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论读书笔记
【篇一:地理教学论(胡良民)复习提纲】
绪论
1.地理教育现象萌芽于原始社会,地理教育现象是地理教学论建立
和发展的基础。
2.17到19世纪中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并首次设置地理
课程开始,标志学校地理教育从此形成。
3.1903年废除科举兴办学校,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应设定地
理课程,这是我国近代最早设置中小学地理课程的开始。当时在师
范学堂开设了“地理教授法”课程,是我国最早设置的地理教学论课程。
4.地理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的教师和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之间的
矛盾,构成地理教学过程主要矛盾,是推动地理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的动力。
5.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过程各构成要素相对关联的本
质和规律。
6.教学系统是由人、条件和教学过程三要素组成。
7.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1)研究地理学科教学的目的、性质。地位和功能,正确评价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重要的育人导向功能的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系统
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技能以及培养
良好品德、意志等。
(2)研究地理教学内容
9.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和文献法。
第一章地理学习
1.谈谈你对地理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1)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地理学科的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学时矛盾的主要方面,
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状态是地理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因和关键。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活动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
(2)根据信息论的原理,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传输的过程,他的信源主要是教师和各种教学媒体,信宿是学生。教学的效果主要
并不取决于教师输出教学信息的多少,而决定于学生是否是最有效
的输入。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
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综上所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习主
体的有效输入或积极建构。
2.满堂灌的原因:(1)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师生非平等关系(2)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就好像普罗米修斯将火传给人类一样高
尚---产生自我中心的定势和师传生受的观念。
3.地理特征:指某一地理事物区别于其他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一
般通过比较和进行整体的概括而获得。
4.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与特征概括性地认识,是
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和逻辑思维中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外延指地理概念反
应的一切地理事物。内涵指地理概念所反应的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
总和。获得途径:(1)归纳:首先让学生观察属于这一地理概念外延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具体地理事物,然后进行直观比较,找出
他们具有的共同属性,第三对地理事物的属性进行归纳、概括,形
成该类地理事物的特征,第四对地理概念做出定义。(2)演绎:首
先给出地理概念的定义,说明该地理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及属性之间
的相互关系,然后将地理概念和相应的地理表象相联系,最后使学
生能独立地使用地理概念。
5.地理规律:是反应地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与必然趋势的
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地理
演变规律和地理分布规律。
掌握途径:(1)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和整理地理规律,(2)对学
习到的地理规律应该进行分类整理。(3)不能只会背记地理规律的
词句,而应该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证明地理规律。
6.地理成因:是反映地理事物、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地理特征和
地理规律形成原因的地理知识。
问题:(1)因果关系机械联结。(2)因果关系颠倒。(3)并列关系当成因果关系
7.地理学习中的智能主要有: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
忆能力。
8.观察能力: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地理事物进行有意识、有目
的的感知活动,包括对地理事物进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感知。
培养:(1)培养良好的观察意识和习惯(2)观察方法的培养(3)观察与其他智力活动相结合。
9.思维能力:是所有智能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
中能力培养的核心,地理学习中的思维可以分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
维两大类型。
形象思维培养:结合直观学习的过程,在形成有关的地理事象的表
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抽象思维培养:(1)判断能力的培养(2)推理能力的培养。养成
总结、归纳的习惯;运用演绎学习新内容;大胆而谨慎地进行类比(3)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4)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5)比较能力
的培养。开展不同形式的比较;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开展比较。
10.记忆能力:有序的编码和储存,以备随时检索、提取、调用、重组。
培养:(1)积极开展回忆活动。(2)以意义记忆为主。(3)压缩记忆信息单位数目。(4)广泛开展联想。
11.信息分析能力:指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信息和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1)首先要学会对收集到的地理信
息进行整理归类。(2)要学会运用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分析说明问题。
12.学习兴趣降低原因:(1)从课程定位来看,地理呗被人为地定
位为副科,受不到应有的重视,直接对学生的兴趣造成较大的负面
影响。(2)从课程标准来看,在近年的减负中,地理教学大纲中的
教学要求不断降低,造成课程智力价值下降,缺乏探索兴趣。(3)
不少学校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地理课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4)地理常识普及化,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
新鲜的地理知识,发展业余兴趣。
培养:(1)转变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将调动学生的兴趣放在
首位,将培养地理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2)真正理解课
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是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标而制定的最低要求,是保底而不封顶的,如果错误的以此为限,不敢越雷池半步,
就必然导致扼杀兴趣,抑制发展的恶果。(3)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