y之
前标以2位数的带号。
坐标原点向西移动500Km, x 横坐标值会变化
x
x
--500Km---我国领土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故 X 值均为正。为了避免横坐标值 Y出现负值, 特别规定: A A B B ①将每一投影带的纵坐标轴西移 500公里 y ;O O O ②在 Y 坐标值前面加一所在投影带的号 数。(这是为了读坐标值时直观地反映其点 所属的投影带)。
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
不同点:
1、X轴与Y轴和数学上规定的相反 2、角度方向顺时针度量;象限顺时针编号。
相同点:
数学中的三角公式在测量中可直接应用。
工程测量总结

工程测量总结工程测量总结工程测量第一章绪论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的内容划分及三个阶段涉及到的测量工作?工程测量一般可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建成设计、施工、和运营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三大部分,这三个阶段对测绘工作有不同的要求:(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温测验等进行测量。
对于重要的工程区的稳定性进行监测(2)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开挖与建筑放量测绘,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以及设备的安装测量等(3)运营管理阶段: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水平位移、沉陷、倾斜以及摆动等定期或持续监测。
建立工程管理,维护信息系统。
3.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测量中的地形图测绘(2)工程控制网布设及优化设计(3)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4)工程的变形分析和预报(5)工程测量的通用和专用仪器(6)工程测量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第三章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1.测量控制网按其范围和用途分为三大类:全球控制网、国家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特点:⑴控制的范围小,控制点的密度大,精度要求高⑵使用频繁⑶受施工干扰大⑷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⑸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⑹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3.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就是通过网平差求解未知点的坐标时所给出的已知数据,一边对网的位置、长度和方向进行约束,使网平差时有唯一解。
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约束网:具有多余的已知数据②最小约束网(经典自由网):只有必要的已知数据③无约束网(自由网):无必要的已知数据4.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①精度准则②可靠性准则③灵敏度准则④费用准则⑤模拟优化准则5.网的优化设计是一个迭代求解的过程,包括:提出设计任务、制定设计方案、进行方案评价、进行方案优化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两种:解析法和模拟法6.网的模拟法优化计算过程:(1)提出设计任务,得到经过实地踏勘的网图(2)从一个认为可行的起始方案出发,用模拟的观测值进行网平差,计算出各种精度和可靠性值(3)对成果进行分析,找出网的薄弱部分,修改观测方案(4)对修改的网再做模拟计算、分析、修改,如此重复进行。
《工程测量学》课件 第一章 1-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分析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规划或方案设计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较小,通常利用现有的地形图资料。
而一般工程勘测所进行的测图工作,绝大多数是为满足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所需要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二、平板仪测图的地形图精度三、地面数字测图的地形图精度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B/T 16819—1997)规定地形图的精度: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表1-1的规定。
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B/T 16819—1997)规定地形图的精度: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1-2的规定。
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地形图的精度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
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地形图的精度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1—4的规定。
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7391—87)规定地形图的精度:图上地物点对最近野外平面控制点或平高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5的规定。
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7391—87)规定地形图的精度:地形图上等高线对最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6的规定。
一、现行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规定《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规定地形图的精度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7的规定。
工程测量学(完整PPT课件)

2007-5-9
31
• 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代的夏禹治 水描述:“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 撬,山行乘撵(jú),左准绳,右规矩、 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 九山。”这里所记录的就是当时的工程勘 测情景,准绳和规矩就是当时所用的测量 工具,准是可揆(kui)平的水准器,绳 是丈量距离的工具,规是画圆的器具,矩 则是一种可定平,可测长度、高度、深度 和画圆、画矩形的通用测量仪器。
2007-5-9 24
•
5)工程测量的仪器
• 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和GPS接收机是工程测量的通 用仪器。 • 专用仪器包括机械式、光电式及光机电(子)多传感器 集成式仪器或测量系统。 • 基维线测量或准直测量仪器:有正锤、倒锤及垂线观测 仪、引张线仪、各种激光准直仪、铅直仪(向下、向 上)、自准直仪以及尼龙丝或金属丝准直测量系统等。 • 在距离测量仪器:中长距离、短距离和微距离测量。 ME5000、铟瓦线尺测距仪DISTINVAR、应变仪 DISTERMETER、双频激光干涉仪、CCD线列传感器测 量,距离测量精度从毫米、微米级进入到纳米级。
2007-5-9
22
• 3)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
• 放样(或称测设)。 • 点、线、面、体的放样。 • 方法: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方向距离 交会法、极坐标法、坐标法、偏角法、偏距 法、投点法等。仪器:常规的光学、电子经 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技术、专用的 测量仪器和工具。 • 施工放样一体化、自动化。
2007-5-9
工程测量(李仲) 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 我们做过的测绘工作: – 量长度 – 量角度
– 角度单位 – 重力单位
– 量高度,重量
– 地图比例尺
• 我们用过的测绘产品: – 地理图册 – 旅游图册
– 珠穆朗玛峰高程 – 马里亚纳海沟深度 – 地球的海陆面积比例
•
我们了解掌握的一些测绘常识: – 地球的形状,地球计阶段; (2)施工阶段; (3)工程完工后
• 2、铁路、公路建设的测量工作
(1)路线的确定时; (2)当路线跨越河流时; (3)当路线穿越山地时;
我国测绘科技的成就
– 建立了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 – 测绘了全国各种比例尺地图 – 科学探索与考察:珠峰,南极站 – 大型特殊工程:长江大桥、三峡水电枢纽等 – 大型精密工程: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安装等 – 先进测绘仪器:全站仪,GPS、等 – 建成全国GPS网和 GIS基础框架
(2)应撑伞,给仪器遮阳。雨天禁止使用仪 器。
(3)仪器镜头上的灰尘、污痕,只能用软毛 刷和镜头纸轻轻擦去。不能用手指或其他物品 擦,以免磨坏镜面。
(4)旋转仪器各部分螺旋要有手感。制动螺 旋不要拧得太紧,微动螺旋不要旋转至尽头。
4·仪器的搬迁
(1)贵重仪器或搬站距离较远时,必须把仪器装箱后再 搬。
第二部分:拓展部分(后5章)
(1)第9、10章——施工测量、施工控制测量 (2)第11、12章——民用与工业建筑测量 (3)第13章——变形观测、竣工测量
第一章 绪论
• 本章主要内容:
– 测量学基本概念、作用、学习目的、方法 – 测量实验实习须知 – 地面点位确定基础 – 测量工作概述
测绘是什么?
现代地形图
现代地形图
现代地形图
图形地代现
测绘学院
工程测量学-1&2章-吕忠刚

长 春 工 程 学 院 勘 测 学 院
转为中误差, 转为中误差,得:
工 程 测 量 学
mN mH mW = + N H W
2
2
2
1 mV 1+ ρ + V
工 程 测 量 学
第一篇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 应用与测绘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与测图比例尺 的选择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测绘
长 春 工 程 学 院 勘 测 学 院
线路勘测(与曲线测设合并) 线路勘测(与曲线测设合并) 水下地形和河道纵横断面图的测绘
工 程 测 量 学
第一章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与测图比例尺的选择
长 春 工 程 学 院 勘 测 学 院
一,地形图必须有足够的精度 1.平面精度 平面精度
1)确定主要建筑物的面积需要圈定其轮廓线,则其线上的点必须有足够的 确定主要建筑物的面积需要圈定其轮廓线, 精度.为满足此要求,有的提出图上的点位误差应不大于±1mm. 精度.为满足此要求,有的提出图上的点位误差应不大于±1mm. 主要建筑物位置确定后,确定主轴线,建立施工坐标系, 2)主要建筑物位置确定后,确定主轴线,建立施工坐标系,并建立此坐标 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关系,其它建筑物依此坐标系设计.为此, 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关系,其它建筑物依此坐标系设计.为此,在地形图上确 定施工坐标系原点的位置,其允许误差应不大于图上1 2mm. 定施工坐标系原点的位置,其允许误差应不大于图上1- 2mm. 为了安全和各种防护,设计时都考虑了安全系数,通常留有1 2m的余 3)为了安全和各种防护,设计时都考虑了安全系数,通常留有1-2m的余 即对于1/1000 1/2000地形图的测绘误差不超过图上 1mm. 1/1000, 地形图的测绘误差不超过图上± 地.即对于1/10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误差不超过图上±1mm. 4)当用地紧张确定新旧建筑物间距,或进行复杂工程设计时,需要解析计 当用地紧张确定新旧建筑物间距,或进行复杂工程设计时, 计算,则地物点解析坐标的最大点位误差应不超过10cm 10cm. 计算,则地物点解析坐标的最大点位误差应不超过1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980、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是中国于1978年4月 经全国天文大地网会议决定、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坐 标系。是采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推荐的地球椭球,以中国地极原点968.0系统为椭球定向 基准,大地原点选在西安附近的泾阳县永乐镇;综合利用 天文、大地与重力测量成果;以地球椭球体面在中国境内 与大地水准面能达到最佳吻合为条件,利用多点定位方法 而建立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
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3.986004418×1014m32
自转角速度 ω=7.292l15×10-5 1
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我 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此, 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常用下列符号表示:长半径 a(赤道半径)、短半径b(极轴半径)、扁率α,第一偏 心率e和第二偏心率e',这些数据又称为椭球体元素。它 们的数学表达式为:
2.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关系
水准面( ):静止的水面。 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 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 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水面可高可低,因此 符合上述特点的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吻 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 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水准面有无穷个,而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大地水准面是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替水准面的距离误差,如下表。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当距离为10时,以水平面代替水 准面所产生的距离相对误差为1:1220000,小于目前精密 距离测量误差1:1000000。
由此得出结论:在半径为10的范围内,地球曲率对水 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测量, 还可以扩大到以25为半径的范围。
△D=D'-D 因为 D=θ,D=Rθ 则有 △D=θ-Rθ=R(θ-θ) 将θ按级数展开,并略去高次项,取前 两项得:
θ=θ+1/3θ³ 则 △D=1/3Rθ³ ① 以θ=代入①,得:
△D=D³3R² ② 表示成相对误差为:
△=D²/3R² ③ 取R=6371㎞,并以不同的D值代入式②和式③,即可求得用水平面代
所以必须寻找一个与大地体极其接近,又能用数学公 式表示的规则形体来代替大地体——地球椭球体。其表面 称为地球椭球面,作为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为了便于测绘成果的计算,我们选择一个大小和形状 同它极为接近的旋转椭球面来代替,即以椭圆的短轴(地 轴)为轴旋转面成的椭球面,称之为地球椭球面。它是一 个纯数学表面,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有了这样一 个椭球面,我们即可将其当作投影面,建立与投影面之间 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2.对高差的影响
如图,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其高差h()=0。两点的高差h(a'b') =△h,则△h就是h()与h(a'b')的差, 即△h为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 的高差误差。
化简得:(R+△h)²=R²+D'² △h=D'²/(2R+△h) ①
式①中,可用D代替D',同时△h 与2R相比可略去不计,故上式可 写为: △h=D²/2R ②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的影响是很 大的,是否需要修正测量所得高程数据?
1.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如图所示,A、B为地面上两点,它 们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为a、b,弧长 为D,所对的圆心角为θ。A、B两点在 水平面上的投影为a'、b',其距离为D', 两者之差为△D即为用水平面代替水准 面所产生的误差。
工程测量
队名:优量团队 队长:杨文光 队员:张志鹏 徐正尧 闫崇亮 宋晓燕 口号:齐心协力,测距无离。
1.我们的地球
地球近似一个球体,它的自然表面是一个极其复杂而 又不规则的曲面。在大陆上,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 米,在海洋中,最深点为马利亚纳海沟-11034米,二点高 差近两万米。由于地球表面的不规则,必须寻找一个形状 和大小都很接近地球的球体或椭球体来代替它。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公告 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 至10年。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 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 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 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 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 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 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 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 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 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采用广义相 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4.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海拔以 及建筑标高的关系
1.绝对高程: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 距离,称为绝对高程,通常称为海拔,也称作标高。
2.相对高程: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达某一水平面 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3.相对高程本质上就是标高。 4.高差:指的是地面两点的高程之差。测量时先要有 已知点的绝对高程,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水准仪和一套标尺 测量求得。
地球的形状
通过天文大地测量、地球重力测量、卫星大地测量 等精密测量,发现: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 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 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面
由于大地水准面的不规则性,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 模型来表示,因此测量的成果也就不能在大地水准面上进 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