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环境合

合集下载

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

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

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消耗日益增加,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本文将从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角度展开探讨,探索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一、生态保护1.生态保护的意义生态保护是指维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2.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生态保护的措施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珍惜;其次是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鼓励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另外,加强环境修复和恢复工作,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4.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保护不仅是关乎人类自身的利益,更是关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人类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自然资源利用1.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广义上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狭义上又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各种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2.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简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简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简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摘要通过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现状的阐述和反思,提出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对不合理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进行修复。

分析了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提出了如何实现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指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国家以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关键词自然资源可持续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地位不言而喻。

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采,使得资源消耗过大,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针对我国而言,森林面积逐步减少、土地侵蚀严重、物种丰富度不断降低、能源短缺、大气与水资源等污染严重。

而造成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把自然资源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而无偿挥霍,只看到经济的发展而不注意环境的保护。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那么人类离灭亡的距离也就不远了。

所以无论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还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研究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现状我国的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即处于并将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发展中阶段,环境问题依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国的第一要务。

我国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由于缺乏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森林覆盖率从建国起就一直迅速下降,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水域和大气污染逐年严重。

根据报告显示,我国“十五”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完全实现,基本上只完成目标的一半左右,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严重超出环境的有效承载量,各大城市空气污染超标,酸雨频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我国正在经受百年来最严重、最困难的环境污染局面,污染事故多发,对其应该采取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治理环境污染以及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而且建立了各类环境保护组织。

在重视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更需要加强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人人环保的高度,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潜在要求,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地球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现状与问题、策略与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一切可以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这些资源的利用。

然而,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二、现状与问题1.资源过度利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

在很多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导致资源枯竭。

例如,我国北方地区的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导致地面沉降、河流断流等问题。

2.生态破坏: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往往伴随着生态破坏。

例如,过度开垦土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破坏生物多样性;过度采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

3.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往往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导致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4.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在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部分地区政策与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策略与措施1.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资源利用的红线和环境质量的底线,加强执法监管,确保法律法规的实施。

资源与环境 -回复

资源与环境 -回复

资源与环境 -回复
资源与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主题,涉及到我们在地球上获取和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我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这些资源包括水、土壤、森林、矿产、石油等。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也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进行,以保护环境和未来世代的利益。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采集和过度利用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采导致水危机的出现,土壤的退化和污染影响了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的过度砍伐引发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此外,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其次,要加强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利用,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可持续的森林管理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

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制定共同的环保政策和国际法规。

同时,企业和个人也应该承担起环保责任,通过改变自身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好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为未来世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辨析

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辨析

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
辨析
1 开发与保护——辩析
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二者的关系
可谓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两者的理念是相互矛盾的。

一方面,自然资源开发旨在利用环境,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以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需求。

开发自然资源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改
善社会生活水准,繁荣国民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因此过分的开发会影响环境的平衡,从而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发
展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既要利
用自然资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资源的开发能给我们带来持
续而积极的增长,同时维护我们生活环境,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康、
安全的环境中。

因此,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应有机结合,不能单独考虑
一个方面,而是要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合理保护环境,做
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最终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我跟您说啊,这环境和自然资源,那关系可太紧密啦!
就说咱老家那片林子吧,以前那树长得密密麻麻,空气清新得很,鸟叫虫鸣的,那环境美啊!为啥?就因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呐!那树木就是资源,它们让空气变好,让土地更结实,还能拦住雨水,不让水土流失。

可后来呢,有人乱砍乱伐,树木越来越少。

嘿哟,这环境立马就变了!风一吹,尘土飞扬,河里的水也变得浑浊不清。

再看看那矿山,挖矿石的时候要是不注意,周围的地都给糟蹋了,植物也长不出来。

没了植物,小动物都没地方住啦,生态环境可不就乱套了嘛。

反过来想,要是好好保护自然资源,不乱开采,不乱破坏,那环境指定好。

山清水秀的,人住着也舒服,心情都畅快。

所以说啊,这自然资源就像是环境的根基,根基要是坏了,环境这大楼也就摇摇欲坠啦!。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1. 引言1.1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自然物质和能源,包括水、土壤、矿产、森林、动植物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依赖于自然资源,例如食物、衣物、住所等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

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资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尊重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维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人类应当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体现在保护自然资源资源的也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保障。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环境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保护环境可以避免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被打破。

环境保护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只有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类才能长期享受自然资源带来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角度,更是为了维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障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指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许多资源却面临着枯竭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生态学研究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生态学研究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生态学研究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在如今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如何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

而这正是生态学研究所关注的重点。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种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在生态学研究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是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资源在许多生态系统中是有限的。

如何合理利用、保护资源,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此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需要我们对环境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影响有深入的评估和认识。

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例如,对于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的过度采摘,可能导致该植物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到食草动物的食物来源。

食草动物减少后,它们的天敌就可能失去食物,进而影响它们的存活。

在这个过程中,一种物种的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因此,在资源利用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独特性。

此外,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污染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使用化肥农药、废水排放、工业废物排放等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这些污染对外在环境的影响,进而也会对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因此,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从而保障人类的健康。

在生态学研究中,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尽可能减少污染,确保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是一个平衡的过程。

生态学家们通过研究建立生态系统,以及充分考虑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来尽可能避免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破坏。

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环保与资源保护协作协议

环保与资源保护协作协议

环保与资源保护协作协议第一篇范文:协议书编号: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鉴于甲方和乙方均致力于环保与资源保护事业,共同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双方就环保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协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合作目标1.1 甲方和乙方共同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甲方和乙方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途径,提高环保与资源保护水平。

第二条合作领域2.1 甲方和乙方在下列领域展开合作:(1)污染防治;(2)生态保护与恢复;(3)环保技术与产品研发;(4)环保政策法规宣传与培训;(5)其他双方约定的领域。

2.2 甲方和乙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合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三条合作方式3.1 双方通过定期召开协作会议,汇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3.2 双方相互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共同开展环保技术研究和攻关。

3.3 双方联合开展环保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4 双方共同申报环保项目,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3.5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参与。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其他敏感信息,应予以严格保密。

4.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本协议和合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第五条违约责任5.1 双方应严格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条款履行义务,如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5.2 违约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第六条争议解决6.1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6.2 如协商无果,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附则7.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7.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第二篇范文:第三方主体+甲方权益主导甲方: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第三方:__________鉴于甲方和乙方均致力于环保与资源保护事业,共同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双方为更好地实现合作目标,特邀请第三方参与,就环保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协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第三方主体职责1.1 第三方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主体,应承担以下职责:(1)提供专业的环保与资源保护咨询服务;(2)协助甲方和乙方开展环保技术与产品研发;(3)协助甲方和乙方实施环保项目,并提供技术支持;(4)协助甲方和乙方进行环保政策法规宣传与培训;(5)协调甲方和乙方解决合作过程中的争议。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已经成为法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之间的关系,分析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现路径。

通过对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基本概念、立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阐述,本文将揭示两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相互依存与影响。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natural resources la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law.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law and natural resources law, analyze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ir integration. By elaborating on the basic concepts, legislativ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natural resources law, this article will reveal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two a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本文首先将对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定义、特征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以明确研究对象。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推广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浪费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 产生。
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或 产品。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 赖和消耗。
强化环境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01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问题,确保环境安全。
02
严格环境执法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03
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责任主体进行追责,促使相关方积极履行
环保责任。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环保知 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绿色消费
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节 能、低碳的产品和服务,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 人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 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 良好氛围。
05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
森林保护与生态恢复案例
总结词
提高生活质量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 护,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 环境。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原则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分类
根据资源的性质和用途,自然资源可 分为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

如何使用自然资源来保护环境

如何使用自然资源来保护环境

如何使用自然资源来保护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而这些自然资源如森林、水源、土壤等,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森林作为天然的绿色屏障,具备着保护土壤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之一。

首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

其次,建立完善的森林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法砍伐、滥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

最后,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确保森林的安全和稳定。

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水源作为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一些地区会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在此过程中,水资源的保护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首先,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遵循节约用水的原则,改善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浪费和污染。

其次,应该积极推广节水型社会和产业模式,鼓励人们尽可能地节约用水。

最后,在保护水资源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对非法捕捞、污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避免地盘经济和浪费。

其次,对于土地的保护,需要建立健全的土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和土壤修复,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垦和绿地的破坏。

最后,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绿色土地”、“有机农业”等方式,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首先,要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管。

对于违法采矿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要严格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其次,要推广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采矿技术,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

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

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近年来,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1. 倡导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但同时也是有限的资源。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倡导节约用水。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比如修复漏水的水龙头、洗车时使用水桶而不是自来水等。

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法规,限制过度使用水资源的行为。

2. 推广可持续农业农业是人类的重要产业,但传统的农业方式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土壤侵蚀。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应该推广可持续农业。

这包括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轮作和间作种植等方法,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损害。

3. 减少废物产生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减少废物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物和普通垃圾分开处理。

其次,鼓励回收利用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最后,通过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4. 发展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这些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5.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生命的基础,但由于人类的开发和破坏,很多生态系统正面临灭绝的危机。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应该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狩猎和贩卖珍稀物种。

总之,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与统一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与统一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与统一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开发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然而,与此同时,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物灭绝等等。

这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在保障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大量的工业和交通排放物质,以及采矿、造纸等行业的粉尘、废气和废水,对空气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空气污染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并且会对整个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影响。

2. 水土流失:许多资源开发行业通常会导致大量的土地破坏和水土流失,例如采煤、开荒、修建公路等。

这不仅会导致土地的质量下降,而且会破坏土地植被和水源,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3. 生物灭绝:资源开发行业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破坏和破坏原始的自然环境,这可能导致某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或植物种群的灭绝,从而对生态平衡造成损害。

一些大型国家级保护区,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四川的保护区等,已经面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

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如何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以下探讨几个切入点:1. 优化资源开发方式要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我们需要从开发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优化开发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例如,在煤矿、钢铁和水泥等工业领域,应该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排放标准的执行,以减少污染排放。

产业集群发展也是一种优化资源开发方式的方法,通过集约化生产和共享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建立全面的环保制度建立全面的环保制度是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统一的另一种途径。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环境责任和处罚,强化环境管理和监管,这些都是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在这个关键时刻,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指的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大规模的环境破坏已经成为现实。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且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然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自然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它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等方面。

自然保护不仅仅关乎我们个体的生存,更涉及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保护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的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

这种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低碳经济的转型。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边缘。

破坏栖息地、非法狩猎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因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栖息地、禁止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水资源的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已经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水的浪费、改善水的质量、保护河流和湖泊等。

《自然资源与环境》PPT课件

《自然资源与环境》PPT课件

3、积极治理土地,使废弃土地重新使用 在保护土地资源同时,积极治理和恢复已受破坏的土地.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此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如以色列、 沙特、埃及等国,在沙化、土壤盐碱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 定的成功经验,沙特:1965~1985年,耕地面积由原来的50万 hm2增加到117.5万hm2,增长了2.35倍.我##用的造林固沙 经验为世界瞩目,"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593.3万hm2造林 任务已超额完成,全国10%的严重沙化土地已得到初步控 制.
第八章 自然资源与环境
§8-1 人类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 1、概念
自然资源指的是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 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自然环境中, 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能 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满足人类当前和将来 需要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一部分,即自然界 中人类可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8-1 人类与自然资源
2、功能 <1>对气象的影响
全世界森林吸收CO2所放出的O2超过世界人口呼吸 所需氧气的10倍.平均每公顷森林每天吸收1吨CO2,因 此,森林大面积消长,足以影响大气的成分与结构,对大气 循环有重要作用,蒸腾<热带雨林每亩约蒸腾500吨水/年, 进入大气形成降雨>,有1/4~1/3降水来自蒸腾.
地区性森林大面积消长对该地区的气候影响很大. 例如,西双版纳,1949年森林复盖率69.4%,1980年减 30%以下,减少1136万亩,毁林37.9万亩/a,1974~1980年 毁林133.3万亩/a,##地区气候发生变化<除气象变化因 素外>,年均气温上升0.1℃,相对湿度下降1~2%;降水 量减少19.1~459mm;雾日减少13.9~16.3天/a,多雾是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50年代一年中雾日达166.3天, 占全年的45.6%;70年代减少到120.4天,占全年33%, 表明向##地区那样的干热气候演变.

环境法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律框架

环境法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律框架

环境法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律框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环境,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法律框架。

在本文中,将就环境法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律框架进行探讨。

一、环境法的概念和作用环境法是管理和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

它旨在确立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制度与政策,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环境法在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环境法的法律框架1.环境保护目标的法律规定环境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以确定环境保护的方向和重点。

法律框架中,应明确大气、水、土壤、生物种群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目标,并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的法律规定环境保护基本原则是环境法律框架的基石,它包括“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公众参与、责任追究、经济手段、科学决策”等原则。

这些原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准则和指导方针。

3.环境法律责任的规定环境法框架中,应当规定环境法律责任的界定和追究机制。

即对环境犯罪、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法律援引和惩罚,保护环境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需建立环境赔偿制度,明确环境损害的认定和赔偿责任。

4.环境管理机制的建立环境管理机制是环境法律框架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规划和环境审批等。

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监督、管理和评估各类环境活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确保环境法律的有效执行。

5.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制度在环境法律框架中应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和渠道,并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有助于加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提高环境保护的整体效果。

三、环境法在中国的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保护环境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不断加强环境法的制定和执行。

中国的环境法律框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支持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框架。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并的原因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并的原因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并的原因
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资源、矿产、土地等各种自然物质,而生态环境则是自然和人类共同生存的重要基础。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同时维护生态环境,防止破坏和污染。

1. 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森林、水资源、矿产、土地等。

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如果不加保护,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导致非可逆性损失。

因此,合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避免过度采取和浪费。

2. 维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增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渐加剧。

因此,为了确保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合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非常必要。

3. 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并的管理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的不可逆性损失。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世代的需求。

而且这种绿色发展模式也是现代社会的趋势,将有更高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并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国政府和人民不断探索,寻求更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自然资源开发的活动如采矿、伐木和土地开发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环境的恶化将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

自然资源开发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矿业、石油开采和能源开发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矿山开采会导致土地沉降和水源污染,伐木活动会破坏森林资源,能源开发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大量废弃物。

这些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无法逆转的,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巨大的人为问题。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责任。

我们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如水和空气等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们是维持我们生存的基本要素。

如果这些资源被过度开发或污染,将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面临的问题。

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挑战,导致健康问题和气候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自然资源,遏制环境破坏。

鉴于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平衡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只有强有力的法律才能有效地阻止不负责任的开发行为。

其次,科技创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开发商和研究机构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研究和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

例如,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可持续的农业方法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等。

此外,大众的环保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增加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促使个人和社区采取行动。

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些国家往往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出口和开采,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追求经济进步的同时,他们往往无法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平衡。

因此,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与环境合————————————————————————————————作者:————————————————————————————————日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整合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一、洪涝灾害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长江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包括:(1)水系特征: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

人为原因包括:(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中游地区)。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二、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干旱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常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干旱发生的时空范围较广,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易发生,如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

原因:干旱的形成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

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三、台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近中心风力超过12级,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

太平洋上发生的称为台风,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发生的称为飓风。

北半球以夏秋季节最为集中,主要源地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

影响:台风带来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

防治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

二是____________中北部洋面。

四、寒潮:概念——寒潮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过程。

分布——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带寒潮影响较小。

影响——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减灾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五、沙尘暴:概念——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中最强的一种。

分布——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最容易发生,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防治措施——防治沙尘暴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____ 、______ 、_________ _ 。

(3)干旱灾害在我国影响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

(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有哪些有益的方面。

答案:(1)、暴雨 (2)、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 (3)、春季夏季(7、8月) (4)、台风雨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带来大量水资源,同时降低气温,缓解酷暑。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1、地震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②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③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2、泥石流爆发的条件: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地势起伏大,坡度大。

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地质条件:多火山和地震,地壳运动强烈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建设护坡墙。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一、生态破坏:(1)、水土流失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 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破坏地表植被。

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土壤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②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a地形低洼;b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 c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③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4)、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①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②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沉降,沿海海水倒灌入侵,土壤盐渍化,水质恶化。

③治理措施:a控制抽取地下水;b实行雨季回灌;c跨流域调水(5)、赤潮①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②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③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④带来危害:a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 危害人体健康,c 影响海洋旅游业。

(6)、咸潮①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 a 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③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a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 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④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采取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水二、环境污染:“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海洋污染、核电站污染等三、资源短缺如:干旱缺水问题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②华北地区: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1)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量少③春耕需水量大.(2)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4)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西北风,降水量少②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5)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少,纬度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6)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四、全球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问题:(1)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它有氯氟烃等(2)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原因:①海面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⑵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3)产生原理: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而使大气温度增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产生原因: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大量的CO2 ②森林被子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4)解决措施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于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