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清热泻火药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是一类常见的中药,对于清热解毒、降火等作用有着明显
的功效。
根据其作用机理和临床表现不同,清热药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适用于内热烦渴、口干舌燥、大
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龙胆泻肝丸、大黄附片、三黄片等。
第二类: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腔疮
症等。
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银翘散、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口服液等。
第三类: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同时能够消炎止血,适用于热毒
血症、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紫草、龙血竭、黄连等。
第四类:清热祛湿药
清热祛湿药主要用于祛湿解热,适用于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
的清热祛湿药有茵陈蒿合剂、薏苡仁汤等。
以上是清热药的基本分类,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清热药时,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正
确的用药。
同时,这些清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不宜在
孕妇和儿童中使用、过量使用会导致肝肾损伤等,应当引起重视。
良
好用药才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本草中几种清热泻火的药材,建议收藏
中医本草中几种清热泻火的药材,建议收藏清热泻火药•清热透斑法•清热泻火类•清热药•清热药应用注意事项•清热泻火【中药主治】•清热泻火【方剂主治】•清热泻火药的功用•清热泻脾散【方剂大全】清热泻火药,能清解气分实热,清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高热烦渴、神昏、脉洪实有力、苔黄或燥等里热炽盛的症候。
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当考虑照顾正气,勿令伐太过,必要时可与扶正药物配伍应用。
相关石膏•石膏•石膏•石膏•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方•石柑子【中药大全】•石旮旯地飞出金花花•石膏【中药大全】•石膏茶方【药用】本品为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矿石。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
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燥、脉洪大等症。
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
2.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
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
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3.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
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所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4.用于肺热咳嗽、气喘。
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即麻杏石甘汤)。
5.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升丹、黄柏、青黛等同用。
【处方用名】生石膏(生用,清热泻火)、熟石膏、石膏(用,收敛生肌,专作外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二两,打碎,先煎。
外用适量。
【按语】1.石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
如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尚能用治热盛发斑、神昏谵语等气营两燔的症候。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
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吐血)紫草:甘寒,归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中药学——清热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一)1. 定义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2.分类、性能特点及适应证:1)清热泻火药:苦、甘,寒。
入肺、胃、心、肝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
应用: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2)清热燥湿药:苦,寒。
入肝、胆、胃、大肠、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湿热诸证、脏腑火热证。
3)清热凉血药:苦、甘、咸,寒。
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兼养阴。
应用:血热证。
4)清热解毒药:苦、辛,寒。
入肾、膀胱以外诸经。
功效:清热解毒。
应用:热毒蕴结诸证。
5)清虚热药:苦、甘、咸,寒。
入肺、胃、肝、肾经。
功效:清虚热兼养阴。
应用:热邪伤阴、阴虚发热。
3.配伍应用1)兼表证,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2)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
3)里热积滞者,~泻热通便药。
4)血热兼出血者,~凉血止血药。
5)热证伤阴者,~滋阴养血药。
6)窍闭柏昏者,~开窍药。
7)热盛惊风抽搐,~平肝息风药。
4.使用注意1)本类药物多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2)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
3)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禁用。
4)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5.各类药功效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清热药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清热药清热药,性偏寒凉,味多苦甘,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能直折实火,有的药还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发热性疾病、疮痈肿毒及内热炽盛之里热证。
由于药性不同,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四类。
1.清热泻火药归类歌诀清热泻火知母膏,芦根寒水石青蒿,目赤肿痛贼苎花,苦丁葙精夏明砂。
注:清热泻火药:多入气分,适用于气分实热证。
常用的药物有:知母、石膏、芦根、寒水石、青蒿等。
适用于目赤肿痛实火证的药物有:木贼草、密苎花、苦丁香、青葙子、谷精草、夏枯草、夜明砂等。
2.清热解毒药归类歌诀清热解毒双花连,公地板青黛齿苋,败酱半边枝莲翁,豆射红藤土苓蔹。
注:清热解毒药:适用于丹毒、毒痢、疔疮、痈肿、喉痹、痄腮等热毒引起的病症。
常用的药物有:双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板兰根、大青叶、青黛、马齿苋、败酱草、半边莲、半枝莲、白头翁、山豆根、射干、红藤、土茯苓、白蔹。
3.清热凉血药归类歌诀清热凉血养阴液,血热妄行热阴虚,药用犀角玄参地,紫草牡丹地骨皮。
注:清热凉血药:专入血分,对血分实热有凉血清热的作用。
有的药还兼有养阴滋液的作用,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血热发斑及阴虚发热等证。
常用的药物有:犀角、玄参、生地、紫草、牡丹皮、地骨皮等。
4.清热燥湿药归类歌诀清热燥湿多苦寒,治黄痢淋疮火眼,耳痛流脓芩柏连,栀胆苦秦茵病痊。
注:清热燥湿药:性味多为苦寒、适用于湿热并见的病证,如阳黄、痢疾,淋浊、疮痈、火眼、耳痛流脓等。
常用的药物有:黄芩、黄柏、黄连、栀子、龙胆草、苦参、秦皮、茵陈等。
泻火中药用法
泻火中药用法
泻火中药用法:
泻火的中药有金银花、三黄片、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黄芩等药物。
具体方法如下:
1、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主治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热毒引起的痢疾、大便见血等症状。
2、三黄片:三黄片是用来食疗体内湿热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特点,三黄片中的大黄具有攻滞带、清湿热、祛瘀、解毒的功效,服用三天左右可见其效果。
但不适宦脾胃虚寒的人。
3、参苓白术散:是属于一种祛湿剂。
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此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无力,服药期间,不宜和萝卜食用,不宜和感冒药合用。
4、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六位药组成。
六味地黄丸是具有清热泻火、滋阴补肾等功效的中成药。
主要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面部潮红、手脚心发热、腰漆酸软、身体疲乏等症状。
5、黄芩:黄芩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对于止胃酸分泌有很好的帮助。
执业药师《中药二》12种清热泻火药及功效、主治病症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执业药师《中药二》12种清热泻火药及功效、主治病症(一)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主治病证】(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二)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病证】(1)热病壮热烦渴。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
(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三)天花粉【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四)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
(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五)夏枯草【功效】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瘰疬是指民间俗称的“疬子颈”或“老鼠疮”,中医称之为“瘰疬”,西医称它为颈淋巴结结核。
(六)芦根【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
(2)胃热呕哕。
(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七)竹叶【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病证】(1)热病烦渴,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
(2)热淋,小便不利。
(3)热入心包之神昏谵语。
(八)淡竹叶【功效】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病证】(1)热病烦渴。
(2)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1. 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药是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类药物通常可以通过削弱体内热毒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清热解毒的药物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喉咙炎、扁桃体炎等有热毒症状的疾病。
2. 泻火降温•清热泻火药还具有降温的作用,可以通过促使体内热毒排出,降低体温。
•这类药物常用于高热、中暑等症状,具有很好的效果。
•清热泻火药的降温作用可以迅速减轻病人的不适感,恢复体力。
3. 消炎止痛•清热泻火药通常可以消炎止痛,减轻炎症反应的疼痛感。
•这类药物对于喉咙炎、扁桃体炎等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可以快速缓解病人的疼痛。
•清热泻火药还可以减轻体内的热毒引起的疼痛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4. 利尿通便•清热泻火药还具有利尿通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通过增加尿液的排出和促进肠道蠕动,这类药物可以改善热毒引起的便秘和尿少的情况。
•利尿通便的作用还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促进身体的健康。
5. 益气养阴•清热泻火药中有一些药物还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能够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这类药物可以对抗热毒引起的身体内部衰弱,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益气养阴的药物还有助于改善肺热引起的症状,如咳嗽、干咳等。
6. 镇静安神•清热泻火药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舒缓神经,减轻焦虑和不安感。
•这类药物常用于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症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
•清热泻火药在安神镇静方面的功效还增强了药物的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清热泻火药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温、消炎止痛、利尿通便、益气养阴和镇静安神等多种功能体现。
这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对于治疗热毒有关的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使用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遵循药物使用规定,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清热泻火药—中药学
【用法用量】煎服,6—15g;鲜品15—30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忌用。 【现代研究】
淡竹叶
•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性能】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与适应症】 清热泻火,除烦 …… 热病烦渴 淡竹叶汤 利尿 ………………… 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6—9g 【现代研究】
鸭跖草
• 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能】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功效与适应症】 清热泻火 …… 风热感冒、高热烦渴 解毒,消肿 …… 咽喉肿痛、痈疮疔毒 利水 ………… 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60-90g。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现代研究】
知 母
•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性能】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与适应症】 清热泻火 …… 热病烦渴 白虎汤 肺热燥咳 二母散 滋阴润燥 …… 骨蒸潮热 知柏地黄丸 内热消渴 玉液汤 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 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
性味 : 甘寒 适应证 :
清热泻火药
功效 : 清热泻火,兼生津
1 温热病之气分实热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 脉洪大 2 各脏腑火热证 肺热—咳嗽,胸痛,痰黄稠 胃热—牙龈肿痛,口疮 心火—口舌糜烂,心烦或神昏 肝火—目赤肿痛 3 热病伤津口渴
石 膏
•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与适应症】 清热泻火 ……………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白虎汤 除烦止渴 肺热喘咳证 麻杏石甘汤 胃火牙痛、头痛 清胃散 实热消渴 玉女煎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 溃疡不敛、湿疹瘙痒 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石黄散
清热泻火的中药有哪些
清热泻火的中药有哪些养生之道网导读:清热泻火的中药有哪些?凡药性寒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那么清热泻火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清热泻火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清热泻火的中药有哪些清热药有清热凉血,清热解毒,退虚热的,清热泻火,清热燥湿等功效分类。
清热泻火药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通常用于热病邪人气分而见高热、烦渴、汗出、甚或者神昏谵语、脉象洪大等气分实热证。
清热泻火药主要包括青葙子、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等。
1、青葙子青葙子一年生草本,高达1m。
茎直立,绿色或带红紫色,有纵条纹。
味苦,微寒。
有清肝火、祛风热、明目、降血压之功效。
配决明子、茺蔚子、羚羊角等用,可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等。
配生地黄、玄参、车前子,可治肝虚血热之视物昏花。
配菟丝子、肉苁蓉、山药等药用,可治肝肾亏损,目昏干涩。
2、石膏石膏,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
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
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是降火之神剂,泻热之圣药。
治表热未解,肺热咳嗽: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治阳明气分热盛: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寒水石寒水石是一种矿石中药材,中药名,清热泻火药,又称凝水石、水石、鹊石,本品为天然沉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
用于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与石膏、滑石等同用,可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
本品火煅与青黛等同用,可用于热毒疮肿者。
4、知母知母,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
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药的定义清热泻火药是中药中的一类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温的功能。
它们可以通过降低体内热纳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同时具备泻火排毒的作用。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药主要应用于治疗由于体内热毒引起的疾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药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热毒所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咳嗽、发热等。
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咽喉疼痛等疾病。
2.泻火降温:清热泻火药具有泻火的作用,可以加速体内毒热的排泄,降低体温。
适用于高热引起的头痛、口渴等症状,常用于治疗热性疾病。
3.解毒抗菌:清热泻火药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常用于支气管炎、胃肠炎等疾病的治疗。
4.消肿止痛:清热泻火药还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痛作用,可以缓解因热毒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常用于扁桃体炎、牙痛等疾病的治疗。
清热泻火药的常用药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清热泻火药物:•苦参: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温的功效。
适用于热毒上炎、湿热黄疸等疾病的治疗。
•金银花: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解暑降温的作用。
常用于风热感冒、痢疾等疾病的治疗。
•茅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
适用于热毒壅闭、痈疽肿毒等疾病的治疗。
•美珍香: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温的作用。
常用于热毒咳嗽、火热血痢等疾病的治疗。
•野菊花: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尿的功效。
适用于疔疮肿痛、湿热痢疾等疾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尽管清热泻火药具有一定的药效,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1.用药时间:清热泻火药一般在感冒初期或热毒症状明显时使用,而在病情缓解后应适当减少或停用,以免引起其他不适症状。
2.遵医嘱用药:清热泻火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医嘱用量和用药频率,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3.注意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可能存在对某些清热泻火药物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清热泻火药名词解释
清热泻火药名词解释清热泻火药是中医药中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的火热是指体内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于热性病、热病、炎症等病症。
火热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和各种症状,因此需要使用清热泻火药物来调理身体。
清热泻火药物有很多种类,下面就对其中一些常见的药物进行解释。
1. 银花:银花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银花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2. 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与银花相似的药物,也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金银花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3. 薄荷:薄荷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薄荷可以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4. 黄连:黄连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黄连可以用于治疗肠胃感染、口腔溃疡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5. 石膏:石膏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石膏可以用于治疗高热、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6. 竹叶:竹叶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竹叶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7. 菊花:菊花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菊花可以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口腔溃疡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8. 芦根:芦根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芦根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9. 牛黄:牛黄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牛黄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喉咙肿胀、口腔溃疡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10. 茵陈蒿:茵陈蒿是一种常见的清热泻火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火的功效。
茵陈蒿可以用于治疗急性肠胃感染、口腔溃疡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清热效果。
中药泄火药材配方大全
中药泄火药材配方大全中药泄火,即利用中草药的清热泻火作用,来治疗因内火旺盛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泄火药材及其配方,供参考使用。
1.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因内火旺盛引起的口疮、牙痛等症状。
配方:黄连3克,泡水代茶饮。
2.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热的功效。
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
配方: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3. 菊花:有清肝明目、散风热的作用。
适用于头痛、眩晕、眼睛干涩等。
配方:菊花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4.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适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
配方:连翘10克,煎水服用。
5. 地黄: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
适用于阴虚火旺、口干舌燥等。
配方:生地黄10克,煎水服用。
6. 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适用于内热引起的口渴、多饮等。
配方:知母10克,煎水服用。
7. 麦冬:具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适用于阴虚引起的干咳、失眠等。
配方:麦冬10克,泡水代茶饮。
8. 桑叶:具有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作用。
适用于肺热咳嗽、肝火上炎等。
配方:桑叶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9. 夏枯草:具有清热散结、降血压的功效。
适用于肝火上炎、高血压等。
配方:夏枯草10克,煎水服用。
10.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
适用于尿路感染、乳腺炎等。
配方:蒲公英10克,煎水服用。
以上药材配方,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泄火药材多性寒凉,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损伤脾胃,故应适量服用,避免过量。
《中药学》考试必考掌握药
第 1章解表药1. 发散风寒药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2. 发散风热药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第 2章清热药1. 清热泻火药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2. 清热燥湿药掌握:黄芩、黄连、黄柏3. 清热解毒药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 4. 清热凉血药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5. 清虚热药掌握:青蒿、地骨皮第 3章泻下药1. 攻下药掌握:大黄、芒硝2. 润下药3. 峻下逐水药第 4章祛风湿药掌握:独活、木瓜、马钱子、秦艽、防己、桑寄生、蕲蛇第 5章化湿药掌握:藿香、苍术、厚朴(附:厚朴花第 6章利水渗湿药1. 利水消肿药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薏苡仁2. 利尿通淋药掌握:车前子(附:车前草3. 利湿退黄药掌握:茵陈、虎杖、金钱草第 7章温里药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第 8章理气药掌握:橘皮(附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枳实(附:枳壳、木香、香附第 9章消食药掌握:山楂、神曲、麦芽第 10章驱虫药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第 11章止血药1. 凉血止血药掌握:地榆、小蓟2. 化瘀止血药掌握:三七、茜草3. 收敛止血药掌握:白及4. 温经止血药掌握:艾叶第 12章活血化瘀药掌握:川芎、郁金、延胡索、丹参、益母草、红花(附:番红花、桃仁、牛膝、水蛭、莪术第 13章化痰止咳平喘药1. 温化寒痰药掌握:半夏2. 清化热痰药掌握: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了解:前胡、天竹黄、竹沥、海藻、昆布、黄药子3. 止咳平喘药掌握:苦杏仁(附:甜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第 14章安神药1. 重镇安神药掌握:朱砂、磁石、龙骨(附:龙齿2. 养心安神药掌握:酸枣仁第 15章平肝息风药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2. 息风止痉药掌握:羚羊角(附:山羊角、牛黄、钩藤、天麻第 16章开窍药掌握:麝香、石菖蒲第 17章补虚药1. 补气药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2. 补阳药掌握: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 3. 补血药掌握: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4. 补阴药掌握: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第 18章收涩药1. 固表止汗药2. 敛肺涩肠药掌握:五味子、乌梅3. 固精缩尿止带药掌握:山茱萸、桑螵蛸、莲子(附:莲须、莲房、莲心、荷叶、荷梗第 19章涌吐药第 20章杀虫止痒药掌握:硫黄、雄黄第 21章拔毒生肌药掌握:升药。
清热泻火药记忆口诀
清热泻火药记忆口诀清热泻火药是中药中的一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清除体内的内热和湿气。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记忆这些药物,我们用一个简单易记的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些药物的名称。
清热泻火药主要分为以下五类: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止血药、清热利湿药和泻下通血药。
这些药物在中医中经常使用,可以用来治疗消化不良、感冒、发热等症状。
口诀的第一部分是“贝、葛、芦、连”,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清热解毒药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分别是:贝母: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葛根:清热解毒,解热除烦。
芦根:清热解毒,清肺降压。
连翘:清热解毒,解表透疹。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在感冒、发热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接下来,我们需要记住清热泻火药中的“芍、栀、麦、薏”这四个字。
它们分别代表清热泻火药中的主要成分,具体如下:芍药:清热泻火,活血化瘀。
栀子:泻火解毒,清肝明目。
麦冬:清热泻火,润燥生津。
薏苡仁: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可以在湿热、口渴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口诀的第三部分是“黄、黑、白、赤”,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清热止血药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分别是:黄芩:清热解毒,止痢灭菌。
黑芝麻:止血滋阴,润肠通便。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清咽定音。
赤芍: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可以在出血、鼻衄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口诀的第四部分是“茯、车、苁、党”,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清热利湿药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分别是:茯苓:利湿渗濡,健脾益气。
车前子:利水消肿,通淋达尿。
苁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
党参:补气益肾,生津补血。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清热利湿作用,可以在湿热、尿频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记住泻下通血药中的“大黄、小茴、木通、枳实”这四个字。
它们分别代表泻下通血药中的主要成分,具体如下:大黄:泻下通便,清热利湿。
小茴香:理气止痛,温通胃肠。
木通:利水通淋,除湿消肿。
清热泻火药
煅石膏外用适量,研末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寒水石
辛、咸,寒。归心、胃、肾经。
清热泻火
热病烦渴,癫狂;口舌生疮,热毒疮肿,丹毒,烧烫伤
煎服,打碎先煎;
外用适量,研末
脾胃虚寒者慎用
知母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明目,
散结消肿
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瘿瘤,瘰疬;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煎服
脾胃虚弱者慎用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眩晕;肠燥便秘
煎服
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气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密蒙花
甘,微寒。归肝经。
清肝泻火,
养肝明目,退翳
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要作用,主治温热病邪入气分,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至神昏澹语。以下为常用清热泻火药:
表1清热泻火药
药名
药性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禁忌
石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内热消渴;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生用:清热泻火
盐炙:滋阴降火
脾虚便溏者慎用
芦根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
止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利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胆草
-龙胆的根
•
功效
• 清热燥湿
• 泻肝火
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叶
-淡竹叶的全草
•
功效
• 清热除烦
• 利尿
知母
-知母的根茎 应用 • 清热泻火-外感热病,肺热咳嗽 • 滋阴润燥-阴虚燥咳,阴虚火旺,阴虚消渴
•
使用注意:有滑肠作用,脾虚便溏者慎用 知母皂甙-老年性痴呆
功效
栀子
-栀子的成熟果实 功效 应用 • 泻火除烦-热病烦闷 • 清热利湿-湿热黄疸 • 凉血解毒-止血 • 泻青丸 1. 栀子数枚+冰糖-尿痛、淋漓不利 2.栀子+虎杖、田基黄-肝炎 3.栀子+白茅根、荷叶-鼻出血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1.清热泻火药 适应证-气分实热证,脏腑实热证 体虚+补虚药 白虎加人参汤
石膏
-含水硫酸钙 功效 应用 • 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肺胃热盛,胃火 • 除烦止渴-肺热咳喘 • 收敛生肌-湿疹、烫伤、疮疡及创伤久不收口
• 用量用法:15-60克,先煎 • 张仲景: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 张锡纯,孔伯华,余师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