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关注宝宝的心理需求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关注宝宝的心理需求婴幼儿时期是宝宝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关注宝宝的心理需求对于促进宝宝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情感需求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关注婴幼儿的心理需求。
一、认知发展1. 提供刺激与经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需要各种刺激与经验,家长可以为宝宝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比如床铃、色彩丰富的玩具等。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方式来丰富宝宝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2. 注意保持亲密联系:宝宝在认知发展中也需得到亲密的接触,母亲与宝宝的亲密联系对于宝宝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获得安全的情感联系,能够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和探索世界的渴望。
二、情感需求1. 给予安全感:婴幼儿对于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十分依赖,家长应该注意与宝宝建立起安全的情感联系。
在抚养宝宝时,耐心与温暖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安全的生活环境也有助于宝宝的情感需求满足。
2. 鼓励自主性:适时地给予宝宝一些决策权,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自主性,这有助于培养宝宝的情感需求和自信心。
例如,可以让宝宝在选择玩具或食物时积极参与决策。
三、社交能力1. 培养交往技巧:父母可以通过与宝宝进行互动游戏,让宝宝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
在与宝宝交流时,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宝宝能够理解,并鼓励宝宝的表达。
2. 提供交流机会:婴幼儿时期是宝宝学习交流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比如,可以带宝宝参加亲子活动、与其他宝宝接触等,让宝宝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社交能力的提升。
结语:关注婴幼儿的心理需求对于培养宝宝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刺激与经验、给予安全感、培养交往技巧等方式,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家长的关注和呵护将为宝宝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教育中的心理健康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儿童教育中的心理健康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庭角度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激励。
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积极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孩子面临挫折和困难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家长要注意沟通交流。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家庭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这有助于建立亲子信任和理解,促进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感,同时也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开展与孩子的互动活动。
最后,为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减少家庭冲突和压力。
同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帮助他们培养责任感和积极的家庭价值观。
二、学校角度在学校中,教师和同学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教师应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差异给予足够的关注。
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社交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开展个别辅导,针对学习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鼓励他们发挥潜力,树立自信。
其次,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会合理处理情绪和压力。
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学校要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通过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友情。
对于存在欺凌等问题的学生,学校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儿童教育中,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只有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心态和态度。
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方案与方法
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方案与方法引言: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幼儿期是人类生命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方案与方法,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教学价值: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提供适当的活动和方法,幼儿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包括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社交需求。
2.掌握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方案和方法。
3.能够设计和组织适合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
三、教学区域: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学环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环境:提供温暖、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被关爱和接纳。
2.认知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资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社交环境:提供多种社交机会,让幼儿能够与同伴互动、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在设计和组织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前,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工作:1.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的阶段设定合适的活动内容。
2.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包括绘本、玩具、游戏等,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
3.准备观察记录工具,用于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
五、教学介绍:在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感情交流:通过亲切地与幼儿交流、聆听和理解,传递关爱和尊重的情感。
2.游戏体验:运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体验成功、发展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和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
六、教学重点: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活动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重点:1.创造情感互动的机会,建立稳定、和谐的情感关系。
2.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
中班家长会班主任演讲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中班家长会班主任演讲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我是中班的班主任,今天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在这个聚会中,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孩子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幼儿阶段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期,这个时期的经验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在此阶段,我们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让我们来谈谈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在幼儿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孩子需要成为有价值、相互关爱和被接受的一份子,我们需要促进他们的情感成长和自我认识。
关于情感需求的补充,孩子需要持续的爱和安全感,这样才能在日后健康地建立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1.给孩子一个拥抱:无论孩子处于哪种情绪状态,可以通过拥抱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和爱。
2.相互交流:孩子们需要倾诉,家长需要耐心地倾听,建立一份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
3.与有趣的活动相遇:活动与游戏将帮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同时也可以促进沟通和相互理解。
在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小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健康在之后的社交情感、学习和健康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一些不健康的体验和思维模式很可能导致他们长大后面对挑战和压力的时候变得极其脆弱。
所以说,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独立性,促进他们对待问题的正向思考方式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提升心理健康:1.建立固定的日常规律:孩子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
2.让孩子掌握自我决策能力:让孩子自己决定日常事物,教育他们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并且让他们获得相应的成就感。
3.建立情绪意识: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我想给家长们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希望您能够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重要性。
和老师一起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感表达,保证孩子生活中的支持和安全感。
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有适应能力,能积极面对挫折、调整情绪、维持良好的心态与情感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了解并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了解和倾听孩子的情绪1. 注意情绪表达:孩子的情绪通常通过各种行为和表达方式来体现。
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该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且尊重他们的感受。
通过倾听和观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
2. 提供情绪表达的机会:为了帮助孩子有效地表达情绪,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使用言语、绘画或写作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3. 不忽视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孩子也不例外。
我们不应该忽视或排斥孩子的负面情绪,而是要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这些情绪,尽可能提供支持和安慰。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1. 培养自尊:孩子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有一个积极的认识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认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2. 提供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我们可以通过稳定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3. 培养社交能力:孩子的社交能力对于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4. 灵活适应变化:生活中的变化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灵活适应变化。
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帮助他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校园氛围1. 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供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个性,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2. 学校氛围:学校是孩子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观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幼儿教师演讲稿的应用
观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幼儿教师演讲稿的应用:大家好!今天我想谈一下幼儿教师观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将如何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需求,它对幼儿教师极为重要。
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深刻而真实。
事实上,孩子的情感需求远远超过其物质需求。
对于孩子来说,满足情感需求比满足饥饿感或口渴感更加重要。
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情和语言来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我们来看看孩子的安全需求。
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孩子们的首要需求是安全。
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教室和学校的环境是安全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孩子从事的活动是安全的。
在实践中,我们还应该通过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感,并通过接纳他们的不同思想和意见,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感。
孩子同时需要依赖和独立的自我体验。
孩子们渴望得到父母和教师的关爱和保护,但同时也需要探索和挑战自我。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支持孩子尝试新的事物,并给予他们自信和支持,这样他们才能亲身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感受,并开始建立对自我和社会世界的理解。
孩子需要人际关系的支持,每个孩子都需要爱和归属感。
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关注教室中的人际关系,并努力在班级中营造温馨的团队氛围,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孩子需要自我实现的机会,童年经验可以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独特天赋、优势和兴趣,并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挑战,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注意和引导孩子的学习,营造积极鼓励的氛围,使孩子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并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只有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他们的观察力来了解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孩子的思维和情感需求,并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考虑每个孩子的需求。
《家长会: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
家长会: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
然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同样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处理挑战和压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因此,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倾听:和孩子保持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积极参与: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他们的喜好和困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树立榜样: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教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寻求帮助: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困扰,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避免问题恶化。
孩子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的重要性除了心理健康,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
情感是人类基本的需求之一,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可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自尊心,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技能,以及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如何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表达爱与关怀:向孩子传达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培养情感智慧:教导孩子正确地表达情感、处理情感问题,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和情商。
•建立亲密关系: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相互支持和鼓励。
•尊重和接纳: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情感体验,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情感表达,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结语总而言之,家长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关注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家长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提升情商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提升情商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提升情商能力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身心变化阶段,对自身发展、社交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提升情商能力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1. 提供支持和理解中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和挑战,他们常常需要家长、老师以及其他关心他们的人的支持与理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理解。
2. 建立信任与沟通渠道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沟通渠道是培养他们心理健康的关键。
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内心疑虑、困惑和忧虑,促进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理解。
3. 鼓励积极心态和自信心中学生常常面临学习压力和自我认同的困惑,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心态和自信心,帮助他们面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和困境是成长的一部分,鼓励他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二、提升情商能力1. 培养情绪认知与表达能力情绪认知是情商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情绪课程和训练,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对情绪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应对负面情绪,如压力和焦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同理心和合作精神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教导学生如何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3. 教导冲突解决和人际交往技巧中学生常常面临人际关系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讲授冲突解决和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包括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妥善解决冲突以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结: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提升情商能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
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充分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家庭方面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成长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
首先,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他们要用温暖的目光、真诚的语言和耐心的听取,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同时,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
在孩子表达情绪时,不要轻易批评或忽视,而是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其次,父母要注意积极的教育方式。
不要用过激的言语或体罚来惩罚孩子,而应该采取更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鼓励和赞美,适当给予孩子奖励和正面激励,以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的培养。
此外,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学校方面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成长环境,教师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师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的观察,并尽量提供积极的支持。
他们可以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内心感受,提供适当的帮助和解决方案。
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孩子了解和应对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方面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社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社区和各个社会组织应该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儿童保护体系,规范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法律法规。
同时,媒体和网络平台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积极健康的信息和内容,避免不良影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是保障他们心理健康的关键。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关爱和支持。
儿童保育保健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
儿童保育保健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与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对儿童保育保健的关注应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关照,还应该包括心理需求的满足。
心理需求包括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两个方面。
情感需求是指孩子需要关爱、安全感和被尊重的需求,而认知需求则是指孩子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和探索需求。
以下将分别从情感和认知两个角度论述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及相关保育和保健措施。
情感需求1. 父母陪伴: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是孩子情感上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对于年幼的婴幼儿,父母的陪伴可以建立安全感,使其更加放心地成长。
对于学龄前儿童,父母的陪伴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被尊重,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认同感。
2. 爱的表达:父母应该积极表达对孩子的爱,例如赞美、鼓励、拥抱等方式。
这些言语和行为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在情感上更加稳定。
3. 知情权:家长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给孩子,让孩子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提高孩子的情感认知水平,否则孩子的心理认知无法得到优秀的发展。
认知需求1. 探索空间:孩子需要一个适合他们探索和学习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尽可能的丰富和多样化。
家庭和幼儿园等外部环境应该提供足够的物质和信息,以满足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游戏: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适当的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而且,游戏还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是孩子认知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父母和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多说、多听、多思考,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 阅读:阅读是一种智力训练和心智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
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阅读机会,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总结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尤其在发育关键期。
父母和老师应该从情感和认知两个角度着手,为孩子提供安全、丰富和多样化的物质和知识环境,满足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
第七讲关注孩子的心里需求
第七讲关注孩子的心里需求教学目的:1、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里发展,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和理解孩子的心里需求。
2、使家长明确孩子产生孤独心里的原因及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3、帮助家长正确掌握避免及帮助孩子摆脱孤独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游戏、分享、话题讨论。
切入点:游戏导入,让家长在游戏中体验不被关注的心理感受,从中领悟到关注孩子心里需求的中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心里需求。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老师: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今天的家长课堂!今天,我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名字叫“诺亚方舟”。
游戏是今天课堂的重要环节,因为要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那样玩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轻松的游戏,我们轻轻松松的玩,然后认真的思考。
1、将椅子围城一圈,先选出一个人当诺亚,撤掉一张椅子。
除了诺亚其余的人坐在椅子上。
诺亚站在两圈的中间。
2、每人为自己选一个代表的动物。
3、诺亚走到每两个人的前面,他可叫任何一个动物,被叫到的动物必须站起来跟他走。
当诺亚说:洪水来了!所有站在中间的人,所有的人必须赶紧找个空位坐下,没有座位的人就变成诺亚,原诺亚就变成该动物。
4、当三次诺亚的人,就算输了,单独表演一个节目。
5、当三次诺亚的人单独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体验分享老师:大家跟着诺亚经历了几次洪水,现在都安全了。
在游戏中有什么感受。
1、当你选作诺亚,你跟着他们走你是什么感觉。
2、第一次洪水来了的时候,你是怎么抢到座位的?你会想到做回原来的座位吗?还是急急的随便找个座位坐下来?3、你愿意抢不到座位,当诺亚吗?为什么当了三次诺亚?试想表演节目吗?还是真的抢不到座位?4、诺亚叫了很多动物为什么没有叫到你,你是什么感觉?你希望被诺亚叫到吗?5、大家都被洪水冲的换了位置,你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动,有什么感受?6、这个游戏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中是否受到什么启发?三、话题讨论:1、从游戏的体验中联系到现实生活,关注和理解孩子的心里需求。
2、你每周有多少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全家有多少时间在一起享受生活得乐趣?3、你平时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效果如何?你的孩子有没有屡教不改的现象?你理解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吗?4、孩子好动,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到医院检查有没有病,那会是什么原因呢?5、你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吗?这种状况既然不是病,你会用什么方法帮助他来克服这些问题?6、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而他的生活中又缺少玩伴,你是否理解他的心里需求呢?7、孩子孤独的心里有什么行为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四、结合、讨论,教师归纳讨论总结课后作业:孩子孤独的心里产生的原因?怎样帮孩子走出孤独?。
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是我们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建立一个关注孩子需求的心理环境1. 建立平等、尊重、支持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设立心理咨询室,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倾听和专业的指导。
3.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们的内心更加自信。
二、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1.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特长和潜能,帮助他们张扬个性。
2. 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提升自信。
3. 鼓励孩子与不同背景的同学交往,提高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1.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回应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倾诉,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3.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需求1. 开展健康教育,让孩子们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们的身体不适,让他们健康成长。
3. 鼓励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培养他们的人体运动能力。
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1.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困惑。
2.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3. 开展家庭教育,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家庭和谐。
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适1. 设计开展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适。
2. 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让们了解心理学的原理。
3. 鼓励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孩子们的心理应对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当今社会,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关心和呵护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形式,正逐渐深入人心。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1. 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兴趣、喜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孩子们常常因为缺乏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途径而感到沮丧和困惑。
作为教育者或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他们随时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 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是关注孩子心理需求的重要环节。
当孩子打开心扉,表达他们的困惑和烦恼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提供安全的环境和空间为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空间。
孩子需要一个让他们感到放心和安全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不用担心被人嘲笑或批评。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够真正享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益处。
5. 鼓励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当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时,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6.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当孩子面临困惑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援手并提供正确的引导。
通过心理支持和辅导,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7. 组织适应性活动和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组织适应性活动和课程,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这些活动和课程可以包括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和课程的参与,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儿童心理学关注儿童成长的心理需求
儿童心理学关注儿童成长的心理需求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过程与行为特点的学科,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心理需求。
儿童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于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侧重于探讨儿童成长中的心理需求,以加深对儿童心理学的理解。
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多样而复杂的。
首先,儿童渴望得到关爱和关注。
在他们的早期成长阶段,父母和家庭是他们最主要的依靠和支持。
儿童需要得到家人的呵护、关心和关注,以满足他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追求。
当儿童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照顾时,他们的心理需求将得到满足,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心理发展。
其次,儿童需要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培养。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给予儿童适当的自主决策权和独立空间,有助于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儿童参与决策、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可以满足他们追求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
第三,儿童需要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机会。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渴望探索世界、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在教育和成长环境中,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儿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
此外,儿童还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通过倾听、沟通和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可以建立起积极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多层次的,满足这些需求需要我们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教育。
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心理支持,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
在实践中,儿童心理学也应用于教育和儿童保护工作中。
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心理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
同时,社会也应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加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建立儿童保护机制,确保儿童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中愈发突出。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家庭环境的变化以及学习竞争的不断升级,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孩子们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和家庭中,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们能够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挑战。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抵御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的方法1. 提供安全的环境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家庭与学校是孩子们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创造积极健康的环境,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需求,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被爱和关心。
2. 倾听与倾诉与孩子产生情感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倾听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学会倾听他人,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和观点。
3. 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情感情感表达是孩子们情绪管理的重要一环。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绘画、写作、角色扮演等。
这样一来,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宣泄自己的情感,避免负面情绪的积累。
4.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基础。
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面对困难和挫折。
正向的思维方式和鼓励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5. 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和学校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心理专业人士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通过个别心理辅导、家庭治疗等方式,引导孩子积极面对问题,并解决现有的心理困扰。
结论: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该如何关注
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心理健康需求的关注尤为重要。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交往和生活质量。
作为家长、老师和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给予他们合适的关心和支持。
首先,小学生需要得到关爱和安全感。
他们刚刚开始脱离家庭,进入学校这个新的环境。
而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的关爱和呵护对他们尤为重要。
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指导。
同时,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和学校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关怀,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其次,小学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关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需求,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和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鼓励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再次,小学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也容易受到诱惑和误导。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小学生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
有些孩子可能面临学习困扰、人际关系问题或者情绪焦虑等心理困扰。
这时,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孩子得到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接受相关心理教育培训,提高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和处理能力。
总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给予他们关爱、关心、正确的引导和专业的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付出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心理健康指南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需求
幼儿心理健康指南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需求幼儿心理健康指南: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需求幼儿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宝宝们在这个阶段经历着快速而巨大的变化,他们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引导,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需求,帮助他们成长为健康快乐的个体。
认识宝宝的个体差异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个体差异。
一些宝宝可能更外向,喜欢和其他人一起玩耍和交流;而另一些宝宝则更内向,更喜欢独自探索。
我们应该尊重并接受这些差异,并根据宝宝的个性和特点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关注。
建立稳定且有爱的环境稳定和有爱的环境对宝宝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宝宝们需要感受到父母或照顾者的温暖关怀和安全感。
在家庭中,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通过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注、鼓励他们的成就和为他们创造积极的亲子关系来建立。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宝宝建立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对宝宝的努力和成就给予肯定和赞许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我们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挑战和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新事物并从失败中学习。
鼓励宝宝进行自我表达自我表达是宝宝发展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需求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意识。
同时,我们也需要耐心倾听和理解,尊重宝宝的意见和感受,给予他们自由和安全的空间。
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良好的社交技能对宝宝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友善的亲社交关系,教他们与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宝宝自身的社交需求,不要强迫他们参与社交活动,给予他们选择和支持。
引导宝宝学会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宝宝在心理健康中的关键技能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情绪分享和情绪管理的示范来引导宝宝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同时,我们也应该接受并尊重宝宝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第七讲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七讲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教学目的:1、使家长了解儿童多动症的特征,懂得如何对患了多动症的儿童进行教育、指导、训练。
2、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了自己工作挣钱而忽视孩子心理需求对孩子的影响,重视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多动症的特征,注意教育方式。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抽时间跟孩子沟通交流。
教学难点: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指导训练,帮孩子走出心理孤独。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剖析案例。
(一)、班主任带领家长学习案例1.1、跟家长通读教材122页案例《老师说我多动症》看完这个案例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家长交流]案例中的孩子被老师认为患了多动症,家长在老师的要求下带孩子去医院做了相关的检查,但结论是孩子没有多动症。
2、家长阅读专家课堂的内容。
(126页——129页)。
请家长读后相互之间交流自己的收获。
根据专家课堂总结:(1)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注意障碍。
活动过度。
感知觉障碍。
情绪和行为障碍。
社会适应不良。
学习困难。
(2)多动症小学阶段的表现:(127页——128页)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经常一个人留在家里,遭受着孤独、恐慌、敏感、多疑等不良心理的折磨。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家长忽视了孩子心理的需求,结果导致孩子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体验状态。
许多家长长期忽视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结果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2、走进专家课堂总结:(1)孤独心理产生的三个原因:◎问题家庭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缺少玩伴。
(2)帮孩子走出心理孤独的几点做法:◎加强为人父母的责任感。
◎亲子之间加强沟通,父母要留些时间给孩子。
◎多鼓励孩子参加群体活动。
二、总结课后作业:怎样帮助孩子走出孤独?。
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成长需求
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成长需求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成长需求孩子的心理健康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在学业上、社交上和自我发展上都有更好的表现。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关注并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键的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成长需求。
1. 倾听与沟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培养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和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疑虑和困惑。
倾听并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和自信。
在与孩子交流时,要确保表达方式温和亲切,不批评或贬低他们的意见和感受。
2. 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积极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注重家庭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分享喜悦与困扰,他们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同时,要给孩子提供适度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习惯能够增强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感,并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也要注意孩子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以维持他们的心理平衡。
4.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家长应该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
当孩子面临困难、挫折或压力时,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
此外,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很重要,可以通过教授他们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寻求帮助等。
5. 寻求专业援助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严重或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能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评估,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治疗措施。
关注小班孩子心理需求的情绪教案
1. 了解小班孩子心理需求。
2. 掌握小班孩子的情绪教育方法。
3. 加强班级师生情感互动。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小班孩子的心理需求。
2. 掌握情绪课堂的基本方法。
3. 提高班级情感领导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响应小班孩子心理需求。
2. 如何应对孩子情感问题。
3. 如何启发孩子情感表达。
小班孩子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容易发生情感问题。
我们要关注小班孩子的心理需求,开展情绪教育。
如何开展情绪教育,响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呢?1. 了解小班孩子的心理需求小班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需求。
小班孩子基本上还没有离开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熟悉、最安全、最亲切、最舒适的环境。
但是在幼儿园或学校这样的陌生环境,孩子无形中会感到一种不安全感,甚至恐惧和依恋。
(2)好奇心需求。
小班孩子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想要知道所有的事情,想要尝试新的东西,想要了解新的环境。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
(3)自尊需求。
小班孩子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希望被人注意和关心。
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孩子,赞扬孩子,关心孩子。
(4)同伴需求。
小班孩子开始意识到身边有其他的孩子,他们希望能够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互动、沟通。
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掌握情绪课堂的基本方法开展情绪教育,需要在班级中安排一些情绪活动,如心情日记、情绪游戏、情感故事等等,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开展情绪教育:(1)情感教育活动。
比如利用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情感讨论班、感受游戏等形式,来开展情感教育活动,以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情感教育”。
(2)个别辅导。
部分孩子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或情感问题,需要个别辅导。
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3)教育家长。
小班孩子的家庭是孩子心理成长的主要环境,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的情感状态,进而更好地支持孩子情感发展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东营小学纪晓玲2013年7月
教学目的:
1、使家长了解儿童多动症的特征,懂得如何对患了多动症的儿童进行教育、指导、训练。
2、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了自己工作挣钱而忽视孩子心理需求对孩子的影响,重视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教学重点:
了解儿童多动症的特征,注意教育方式。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抽时间跟孩子沟通交流。
教学难点: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指导训练,帮孩子走出心理孤独。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剖析案例。
(一)、班主任带领家长学习案例1.
1、跟家长通读教材122页案例《老师说我多动症》看完这个案例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家长交流]案例中的孩子被老师认为患了多动症,家长在老师的要求下带孩子去医院做了相关的检查,但结论是孩子没有多动症。
2、家长阅读专家课堂的内容。
(126页——129页)。
请家长读后相互之间交流自己的收获。
根据专家课堂总结:
(1)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
◆注意障碍。
◆活动过度。
◆感知觉障碍。
◆情绪和行为障碍。
◆社会适应不良。
◆学习困难。
(2)多动症小学阶段的表现:(127页——128页)
(3)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
3、教育多动症患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求必须切合实际。
◎把过多的精力引导出来。
◎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增加新案例:
1、跟家长讲一个教育故事《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
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
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
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
后来,他平静下来了。
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者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
”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谢谢你。
”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
”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
讲完后,请家长们反思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经常一个人留在家里,遭受着孤独、恐慌、敏感、多疑等不良心理的折磨。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家长忽视了孩子心理的需求,结果导致孩子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体验状态。
许多家长长期忽视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结果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
2、走进专家课堂总结:
(1)孤独心理产生的三个原因:
◎问题家庭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缺少玩伴。
(2)帮孩子走出心理孤独的几点做法:
◎加强为人父母的责任感。
◎亲子之间加强沟通,父母要留些时间给孩子。
◎多鼓励孩子参加群体活动。
二、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关注孩子心理需求的重要性,怎样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作为家长,不管你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拿出哪怕半小时的时间留给你和你的孩子,掌握最适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意,让他在爱的注视下长大。
第八讲塑造孩子美的心灵
东营小学纪晓玲2013年7月
教学目的:
1、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发现美,培养孩子的内在美。
2、让家长重视和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
如何采取多种手段教育孩子,实现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塑造孩子美的心灵。
教学难点:
使家长理解孩子“爱心和责任心”的表现,积极引导支持,塑造孩子美的心灵。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剖析案例。
(一)、学习案例1.
1、与家长一起通读教材145页案例《乡下表妹真老土》,看完这个案例,不知你有何感想?如果你的孩子这样,你会怎么做?[家长自由交流意见]
2、孩子的妈妈是怎样处理这件事情的?案例中的妈妈,最初只是注重女儿的外在打扮,没有教会孩子发现美,感悟生活,因此在女儿的世界里,穿得漂亮就是美。
妈妈后来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宝贵的,为了让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妈妈以经典的公益广告为切入点,采用情景教育法,教育引导女儿去发现美。
妈妈的教育让芳芳彻底改变了,芳芳要做一个心灵美的孩子。
3、跟家长一起走进专家课堂让家长明白,如何塑造孩子美的心灵:
(1)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使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内在美,也就是心灵美。
●让孩子知道内在美的重要性。
●让孩子追求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在家庭中培养孩子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习案例2
1、与家长一起通读教材155页案例《妈妈,我也要捐款》,共同交流,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你会怎么做?[家长发言]
2、案例中孩子的妈妈是怎样处理这件事情?一起阅读教材(157页—159页)。
3、跟家长一起走进专家课堂,让家长明白:要珍惜孩子的爱心,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呢?
◆孩子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应从生活小事入手对孩子从严要求。
◆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也就是从小就严格要求孩子不能依赖父母,凡是自己能做的事,都该自己去做。
◆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要让孩子学会爱,学会爱他人,只有会爱的人才有爱心。
◆家长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4、在家教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父母要以身作则。
●多鼓励、引导孩子。
●珍惜孩子爱的表达。
●至少每学期带孩子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5、孩子应该怎么做呢?(164页)
◎学会爱自己。
◎学会爱他人。
◎学会爱集体。
二、总结:
以上,就是对这册书的简要概括。
老师们,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路,那么爱心就是一座连接着多彩世界的桥梁。
让我们和家长一起,牵着孩子的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扎扎实实为他们架好通往美好人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