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必考100个考点 (一)法律常识部分
中考 道德与法治 必背知识点
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法律基础知识》①基本定义:法律就是一系列规则,就像游戏规则一样,它规定了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做了某些事会有什么后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法律,它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
②重要程度: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法律知识是超级重要的部分。
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保护个人权益,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关系,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
因为法律就是用来调整这些关系的。
④应用价值:实际生活里,当我们遇到侵权行为,比如被人欺负或者自己的东西被偷了,懂得法律就能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就像我的邻居被拖欠工资,他知道《劳动法》可以保障他的权益,就去跟老板交涉,最终拿回了工资。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法律基础知识在道德与法治学科里就像房子的根基一样。
从民法保护我们日常生活的权益,到刑法惩罚犯罪,都离不开法律基础。
②关联知识:与道德知识有关系,道德是我们内心的约束,法律是底线约束。
比如尊老爱幼,这既是道德提倡的,也受到法律的部分保障。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些抽象的法律概念比较难,比如“法的内涵”。
- 关键点:要抓住法律的目的是维护公平正义这个点去理解很多法律条文。
④考点分析:在中考中非常重要。
考查方式有选择题、简答题。
比如在选择题里考查某个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简答题里可能让阐述某部法律的意义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这意味着这些规则不是随便某个人规定的,是国家层面认可的,而且国家会确保这些规则被执行。
②特征分析:- 规范性,就像模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例如交通法规定了车辆该怎么行驶,大家都按这个来,道路就通畅了。
- 强制性,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国家就会采取措施惩罚。
像酒驾被查,不管是谁都得接受处罚。
中考道法必背知识点(全覆盖)
中考道法必背知识点(全覆盖)第一部分必背知识点“基本、基础、基石”类1.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4.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8.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
9.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
10.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12.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13.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14.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15.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
16.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
“核心”类1.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2.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中考法治知识点总结
中考法治知识点总结一、宪法1. 宪法的概念和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一部关系全体公民和国家根本利益的最高法律。
2. 宪法修正宪法的修正必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才能进行。
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对宪法修正案的决定,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3. 宪法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保障人权和民主规则的原则。
宪法还规定了其他一系列的基本原则。
二、法律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总规范,是保障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具有明确的适用对象、内容和程序,是社会公民行为的准则。
2. 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法律具有普遍的适用范围,具有强制性的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3. 法律知识政治立法原则、法律规范的层级关系、立法程序、法律责任等法律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权利。
例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2. 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也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包括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依法纳税、遵守国家法律等。
四、国家的管理1. 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责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管理体制的载体,最高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公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 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司法机关负责审判和执行国家法律。
3. 政府机关的职能政府机关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者。
五、法律监督1.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国家法定程序的规定,任何法律都必须依法进行制定和实施。
法律的实施需要经过相关法律程序的规定,不能越权。
2. 司法监督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进行审判,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 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对法律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
2019-2020年中考政治 法律常识 必备知识点 第一单元 法律护我
2019-2020年中考政治法律常识必备知识点第一单元法律护我(1)、法律有什么特征?【理解】答: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了解】法律的含义:法律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3)、【知道】为什么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答: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4)、【知道】法律与道德关系:(1)联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所以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
(2)区别: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我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的,靠人们的自觉性来执行。
(5)【知道】法律的内容: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为内容,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6)【知道】法律具有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的功能,即法律通过制裁和保护功能,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7)【知道】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给予特殊保护。
(8)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知道】①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侵害;②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③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中考道德与法治走进社会生活重点知识点梳理
中考道德与法治走进社会生活重点知识点梳理一、法律常识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强制性规则。
2.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针对性、稳定性和时效性。
3.法律的作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约束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公正的作用。
二、法律意识1.法律观念:法律观念是指个体对法律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2.法律意识的养成: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
3.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是公民行为的基础和准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个人权利与义务1.个人权利:个人权利是个体享有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等。
2.个人义务:个人义务是个体应当履行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包括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
四、公民权利与义务1.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2.公民义务:公民义务是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包括守法、纳税、参与社会公益事务等。
五、法律与社会道德1.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社会道德的最低要求,法律和道德不完全一致,但有一定重叠部分。
2.法律道德观念:法律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法律和道德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六、司法和公正1.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国家行使司法权力的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2.公正:公正是指司法活动按照法律和公正原则进行,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
七、法治伦理与社会公德1.法治伦理:法治伦理是指在法治社会中,个体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尊重和维护社会维度和公共利益。
2.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文明礼貌、守时守约、助人为乐等。
以上是中考道德与法治走进社会生活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遵纪守法、守法养德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多。
下面是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85个必背知识点:一、国家和法律1.国家的概念和特征2.国家的组成和职能3.共和制和多党制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6.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7.法律的概念和特征9.法律的衡量标准和效力10.法律的保护对象和适用范围11.法律的生效和适用12.法律的事实和适用条件13.法律的权威和司法权力二、宪法和法律知识15.宪法的制定和修改16.宪法的职能和作用17.宪法的实施和保障18.宪法的权威和地位19.法律的内容和构成20.法律的种类和体系21.法律的地位和适用22.法律的法律效力三、法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3.法治的概念和特征24.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25.法治与行政指挥关系26.法治与行政效能关系27.法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28.法治与公平正义的关系29.法治与自由权利的关系30.法治与廉洁从政的关系31.法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32.法治与社会文明的关系34.法治与维护人民利益的关系四、国家机关和国家行政管理35.国家权力机关和职能36.议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7.行政机关和职能38.司法机关和职能39.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权40.地方政府和职能41.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和职能42.监察机关和职能43.审计机关和职能44.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和法定权力五、法律服务和调解45.法律援助和免费法律服务47.法律服务的特点和职能48.法律服务的适用范围49.法律调解和法律援助50.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义务和权利51.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程序和条件52.法律调解和法律服务的效果和法律效力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3.公民的基本权利54.公民的基本义务55.公民的人格权利和民生权益5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政权利57.公民的社会权益和文化权益58.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权益59.公民的权利保护制度和机构60.公民的基本义务和法律义务61.公民的道德和法律责任62.公民责任的实现和履行途径63.公民道德的法律意义和法律约束七、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64.法律意识的内涵和构成65.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66.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67.法律意识的法治观念68.法治观念的培养和提高69.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70.法治观念的价值和意义71.法治观念的实践和行动72.法治观念的社会化和法治化八、合理证据和证人证言73.合理证据的概念和特征74.合理证据的规则和标准75.合理证据的收集和使用76.合理证据的评价和认定77.证人证言的特点和效力79.证人证言的使役和审查80.证人证言的采信和质证81.证人证言的推定和排除九、法律责任和法律规制82.法律责任的基本观念和构成83.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形式84.过失和故意的区别和标准85.违法犯罪和违法行为的界限通过对这85个必背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对《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关键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中考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法律
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法律一、宪法和法律的概念及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总纲。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根本权利,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宪法的制定需要经过宪法法律的程序,确保了宪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法律是指国家依照宪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细化和补充,是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法律规则和法律制度。
法律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发布和实施,保障了公民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是一种基本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是在宪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宪法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二、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其层次结构我国的法律体系是由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道规章等构成的。
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法律地位。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定程序。
法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适用于全国范围。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定程序。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适用于全国范围,是对法律的具体细化和实施规定。
地方性法规是由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范围。
自治条例是由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自治地区范围。
单行道规章是由国务院和其它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适用于本机关和相关单位。
三、我国的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律制度是指我国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体系。
我国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宪法制度、民法制度、刑法制度、行政法制度、经济法制度和社会法制度等。
宪法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基石,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总纲和总章程。
民法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规定了我国的民事关系和民事活动方面的法律规范。
冲刺01法律常识-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梳理整合
输入您的文字 复制您的文字
(1)要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要提高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
利。
(3)要像尊重自己的人格尊严那样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法律常识
二、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1、含义: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的秘 密的权利。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1)原因:由于人们缺乏法制观念或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方式不当,使侵 犯(未 2)成法年律隐依私据权:的未现成象年时人有输复保发入 制护您 您生法的 的。和文 文字 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输复定入制,您您任的的何文文字字组织 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3、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 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2)我们还有尊重他人的隐 私权。
法律常识
3、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1)有法可依(2)有法必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4、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法〈律1〉不认允真许学做法的,事对情法坚律决提不输复倡做入 制您 您做;的 的的文 文事字 字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输复事入制您您情的的一文文定字字去做, 〈2〉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法律常识
3、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 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继 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4、如何保护公民的继承权? (1)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有维权的意识。未成年人被侵权 后应当通过自己的法定监护人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合2法)权在利行。使继承权时,要输复依入 制法您 您进的 的行文 文字 字,不能非法获得继承权、不输复能入制损您您害的的他文文字字人的
(全)(法律部分)政治中考考点归纳
二、法律部分关键词(范围、方向)观点1不良诱惑/防微杜渐① (观点)自觉辨别和抵制不良诱惑。
② (理由)学会分辨并抵制黄赌毒和邪教等不良诱惑,否则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
③(表态)摆脱不良诱惑的干扰,避免其对我们的伤害。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2自我保护①(观点)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做法)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③(表态)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多方面保护,以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范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用法律和智慧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树立法制观念①守法: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②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
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也不能以牙还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将受到法律制裁。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应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
③护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应尽责任和义务,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4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①(观点)作为公民应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理由)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③(表态)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②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③我们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归纳中考道法,即道德与法治,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道德修养,还涉及到法律常识的普及。
以下是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道德修养1. 诚信:诚实守信是个人品德的基石,包括诚实做人、诚实做事、诚实学习等。
2. 尊重: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劳动成果。
3. 责任:个人对社会、家庭、学校的责任,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承担。
4. 公平:在社会交往中,公平对待他人,不偏不倚。
5. 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二、法律常识1. 宪法: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民法: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3. 刑法: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犯罪类型。
4. 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相关法律条款。
5. 交通安全法: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三、社会公德1. 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2. 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3. 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播正能量。
四、道德与法治的结合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2. 法治社会: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公民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中考道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懂法律、负责任的公民。
中考法治知识点总结汇总
中考法治知识点总结汇总第一章法律基本概念1.1 法律的定义和特点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权力的产物,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约束力。
1.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调整社会关系,规范行为。
1.3 法律的属性法律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1.4 法律的适用法律适用于所有国家成员及其在国家领土上的一切组织和个人。
第二章国家机关的职能作用2.1 国家机关的概念和种类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一般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大类。
2.2 国家机关的职能和义务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审判案件,保障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2.3 国家机关的运行机制国家机关的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执法和司法三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保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3.1 公民的基本权利概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
3.2 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结社自由权等,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
3.3 公民的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3.4 公民的财产权利公民的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合法收入权、继承权等,是保障公民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3.5 公民的知识产权公民的知识产权包括作品著作权、发明专利权、商标权等,是保护公民创造劳动成果的重要保障。
第四章公民的基本义务4.1 公民的基本义务概述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守法、爱国、保守国家机密、维护社会秩序、勤劳奋斗等多个方面。
4.2 公民的守法义务公民的守法义务是指公民必须服从国家法律、遵守公共秩序,不得有违法行为。
4.3 公民的爱国义务公民的爱国义务是指公民要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4.4 公民的保守国家机密义务公民的保守国家机密义务是指公民要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国家的机密信息。
中考政治必考100个1
46.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 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 织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7.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 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48.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揭发检举、 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 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诉讼>,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 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 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 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 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31.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用法律约束青少 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 年的教育保护职责) 32.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国家的特殊关注。 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 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4.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 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5.什么是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 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 律责任(有违宪行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36.什么是犯罪――是指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 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7.我国法律的性质――体现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意 志和利益。 38.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 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 害。(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人格尊严不受侵害, 住宅及通信自由、秘密等受法律保护) 39.公民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 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学会依法维护人身权 利。 40.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 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一、道德常识1.道德的本质和作用: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规范,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道德的基本要求:守法、诚实、友善、公正、勤奋、团结、互助等。
3.道德自律:个人应该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纠正能力,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公平待人、诚实守信、容忍和善良。
二、法治常识1.法治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强调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
2.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组织原则、权力机构和公民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法律的作用和分类: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范,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基本权利,同时也应该履行税收、兵役等公民义务。
5.平等和公正原则:法律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司法机关要确保审判公正、平等对待。
6.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维护:公民应该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举报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7.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青少年应该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参与非法活动。
三、国家法律知识1.法律的起源和发展: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规范,现代法律发展为国家政权的法律规范。
2.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法律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订的,一般经过立法、公布、施行的过程。
3.法官和法院的职责:法官是司法机关的主要成员,负责审理案件,依法发表裁决;法院是审判机关,负责处理法律纠纷。
4.检察官和检察院的职责:检察官是监察机关的成员,负责执法监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负责刑事检察工作。
四、社会伦理知识1.社会公德:包括文明交往、爱护环境、保护公共财物、守时守法等,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稳定。
2.家庭伦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保持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政治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政治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宪法法律基础1. 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宪法制定和修改需要具备一定的程序和条件。
2. 宪法权威:- 宪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依据,具有法律约束力。
- 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民都要依法行事。
3. 宪法原则:- 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和法治、平等和保障等基本原则。
- 宪法原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国家机构和政权制度1.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主要代表和元首。
2. 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最高机构,负责行政管理和国务活动的组织。
3. 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机关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和及其他法律。
4.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是监察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打击腐败和滥用职权。
三、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1.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基础,确保人民的权力得以充分发挥。
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4. 政治生活规范:- 政治生活规范要求党员和干部要坚守党的纪律,勤勉工作,廉洁奉公。
四、国家安全和国防1. 国家安全的概念:-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政权巩固和人民生活安定无忧。
2. 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包括军队建设和现代化装备的发展。
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1. 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
2. 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包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包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考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法治社会是指国家依法治理、公民依法行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
对于中考来说,掌握一些法治知识点将有助于理解法律的原则和运行机制。
本文将对中考法治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备考。
一、宪法与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在中考中,考生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如国体、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法律是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所制定的规范。
常见的法律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中考中常考察的法律知识点有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行政法的行政行为和诉讼程序等。
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根据法律和宪法规定的享有的权利。
中考中可能考察的公民权利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权利的界限和限制条件。
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基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应尽的义务。
常见的公民义务有守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环境等。
考生需要了解公民的义务是社会共同责任的体现。
三、刑法与民法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法律,目的是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中考中可能考察的刑法知识点有盗窃、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及其处罚。
民法是调整人民之间的财产权利关系、人身关系和人格权利关系的法律。
中考中常考察的民法知识点有合同、侵权等。
考生需要了解基本的民事法律常识,如合同的成立要件、侵权责任等。
四、行政法与行政程序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
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特定对象作出的具体行动。
中考中可能考察的行政法知识点有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机关的职权等。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职能时所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中考中可能考察的行政程序知识点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
考生需要了解行政程序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五、法律职业与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尊重,是法律教育的重要目标。
法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法律职业的努力,法律职业是指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如法官、律师、法律顾问等。
中考政 治重要知识点
中考政治重要知识点中考政治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于考生来说,系统地掌握重要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中考政治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一、法律部分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公民的合法权益。
2、违法行为的分类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刑事违法行为则是违反刑法的行为,也就是犯罪。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等。
同时,公民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纳税等。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也要自觉履行义务。
4、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二、道德部分1、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2、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涵盖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良好的家庭美德有助于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
3、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奋努力、自律自强等。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国情部分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政治必考100个考点 (一)法律常识部分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其他专门法律为子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由。
答: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是刑法)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的惩罚:刑罚21.刑罚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2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28.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
(体现的权利义务的一致性)31.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奋斗)32.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4.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5.【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时期,要立志成才36.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7.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38. .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9. .当代中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0.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1.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4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
43.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
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
4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4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46 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由。
答: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7 (1)列举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安全因素。
(至少两种现象)答:校外小商贩泛滥;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令人担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校外勒索;校园暴力等。
(答到2条即可)(2)请你设计两条校园安全的警示语。
答:a“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b“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c“关爱生命,远离危险”、D“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等。
(3)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不少于三点)答:①国家加强法制建设,为校园安全提供条件和保障。
②社会确保学校各类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③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④每个学生应不断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并勇于同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答3条即可)4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或公民行使权力的原则)―--―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即: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67.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9.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7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71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各自的地位、作用73. 稳定是前提和基础。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7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7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77.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的对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经济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80.新世纪的三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81.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82.四大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是国家经济建设成就,说明了什么?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
83你所在学校准备创建“环保型学校”活动,作为小主人请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答: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设立垃圾分类回收桶,设立环保小分队、卫生督查岗,举办有关环保知识竞赛等。
84党和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施了哪些民心工程?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发放地补等。
87.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等。
88.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班里决定组织各学习活动小组收集相关数据,进行交流、领会,并宣传。
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几组数据:数据1:目前,我国GDP占全球的5.5%,但消耗的煤炭却占世界的35%;石油占世界的7.8%。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每年仅生产一次性筷子就要砍伐2500万棵树。
数据2: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近1/3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状态;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数据3:节水窍门:洗澡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可节约水20升;用口杯接水刷牙,只耗水0.5升,而开着水龙头刷牙,则耗水约l5升.1)从这些数据中,你看出了什么?(答:(1)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分)我国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1分)要提倡节约。
(1分)2)建设“生态文明”,解决数据中的问题,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实施的战略各是什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生态文明”,节约有技巧。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节约资源的践行者?(具体做法3项)(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用洗脸、洗菜的水浇花、冲马桶;用作业本的背面作稿纸;出门多坐公交少打的;夏季空调设定在26—28摄氏度;小件衣物用手洗,省电又节水等等。
(4)为宣传“生态文明”,提高同学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请你拟订两条标语。
(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珍惜能源,就等于珍惜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节约现在,把握未来。
100..材料一2007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在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等网站同时公开已经专家论证一年多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
11月11日,网上投票人数已近100万。
材料二当今世界,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征询的做法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国家依法保障公民的建议、监督权(2)请你依次写出三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A 棕子B 扫墓C月饼(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请说说国家增加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的目的:答: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国家软实力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其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若你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的方案有意见或建议,你可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反映给有关部门?采用上网发表自己建议、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5)我们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并发扬光大?( 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