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理念解读2017-08-22(无锡)(3)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编写的小学《科学》教材是一套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与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相接轨的、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新型教科书.教材全面、忠实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基本落实丁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教材能够用先进的课程理论、小学科学教育理论作为教材的编写指导,使新教材较充分地体现了国内外最新课程理论以及科学教育最新研究成果方面,体现了既有鲜明的中国科学文化特色,又能够紧密追踪国际科学教育理论前沿.一、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特色1、教材的编写模式不同于原教材“知识点+验证性实验”的模式,而是将知识、探究能力、情感与态度三条课程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注意到激发并呵扩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热情,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采用了单元式的结构框架,一个学期一个大的背景--即科学方法的训练,一个单元一个内容,形成了单元之间既然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结构.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现有机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促进思考与探究,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事物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单元的构建上,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统合各相关领域的知识,打破了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作为框架的常规.如《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空气,从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几方面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探究和关注,并以空气也是生命之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关爱生命、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和责任心。
教科书所涉及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背景,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产生对科学的亲近感.2、在活动的设计上,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探究作为逻辑主线之一螺旋上升式地贯穿全部教材并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实践后提炼、先操作后内化,体现了国际上先进的少年儿童科学教育理念--强化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弱化掌握学科知识在学习和评价中的地位.努力使学生通过亲历过程的方法理解科学知识,理解并掌握科学方法,体验形成态度价值观的核心因素--情感.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以说教的方式,而是首先以创设适合儿童特点的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3、在呈现方式上,采用了亲切可掬、优美亮丽的文字和画面,用了大量的图片代替了生硬的语言,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版式设计充分体现儿童的审美情趣,努力展现了与国际接轨的、面向现代化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教材风采.教材语言简练,表达方式多样,图文并茂,充满意趣,使学生有兴趣学,也一定能从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与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以下简称苏教版《科学》)是新世纪的第一套科学启蒙教材,这套教材的主要编写成员是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他们在深透理解《标准》的基础上,充分突现了科学启蒙教育的特点,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原序设计了教材内容的主线,力求使科学课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
仔细阅读品味,教材中折射出这样几条的科学教育理念:一、体现“大教材观”以往我们是这样的教材观:教材提供的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反复研究、精选出来的典型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内容神圣不可更改。
很明显,这种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的观念已不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了。
苏教版《科学》教材体现的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教材观:科学教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更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全部内容。
学生手中的课本只是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网”中一个有着特定意义的“结”,利用这个“结”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郝京华教授这样论述苏教版教材:“我们的《科学》教材是一种大教材,不仅仅是一本学生用书。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工具包,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学生的科学活动记录手册、配套的工具箱和相关的光盘录像等一系列供学生和老师使用学习资料。
”为此,教材组在编写教材的同时,还编写了学生《科学活动记录手册》、组织开发了相应配套的工具箱和光盘资料,以利于教师操作教材,并在教材中鼓励教师利用教材、开发教材、生成新的教材。
《科学》教材主编之一路培琦老师也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在使用我们教材的时候要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的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
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
”(路培琦老师语)因此,《科学》教材注重让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努力体现科学教材的本真意义:教材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资源,一种凭借,是开放的科学教育的起点。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一级上册 《3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一级上册《3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了解科学课的特点和意义,掌握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精神。
3. 提高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上好科学课”为主题,通过介绍科学课的特点、意义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课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对科学课有一定的兴趣。
2.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对科学课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学习风格:学生喜欢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本课将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重难点重点:了解科学课的特点和意义,掌握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难点:提高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课吗?科学课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3上好科学课》。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科学课的理解和认识。
(二)新课学习1. 了解科学课的特点(教师引导)同学们,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那么,科学课有哪些特点呢?(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科学课特点的理解。
(教师总结)科学课的特点包括: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等。
探究性是指科学课注重探究过程,让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实践性是指科学课注重实践操作,让我们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科学原理;综合性是指科学课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让我们全面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创新性是指科学课鼓励我们创新思维,提出新的想法和实验方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教材的整体结构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布局。
教材通常以单元为组织形式,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生命世界”这一单元中,教材从植物、动物的生命特征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这种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他们系统地构建科学知识体系。
二、教材的内容特点1、贴近生活实际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了大量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教学素材。
比如,在讲解“物体的运动”时,以常见的交通工具、体育活动中的运动形式为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注重探究活动苏教版教材强调通过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溶解”这一课题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从而得出溶解的相关概念和规律。
3、体现科学方法教材在内容编排中注重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如观察、比较、分类、推理等。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4、涵盖前沿知识虽然是小学教材,但也适当引入了一些科学前沿的知识和成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比如,在介绍宇宙科学时,提及了最新的天文观测技术和发现。
三、教材的呈现方式1、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图表和示意图,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同时,精美的插图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言简洁明了教材的文字表述简洁易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特点。
小学苏教版科学新课标
小学苏教版科学新课标# 小学苏教版科学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苏教版科学新课标,即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苏教版科学新课标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教育理念苏教版科学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新课标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科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以及技术与工程等领域,具体包括:1. 物质科学: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物质循环等。
2. 生命科学: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等。
3. 地球与宇宙科学:地球的结构、气象现象、宇宙的奥秘等。
4. 技术与工程:简单的技术原理、工程设计和制作等。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自主探究科学问题。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4.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方式苏教版科学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科学作品等。
3. 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六、课程实施建议1. 教师培训: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新编苏教版《科学》教材的编写理念与设计思路
新编苏教版《科学》教材的编写理念与设计思路作者:郝京华来源:《江苏教育》2019年第17期【摘要】编写理念和设计思路是编写教材的纲领。
在编写新编苏教版《科学》教材的过程中,编写组的指导思想来自对社会发展的洞察,对人的发展理论的领悟,对当代学习本质的理解和对知识价值的偏好。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好科学课。
【关键词】科学教材;编写理念;设计思路【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5-0007-04【作者简介】郝京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教授,新编苏教版《科学》教材主编。
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共有8套。
教材多样化的好处是能实现“殊途同归”,“同归”是指能实现国家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殊途”则体现为达标方式方法的不同,既包括教材组织方式的不同,也包括学生活动方式的不同,当然,各套教材在价值取向上也会各有侧重。
而所有的不同,都是教材编写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不同,这些指导思想可能来自编写者对社会发展的洞察,对人的发展理论的领悟,还可能来自对当代学习本质的理解或对知识价值的偏好。
为了使课程的五个台阶——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能尽可能地扁平化,即从最初编写者的理想到最终在学生身上的落实尽可能地保持内在的一致性,编写者有必要将教材的编写理念及落实理念的思路清晰地加以阐述。
一、对社会发展的洞察及应对有专家指出:“在21世纪的开端,从幼儿园到12年级学校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在校外环境中的教育活动,都是在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趋势中运行的。
因此,在课程规划当中,社会力量是特别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
”[1]教材编写组高度认同这一观点,我们对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其发展的社会因素做了分析,重点放在21世纪的社会变化及其对科学课程目标的影响方面。
我们从文献研究中发现,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在不断变化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作为众多教材中的一员,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套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它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在教材的编排上,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它采用了主题单元的形式,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生命世界”这个主题单元中,教材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进而了解生命的特征和生命的周期。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操作性。
这些活动包括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比如,在“物质科学”单元中,有关于溶解现象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观察盐、糖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从而理解溶解的概念。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地球与宇宙科学”单元中,关于月相变化的内容,教材会引导学生观察月相的变化规律,并思考其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也是一大亮点。
这些插图精美生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
比如,在讲解植物的结构时,清晰的插图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此外,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还强调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苏教版科学教材教材分析课件
三个面向:教材的基本思想
面向普通学生 的科学教材
精选了学生发展所必需 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面向普通老师 的科学教材
面向普通学校 的科学教材
设计了最基本的探究活 动。
准备了最基本的教学材 料。
四个提倡:教材理念
•提倡科学探究 •提倡多元目标 •提倡用教材教 •提倡过程评价
提倡一:教材突出了科学探究
• 同时,也由于经常依照科学方法从事探讨与 论证,养成了科学的思考习惯和运用科学知 识与技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经常从事科学性的探讨活动,对于经由这种 以探究方式建立的知识之本质将有所认识, 养成重视证据和讲道理的处事习惯。
• 在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时,持以好奇与积极 的探讨、了解及设法解决的态度,我们统称 以上的各种知识、见解、能力、态度与应用 为“科学素养”。
一个中心——核心思想“动手做”
• 以“动手做”的方式来培养科学素养
听,会忘记 看,会记住 做,才是理解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表达:科学的探究活动。
两个理论:建构教材的基石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是学生 自己在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不是接受老师的知识
– 聚焦——探究——交流——应用 – 曾希琦的三件趣事:关于影子的产生,六种使风车转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认识事物的 现象
认识事物变 化的现象
认识事物的 性质
认识事物的功 能和结构
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认识事物的 周期变化
认识事物变化 的一般规律
认识 系统 和平 衡
教材蕴含的五大目标:
科学知识 教材主体的基本载体 科学能力 教材和标准的培养核心 科学方法 贯穿教材始终的核心主线 科学意识 隐含其中、不断凸现 科学品质 最为终极的目标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2. 记录各个条件下绿豆种子的生长情况,分析影响植物 生长的因素。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土壤、水、温度计等。
1. 将绿豆种子分别种在土壤中、水中和温度不同的环 境中,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 程和生长条件,探究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 对自然界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自然科学知识
生物与环境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动植物的习性、 生长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 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 物的迁徙行为等。
物理与化学基础
涉及物质的变化、力的作用、光与 色等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例如, 水的循环、物体的沉浮条件等。
地球与宇宙
介绍了地球的结构、地貌特征,以 及太阳系中行星和其他天体的基础 知识。例如,地壳运动、日夜交替 等现象的解释。
2. 将水倒入玻璃杯中,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案例一:光的传播实验活动
01
3. 将玻璃砖放入水中,观察光线 在玻璃砖表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
02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活动,学生 可以直观地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现象的理解。
案例二:植物的生长实验活动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和生长条件,探究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实践与实验活动
实验操作
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 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观察力。例如,制作简易净水
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等。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 科技馆、动植物园等,以增强学
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项目式学习
鼓励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 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究 某一科学现象。例如,设计一个 环保项目、研究某一地点的地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实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理解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实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理解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事物的水平。
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理解的材料,目的是使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理解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由4课组成。
1.我们周围的土壤2.了解土壤3.肥沃的土地4.土壤的保护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理解。
本单元的重点是实行一次“种油菜”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自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镊子实行解剖和制作标本的简单方法:完成种子和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探究实验;连续记录下油菜生长各阶段变化的详细情况并实行资料汇总,总结规律,使学生对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奥秘充满浓厚的兴趣。
种植活动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会遇到很多有趣的问题,井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单元共分为4课。
1.植物和我们2.果实和种子3.根和茎4.叶和花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
这个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理解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理解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理解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学习 像工程师 那样
项目学习 像科学家 那样
高年级教材框架
五年 级上
光
热传递
五年 级下
显微镜下生命世界
生物的启示
六年 级上
生活中的化学
遗传与变异
六年 级下
神奇的能量
生物和栖息地
地表的变迁 地球的运动
化石 自然资源
水在自然界的 循
环 简单机械
探索宇宙
理想的家园
人体司令部 STEM
能力培养
项目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水
1.水是什么样的 2.玩转小水轮 3.盐到哪儿去了
空气
1.找空气 2.这里面有空气吗 3.空气是什么样的
动物与植物
1.形形色色的动物 2.多姿多彩的植物 3.动物·人
项目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天空中的星体 生活中的材料
光和影
项目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玩磁铁
动植物的家
打开工具箱
科学学习策略举隅
表象 支撑
运用实物模型、视频、图片等手段为科 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形象直观的表象支撑。 教材除了选择现成的价廉物美的学具外, 还自行设计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用具, 如月相仪、太阳高度仪等。
科学学习策略举隅
迁移 运用
科学的应用经常会对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
——温.哈伦
编写组在活动手册中设计了许多迁移运用 的作业,如一年级上册的“用双手创造” 单元中有关自然物与人造物概念的学习, 除了教材提供的把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物的 例子,活动手册上要求:再举几个把自然 物改造成人造物的例子。
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或多或少已经 有了一些和科学概念有关的前概念。这 些前概念有的与科学概念一致,有的却 有问题。 矫正有问题的前概念需要一 个过程,类比策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矫 正方法。
类比策略举例:
不少低年级的学生都认为,白天天上没有星星。为了矫正这一前概念, 教材运用了类比策略:让儿童用电量不一的小手电筒在天花板上模拟 星空,再例用如投: 影仪模拟阳光,儿童亲眼观察到满天的“繁星”如何在 “阳光”的照射下慢慢“消失”的,尽管手中的手电筒还开着。一段 时间后再问他们:白天星星到哪儿去了?他们不再说“星星睡觉了”, 而会告诉你:星星还在天上。
STEAM跨学科课程设计的研究
科学、数学和英语语言艺术中的实践的共同之处
电子虚拟情境、虚拟实验、增强现实方面的研究
02
十年磨一剑
在10年里,教材编写组对教材的使用情况作了深入的了解,积累了 很多经验教训;同时,还做了许多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验证性实验 研究。这些经验促使我们一直想编写一套更好的教材,此次编写、 修订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项目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中年级教材框架
三年 级上
空气的性质
三年 级下
植物的一生
四年 级上
动物大家族
四年 级下
冷和热
土壤与生命 植物大家族
常见的力 太阳 地球 月球
固体与液体 声音的奥秘 物体的运动 昆虫的一生
地球上的水资 源
材料的性质
简单电路
生存与环境
人的呼吸和消化 观测天气
岩石与矿物 繁殖
项目学习 像工程师 那样
科技改变世界 STEM
项目学习 像工程师 那样
项目学习 像科学家 那样
项目学习 像工程师 那样
项目学习 像科学家 那样
课程 实验
一、二年级的科学教材为新编教材,为 了保证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编写 组对教材初稿的所有单元都进行了小范 围的课程实验。编写组邀请每位执教者 针对每个活动内容与单元目标的吻合度、 每课的各个活动之间的连贯性、活动所 需物质材料的易取性、活动开展的方便 性、活动时间的合理性,以及教材文字 表述的可理解性等提供反馈意见。编写 组还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的方式了解教 学的实际效果,包括学生的兴趣表现、 概念理解、能力发展等方面。
科学学习策略举隅
直接 经验
考虑到小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直接经验 有限,教材提供了很多在真实情境中活 动的机会,如校园生物大调查、用自制 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阴影、养蜗牛、养 昆虫、栽小葱等。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可一位诺 贝尔奖获得者的观点:“我不反对依靠 文字增加自然知识,但这种通过文字对 自然的认识,如果在顺序上或数量上都 超过对自然的感性认识,人们所认识的 自然可能会面目全非。”
在一年级下册的“石头与泥土”单元中,教材安排了玩泥巴、玩沙子 的游戏,是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认识泥土、沙子等物质的特征。
在“动物与植物”单元,有一系列的“猜谜”游戏:或通过叫声,或 通过动作,或通过局部的图片让儿童认识动物的外部特征。
科学学习策略举隅
类比
“21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学科思维” ——D.帕金斯
课的结构和呈现方式(以昼夜变化内容为例)
民国《自然》教科书
课的结构和呈现方式(以昼夜变化内容为例)
苏教版《科学》教科书
单元以主题的形式展开 课是一组具有内在逻辑结构次级主题
1.水是什么样的 2.小水轮(机械能、技术与工程…) 3.盐和糖哪儿去了
苏教版《科学教材》活动设计原则
• 与单元目标的匹配 • 简单易行 • 儿童喜欢 • 价格低廉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 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 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拉尔夫.泰勒
科学学习策略举隅
科学 探究
指向科学知识的探究属于科学史上重要 而经典的“重演—再现”,这样的探究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习科学探究 的方法与程序,教师也容易掌控。一般 而言,课堂探究多为“良构”,即探究 的路径、方法是清晰的。考虑到课堂教 学时间的限制,教材将这类“良构”的 探究根据儿童认知的可能性分配给了一 些重要的科学知识,如“种子萌发的条 件”、“溶解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等。 同时,也提供了“非良构”探究的空间。
2017版《课标》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
1. 起始年级下延至一年级 2. 明 确 定 义 了 科 学 素 养 3. 增加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4. 围 绕 大 概 念 选 择 内 容 5. 具 体 内 容 体 现 进 阶 性 6. 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
儿童为什么应该学习科学?
教材和课标的关系
严格遵循
科学学习策略举隅
科学 游戏
研究性游戏是让儿童在游戏中有所发现 的探究。这种学习策略主要是针对低年 级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还不可能做较 规范的科学实验,还不知道什么是变量 控制,什么是数据分析。
研究性游戏举例:
一年级上册“走进科学”单元的滚小球活动,就属于研究性游戏。让 一年级学生在滚小球的游戏中任意发现,教材只在斜坡的不同高度标 了两个点作为提示。
教科书的中观组织(单元的结构)
1、按课程内容领域(物质科学领域、生 命科学领域、地球与空科学领域、技术 与工程) 2、按科学思想
• 什么是科学(技术) • 世界是物质的 • 物质是变化的的 • 变化是有原因的,有规律可循
教科书的中观组织(一年级上册)
走进科学 用感官观察 用大脑思考 用双手创造
——什么是科学、如何做科学、科学技术的功能
关注人文情怀的体现
关注实验记录的变式
• 课本
• 实验 记录
关注专项学习的区别——科学探究
关注专项学习的区别——工程实践
关注专项学习的区别
专项学习采用螺旋式上升是指 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 的学科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 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 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分年段要求
为什么会有不同版本的教材 ?
原因1:达标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原因2:课程价值取向的差异(科学概 念、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 运用…)
原因3:对儿童年龄特征的把握
原因4: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差异
教材 整体 框架
教材 整体 框架
按照课程内容及其他课程目标,如科 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 境等,本教材一共设置了56个单元, 按年段排列了75个课程内容,包括: 主题单元+专项学习+STEM+科学阅读+ 实验册+工具箱+网站资料+教师用书+ 光盘资料,形成完整体系。本套教材 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重视科学思维 的培养,关注概念与情境可能存在的 关联,力求达到知识与经验的平衡。
年级
一年 级上
走进科学
1.小小科学家 2.小小工程师 3.上好科学课
一年 级下
石头和泥土
1.石 头 2.玩泥巴 3.沙子与黏土
二年 级上
关心天气
二年 级下
力与运动
用感官观察
1.认识感官 2.感官总动员 3.借助工具观察
用大脑思考
1.做个小侦探 2.暗箱里的秘密 3.树叶变黄了
用双手创造
1.自然物与人造物 2.衣食住行的变化 3.轮子的故事
教材基本理念
• 关注科学本质的渗透 • 关注学习策略的多样 • 关注人文情怀的体现 • 关注实验记录的变式 • 关注专项学习的区别 • 关注科学史纲的阅读
关注科学本质的渗透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科学本质的基本内涵
科学 本质
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科学家应努 力识别并避免偏见; 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象和创造 力的结合; 科学发展受社会及文化的影响。
如果为促进学生思考而进行教学是一 个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那么这些 教学材料以及教学策略必须编入整体 结构中,如果只是做一般性的融合, 那是远远不够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 教材编写理念解读
主讲人: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 曾宝俊
目录
01 科学教育领域的发展 趋势和重大变革
02 苏教版《科学》教材 的基本理念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