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救援机器人设计

合集下载

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设计说明书【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目录1. 引言2. 设计背景3. 机器人功能和特点4. 机器人体系结构5. 机器人硬件设计5.1 机器人外观设计5.2 机械结构设计5.3 传感器系统设计6. 机器人软件设计6.1 控制算法设计6.2 路径规划与导航系统设计6.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7. 机器人救援应用场景8. 总结与展望1. 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一款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的设计原理和详细技术规格。

该机器人通过结合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实现了在紧急救援、灾害场景以及其他危险环境中提供有效帮助的功能。

2. 设计背景灾害和紧急情况频繁发生,为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开发一种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势在必行。

该机器人能适应不同的救援任务,能够执行搜救、扫描、信息收集、物资运输等多种任务,以帮助减少人员风险。

3. 机器人功能和特点本机器人具备以下核心功能:- 搜救能力:能够根据预设目标进行定位和搜救任务,提供实时图像和声音反馈。

- 环境探测:通过传感器系统感知环境,提供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相关信息。

- 物资运输:具备承载货物和物资的结构设计,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输。

- 人机交互:通过友好的界面设计,与用户进行简单有效的交互和指令传达。

4. 机器人体系结构本设计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包括控制层、感知层和执行层。

控制层负责决策和控制机器人移动、任务执行;感知层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采集数据;执行层根据控制层和感知层的指令执行对应任务。

5. 机器人硬件设计5.1 机器人外观设计机器人外观设计追求紧凑、轻便和易操作的原则,采用金属材质、流线型造型,并配备防护装置,提高其耐用性和适应能力。

5.2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以实现多功能为目标,通过关节和伺服驱动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抓取功能。

机械结构采用轻量化、高强度材料,并应具有抓取力和负载能力。

5.3 传感器系统设计传感器系统设计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等。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多功能救援破障机器人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多功能救援破障机器人

经济性
• 成本控制合理,较市场同类产品,价格较低
Page 13 Page 13
查新报告
专利申请书 Page 14 Page 14
Page 15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多功能救援破障机器人
指导老师:钟毅 参赛学生:李欣 何翼 闫茜 陈萌 施伟
武汉理工大学
Page 1
Page 2
人力携带 小型营救设备
局限性:
• 营救人员工作时 距潜在危险地区 太近
• 无法进入建筑物 的所有空间
• 不适合长时间夜 间作业
大型机械
局限性:
• 作业现场空间受 限,大型设备无 法靠近
Page 7
为了得到较好的冲 击破障效果,设计时采 用了行程为50mm的电动 往复机构。同时,在电 动推杆两侧安置了光滑 导杆以锁定运动方向, 保证破障时的稳定性。
Page 8 Page 8
性能: 最大载重可达25kg 弯臂最高抬角为75° 铲斗最大倾角为45°
组成: 拱形弯臂 电动推杆 人字形铲斗 固定绞支座 T型横梁
履带式底盘
Page 5 Page 5
• 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可适应于不同环境需求

• 具备新颖的破障机构,且具有可替换功能

• 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可视化远程操作

Page 6
两侧电机与联轴器相连 以延长传动轴,经1:1转角 连接器进行动力转向后实现 合金锯片的切割作业。
中间电机通过齿轮传动进行 两级减速后,与联轴器相连实现 合金钻头的破障作业。
利用Solidworks、 3Dmax等相关 软件进行了 计算机辅助 设计
选定了最佳的 机械装配及智 能控制方案, 完成机器人的 制作与调试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智能抢险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各种类型的机器人陆续亮相,其在灾难抢险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的机器人在一些极端环境下仍然存在不足,比如复杂地形、恶劣气候等条件下的应用效果有待提高。

设计一种具有六轮式多功能的智能抢险机器人,将有助于弥补现有机器人的不足,提高其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并进一步提升抢险救灾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原则、主要功能、结构设计及应用场景,以期为智能抢险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背景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款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旨在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对智能抢险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明确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原则,可以为我们的设计提供指导,确保机器人具有高效、稳定和灵活的工作性能。

探讨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潜在功能。

设计合理的结构和系统,将有助于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正常运作,并提高机器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分析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和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更为智能、高效的技术支持,提升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2. 正文2.1 智能抢险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智能抢险机器人是一种集成了各种先进技术的特种机器人,主要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救援工作。

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机器人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仅能执行简单的任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抢险机器人逐渐发展起来。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抢险机器人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智能,能够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如搜索救援、火灾扑救等。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开始逐渐把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智能机器人来完成。

在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下,智能机器人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抢险救灾任务,设计一款兼具灵活性、多功能性、智能化的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无疑能够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一、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实际抢险救灾需求。

机器人整体应该具备轻巧灵活的特点,外壳材料应该采用坚固耐用的复合材料制作,具备一定的防水、防尘性能。

外形设计应该圆滑流线型,避免因为尖锐边角而导致的损坏或卡顿等问题。

机器人的尺寸要适中,可以在狭窄的环境下自如穿行,对于紧急情况的救援和搜救任务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机器人的主要功能1. 执行搜索与搜救任务:机器人配备高清晰度摄像头及红外线摄像头,搭载红外线扫描仪和超声波平台,能够在夜间或者低能见度环境下完成搜索和搜救任务,并且可以实现远程遥控。

2. 执行救援任务:机器人配备两个机械臂,具有抓取、搬运和拉扯等功能,能够协助人类救援人员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3. 执行信息搜集与传输任务:机器人配备各种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并且配有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将搜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指挥中心。

4. 自主导航任务:机器人搭载高精度定位系统,能够自主完成复杂的室内外环境的导航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5. 执行临时电源供应任务:机器人配备高容量可充电锂电池,能够为受灾地区提供一定的电力供应,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供电需求。

三、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多变的抢险救灾任务需求,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应该配备高效智能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应该具备人机交互界面,具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手势识别等功能,能够实现人机远程交互。

控制系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规划的能力,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变化自主调整行动方案,并且有一定的自我维护和自我修复能力,以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救援机器人毕业设计

救援机器人毕业设计

救援机器人毕业设计
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频繁发生,救援机器人逐渐成为重要的援助工具。

本篇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多功能的救援机器人,以便在各种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援助。

设计思路:
1. 结构设计:
救援机器人的结构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包括火灾、地震、洪水等。

因此,它的结构需要具有耐高温、防水、防震等特性。

机器人装备有多个机械臂,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有效的操作,例如搜寻被困者、拯救伤员等。

2. 传感器设计:
救援机器人装配有多种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帮助机器人辨识出各种环境中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信息。

例如,在火灾中,机器人可以利用传感器来检测房屋内的温度和任何潜在的危险。

3. 程序设计:
机器人需要具有一定的智能,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反应。

机器人配备了多个算法,例如对象检测、运动规划等,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4. 发电机:
机器人配备了太阳能发电机,以保证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机器人仍能正常运作。

此外,机器人还配备了备用电池,以提供额外的能量储备。

结论:
在救援工作中,救援机器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一种多功能的救援机器人,能够帮助消防员、医生等工作人员有效地解决紧急情况下的问题。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救援机器人将会变得更加先进和智能化。

地震多功能救援机器人设计

地震多功能救援机器人设计

人共 同完成 ,使 用 不方 便 。多 功能 救 援机 器人 在 此基 础 如 图 2所 示 ,机 器 人 分 解 组 成 如 图 3所 示 。地 震 多 功 能
上 应运 而 生 。该机 器 人集 破 碎 、切割 、搜 救 、支 撑 、搬 救 援 机 器 人 结 构 主 要 包 括 :风 动 凿 岩 机 、智 能 机 械 液 压
关 键 词 :地 震 ;机 器人 ;救 援 中 图 分 类 号 :TD402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3969/i.issn.1002—6lti-function Rescue Robot SONG Ji-Xiang,LI Q —Jun,L1U Yi—Hui
第 24卷 第 5期 2011年 9月
机 电 产 品 开 发 与 新
Development& Innovation of M 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s
文 章 编 号 :1002—6673 (2011)05—015—02
地震 多功能救援机 器人设计
VOI.24,NO.5 Sep.,201 1
由于地 震灾 害救 援 的 复杂性 ,大面 积 的倒 塌 可 以借助 挖 青 海 省玉 树藏 族 自治州 玉树 县 发生 7.1级 地震 ,截 至 4月
掘机 等 大 型设 备 ,但一 些 缝 隙 、狭 小 空 间 ,人 进 去很 危 20 日 下 午 17时 ,地 震 已 造 成 2064 人 遇 难 , 175人 失
0 引 言
困者 的 安全 。地 震救 援 实用 技 术在 救援 行 动 中显 得尤 为 重要 .如何 科学 有 效地 运 用这 些 救援 技术 是 一个 需要 认
地 震 的 人 工 救 援 中 充 满 着 危 险 .地 震 救 援 机 器 人 可 真探 讨 的课题[31。

灾害救援机器人设计方案

灾害救援机器人设计方案

灾害救援机器人设计方案一、设计要求设计一具有独立前进、转弯、后退、避障、救人等功能的救援机器人。

二、设计任务1.电子控制组:设计好控制电路及原理图,各类传感器电路及稳压电源,并制作成独立模块,按程序要求进行调试(超声波、雷达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距离)。

2.机械设计组:设计机器人各部分结构(包括机械手、身躯、底盘)以及各类传感器模块的安装。

3.程序设计组:按照具体设计要求进行编程及调试、烧录等工作。

4.三、设计思路机器人在封闭场地内利用红外线传感器自动搜索安装了红外线发射管的洋娃娃。

一旦发现目标便向目标靠近,途中发现障碍物则侧移距离L或转弯角度a然后继续前进,当机器人与洋娃娃之间距离达到S(此时红外线传感器比超声波传感器或雷达优先级更高)时,触发控制机械臂抓向小人,机械臂的“手指”部分装有压力传感器(或轻触开关代替触觉传感器实现),当抓紧小人时触发单片机控制(入口设一200W白炽灯光感返回或者程序倒退返回)机器人返回,并翻转电机松开洋娃娃。

四、场地模拟有一封闭场地并设立一入口,机器人从入口出发,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搜索救援目标洋娃娃,没有搜索到时则继续前进,遇到障碍物时侧移并转弯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进,直到接近目标控制机械臂抓紧小人并返回,途中屏蔽掉红外线感应,只绕过障碍返回。

返回到达入口白炽灯处手部电机反转松开小人并复位。

五、机器人运作流程图:六、电路模块设计1.超声波发射电路:2.超声波接收电路:3.红外线发射电路:4.红外线接受电路5.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6. 5V与12V直流电源电路7.压力或触觉传感器8.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1):步进电机驱动电路(2)七、红外线搜索方案原理场地内洋娃娃身上的红外线发射头发射的红外线被机器人身上一个接收头接受到,如果这个接收头不是正前方的接收头(蓝色框表示),假设它被右方的接收头接收到,则触发单片机控制底盘步进电机右转(2个相对步进电机同向同速转动带动2个车轮一正转一反转,可实现机器人原地转向),直到正前方的接收头接收到红外线后就触发单片机控制机器人向目标前进。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设备,能够快速响应抢险救援任务,对恶劣环境进行检测和处理,实现多项功能,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场景。

本文将介绍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包括机器人的结构、功能模块、控制系统和算法。

一、机器人的结构和功能模块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结构是由底盘、机械手臂和传感器组成。

1.底盘:机器人的底盘采用六轮驱动设计,每个轮子都装有电机和减速器,可以实现前后左右移动和旋转等操作。

底盘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配置。

2.机械手臂:机械手臂是机器人的重要部分,可以完成精细的工作,如救援、修缮、搬运等。

机械手臂具有独立的驱动系统,可以根据工作需求进行调节。

3.传感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

可以实现机器人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和监控,保证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可靠地工作。

二、控制系统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采用分层控制结构,将软件和硬件进行有效地分离。

控制系统包括硬件控制板和软件控制层。

硬件控制板:硬件控制板由主控板,驱动板以及通信板组成。

通过CAN总线连接控制板和电机驱动板,实现机器人底盘的运动控制。

同时,硬件控制板还集成了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将实时数据传输给软件控制层。

软件控制层:软件控制层主要负责机器人的运行控制和任务规划。

软件控制层采用ROS系统实现,通过上位机程序进行控制和任务下发。

三、算法机器人的算法主要包括定位和路径规划算法、避障算法和机械臂控制算法。

1.定位和路径规划算法:机器人的定位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系统,实现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定位和导航。

机器人路径规划采用A*算法,能够在快速移动中通过避障点实现路径规划。

2.避障算法:机器人的避障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系统实现环境感知,结合避障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与避障,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3.机械臂控制算法:机械臂控制算法采用PID算法实现,提高机械臂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对复杂环境中各种工具和设备的操作。

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辅助救援机器人设计说明书单位: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创作成员:郭亚辰何佳龙周文成马浚铭邱幸指导老师:曲兴田王幼林二零一零年五月目录1.产品研发背景 (3)2.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 (3)3.技术参数计算 (9)4.关键部位校核 (10)5.产品创新点 (12)6.产品改进方案 (13)7.产品推广前景 (14)8.参考文献 (14)9.文档附录 (15)1、产品研发背景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危害较大的一种,不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而地震因其本身的突发性等特征难以被预测,因此加强灾后救援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主要分为两步,首先是对受困人员生命体征的探测,使用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蛇眼”、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救援机器人等,探测到被困人员的位置后,第二步便是及时展开救援工作了。

现有的救援机械多为重型机械,不适合复杂路况的行驶,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运送至受灾地点,因此在救援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小型的辅助救援工具。

目前我国使用的该类工具主要包括千斤顶、小气垫等,其作用是在发现受困人员时将压在其身上的楼板支起。

事实证明千斤顶、小气垫的承重能力较强,但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需要靠救援人员深入废墟中心将其放置在相应的位置。

在放置过程中,由于救援人员的自重较大(按75Kg计算),很容易造成废墟的二次坍塌。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该辅助救援机器人,它具有自重小、成本低,便于救援人员携带等特点。

本设计将杆式起重机构与行走机械加以组合,并利用机电一体化的原理进行统一控制,提高了原有起重机械的自动化程度,有效地避免了二次坍塌的发生。

2、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图2.1所示为产品的三维结构图2.1 产品三维结构简图2.1行走部分一般救援机械的行走机构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种。

轮式行走机构的特点在于行进速度快,易于控制,但越障能力不强,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产生较大的压强。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随着自然灾害频发,抢险救援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抢险效率和保障人员安全,本文设计了一种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

该机器人采用六轮驱动系统,每个轮子都能独立操控,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

机器人外壳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冲击和防水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

机器人配备了抢险工具,包括切割器、吸盘抓取器、搬运臂等。

根据灾难类型和救援需求,机器人可以快速地装配和调整工具,执行不同的救援任务。

机器人还具备无线通信功能,与指挥中心和救援队员实时进行数据交流和指令传递。

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机器人的实时视频和传感器数据,远程监控和指导救援行动。

机器人还具备自主导航功能,能够根据环境地图和预先设定的导航点自主行驶。

机器人还能够通过云端地图更新和实时路况信息,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救援任务。

该机器人还配备了紧急电源和多重保护系统,确保机器人在长时间工作和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器人还具备自动充电功能,当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时,可以自动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具备灵活性、稳定性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在自然灾害中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该设计将有效提高抢险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不过,该机器人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适应极端环境和狭小空间等。

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器人的设计。

一种多功能搜救机器人的设计

一种多功能搜救机器人的设计

一种多功能搜救机器人的设计在当今社会,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时有发生,如地震、火灾、矿难等。

在这些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搜救工作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灾害现场环境复杂、危险,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提高搜救效率和安全性,设计一种多功能搜救机器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背景在面对重大灾害和紧急情况时,传统的搜救方法往往存在诸多局限性。

例如,救援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时可能面临生命威胁,而且人类的感官和体能在恶劣环境下也会受到很大限制,难以全面、快速地搜索到被困人员。

此外,一些灾害现场可能存在有毒气体、高温、浓烟等危险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搜救的难度。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一种能够适应复杂环境、高效执行搜救任务的机器人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这种多功能搜救机器人应具备自主导航、环境感知、生命探测、通信联络等功能,能够在危险环境中代替或协助救援人员进行工作,提高搜救的成功率和效率。

二、功能需求1、自主导航机器人需要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自主行走,避开障碍物,规划最优路径。

这就要求它具备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以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通过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

2、环境感知能够对灾害现场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检测,为救援人员提供重要的环境信息。

同时,还应具备对废墟结构、地形地貌等的感知能力,以便更好地评估危险程度和制定搜救策略。

3、生命探测具备多种生命探测技术,如热成像、声音检测、心跳检测等,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被困人员的位置和生命体征。

4、通信联络与指挥中心和救援人员保持稳定的通信,实时传输搜救数据和图像,以便指挥人员做出决策。

5、机械操作能够执行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如搬运障碍物、打开门窗等,为救援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机械结构设计1、机身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造,如铝合金或碳纤维,以保证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身设计应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冲击、碰撞和恶劣的气候条件。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也随之发展。

在现代社会需要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机器人来完成多样化的任务。

本文提出的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可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抢险效率和精度,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一、设计思路1.多轮机器人设计的优势传统的机器人设计通常采用的轮式或者腿式结构,轮式机器人比腿式机器人有更好的运动控制和控制稳定性,更容易实现复杂的机械设计。

本文设计的六轮式机器人具有搭载亿万计算机视觉算法的能力,能够更加精细地感知环境,实现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

2.集成式设计的优点机器人的多功能性对于机器人设计是极其重要的。

传统的机器人系统通常是将一些不同的任务和功能独立式设计成不同的机器人系统。

而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采取了集成式设计,将多种功能和任务融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智能化控制的优势传统机器人通常是由人工积累的常识和规则构成的控制系统来实现自主控制,但是这种方式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场景。

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让机器人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自主学习,不断优化性能,增强机器人的控制能力。

二、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六轮式机器人主要由6个轮子构成,每个轮子由一直轮轴和一个驱动马达构成。

每个轮子都与机箱底部保持适当的间隙,只有当机器人运动时,轮子才会触地滚动。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机器人对地面的适应性,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机箱设计机箱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具有轻便、坚固、防水等特点,可在复杂环境下操作。

机箱底部配有六个轮子和六个独立驱动系统,控制机器人移动和转向。

3.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采用插入式的单片机控制器,它可以方便的控制机器人的行动,并且可以快速的重新编程以更好的适应变化的环境,另外机器人也配有高精度编码器、电机驱动电路等功能元器件,以保证机器人高效的运动和执行任务。

三、智能化控制系统1.机器人感知系统六轮式抢险机器人的主要感知系统有:机器人本身的姿态感知系统、摄像机感知系统、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等。

多功能救援机器人机构设计与机架制作

多功能救援机器人机构设计与机架制作
罗 功 能 救 援 机 器 人 讥 构 设 计 与 讥 架 制 T 隹术
口 曾 欣 口 李 恩 田
6 4 4 0 0 3 宜 宾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现 代 制 造 工 程 系 四 川宜 宾

要: 对 用 于 地震 灾 害救 援 的 多功 能救 援 机 器人 , 进 行 机 构 设 计 与 机 架制 作 探 讨 。 通过 对 机 器人 机 身 杆件 的 自由度
l 弹簧导柱与控制系 I { 统箱体采用粘接方 l ; 式连接 I
控制系统箱体

减振弹簧
蕊 主 1 赫 鬈 勃弹 % / … 簧 ’ 导 柱
▲ 图 6 理 论 极 限 越 障 姿 态

▲ 图 7 弹 簧 减 振 结 构 图
▲ 图 8 机 身 运 动 受 力 图
( c o s / 3 ) / 2 - d s i n
( 3 )
式 ( 3 ) 一 式 ( 2 ) 得 :
( C O S / 3 ) / 2 一( d + a ) s i n 一[ e c o s (  ̄ ) ] / 2 - r = O
同时还 可 以得 到 :
( 4 )
具 下 面 主 要 介 绍 对 该 机 器 人 的 机 构 设 计 与 机 架 制 作 的分 析 和 实 践
1 机 构 设 计
通 过 平 面 四杆 机 构 的 优 缺 点 总 结 . 将 其 利 用 于 多 功 能 机 器 人 机 构 的 设 计 与 研 究 1 . 1 机 构 自由 度 计 算 根 据 平 面 四 杆 机 构 的 基 本 特 性 与 运 动 机 构 的 运
=3×3—2×4—0= l
子 P I 遇 到 障 碍 物 以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抢险救灾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需要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但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危险性高以及人力不足等问题,所以需要一些智能化的机器人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本文将针对这一需求设计一种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

设计目标:1. 多功能性:机器人应该能够执行多种任务,如搜救、物资运送、施救等。

2. 智能化:机器人应该能够独立进行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决策制定。

3. 稳定性:机器人应该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

1. 机器人结构设计机器人采用六轮式结构,可以实现更好的平衡和稳定性。

六个轮子采用独立悬架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同时提高了机器人的通过性。

机器人的主体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和防护能力。

主体上设置了相机、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用于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

2.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进行环境感知,同时结合SLAM技术进行地图构建和定位。

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机器人可以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并进行自主决策。

机器人配备了高性能处理器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图像识别、目标追踪等功能,对于需要搜救和施救的情况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3. 多功能模块设计机器人配备了多种功能模块,如机械臂、载货舱、应急设备等。

机械臂可以实现抓取、救援和维修等操作,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精准度。

载货舱可以用于运送医疗物资、食品和水等急需物资。

应急设备模块包括呼吸器、手电筒、红外测温仪等,用于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

4. 通信与控制设计机器人配备了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无人机或地面指挥中心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同时具备自组网和自组织通信的能力,可以与其他抢险机器人进行协同作业。

机器人本身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救援能力,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决策和操作。

5. 电源设计机器人采用可充电式锂电池供电,具有较长的续航能力。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抢险救灾领域的一项重要利器。

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紧急救援任务时,智能机器人可以发挥出色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快更有效的救援。

在这个背景下,设计一款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此设计展开讨论。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功能需求。

针对不同的抢险任务,机器人需要具有一定的多功能性,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抢险环境。

机器人需要能够在各种地形下行动,包括平地、砾石路面、小型悬崖等。

机器人还需要具备搜救、搬运物资、通讯联络等基本功能,以满足实际抢险需求。

在机器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其智能化程度。

智能机器人应该具备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行动。

在受灾地区,环境可能会出现人口密集、通讯中断等情况,机器人需要能够自主找寻受困者并与指挥部进行联络。

机器人在感知、判断和执行方面都需要具备高度的智能化。

机器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稳定性和适应性。

在极端环境下,机器人需要能够稳定地行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受灾地区可能会出现地震、泥石流等极端自然灾害,机器人需要能够在这些情况下稳定地行动。

机器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适应。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需要兼顾功能需求、智能化程度、稳定性和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实现,这款机器人有望在抢险救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科技公司和研究人员投入到这一领域,共同推动智能机器人在抢险救灾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

文章首先从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目的和意义入手,引出了对该机器人的设计需求。

接着分别讨论了机器人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多功能性能设计、智能抢险功能设计以及实时监控功能。

通过对这些设计要素的详细讨论,展现了这款机器人在应对各种抢险救灾任务中的强大功能。

结尾对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智能抢险机器人、六轮式、多功能、设计、硬件、软件、性能、实时监控、可行性评估、发展展望、总结、研究意义、目的和意义、引言、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灾害频发,抢险救援工作日益紧迫和重要。

传统的抢险救援方式存在着许多限制和不足。

为了提高抢险救援效率和保障抢险人员的安全,研发一款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轮式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是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的抢险装备,具有多种功能和灵活性。

该机器人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进行抢险任务,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救援。

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可以实现智能识别和监控,有效提高抢险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背景介绍这一部分将介绍当前抢险救援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开发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的必要性。

还将介绍该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和优势,为后续的讨论和分析奠定基础。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智能算法,多功能智能抢险机器人将成为未来抢险救援工作的重要装备,为社会应急管理和灾害预防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意义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随着自然灾害和事故频繁发生,传统的人工抢险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风险,智能抢险机器人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力物力负担,提高抢险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抢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智能抢险机器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以适用于各种环境复杂、危险程度高的抢险任务,大大提高了抢险工作的成功率和效果。

多功能救援机器人的创新设计

多功能救援机器人的创新设计

多功能救援机器人的创新设计
李雷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本文从多功能救援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的救援机器人功能、外观、操作方式、使用环境等因素,归纳出多功能救援机器人新的设计方案.功能上以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为依据对救援机器人各部分进行合理的组织,履带采用收缩结构加大越野性能,便于伤员的运输,同时把救援担架和简易手术台进行组合设计;色彩上采用白色为主体色,黄色为辅助色,起到救援警示作用;动力上以燃油为主动力系统,太阳能电板为辅助动力系统.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实现机器人救援的多功能化,解决了伤员的运输和急救.最终实现多功能救援机器人功能与外观的和谐统一,满足灾后救援的多方位需求.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李雷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多功能救援机器人机构设计与机架制作 [J], 曾欣;李恩田
2.地震多功能救援机器人设计 [J], 宋继祥;李全军;刘益辉
3.地震多功能辅助救援机器人运动学规划 [J], 宋继祥
4.多功能巡检救援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定位导航 [J], 汪名飞;丑武胜;樊嘉欣
5.多功能救援担架车创新设计 [J], 梁晶晶;李瑞琴;黄剑文;任立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多功能救援机器人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2年04月21日目录1 引言 (1)2 总体设计方案 (2)3 设计方案 (3)3.1 机械结构设计 (3)3.2 电气控制设计 (5)3.3 电脑上位机控制软件 (8)4 理论设计计算 (9)4.1 齿轮设计 (9)4.2 链条设计 (12)5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15)6 创新点及应用 (15)7 结论 (15)参考文献 (15)谢辞 (17)多功能救援机器人摘要:该机器人具有一定越障能力,可以在震后废墟中自由行走,可以攀爬楼梯,生命探测、协助救援、无光线搜救、数据信号传输等功能,还可以配载食品、水、急救包等物品。

机器人具有的音频探测、视频观测,探测温湿度、实现野外长距离通讯,传输野外恶劣环境实时视频图像,为抢险救援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持,同时车体内部可以加上消毒剂,由机器人自带的喷头进行喷洒消毒剂。

解除了人在火灾现场、震后现场的危险劳动。

关键词:机器人视频观测生命探测抢险救援1 引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军用机器人、探测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扫雷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等危险作业机器人。

救灾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新兴发展领域,属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具有危险作业机器人的特点。

在世界各地,由于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和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灾难经常发生。

在灾难救援中,救援人员只有非常短的时间(约48小时)用于在倒塌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否则发现幸存者的几率几乎为零。

在这种紧急而危险的环境下,救灾机器人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帮助。

因此,将具有自主智能的救灾机器人用于危险和复杂的灾难环境下“搜索和营救” ( SAR)幸存者,代替人来处理复杂坏境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新兴而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图1 恶劣的灾害现场环境2总体设计方案图2 机器人在危楼中搜救遇到地震、火灾或塌方等,经常会出现人不能亲自到一些危险地方实施救援的情况,于是往往会想到让机器人来完成这些艰巨任务。

不过一般机器人行动都不太利落,遇到障碍物通常只能绕道而行,绕不过去,则只能就此作罢,该机器人具有一定越障能力,可以在震后废墟、火灾现场中自由行走,可以攀爬楼梯,轻松地越过一般的障碍物(高度小于20cm),机器人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将沿途拍摄的景象通过无线连接发送给计算机,以便让救援人员做出搜寻参考。

此机器人还有一个麦克和喇叭,可以让营救人员与受伤者说话交流。

救灾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新兴发展领域,属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具有危险作业机器人的特点。

在世界各地,由于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和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灾难经常发生。

在灾难救援中,救援人员只有非常短的时间(约48小时)用于在倒塌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否则发现幸存者的几率几乎为零。

在这种紧急而危险的环境下,救灾机器人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帮助。

因此,将具有自主智能的救灾机器人用于危险和复杂的灾难环境下“搜索和营救” ( SAR)幸存者,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新兴而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3 设计方案3.1 机械结构设计3.1.1轮子、齿轮设计齿轮传动的优点:1.齿轮传动比较准确、传动平稳;2.形闭合,效率高(0.98~0.99);3.工作可靠,寿命长;4.结构紧凑,外廓尺寸小;图3机器人轮子行星齿轮的顶端齿轮连接车轮,行星轮板中心将会安装由马达驱动的主动齿轮,在平地行进时,主动齿轮通过惰轮驱动顶端齿轮,各齿轮转动如图所示,顶端齿轮与其连接的车轮一起转动,从而带动机器人前进。

当机器人遇到台阶或障碍物时,由于台阶或障碍物与车轮的摩擦力,行星轮的齿轮系都被锁住(图五所示),无法转动,这时整个行星轮板在中心齿轮的驱动下,变成一个类轮机构转动,从而带动小车爬上台阶或越过障碍物。

具有上台阶时不需要停顿,操作容易,运行连贯的优点。

图4 机器人轮子内部齿轮结构3.1.2链条传动设计链传动是以链条为中间传动件的啮合传动。

如图五所示链传动由主动链轮1、从动链轮2和绕在链轮上并与链轮啮合的链条3组成。

链传动的优点(1)和带传动相比。

链传动能保持平均传动比不变;传动效率高;张紧力小,因此作用在轴上的压力较小;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尘土飞扬的不良环境中工作。

(2)和齿轮传动相比。

链传动可用于中心距较图5 链传动机构大的场合且制造精度较低。

本机器人前后轮之间的大距离不宜采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又会带来很大的滑动,所以采用链式传动比较合适,图六为该机器人的链传动连接。

图6 本机器人所用的链轮的设计3.2 电气控制设计3.2.1单片机控制部分本机器人控制采用STC89C52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接受外部传感器传来的信号来控制机器人。

单片机通过处理遥控器发射的信号,来控制机器人实现各种动作。

图7 单片机控制核心图8 MAX232通信3.2.2电机控制电路L298P是专用驱动集成电路,属于H桥集成电路,具有输出电流大负载能力强等特点,其输出电流为2A,最高电流4A,最高工作电压50V,可以驱动感性负载,如大功率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减速电机,伺服电机,电磁阀等。

当驱动直流电机时,可以直接控制两路电机,并可以实现电机正转与反转,实现此功能只需改变输入端的逻辑电平。

通过使能端运用PWM波可以实现速度调整。

图9 本直流电机驱动原理图L298是SGS公司的产品,比较常见的是15脚Multiwatt封装的L298N,内部同样包含4通道逻辑驱动电路。

可以方便的驱动两个直流电机,或一个两相步进电机。

L298N芯片可以驱动两个二相电机,也可以驱动一个四相电机,输出电压最高可达50V,可以直接通过电源来调节输出电压;可以直接用单片机的IO口提供信号;而且电路简单,使用比较方便。

L298N可接受标准TTL逻辑电平信号VSS,VSS可接4.5~7 V电压。

4脚VS接电源电压,VS电压范围VIH为+2.5~46 V。

输出电流可达2.5 A,可驱动电感性负载。

1脚和15脚下管的发射极分别单独引出以便接入电流采样电阻,形成电流传感信号。

L298可驱动2个电动机,OUT1,OUT2和OUT3,OUT4之间可分别接电动机,本实验装置我们选用驱动一台电动机。

5,7,10,12脚接输入控制电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EnA,EnB接控制使能端,控制电机的停转。

图10 直流电机驱动PCB板3.2.3无线遥控电路图11 遥控无线接收模块SC2272 是与SC2262 配对使用的一块遥控解码专用集成电路。

采用CMOS工艺制造,它最大拥有12位的三态地址管脚,可支持多达531441个地址的编码。

因此极大的减少了码的冲突和非法对编码进行扫描以使之匹配的可能性,有16中编码方式,遥控功能更多,使机器人具有更多的遥控功能。

3.3 电脑上位机控制软件通过远端的上位机软件,可以由电脑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并且通过无线NRF905模块实现现场数据传输,把现场的温湿度通过无线模块传到控制电脑端,实时监控现场的温度,湿度。

通过上位机软件可以清楚地实现现场的视频传输,把危险的现场视频传输到电脑,通过上位机软件控制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图12上位机软件3.4 无线视频传输模块图13 无线视频传输2.4GHZ无线图像音频传送器,可以一拖四,具有图像自动切换功能,距离超远(视实际环境),良好的微波抗干扰性能,优良的音/频接收品质,采用四信道开关,可采用一拖四使用方式,即一个接收机配四个发射器,图像每六秒钟自动切换一个画面,如接到电脑上,则可采用视频分割器同时收看四个画面。

本产品发射功率为标准2.0W,有效传送距离为15-300米(实际情况视环境而定),载波频率2.4G,本品分别采用四信道开关,可采用一拖四使用方式;本产品发射功率为标准2W,有效传送距离为15-300米内(实际情况视环境而定);良好的微波抗干扰功能。

有效避免900MHz等频段的无线电话信号或各类电火花及家用电器的干扰,同时也极大程度的避免本级发射频率对其他接收设备的干扰;4个频道可供选择,充分保证声音和图像的清晰接收;采用优良的调频方式,具有优良的音/视频接收品质;音/视频具有宽频特性,信噪比高。

以DVD作为信号源,视频直接接收效果与信号直接接驳电视机的收视效果不相上下。

发送CD音源,立体声效果极佳,音质上乘;广泛的应用扩展空间,可应用于医院、学校、商场、公司、仓库、小区、家庭等场所,体积小巧;4 理论设计计算4.1齿轮设计机器人轮子运动采用圆柱齿轮传动,齿轮配合时齿轮的分度圆必须重合。

齿轮在设计时需要校核齿面硬度、齿面磨损、齿根断裂等参数。

4.1.1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分度圆直径:d=mz齿顶高:ha=ha*m图14齿顶高系数:ha*正常齿:ha*=1齿根高:hf=(ha* +c*)m全齿高:h= ha+hf=(2ha* +c*)m齿顶圆直径:da=d+2ha=(z+2ha*)m齿根圆直径:df=d-2hf=(z-2ha*-2c*)m4.1.2主要参数传动比ii=n1/n2=d2/d1=z2/z1 i>1减速运动,I<1加速运动齿数比u u=z大齿轮/z小齿轮u=1减速传动,u=1/i增速传动4.1.2圆柱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中,由于赫兹应力是齿面间应力的主要指标,故把赫兹应力作为齿面接触应力的计算基础,并用来评价接触强度。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核算时,根据设计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

用于总体设计和非重要齿轮计算时,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重要齿轮校核时可采用精确计算方法。

分析计算表明,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总是相等的。

齿面最大接触应力一般出现在小轮单对齿啮合区内界点、节点和大轮单对齿啮合区内界点三个特征点之一。

实际使用和实验也证明了这一规律的正确。

因此,在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中,常采用节点的接触应力分析齿轮的接触强度。

强度条件为:大、小齿轮在节点处的计算接触应力均不大于其相应的许用接触应力,即:在载荷作用下,两曲面零件表面理论上为线接触或点接触,考虑到弹性变形,实际为很小的面接触。

两圆柱体接触时的接触面尺寸和接触应力可按赫兹公式计算。

两圆柱体接触,接触面为矩形(2axb),最大接触应力σHmax位于接触面宽中线处。

计算公式为:接触面半宽:最大接触应力:F——接触面所受到的载荷ρ——综合曲率半径,(正号用于外接触,负号用于内接触)E1、E2——两接触体材料的弹性模量μ1、μ2——两接触体材料的泊松比4.1.3直齿锥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将相互啮合的一对直齿锥齿轮转化为相应的当量圆柱直齿轮,对圆柱齿轮进行设计,再将圆柱齿轮的设计参数转化为锥齿轮的大端参数。

对于轴交角为90°的直齿锥齿轮传动,将齿宽中点处的当量圆柱齿轮的参数带入圆柱齿轮接触强度公式有:Zk——接触强度计算的锥齿轮系数,一般情况取1,当齿顶和齿根修形适当时可取0.85;Fmt——齿宽中点分度圆上的名义圆周力,N;dm1——小轮齿宽中点分度圆直径,mm;beH——接触强度计算的有效齿宽mm,一般取为0.85b;将当量直齿轮的参数转化为锥齿轮的大端参数,再进行整理直齿锥齿轮接触强度校核公式:Mpa 设计公式:mmd1——小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mm;KHβ——接触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4.2链条设计4.2.1滚子链的结构和规格链条再设计时需要校核链条的磨损,抗拉能力等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