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自然区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自然区划
*热带北缘地带本地带处于云南省的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边沿,在省内其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北与亚热带南部地带相连,其南面与西南面则以国界连接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亚洲热带季风区域。
气候特征本地带属于亚洲热带季风气候。其北界位置在云南省西部北纬25°10′附近,而在本省东部南移到约北纬22°~23°之间,已与我国东南部的热带北界的纬度位置相近。
地貌特征本地带属于中南半岛北部广大的热带季风山原向北延续的部分。本地带的西部,处于云南省西南部高黎贡山以西,高原受到伊洛瓦底江东侧支流的分割,形成北东—南西向的宽谷盆地与低中山相间的地貌;这以南,有怒江—萨尔温江东侧支流的南丁河和南滚河等谷地;本地带南部有许多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和河谷;东部的红河及其支流的谷地海拔很低,在400米以下。
水文特征本地带内,由于各地的年降水量都较为丰沛,所以各地的年径流深度和年径流系数都比较高。但各地差异较大,通常在山地其年值都较高,盆谷地内年值较低,多雨区内较高,少雨区内较低。
植被、土壤特征本地带内主要分布的热带森林植被为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半常绿季雨林,它们都是发育在季风热带北缘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①热带季节雨林,主要由南亚和东南亚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组成。②半常绿季雨林,是本地带内能表征大气候环境特点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其中落叶树种比较多,但上层乔木中仍然混生有较多的常绿树种,是季风热带北缘的特殊的季雨林类型。本地带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其分布范围与季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该土壤类型在砂页岩、花岗岩、千枚岩、片岩以及石灰岩等各类母岩上都有发育。
*滇南、滇西南低中山盆谷地区本地区包括热带北缘地带内哀牢山以西的范围,总面积约43000平方公里左右。主要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大部分,思茅地区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边缘,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大部以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部边缘等地。全地区处于云南省的南部和西南部边缘,从东到西从东经103°30′到97°31′,约跨6个经度;从南到北从北纬21°08′到北纬25°10′,约跨4个纬度。
气候特征本地区各地干、湿季分明,年温差都约在10℃左右,冷热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干季受热带大陆气团的控制,但前后气温的差异较大,前期气温渐降,而后期气温剧升。结合一年中干、湿和冷、暖的变化,可以划出三个季节,即雨季(或湿季):5月中旬~10月中旬;雾凉季:10月下旬~3月中、下旬;干热季:3月中、下旬~5月中旬。
地貌特征本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滇西褶皱带的范围,地貌上则属于横断山系南部山脉峡谷中山地貌区南侧和西南侧与中南半岛北部高原山地的连接部位,低、中山山原和盆地宽谷相间分布。
水文特征本地区内,雾凉季,因紧接着雨季之后,土壤水分尚足,河溪水流较多。干季后期,经过干季前期持续蒸发的消耗,土壤水分已经匮乏,地表径流处于枯水时期。
植被、土壤特征本地区内,盆、谷地及其外缘低丘有热带季节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分布,山地有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本地区分为两个区,即西双版纳低中山盆谷区和德宏、孟定中山宽谷区。在西双版纳低中山盆谷区,西双版纳发育的砖红壤是本区的代表性土壤类型,在低丘上的季节雨林下保持有自然状态的砖红壤。
*滇东南中山低谷地区本地区包括热带北缘地带内的哀牢山以东各地,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边缘,成狭长的窄带状伸延,南抵中越国界,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本地区位置偏处东南,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较多,冬季受北来冷空气的影响较大。①在云南的干季,本地区也属于少雨时期。②雨季来临较早,一般4月即可进入雨季。③冬季的气温较热带北缘地带西部的同海拔地区显著偏低,年温差也较大。
地貌特征本地区在地貌上居于滇东南岩溶山原的南缘,地表深受红河及其支流南溪河、小白龙河和盘龙江等河流的切割,起伏十分显著,形成分割中山山地和深切低谷相间的地貌组合。山地海拔大都在1100~1500米之间,为剥蚀侵蚀中山,其间的河谷底部海拔大都在500米以下,大多仅为200~300米。
水文特征在本地区内,有红河及其支流南溪河、小白龙河和盘龙江等
河流。
植被、土壤特征本地区为云南省境内具有热带雨林中的湿润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湿热河谷中尚有小片林残存,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生态结构,与东南亚的潮湿多雨地区发育的雨林最为相似,为湿润雨林沿河谷向北分布的边缘条件下的类型。在本地区内,大约海拔500米以下的谷地低丘层主要为黄色砖红壤分布,一般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的山地为赤红壤分布,海拔约1000米以上为山地黄壤分布。
*亚热带南部地带本自然地带位于云南高原的中南部,亚热带北部地带以南,总面积约115000平方公里。其北界的位置西起腾冲县尖高山附近,经由梁河、施甸、云县、南涧、新平、曲溪、竹园、文山和广南等地点附近曲折延伸,在西端约达北纬25°30′附近,向东渐形偏南,至云南东南部的砚山以南南偏到北回归线附近。其南面连接热带北缘地带。西起东经98°附近,东达东经106°12′附近。
气候特征本地带干、湿季分明。①湿季多雨潮湿,但不炎热。②干季雨量稀少,日照充足,日温差大,但霜日很少,前期干暖,后期干热,一些谷地多晨雾。
地貌特征本地带地貌较为复杂。在红河(元江)谷地以西为一广大的中山山原:滇西横断山脉向南进入本地带范围,展开成为帚状山系,构成地貌的基本骨架;中山山原与河谷相间,东西向地势起伏较大;红河谷地以东地貌以岩溶山原为主,绵延山脉较少,盆地较为发达,峡谷不多,起伏较小,但多颇为崎岖。
水文特征本地带内,各地年径流系数大都在0.3~0.5之间,年径流深度大都在500~800毫米之间。总的来说,本地带的径流远较亚热带北部地带丰富。
植被、土壤特征本地带内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上主要属于印度—马来亚成分。在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范围内,大约哀牢山以西,思茅松林大片成林,哀牢山以东则主要为云南松林。本地带的主要土壤类型为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包括赤红壤和黄色赤红壤两个亚类,广泛分布于本地带内的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