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

合集下载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是一类常见的中药,对于清热解毒、降火等作用有着明显
的功效。

根据其作用机理和临床表现不同,清热药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适用于内热烦渴、口干舌燥、大
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龙胆泻肝丸、大黄附片、三黄片等。

第二类: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腔疮
症等。

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银翘散、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口服液等。

第三类: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同时能够消炎止血,适用于热毒
血症、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紫草、龙血竭、黄连等。

第四类:清热祛湿药
清热祛湿药主要用于祛湿解热,适用于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
的清热祛湿药有茵陈蒿合剂、薏苡仁汤等。

以上是清热药的基本分类,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清热药时,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正
确的用药。

同时,这些清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不宜在
孕妇和儿童中使用、过量使用会导致肝肾损伤等,应当引起重视。


好用药才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清热药方及泻下药方的组成及使用技巧

清热药方及泻下药方的组成及使用技巧
清热药方
一、定义: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方),叫做清热药 (方)。
二、应用:里热证。
三、药分类:
1膏与知母
2、清热解毒药:银花、连翘。公英、白头翁。 解毒银花与连翘
3、清热凉血药:生地、丹皮。
凉血生地与丹皮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燥湿三黄芩连柏
5、清热解暑药:荷叶、青蒿。
除烦止渴
收敛生肌:疮疡溃破久不收口
气分实热证 肺热喘咳证
知母
清热力稍逊,善清虚热 滋阴润燥:热病后期,阴虚低 热
2、 清热解毒药
凡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 清热解毒药。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如痈疽 疔疮,瘟毒发斑,丹毒,喉痹,热毒血痢 的病证。
清热解毒透表 银花:凉血止痢:各种热毒痢。
风热感冒 咽喉肿痛
③治疗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加桂枝,名白虎加桂 枝汤。
④身重胸闷,汗多,舌红苔白腻加苍术,名白虎加 苍术汤。
⑤斑疹高热不退加元参犀角,名化斑汤。
⑥现代多用本方治疗肺炎、乙脑、流脑、流行性出 血热、产后发热、麻疹合并肺炎、牙龈肿痛等见 上述症状者。
2、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
方解
功效 主治
龙胆草
黄芩、栀子 木通、车前 子、泽泻 生地、当归
6、清热明目药:草决明、谷精草。
7、清虚热药:银胡、地骨皮。
分类 1、清气分热 2、清营凉血
3、清热解毒
4、清热解暑 5、清脏腑热 6、养阴清热
四、方分类
适用于
代表方
气分证
白虎汤
营分证
清营汤
血分证
犀角地黄汤
温毒、热毒、丹毒、 五味消毒饮 疔毒等证
暑热证
清暑益气汤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

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吐血)紫草:甘寒,归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降火吃什么药好推荐降火效果佳的8种药

降火吃什么药好推荐降火效果佳的8种药

降火吃什么药好推荐降火效果佳的8种药现在很多降火药我们都在药店里买得到,多数降火药也有针对性,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火选择不同的药。

下面一起去看看降火的药物有哪些。

降火药1.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宜于风热郁于上焦者,对风火赤眼、头晕目眩较为合适。

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2.黄连上清丸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上焦风热、头昏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

急性口腔炎、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胃肠炎、痢疾等,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用。

3.牛黄解毒片所降的“火”常由于过食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引起的实火,主要是热毒引起的鼻腔热烘、口干口苦、流鼻血、牙痛等不适,特别是上火后出现大便干或者大便困难、口臭的情况明显者使用最佳。

4.黄莲上清片黄莲上清片与牛黄解毒片一样同样是用于实火,区别是黄莲上清片适合用于实火引起的眼睛不适较重的上火,特别是眼屎多、头晕目眩、眼睛红痛的时候选用效果最好了。

5.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在我们感冒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也是属于降火的中成药,用于风热感冒。

在夏秋季节,我们有时感觉喉咙发炎、疼痛后,紧接着出现一些发热、有点怕风怕冷,那么就有可能是出现风热感冒了,特别是小朋友的发热症状会更重。

这时就可以使用抗病毒口服液来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了,最重要的是清除掉湿气带来的身体困重。

6.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同样可以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这些“上火”不适,但是相对于抗病毒口服液来说,并没有祛湿的功效,对于一般的喉咙发炎、疼痛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7.三黄片降火要慎吃三黄片,了解上火原因在对症下药。

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等清热解毒作用只针对实火症状,如果是手脚心发热出汗、感觉乏力说明是虚火,一味吃清火药会越吃越虚,不适症状也会加重。

中药漫谈|黄芩、黄连、黄柏,清热泻火三弟兄,个性各不同

中药漫谈|黄芩、黄连、黄柏,清热泻火三弟兄,个性各不同

中药漫谈|黄芩、黄连、黄柏,清热泻火三弟兄,个性各不同黄芩,黄连,黄柏三兄弟,性味苦寒,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

这三个药物均能入大肠经,也可以治疗肠道湿热下痢之症。

我们先说一说中医的“毒”。

毒在中医里面有不同的理解,一切的致病邪气都可以称之为毒,但对于黄芩,黄连,黄柏这三种药物来讲,它们泻火解毒作用里的“毒”则是热(火)毒。

中医的火和热有时可以互换,意义相同,只是说法习惯不同,如一般说心火,不说心热,说肺热多,说肺火少;有时又有差别,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一般来讲,“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就是说火在程度上比热更加厉害。

但也有人认为火是本质,热是火产生一种现象,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毒者,聚也”,火热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毒,我们称之为火毒或热毒。

黄连,黄芩,黄柏这三味药物,清热泻火的作用强,所以能够解热(火)毒。

我们再谈谈对“燥湿”的理解。

温性的药物可以燥湿,大家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苦寒的药物也能够燥湿呢?要注意这里的燥湿是清热燥湿,所以关键还在于清热。

我们在厨房里会有这样一种经验,当水加热的时候水上就会有蒸汽,我们可以用来蒸东西,所谓“热蒸湿动”,这个蒸汽可以看成是“湿热”。

但是如果没有热的时候,这个水是没有什么蒸气的,这就是为什么清热可以燥湿。

如果还不好理解,我再打个比方,一段潮湿的泥土路,当天晴太阳照耀之后,泥土会变干燥,这就是“温燥”。

但是如果气温非常之低,泥土给冻住了,看起来也是干燥的,这就是苦寒燥湿。

苦寒的药物虽然能够祛湿,可以用来治疗各种湿热证,但是在临床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可过于寒凉,以免湿邪冰敷,则更难化解了。

最后,我谈谈这三兄弟各自的个性。

黄芩偏于清上焦之热,黄连偏于清中焦之热,黄柏偏于清下焦之热。

有人可能会问那黄芩清不清中焦和下焦热呢?黄连能不能清上焦的热呢?其实也是可以的,只是说它的作用趋向,黄芩更倾向于上焦,黄连更倾向于中焦,所以我们在看这三味药物的时候,也不能过于死板,要活看。

清热泻火药——夏枯草

清热泻火药——夏枯草

清热泻火药——夏枯草性味归经辛、苦,寒。

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

夏枯草能清泄肝火,为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痛、头晕的要药,常配菊花、石决明等同用;如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可与当归、白芍等配合应用。

用于瘰历痰核。

瘰历痰核,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火结郁而成。

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瘰历结核属于痰火者一味常用药物,长期服用有一定效果,临床常配合玄参、贝母、连翘、牡蛎、昆布等同用。

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

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

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 的干燥果穗。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其他各省亦产。

粗毛夏枯草Prunella hispida Benth,云南、西藏也作夏枯草入药。

性状本品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

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

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

体轻。

气微,味淡。

复方①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

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

(《摄生众妙方》夏枯草汤)②治乳痈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分。

酒煎服,或作丸亦可。

(《本草汇言》)③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

药物分类

药物分类

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多苦或甘,性寒凉,以清热泻火为主要功效;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

代表药物:石膏、知母(2)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湿热证,亦常用于实热证及热毒证。

代表药物:黄芩、黄连(3)清热解毒药——性味多苦寒,具有清解热毒或火毒之功;主治温热病热毒炽盛及热毒所引起的诸证。

代表药物:金银花、连翘(4)清热凉血药——味多苦或咸,性寒,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之功;主治营分、血分实热证。

代表药物:生地黄、玄参(5)清虚热药——性寒凉,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诸证,亦可用于温热病后期。

代表药物:青蒿、地骨皮安神药:(1)重镇安神药——有重镇安神、平惊定志、平肝潜阳等作用;主治心火亢盛、阳气躁动、痰火扰心、肝郁化火及惊恐所致的心神不宁实证,亦治惊风、癫痫、癫狂、肝阳上亢等证。

代表药物:朱砂、龙骨(2)养心安神药——有滋养心肝、益阴补血的功效;适用于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导致的虚证,部分药物兼有止咳平喘、敛汗等作用。

代表药物:酸枣仁、柏子仁祛风湿药:(1)祛风寒湿药——味苦性温,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御寒加重等。

代表药物:独活、木瓜(2)祛风湿热药——性味辛苦寒,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之功;主要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症。

代表药物:秦艽、防己(3)祛风湿强筋骨药——除祛风除湿外,兼有一定的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

代表药物:五加皮、桑寄生化痰药:(1)温化寒痰药——味多辛苦,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药物外用有消肿止痛作用;主治寒痰、湿痰证。

代表药物:半夏、天南星(2)清化热痰药——味多苦,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有润燥化痰或有软坚散结的作用;主治热痰、燥痰证。

代表药物:川贝母、浙贝母、桔梗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有利水消肿之功,主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及痰饮、泄泻等证;部分药物有健脾功效。

12 种清热泻火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12 种清热泻火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12种清热泻火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图片1清热泻火药石膏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白虎分布区域全国多数地区都有石膏矿藏分布,如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湖北、甘肃、四川、安徽等地,以湖北应城产者最佳。

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H2O )。

2清热泻火药知母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分布区域分布于华北、东北及江苏、山东、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在安徽、江西、河南、新疆等地有引种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河北、山西及山东等地。

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3清热泻火药天花粉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楼粉分布区域1、栝楼: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辽宁、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2、双边栝楼:分布于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

道地产区全国南北各地均产,以河南安阳一带产者质量较好。

葫芦科栝楼属植物瓜蒌与双边瓜蒌的干燥根4清热泻火药栀子木丹、鲜支、越桃、支子、山栀子、枝子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道地产区产于长江以南各省。

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5清热泻火药夏枯草夕句、乃东、燕面、麦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灯笼头、鎯头草、棒槌草、锣锤草、牛牯草、广谷草、棒头柱、六月干、夏枯头分布区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道地产区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全国各地均产。

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6清热泻火药决明子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分布区域1、决明: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

2、小决明: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吉林。

栽培或野生。

道地产区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地。

豆科决明属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7清热泻火药竹叶淡竹叶分布区域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中药学笔记完整

中药学笔记完整

中药学笔记完整清热燥湿药多味苦寒,主治内热湿热证。

XXX--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黄疸、口疮、痢疾等。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热毒疮疖、肺热咳嗽等。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黄疸、痢疾、口疮等。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黄疸、痢疾、热淋等。

藿香--燥湿解表,主治暑湿头痛、恶心呕吐等。

荆芥--燥湿解表,主治暑湿头痛、感冒发热等。

板蓝根--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疖、咽喉肿痛等。

金银花--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疖、感冒发热等。

连翘--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疖、感冒发热等。

凉薄荷--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疖、口疮、咽喉肿痛等。

小蓟--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疮疖、痈肿疮毒等。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藁苯、细辛、白芷、香薷、苍耳、辛夷、河柳是常用的辛温解表药。

它们可以发汗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止痛、解毒消肿等。

其中,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藁苯、细辛等药物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等症状,而紫苏、生姜、白芷、香薷、苍耳、辛夷、河柳等药物适用于表虚有汗等症状。

2.辛凉解表药薄荷、蔓荆、牛蒡子、蝉蜕、木贼、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豆鼓、浮萍、竹叶、淡竹叶等是常用的辛凉解表药。

它们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郁解毒、通淋利尿等。

其中,薄荷、蔓荆、牛蒡子、蝉蜕、木贼、桑叶、菊花、葛根等适用于风热头痛、口干咽喉肿痛等症状,而柴胡则适用于少阳之寒热往来等症状。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根等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

它们可以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清肺润燥、消肿止痛等。

其中,石膏适用于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等症状,而知母适用于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等症状。

2.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龙胆草、苦参、藿香、荆芥、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凉薄荷、小蓟等是常用的清热燥湿药。

它们可以清热解毒、燥湿解表、消肿止痛等。

常用中药:清热泻火药

常用中药:清热泻火药

龙胆草
-龙胆的根

功效
• 清热燥湿
• 泻肝火
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叶
-淡竹叶的全草

功效
• 清热除烦
• 利尿
知母
-知母的根茎 应用 • 清热泻火-外感热病,肺热咳嗽 • 滋阴润燥-阴虚燥咳,阴虚火旺,阴虚消渴

使用注意:有滑肠作用,脾虚便溏者慎用 知母皂甙-老年性痴呆
功效
栀子
-栀子的成熟果实 功效 应用 • 泻火除烦-热病烦闷 • 清热利湿-湿热黄疸 • 凉血解毒-止血 • 泻青丸 1. 栀子数枚+冰糖-尿痛、淋漓不利 2.栀子+虎杖、田基黄-肝炎 3.栀子+白茅根、荷叶-鼻出血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1.清热泻火药 适应证-气分实热证,脏腑实热证 体虚+补虚药 白虎加人参汤
石膏
-含水硫酸钙 功效 应用 • 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肺胃热盛,胃火 • 除烦止渴-肺热咳喘 • 收敛生肌-湿疹、烫伤、疮疡及创伤久不收口
• 用量用法:15-60克,先煎 • 张仲景: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 张锡纯,孔伯华,余师愚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哪些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哪些

清热泻火药主要有哪些
1.石膏:大寒,味辛。

内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制煅用收敛生肌。

用于治疗气分实热,肺热喘咳,胃火牙痛及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2.知母:昧甘,寒,性苦。

能清热泻火,能滋阴润燥。

上能清肺润肺,中能泻胃升津,下能滋肾降火,用治气分实热,肺热或阴虚咳嗽,阴虚消渴,骨蒸潮热。

3.芦根:性寒,味甘。

一为清热生津;二为除烦止呕;三为利尿。

用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及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

此外尚町治疗热淋涩痛。

4.天花粉:性微苦,微寒,味甘。

为清热生津;为消肿排脓。

临床上主要用热病口渴及内热消渴。

及肺热咳嗽及燥咳。

此外,还可用治痈肿疮痒。

5.栀子:性寒,味苦。

为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此外,尚有凉
血解毒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热病烦渴,湿热黄疸及血热出血和热毒疮痒。

6.淡竹叶:寒,味甘、淡。

一为清热除烦;二为利尿。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及口舌生疮及尿赤淋浊。

7.夏枯草:性寒,昧辛,苦。

为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临床上主要用治目赤肿痛,头痛目眩,日珠疼痛以及瘿瘤等症。

8.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咸。

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临床主要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等症及肝火所导致的头痛眩晕。

此外,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常用中药饮片

常用中药饮片

常用中药饮片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香薷、蒿本、苍耳子、辛夷、11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蔓荆子、升麻、淡豆豉、葛根。

112.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根、淡竹叶、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龙胆草、苦参、黄柏。

5清热凉血药: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紫草5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黛、蚤休、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红藤、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白鲜皮、马勃、木蝴蝶、22清虚药: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43.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3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2峻下逐水药牵牛子14.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桑寄生、五加皮、白花蛇、稀签草、络石藤、徐长卿、桑枝、川乌、草乌、蚕沙、路路通、伸筋草、175.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霍香、砂仁、白豆蔻、佩兰66.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通草、萆薢、石韦、地肤子、扁蓄、瞿麦、灯心草、冬葵子17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98.理气药:陈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青皮、佛手、乌药、荔核、大腹皮、枳壳。

玫瑰花149.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谷芽610.驱虫药:使君子、槟榔、12.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黄、艾叶、槐花、侧柏叶、仙鹤草、血余炭。

1313 .活血祛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乳香、没药、三棱、鸡血藤、五灵脂、穿山甲、姜黄、泽兰、王不留行、土鳖虫、自然铜。

2214.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白前、前胡、昆布、天竹黄、礞石。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清热泻火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清热泻火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清热泻火
目录
• 清热泻火药概述 • 常用清热泻火药 • 清热泻火药的应用 • 清热泻火药的配伍与禁忌
01 清热泻火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清热泻火药是指具有清热泻火功 效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火热内 盛所致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小便短赤等症状。
分类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机制,清 热泻火药可分为苦寒清热药和甘 寒清热药两类。
增强药效
选择能够增强清热泻火药效的药物 进行配伍,以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
在配伍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不良反应 小的药物,以降低对身体的损害。
配伍禁忌
药性相反
作用重复
清热泻火药应避免与温燥类药物配伍, 因为两者药性相反,会影响治疗效果。
避免与作用相似的药物重复配伍,以 免造成药物过量和不良反应。
产生化学反应
配伍应用
配黄连治湿热泻痢;配栀 子治湿热黄疸;配桑白皮 治肺热咳嗽;配黄柏治湿 热疮毒。
黄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 虚热。
主治
湿热黄疸、泻痢、带下、 热淋、足膝肿痛、湿疹瘙 痒、疮疡肿毒、目赤肿痛、 口舌生疮。
配伍应用
配栀子治湿热黄疸;配苍 术治湿热泄泻;配苦参治 湿疹瘙痒;配知母治阴虚 火旺。
03 清热泻火药的应用
内热泻火
症状
发热柏、栀子等。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
肺热咳嗽
症状
咳嗽、痰黄稠、口干咽痛等。
药物
桑白皮、地骨皮、石膏等。
注意事项
需配合其他药物使用,同时注意药物的寒凉性质,以免影响脾胃功 能。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药的定义清热泻火药是中药中的一类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温的功能。

它们可以通过降低体内热纳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同时具备泻火排毒的作用。

清热泻火药的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药主要应用于治疗由于体内热毒引起的疾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药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热毒所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咳嗽、发热等。

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咽喉疼痛等疾病。

2.泻火降温:清热泻火药具有泻火的作用,可以加速体内毒热的排泄,降低体温。

适用于高热引起的头痛、口渴等症状,常用于治疗热性疾病。

3.解毒抗菌:清热泻火药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常用于支气管炎、胃肠炎等疾病的治疗。

4.消肿止痛:清热泻火药还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痛作用,可以缓解因热毒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常用于扁桃体炎、牙痛等疾病的治疗。

清热泻火药的常用药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清热泻火药物:•苦参: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温的功效。

适用于热毒上炎、湿热黄疸等疾病的治疗。

•金银花: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解暑降温的作用。

常用于风热感冒、痢疾等疾病的治疗。

•茅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

适用于热毒壅闭、痈疽肿毒等疾病的治疗。

•美珍香: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温的作用。

常用于热毒咳嗽、火热血痢等疾病的治疗。

•野菊花: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尿的功效。

适用于疔疮肿痛、湿热痢疾等疾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尽管清热泻火药具有一定的药效,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1.用药时间:清热泻火药一般在感冒初期或热毒症状明显时使用,而在病情缓解后应适当减少或停用,以免引起其他不适症状。

2.遵医嘱用药:清热泻火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医嘱用量和用药频率,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3.注意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可能存在对某些清热泻火药物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上火解决方法.

上火解决方法.

(8)补脏熄火类:如黑豆、山药、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鸽蛋、鹌鹑、雀肉、鳝鱼、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适用于因脏腑虚弱、阳气不举所致的各种虚火症候。

食疗方法一、喝莲子汤去心火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煮至肝熟,吃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调治,效果不错。

方法如下: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

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注:以上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据人数增加。

)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

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此外,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经常用脑者。

另外,中医也认为,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尤其是那些看东西经常模模糊糊,用神太多者。

《中药学》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清热泻火药中药学共计二十一大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和拔毒化腐生肌药。

【清热泻火药小结】清热药所属的清热泻火药,我们已学习完。

清热泻火药有: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和青葙子,计13味中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寒,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要作用,主治胃热病邪入气分,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

部分清热泻火药能清脏腑火热,故也可用治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脏腑火热证。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选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清热泻火药重要知识点】一、单选题1、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止渴的药物是①夏枯草②决明子③淡豆豉④石膏⑤玄参【解答分析】夏枯草、决明子均能清热泻火,但无除烦止渴功效;玄参具有清热泻火、生津作用,但无除烦作用,淡豆豉功能除烦,却是疏散风热药。

只有石膏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止渴,故正确答案的④项石膏。

2、既能清热生津,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①石膏②芦根③知母④葛根⑤决明子【解答分析】本题提问与上题相似,经常混淆。

石膏、芦根、葛根均能生津止渴,但无滋阴作用,决明子无滋阴及生津止渴作用;只有知母既能清热生津,又能滋阴润燥,故正确答案是③项知母。

石膏与知母功效相似,共同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本题测试的知识点是知母的滋阴功效,而上题测试的是石膏的除烦功效。

3、石膏的性味是①辛、甘,温②甘、苦,温③苦、辛,大寒④甘、辛,大寒⑤甘、咸,寒【解答分析】石膏是清热泻火药,性寒清热,辛散透热解肌,味甘生津止渴,故甘辛大寒才是其性味,因此答案应选择④甘、辛,大寒。

4、患者胃热呕逆,治疗宜选用的药物是①石膏②知母③芦根④天花粉⑤夏枯草【解答分析】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均能清胃热,用治胃热消渴等证。

岭南草药

岭南草药

鸡蛋花
布 渣 叶
木蝴蝶:苦甘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为治 木蝴蝶:苦甘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咽喉肿痛之常用药。 咽喉肿痛之常用药。 土牛膝:苦酸平。活血散瘀,清热解毒, 土牛膝:苦酸平。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尿 通淋。为中医喉科的常用药。 通淋。为中医喉科的常用药。 无花果:甘平。清肺利咽,健胃清肠, 无花果:甘平。清肺利咽,健胃清肠,解毒消 肿。
了 哥 王
葫芦茶: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 葫芦茶: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具有清 热解毒、利水除湿之功效。 热解毒、利水除湿之功效。现代临床常用 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肠炎、痢疾、 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痈 疽肿痛、肾炎水肿等证。 疽肿痛、肾炎水肿等证。 救必应:冬青科植物铁冬青的树皮,具有 救必应:冬青科植物铁冬青的树皮,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止痛、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凉血止 血等功效,常用治疗湿热泄痢腹痛、 血等功效,常用治疗湿热泄痢腹痛、胃脘 气痛、湿火骨痛等病证。 气痛、湿火骨痛等病证。
葫芦茶
地 胆 草
鬼 针 草
黑 面 神
四. 清热祛湿药
木棉花、鸡蛋花:清热利湿, 木棉花、鸡蛋花:清热利湿,常用治大 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等证。 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等证。 布渣叶:清热消滞,利湿退黄, 布渣叶:清热消滞,利湿退黄,用治感 食滞、湿热食滞之脘腹胀痛、 冒、食滞、湿热食滞之脘腹胀痛、食少 泄泻、湿热黄疸。 泄泻、湿热黄疸。
岭南常用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 蛇胆: 微寒;有小毒。清热泻火, 蛇胆:甘、苦,微寒;有小毒。清热泻火, 燥湿解毒,杀虫疗疳。用于热毒疮疡、 燥湿解毒,杀虫疗疳。用于热毒疮疡、小儿 风痰、小儿疳疾等。 风痰、小儿疳疾等。 猪胆:苦,寒。清热解毒,润燥通便。用于 猪胆: 清热解毒,润燥通便。 里实热证、阴亏津燥。 里实热证、阴亏津燥。

清热药、泻下药、消导药

清热药、泻下药、消导药

清热药一、概念:指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二、分类:七类:清热泻火方药清热解毒方药清热凉血方药清热燥湿方药清热解暑方药清热明目方药清虚热方药三:使用注意1、药性寒凉,脾胃虚弱者慎用。

2、真寒假热证不可妄投。

3、宜中病即止,避克伐过度、损伤正气。

(一)清热泻火药:凡具有清热泻火功效,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治疗气分实热证的药物,称清热泻火药。

适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气分所致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等里热炽盛证。

常用药物:石膏知母栀子龙胆草石膏 *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1.清热泻火—肺胃气分实热证(1).清肺热—肺热咳喘(2).泄胃火—胃火上炎2.除烦止渴—肺胃燥热3.生肌敛疮—外用治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用法用量15-60g清热生用,敛疮煅用,内服先煎使用注意知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1.解热泻火—肺胃气分实热、肺热咳嗽。

2.滋阴降火—阴虚发热燥咳。

3.生津润燥—内热伤津、消渴证、便秘。

用法用量 6-12g煎服,清热泻火生用,滋阴降火盐水炙用使用注意(二)清热解毒药:凡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热毒、火毒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解毒药。

适用于痈疽疔疮、瘟毒发斑、丹毒喉痹、热毒血痢等。

常用药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兰根大青叶白头翁鱼腥草穿心莲金银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主治:1.清热解毒—实热、火毒证2.疏风散热—外感风热表证3.凉血止痢—热毒血痢用法用量:6—15g银花藤、叶、籽、花露均为药:藤----主祛风通络,治风湿热痹;叶----又称忍冬叶,与银花功用相似,用量宜大,一般叶量倍于花量;籽----主用于解毒止血痢;花露----人工提炼物,有解暑清热的作用。

连翘*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胆经功效主治:1.清热解毒—实热、火毒证、热入心包2.疏风散热—外感风热表证3.消痈散结—痈疮、瘰疬痰核用法用量:6—15g(三)清热凉血药:凡以清热凉血为主要作用,能清营血分热证的药物。

清热泻火药记忆口诀

清热泻火药记忆口诀

清热泻火药记忆口诀清热泻火药是中药中的一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清除体内的内热和湿气。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记忆这些药物,我们用一个简单易记的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些药物的名称。

清热泻火药主要分为以下五类: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止血药、清热利湿药和泻下通血药。

这些药物在中医中经常使用,可以用来治疗消化不良、感冒、发热等症状。

口诀的第一部分是“贝、葛、芦、连”,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清热解毒药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分别是:贝母: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葛根:清热解毒,解热除烦。

芦根:清热解毒,清肺降压。

连翘:清热解毒,解表透疹。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在感冒、发热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接下来,我们需要记住清热泻火药中的“芍、栀、麦、薏”这四个字。

它们分别代表清热泻火药中的主要成分,具体如下:芍药:清热泻火,活血化瘀。

栀子:泻火解毒,清肝明目。

麦冬:清热泻火,润燥生津。

薏苡仁: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可以在湿热、口渴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口诀的第三部分是“黄、黑、白、赤”,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清热止血药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分别是:黄芩:清热解毒,止痢灭菌。

黑芝麻:止血滋阴,润肠通便。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清咽定音。

赤芍: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可以在出血、鼻衄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口诀的第四部分是“茯、车、苁、党”,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清热利湿药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分别是:茯苓:利湿渗濡,健脾益气。

车前子:利水消肿,通淋达尿。

苁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

党参:补气益肾,生津补血。

这四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清热利湿作用,可以在湿热、尿频等症状中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记住泻下通血药中的“大黄、小茴、木通、枳实”这四个字。

它们分别代表泻下通血药中的主要成分,具体如下:大黄:泻下通便,清热利湿。

小茴香:理气止痛,温通胃肠。

木通:利水通淋,除湿消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
每个人上火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人上火时会表现在牙齿上,牙疼会很厉害;有的人表现在皮肤上,到处起小疙瘩;还有的人消化系统不好,总是发生便秘。

而要改变这些,可选择清热泻火的药服用,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哪些,这很简单,大家去药店咨询就可,而且会有很多种品牌供大家选择。

清热泻火药常用品种:石膏、知母、栀子、龙胆草和夏枯草。

清热泻火药性味苦寒,多入气分,能清气分之热,泻气分之火,故又名清气分法。

适用于气分实热证。

证见高热,烦渴引饮,汗多、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

临床常用于急性热性病,如乙脑、肺炎等气分证,常用药物有石膏、知母等;常用方剂有清气汤(白虎汤)等。

清热泻火,还应服用北京同仁堂的牛黄上清丸,该药是中医治疗实热证的经典方剂之一,首载于明代李公式的《医学入门》,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

本品中药味较多,主要由可祛风清热止痛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连翘;清热解毒药栀子、黄芩、黄连、黄柏;清热凉血和血药当归、赤芍、地黄;清热泻火药石膏等组成。

(一)石膏《本经》
为一种含硫酸钙的矿石。

挖出后去净泥土、杂石、碾碎,生用或煅用。

药用部分:为含水硫酸钙矿石。

产地:生产于湖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炮制;挖出后去净杂石、泥土、生用或煅用。

性味:辛、甘、大寒。

归经:入胃、肺经。

功能: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生肌收敛。

(二)知母《本经》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

别名:连母、地参、穿地龙。

处方用名:知母、炒知母、肥知母。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苦、甘、寒。

归经:入肺、胃、肾经。

功能、清热、滋阴。

(三)栀子《本经》
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别名:山栀、黄栀子、山枝子、红栀子。

处方用名:栀子、山栀子、炒栀子、黑山栀。

药用部分:果实。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功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四)龙胆草《本经》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和三花龙胆或东北龙胆的根。

别名:胆草、陵游、观音草。

处方用名:龙胆草、龙胆、胆草。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泻肝火、除温热。

(五)夏枯草《本经》
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欧夏枯草的果穗或全草。

处方用名:夏枯草、枯草花。

药用部分;果穗或全草。

性味:苦、辛、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清肝火、散郁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