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教学体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进一步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申报、建议本课程教学与建设工作,既有 利于针灸学术传承,也有利于加强与巩固我院在针灸教学与研究中已经取得的特 色优势和地位。
2、《针灸甲乙经》的学术史价值与学术性价值 正确评价《针灸甲乙经》是本课程教学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一直以来人 们都认可《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同时也被认为是《内经》早 期的一种传本,是分类整理《内经》的著作[1]。既然是《内经》的传本,从一定 程度上说就意味着其学术创新性不大,只是分类攒要而已。然而成书时代与之较 近而稍晚的《太素》也是分类整理《内经》的著作,为何《甲乙经》成了针灸经, 而《太素》仍然是《内经》?后世一些医家径直将《甲乙经》与《内经》相提并 论,如《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 帝针经》《明堂流注》……等诸部经方。”可见其对《甲乙经》的重视程度并未将 其简单地作为《内经》的传本。 仔细揣摩即可发现,虽然在知识点上《甲乙经》的创新性不突出,但它实实 在在构建了针灸学科体系,它对《内经》与《明堂》针灸知识归纳整理得非常美 妙,以致千年未破。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知识体系的专业化、适用性、科 学性、发展性。《明堂》的遗失也恰恰反映了《甲乙经》的科学性与发展性。进 一步假设,如果《内经》两部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所述全是针灸知识,而没有 别的什么内容,那很难猜想它是否会有与《明堂》同样的厄运。
总之,随着中医针灸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学国际化进程将会 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针灸学科技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针灸经典著作的 研究与运用,将针灸文化全方位地分享给世界各族爱好针灸的人们。《针灸甲乙 经》作为第一部传往国外的针灸经典著作,历来受到国外针灸学者的重视。在中 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中进一步深入推进《针灸甲乙经》教学,随时 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具有长期深远的意义。
(1)顺藤摸瓜:认真学习领会原著序言及序例,揣摩作者及古医家心思。 《甲乙经》的序言除了皇甫谧原序外,尚有宋朝校书官所做的《新校正黄帝针灸 甲乙经序》。它们道出了《甲乙经》的基本特征和皇甫谧的主要贡献,也指出了 皇甫谧编撰《甲乙经》的基本思路和初衷。序例则是原著正文前关于编写体例的 一段文字:
“诸问,黄帝及雷公皆曰问。其对也,黄帝曰答,岐伯之徒皆曰对。 上章问及对已有名字者,则下章但言问言对,亦不更说名字也,若人异 则重复更名字,此则其例也。诸言主之者,可灸可刺;其言刺之者,不 可灸;言灸之者,不可刺,亦其例也。” 这段体例说明文字对正确理解《甲乙经》学术思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曾 有研究认为《甲乙经》处方内容较少提到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如“身肿皮 痛不可近衣,淫泺瘈疭,久则不仁,屋翳主之。”虽有“腹满不能食,刺脊中”, “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凡唾血,泻鱼际、补尺泽”等记载,但为数 甚少。[3]其实只要认真研读序例就不会有这样的观点。 (2)外景欣赏:把握整部著作的卷篇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甲乙经》共十二 卷 128 篇,依据其内容类型依次排列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临床实践三个部分, 不论内容撷取,还是次序逻辑,均表现出了非常成熟的专科学术特色。而每一部 分的卷章构成和每个章节的篇目也无不闪现着作者清晰的专业构成思路。
4、重点关注《明堂》经内容及与现行学术观点有隙者 由于《甲乙经》保存了佚失的《明堂》的几乎全部内容,所以今天《甲乙经》 教学应该重点关注《明堂》的相关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甲乙经》卷三腧 穴篇和卷七至十二的临床治疗篇。 这部分内容人们首先赞扬的是它排列穴位的方法,即“头面躯干部划线排列, 四肢部分经脉排列[4]”,其实认真研究每一篇排列腧穴的部位、经脉或线,就会 发现《甲乙经》排列穴位首先按部位分布,然后按照经脉路线或体表划线排列穴 位,划线时经脉路线是优先的,在没有经脉路线的情况下就自然划线了。如“头 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 至玉枕凡十穴第三”、“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等都是先头 部位,然后沿经脉循行线排列穴位;又如“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是头部没有经脉线的穴位,就按发际划线确定 穴位;而有个别部位甚至连线也不好划时,径直列出各个腧穴,似乎并无规律, 如“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面凡三十九穴第十”、“耳前后凡二十 穴第十一”等部位,既没有经脉线,也不好划一条有规律的线,就根据体表部位 特点列出了腧穴。 可见,《甲乙经》排列穴位的标志依据是首选部位,其次是经脉线,再次是 自然划线,当既无经脉线又不能划线时则只选用部位标志,并不是简单地“分部
《甲乙经》“事类相从”的编撰方式,将《内经》中的针灸内容一网打尽,
突出了针灸学的专业性,结合《明堂》的内容,荟萃了魏晋以前的针灸知识,从
此使针灸分科并Leabharlann Baidu业化;其“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的选材方式突出
了针灸学的适用性;从编撰体例上看,《甲乙经》还具备了医学专科著作之总论、
各论科学体裁的框架结构[2],其科学性不言而喻;而其发展性也正寓于上述三个
本卷讲针灸基本技能
卷之六(十二篇) :针灸治疗疾病概论
卷之七(五篇):伤寒热病
卷之八(五篇):肿胀积聚
卷之九(十二篇):头身肢体分部病症 卷之十(六篇):风痹痿证 卷之十一(九篇):杂病
本部分讲针灸治 疗临床各科病症
卷之十二(十一):五官与妇儿病
由此可见,《针灸甲乙经》的学术史价值远远胜过它的学术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道,宫宝喜.试论《甲乙经》对于类编《内经》的重要贡献[J].天津中医学院 学报,1995(3):39-41 [2]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225~228 [3]何天有,雒成林等.针灸甲乙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 [4]吴富东.针灸医籍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6
方面之中。不仅如此,书中保存的《明堂》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
值,发展了腧穴数目,汇集了非常丰富的临床资料。
为了能清楚地看到《甲乙经》编撰体例的科学性,将其卷目录于下。
卷之一(十六篇):基础理论
卷之二(七篇):经络 卷之三(三十五篇):腧穴
本部分讲中医针灸基础理论
卷之四(三篇):脉理诊断
卷之五(七篇):针灸技术
经”,仍有“不切于近事”之憾,并表达了进一步精简的意图,只是未能如愿。
后来《甲乙经》传至邦外,亦备受历代医家尊崇,因此就无人再做精简。直至二
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倡导中医学传承发展之际才陆续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率先精编《针灸甲乙经》原著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教授,接着
就有了本科和硕士教学用的《甲乙经》教本。
研究生教材
研究生教材
本科生教材 黄龙祥精编本
本科生教材
2010 年 8 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针灸甲乙经选读》,2011 年 6 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 究生规划教材《针灸甲乙经理论与实践》。相较而言,后者在编写过程中投入的 人力、物力、精力与时间均胜于前者,教材质量有明显优势。该书前面设了《导 论》,已经谈到了《甲乙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录于下共鉴。
现将一年来《甲乙经》教学中体会到的一些问题梳理出来,与各位同道一起探讨
解决之策。
1、《甲乙经》教学现状
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说:“其本论,其文有理,虽不切于近事,不甚删
也。若必精要,后其闲暇,当撰核以为教经云尔”。意即他虽然依据“事类相从”
的原则梳理出了《内经》与《明堂》关于针灸的知识体系,但要作为授学之“教
《针灸甲乙经》教学体会
雒成林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针灸甲乙经》正式进入大学课堂教学,我们学院可谓走在前面,虽说是开
了先河,但任重而道远。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地思考。
经过本科生与研究生各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逐渐发现一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
完善的地方,而且相信随着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反映出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3)解剖麻雀:就每一篇而言,认真检索其资料来源,考察作者对《素问》 《灵枢》《明堂》相关内容的拆解与重组,分析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个比较难把 握的环节,既要讲清知识节点,又要避免重复《内经》或《明堂》。
(4)盖棺定论:总结每篇的主题大意与中心思想,从总体上概括以《甲乙 经》这种方式组合的《内经》《明堂》原典中有关文字所表达的主题意旨。这是 最后的一步,是决定这门课是《甲乙经》的点睛之笔。
一、《针灸甲乙经》的作者与版本 二、《针灸甲乙经》的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一)腧穴归经与脉气所发 (二)对经文的理解与注解 (三)构建了针灸辨症施治框架 三、如何学习应用《针灸甲乙经》 (一)注重文本校勘 (二)掌握编排体例
尽管已有专门教材问世,但仍有一些中医院校尚未开课,开课的中医院校也 多设为选修课。我院 2009 年修订教学计划中将此正式列入针灸推拿学本科必修 专业课程,并于 2011 年 9 月在本科生中开设选修课;研究生教育中 2004 年即设 了“《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与临床运用”研究方向,已培养了 7 届 10 余名硕士 研究生,但开设课程则是 2012 年才开始的。
3、先整后分、整分结合的施教程序
整部《甲乙经》中几乎没有作者原创的学术观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出《甲乙经》的学术思想?换句话说如何把《甲乙经》讲成《甲乙经》,而不是
讲成《内经》或《明堂》?如果就每一段文字、每一个知识细节深入讲解的话几 乎是不可能讲出《甲乙经》韵味的。实际上教学中只要先远距离欣赏整部著作的 整体构架、不同类型知识的组合与排列次序,再深入到每一个章节的构成篇目, 最后把握一篇之中每个段落文字的原典出处及其重组逻辑,重点分析各知识节点 的拆解组合思路就已经足够了。始终把握整体性是驾驭《甲乙经》不驶向《内经》 《明堂》的法宝。为此提出如下教学方法。
划线”。 又如,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言:“《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
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又有《明堂》,孔穴 针灸治要,皆黄帝岐伯选事也。”传统断句法都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断为书 名,实际又怎样呢?《明堂》书名在不同时代的文献记录中出现过很多次,从没 见过其他哪本书还引用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书名。其实是此处的断句出了 问题,以讹传讹半个多世纪了。类似的问题应该在施教中明辨详解。
2、《针灸甲乙经》的学术史价值与学术性价值 正确评价《针灸甲乙经》是本课程教学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一直以来人 们都认可《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同时也被认为是《内经》早 期的一种传本,是分类整理《内经》的著作[1]。既然是《内经》的传本,从一定 程度上说就意味着其学术创新性不大,只是分类攒要而已。然而成书时代与之较 近而稍晚的《太素》也是分类整理《内经》的著作,为何《甲乙经》成了针灸经, 而《太素》仍然是《内经》?后世一些医家径直将《甲乙经》与《内经》相提并 论,如《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 帝针经》《明堂流注》……等诸部经方。”可见其对《甲乙经》的重视程度并未将 其简单地作为《内经》的传本。 仔细揣摩即可发现,虽然在知识点上《甲乙经》的创新性不突出,但它实实 在在构建了针灸学科体系,它对《内经》与《明堂》针灸知识归纳整理得非常美 妙,以致千年未破。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知识体系的专业化、适用性、科 学性、发展性。《明堂》的遗失也恰恰反映了《甲乙经》的科学性与发展性。进 一步假设,如果《内经》两部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所述全是针灸知识,而没有 别的什么内容,那很难猜想它是否会有与《明堂》同样的厄运。
总之,随着中医针灸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学国际化进程将会 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针灸学科技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针灸经典著作的 研究与运用,将针灸文化全方位地分享给世界各族爱好针灸的人们。《针灸甲乙 经》作为第一部传往国外的针灸经典著作,历来受到国外针灸学者的重视。在中 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中进一步深入推进《针灸甲乙经》教学,随时 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具有长期深远的意义。
(1)顺藤摸瓜:认真学习领会原著序言及序例,揣摩作者及古医家心思。 《甲乙经》的序言除了皇甫谧原序外,尚有宋朝校书官所做的《新校正黄帝针灸 甲乙经序》。它们道出了《甲乙经》的基本特征和皇甫谧的主要贡献,也指出了 皇甫谧编撰《甲乙经》的基本思路和初衷。序例则是原著正文前关于编写体例的 一段文字:
“诸问,黄帝及雷公皆曰问。其对也,黄帝曰答,岐伯之徒皆曰对。 上章问及对已有名字者,则下章但言问言对,亦不更说名字也,若人异 则重复更名字,此则其例也。诸言主之者,可灸可刺;其言刺之者,不 可灸;言灸之者,不可刺,亦其例也。” 这段体例说明文字对正确理解《甲乙经》学术思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曾 有研究认为《甲乙经》处方内容较少提到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如“身肿皮 痛不可近衣,淫泺瘈疭,久则不仁,屋翳主之。”虽有“腹满不能食,刺脊中”, “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凡唾血,泻鱼际、补尺泽”等记载,但为数 甚少。[3]其实只要认真研读序例就不会有这样的观点。 (2)外景欣赏:把握整部著作的卷篇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甲乙经》共十二 卷 128 篇,依据其内容类型依次排列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临床实践三个部分, 不论内容撷取,还是次序逻辑,均表现出了非常成熟的专科学术特色。而每一部 分的卷章构成和每个章节的篇目也无不闪现着作者清晰的专业构成思路。
4、重点关注《明堂》经内容及与现行学术观点有隙者 由于《甲乙经》保存了佚失的《明堂》的几乎全部内容,所以今天《甲乙经》 教学应该重点关注《明堂》的相关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甲乙经》卷三腧 穴篇和卷七至十二的临床治疗篇。 这部分内容人们首先赞扬的是它排列穴位的方法,即“头面躯干部划线排列, 四肢部分经脉排列[4]”,其实认真研究每一篇排列腧穴的部位、经脉或线,就会 发现《甲乙经》排列穴位首先按部位分布,然后按照经脉路线或体表划线排列穴 位,划线时经脉路线是优先的,在没有经脉路线的情况下就自然划线了。如“头 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 至玉枕凡十穴第三”、“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等都是先头 部位,然后沿经脉循行线排列穴位;又如“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是头部没有经脉线的穴位,就按发际划线确定 穴位;而有个别部位甚至连线也不好划时,径直列出各个腧穴,似乎并无规律, 如“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面凡三十九穴第十”、“耳前后凡二十 穴第十一”等部位,既没有经脉线,也不好划一条有规律的线,就根据体表部位 特点列出了腧穴。 可见,《甲乙经》排列穴位的标志依据是首选部位,其次是经脉线,再次是 自然划线,当既无经脉线又不能划线时则只选用部位标志,并不是简单地“分部
《甲乙经》“事类相从”的编撰方式,将《内经》中的针灸内容一网打尽,
突出了针灸学的专业性,结合《明堂》的内容,荟萃了魏晋以前的针灸知识,从
此使针灸分科并Leabharlann Baidu业化;其“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的选材方式突出
了针灸学的适用性;从编撰体例上看,《甲乙经》还具备了医学专科著作之总论、
各论科学体裁的框架结构[2],其科学性不言而喻;而其发展性也正寓于上述三个
本卷讲针灸基本技能
卷之六(十二篇) :针灸治疗疾病概论
卷之七(五篇):伤寒热病
卷之八(五篇):肿胀积聚
卷之九(十二篇):头身肢体分部病症 卷之十(六篇):风痹痿证 卷之十一(九篇):杂病
本部分讲针灸治 疗临床各科病症
卷之十二(十一):五官与妇儿病
由此可见,《针灸甲乙经》的学术史价值远远胜过它的学术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道,宫宝喜.试论《甲乙经》对于类编《内经》的重要贡献[J].天津中医学院 学报,1995(3):39-41 [2]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225~228 [3]何天有,雒成林等.针灸甲乙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 [4]吴富东.针灸医籍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6
方面之中。不仅如此,书中保存的《明堂》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
值,发展了腧穴数目,汇集了非常丰富的临床资料。
为了能清楚地看到《甲乙经》编撰体例的科学性,将其卷目录于下。
卷之一(十六篇):基础理论
卷之二(七篇):经络 卷之三(三十五篇):腧穴
本部分讲中医针灸基础理论
卷之四(三篇):脉理诊断
卷之五(七篇):针灸技术
经”,仍有“不切于近事”之憾,并表达了进一步精简的意图,只是未能如愿。
后来《甲乙经》传至邦外,亦备受历代医家尊崇,因此就无人再做精简。直至二
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倡导中医学传承发展之际才陆续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率先精编《针灸甲乙经》原著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教授,接着
就有了本科和硕士教学用的《甲乙经》教本。
研究生教材
研究生教材
本科生教材 黄龙祥精编本
本科生教材
2010 年 8 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针灸甲乙经选读》,2011 年 6 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 究生规划教材《针灸甲乙经理论与实践》。相较而言,后者在编写过程中投入的 人力、物力、精力与时间均胜于前者,教材质量有明显优势。该书前面设了《导 论》,已经谈到了《甲乙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录于下共鉴。
现将一年来《甲乙经》教学中体会到的一些问题梳理出来,与各位同道一起探讨
解决之策。
1、《甲乙经》教学现状
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说:“其本论,其文有理,虽不切于近事,不甚删
也。若必精要,后其闲暇,当撰核以为教经云尔”。意即他虽然依据“事类相从”
的原则梳理出了《内经》与《明堂》关于针灸的知识体系,但要作为授学之“教
《针灸甲乙经》教学体会
雒成林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针灸甲乙经》正式进入大学课堂教学,我们学院可谓走在前面,虽说是开
了先河,但任重而道远。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地思考。
经过本科生与研究生各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逐渐发现一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
完善的地方,而且相信随着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反映出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3)解剖麻雀:就每一篇而言,认真检索其资料来源,考察作者对《素问》 《灵枢》《明堂》相关内容的拆解与重组,分析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个比较难把 握的环节,既要讲清知识节点,又要避免重复《内经》或《明堂》。
(4)盖棺定论:总结每篇的主题大意与中心思想,从总体上概括以《甲乙 经》这种方式组合的《内经》《明堂》原典中有关文字所表达的主题意旨。这是 最后的一步,是决定这门课是《甲乙经》的点睛之笔。
一、《针灸甲乙经》的作者与版本 二、《针灸甲乙经》的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一)腧穴归经与脉气所发 (二)对经文的理解与注解 (三)构建了针灸辨症施治框架 三、如何学习应用《针灸甲乙经》 (一)注重文本校勘 (二)掌握编排体例
尽管已有专门教材问世,但仍有一些中医院校尚未开课,开课的中医院校也 多设为选修课。我院 2009 年修订教学计划中将此正式列入针灸推拿学本科必修 专业课程,并于 2011 年 9 月在本科生中开设选修课;研究生教育中 2004 年即设 了“《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与临床运用”研究方向,已培养了 7 届 10 余名硕士 研究生,但开设课程则是 2012 年才开始的。
3、先整后分、整分结合的施教程序
整部《甲乙经》中几乎没有作者原创的学术观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出《甲乙经》的学术思想?换句话说如何把《甲乙经》讲成《甲乙经》,而不是
讲成《内经》或《明堂》?如果就每一段文字、每一个知识细节深入讲解的话几 乎是不可能讲出《甲乙经》韵味的。实际上教学中只要先远距离欣赏整部著作的 整体构架、不同类型知识的组合与排列次序,再深入到每一个章节的构成篇目, 最后把握一篇之中每个段落文字的原典出处及其重组逻辑,重点分析各知识节点 的拆解组合思路就已经足够了。始终把握整体性是驾驭《甲乙经》不驶向《内经》 《明堂》的法宝。为此提出如下教学方法。
划线”。 又如,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言:“《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
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又有《明堂》,孔穴 针灸治要,皆黄帝岐伯选事也。”传统断句法都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断为书 名,实际又怎样呢?《明堂》书名在不同时代的文献记录中出现过很多次,从没 见过其他哪本书还引用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书名。其实是此处的断句出了 问题,以讹传讹半个多世纪了。类似的问题应该在施教中明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