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及相应工作机制的建设,促进社区管理服务有序。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城市管理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社区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最接近民众、覆盖全社会范围的机构。由于社区居委会具有这一特点,以及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重视,社区居委会名为群众自治机构,实际上成了社会各项工作的兜底机构,各级部门、各有关单位自然而然地把关系社会民生的各项工作延伸到社区,“XX工作进社区”也成了有关部门、单位工作抓落实、出成效的目标。于是,社区工作也变得包罗万象,名目繁多。而社区如何承担这些名目繁多的工作,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当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核心,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要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使党组织建到“楼门院”、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证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以居民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保障基层政治权利。理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层”、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为组织形式的“决策层”、以社区居
委会为办公机构的“执行层”、以社区议事会为智囊团的“议事层”四层关系。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民情恳谈会、社区民事协调会、社区民意听证会、社区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广泛听取意见,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参与从响应型、被动型向主动型、创新型转变。深入居民群众,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事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要进一步壮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利用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居民群众对环境、物业管理、社会问题等的意见,畅通社区信息反馈渠道。建立开放式、参与式的社区管理框架,加强社区居民、单位对社区事务、社区工作者的有效监督。努力增强社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认识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责任。三、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社区人文体系主要应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完善“邻里情”社区服务体系,创设便利快捷的生活环境。按照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帮的要求,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工程,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以技防、物防、人防为手段,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区治安,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打造优美适宜的人居环境。以街巷整治为抓手,加大城市环境改造力度。广泛开展绿色社区、健康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面。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形成镇城管执法中队人员、社区城管专职人员、物业保洁保序人员三支队伍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局面,为居民打造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
四、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良好的社区
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而构筑和强化这个支撑,需要通过有形的抓手才能落到实处。培育和发展各种学习型组织,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做到人人有组织、组织有活动、活动有成效,可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办“市民学校”、“家政学校”等,提供社区文化活动空间。开展“一社一品”创建活动,营造文明祥和的氛围。按照“一社一品”的要求,整合资源,聚合众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内的积极性,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社区建设中来,树立社区品牌,创建社区特色。在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比内涵、赛品位,做到既“求大”,更“求特”、“求精”,形成“个性化”的社区。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社区教育活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开展文明社区、十佳和谐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公共意识、团结意识、互助意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社区民声统一起来,传承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居民和睦相处,大力营造文明祥和、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尚和建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活跃群众文化,满足居民精神需求。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丰厚的资源,可每年举办一个艺术节,培育功能齐全的群众文化广场,经常组织社区文艺演出,发现和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吸引居民群众参与。引导群众开展和参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是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做好社区居民的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居民生活,凝聚人心。促进志愿服务,弘扬主体意识。加强“好邻居”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