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生产企业的菌渣资源化利用处理

合集下载

抗生素菌渣利用处置技术现状及对策建议

抗生素菌渣利用处置技术现状及对策建议

抗生素菌渣利用处置技术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王丽君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8期摘要:指出了抗生素菌渣作为危险废物,具有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对环境隐形危害大等特点,如何合理及安全处置抗生素菌渣已成为国内制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阐述了我国抗生素菌渣的利用处置技术发展现状,并结合宁夏抗生素菌渣的产生、利用处置情况,对其利用处置的监督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80152031引言抗生素菌渣是制药行业中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废弃物。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抗生素菌渣,其成分复杂,含有菌丝体、未利用完培养基、发酵代谢产物、培养基降解物和少量抗生素等药物成分,直接排放将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致命破坏,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002年国家禁止将抗生素菌渣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使用,2008年将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作为危险废物管理,2016年名录修订,抗生素菌渣作为危险废物的属性再次得到确认,归属于HW02医药废物类。

如何安全有效处置抗生素菌渣,已成为摆在抗生素生产企业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2抗生素菌渣主要来源及特点2.1主要来源抗生素菌渣是将抗生素产生菌如青霉菌、链霉菌等接种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经多级纯种培养,再将抗生素提取后脱水处理得到的干燥物,主要来自于药物提取工序,包括发酵液提取和菌丝提取,两种方式均会产生大量的抗生素菌渣\[1\]。

2.2主要特点抗生素底物成分主要为大豆、玉米、淀粉等原料,在发酵、生产和提取过程中,需添加培养基、提取药物、酸化剂、絮凝剂等各类药剂\[2\],这些药剂大量残留于抗生素菌渣中。

不同抗生素品种,因工艺不同菌渣成分多种多样,即使是同种抗生素,工艺不同菌渣具体成分也各有不同。

因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工艺复杂,在分离和去除有害成分方面存在难度。

抗生素菌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及应用进展

抗生素菌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及应用进展
各方面都在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四、抗生素菌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在无害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化
无害化技术研究方面: 热水解、碱解、酶解、水热、热解、焚烧等
资源化技术研究方面: 肥料化、沼气能源利用、热解气化利用、作生物 质燃料、二次发酵生产工业氮源等
四、抗生素菌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肥料化 直接烘干作肥料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
河北美邦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菌渣生产工业发酵的替代氮 源
五、抗生素菌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应用进展
华北制药集团的CSTR厌氧消化反应 器
六、结论及展望
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的抗生素菌渣无害化、 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开发进展缓慢,工程化应用 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
要解决问题,必须“堵”“疏”结合 在确保生态安全、实现无害化的基础上,工业氮
一、历史背景
主要抗生素菌渣成份分析表
项目
青霉素菌渣 链霉素菌渣 土霉素菌渣
粗蛋白
%
43.72
粗纤维
%
4.87
粗脂肪
%
1.90

%
1.07

%
1.28
灰分% 无氮 浸出物
%
7.36 35.36
干物质
%
93.50
效价 u/g
200
44.91 4.40 1.77 0.67 6.00 12.99 31.90 94.80 4700
堆肥发酵 无害化(一般采用热水解、酶解、水热后脱水 )后堆肥,也有无害化后不脱水,厌氧发酵后 产生沼渣作沼肥
四、抗生素菌渣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厌氧消化
81万吨
130万吨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陈代杰
沼气 2.6亿m3

14537601_我国抗生素菌渣处置现状及建议

14537601_我国抗生素菌渣处置现状及建议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86·2017年第15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5-0086-02我国抗生素菌渣处置现状及建议杨帆1,张莲2(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银川市实验中学,宁夏银川750001)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大国,产生的菌渣不仅量大、处理难,而且是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成为了各制药企业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抗生素菌渣含有残留抗生素及代谢中间产物等,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简要总结了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现状,阐述了生产石膏缓凝剂、可降解生物薄膜、饲料、能源等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以提高抗生素危废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效率。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营养物质中图分类号:X787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5.0861国内抗生素菌渣的来源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抗生素约248000t,达70多种,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生产1t抗生素会带来10t 左右的新鲜菌渣,每年的菌渣产生量约2.0×106t。

2国内抗生素菌渣处置与利用现状2.1焚烧与填埋由于菌渣含水率极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还会造成大量营养物质流失。

抗生素菌渣属于危险废物,需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焚烧,每焚烧1t菌渣的成本大约为3000元,不仅处理费是一笔极重的负担,且对设备的要求高,排放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有害气体,易造成二次污染。

将抗生素菌渣采用填埋方式处置时,必须在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

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菌渣填埋后还会继续腐败、液化,形成大量的渗滤液,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污染地下水。

因此,极少有垃圾填埋场愿意接收这些废物,且后期处理工作繁重,维护成本较高。

2.2生产饲料添加剂或肥料由于菌渣中残留有重金属、多环芳烃及抗生素降解产物,生产饲料或肥料尚需更全面、可靠的安全性分析。

抗生素菌渣污染现状及处理

抗生素菌渣污染现状及处理

我国抗生素菌渣污染现状及处理对策环境工程闫浩20110502961、前言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菌渣,其主要成分是抗生素产生菌的菌丝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基的降解物以及少量的抗生素等。

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纷纷下马,而将其转入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

同时由于菌渣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引起二次发酵,颜色变黑,产生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因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求一种经济、高效且处理量大的治污方法。

目前,国内有数家单位开展了抗生素菌渣用作高蛋白饲料及有机肥料的研究,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但是,菌渣中残留的少量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进而可影响到人类本身产生耐药性,因而使菌渣用作动物饲料的可能性遭到质疑。

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76号公告,把抗生素菌渣列为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

2、污染现状一般发酵液固体含量大约20%,100m3 发酵液大约形成30~40 m3菌渣,由于发酵过程的连续性,每天都有放罐的批次,产生大量的菌渣。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个中等规模的抗菌素工厂,年产的菌渣大约6万吨左右,我国年排放量约为100万吨以上。

抗生素菌渣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而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危险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其中,抗生素菌渣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残留抗生素对环境的影响。

2.1 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

环境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种属的生物群类以食物链的形式组成的生物系统。

大多抗生素都有很广的抗菌谱,会杀死环境中的某些种属和群类的微生物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衍,破坏环境中固有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人类。

抗生素菌渣污染现状及处理

抗生素菌渣污染现状及处理

我国抗生素菌渣污染现状及处理对策环境工程闫浩20110502961、前言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菌渣,其主要成分是抗生素产生菌的菌丝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基的降解物以及少量的抗生素等。

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纷纷下马,而将其转入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

同时由于菌渣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引起二次发酵,颜色变黑,产生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因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求一种经济、高效且处理量大的治污方法。

目前,国内有数家单位开展了抗生素菌渣用作高蛋白饲料及有机肥料的研究,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但是,菌渣中残留的少量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进而可影响到人类本身产生耐药性,因而使菌渣用作动物饲料的可能性遭到质疑。

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76号公告,把抗生素菌渣列为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

2、污染现状一般发酵液固体含量大约20%,100m3 发酵液大约形成30~40 m3菌渣,由于发酵过程的连续性,每天都有放罐的批次,产生大量的菌渣。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个中等规模的抗菌素工厂,年产的菌渣大约6万吨左右,我国年排放量约为100万吨以上。

抗生素菌渣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而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危险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其中,抗生素菌渣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残留抗生素对环境的影响。

2.1 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

环境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种属的生物群类以食物链的形式组成的生物系统。

大多抗生素都有很广的抗菌谱,会杀死环境中的某些种属和群类的微生物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衍,破坏环境中固有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人类。

抗生素生产企业的菌渣资源化利用处理

抗生素生产企业的菌渣资源化利用处理

2013/7/31
9
菌渣厌氧资源化技术难点
(1)抗生素菌渣中残留的效价对微生物的影响; (2)菌渣厌氧发酵过程中效率和传质问题; (3)菌渣发酵后废液和废渣的处理和处置问题; (4)菌渣资源化面临的投资和效益难题。
2013/7/31
10
MS菌渣资源化技术路线
脱臭处理
菌渣
原料收集 池
MS酶促反 应器
2013/7/31
7
第176号文件执行情况
由于作为抗生素生产大国,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抗生素废渣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因 此目前所有抗生素企业只能违规延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将其作为动物饲料或肥料 使用,致使农业部2002年发布的176号文至今还是一纸空文,抗生素废渣作为饲 料使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人担忧。
2013/7/31
6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的主要内容
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将各种抗生素滤渣列 入其中,其对抗生素废渣(滤渣)的描述为: “ 该类物质是抗生素类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因含有微量抗生素成分, 在饲料和饲养过程中使用后对动物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对养殖业的危害很 大,一是容易引起耐药性,二是由于未做安全性试验,存在各种隐患。”
2013/7/31
12
13
规模为900吨/天的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处理工程(建设中)
处理能力:900吨/天 菌渣含水率:93% 生物燃气产量:20,000立方米/天 生物燃气发电量:4.2万Kw.h/天 工程投资:4500万 工程回收期:5年
2013/7/31
13
Thanks!
2013/7/31
14
菌渣废水 固液分离固体残渣 处理后出水

2023年中国抗生素现状分析:抗生素菌渣处置难题待解报告模板

2023年中国抗生素现状分析:抗生素菌渣处置难题待解报告模板

3.
TEAM
Thanks.
2023/10/9
Form:Alan
Logo/Company
抗生素产业现状分析
针对抗生素菌渣处置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中国抗生素市场稳步增长,南方需求量大,制药企业为主导
抗生素菌渣处置难题待解
抗生素菌渣处置难题亟待解决
抗生素菌渣处置难题:填埋、焚烧隐患重重
抗生素菌渣处置与监管:环保与公众认知的挑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抗生素产业面临的挑战
1.抗生素产业面临的挑战2.
2. 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出高效、环保的抗生素菌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菌渣的资源化利用;
3.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菌渣危害的认识,共同参与解决抗生素菌渣处置问题。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抗生素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人民币,其中以生产规模较大的大型制药企业为主,涵盖了诸多领域,如抗生素原料药、制剂、抗菌药等。在过去几年中,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多等因素,抗生素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中国抗生素2023年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抗生素市场的快速发展,抗生素菌渣处置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抗生素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菌渣的处置问题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将对当前中国抗生素产业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抗生素菌渣处置难题的解决措施和前景
1. 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力度,严格限制抗生素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减少菌渣的产生;
TEAM
2023/10/9
Al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ntibiotic industry
抗生素产业现状分析
目录
CONTENTS

论述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处置技术

论述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处置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工 设 计 通 讯
医药化工
P ha r ma c e u t i c a l a n d Ch e mi c a 1
第4 2 卷 第l 2 期
2 0 1 6 年1 2 月
C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s i g n Co mmu n i c a t i o n s
论述抗生素制药菌渣 的处理处置技术
余 庆
3 5 3 4 0 0 ) ( 浦城 正大生化有 限公 司 ,福建浦城
摘 要: 抗生 素菌渣 中有机物含量 达到 9 0 %,如果不经处理排放 到 自然环境 中,会给 自然和生 态环境 带来 巨大的威胁 。对 抗生素制 药菌渣 的来源、特 点、污染性和处置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 ,为抗生素制 药菌渣的工业化 处理和处置技术的发 展提 供资 料参考 。 关键词 : 抗生素 ; 制药 ; 菌渣 ; 处置技术 中图 分 类 号 : R 9 1 7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1 0 0 3 — 6 4 9 0( 2 0 1 6 )1 2  ̄ 0 1 0 9 - 0 2
2 . 1 焚烧 技术
1 抗生素制药菌渣的来源、特点和污染
1 . 1 抗生 素制药 茵渣 的来 源
抗 生 素制药菌渣 的来 源主 要是药 物 的提 取 工序 ,现如今 抗 生素 的提取包 括发 酵液提 取和 菌丝提取 两种 方式。无论 哪 种提 取方 式,都会产 生大 量的抗生 素菌 渣废 弃物。发酵液 提 取工 艺 中抗生 素菌渣 包含 菌丝体 、残余培 养基 、代谢 中 间 产 物 、 有 机 溶 媒 和 少 量 抗 生 素 等 。 菌 丝 提 取 工 艺 中产 生 的 抗 生 素 菌 渣 成 分 与 发 酵 液 提 取 大 同小 异 , 只 不 过 不 同成 分 的 比

抗生素菌渣处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抗生素菌渣处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抗生素菌渣处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抗生素菌渣处置是指对使用抗生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适当处理的行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抗生素菌渣的处置问题日益突显。

抗生素菌渣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等领域,其中包括废弃药物、废弃包装、废水和废渣等。

这些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残留物和抗药性菌株,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抗生素菌渣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以下问题:首先,抗生素残留物和抗药性菌株可能通过环境介质传播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其次,人类长期接触抗生素残留物会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使得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效性降低。

此外,抗生素菌渣也可能对食品安全产生潜在威胁,如果这些废弃物未经妥善处理,可能会进入食品链,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构成风险。

因此,抗生素菌渣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有效地处理抗生素菌渣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确保食品安全。

在处理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正确分类、妥善包装和安全处置。

此外,应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抗生素菌渣处置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总之,抗生素菌渣处置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加强对抗生素菌渣的处理与管理,我们能够有效应对抗生素残留物和抗药性菌株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人类健康的安全性。

同时,这也需要广大公众的重视和行动,共同守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框架,对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南。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同时提供了一些背景信息和引入问题的开端。

它为读者提供了对抗生素菌渣处置问题的初步认识,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并引导读者进一步了解该话题。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详细探讨了抗生素菌渣的定义、来源、危害和影响。

在2.1节中,我们将介绍抗生素菌渣的定义以及常见的来源,例如制药厂、医院和农业等。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要点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要点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要点第一篇: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要点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摘要: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

抗生素菌渣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而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危险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通过对目前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技术及各国对此采取的方式的调查,做出了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的展望。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微生物技术;焚烧技术;堆肥技术;饲料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填埋技术1引言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菌渣,其主要成分是抗生素产生菌的菌丝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基的降解物以及少量的抗生素等。

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纷纷下马,而将其转入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

同时由于菌渣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引起二次发酵,颜色变黑,产生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因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求一种经济、高效且处理量大的治污方法。

目前,国内有数家单位开展了抗生素菌渣用作高蛋白饲料及有机肥料的研究,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但是,菌渣中残留的少量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进而可影响到人类本身产生耐药性,因而使菌渣用作动物饲料的可能性遭到质疑。

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76号公告,把抗生素菌渣列为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

1.1污染现状一般发酵液固体含量大约20%,100m3 发酵液大约形成30~40 m3菌渣,由于发酵过程的连续性,每天都有放罐的批次,产生大量的菌渣。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个中等规模的抗菌素工厂,年产的菌渣大约6万吨左右,我国年排放量约为100万吨以上。

林可霉素菌渣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堆肥处理1

林可霉素菌渣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堆肥处理1

注释:“-”表示未检出
林可霉素降解小结

经过41d的堆制,堆一、堆二、堆四的林可霉素残留已全 部被降解,菌渣比例最大的堆三处理其林可霉素含量也 降解了99.7%,结合上述的种子发芽指数指标(种子发 芽指数均在70%以上),表明堆肥产品已基本达到无害 化、稳定化程度。由此表明林可霉素这种性质较稳定的 抗生素,在堆肥中各种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是可以被降 解的,因此可以将堆肥作为抗生素菌渣资源化途径之一。
0.1 09.6.3 09.6.10 09.6.19 09.7.1 09.7.13
日期
日期
营养成分变化小结

堆肥前,五个处理的水溶性总氮含量分别为6.067mg/g、8.296mg/g、 11.220 mg/g、8.162 mg/g、1.139 mg/g,可以看出,加入菌渣的四个 处理其水溶性总氮含量远远大于对照牛粪堆肥,说明菌渣中氮素含 量丰富。而堆肥结束时,菌渣堆肥中水溶性总氮含量大大减小,可 能是由于高温阶段造成大量氮素损失的缘故,所以在堆肥过程中采 取适宜的保氮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真菌形态

1.圆形,菌丝呈周围辐射状,周围菌丝为淡黄色,中心菌丝为白色, 菌丝不致密;2.圆形,菌落较平,白色菌丝,菌丝不致密;3.圆形, 菌丝纯白色,致密;4.圆形,菌落突起,菌丝白色,不致密;5.圆 形,绿色;6.中心黄绿色,外围白色,菌落很大;7.圆形,浅黄色; 8.土黄色,白色菌丝;9.白色,浓密菌丝;10.金黄色,菌落较平; 11.土黄色、绿色相间,菌落平;12.菌落较小,灰色菌丝;13.菌落 较小,致密,菌丝小,浅黄色;14.灰色,呈周围辐射状。
堆肥结束时菌渣堆肥真菌 堆肥结束时对照堆肥真菌
堆肥中微生物变化小结

堆肥刚开始时,菌渣堆肥对微生物的数量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尤其对放线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同时菌 渣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所以同时又对某些微生物的生 长有促进作用,在堆肥结束时,菌渣堆肥中放线菌数量 仍远远小于牛粪堆肥,说明在堆肥过程中,大量放线菌 被抑制或杀死,同时,细菌,真菌的种类也较单一,说 明林可霉素破坏了堆肥过程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的恢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抗生素菌渣处置方法综述

抗生素菌渣处置方法综述

图1 抗生素菌渣有害物质的循环
3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2002年,国家明令禁止将抗生素菌渣作为蛋白饲料原料和动物饲料药用添加剂。

这就造成抗生素菌渣的处理问题变得十分严峻。

目前,国内对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国外也并无成熟的可借鉴技术。

3.1 焚烧技术
抗生素菌渣的焚烧处置技术是将废物完全处置的
1 200℃的反应条件下,于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最终反应生成小
气体。

因此,该技术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技术。

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于制药产业生成的类似产物大多采用焚烧法进行处置。

抗生素菌渣焚烧处理装置在我国华药集团、石药集团等大型制药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利用。

焚烧能用较短的时间大幅度降低抗生素菌渣的总量,处理过后,抗生素菌渣的体积
5%,除此之外,焚烧法还可以直接将菌渣中的有害物质完全消除,同时得到热量。

焚烧法的缺点是需要对样品进行干化预处理,但是抗生素
80%),热值也很低,因此不能作为独立燃烧物,需要外加燃料,这大大增加
菌渣大约需
解液化过程,在生物质热解液化过程中获得最高的生物油产率所需的反应条件包括:极快的加热速率,500℃左右的反应温度,不超过
热解气的快速冷凝与收集等。

为热值较高的热解炭产品,客服生物质原料能量密度低、容易腐烂等缺点。

其中得到的高品质热解炭可以通过活化制取活性炭或者作为烧烤用木炭;品质较差的热解炭直接作为燃料或炭基复合肥基质。

3.3 能源化技术
90%
氧消化处理的方法回收沼气、制作沼肥。

件下对样品进行厌氧消化,这样就可以将菌渣中难以。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课件资料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课件资料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利用现状摘要: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

抗生素菌渣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而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危险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通过对目前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技术及各国对此采取的方式的调查,做出了抗生素菌渣处理利用的展望。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微生物技术;焚烧技术;堆肥技术;饲料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填埋技术1引言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菌渣,其主要成分是抗生素产生菌的菌丝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基的降解物以及少量的抗生素等。

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害之一,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纷纷下马,而将其转入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

同时由于菌渣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引起二次发酵,颜色变黑,产生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因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求一种经济、高效且处理量大的治污方法。

目前,国内有数家单位开展了抗生素菌渣用作高蛋白饲料及有机肥料的研究,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但是,菌渣中残留的少量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进而可影响到人类本身产生耐药性,因而使菌渣用作动物饲料的可能性遭到质疑。

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76号公告,把抗生素菌渣列为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

1.1污染现状一般发酵液固体含量大约20%,100m3 发酵液大约形成30~40 m3菌渣,由于发酵过程的连续性,每天都有放罐的批次,产生大量的菌渣。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个中等规模的抗菌素工厂,年产的菌渣大约6万吨左右,我国年排放量约为100万吨以上。

抗生素菌渣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而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危险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7/31
2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
生物燃气产业的发展既可解决污染问题,又能 提供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为生态环境的良性 循环和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废弃物的无序利用向有序利用转变; -农村用能从低品质向高品质转变; -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013/7/31
3
热电肥联产模式
抗生素生产药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2013/7/31
1
一、发展生物燃气产业的战略意义
生物燃气具有清洁、高效、安全和可再生四大特征,它的高效制备和高值利用是一 种具有代表性的双向清洁过程。
开发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20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090亿立方米,预计未来15年将以12%的速度增 加,必须寻求可持续的替代能源。 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 CH4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全球温室效应20%来自CH4 ,减排甲烷气体是应对 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一座日产10,000 m3沼气的工程每年可减排40,000吨 CO2当量。
菌渣废水 固液分离固体残渣 处理后出水
沼气 电力 热量
生物脱硫 塔
沼气
双膜干式贮气 柜
MS高效厌 氧反应器
固液分离 机
沼气发电机组
发电并网
余热回收装置
锅炉
供热
气浮机
进入现有污水处理 站
2013/7/31
11
MS菌渣资源化技术重点
(1)上海敏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高效酶水解技术解决了残余效价难题; (2)高效厌氧反应器可以保证VS中大于80%成份的分解; (3)沼气净化工艺可以保证后续沼气的利用; (4)进口沼气发电设备可保证:>2千瓦.时/标方.沼气; (5)余热回收装置可回收80%的余热,可用于烘干沼渣; (6)沼渣可用作有机肥料,也可送热电厂焚烧; (7)发电可以获得国家能源补贴; (8)整体项目投资可在5年内收回投资。
2013/7/31
7
第176号文件执行情况
由于作为抗生素生产大国,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抗生素废渣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因 此目前所有抗生素企业只能违规延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将其作为动物饲料或肥料 使用,致使农业部2002年发布的176号文至今还是一纸空文,抗生素废渣作为饲 料使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人担忧。
2013/7/31
9
菌渣厌氧资源化技术难点
(1)抗生素菌渣中残留的效价对微生物的影响; (2)菌渣厌氧发酵过程中效率和传质问题; (3)菌渣发酵后废液和废渣的处理和处置问题; (4)菌渣资源化面临的投资和效益难题。
2013/7/31
10
MS菌渣资源化技术路线
脱臭处理
菌渣
原料收集 池
MS酶促反 应器
2013/7/31
12
13
规模为900吨/天的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处理工程(建设中)
处理能力:900吨/天 菌渣含水率:93% 生物燃气产量:20,000立方米/天 生物燃气发电量:4.2万Kw.h/天 工程投资:4500万 工程回收期:5年
2013/7/31
13
Thanks!
2013/7/31
14
2013/7/31
8
三、抗生素生产菌渣的资源化技术
菌渣热电肥资源化基础
抗生素菌丝废渣液是企业在生产红霉素过程中的废弃物,属危险废弃物。菌渣的 底物主要由大豆、花生饼、玉米蛋白、淀粉等组成,由于其营养丰富,粗蛋白含 量在40%左右,各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均衡,是生物综合 利用的极好原料,菌渣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可产生优质沼气,沼气可用来发电, 也可以用来产生蒸汽,均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区域供电; 余热用于厌氧罐增温或者沼渣干燥; 沼液沼渣用作有机肥料。
2013/7/31
5
二、抗生素生产菌渣的产生和危害
抗生素生产菌渣的产生
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菌渣,其主要成分是抗生素产生菌的菌丝 体、未利用完的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基的降解物以及少量 的抗生素等。抗生素发酵废菌渣中,由于有残留的培养基和少量的抗生素及其降 解物,对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抗生素生产的主要公 害之一,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纷纷下马,而将其转入第 三世界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
2013/7/31
6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的主要内容
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将各种抗生素滤渣列 入其中,其对抗生素废渣(滤渣)的描述为: “ 该类物质是抗生素类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因含有微量抗生素成分, 在饲料和饲养过程中使用后对动物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对养殖业的危害很 大,一是容易引起耐药性,二是由于未做安全性试验,存在各种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