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常态下的健康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迎来新的变革和机遇。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动,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这些趋势将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愈发明显。

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速已经逐渐下滑,去年全年GDP增长率为6.7%,这一增速已经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而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增长率仅为6.7%,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剧。

造成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阵痛。

随着我国经济从传统的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一些传统产业和行业逐渐减速,而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增长速度尚未能够填补传统产业减速的空缺,这导致了整体经济增速的下滑。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贸易环境不佳,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实质进展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在新常态下,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实质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一些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一些传统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升级。

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服务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创新化转变,这些转型升级助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三、消费升级大趋势更加明显在新常态下,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的趋势进一步加速。

消费升级不仅表现在消费品种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表现在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的改变。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感悟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感悟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感悟一、引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经济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需要深刻思考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感悟。

二、对新常态的理解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具有一系列新特点: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主题等。

在这一新常态下,我们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以应对经济工作中的新挑战。

三、深刻认识新常态1.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拥抱中高速增长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一个客观现实。

我们不能再奢望过去那种数十年持续高速增长的“”,而是要拥抱中高速增长,适应新的增长速度,注重质量和效益,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2. 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将成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我们要加快走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未来在新常态下,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们需要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四、应对新常态的战略1.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在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将更加复杂和微妙。

我们需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灵活性,切实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和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

2. 推动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是适应新常态的关键举措,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变,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助力整体产业水平提升。

3. 加强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增长点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地区各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镇域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困境,同时也有着许多出路。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一、困境1.资源约束在新常态下,资源约束变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诸如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受到了限制,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

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其资源约束更加明显。

2.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紧迫,但镇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也就相应增大。

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难度较大,而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3.市场竞争激烈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一些外部因素的干预和变化,使得镇域经济面临着与外部企业的竞争,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

4.政策支持不足新常态下,政策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传统的扶持政策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政策支持又需要一定的调整和审慎考虑。

镇域经济的政策支持不足,使得一些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出路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镇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优化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步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是镇域经济应对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3.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在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4.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是解决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

通过改革,可以打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减少行政审批和管制,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5.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在新常态下应加强对镇域经济的支持。

可以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新变化的看法

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新变化的看法

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新变化的看法1.引言1.1 概述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系列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还受到科技进步、政策调整、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对我国经济的新变化进行准确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以便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首先,我国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我们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这意味着我们要逐渐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的模式。

其次,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变化还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

过去,我国经济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而现在我们正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绿色低碳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这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也将使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更高的位置。

此外,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变化还涉及到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崛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正在迅速崛起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挑战。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理解这些变化,不断调整和改革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

只有加强创新、优化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明确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新变化以及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提出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变化的认识,并给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当下经济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当下经济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第1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对当下经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当下经济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发展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分工和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如今,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特点1. 经济增速放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进入新常态。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反映。

在此背景下,我国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提升。

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一方面,服务业比重逐渐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发展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024年经济形势分析体会样本(3篇)

2024年经济形势分析体会样本(3篇)

2024年经济形势分析体会样本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

当前,我国面临的情况是,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已难以承担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推动经济增长。

大规模投资如____万亿资金的流入导致流动性过剩,加剧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在出口领域,我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同时消耗了国内大量资源,仅换取了必将贬值的货币。

鉴于此,促进国内消费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途径。

激发民众消费意愿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确保民众有足够的收入,二是增强民众的消费信心。

近期,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优化收入分配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例如,改革税收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强制企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等。

这些措施旨在保障民众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并敢于消费。

面对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债务问题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经济也呈现出泡沫化趋势。

在此背景下,如何防范风险,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上进行精准部署。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已从追求增长速度转向调整经济结构,支持新兴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重复性投入,不再单一强调GDP增长。

____规划中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代表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水泥、钢铁、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因此大幅增长。

四万亿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也使地方政府承担了沉重的财政负担,积累了大量隐性债务。

为了保障国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我国需要寻找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未来还将扩大房产税试点,开征环境保护税和消费税等。

近期,国际市场对做空中国的呼声较高。

一些国际投行和对冲基金通过操纵股市、期货市场等手段,利用做空策略获取利益。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仍然较为年轻,需要提高警惕。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1. 引言1.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是指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以经济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稳中向好,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进入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轨道。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困难两方面。

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结构调整困难则是由于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在挑战之中也蕴藏着机遇。

转型升级的动力、创新驱动的发展以及开放合作的机遇都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结构优化,加大创新力度,提升经济竞争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调整加剧。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挑战是必然的,但也是机遇的源泉。

只有正确认识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

挑战之一是经济增长放缓。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自然也会减缓。

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发展压力,尤其是在面临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另一个挑战是结构调整困难。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并不容易。

挑战之中也蕴藏着机遇。

转型升级的动力来自于改革的推进和创新的引领。

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兴产业,为经济升级提供了契机。

开放合作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中国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中国需要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加大创新力度,提升经济竞争力。

只有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才能迎来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类新闻演讲稿范文

经济类新闻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把握新常态,应对新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常态下的经济特征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2. 结构调整成为主旋律。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 消费需求升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4.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挑战1. 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下,就业、财政收入、投资等方面都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2. 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

在调整过程中,一些传统产业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效益下降等问题,导致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3. 国际竞争加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压力。

4. 金融风险上升。

新常态下,金融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不良贷款、股市波动等,需要加强监管和防范。

三、应对新常态的经济策略1.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 加强创新驱动。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 扩大内需。

优化消费政策,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5.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简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简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简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新常态指的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将以营造绿色、可持续、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平衡增长为特征,特点和趋势如下: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结构调整的效率。

以质量优先、效率优先、创新为驱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升级,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

加快实施制造业升级,实现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

(3)建设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以低碳生活和循环经济发展为核心,实施节约优先型、资源节约型、绿色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智慧发展。

(4)发展新型社会治理,改善人民生活。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5)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化。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体系建设,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保护知识产权,提高科技力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2.九、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九、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九、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展才能自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一系列困难矛盾、风险挑战,必须更好落实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民生改善、就业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发展。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针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来的。

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兵团作战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

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如果仍然想着粗放型高速发展,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相反会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

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并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衡量经济发展好坏,不是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而是要看有没有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

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必然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作者:陈峰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11期摘要: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转换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经发展阶段。

我们要明确我国经济现在所处的时期,即“新常态”和“三期叠加”时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在这种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的开展。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态势。

为此,在阐述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基础上,主要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9-01我国现在经济所处的新常态阶段对亚洲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经济从2014年开始进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阶段,这个阶段我国经济从一个增长趋势变成下降趋势,对我国经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压力。

而造成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重要因素是房地产市场始终不活跃,供大于求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瓶颈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也有着制约作用。

中国经济在亚洲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经济目前的这种态势对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经历的阶段,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常态中的“新”代表着和以往经济所处阶段不同;“常”代表着经济发展较稳定,对我国发展有着一定有利影响。

我国充分认识到了经济所处的新时期,并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战略上的平常心,并不断调整经济思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经济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落,现已趋于平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的发展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的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优化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 速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需求结构调整
消费需求成为主导,投资需求保 持稳定,出口需求逐步增加。
区域结构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 略实施,地区发展差距随地区发
展条件逐步缩小。
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引领
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 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知识产权保护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高素质、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经济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03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 挑战
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给我国出口带来压力。
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出口优势依然存在
03
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出口竞争力依然
较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空间广阔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式,提高传统产业效率和竞争力。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产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迅速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 要引擎。
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 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 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 间,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转 型,促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 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 竞争力。

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标题:《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转型之路,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这个词汇已经成为描述当前全球经济状态的热门词汇。

对于中国而言,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型。

发达国家在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体制呈现出“向左转”的趋势,而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呈现出“向右转”的市场化改革趋势。

中国的新常态则表现为出口和房地产两大旧增长点与公共消费型基建投资、产能转型升级、居民消费这三大新增长点的交替。

这种交替带来的经济增长阵痛,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结构调整的深远影响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工资率的上涨、经济地理的变局、服务业比重的提升,这些渐进式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些调整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内部结构,也在重塑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

改革的艰难推进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新常态下,改革的动力和阻力并存。

基层政府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改革进程显得尤为艰难。

然而,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在新常态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呈现出双向反馈的态势。

中国不再是国际规则的简单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中,提出自己的意见,提升国际经济领域的中国要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中国完全有可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农村改革与户口制度的革新农村改革和户口制度的革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土地确权、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可以极大地激发农村的活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常态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新常态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新常态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二、加强政策引导1. 完善土地供应机制。

加大城市土地供应力度,推动土地出让方式改革,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2. 加强房地产调控。

严格执行限购、限贷等政策,防范房价过快上涨。

3. 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建设。

完善住房租赁相关法律法规,扩大住房租赁市场规模。

4. 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水平。

三、优化市场环境1. 加强商品住宅质量监管。

完善商品住宅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开发商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支持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房地产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健全市场信用体系。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市场信用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促进住房消费1. 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

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和期限,降低首付比例,提高普通人购房的门槛。

2. 推广共有产权住房。

推广共有产权住房模式,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买门槛。

3. 加强棚改货币化安置工作。

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支持力度,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完善税收政策1.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降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税率,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2. 优化个人所得税政策。

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和起征点,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3. 改革房产税制度。

推动房产税立法,建立健全房产税制度,减轻居民和企业的负担。

六、加强监管1. 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开发商、中介机构等的监管力度。

2. 加强信息公开。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公开力度,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加大执法力度。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经济新常态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的措施引言经济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状态。

在这种新的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发展速度逐渐趋于平稳,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挑战并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1.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投资,提升市场化水平,可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开创新的增长点。

2. 转变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因此,转变发展模式成为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转变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从传统产业转向创新驱动等方面。

3. 促进创新创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设创新型企业,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 加强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提高产业增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推动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劳动力和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6. 优化人才政策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7. 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通过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8. 加强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探讨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探讨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探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中国经济需要探索出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路径,维持经济稳定、发展健康。

一、从速度到质量,转变发展理念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

这就要求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都要从“规模扩张”到“升级换代”上来。

例如,应该鼓励推崇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而非追求简单的制造业扩张。

政府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推动制造业向更高端、更绿色、更智能升级,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

二、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道路中国这个国家拥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国情和文化,我们需要找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例如,在环保方面,中国政府提出并实行了多项政策和行动,如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推广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等。

中国还将绿色发展列为国家战略,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向着可持续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三、优势互补,发挥互联网经济带来的红利当前互联网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的领军者之一。

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变革,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还拥有着农业、制造业等诸多实体经济的优势。

因此,怎样发挥虚实结合的优势,使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优势互补,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策层面可以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鼓励企业跨界合作,加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四、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动下,中国金融行业快速扩张,但也面临着风险和监管不足的问题。

因此,当前需要对金融业加强监管,并鼓励其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概念,其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调整深化,创新驱动力增强,发展方式需转变。

本文通过分析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展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以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以引领中国经济进入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升级、服务业、科技创新、国际贸易、投资、展望、应对策略、建议。

1. 引言1.1 新常态的概念和特征新常态是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主要特征。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经济增速逐渐趋缓,呈现出“慢牛”状态,这与全球经济增速回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密切相关。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1. 经济增速平稳:传统的高速增长模式已不再适用,我国经济增速逐渐趋缓,但整体仍保持平稳增长。

2.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传统的以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可持续,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3. 新动能崛起:随着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我国经济增长正逐渐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新动能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4. 政策调控更加灵活:在新常态下,政府需要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精准度和灵活性,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调整的挑战。

5. 质量效益提升: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渐从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注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以上是新常态的概念和特征,下文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1.2 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全球市场需求波动大,这些因素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常态维度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常态维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在这个大逻辑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深入研究。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他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根植于中国实际,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并一以贯之不断发展。

可以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集中表现。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话时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可以看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1尊重经济规律的发展经济规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趋势。

可依据其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存在时间的长短而划分为共有经济规律和特有经济规律。

共有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商品生产条件下遵循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

特有经济规律如有计划按比例分配、按劳分配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等。

人们对经济规律只能发现、认识和利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就要遭到挫折、惩罚。

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到不同阶段,必须客观认识经济规律,利用经济规律。

当下的中国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制度、方针、政策和计划等方面,体现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需要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经济社会要不断创造新的财富;其次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效率要不断提高,消耗的能源资源的效率也要不断提高,对社会环境不能造成更多的破坏;最后,具备前两个条件的经济发展持续的时间又持久。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概况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济增速逐渐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正加快转变。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概况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趋缓但仍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市场需求结构不断调整,投资和就业形势较为稳定。

随着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1.2 新常态的背景和内涵新常态的背景和内涵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种新的阶段,这种新阶段与过去高速增长的时期有所不同。

新常态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双重作用。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趋缓,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升级。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常态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质量提升、结构调整优化、动力转换升级、发展方式创新等方面。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将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发展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优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动力转换和持续增长。

新常态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全球竞争力。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将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和把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消费结构变化和市场需求状况、以及投资和就业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新常态背景和内涵的解读,以及对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够揭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研究的意义在于,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深入理解新常态下的经济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

一、挑战:1.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挑战中国经济已完成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但产业结构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传统制造业占比过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2.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使得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资源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在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等方面,中国面临巨大的挑战。

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金融风险的挑战中国的金融体系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如企业债务问题、影子银行风险等。

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机遇:1. 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 服务业和消费升级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和消费领域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随着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升级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3. 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市场,这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和机遇。

4. 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简政放权、鼓励创新等,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既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面对挑战,我们需要抓住机遇,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常态下的健康经济发展
作者:秦立邹红王桂芳王敏霞夏晓逸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08期
“十三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产业聚集和跨江合作持续拓展,沿江发展战略的目标要如期实现,同时区域内部发展不够平衡现状得到改变,特别是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需着力培育。

当今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邮这座拥湖滨河、生态资源优越、文化积淀丰富的城市,如何突破传统发展方式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高邮经济升级版,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高邮应选择“健康”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健康经济,培育健康产业,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的新高邮。

一、健康经济的解析及其意义
所谓健康经济,是以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健康为目标,以维护生命健康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健康经济有两层含义:一是促进经济运行健康,要求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必须以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促进绿色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必须实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集约发展;要求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体现平衡发展。

二是经济运行必须以不损害人的生命健康为底线,以保障生命安全、提高健康水平为原则,充分考虑发展的资源显性成本和健康隐性代价,实现生产过程、市场流通、产品服务和消费处置的全程健康。

(一)健康经济有利于破解发展困局
健康经济以促进生命健康为基础,以发展高附加值健康产业为路径,超越了“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控制性发展内涵,是一种进取性的新型发展模式,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基本要求。

“健康经济”正是适应于这种要求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并能够成为高邮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二)健康经济有益于创新发展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不同时期均有标志性的技术创新引领时代发展。

继蒸汽机、电力、IT 技术、新能源之后,健康技术突飞猛进,健康产业附加值和发展潜力巨大,已经呈现引领新时期全球经济的趋势,将有望成为未来经济的领头羊。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速,健康消费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高邮倡导健康经济,将可以在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健康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健康需求、促进健康消费等方面抢占发展先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健康经济促进全民健康
发展健康经济,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命健康,本质上是民生工程。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累积了种种矛盾。

因此,促进全民健康,仅仅从医疗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健康经济着眼于消除经济发展中危害健康的因素,并且大力发展以养生、预防、康复、保健、健体为目的的大健康产业。

发展健康经济是提高幸福指数的惠民之举,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建设美丽高邮、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二、高邮产业现状分析及制约因素分析
高邮三次产业由2013年度16.5∶45.4∶38.1变化为2014年度的15.9∶44.5∶39.6,虽然高邮经济呈转型升级态势,但当前高邮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传统产业多数处在价值链低端,新兴产业占比较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结构调整阵痛逐步显现,传统发展模式和增长路径造成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凸显。

(一)工业经济发展提速,但产业亟待转型待升级
(二)现代农业发展提效,但龙头企业尚不大不强待
(三)服务业发展资源丰富,但产业特色尚不明显
三、发展健康经济的路径
发展健康经济,应摒弃传统追求物质产出最大化的发展模式,颠覆GDP崇拜的考核体系。

健康经济的核心动力是改革和创新。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对于高邮来说,应把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等产业作为发展健康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

根据高邮实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加快制定健康经济规划
应把高邮放在全省、扬州大市发展的大格局中深入思考,以战略思维和宽广视野,科学谋划战略定位和发展蓝图。

立足高邮特有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解放思想,审时度势,重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养生创新区,力争把高邮发展健康经济作为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创新转型发展的省级战略来实施;树立“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编制《高邮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对功能区进一步细化,明晰各功能单元的空间布局。

建议确立“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康复医疗、文化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城南健康产业园、清水潭养生谷”发展定位,按照“一环、两线、四板块”的布局,统一规划,使核心区、功能区、各板块之间功能互补、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健康产业体系。

“一环”是指环高邮湖区域规划打造滨湖养生之都。

“两线”是指沿安大线和大运河两线规划健康产业集聚区,安大
线重点在健康食品、里下河健康休闲方向规划发展,大运河线可结合邮驿文化、运河文化沿运河发展健康产业。

“四板块”则包括了全市四个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区域,由中部人文休闲养生板块、西部湖西民族休闲板块、北部高端生态休闲板块、南部健康休闲养生板块构成。

通过新战略定位的实施,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使高邮迈出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型
一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制造、加工宜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优势产业转型,通过招商选资,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是改善产业组织结构。

按照专业分工、产业配套的要求,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软件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向完善产业链条转型,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三是提升技术和产品结构。

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药研发、医疗器械;食品产业重点发展营养食品、特殊用途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打造健康产品品牌,向提升产业层级转型,如城南新区可利用现有医疗保健器械制造业、健康纺织业、健康新材料、健康食品以及高邮建筑业总部经济等产业,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城南健康产业园”。

(三)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转型
坚持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产城共进之路,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型、生态环保型城市,开发文化项目,提升城市品质。

其一,坚持中高端定位。

以本地中高端大众和外地高端人口为目标人群,扩大中高人口集聚和产业升级;其二,集群发展与分布式发展结合。

利用产业基础,推进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人口聚集,配套发展公共服务,结合发展商业化服务,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其三,避免新的泛产业化。

清晰界定健康产业范围,重点引进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医院、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群众对就学、就医的需求。

重点以高邮湖环湖湿地和大运河滨水岸线为资源,依托界首芦苇场、马棚清水潭、车逻农业园、龙虬庄遗址、湖西神居山等打造旅游度假区,并设计开发出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参与活动及旅游休闲纪念品,提升休闲旅游和城市生态功能。

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速汇聚人流,提升人气,繁荣城市。

(四)加快推进服务工作转型
在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上,应为健康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在财政拮据、资金紧张不利因素下,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全力以赴优布局。

结合深化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行政审批。

由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审批等常规服务向降低企业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转变。

加快科技研发、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优质环境洼地。

以智慧大厦、科技创业中心等为载体,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打造健康产业孵化平台。

按照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构建政产学研用的纽
带,争取在项目、产业、人才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促进科技与健康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创新的服务链,打造服务发展的平台和人才创新的舞台;学习张江、泰州等地建设市场营销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会展交易中心的成功经验,拓展服务空间,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本文系2015年度扬州市政策引导类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新常态下苏中苏北结合部创新培育健康产业研究”(项目编号:YZ2015184)阶段性成果〕
(秦立,1974年生,高邮城南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高级经济师。

邹红,1963年生,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王桂芳,1978年生,高邮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士。

王敏霞,1967年生,南京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师。

夏晓逸,1986年生,高邮城南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助理经济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