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 学练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课件完整版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课件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573c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e.png)
1
盼春 绘
8—
2
10
—
赞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 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 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 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 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赞春
• 新:新生命的开始,给人 无限希望 • 美:令人喜爱 • 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生字词
zhǎng
水涨
cáng yùn niàng
捉迷藏 酝 酿
hè lǒng
bó
应和 笼着一层薄烟
yùn
黄晕
suō cháo
蓑衣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欢欢喜喜的
返回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返回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课时练第1课《春》01(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课时练第1课《春》0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861e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b.png)
《第1课春》课时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4)“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2.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春天进行了描写,请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示例:嗅觉描写:①花里带着甜味儿。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视觉描写:。
(2)听觉描写:。
(3)触觉描写:。
3.填空。
(1)《春》是一篇(体裁),作者朱自清,字,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等。
其散文多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和意境美。
(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图、图、图、图、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文章写春花运用了从到的顺序和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春花、、香气浓郁的特征。
4.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仿照示例,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①两只黄鹂鸣.翠柳()②踏花归来马蹄香.()(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阅读课本全文,回答问题。
5.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春》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春》](https://img.taocdn.com/s3/m/9af70963bed5b9f3f80f1c54.png)
1.【难点探究】作者是如何精心构思文章的? 【答案】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以总分总的思路结构全文。作者 先总写春天,总写对春天的盼望,用初春的山、水、太阳,勾勒 出春天的总轮廓,为下文细致描绘作铺垫;继而从春草、春花、 春风、春雨、迎春五个方面描绘出五幅图景,画面之间连接自然 、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 拓意境,揭示题旨;最后作者以激昂的感情热情地赞美春天,画 龙点睛,收束全文。
赞美春天 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第一部分(第1段) 1.第一段是“盼春”,句中“盼望着”能否 去掉一个?为什么? 【答案】不能去掉。“盼望着掉一个,这种心情就 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了。
第二部分(第②一⑦段)
1.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生动传神。 作者善于运用巧妙的比喻、拟人、排比,增强语言的情味。如结尾 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些比 喻新颖、贴切,富有表现力。
2. 结构严谨精美。 本文一共描绘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 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文 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富有变化。
8.烘托: 文中是“陪衬,使明显突出”的意思。 烘托、衬托辨析:两词均是动词,都有使事物特色突出鲜明的作用。两 词不同的地方是:“烘托”侧重从事物的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 事物。如:夕阳西下,大榕树上的小鸟累了,不再卖弄歌喉,黄晕的光 映照在榕树上,烘托出一种安然静默的气氛。“衬托”侧重于陪衬或对 照,强调从旁对照。如:绿叶把红花衬托得更加鲜艳美丽。
9.抖擞: 振作。
10.一年之计在于春: 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 好。计,打算、计划。 例句:新学期开始了,老师教导我们说:“一年之计在于 春,请同学们努力学习。”
第1课《春》习题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习题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33bd62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2.png)
7.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第①段→______图,第②段→______图,第③段→______图。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众多蜜蜂采蜜时既忙碌又快乐的样子,也表达了春花盛开给作者带来的愉悦之感。
小锦囊 分析鉴赏加点字词的作用或表达效果的一般方法是:①解释该加点字词的含义;②指出该字词采用的手法;③分析有何表达效果;④阐明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第③段是分别从____觉、____觉、____觉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意在表现人们尽情地享受着春风,没有提到“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12.结合全文,简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春风是<zzd>一寸一寸</zzd>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zzd>一点一点</zzd>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能拓展
春风过处王畔政
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语】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初一)上册课件:1.春 练习PPT优质
![【语】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初一)上册课件:1.春 练习PPT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e7015979be23482fb4da4cf9.png)
AD
示例:选D项。“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 鸣”一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这里 用听到的黄鹂声来反衬涧边青草的幽静,表达出 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
D壮
B hèA疏CDC
本 套 教 材 从 一年级 开始就 十分重 视写字 基本功 和书写 习惯的 培养。 一年级 在要求 书写的 字旁边 呈现新 笔画, 每一个 要写的 字都做 了笔顺 跟随的 处理; “书写 提示” 强调汉 字书写 的基本 规则, 强调正 确的写 字姿势 和良好 的写字 习惯, 这些为 后续年 级学生 写字能 力的培 养及习 惯的形 成打下 了基础 。在一 年级正 确书写 300个 汉字、 掌握了 汉字的 基本笔 画和基 本笔顺 的基础 上,二 年级上 册不再 呈现新 笔画, 要写的 字也不 再做笔 顺跟随 处理。 要求写 的字, 优先选 择构词 率较高 、笔画 比较简 单的字 ,其中 有的是 本课新 认识的 字,有 的是以 前认识 现在又 在课文 中出现 的字。 二年级 上册加 大了写 字的量 ,全册 写字250个 ,每 课要求 写8-10个 字, 有助于 打好写 话A的 基 础。 “书写 提示” 重点指 导了“ 左窄右 宽,左 宽右窄 ”“左 短右长 ,左长 右短” “左右 相等” 等字形 结构的 书写规 则,并 提示了 一些良 好的写 字习惯 。如, “写字 时要保 持正确 的坐姿 和执笔 姿势” “先看 后写, 才能减 少修改 次数, 保持页 面整洁 ”。随 着写字 量的增 加,错 别字现 象A始 凸 显。教 材在语 文园地 七的“ 展示台 ”中, 列举了 容易写 错的汉 字以及 容易混 淆的形 近字、 同音字 和同音 形近字 ,提示 学生, 容易混 淆的字 要注意 进行对 比,写 错的字 要及时 订正在 改错本 里,要 经常拿 出改错 本看一 看……所 有这 些举措 ,都旨 在帮助 学生养 成及时 改正错 别字的 习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1单元1春.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1单元1春.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2bb1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4.png)
造了可欣赏的四季美景。【A】四季各有风气,需要我 们用心聆听、用心感悟。【B】春天大地复苏,小草萌 发,大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夏天骄阳似火,万物生
综合实践·素养练
长,大自然绽放出活力与激情;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 香,大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 枝,大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用心,去聆听四季的心 声;用心,去感悟四季的魅力。 ①【A】处画线句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风__气_______”
新知积累·基础练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 听觉 )
(4)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 视觉 )
新知积累·基础练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
···· A.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大明湖边的垂柳却已花枝招展, 嫩叶满枝地迎候早春的客人了。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地闹着,大小的蝴碟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zhǎ呀zhǎ的。 (3)★体会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运__用__比__喻__、___拟__人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_ _写__出__野__花__众__多__、__时__隐__时__现__的__特__点__,__流__露__出__作__者__对__花__儿___、__春__天__的__喜____ __爱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
第1课《春》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课《春》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8be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2.png)
第1课《春》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1 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巩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涨价(zhǎnɡ)B.黄晕(yùn) 喉咙(hòu) 烘托(hōnɡ)C.蓑衣(suō) 应和(hè) 窠巢(kē)D.朗润(yùn) 抚摸(fǔ) 卖弄(nonɡ)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烘托风筝欣欣然沁人心脾B.簿烟蝴蝶捉迷藏心旷神怡C.健壮胳膊协奏曲谈笑风声D.筋骨渲泄软绵绵蓬勃生机3.读课文《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用“别恼”一词的作用是( )A.劝别人不要生雨的气。
B.写出江南春雨的特点。
C.表现将要把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
D.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4.读课文《春》,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5.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lǎnɡ rùn起来了,水zhǎnɡ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舒活舒活筋骨,dǒusǒudǒusǒu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ɡōnɡfu,有的是希望。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7.文学常识填空。
《春》是一篇(体裁),,字。
第1课《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2e67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3.png)
部编版语文七上春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A.guǒnòng héliàoB.guǒlóng hèliáoC.kēlóng héliàoD.kēnòng hèliáo2.下列修辞手法属于借喻的一项是()A.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内心。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风把树上的黄叶吹下来,我们欢呼着:“一只只小船飘起来了。
”3.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4.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是()A.引经据典B.引而不发C.引吭高歌D.引人入胜二、填空题5.《春》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近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春》是按照___________、画春、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春天的。
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三、综合性学习7.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春 》学练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春 》学练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a0410c850ad02de804160.png)
1 春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追溯背景)《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
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1.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宛.转( ) 酝酿..( ) 抖擞.( ) 披簑.( ) 窠.巢( ) 喉.咙( ) 涨⎩⎪⎨⎪⎧ (涨潮) (涨红) 晕⎩⎪⎨⎪⎧ (黄晕) (晕倒)薄⎩⎪⎨⎪⎧ (薄暮)(薄脆) (薄荷) 和⎩⎪⎨⎪⎧ (应和) (和稀泥) (和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iáo( )亮 静mò( )h ōn ɡ( )托 卖non ɡ( )⎩⎪⎨⎪⎧zhǎ( )眼广fàn ( ) ⎩⎪⎨⎪⎧滋rùn ( )rùn ( )年 ⎩⎪⎨⎪⎧蝴dié( )影dié( )间dié( ) ⎩⎪⎨⎪⎧斗lì( )哭qì( )座wèi ( )3.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朗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春学练—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PPT课件
![春学练—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42bea16bd97f192379e903.png)
春学练—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PPT课 件
春学练—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PPT课 件
8.(教材积累拓展四第3小题变式题)请从不同的角 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1)像修眼辞睛的”角“度像:星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花 比作眼睛、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 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 出了野草的情态。
10
从视觉、听觉、触觉(1分)等角度描写了初春时风儿的柔 软(1分),表现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景象(1分)。
1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小草”比作“繁星”,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破土而出的小草不茂盛却又绿
得逼眼的景色(1分)。
12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初春风和日 暖、雨酥草嫩的景物特点(1分),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美景
春学练—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PPT课 件
春学练—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PPT课 件
万盏;风,吹到一只鸟儿的身上,鸟儿会在天空,划出锐利、清 脆的音响;风吹上人的脸庞,宛如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抚过,那份 温情与和煦,直让人心荡神驰。
⑤人该是醉的,醉在这煦暖的三月春风里。 ⑥早晨,一起床,推开窗户,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 举首望天,天空的云,只是浅浅的,绝对没有那种黑云压顶的郁 闷感。雨,落得不大,不是那种粗暴的狂风骤雨,细密、缠绵, 仿佛是裹带着万般柔情。人的心中,有一种小溪流淌般的愉悦感。 空气里,荡着浅薄的水汽,一阵阵地,抚慰着人的脸庞,滑滑的, 有一种丝绸的质感。看看庭院,地面是湿湿的,但那种湿,丝毫 没有黏稠感,那是一种酥软的润湿,“春雨如酥”,或许就是这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时1春》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时1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fed2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e.png)
跟踪检测
Ⅳ.根据理解,摘录文段中有关词句填空。
(1)最能表现景物色泽清亮晶莹的一个动词是__逼____。 (2)运用拟人手法传达出春雨中的乡村安静、和平气氛的一个词是_静___默__。 (3)最能显示江南地方色彩的一句话是_还__有___地__里__工__作__的___农__夫__,__披___着__蓑__,__戴___着__笠__的___。
精读课文
课文探究
面对春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你产生了哪些情感呢?
示例一:面对百花盛开、草木吐绿的春天,同朱自清先生一样,我们也会心旷 神怡,陶醉其中,不禁会想起古人赞春的诗句,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 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惹人喜爱的样子。 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寄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 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 野花摇摇摆摆,才 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 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 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 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 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答题模型]本句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效果)地写出了__________ (描写对象及其特点),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思想或情感)。
精读课文
课文探究
表达手法。表达手法是通过修饰,使文章变得精致、工整、流畅,准确表达感情和 哲理。 例句6: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 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赏析: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壮观情景,一句话一种景象,字虽不多,但形象 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例句7: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 赏析:叠词的使用,精心而细致,写出了峡谷幽暗凄清的特点和地下森林生长环境 的恶劣。读来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课春(学生版+解析)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课春(学生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7f704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8.png)
第1课《春》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本文以朗读为主线,并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掌握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对妙词佳句的赏析,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阅读美文,体会文中优美的情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
重点:①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②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领悟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难点:①结合课文实例,学习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②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的写作技巧。
(一)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_________,江苏扬州人,_____、_______、_______。
其散文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其著作包括诗文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故事背景作者写《春》这篇文章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_________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三、理解词义朗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喉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嘹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朋引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7):第三部分(8-10):二、重点问题掌握1.第一段是“盼春”,句中“盼望着”能否去掉一个?为什么?2. 第二自然段共两句话,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分析句中的“偷偷地”“钻”两个词的好在哪里?4.“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春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呢?5.本段文字连用了几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能否调整一下次序?7.“闹”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8.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9.“斜织”“笼”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10.结尾三个比喻句各有什么含义?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课文主题(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8e31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b.png)
第一单元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写作鉴提升能力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 1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 ) ( 2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拟人 ) ( 3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排比、比喻
4.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再写几句话,给春天绘色。 春天是红的,红的春联,红的桃花,红的脸颊; 春天是绿的 , 绿的小草 , 绿的嫩芽 , 绿的心愿 ;春天是蓝的,蓝的天空,蓝的大海,蓝的梦想。
第一单元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写作鉴提升能力
5.朗读并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谈谈你的理解。 ( 1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 一层薄烟。 ( 2 )看,春雨很细,很密,落在屋顶上,密密麻麻的。 示例:第( 1 )句好。第( 1 )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春雨细且密、细且亮、细且柔的特点,并用“斜织”“薄烟” 来描绘春雨的细密、迷蒙,形象贴切;第( 2 )句只是客观的描写, 语言缺乏生动性。
第一单元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写作鉴提升能力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 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 的空气里yùn酿。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 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1背上)给牧加童点的字短注笛音,这,根时据候拼也音成写天出在相瞭应亮的地汉响字。。 yùn( 酝 )酿 kē( 窠 )巢 应和.( h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特别文摘》,有删改)
9.文章依次描绘了春天的景物,请根据表格提示填写文字,概 括描绘的景物及其特点。(4分)
8.(教材积累拓展四第3小题变式题)请从不同的角 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1)像修眼辞睛的”角“度像:星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花 比作眼睛、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 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 出了野草的情态。
(2)请分析“‘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母亲抚摸孩子的 手(2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风温暖、柔和的 特点(2分)。
(3)写出“卖弄”在文中的意思。(2分)
尽情地表现(表演)。
(4)(素养创新题)选文所写的景物中,春风是最难描写的, 作者采用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的写法,把它写得形象可感。 阅读下面的散文诗,举例说说这首诗是从哪些感官角度 描写春天的。(4分)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 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 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 在河 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 来了。 哨音在青色的树枝上旋转,它鼓动着小叶子快 快成长。
10
从视觉、听觉、触觉(1分)等角度描写了初春时风儿的柔 软(1分),表现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景象(1分)。
1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小草”比作“繁星”,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破土而出的小草不茂盛却又绿
得逼眼的景色(1分)。
12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初春风和日 暖、雨酥草嫩的景物特点(1分),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美景
·· ··
吹动杨柳的 风,指春风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 《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B.从体裁 上看,《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运用了抒情和说明的表达方 式,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C.春季有三个月,称为孟春、仲春和季春,分别指农历的一月、 二月、三月。D.《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 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
(1)修辞的角度:“像眼睛”“像星星”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写出了野 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 8 ”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出了野草的情态。
(2)句式的角度: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 语言节奏,韵律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把静态的野 花写得富有动感。
9
(1)柔软的 (2)春雨 (3)疏朗的 (4)浅绿的(每空 1分)
一样可爱,唯有污水沟边的那株,似是被遗弃的孤儿,枝 叶四散,长成了衣衫褴褛的乞丐。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
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
绿草如yīn,花木争荣,春风拂xù,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
机和活力 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
பைடு நூலகம்
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 摸着 你。”——开头的诗句要悠扬重读,字字顿开, “母亲的手”和“抚摸”两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 令人觉得温暖而舒坦。D.“鸟儿……卖弄清脆的喉 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 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清脆 ”“宛转”“应和”“短笛”“嘹亮”等词语重读, 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 曲。
运用了抒情和描写 的表达方式
5.(素养创新题)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解说有误的一项 是( A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 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语气一样,要读出 一种急切的向往之情,整句话朗读时要传达出一种欢 快而热烈的心情。
两个“盼望着”要读出递进的语气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 了。”——“朗润”“涨”“红”三个词是这个句子 的关键词,需要强调,朗读时要重读;三个“起来了 ”要读出一种连贯的气势。
青春的颂歌。(1)根据拼音写汉字。 绿草如yīn( )
春风拂xù( )(2)在 里填入两个标点符号,依次是
______、______茵。(3)语段中画横线的煦句子运用了______(
明喻 暗喻 借喻)
的修辞手法冒,号本体分是号_____,
喻体是______和______。
暗喻
《春》
画卷 颂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卖弄
(2)句式的角度:
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语言节奏,韵律感强, 读来朗朗上口,把静态的野花写得富有动感。
课外拓展提升
三月的薄唇路来森
①整个春天里,一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春三月。 ②三月 轻启了她的朱唇——柔软、红艳、醇香,还有一份淡淡的迷茫, 一份默默的怀想。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似柳,柳似风, 一个劲地“软”。 ④那“杨柳风”,就该是三月的风了。三 月的风,不凉不热,不呛不硬,轻轻的,浅浅的,柔柔的。风, 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地 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 一片温柔的情怀;风,吹过枝头,枝头就绽放开花儿朵朵,似 是大地举起了华灯
⑩太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满山坡。你能看到
山坡上那些清浅的绿。青草,还是一簇簇的,还不能蔓延成 片,更不能绿满天涯。那一簇簇的嫩草,也许只有在阳光下
才能看得清楚,远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光点,斑斑驳驳 地铺在那儿。虽然浅,虽然薄,可,就是绿,就是亮,有 一份耀人眼目的灿然,也许,那是只有春草才有的色彩。
春天的景物 春风
(2)春雨 春山
景物的特点 (1)柔软的
细柔的 (3)疏朗的
春草
(4)浅绿的
10.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风的?有什么作用?(3分) 从视觉、听觉、触觉(1分)等角度描写了初春时风儿的 柔软(1分),表现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景象(1分)。
春天的颜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_春__来__江__水__绿__如__蓝__。
考点: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解题步骤:判断 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找出本体和喻体,分析二者的共同特 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某物的什么特点→揣摩作者蕴含的情感(如 无明显的情感体现可不答这一点)→用规范性的语言组织答案。 答题规范: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 生动地写出了某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感情(如无明显 情感也可不答)。 典例示范:赏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雨比作牛 毛、花针和细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对应训练:第8(1)、11题
的深深喜爱之情(1分)。
13
相同点:都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1分)。不同点:《 春》一文不仅主要写了早春时节春草的勃勃生机,还写了
其带给人们的欢乐(1分);而本文第⑩段则主要写阳光照
耀下春草的色彩(1分)。
14 C(草才刚出土,远看是一片绿,近看反而看不见)
15 示例:校园里的万年青都被修剪得漂漂亮亮的,像小姑娘
1春
快速对答案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1)茵 煦 (2)冒号 分号 (3)暗喻 《春》 画卷 颂歌
2 C(shǒu—sǒu)
3 B(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4 B(运用了抒情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5 A(两个“盼望着”要读出递进的语气) 6 乱花渐欲迷人眼 润物细无声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来江水绿如蓝
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 云层中去了。 新翻的泥土闪开了路,滴着黑色的油, 哨音顺着铧犁的镜面滑过去了。 呵,那里面可有蜜蜂 的嗡嗡?可有百灵鸟的啼啭?可有牛的哞叫?
对风筝和泥土等的描写是从视觉角度写的(2分),对春 天的哨音的描写和对蜜蜂、百灵鸟、牛的叫声的想象是 从听觉角度写的(2分),从而勾画出一幅春的立体画, 把春天写得形象可感。
种效果。细细看去,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 点点繁星,逼人眼目;庭院中的树木,被细雨滋润着,树皮发着 明亮的光泽。一树桃花,正开着,那种薄薄的白,是如此娇嫩, 不敢太近,怕呵出的气息,会弹破了它的脆弱。
⑦那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淅淅沥沥地落着,总是那
样细,那样柔,那样地情意流转,用它轻柔的情愫,润湿这三月 的薄唇。
(nong) 弄堂(lòng) 朗润(lǎng rùn) B.应和
(hè) · 和风细雨·(hé) 酝酿(yùn·n·iàng)C.黄晕
(yùn)· 晕头转向·(yūn) 抖擞(dǒu·s·hǒu)D.嘹亮
(liáo)· 瞭望(li·ào) 喉咙(hóu·l·ónɡ)
·
·
··
shǒu—sǒu
3.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杨 风柳 飘)风舞A.”,一, 自·年不 由之错 自·计的在·在,)·C于像.春母还。亲有(的各打手种算抚花、摸的计着香划你,)B。都.(在“指微吹杨微面柳润不随湿寒 的 越空 来气越里浓酝)D酿.。春(天指像各小种姑气娘息,在花空枝气招里展,的像,发笑酵·着似·,的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
⑧若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你站立村头,抬头望山,你就能 感受到,三月的春山,该是怎样地春意迷蒙,像浅浅的眼眉儿。
⑨山,就在近处,并不渺茫。不过,山高,你得抬头望
山。山上的树,还没有全绿,只是零零星星地发出一些嫩芽, 所以,山,依旧疏朗,给人一种明净、通透的感觉。但疏朗 中,点缀着的那些点点的绿,就给山增加了盎然的生气。你 静静地望着,迷离中,仿佛那绿色,正在缓慢地生长,一簇 簇,一团团,很快就朦胧了整个山头。那,就是生机。也许, 大地轻翕一下它的嘴唇,春山,就焕发出一派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