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措施
韩国文化产业立国战略研究

化产 业 发 展 计 划 , 即《 内 容 韩 国蓝 图 2 1 ( C o n t e n t Ko r e a Vi s i o n 2 1 ) 》 ( 金大 中政 府) , 《 C韩 国战 略 ( C — Ko r e a 2 0 1 0 ) 》 ( 卢武铉 政 府) 和《 内容 产业 振 兴 基本 计划 》 ( 李 明博 政府 ) 为 政策 核 心 , 分 析 文 化 产业 立 国战略 的形成 过程 、 内容 特征 与发 展特点 。
1 9 6 0年 起 开 始 推 进 现 代 化 的 朴 正 熙 政 府 ( 1 9 6 3 —1 9 7 9 ) 强调 , 随着 经济 发 展 的现代 化步 伐加 快 急需 更新 国 民观 念 , 因 此 也更 加 重 视 文 化 、 教 育
和传 媒 的作 用 。朴正 熙政 府尤 其 重视 文化 , 认 为文 化是 第 二 经济 , 文 化 与 经 济 发 展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量 创造 经济性 高 附加 值 , 凝 聚 国 民 的力 量 实现 “ 第 二 次建 国” ; 第二 , 追求 2 1世 纪 文 化 占据社 会 所 有
领 域 中核心价 值 地 位 的知 识 信 息 社会 ; 第三, 通 过
文 化 主义建 立成 熟 的文 化 公 民社会 与 民族 共 同体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者:金禅智06月完成时间:20年4摘要韩国原为制造业强国,1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99政府认识到产业单一所造成的经济脆弱,于是根据市场及时调整,走向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并确定文化产业为其一大支柱产业。
金大中任总统后,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将低消耗、1无污染、利润核心在于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2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推进。
随着战略的确定,在政策、法规、组织、资金上即刻全盘启动。
在韩国政府的扶持下,韩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0420年韩国文化产品己经在世界市到.%场上占35,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050国。
20年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达5万亿韩元。
而作为亚洲近邻的中国,无论D还是人口GP都远远超过韩国,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混乱和法律、题,法规不健全等问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借鉴韩国模式的成功经验和中国政府的努力,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必将繁荣。
本文笔者将详细论述韩国文化产业的阐发展,述韩国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情,身中国文化应该立足国充分发掘自特色,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主题词:韩国;文化产业;中国;启示万方数据hdepetotKr’uteidsyeofesurnitTevlmnoSuhoaclrnutadstprtotoiausiainChnuhrJnnhhAto:icazipi06lAr20srcAbtatSuKrsosogucrgnBtainiotoadethreuetbanmnfticutuAifaclaaunorynsnariaeazsgnsyntaaecoidvlmnistiieraouibooendcsmdirleliutwsstnlfenmcepetsreo.oSuoeadrfdnsidsnthaenclrohaisitdrsuiovsek,uuS,tKrhseieiiuteajtgtmrtadtensamsiprnoefrDZuggrinSudremomtn.iahehed,hyeneiutbcetoatAtKmenbitpsetotoaeitntnlu”tyadepduunsyeereheiueteneohtettreKrdtmnd”aoaclrsag,dvletclriurdsoadvlmnsag.huohoemnotoaaieoteantnlepettyWitsprotgvretSuKr’rethptfen,hesuuisydlerd.04SuoaclrrutetnraeoalnedvclruthsepdiyI20,tKr’uupdcmdptoohesea.irmrtemt5wrurcnynncte5naachodorAd0uuwlkdelluu25l3%odenbaehctet.i0,rnsyott5,0iSuoanBthanayhodrspa00iooheuunnelregiut’uuws0blntKrYa.iCi,bnibrotoewoeutnGaaetStoeclrohahoaonDrrhohaueeatSuKr,sppliadPlgrnuKr,utnsyovreleadhylsIts,uowldrsevoniarenetyohxehiiutintdepdwtmnpbm.itthatrliusStoaepduuesainitnhasooheeottnrntsrionsdysdcshwuKrdvleiclriutdipaotCi:halanpiodismkmtotdateadnhdetefosctoaosfsanCisubsoiscicnin,esueiavngsrttuuesascttogclrisyiemetnrnoehsdyruunrocsdpooiclriutdiyuhteutpli.ewd:toeclrisCi;itnoohautnrhnridynsKyrsSuKr;ueut;aipao万方数据致谢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玉琴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1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近代韩国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重视发展制造业,九十年代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而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韩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受到很大程度的震撼,经济开始下滑。
韩国政府认识到单一产业的脆弱性,开始分析目前的国际市场,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给各发达国家带来的可观的利润,同时深入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独特性以及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于是,政府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开始向文化产业进军。
1998年金大中上任之后,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
将低消耗、无污染、利润核心在于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推进。
这一政策一经确立,韩国政府在政策、法规、组织、资金上立刻全盘启动。
1998年韩国政府在文化观光部下面建立了文化产业局,同年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2001年又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5000万美元的资助。
从1998年起,陆续出台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等法律保障政策。
从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设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建立国家级尖端文化产业基地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经营以及强化外向型产品等方面为文化产业提供法律政策支持。
2000年为促进文化产品的出口,政府还特别成立影音分轨公司,对韩文翻译为外语和产品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韩国的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
根据2005年5月初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2003年韩国的文化产业市场销售额为44万亿韩元(按当时汇率,折合370亿美元),出口额为6.3亿美元,出口额虽然只占文化产业销售额的1.7%,但出口增长率极为迅速。
在韩国贸易协会一份“韩流”的经济影响报告中称,2004年仅对中国大陆、日本、泰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与“韩流”相关产品的出口,就达9.18亿美元。
韩国产业趋势

韩国产业趋势韩国产业趋势近年来,韩国的产业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
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韩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调整,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重要产业,包括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半导体等。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韩国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制造业升级韩国一直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对韩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韩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韩国需要升级其制造业,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韩国还需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韩国制造业可能会朝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二、新兴技术产业新兴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机会的领域之一,韩国也在这个领域中积极探索和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运作方式,韩国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和优势。
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计划,以推动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
韩国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战略发展委员会、物联网战略发展委员会等专门机构,以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三、创业和创新创业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动力。
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服务体系,鼓励年轻人和企业家创业。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和项目,如启动基金、创新券、创业支持中心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的力度,以促进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
未来,韩国的创业和创新环境将进一步完善,为更多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机会。
四、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和焦点,韩国也在这个领域中积极推进。
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计划,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并鼓励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013年韩国文化产业分析报告

2013年韩国文化产业分析报告2013年3月目录一、21世纪初开始韩国文化产业风靡全球 (4)1、韩国文化产业成为韩国经济支柱以及韩国名片 (4)2、政府成为韩国文化产业发动机 (5)二、韩剧带领下的韩国文化韩流来袭 (7)1、韩剧21世纪初出现腾飞 (7)2、韩剧的播出市场与主要题材类型 (10)3、韩剧的精品打造模式 (11)(1)出色的编剧 (12)(2)制播一体化保证了内容产业的相对市场独立性 (12)(3)边拍边播使得题材更加灵活具有时效性 (13)(4)清晰的观众定位为作品指明了方向。
(13)三、引领世界潮流的韩国网游产业 (13)1、韩国游戏产业概况 (13)2、韩国游戏类型与网游研发公司 (17)3、横向收购是游戏公司突破固有瓶颈的必然选择 (19)4、政府全力宣传扶持,推动产业成长 (20)四、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2)1、政府在产业振兴过程中作用巨大 (22)2、尊重产业规律,培养人才 (23)3、注重国内市场,并考虑国际市场 (23)4、生产市场需要的精品,不断创新 (24)五、重点公司简况 (24)1、光线传媒:商业模式创新领先的传媒龙头 (24)2、华策影视:善于挖掘市场,利用资本 (24)3、掌趣科技:资本市场与行业成长双轮驱动 (25)一、21世纪初开始韩国文化产业风靡全球1、韩国文化产业成为韩国经济支柱以及韩国名片韩国自1998 年执行文化立国战略以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数据显示,2010 年韩国文化产业规模为72.58 万亿韩元(约合650 亿美元),约占当年GDP 的6.2%。
韩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强国,而文化产业也对韩国的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
同时,韩国文化产业除去在经济上的贡献外,也已经成为韩国的国家名片。
韩国电视剧风靡全球,《冬季恋歌》、《蓝色生死恋》、《爱在哈佛》、《大长今》等作品在全球受到追捧,韩国明星裴勇俊因为在《冬季恋歌》中的出色表演,成为日本家庭主妇的偶像,人气甚至超过日本国内明星。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随着韩流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韩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音乐产业方面,韩国的流行音乐行业凭借着韩国流行乐团体的成功走向国际舞台。
韩国的音乐制作、训练和推广体系日臻完善,为孕育出越来越多备受欢迎的韩国流行音乐团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代表性的韩国流行音乐团体如BTS、BLACKPINK、TWICE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的忠实粉丝,其音乐作品和表演风格也不断刷新着国际音乐的标杆。
此外,韩国的电视剧也在海外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韩剧特色的剧情和精心制作的画面质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许多韩剧在亚洲以及其他国家家喻户晓,其中不乏《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热门作品。
这些韩剧不仅提高了韩国电视剧在国际市场上的曝光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韩剧演员的国际代言、商品销售等。
此外,韩国的时尚产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韩国的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
韩国流行的时尚风格以年轻、时尚和大胆为主导,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许多韩国时尚品牌也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同时,韩国的游戏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许多韩国游戏公司以其独特的创意和高质量的游戏内容,迅速赢得了全球玩家的喜爱。
韩国游戏产业以多元化和创新为特点,涵盖了各个游戏类型,从角色扮演游戏到竞技游戏等,为全球玩家提供了丰富的游戏选择。
总之,韩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音乐、电视剧、时尚和游戏等不同领域的文化产品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观众和消费者。
随着韩流的继续发酵,韩国文化产业有望继续蓬勃发展,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韩国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与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浅谈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摘要】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韩国把发展文化产业视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习和借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方法,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将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道路上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中国文化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韩国政府在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后,把发展文化产业视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国家形象。
一、韩国文化产业崛起的背景(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和韩国地政学说的影响。
儒家文化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合理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中。
韩国的民族文化中融入了儒家思想,将儒家文化中积极的因素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同时,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本国的地政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韩国是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人口众多、山地丘陵居多的小国,地理环境对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较大。
韩国传统文化是在儒教文化与韩国地政学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二)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视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目标是使韩国成为世界五大文化强国之一。
韩国政府为发展文化产业,于1994年首次设立“文化产业局”,主管文化产业。
1996年5月,韩国开发研究院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韩国经济的构想与发展战略》的报告。
1998年,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并将文化产业列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韩文化产业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中韩文化产业贸易发展比较分析韩国一直将“文化立国”作为重要国策,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世界文化贸易的佼佼者。
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卓有成效,但与韩国相比仍有差距。
不论从历史背景还是文化底蕴来说,中国与韩国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韩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国际竞争力,探究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文化贸易发展。
一、中韩文化贸易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一)中韩文化贸易总量规模比较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2017年,我国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1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尽管文化贸易总额有所增长,但我国仍未摆脱贸易逆差的问题。
中国主要出口文化产品有三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版权类产品。
三类产品中,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贸易逆差额最大,达到25703万美元。
确立“文化立国”发展战略后,韩国从多方面推进文化贸易。
2016年,韩国文化贸易出口规模扩增至62亿美元。
2017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同比增长11.1%,出版、广电、游戏等产业出口都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二)中韩文化贸易产业结构比较1.中韩影视产业贸易比较分析一路飘红是中国电影市场近几年的关键词。
2017年全国总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53.8%,占据了票房过亿电影的半壁江山。
但在电视节目方面,2014年至2016年电视节目均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韩国影视产业可谓是韩国文化贸易的“顶梁柱”。
韩国电影和韩剧更是风靡亚洲,在海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015年韩国电影票房收入17153亿韩元,本土电影基本与国外电影“平分秋色”。
韩剧是“韩流”的代表,韩国主要的电视公司以及中小型电视公司都倡导精品化、国际化的韩剧制作路线。
[1]2.中韩音像产业贸易比较较2015相比,2016年中国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共出口数量下降1.96%,金额增长26.85%;进口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数量下降6.98%,金额增长6.82%,贸易逆差额达22633.72万美元,巨大的逆差阻碍了中国音像贸易的发展。
国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做法

国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做法国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做法国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做法随着文化资源与科技、市场、经济的日益融合,全球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强大动力,而且成为输出本国价值观、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强化政府引导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始终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早在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规定对非盈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州、各企业对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进行资助。
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将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和政策,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日本确立在21世纪“文化立国”的方略,认为“文化独创力关系国家兴亡”。
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0XX年,日本成立文化产业全球策略委员会,支持日本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使产业发展重心从工业等硬实力领域转向文化等软实力领域。
日本经产省专设文化产业政策关联课,负责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培育发展文化市场。
同时,日本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等,明确规定文化艺术的基本概念、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责任、文化市场的运作规范等,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韩国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20XX年,韩国成立由文化观光部牵头、各政府部门负责人和国会议员参加的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
为推动文化产业在区域间均衡发展,政府在各重要城市都设立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形成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加大资金投入美国通过多渠道资金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一是政府投资。
联邦政府每年都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等机构对文化艺术业给予资助,州、市镇政府和联邦政府相关部门也提供必要的资助。
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分析及当前主要问题

韩国⽂化产业政策分析及当前主要问题12911FINANCE AND ACCOUNTING 韩国⽂化产业政策分析及当前主要问题■王维利河北⼤学外国语学院韩语系中图分类号:G124⽂献标识:A⽂章编号:1006-7833(2008) 10-129-01摘要 1997年亚洲⾦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根据市场发展变化,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提出了“⽂化⽴国”发展战略,重点⽀持⽂化产业的发展。
作为⽂化产业主体之⼀的政府,在制定⽂化产业政策,⽀援,培养⽂化艺术⼈才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
韩国⽂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并积极向海外扩张离不开政府的⽂化政策,⽂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
但近来随着“韩流”在中国,⽇本等国的降温,也凸显了韩国⽂化产业⾃⾝⼀些问题及政策的局限性。
关键词韩国⽂化产业政策问题韩国真正实现⽂化产业快速发展应该说始于⾦⼤中执政时期,之前的政府也曾提出过“⽂化的发展与国家发展同步”“⽂化要⾯向国民”等⼀些政策理念,颁布了⽂化发展⼗年计划(1990)的措施,但对于⽂化政策的制定主要考虑⽂化产业的⽣产和消费的连接功能,不是将重点放在⽂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上,⽽是从⽂化民主的⾓度上进⾏。
⾦泳三政府时期将促进国民⽂化福利作为新的⽂化政策⽬标,1993年韩国制定“⽂化繁荣五年计划”将⽂化艺术产业发展成为⾼附加值产业。
应该说这是对⽂化产业认识的⼀次突破。
1994年设⽴⽂化产业政策局,着⼿研究建⽴⽂化产业法律体系及政策措施。
但实际上这⼀时期政府扶持⽂化产业的政策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化产业并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
⼀、韩国⽂化产业现状1998年以后的韩国⽂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迅速发展。
这⼀期间政府通过这顶各项政策措施⼲预,引导产业发展,是韩国成为世界五⼤⽂化产业⼤国的重要原因。
⾸先,⾦⼤中1998年就任总统后,从宏观层⾯提出了把⽂化产业作为“21世纪展望计划”,确⽴“⽂化⽴国”国家发展战略,加⼤政府对⽂化产业的扶持⼒度。
韩国文化产业及群的现况与启示点

韩国文化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启示(韩国)李政炫Lee Jung Hyun一2007年韩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根据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发表的“2007年文化内容产业10大前景”,随着广播和通讯的融合发展,2007年韩国文化内容产业会呈现以下繁荣的景象。
(一)2007年文化内容出口额预期将达到20亿美元连续剧出口扩大到南美、阿拉伯、中亚等地区,出口欧洲和美国的漫画、动画片、动画形象等数量增加,韩流将正式冲出亚洲。
崭新的韩流正在进入世界舞台,表演种类呈现多样化。
2007年文化内容出口额有望达到20亿美元。
(二)广播通讯融合时代,交易从平台转换为内容为中心随着广播和通讯的融合走向正规化, DMB、WiBro、PMP、IPTV等新型平台陆续登场,内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三)UCC扩展到商务型的PCC2006年可称为UCC(用户创作的内容)的创始年,许多专业影像网陆续登场。
2007年随着影像消费和创作活动的扩大, 业余专家团体有望将现有的UCC转换成拥有更多功能及创造性的PCC(业余专家创作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商业模型。
(四)F-内容的普遍化随着数码制作的普遍化,在线和手机等形式与内容融合在一起的Fusion内容的制作将会活跃起来。
F-内容通过相互之间的自由结合和相互反馈,追求创造新形式的新鲜感,内容上向融合娱乐(Fun)、功能(Function)、感受(Feel)等多种乐趣的方向普及。
(五)恢复传统题材(文化原形)的现代价值.2007年将继续呈现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新的题材创造文化内容的事例,尤其国内电影和连续剧市场将成为历史剧的鼎盛期。
(六)加深企业之间联系,确保文化内容的竞争CJ、Orionworld等大企业和KT、SKT、Hanaro等通讯企业为了确保文化内容的竞争力将积极促进垂直序列化和内容多样化,继续向综合娱乐企业发展。
(七)制作环境从“一个来源,多种用途”(OSMU)变为“多个来源,多种用途”(MSMU)去年以漫画为原作的作品以电影、连续剧、动画形象许可等多种形式的再创造取得成功,今年以漫画、小说等已经完成的原作为中心的OSMU方式将大受欢迎。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年韩国政府在 文化观光 部下 面建立 了文化产业局 , 同年成立游戏产业振兴 中心 ,0 1 20 年又成立文化产
业 振 兴 院 ,该 院 每 年 可 得 到 政 府 50 00万 美 元 的资
其他制造业 、 服务业 的产额 、 附加值 、 创造就业 岗位
的 问接 效 果 达 45 亿 韩 元 ( 合 4 亿 美元 )其 中 .万 约 l , 由 中 国大 陆 市场 产 生 的 经 济 效果 为 33 _万亿 韩元 。 2 韩 国 文 化产 业 的发 展 现状
状 及 取 得 的骄 人 成 绩 , 国的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值 得 我 们 借 鉴 。 韩 关 键 词 : 国 ; 化 产 业 ; 展 现 状 韩 文 发
中图分类号 : 3 .6 G1 1 4 2
文献标 识码 : A
di 03 6 /i n17 — 9 82 1 . .3 o: . 9js . 3 0 6 .0 1 30 7 1 9 .S 6 0
品为 游 戏 、 视剧 、 电 电影 。20 年 , 03 中国 7 %的 网络 5
到很大程度 的震撼 , 经济开始下 滑。韩 国政府认识 到单一产业 的脆弱性 ,开始分析 目前的 斟际市场 ,
看到 了文化产业发 展给各发 达 国家 带来 的可观 的
利润 , 同时 深 入 分 析 了文 化 产 业 的 独 特 性 以及 文 化
1 韩 国 文化 产 业 的发 展 历 程
春 笋迅 速 发 展 起 来 。根 据 20 0 5年 5月 初 韩 国文 化
近代韩 国认 识到 文化产业 的重要性 有一 个缓 一 慢的过程 。上世纪七 、 八十年代 , 国重视发展制造 韩 业, 九十年代重视 服务业 的发展 。而在 经历了亚洲 金融危机 的重创之后 , 国的制造业 和服务业 都受 韩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机制战略与产业布局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机制战略与产业布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将创意与商业相结合,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机制战略,并进行产业布局。
本文将探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政策与机制战略,以及不同国家的产业布局。
一、政策与机制战略1. 制定政策导向: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导向,明确支持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优惠税收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以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2. 打造创意人才队伍: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提供奖学金、吸引海外人才等方式,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鼓励企业申请知识产权等方式,有效保护好创意成果的知识产权,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搭建创意产业平台:政府可以建立起一系列的创意产业平台,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器、创意交流平台等,为创意人才和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场所和资源,提升产业的聚集效应和竞争力。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政府可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研究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战略,并通过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二、不同国家的产业布局1. 中国的产业布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等,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城市,如深圳等。
同时,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创意企业和项目的发展。
2. 美国的产业布局: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常成熟,纽约的百老汇、好莱坞电影产业等都是全球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融资政策及其启示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0MI C RE S E ARC H GUI D E
No . 2, 201 4 S e r i a l No . 22 0
韩国发展 文化产业 融资政策及其启示
王 欣
( 哈尔滨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 哈尔滨 1 5 O O 4 O )
作者简介 : 王欣( 1 9 8 6 一 ) , 女, 黑龙江双鸭 山人 , 硕士研 究生, 从 事会计 学研 究。
产业财政预算创韩 国政府 历年文化创意产业财政预算新高 ,
达到三兆三点七 零九 亿韩元 。韩国司法委通过相关提案 , 决 定2 0 1 2年韩 国政府基于 以往文化产业发展业绩 以及未 来文 化产业发展前景文化创 意产业 加大投资预算 , 尤其是 占据销
售额 主要部分 的网络游戏 业进行更大力度的扶持。届时 , 韩 国政府将成立高达 1 7 0 0亿韩元 的包括 出口转 向基韩 国文化产业发 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我 国相似 , 也 被“ 融资难 、 研发难 、 销路难” 等问题困扰。因此 , 韩 国在 扶持
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一些政策 , 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1 . 韩国政府直接投 资发 展文化产业 韩国文化创 意产业 的发展一 直在韩 国政 府的 主导 下进
猛 发展 。“ 十二五 ” 期间文化创意产业被列 为战略发展 产业 , 对拉动国民生产 总值起 到推动促进作用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业基金 ” 对文化创意产业 的投资提升到国家预算 的 1 %。自此
之后 , 韩 国政府连年增加文化创意产业财政预算 , 从1 9 9 8年
的2 . 2 %, 到1 9 9 9年的 1 1 . 7 %, 发展 至 2 0 1 1 年, 韩 国文化 创意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评析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评析摘要:韩国文化产业呈现出了比较复杂的特点,有的贯穿于产业发展全过程,有的则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了调整和改变。
第一,政府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多项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第二,明确市场的作用,积极将文化产品与文化市场结合起来,走产业化道路;第三,强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主要特点;产业化一、起步阶段发展的基本特点韩国文化产业在起步阶段处于全斗焕、卢泰愚和金泳三执政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受经济发展和世界潮流的影响,全斗焕、卢泰愚和金泳三总统开始注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体来看。
在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
整个产业表现出了计划不明确、行动不积极、效果不理想等发展特点。
第一。
计划不明确。
与很多新兴国家一样,在上个世纪80和90年代,韩国经济的主要关注点在半导体、钢铁、化工、造船等第二产业,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并非政府扶持的核心对象。
在第六个和第七个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中,韩国政府分别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以及”提高文化创造力”的概念,又在随后的1993年公布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
尽管如此,由于这些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的象征性、模糊性较强。
导致政府出台的产业发展政策不甚明确。
参与文化产业建设的相应官方组织和民间团体便也没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第二。
行动不积极。
由于政府政策实施计划的模糊性,导致韩国文化产业在起步阶段便呈现出了政府和民间行动不积极的特点,相关政策的落实存在偏差或者欠缺。
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民间社会组织,都不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态度,韩国人并没有切实地把战略规划落实到发展产业的行动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涉及文化产业的相关政府部门在起步阶段后期逐渐认识到了政策落实对发展本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成立引导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的迫切性。
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及其对宁波的启示

n 月 7日一 l 0日,笔 者 随 同 宁 波 市 政 府考 察 团在韩 国考 察 ,重点 在 大 邱 和 首尔 学 习韩 国在 文 化 产 业 方 面 的 先 进理 念 和做 法 。通 过 考 察 ,我 们 切 身 感 到 ,韩 国 在 发展 文化 产 业 方 面 制 系列 有效 措施 ,并取 得 了可喜 的成绩 。
政府 :战略重视 .规 范有序
一
是 战略 重视 。 19 9 8年 韩 国 正 式
提出 “ 文化 立 国 ” 战略 ,把 高新 技术
和 文化 产业 作为 2 世 纪韩 国 的立 国之 1 本 ,把 文化 产业 和 生物 技术 列 为 2 世 l 略调 整 给韩 国文 化 产 业 的 腾 飞创 造 了 条件 。
建 立 了 完善 的文 化 管 理 机 制 。韩 国文
化观 光 部于 l 9 9 8年 首 次设立 文 化产 业
续对 ( ( 影像振兴基本法》 著作权法》 、 、
( ( 电影 振兴 法 ( 出法 》 广 播 法 》 、( 演 、 、
局,专 门负责文化 产业 的相关管理工 ( ( 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 等做了部 优惠政策。四是实施奖励措施。i 作 。l9 99年设 立 了韩 国 文 化产 业 振 兴 分 或全 面修订 ,被废 止或修 改的内容 加大 了对影像 、游戏 、动画 、音
委员会,从宏观 的角度来制定产业政 达 7 %左右。法律体系的完善j 0
策 发展 方 向 。2 0 年 韩 国政 府 设 立 了 01 化产 业创 作 基地 、培 养 文 化产 业人 才 、
文化产业市场 的运行程序 ,克J 四是保 障经费供给。一是j 算 20 00年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l
2 4 Ni ( NE R ( R N( B ) H s P ) T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对的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对的启示韩国作为一个亚洲文化大国,在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东亚金融危机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的全球文化中心,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故事。
本文将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启示。
一、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让韩国意识到了必须通过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的再生。
在政府的扶持下,电影、音乐、电视、游戏等文化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此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除了传统的文化产业,以互联网、3D技术、虚拟现实为媒介的数字文化产业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
在音乐方面,从传统的民歌、流行乐曲到经典音乐,韩国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中的代表性流行艺人迅速走红,不但在韩国市场饱受追捧,更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在电影领域,韩国导演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风格征服了全球观众,许多韩国电影不仅在韩国市场创造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更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大奖,带动了整个韩国电影产业的崛起。
同时,以韩国偶像艺人和电视剧为代表的韩流文化的盛行,也带动了韩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韩国来感受韩国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则更加充分地展现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
以韩国著名游戏公司NCsoft为例,其旗下的游戏《魔兽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创造了巨额利润。
与此同时,韩国的电子竞技产业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成为电子竞技市场的重要领头羊。
二、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原因在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 政府的大力扶持。
政府在文化产业创新与服务、基础设施和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投入。
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
韩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采用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措施 2003年8月30日 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韩国政府自2001年开始,决心用5年时间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由目前的1%增加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文化大国、知识经济强国。 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韩国文化产业范畴 1999年2月韩国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具体行业门类有: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工艺品、传统服装、传统食品、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此外,还有根据国家总统令指定的产业。 韩国统计厅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包括:出版产业、唱片产业、游戏产业、电影产业、广播产业、演出产业、其他文化产业(建筑、摄影、创意性设计、广告、新闻、图书馆、博物馆、工艺品及民族服装、艺术文化教育等)。 二.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 第一个《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自1999年至2003年分三步实施。第一阶段主要是在法律、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基础;第二阶段重点发展外向型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第三阶段抓紧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通过5年计划的实施,构筑振兴文化产业的框架,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战略是:1.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2.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由于资源和资金有限,不搞平均主义,实行“选择与集中”的基本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要项目;3.力争使国家扶持政策产生最大的整体实效。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 1.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在加强原有文化产业相关部门建设的同时,为了避免业务重复和减少资金浪费,通过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建一些机构组织,初步形成了运作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 1994年文化观光部首次设立的“文化产业局”是主管文化产业的政府职能部门。近年来其职能不断加强,已由原来的3个课扩编到6个课,业务范围基本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方面。 1999年,文化观光部、产业资源部、信息通讯部通力合作,建立了各自下属的“游戏综合支援中心”(主管政策、规划等)、“游戏技术开发支援中心”(主管游戏产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游戏技术开发中心”(主管游戏产业技术开发),形成合力,重点扶持游戏产业。文化观光部和产业资源部还分别设立韩国卡通形象文化产业协会(负责创作等)、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协会(负责市场开发),共同推动卡通形象业的发展。在电子图书、在线游戏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领域,分工由信息通讯部主管基础技术开发,文化观光部负责应用技术开发。 根据《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2000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文化观光部长官(部长)任委员长,由15至20人组成。其中由国会常任委员会推荐2人,财政经济部、外交通商部、行政自治部、文化观光部、产业资源部、信息通讯部、企划预算处各委派1名次官(副部长),以及广播、电影、出版、音像、游戏等有关部门各1位负责人。委员任期3年,可以连任,职责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营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有关调查研究及其他相关工作。 文化观光部于2000年4月、12月先后设立“韩国工艺文化振兴院”和“文化产业支援中心”。2001年又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扩建为“文化产业振兴院”。由其全面负责文化产业具体扶持工作,同时侧重音乐、动画、漫画和卡通形象产业的发展。与原有的广播影像、电影、游戏等主管单位分工协作,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在总结一年多运作情况的基础上,文化观光部于2002年7月决定为下属的文化产业振兴院、广播影像振兴院、电影振兴委员会、游戏产业开发院、国际广播交流财团5个部门组建“文化产业支援机构协议会”,旨在避免业务重复,加强信息交流,将原来分散组织的活动“大型化”“集中化”,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 政府还于2000年投资60亿韩元在釜山、光州、大田,2001年投资100亿韩元在大邱、春川、富川、清州、金州,2002年在木浦、庆州和济州,分别建立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文化产业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等,推动文化产业在全国均衡发展。此外,还有140多个由民间自发组织的社团组织,如“出版协同组合”“游戏制作者协同组合”等,致力于各行业的自律和发展。 2.建立资金支持机制 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振兴院2002年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组合、专项基金共融资文化产业事业费5000亿韩元,为文化创作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和出口、人才培养,各投入1700亿、1870亿、1430亿韩元。 国家加大文化产业预算。近年来文化事业财政预算不断增加,2000年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的1%,2001年又上调9.1%,进入“1兆韩元时代”,2003年达1兆1673亿韩元。随之,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78亿元,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例由3.5%增长到约17.9%。 设立专项基金。国家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 运作“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这是以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计划以后每年通过“投资组合”至少融资1000亿韩元。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完善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秆,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如:为重点发展的游戏、动画等风险企业,对进驻文化产业园区的单位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少甚至免除税务负担。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免除农田、山林、草场转让费和再造费,以及交通设施补偿费等。 3.构筑集约化生产经营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战略是,自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期间,全国共建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1至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全国文化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规定,文化产业园区是产、学、研联姻,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建设方针是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国家为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200亿韩元(在2至3年内分期拨款),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50亿韩元,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300亿韩元。 先期计划2005年前共建成7个文化产业园区:大田(尖端影像、多媒体业)、清州(学习用游戏业)、春川(动画业)、富川(出版漫画业)、庆州(VR基础产业)、光州(设计、工艺、卡通形象业)、全州(数码影像、音像业)。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动工。 此外还建立了几个“共同制作室”。由文化产业振兴院投资32亿韩元建立的“共同制作室”(约1100平方米,设15个制作室、1个影像编辑室、1个装备室、1个试运转室),已于2002年10月挂牌,为那些热心文化产业,具有一定技术,但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系统的扶持,改变了过去一次性支持的做法。通过公平竞争,获准使用共同制作室的企业或个人,从产品的开发、制作,到所需资金和人力,可得到多方面的支持。文化观光部计划注入450亿韩元,在2005年前建成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广播共同制作室”,使其成为具有制作、流通、培训功能的“自给自足型”数字化广播产业生产中心。 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2000年至2005年全国共需文化产业专门人才9.8万人,可供5.8万人,缺口4万人。2002年以后创作、企划、市场开发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国家决定自2000年至2005年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抓紧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抓好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同时,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措施是: 完善人才管理系统。产、学、研联手,成立“CT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负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协调等,设立“教育机构认证委员会”,对文化产业教育机构实行认证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和提供资金支持。文化产业振兴院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自2002年9月至12月,已有学界、机关、企业的1000多名专家申请登录入库。 加强院校培养。近年来,新建汉城游戏学院、全州文化产业大学、清江文化产业大学、大邱文化开发中心、网络信息学院、传统文化学校等。在一些大学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共80余种,目前在校学生5000多人。汉城游戏学院2000年招生的第一批48名游戏开发专业学生已于2002年底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