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f685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4.png)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用呼吸机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病人肺的呼吸功能,称为机械通气。
【目的】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要求。
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3.减少呼吸肌的做功。
4.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5.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
【适应证】1.严重通气不足:如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中枢性呼吸衰竭如麻醉药中毒、呼吸肌麻痹等。
2.严重换气障碍同时合并通气功能障碍:如老年人肺部感染、婴儿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水肿给氧无效时。
3.其它:胸部和心脏手术、严重胸部创伤时预防呼吸衰竭。
【禁忌证】凡是病人出现呼吸衰竭,都应进行机械通气。
严格上讲,用呼吸机治疗没有绝对的禁忌证。
对于一些特殊疾病,需要采取一定的必要措施才能进行机械通气或采取特殊的通气方式,否则给病人带来不利。
以下情况属于相对禁忌证。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肺气肿合并心肌梗死。
4.心肌梗死继发的呼吸衰竭。
【呼吸机的种类和选择】机械通气装置即呼吸机,有如下类型:1.定容型(容量转换型) 能提供预定的潮气量,通气量稳定,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小,适用于气道阻力大、经常变动或无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压型(压力转换型) 输送气体到肺内,当压力达到预定数值后,气流即中止。
其潮气量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较大,但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适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较轻的患者。
3.定时型(时间转换型) 能按预定吸气时间送气入肺。
通气量一般较稳定,具有定容和定压两型的一些特点。
4.高频通气机能提供大于正常呼吸频率2倍以上而潮气量小于解剖无效腔的机械通气方式。
用于不适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外科手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治疗。
5.简易球囊式呼吸器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低廉。
由于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参数不易掌握。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298a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b.png)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机械装置给予病人持续、正压的气道通气,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和危重病人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重症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等。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主要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内容。
一、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机械通气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慢性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常见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源性肺水肿、严重的肺炎等疾病。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主要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 大面积烧伤或创伤:大面积烧伤或创伤可能导致胸部压力增高,从而影响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可改善呼吸衰竭症状。
3. 麻醉和手术: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通过机械通气可维持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
二、机械通气的模式机械通气的模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病情判断,选择合适的模式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其中一些常用的模式包括:1. 控制通气(CMV):通气模式中最常用的一种,通过设定好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机器可以为病人提供固定的通气。
2. 辅助控制通气(ACV):在控制通气的基础上,鼓励患者主动的呼吸。
3. 压力支持通气(PSV):在每一次呼吸开始时,机器会提供一定的压力,辅助患者呼吸。
4. 增强压力通气(APV):与PSV类似,但是在每次呼吸开始时提供的压力比PSV更高。
三、机械通气的机器和装置机械通气的机器和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呼吸机:呼吸机是机械通气的核心设备,可以调节和维持氧气和空气的流量、潮气量和呼吸频率。
2. 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管道用于输送气体到病人的呼吸道。
3. 面罩和气氛:面罩和气氛是用于给予病人氧气和空气的装置,可以通过这些装置调整氧气浓度和湿化气体。
四、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机械通气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操作,需要严格的监测和管理。
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气源感染: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面罩,保持机器的清洁和消毒。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8cc3a17cd184254a35354f.png)
压力支持通气
通气模式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
患者开始吸气时,呼吸机提供预设 气道正压,以帮助患者克服吸气阻 力,在预设触发灵敏度和吸气压力 支持水平情况下,患者自己控制呼 吸频率,吸、呼气时间,并与支持 压力一起决定吸气流速及潮气量。
自主呼吸模式
包括吸气和呼气触发灵敏度(需高速动态阀)
压力参数及其符号
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Pair/Plung不一致)
是一个动态物理参数,波形、光柱:Ppeak , Pplateau, Pmean( cmH2O或kPa)
辅助-控制通气
(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 A-CV)
CV和AV的有机结合,既允许患者建 立自主呼吸频率,又可在自主呼吸 频率低于预置的呼吸频率时,呼吸 机自动提供呼吸补充。
通气模式
间歇指令通气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IMV)
呼吸机触发
时间触发
患者触发
压力、流速触发
控制(Control)
▪容量控制(定容) ▪压力控制(定压)
切换(Cycle)
▪时间切换 ▪容量切换 ▪流速切换
常用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 辅助通气 辅助-控制通气 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控制通气
(controlled ventilation, CV)
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 PCV)呼吸机按照预置的频率和吸气压力工作。
辅助通气
(assisted ventilation, AV)
是在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吸气时, 呼吸机提供部分通气支持。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6af2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2.png)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什么是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装置将气体输送到患者呼吸道的过程,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急救室和手术室等临床环境中。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机械通气通常用于以下病情:1.严重呼吸困难,无法通过自主呼吸维持呼气气体2.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改善3.严重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4.手术后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在这些情况下可有效提供气体交换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1.定期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吸机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等。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机参数是否合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2.保持气道通畅: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需要保持气道通畅,护理人员应定期吸出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
此外,还需定期更换呼吸机导管,防止导管堵塞。
3.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气末正压等。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及时报告医生。
4.定期更换呼吸机配件:呼吸机配件包括呼吸机导管、呼吸机面罩等。
这些配件应定期更换,以避免感染风险和配件损坏导致机械通气的效果变差。
5.合理控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控制是机械通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以保持合理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6.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机械通气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气胸、肺炎、肺栓塞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7.定期调整吸入氧浓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调整呼吸机的吸入氧浓度,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氧饱和度。
8.定期进行床边负压吸痰:床边负压吸痰是一种有效的吸痰方法,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吸痰技巧,并在需要时进行床边负压吸痰。
9.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机脱机条件:呼吸机脱机是指从机械通气过渡到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ffb7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1.png)
处理: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通气参数;
如自主呼吸频率不快可用MMV模式并设置合
不张、肺栓塞、支气管痉挛,循环功能改变,精神因素,机
械通气早期不适应等。处理原则:人机对抗严重者,首先让
病人脱离呼吸机,用简易呼吸囊通气。检查呼吸机及管路,
查体特别是胸部体征,胸片及血气分析等。排除呼吸机故障,
处理人工气道问题,调整呼吸参数;针对病人情况适当处理
如:做好心里护理,应用镇静、镇痛、肌松剂、降温、解痉, 胸穿抽气或置管引流等。
担了大部分呼吸做功。和完全自主呼吸相比:获
得相同潮气量时病人做功较少,相同的吸气强度
获得较大的潮气量。常单独或和其他模式配合用 于撤机。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 起辅助呼吸作用。病人通过持续正压气流或 启动按需活瓣系统进行吸气,正压气流大于 病人吸气气流;同时对呼出气流给予一定的 阻力,使吸气期和呼气期的气道压均高于大 气压。
3、人机对抗: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不配合。患者烦 躁不安,自主呼吸频率过快,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升 高,PaO2降低,PaCO2升高。呼吸机频频报警,气氛紧张。 人机对抗常见原因有(1)呼吸机调节不当或失灵;(2)人 工气道问题如阻塞,漏气及位置错误等;(3)患者本身的 原因:频繁咳嗽,发热、抽搐、疼痛、烦躁、发生气胸、肺
肺功能的监护(1)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开始后30min应作 首次血气分析,尽可能应用较低的吸氧浓度,而使PO2维 持在8.0PA(60mmHg);PaCO2为观察通气的指标,但不 急于使PaCO2恢复至正常,最好维持在5.33~ 6.67kPa(40~50mmHg).(2)呼出气监护:有些呼吸机有 CO2分析仪,可监测呼气末的二氧化碳浓度以间接了解体内 的二氧化碳变化(正常人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约5%).(3) 呼吸功能监护:机械通气时需监测潮气量、肺部顺应性、 吸气峰压、气道阻力、吸氧浓度等,应用现代呼吸机可在床 边迅速读出这些指标.(4)胸部X线片:可帮助确定插管 位置、发现肺水肿及并发症(气胸、皮下气肿)、发现肺 部感染、肺不张等,胸部创伤性检查后,应常规摄胸部X线 片;(5)血流动力学监测:测定心输出量以监测血容量及选 择最佳PEEP,并可测定肺动脉楔压.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小讲课护理课件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小讲课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24bf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e.png)
适时调整面罩的松紧度,定期 放松面罩,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胃胀气的处理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慢呼吸, 减少吞咽气体的机会。
漏气的处理
检查面罩的贴合度,根据患者 面部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面 罩,确保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CHAPTER
无创机械通气的发展趋势
普及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 康需求的提高,无创机械通气将 逐渐普及,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 呼吸状况和意识状态,以 便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无创 通气护理。
准备设备和物品
确保无创呼吸机、面罩、 管路等设备完好,并准备 必要的护理物品,如消毒 液、纱布、胶带等。
患者及家属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无创通 气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以增加患者 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护理过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创机 械通气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风险,减少心血管事 件的发生。
总结词
避免呼吸衰竭发生
详细描述
无创机械通气可以避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出现呼 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降低患者因并发症而死亡 的可能性。
CHAPTER
护理前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常见不良反应
口咽干燥
由于通气过程中使用面 罩,可能导致患者口咽 部水分蒸发过快,引起
口咽干燥。
面部压伤
胃胀气
漏气
长时间佩戴面罩可能对 脸部皮肤造成压迫,导
致面部压伤。
通气过程中患者可能因 吞咽气体而引起胃胀气。
面罩与面部贴合不紧密, 导致漏气现象。
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口咽干燥的处理
定期给患者喝水,保持室内湿 度适中,避免过度通气。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fb171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3.png)
气道压高限报警
原因 呼吸机回路或气道原因 :咳嗽、分泌物堵塞、气 道阻力大,气道痉挛。管道扭曲、呼吸机回路积水,气管插管位置改变(单侧肺通气) 人机对抗 :呼吸机与病人的自主呼吸不协调 人为因素:高报警限设置过低、潮气量、每分钟 通气量设定过大 呼吸机自身原因 :呼吸机吸气阀或呼气阀故障,压力传感器损坏
通气模式的定义
机械呼吸类型可分为四类:指令(控制)、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 由什么来触发通气,通气期间吸气流速由什么来限制,通气由什么来切换。所谓机械通气模式,实际上就是指令,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和不同组合。
时间触发: 定时改变,机械通气频率与病 人无关 流量触发:气道内持续气流的改变 触发敏感度1~3L/min 压力触发:气道内压力的改变触发 触发敏感度 -0.5~-2.0cmH2O
压力预置型通气的缺点
输出的潮气量是一变量,依病人肺功能的改变而变化: 气道阻力 (A) 肺顺应性 (B)
容量预置型通气的优点
潮气量保证,不会因肺功能改变而发生变化
V
P
定压型通气:潮气量减少
定容型通气:压力增加
P
V
顺应性
容量预置型通气的缺点
可致高气道峰压——发生气压伤 所设定的吸气流速可能会不能满足病人所需 吸气流速的不协调增加了病人呼吸肌的做功, 可导致: 病人不舒适 气体交换受影响
0
PEEP
CPAP
持续气道正压CPAP
吸气期CPAP恒定的正压气流>吸气气流,使VT增加,吸气省力。呼气期起到PEEP的作用。
压力控制通气(PCV)
预设气道压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气流快速进入肺,达预设压力水平后,维持恒定的预设压力水平直至吸气末。
PEEP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fd472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5.png)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在不需要插管的情况下,通过面罩或鼻罩将气道压力传递给患者,以改善或维持其呼吸功能的方法。
它能够在某些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二、无创机械通气的适应症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2:心力衰竭合并高碳酸血症3:呼吸性酸中毒4:预防呼吸肌疲劳5:重度肺炎合并低氧血症6:窒息的预防与治疗7:休克伴有低氧血症三、无创机械通气的禁忌症1:心肺骤停2:气胸并没有引流管或其他压力降低方法3:严重的面部外伤4:食管瘘或未愈合的外科切口5: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如高度不稳定的心绞痛、严重心律不齐等6:无法配合固定面罩或鼻罩使用的患者7:无法保障患者的人工通气安全性的情况四、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方式1:口鼻面罩2:鼻罩五、无创机械通气的模式选择1: S/T模式2: PSV模式3: PSV-ST模式4: CPAP模式六、无创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1:皮肤损伤2:干扰睡眠质量3:胃胀气与呕吐4:非刺激性气道分泌物的增加5:非刺激性鼻腔分泌物的增加6:吸气气流感冒症七、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1:正确选择面罩或鼻罩,保证密封效果2: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合作意愿3:定期更换与清洁面罩或鼻罩4: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5:注意防止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6: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病情宣导八、附件:无创机械通气的操作步骤演示视频法律名词及注释:1:无创机械通气:采用一种不插入人体气道的方式,通过面罩或鼻罩,将气道压力传递给患者,改善或维持其呼吸功能的方法。
2:适应症:指使用特定治疗方法或药物时,该治疗方法或药物能够有效治疗该病症的情况。
3:禁忌症:指使用特定治疗方法或药物时,该治疗方法或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严重的副作用的情况。
4:模式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机械通气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通气效果。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中华重症医学分会2024)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中华重症医学分会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344b9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e.png)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24年)引言重症医学是探讨危重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重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学科。
器官功能支持是重症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机械通气从仅作为肺脏通气功能的支持治疗起先,经过多年来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呼吸机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涉及气体交换、呼吸做功、肺损伤、胸腔内器官压力及容积环境、循环功能等,可产生多方面影响的重要干预措施,并主要通过提高氧输送、肺脏爱护、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成为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
机械通气不仅可以依据是否建立人工气道分为“有创”或“无创”,因为呼吸机具有的不同呼吸模式而使通气有众多的选择,不同的疾病对机械通气提出了具有特异性的要求,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循证医学数据的增加使对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更加趋于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在这种条件下,不难看出,对危重病人的机械通气制定规范有明确的必要性。
同时,多年临床工作的积累和多中心临床探讨证据为机械通气指南的制定供应了越来越充分的条件。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为基础,采纳国际通用的方法,经过广泛征求看法和建议,反复仔细探讨,达成关于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方面的共识,以期对危重病人的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
重症医学分会今后还将依据医学证据的发展及新的共识对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进行更新。
指南中的举荐看法依据2024年ISF提出的Delphi分级标准(表1)。
指南涉及的文献依据探讨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举荐看法的举荐级别依据Delphi分级分为A E级,其中A 级为最高。
表1 Delphi分级标准举荐级别A 至少有2项I级探讨结果支持B 仅有1项I级探讨结果支持C 仅有II级探讨结果支持D 至少有1项III级探讨结果支持E 仅有IV级或V探讨结果支持探讨课题分级I 大样本,随机探讨,结果清楚,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错误很低II 小样本,随机探讨,结果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的错误较高III 非随机,同期比照探讨IV 非随机,历史比照和专家看法V 病例报道,非比照探讨和专家看法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选择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是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
机械通气有创通气的实施和护理
![机械通气有创通气的实施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97cb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e.png)
呼吸机主要构成
1 基本构造:发生器(压力或气流发生两类型)和回 路(单或双管两种)
2 附属构造:湿化器、雾化器,空氧混合器 3 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道压)报警
装置:(压力上、下报警,窒息报警)
机械通气临床治疗目旳
1 纠正低氧血症 2 纠正二氧化碳蓄积 3 降低全身和呼吸功氧耗 4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5 为镇定药和肌松剂旳应用 6 维持胸壁稳定性
呼吸机旳常用分类
1 合用对象 (1) 婴儿呼吸机 (2) 小儿呼吸机 (3) 成人呼吸机
2 吸、呼相切换方式 (1) 定压型: (2) 定容型 (3) 定时型 (4) 混合型
撤机环节
➢断开呼吸机与病人旳连接 ➢关闭气源 ➢关闭主机开关 ➢关闭电源
第三部分 机械通气旳护理
VERY IMPORTANT!
l 人工气道旳护理 l 呼吸机及管道护理 l 心理护理
呼吸机及管道护理
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多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
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刻度范围内。 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5℃。
吸痰管受阻
1.气管导管与气管成角。 2.导管或气管内痰栓。 3.支气管痉挛。 4.导管脱出气管。 5.吸痰管在气管分叉处受阻。 6.吸痰管已达最大深度。
气管内吸痰不佳
1.气管粘膜损伤。 2.缺氧加重。 3.肺不张。 4.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 5.心律失常。 6.支气管痉挛。 7.痰栓。
气道湿化、温化
气管导管旳护理
气管导管旳护理
1 统计插管旳措施、途径、插管深度、套囊充气量、插 管过程中及插管后病人旳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 损伤气管粘膜,及时发觉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经常变换头位,以免颈项强直、体表压伤及咽喉损伤。 4.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5.保持旳导管正确位置,不前倾,也不后仰,以免导管 移位阻塞气道或压迫气管壁引起气管粘膜坏死。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ff6a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4.png)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1. 简介1.1 定义:无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口鼻面罩或鼻罩,将氧气和正压通气应用于患者的呼吸道,以改善呼吸功能和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方法。
1.2 优势:相比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具有以下优势:- 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合作性- 降低氧气护理的费用- 减少患者住院时间2. 适应症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急性加重期- COPD在基线状态下的通气障碍2.2 心力衰竭- 心衰伴有CO2潴留或通气不足2.3 肺水肿- 不伴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急性肺水肿2.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中度至重度SAS患者无法耐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 无法接受或无法持续使用CPAP治疗的SAS患者2.5 其他适应症- 严重哮喘- 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 重症肌无力等3. 设备选择与应用3.1 设备选择- 正压通气机: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正压通气机器。
- 口鼻面罩或鼻罩:根据患者的面部形态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面罩。
- 雾化器: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是否需要雾化治疗。
3.2 使用方法- 将患者舒适地安置于床上或椅子上,保持正确的体位。
- 适当调整面罩或鼻罩,确保与面部的贴合度。
- 设置合适的正压通气机参数,包括压力、流量和氧气浓度等。
4. 患者监测与护理4.1 监测指标- 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SpO2)监测患者的血氧水平。
- 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正常。
- 平均气道压: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正压通气机的平均气道压。
4.2 护理措施- 定期检查面罩或鼻罩的密封情况,确保气密性。
- 定期清洁设备,包括面罩、鼻罩、管道等。
- 监测患者的症状和呼吸情况,及时调整正压通气机参数。
5. 风险与合并症5.1 压疮:由于长时间佩戴面罩或鼻罩,容易造成面部压疮。
5.2 通气不耐受:部分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正压通气,需要酌情调整或停止应用。
机械通气护理范文
![机械通气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dc86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c.png)
机械通气护理范文首先,机械通气的原理是通过机械装置给病人提供气流,以维持或改善呼吸功能。
在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氧气与空气混合并送入病人的肺部,来帮助病人呼吸。
机械通气的使用有助于提供足够的氧供应,同时排除体内二氧化碳。
还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参数,改变呼吸模式和频率,降低呼吸肌耗氧量,减轻病人的呼吸负荷。
此外,机械通气还可以改善肺泡通气和通气/血流匹配。
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许多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的肺炎等。
有时机械通气也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维护,或者在紧急情况下造成气道阻塞。
机械通气护理中,主要的目标是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气道内的正常通气和氧合。
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在机械通气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包括气道湿化、气道吸引、气道护理等。
气道湿化是为了维持呼吸道内的适度湿度,预防气道黏膜干燥,减少黏液和分泌物的堆积。
气道吸引是为了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气道护理是为了检查管道和呼吸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定期进行病人气道的观察。
另外,机械通气护理还需要注意病人的呼吸机参数的调整和监测。
呼吸机参数的调整包括通气模式、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和氧气浓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生理状态来确定。
监测呼吸机参数包括确定气道压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等指标的监测和记录。
机械通气护理还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可能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焦虑,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来判断病情是否恶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机械通气护理中,还要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和评估。
机械通气的应用与护理
![机械通气的应用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c71c16b52acfc789ebc912.png)
三.适应症:
1. 2. 3. 4.
气体交换功能障碍, 呼吸肌活动障碍, 外科疾病及全麻术后呼吸支持, 心肺复苏后的呼吸支持。
四.相对禁忌症:
1. 2. 3. 4. 5. 6.
中度以上的活动性咳血, 重度肺囊肿或肺大泡, 支气管胸膜瘘, 未处理的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 心梗或严重的冠脉不足, 血容量未补足前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故障8
每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
二、原因:呼气流量传感器进水或堵塞, 每分钟呼出气量表的指针达到最高值。 处理方法:及时清除传感器内的积水和 堵塞物。注意--平时要及时倒掉积水 瓶内的积水,呼气量传感器的清洁,消 毒要仔细、认真、彻底。
故障8
每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
三、原因:吸气量设定过高或吸气次数 设定过多。 处理方法:调整吸气量或吸气次数,若 病情需要可调整报警上限。
二、呼吸衰竭
概念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 (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 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 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 床表现的综合征。
诊断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有赖 于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 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mmHg,伴 或不伴PaCO2>50mmHg,并排除解剖 分流和原发于心排量降低等低氧因素, 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故障5 气源报警
原因三:设置的氧气压力未达到通气机 所需的要求。
处理方法:保证双头氧气表的低压表压 力在2.5kg/cm2以上方能带动通气机。
故障6 氧浓度报警
最新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管理-PPT文档
![最新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管理-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1da4c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8.png)
呼吸机负压触发范围,即灵敏度:一般成人设置 -2~-4cmH2O,小儿-1~-2cmH2O
压力触发起动能保持呼吸机与人同步,故用于辅 助机械通气。
流量起动:指在病人吸气开始前,呼吸机内慢而 恒定的气流,触发呼吸回路入口和出口的流速传 感器,微机测量两端差值,若差值达到预定水平 ,即触发呼吸机送气。它比压力触发灵敏度更高 。
除气胸等。
呼吸机使用中的常规管理
呼吸机调节不当:
触发敏感度调节不当 不能触发或触发太敏感,均会导致呼吸费力,人机不同步 呼吸机管道漏气 呼吸机管道漏气,潮气量不足,不能保证分钟通气量 压力支持设置不当 病人呼吸不平稳,采用压力支持通气时,如果压力调节不 恰当时潮气量不足,呼吸道阻抗,所送气体不能满足病人 的需求,亦可产生人机对抗。需要观察病人选择恰当的支 持压力 呼吸机回路阻抗 呼吸机回路包括气管插管、呼出气体管道、呼气阀、 PEEP装置等,如果上述部位出现梗阻,呼气阻抗增加, 呼气困难 ,人机对抗,甚至会产生内源性PEEP。 处理:检查呼吸回路装置,解除梗阻。
支气管胸膜瘘时不适宜正压通气,可考虑使 用高频通气
循环不稳定或休克的病人,原则上先纠正休 克,循环稳定后才可应用机械通气。
心梗时用机械通气增加心脏负荷不宜使用。 但心梗出现急性肺水肿,病人严重缺氧,特 别是心梗并发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抢救中。 这时纠正缺氧是主要矛盾,机械通气成为抢 救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机械通气-正压通气:呼吸机提供高于肺 泡内压的正压气流,使气道口与肺泡之间产生 压力差,气体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人工通气。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二)正压通气必备机械功能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60776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7.png)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在临床实践中,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旨在规范机械通气的操作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一、适应症机械通气适用于以下情况:1. 呼吸衰竭:包括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2. 意识障碍:患者意识丧失或明显受损,无法保持呼吸通畅。
3. 手术麻醉:手术期间需要维持人工通气状态。
4. 重度呼吸肌疲劳:呼吸肌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呼吸需求。
5. 全身性疾病导致呼吸困难:如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引起的呼吸问题。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机械通气前,需准备以下设备:1. 呼吸机:选择适合患者病情和身体条件的呼吸机。
2. 气管插管:保持通畅无堵塞。
3. 气囊面罩:用于无法气管插管的患者。
三、操作步骤进行机械通气时,需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1. 保持呼吸机正常运转状态。
2. 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3. 监测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情况。
4. 定期调整通气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5. 随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保持与患者沟通。
四、并发症预防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但不限于:1. 感染:保持呼吸机和气管插管清洁,定时更换气管插管。
2. 气压伤:避免气压过高引起气压伤。
3. 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4. 肺泡损伤:避免过度膨胀引起肺泡损伤。
五、临床监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以下指标:1. 血氧饱和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 动脉血气分析:及时监测动脉血气指标,调整通气参数。
3. 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调整通气参数。
4. 循环情况: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六、护理措施进行机械通气护理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和肌肉萎缩。
2. 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
3.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供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正确操作机械通气设备,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4c18adbe1e650e53ea993e.png)
.
35
气道压过低原因
人工气道脱落; 管道漏气:管道衔接不紧密、湿化罐盖未拧紧、
气囊漏气或充气不足; 呼吸机供气系统压力不足 呼吸机故障或传感器异常
.
36
通气量报警
通气量下限:VE>4L/min 通气量上限:VE=10-12L/min
.
37
通气量不足原因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气道和肺实质的保护 缓解上气道的阻塞 改善气道和肺的廓清 连接通气机进行机械通气
.
11
气管插管的准备
病人情况:
气道、口腔、鼻腔、牙齿、张口度、 颈部活动、咽喉
设备与用药:
喉镜、镇静剂、神经肌肉阻滞剂、心 电图、血氧饱和度、局麻药
途径:
经口、经鼻
.
12
气管插管时的并发症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
1
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 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通气 机,ventilator)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 改善氧合的方法。
.
2
机械通气的目的
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 一种呼吸支持方法,它不是一种病因治疗, 因此不能治愈疾病。它只为针对呼吸衰竭 的各种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因 此在危重病的抢救过程中,明确机械通气 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
.
7
机械通气
⑶.改善压力-容量关系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改善顺应性 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⑷.其它
保障应用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安全
降低颅内压(过度通气疗法)
维持胸壁的稳定性
有利于肺和气道的愈合
避免并发症
.
8
四、机械通气的方式
小儿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分析
![小儿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f4c1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6.png)
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生理特点不同,对机械通气的 耐受性和反应性有差异。
原发病
不同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对机械通气的需求和治疗效 果不同。
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气胸、肺不张等,会影响机械通气的效 果和预后。
医护人员操作水平提升途径
加强培训
定期举办机械通气操作培训班,提高医护人员的 操作技能。
严格考核
对医护人员进行机械通气操作考核,确保熟练掌 握操作技能。
目的
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维 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和氧合,减少 呼吸肌做功,为治疗基础疾病提 供时间和条件。
小儿生理特点与需求
生理特点
小儿气道相对狭窄,呼吸肌力量较弱,肺顺应性较差,氧储备能力较低。
需求
小儿对通气和氧合的需求较高,机械通气时需特别关注气道管理、呼吸力学监 测和肺保护策略。
通气模式选择依据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呼吸机参数设置原则
根据患儿病情和生理需求设定合适的潮气 量、呼吸频率和吸呼比。
确保氧气浓度适宜,避免氧中毒和低氧血 症。
根据病情调整压力支持水平,以减少呼吸 机相关性肺损伤。
人工气道建立方法
经口气管插管
适用于短期机械通气或急救情况。
经鼻气管插管
适用于较长时间机械通气,需注意鼻腔护 理。
气模式。
呼吸机设备简介
呼吸机类型
常用的小儿呼吸机类型包括定容型、 定压型和定时型等,根据患儿需求选 择合适的呼吸机类型。
呼吸机参数设置
呼吸机监测功能
现代呼吸机通常配备有多种监测功能 ,如气道压力监测、潮气量监测、呼 吸频率监测等,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 理机械通气过程中的问题。
呼吸机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 吸呼比、氧浓度等,应根据患儿具体 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的送气过程是通过病人自 主吸气时,导致气道压的降低来 触发的。
辅助-控制通气
(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 A-CV)
CV和AV的有机结合,既允许患者建 立自主呼吸频率,又可在自主呼吸 频率低于预置的呼吸频率时,呼吸 机自动提供呼吸补充。
包括吸气和呼气触发灵敏度(需高速动态阀)
压力参数及其符号
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Pair/Plung不一致)
是一个动态物理参数,波形、光柱:Ppeak , Pplateau, Pmean( cmH2O或kPa)
吸气压力水平 (Pi-Level:10~20cmH 2O。) 呼气末正压 (PEEP:3~5cmH2O) 吸、呼压力触发灵敏度 (PT: -2~-3cmH2O)
通气模式
间歇指令通气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IMV)
呼吸机以预设的频率向患者传送正 压通气,在两次机械周期之间允 许患者自由呼吸,指令通气可以 和患者的自主呼吸不完全同步或 同步进行(SIMV)。
SIMV(Synchronous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 VCV
)
呼吸机按照预置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 等完成通气支持。
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 PCV)呼吸机按照预置的频率和吸气压力工作。
辅助通气
(assisted ventilation, AV)
➢ 适应症: ➢ 参数设置:
潮气量Vt SIMV频率f 吸气时间Ti 触发灵敏度 吸呼比
26
压力支持通气
通气模式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
患者开始吸气时,呼吸机提供预设 气道正压,以帮助患者克服吸气阻 力,在预设触发灵敏度和吸气压力 支持水平情况下,患者自己控制呼 吸频率,吸、呼气时间,并与支持 压力一起决定吸气流速及潮气量。
喉罩
➢ 优点:
➢ 简便、易行 ➢ 急救 ➢ 头面部手术 ➢ 不能插管者
➢ 缺点:
➢ 未完全堵塞食道 ➢ 不能引流痰液
11
呼吸机的家族史
负压呼吸机(“铁肺”)
1928年Boston儿童医院无创通 气首次用于临床
20世纪40至50年代脊髓灰质 炎爆发流行时广泛使用
正压呼吸机
1955年麻省总医院首次使用有 创通气
现已成为机械通气的标准
The iron lung created negative pressure in abdomen as well as the chest, decreasing cardiac output.
Iron lung polio ward at Rancho Los Amigos Hospital in 1953.
缺点—管径小、鼻部损伤、 鼻窦炎、技术难
经口:优点—技术易、快速、管径大 缺点—耐受差、固定难、口腔护理难
9
人工气道—气管切开
适应症:
需长时间机械通气 插管后气道分泌物吸出困难 气道病变无法施行气管插管
优点:
口腔护理方便 容易耐受 减少死腔 可长期保留 可以进食
10
人工气道—其它方法
5
机械通气方式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必备条件
人工气道 呼吸机
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是指将一导管经口/鼻 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 ➢ 维持通畅的气体交换通路
➢ 建立清除气道分泌物的途径
➢ 进行机械通气
8
人工气道—气管插管
经鼻:优点—耐受好、易固定、 便于口腔护理
自主呼吸模式
适应症 PSV:
压力支持(PS) 触发灵敏度 TiMAX
CPAP: 设置PEEP
29
主要物理量和参数
时间量及参数 气体流量及参数 气道压力及参数
时间参数及其符号
通气频率 ( f ) bpm 吸呼比 (I:E = Ti: Te ) 吸气时间 Ti (s) 、Trise (s) 呼气时间 Te(s) 屏气时间 TP(s) 是吸气时间的一部份
通常设定为T的10%,临床根据病情和呼吸习惯,适当增加或减少 周期:T=Ti+Te,f=60s/(Ti+Te)bpm
容量和流量参数及其符号
分钟通气量 (MV,L/min )=VT×f 潮气量 (TV/VT,ml) = VTI = VTE=∫F.dt 叹气/深吸气 Sign:1.5或2倍的VT /100次 流量触发灵敏度 (FT,L/min)
通气模式的定义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基本通气模式
何为机械通气的模式
模式是呼吸机的工作方式
呼吸 力的作用方式
通气模式所需具备的 “三要素”
触发(Trigger)
呼吸机触发
时间触发
患者触发
压力、流速触发
控制(Control)
▪容量控制(定容) ▪压力控制(定压)
切换(Cycle)
▪时间切换 ▪容量切换 ▪流速切换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1
何为机械通气
是呼吸机控制和/或辅助下的呼吸 是患者呼吸动力的延展
机械通气的目的
维持通气 改善气体交换 减少患者呼吸功,缓解呼吸肌疲劳
3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通气泵衰竭为主的疾病: 换气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需要强化气道管理时:
4
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多发肋骨骨折 气胸和纵隔气肿 肺大泡和肺囊肿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纠正者 气管食管瘘
Ventilator is a gas generator14来自人机系统简图15
呼吸机的分类
目前没有统一分类标准,可按习惯分为:
按使用对象 成人型、婴幼儿型、通用型多功能呼吸机;
按工作原理 气控气动、电控气动、电控电动呼吸机;
按人机接口方式 有创或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
按机器的功能 急救、麻醉、治疗、家用、高频振荡、喷射。
常用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 辅助通气 辅助-控制通气 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控制通气
(controlled ventilation, CV)
呼吸机完全替代患者的呼吸,其呼吸频率、潮气量 均有呼吸机控制,属于完全的呼吸支持。 适用于 自主呼吸消失或很微弱或伴有呼吸暂停者 需要抑制患者较强的自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