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docx

合集下载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策略与教育公平促进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策略与教育公平促进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策略与教育公平促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策略,并分析其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资源数字化与共享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与共享。

通过将教材、课程、教案等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可以实现资源在各个学校、教育机构之间的共享,解决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同时,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还能够使学生在线学习,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建立高效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与共享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宽带网络与设备保障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需要有强大的宽带网络和设备保障。

只有拥有稳定、高速的网络,学校和教育机构才能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实现线上教学、远程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同时,适当增加设备配备,如计算机、平板电脑等,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条件,减少信息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教师培训与信息素养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一支具备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

因此,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介绍、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线上教学环境的创建等。

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四、个性化教育与智能化评价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个性化教育。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案,满足个体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此外,智能化评价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策略。

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

五、加强合作与交流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共享教育信息化的经验与资源。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策略研究(合集五篇)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策略研究(合集五篇)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策略研究(合集五篇)第一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策略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研究随着国家对经济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教育的公平均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已经关系到全国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一、什么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呢? 教育公平就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是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和原则。

教育均衡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需求和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二、目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不均衡的现状第一、群体间受教育机会不公平、不均衡。

一是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的个体受教育机会不均;二是家庭社会地位和背景不同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均。

三是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受教育机会的不均。

五是不同民族之间受教育程度不均。

第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不均衡。

首先表现在区域间失衡。

我国教育失衡既表现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也表现在同一地区内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其次表现在城乡间失衡。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子女获得教育机会和享受到的资源绝对是不一样的。

最后表现在校际间失衡,同一个地方,学校资源的配置成不均衡状态。

三、教育信息化是解决教育不公平、不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信息化对区域教育均衡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共享,使经济落后地区也能有拥有和发达地区同等的教育资源。

这对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扩大教学规模,客服传统教育的众多局限,为更多的人,尤其是偏远和欠发达的孩子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同群体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不同的方式得到学习的机会。

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策略1、开展制度创新,建立教育机制均衡,是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首要的政策选择。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docx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docx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2016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市八一学校师生时谈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冇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加近年来,国家为了推进教冇公平的实现,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冇资源的失衡,不可避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疗要总向公平,必须在发展中逐步实现,而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无疑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岀来的,伴随"信息髙速公路”而出现。

曰教育信息化不能等同于网络化或计算机化,它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XX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在教育领域全而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冇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教冇信息化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教学信息化”,二是“信息大数据”。

在教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全而、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带给学生与书本文字不一样的体验,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来讲,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与对称》一节时,要求学生画岀几何图形绕某一点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 度后的图形。

有学者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用学具为学生展示旋转过程,发现很难把旋转前后的位宜关系讲解淸楚,进而学生难以掌握。

后来有学者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图形绕点旋转后的运动过程和最后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这样学生便能淸楚宜观地观察图形旋转的变化轨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与空间思维能力,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的理解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画出图形绕点旋转一迫角度后的图形。

相比之前用学具比划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动画演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冇体系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已经过时的做法上,这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变得很被动,导致学生的吸收率直接低于30%。

伴随着“人工智能”战略的提岀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一场基于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教育改革扑面而来。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研究一、教育信息化概述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最后,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跨地区、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三、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信息化可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各地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同时,网络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们。

此外,教育信息化还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优质的教学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公平性。

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教育信息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得各地区的教育机构可以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从而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优质的教学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最后,通过普及网络教育,扩大受教育的群体范围,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教育信息化在各地区的实施状况当前,我国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实施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较高。

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限制,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还面临诸多挑战。

六、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尽管教育信息化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技术问题是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例如,网络安全问题、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问题等。

其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摘要:教育公平发展一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期盼的愿望。

本文从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外延出发,主要从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基本现状进行仔细地分析,阐明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然后从建立教育制度均衡机制、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方面谈谈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抓住教育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机遇,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对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分析教育公平就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

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在战略层面,2007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首次以报告的形式将教育公平确立为我国的国策。

随后,教育公平的概念多次在国家的发展规划和重大决议中有所体现。

2010 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到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013 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在 2020 年基本实现国家教育均等化。

各省级相关部门为响应中央的号召,也纷纷出台推进教育公平的相关政策。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公平的意义1.教育信息化推进了教育渠道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除课堂教学以外更多形式的教育渠道,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提供了更加多元、更加便捷的平台,教育信息化使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形式在传统单一的人与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形成了人与机器、“人-机器-人”的教学形式,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新的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也将出现,如人与物的教学形式,等等。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摘要: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期盼的愿望.本论文从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外延出发,主要从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不公平发展的基本现状进行仔细地分析,阐明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根本途径,然后从建立教育制度均衡机制、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方面谈谈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的公平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拓宽受教育的渠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个性化学习和管理,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

关键字: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的不断向前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发展不均衡问题也十分显著。

基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1】。

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技术条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和改革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2】。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优势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中。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走向公平的必由之路。

1.实现资源共享和机会均等信息化在资源配置方面有着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突破时空的界限和信息的高速流动,借助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打破优质教育资源被少数地区、少数学校垄断的局面,使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所有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同等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一般认为,教育公平分为起点、过程和结果均等三个层次。

远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之间的示盾,只要达到基本的条件,就有可能实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相对公平,它可以通过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受教育者适时提供补偿教育,使他们获得公平的教育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2016 年9 月9 日,习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市八一学校师生时谈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近年来,国家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失衡,不可避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要走向公平,必须在发展中逐步实现,而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无疑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伴随“信息高速公路”而出现。

[2]教育信息化不能等同于网络化或计算机化,它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XX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教学信息化”,二是“信息大数据”。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带给学生与书本文字不一样的体验,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来讲,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与对称》一节时,要求学生画出几何图形绕某一点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 90 度后的图形。

有学者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用学具为学生展示旋转过程,发现很难把旋转前后的位置关系讲解清楚,进而学生难以掌握。

后来有学者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图形绕点旋转后的运动过程和最后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这样学生便能清楚直观地观察图形旋转的变化轨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与空间思维能力,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的理解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画出图形绕点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相比之前用学具比划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动画演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传统的教育体系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已经过时的做法上,这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变得很被动,导致学生的吸收率直接低于 30%。

伴随着“人工智能”战略的提出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一场基于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教育改革扑面而来。

这场改革深刻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革,重新定义师生的成长模式。

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使得教育教学更能接近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

在学校教育中,数据成为教学改进最为显著的指标。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识字率、出勤率、作业的正确率等是最能说明教学效果的。

这些具体的数据经过专门的收集、整理、分析就成为大数据。

近年来,兴起许多网路在线教育,这使教育领域中的大数据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大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利用大数据,找到有用信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例如美国的“纽顿”公司,联合培生集团共同发布了利用大数据的适应性学习系统——“有学者的实验室/高手掌握”,此系统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确保学生以最高效的方式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并且降低了教学成本。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进行,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支点,信息大数据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二)有学者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在有学者国,教育信息化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后期。

1981 年,有学者国教育部派代表参加了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1982 年,教育部决定在 5 所大学的附属中学进行计算机教育试验工作,至此拉开了有学者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的序幕。

在这一阶段,计算机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进入到课堂。

第二阶段,即 2000 年至 2009 年,2000 年 10 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标、任务及一系列信息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等。

在这一阶段,以网络教学为主要特征。

第三阶段,即 2010 至今,国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使用,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大量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纵观有学者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

而且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的关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也有人提出,教育信息化拉大了数字鸿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但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有学者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1.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内部公平处于古代的师生关系,孔子和他的学生是最典型的例子,“尊师重道”是主旋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主流是“以教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相应地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

在今天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知识的获取不单单靠教师的直接灌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师交流互动,主动参与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与融洽。

另外,教育信息化也被广泛运用到教学管理中。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为垂直型管理模式,利用多样的教育信息化传递方式,传统模式变革为水平模式、双向交互型模式,并趋于成熟,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民主化和透明化。

2.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外部公平教育不是独立的一个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要素,教育的改革需要社会其他部门的合作与支持。

如中国XX围绕国家“三通两平台”总体规划而打造的教育平台——“XX”,是面向中小学生师生和家长推出的一款集在线教育学习及家校互动沟通为一体的手机软件。

利用“XX”平台,家长们都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加强了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为学校、家庭与学生创建了一个科学、高效、智慧的家校互动平台。

平台内的各种最新教育资源与教育资讯能实时共享,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交流互动,打破了区域之间的教育差异,让每一位受教育者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形成了现代信息技术XX相结合的学习新模式。

3.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不公平问题由于历史文化、经济条件的差异,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例如有学者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都造成了教育的不平衡。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水平高、交通便利的地区,把现代信息技术大力运用到教学与教育管理中,促进了教育的蓬勃发展;而经济落后、环境闭塞的ft区学校,难以有机会接触相关的信息技术,导致教育发展缓慢,成为了“弱势群体”,继而拉大了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鸿沟及在教育不平等中的表现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不同造成的“信息落差”和贫富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乏者之间的差距”。

[3]通过相关研究发现,近年来,这种差距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日益扩大,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一)不同性别学生间的不平等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各种计算机软件更能吸引男孩子的兴趣,比如一部分游戏总是以暴力制胜来获得道具作为激励手段,女孩子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意愿远远低于男孩子。

为了了解有学者们班学生对计算机的感兴趣情况,有学者特地在他们上信息技术的课堂逛了逛,发现大部分男孩子在主动使用计算机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且几个孩子还在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某个 GIF 动画是如何制作的等等;而另一边女孩子在干什么呢?有的三五成群,讨论某个明星的花边新闻,有几个女同学趁着老师不注意,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

男女同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等教育中,女孩子参与计算机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了,因为在基础教育中,女孩子对信息技术这方面的内容就没有浓厚的兴趣。

长此以往,女性在信息时代中就处于了不如男性的不利地位。

(二)不同智力学生间的不平等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都是有差异的。

在学校教育中,始终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显示出在某一领域的天赋。

同一个学习内容,不通过学生掌握的程度与效果就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一节内容是《使用有学者的电子邮箱》。

考虑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 QQ 号,使用 QQ 邮箱收发信件也就比较方便。

这节课的流程简单地分为了四步:第一步,登录QQ,进入 QQ 邮箱的界面;第二步,进入写信模式;第三步,在收件人一栏中输入老师的邮箱,主题栏写好已拟定的题目,正文框内写信;第四步,点击发送,完成。

有学者一边演示,学生一边操作,但是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几个人成功向有学者发送了邮件,究其原因,有的同学遗漏了收件人邮箱,有的同学没写主题,还有的在一开始就没找到 QQ 邮箱的界面。

而完成本堂课学习任务的同学,已经能自己钻研,向老师发送了文件和图片等其他附件,这部分同学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懂得举一反三。

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异,会导致大家在信息技术使用上的不公平。

(三)不同社会背景学生间的不平等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投入,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并不能享受到教育信息化。

就有学者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把他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是“网虫”,家里有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每天都有上网的机会;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是“E 族”,他们用父母的平板电脑或手机等设备,偶尔上上网,查查资料;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是“网络绝缘人”,他们没有机会接触网络,因为家庭贫困,没有资金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上网设备。

[5]有的课程需要学生课前自行收集资料,这对于有相关设备的同学来说就太容易了,相反,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只能听其他同学侃侃而谈,这部分同学在教育信息化中就被剥夺了竞争的权利。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过程中的的影响因素(一)学校层面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配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必然的。

但很多学校的设施显然成为了一种摆设,只是偶尔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

如今,在条件稍好的农村中小学也配备有信息技术教室,经调查发现,很多教室里的计算机并没有联网,学生上课也只是简单地打字、画画等,而如果能够联网学习,相信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下,学生定能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

在一些偏远的ft区,由于信息闭塞、地理环境恶劣等因素,无法为学校添置硬件设施,这给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加剧了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由此来看,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是影响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教师层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践行人,但真正要把信息化落到实处,难度较大。

有的教师已经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如果让他们接受一套新的东西,而且短时间内使用了也未必有明显的效果,那干脆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