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案例
第2章城市的产生
南北战争前夕,美国的制造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投 资增加,劳动分工深化,产品标准化,产生规模经济。 采用了一些新的机器设备。缝纫机、制鞋机。1860 年,美国增加值最高的行业是棉纺织、木材和制鞋。 导致生产向大城市集聚。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移民的大量进入,购买力不断 增加,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以消费品为 主,变为以金属冶炼、交通工具制造为主。
2.6 工业城镇体系 看一个地区。 第五公理: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 如果没有进入约束,企业将不断进入市场,直到利润 为零。 图 2-3 工业城镇体系
给定 48 英里的狭长区域。 每个企业的市场范围 16 里。 一部分工人在城镇生产衬衣,一部分工人在农村生产 面包。 这是一个均衡: 零经济利润:4/12 的价格等于衬衣的平均生产成本。 对工人来说区位无差异,因为工资可以补偿:(1) 不在农村生产面包的机会成本;(2)城市较高的土 地租金。
城市化也不断发展。旧的城市中心被新一拨的城 市中心代替 。城市中心的西进反映了人口的西进。 19 世纪初,只有 5%的美国人生活在城市中。1860 年 城市人口增长了 4 倍,1900 年比 1860 年又增长了 1 倍,1940 年城市人口增长到全国人口的 57%。
表 2-3
年份 1800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农村的土地价格将进行调整,直到不同农村家庭对到 城镇的距离无所谓为止。距离企业较近的农村家庭, 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衬衣,因此要支付较高的土地 价格。
2.7 资源导向性企业 以上忽视原材料(假设原料无处不在)。 极端情况:原材料运输成本极高,成品运输成本为零。 企业在原材料产地聚集。资源导向型企业。
模型:交换可能线 假定:固定机会成本 图 2-1 北方(上)南方(下)
城市学 第2章 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北师大不动产学院(珠海)
白雪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
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地理学论述城 市起源主要归结为三个基本原理:①拉采 尔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②传播论;③ 进化论思想。 • 现代社会科学家,提出了4 种有关城市 起源的理论:1.水力论或环境基础论;2. 经济论或市场起源论;3.军事论或防御据 点起源论;4.宗教论或宗庙起源论。
北师大不动产学院(珠海)
白雪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D.水资源与城市形成
河畔、湖滨及海岸带都是利于城市形成的地区。河流历来就是重要的运输通道,而且又是工业用水和 饮用水的最好源地,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条件。河口处往往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有利于城 市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的上海、广州、天津,印度的加尔各答,美国的新奥尔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 斯,日本的东京、名古屋、大阪等都位于三角洲上。河流渡口和要津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 天津、武汉、南京等,英国的剑桥,德国的法兰克福皆形成于渡口处。早期由于英国经济重心在东南部的 太晤士河两岸,商品贸易多渡此河,河口面海呈喇叭口形,恰好伦敦附近狭窄,成为最好的渡口,使交易 荟萃,商务渐盛,终于使伦敦形成一个重要城市。大湖泊也利运输业的发展,湖滨又是水陆运输重要的交 接点,有利于城市发展。如美国的芝加哥(密执安湖)、德卢斯(苏必利尔湖),日本的大津(琵琶湖)、 我国的岳阳(洞庭湖)、九江(鄱阳湖)、无锡(太湖)等等皆受湖泊之利。在海岸带(尤其岩石海岸具 有优良港湾的地区)以及在大河入海口的沿岸地区都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上海、大连、青岛、 泉州、福州、汕头、广州,美国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日本的东京、大阪、横须贺、佐世保等海港城 市都属此类城市。在海峡和运河的两端也有利于城市的兴起,例如直布罗陀和丹吉尔(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与塞得港(苏伊士运河),巴拿马与科隆(巴拿马运河)等城市皆属此类。
第二讲 城市的发生与发展-30页文档资料
2020/6/22
《城市学概论》
18
城市发展学院第二章城市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形成
二、卫星城——分散主义的对策
建设卫星城的好处主要表现为: 1)经济效益:郊区土地多、空间大,为企 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2)社会效益:地价低,房租便宜,缓解了 大城市住房困难; 3)环境效益:减少了母城的污染,扩大了 环境容量,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净化。
2020/6/22
《城市学概论》
19
城市发展学院第二章城市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形成 三、集中主义的对策
2020/6/22
《城市学概论》
14
城市发展学院第二章城市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近代城市的产生 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后
四、城市系列中的“畸形儿”
2020/6/22
《城市学概论》
15
城市发展学院第二章城市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形成
一、城市问题加剧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工业、
建筑的高度集中, 带来了一系列的~~。
城市结构向三度空间发展,来解决大城市存在的问题。 ’
2020/6/22
《城市学概论》
20
城市发展学院第二章城市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形成 四、“分散”与“集中”的统一
(一)同心圆结构
2020/6/22
《城市学概论》
21
城市发展学院第二章城市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形成
四、“分散”与“集中”的统一 (二)扇形结构
第2讲_城市起源与发展
城市的核心。
雅典——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城市(前5-前4世纪)
♣希波战争(前492-前449)前的古希腊城市:多是
自然形成,布局没有一定规则 ♣希波战争后重建的古希腊城市:多采用希波丹姆的
规划——方格网状道路系统 ♣以方格网状道路系统为标志的城市形态对其后的城 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城市
的场所。其特点——交易集散性和流动性。
《说文解字》:“市,买卖所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与
“市”
逐渐融为一体,演变为当今所谓的城市 ——开放的无“城”的市。
理解之二:
城市的实质——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
(希腊建筑学家道亚迪斯( 1913-1975 )“人类聚居学” 理论)
“乡村”(与“城市”相对应)——也是一种人 类聚居的形式。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分工) 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分工)。
2.城市的形成还取决于文化因素
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产生结合时,真正 意义上的城市才会形成。
早期城市的职能虽相对简单,但已具有 许多文化因素。
(四)城市的实质(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城市)
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
城市始终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这是 “以人为本”地看待城市、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圣 莫 特 大 教 堂
)
(
门 前 建 有 开 阔 的 广 场
巴 黎
圣 母 院
)
圣 特 提 恩 修 道 院
圣 姆 朗 大 教 堂
乐 托 达 姆 修 道 院
教 堂 前 建 有 开 阔 的 草 坪
圣 玛 丽 亚 大 教 堂
(六)我国隋唐及元明清时期的城市
在欧洲中世纪城市文明回到进化起点 时,我国封建社会正步入鼎盛时期。公元3-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古罗马城市
如罗马斗兽场、水道等, 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展 现了罗马帝国的强大和繁 荣。
中世纪城市发展
城堡和城墙
中世纪城堡是贵族居住的 地方,通常建在险要之地, 城墙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
市场和商业区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中 世纪城市开始出现市场和 商业区,成为商品交换和 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灵活可变的城市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变化,灵活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保持城市的可 持续发展。
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
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确保城市发展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人文关怀与社区参与的城市规划
关注居民需求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化城市公 共空间和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
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的产生 与发展
contents
目录
• 城市规划的起源 • 现代城市规划的兴起 • 当代城市规划的演变 • 未来城市规划的趋势 • 案例研究
01 城市规划的起源
古代城市规划
01
02
03
古埃及城市
如金字塔、神庙等,强调 秩序和对称,反映了当时 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
古希腊城市
感谢您的观看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
01
跨学科整合与多方参与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包括环境科学、社会科学、地
理学等多个领域,同时鼓励政府、企业、社区等各方的参与和合作。
02
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平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不仅追求经济
增长,还要考虑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
03
城市起源(二)
城市起源(二)城,所以盛民也。
这只是城市的一半特征。
城市的另一半特征是交易的存在。
市,买卖之所也。
接着上一篇的话题,在人类农业革命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种植、驯养、容器、水库、房屋等等“储存”形式。
待村庄出现以后,城市似乎就不远了。
城市出现的另一个特征是交易的存在,而货物交易的最基本的前提,是运输技术的进步。
城市需要从外面运来很多的货物(早期主要是粮食),不但要求静态的储存,还要求动态的运输。
对于早期人类而言,这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依靠原始的肩抗手提,人类能够运输的食物的数量和里程是非常有限的。
考虑到运输者本身的食用,有效的运输数量和里程就更少。
比如说,一个人肩背手提,一天大概能够把30公斤的食物运送35公里。
考虑到回程的话,一个人的运送距离只有17公里。
倘若运送距离达到15天的往返路程,或者250公里,这个人就要把30公斤的食物完全吃掉了,运输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动物的驯化,对于运输无疑是有帮助的。
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人类就开始驯化动物,不仅包括家禽,还包括大型的牲畜。
据考,狗是人类最古老的朋友,大约在14000年前就已经驯化,猪、鸡、鸭、鹅等也慢慢被驯化。
对于运输更加重要的,是大型牲畜如牛、马、骆驼的驯化。
根据现有研究,马的驯化,大约发生在6000年前,也就是大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
不过,马、骆驼对于运输的帮助可能也有局限,因为牲畜也需要消耗很多食物。
早期的城市大多出现在江河的下游,不仅有利于耕种,而且有利于成本较低的水路运输,看来也不是偶然。
早期的人类逐水而居,对水流既不陌生,也不恐惧,舟楫更是人类最早的发明。
最早的独木舟,大约在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在杭州的湘湖边上就停着这么一艘独木舟。
伴随着畜力、舟船等运输工具的进步,人类的运输距离越来越远。
不过,再远的运输途中,人总还是需要歇脚、进食、补水的,选择合适的村庄落脚,看到中意的货物可以交换,可以省却一半行程。
渐渐的,一些沿河的村庄,或者一些东西南北交汇的村庄周围形成集市。
2.城市起源与发展动力
2005 年
2007 年
0.0%
5.0%
中国城市化水平
英国南部城市带 欧洲西部城市带
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3、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郊区化: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人口 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现象。 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 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 负增长的现象。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化 逆城市化
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会产生逆城市化现象呢?
原因: 大城市人口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导致 人口向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中小城镇和乡村。 交通、通信的发展。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差别缩小。
此外还因为城市地价过高、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2.2 现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2/2)
四次发展浪潮的动力分析:前两次靠的是政治的推力 ,而后两次靠的是市场取向的推力。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推力; 资本的自由流动是城市发展的第二推力; 注意:市场的推力也不完全是自发调节的,需要政府从宏观上 进行规划和调控。
讨论
你是如何看待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源动力? 选取考察未来5年内吴江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哪 里?将遇到的哪些主要瓶颈?
经济学解释
三大主要因素: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效益
贸易交换 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大城市的诞生
《世界城市史》课件
总结词
新加坡以其整洁、有序和绿色的城市 环境而闻名,被誉为“花园城市国家 ”。
详细描述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注重绿 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的 城市管理和法规,新加坡成功地将自 然与城市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了高品 质的生活环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环境污染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交通 等产业快速发展,导致空 气、水、土壤等环境受到 严重污染。
资源紧张
城市人口密集,资源消耗 量大,能源、水资源等需 求不断增长,面临资源紧 张和能源转型问题。
城市规划与治理
为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治 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
04 未来城市展望
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
01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速,城市将面
临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压力。
技术创新与城市发展
02
技术革新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城
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解决方案。
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合作
03
城市间将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更加紧
密的城市网络。
东京:高度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东京是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以其高度城市化、高密度建 筑和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而闻名。
东京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成为全球重要的 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东京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 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新,为其他城市提供了 借鉴。
新加坡:花园城市国家建设
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降低城市能耗和排放,实 现低碳发展。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第二讲城市的起源与演进
第二讲城市的起源与演进第二章城市的形成与演进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历史演进中国城市的演进空间维度城市时间维度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至六千年之间,主要分布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
城市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产生和发展了城市。
第一次社会分工,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第二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瓦解时期——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
第三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
城市应诞生于奴隶社会时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
城市应诞生于奴隶社会时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
城市形成成因分析一、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对城市形成的影响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交通条件对城市形成的影响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二、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地质与城市形成地形与城市形成气候与城市形成水资源与城市形成矿产与城市形成城市是由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在奴隶社会开始后形成的。
因此,城市不是产生于一切社会阶段而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阶段中。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者生产的东西自食、自用而有余,可以供给别人食用和交换后,产生了部落管理阶层。
当掌握更多生产资料者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能够剥削他人时,就产生了剥削者。
管理阶层和剥削阶层的出现和存在,产生了集中居住和活动的需要。
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的形成。
由于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手工业者可以脱离土地而集中于城市生产,而生产者也有多余的物品需要互相交换时,才有城市形成的必要物质基础。
城市是生产发展的产物。
城市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产的变化而变化。
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着这个时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大学市政学经典课件与讲义第二章 城市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城市产生和发展基本知识点: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城市化的动力和类型,我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和方针。
第一节城市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城市的定义: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特征:(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二.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由原始居民点演变而成的城市,有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使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的重大意义在于:制造劳动工具的行业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扩大了劳动生产规模及其成果的总量;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对城市历史的生成,具有“促生”作用。
二.城市与区域1.城市与区域区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地域空间,一般具有同质性、内聚性、层次性和动态性。
城市与区域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点和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一方面,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和焦点;另一方面,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
2.城市与区域的关系:(1)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2)城市之间的关系。
3.城市与区域的密切关系具有以下作用:(1)它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2)它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戏称代谢。
(3)它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
(4)它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
三.城市发展阶段及特征1.城市发展阶段(1)古代城市阶段。
城市成为国家或地方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2)中世纪城市阶段这一阶段的背景是封建社会,城市作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上升,城市成为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城市的功能日趋多元化(3)近代城市阶段这一阶段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其显著特征有: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激增;城市成为以及七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技的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种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是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城市的功能和结构
04
城市的概念和起源
02
城市的经济发展
05
城市的发展历程
03
城市的社会文化
06
添加章节标题
城市的概念和起 源
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 的中心,是政治、经 济、文化、科技等各 方面的集中体现。
城市是社会分工和 劳动分工的产物,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
贸易活动:城市的贸易 活动包括进出口贸易、 国内贸易等,是城市经 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商业设施:城市的商业 设施包括商场、超市、 购物中心等,是城市经 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贸易政策:城市的贸 易政策包括关税、贸 易壁垒等,对城市经 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城市的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
人才引进: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城市竞争力 科技创新:推动科技研发,促进产业升级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创业 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
医疗体系:包括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教育与医疗资源的分布:城市中心区教育资源丰富,医疗资源分布相对均衡
教育与医疗政策的影响:政府对教育与医疗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 要影响
城市的艺术和文化活动
艺术展览:展示城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 文化节庆:庆祝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春节、中秋节等 音乐会和戏剧表演:展示城市的音乐和戏剧文化 电影和电视制作:展示城市的电影和电视文化,如好莱坞、宝莱坞等
城市是社会交往和 信息交流的场所, 是社会关系的集中 体现。
城市是社会文化 的载体,是社会 文明的象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的起源
讲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
讲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
第一章: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类最早的居住地是洞穴和树林,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部分人类开始聚居并形成村落,这是城市形成的最初阶段。
第二章:城市的演进
随着农业的发展,部分村落逐渐发展为城市。
农业生产的进步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人口逐渐增加,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了支撑,城市逐渐成为商业和文化中心。
第三章:城市的兴衰
城市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历史的长河中,城市的兴盛和衰落交替出现。
政治动荡、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城市的衰落,而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则有助于城市的兴盛。
第四章:城市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也在不断发展和改革。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交通运输的便捷化、环境保护的重视等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城市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城市的未来
城市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张等。
但同时,城市也将成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城市的历史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保护城市的发展成果,共同建设美好的城市。
现代都市人类学 第2章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封建制度下的城市演变 城市在封建制度下逐渐 发展,市镇成为商业和 手工业发展的中心。
重要概念:封建制度、城 市自治、行会制度
中世纪城市
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 市场经济的兴起推动了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城市成为商人和手工业 者聚集的地方。
城市自治和市政制度的 兴起 城市自治体制度的建立 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 自治权,促进了城市的 自主发展。
当前城市化趋势
1992年以后,城市化进程加速。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动力。 房地产兴起、交通设施发展、城 市体系变化等。
本章结论
城市的出现是世界范围内衡量一个文化进入文明时 代的标志之一。世界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 别是前工业城市时代、工业城市时代、后工业城市 时代。中国5000年前就已出现城市。中国主要的城 市化进程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市化大城 市与乡村都市化并行,工业化与城市化二元异步。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有向着中心城市与大城市群发 展的趋势,城市文化也逐渐从地域性城市文化向移 民社会的多元性城市文化转变。
第三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01
CONTENTS
• 起步阶段 (1949-1957年) • 动荡时期 (1958-1978年) •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以后) • 城市化的推动因素 • 当前城市化趋势
起步阶段 (1949-1957年 )
01
起步阶段 (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前,5万人口 以上的城市只有168个。
01
CONTENTS
• 古代城市的萌芽(黄帝至夏禹时代) • 早期城市的特征 • 夏代晚期、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形成与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结构转变 • 城市经济的显著发展(春秋战国至秦汉) • 隋唐时代的城市发展 • 近代城市发展
第二章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二)城市的特征
1、较高的人口密度、较拥挤的空间 2、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容纳这样 的高密度 3、更多专业化的土地用途 4、城市经济具有更加多样性和专业化的功能 5、都市区域和城市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 观和行为模式。 6、城市具有多功能的管理机构及官员 7、通常包括一个中心城市和周边密集的居住 区域。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定居生活的确立、劳动分工的出现、社会基层的
分化、社会财富的集中”
城市的出现是与农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没有农业
的发展,也就没有城市的出现。随着农业的发展,剩
余产品的出现,导致社会分工的形成、人群的分化和
阶级的产生,城市随之开始形成。城市的出现,以发
达的农业、手工业为基础,同时又与军事、政治、宗
第二节 城市的传播与发展
一、城市的传播与发展过程
(一)西方城市的传播与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演进
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经6
000
余年。 经济结构:农业社会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商业、手工 业发展缓慢。 发展特征: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城市 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 政治军事职能;城市化水平低。
(6)城市分布范围不广、数量不多
(7)城市规模较小,职能比较单一
(8)城市之间联系不多,城址迁移频繁
2.半殖民地时期
3.计划经济时期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二、 城市发展特征
(一)世界城市发展特征
1、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发展进入了高潮期 (高速城市发展时期) (1)城镇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2)城市人口大于乡村人口的国家不断增多 2、两类国家城市化水平有明显差异
校本课程《远方的城市》课程纲要及全部教案
校本课程《远方的城市》课程纲要及全部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1.4 课程实施与评价第二章:城市的起源与发展2.1 城市的定义与特征2.2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历程2.3 城市化的影响与挑战2.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起源与发展第三章:城市规划与管理3.1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原则3.2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3.3 城市管理的基本职能与手段3.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第四章:城市经济与产业4.1 城市经济的定义与特征4.2 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4.3 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4.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经济与产业发展第五章:城市文化与生活5.1 城市文化的定义与特征5.2 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样性5.3 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维护5.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文化与生活第六章:城市环境6.1 城市环境概述6.2 城市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6.3 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6.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第七章:城市交通7.1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7.2 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7.3 城市交通问题及其解决策略7.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交通状况与改善第八章:城市社会问题8.1 城市社会问题概述8.2 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8.3 城市社会问题的成因与影响8.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social issues and solutions 第九章:城市教育与科技9.1 城市教育体系概述9.2 城市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9.3 城市科技发展及其对城市的影响9.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科技教育发展第十章:城市旅游与发展10.1 城市旅游概述10.2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3 城市旅游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10.4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这是的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主要涉及城市环境、交通、社会问题、教育科技和旅游发展等方面。
每个章节都会对相关主题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二章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春秋::城市一词最早出现在《诗·鄘风·定之方中》:春秋时卫“文公
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
战国:《资治通鉴》 :“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
廊坊、沧州、大同、临汾、兰州、酒泉、西宁、临沂、济 宁、潍坊、莱芜、无锡、常州、泰州、盐城、温州、金华、 合肥、黄山、南平、南昌、景德镇、抚州、赣州、福州、宜 昌、襄樊、衡阳、湘潭、邵阳、韶关、柳州、桂林、梧州、 自贡、南充、绵阳、宜宾、西昌、遵义、昆明、大理、喀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考古学家发现,那里堆积有从中石器时代到 青铜器时代晚期厚达17层的文化层,遗址范 围达4万平方米。《圣经》上称为“棕榈之 城”,曾繁荣一时。从第17层发现围绕居住 址有厚1.5米,高9米的围墙,并有了望塔, 居住有约2千人。
两河流域:前3000年 城墙、宫殿、庙宇、市场、农田、水利设施、楔形文字
尼罗河流域:前3400年 没有围墙的城市:孟斐斯、底比斯 死人城市:陵墓、庙宇众多 印度河流域:前3000年达罗城 城墙、街道、排水设施、大型建筑物、象形文字 黄河、长江流域: 商都都城:
圳、潮州、南宁、内江、乐山;
隋、唐和五代十国: 衡水、长治、沈阳、南通、铜陵、马鞍山、泉州、九江、 黄石、荆门、肇庆、万县、拉萨; 宋、辽、金、元: 上海、锦州、海城、信阳、中山、东莞、海口、天津、保 定、都匀; 明代: 张家口、呼和浩特、抚顺、铁岭、瓦房店、敦化、威海、 夏门、佛山、贵阳、日喀则; 清代: 承德、唐山、本溪、丹东、辽阳、营口、大连、锦西、赤 峰、阜新、朝阳、长春、吉林、延吉、梅河口、公主岭、 浑江、白城、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海拉尔、 满洲里、青岛、烟台、汕头、湛江、安顺、个旧、乌鲁木 齐、伊宁、阿克苏; 民国时期: 石家庄、包头、集宁、鞍山、通化、四平、通辽、牡丹江、 鸡西、蚌埠、淮南、焦作、株洲、库尔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一)城市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被各学科所共同接受的 城市概念。许多学科从城市的起源、景观、形态、 功能、空间等的某一方向来定义城市。 广义的城市、镇是指乡村以外的一切城市、 镇型聚落,一般是指大于城镇或村庄的居民点。 狭义的城市、镇——对市镇人口总数,非农 业人口数有明显指标。
多,市便在城内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成一
体,成为统一的城市。
“地理学辞典”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 交通运输量、商业聚集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上 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P511)。杨兴礼认为,该定义 对“人口规模、空间地域等”没有反映出来。 陈田认为:城市—具有一定的人口和建筑、绿化、交 通等用地规模,第二、三产业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现代地理学辞典,P672) 杨兴礼认为,城市是指具有较大(一定)人口规模 和较多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空间,人们的经济活动以 第二、三产业为主,社会活动高度组织化,社会化,密集 化的人类聚居地(人类聚落形态)
2、城市定义的指标 (1)有明确指标 ①单指标:
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埃、蒙 城镇特征标准:智利、马耳他 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伊朗、肯、墨、爱
②双指标:
人口规模与密度指标 人口规模与城镇特征双指标 人口规模与从业结构双指标
③多指标
如美国确定城市取决于以下因素(Frey and Zimmer, 2001): A生态因素 a.人口规模 b.人口密度 c.空间 B· 经济因素 a.经济功能 b.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c.交通 d.经济组织 C· 社会因素 a.社会组织 b.社会性质 D· 行政管理
1903):“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
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
的密集结合体。”(从城市形态入手的简洁 概括)。
俄罗斯:(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城市 宛如一个国家的指挥部,它在国家的一切方面— —经济、政治、行政和文化方面担负着组织的职 能”,他指出,“城市是靠那些从农村经济中分 化出来的非农业区划经济部门——工业、商业、 运输业以及行政、文化部门而成长起来的”。 (巴朗斯基指出了城市的作用和形成)
许学强(教材)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 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 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是一种区域现象 学,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属于 历史范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大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一章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 辖市、市、镇”,是城镇居民点的合称(广义的)。 从地理学角度看,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 聚落类型,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 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传播与发展Fra bibliotek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二节 城市发展特征 第三节 重庆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定义、特征、 划分标准
一、 城市的起源
(一)起源时间、地点
(二)城市起源理论 1、技术因素理论(或称“水利文明”理论) “水利灌溉工程——农业高产——剩余产品——供 养大量城市居民——强大的中央政权——保证水利 工程的实施”
(2)没有明确指标:近70个国家(地区)
3、城市(定义)的指标标准
(1)人口规模人口密度
城市最低人口限额 200以上 3 400—499 1000—1499 1500—1999 2000—2499 2500——4999 5000——9999 10000——29999 30000以上 国家数
→
2、宗教因素理论
宗教因素理论以鲍· 惠特利(Paul Wheatley) 《四方之极》 城市作为宗教仪式的中心而出现,成为宗 教权力依托的地方。随着宗教权力的加强,城市
成为权力的容器,不仅包含了宗教权力,还包含
了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
3、政治因素理论
路易斯· 芒福德(Lewis Mumford)为代表。 《历史上的城市》(City in History) 城市的起源是与王权相联系的,认为政治因 素是导致城市起源的主要原因——政治使权利集
中于某个强有力的人物身上,并使之上升为超人,
可以支配他人和生产关系,从而导致城市的出现。
4、军事防御理论
城市是为满足防御安全的需要而产生的”。 即统治阶级为保护其自身利益,防御敌方侵袭需 要而兴建的。
5、集市理论
城市是作为初期市场中心地而产生、兴起的 ,它起源于贸易和市集之地。故商贾贸易之地谓 之“市”。 有些城市的兴起是由于这里是水陆交通中心或 河川渡口;有些城市兴起是由于地势的险要,是 兵家必争之地;有些则与该地区自然资源有关。
6、地利理论
7、多因素影响理论
即将上面提到的六种理论结合起来,认为政治、经
济、军事、技术、宗教、有利的地理条件等综合作用在
一起导致了城市的起源。实际上,世界不同地域城市的
起源过程中,受到这三种因素影响的程度有所差别,某
些要素在有些地区比较突出,另外一些要素在其他地区
比较突出,绝对的单一要素起源的城市是没有的。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定居生活的确立、劳动分工的出现、社会基层的
分化、社会财富的集中”
城市的出现是与农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没有农业
的发展,也就没有城市的出现。随着农业的发展,剩
余产品的出现,导致社会分工的形成、人群的分化和
阶级的产生,城市随之开始形成。城市的出现,以发
达的农业、手工业为基础,同时又与军事、政治、宗
马克思则认为,城市是生产、交换、消费 的集中地,是生产力的空间存在形式。城市发展 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市的经济活动(比之乡村)是高效率的。
(2)我国城市的定义
中国古代的“城市”定义中,“城”和“市” 是两个明显差异的概念。“市”与“城”开始时 并非聚为一体。以后,随社会发展,城里人口渐
1、国内外定义
(1)国外定义
美国:与少于2500人的小城镇或村庄等 乡村区域相对的建制区域。 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城市现 象是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 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 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 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at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