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二)
4.3 策略性行为
掠夺性定价
企业边界调 研发
赣锋锂业收购上游锂矿 吉利研发新能源汽车
市场环境包括顾客、竞争对手的信念,现存和潜 在竞争对手的数目,竞争对手的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它 包含但比市场结构范畴更宽泛。
(赣锋锂业收购上游锂矿)
◆策略性行为的分类
合作策略性行为: 旨在协调本行业各厂商行动、 限制竞争而采取的行为。
4.3 策略性行为 一、市场结构的内生性
(外生于行为)
传统产业
组织理论: SPerformance
新产业组 织理论:
影响
策略性行为
影响包括市场结构在内的市场环境
二、什么是策略性行为
◆含义
是指寡占或垄断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所采取的、旨 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
策略性定价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厂商以损人以利己方式,提 高竞争地位的行为
三、身边的策略性行为 《奔跑吧,兄弟!》 ——浙江卫视广告的策略性定价行为
冠名费的实质: 浙江卫视广告的策略性定价行为, 即通过广告招标会 (一级价格歧视),推出王牌节目冠名权,谋取市场地位。
谢 谢!
策略性行为
Model of Cournot 古诺模型
由古诺于1838年提出;在此后45年内没有引 起足够注意
4
A 假设:
a只有二个企业;生产同质产品; b假定生产成本为零 c需求函数为线性; d一个企业A先进入市场;B随后进入;各企
业在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和条件下决定 自身的产量 价格决定是本模型不同于伯川德模型的关 键
格
14
三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模型可参考 高级产业经济学期蒂芬马丁 在现实环境中;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对手的成本函数及其战
略性决策以及整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完全知识;很 多信息为私人所有;因此;在在位厂商与潜在厂商之间进行的限制性定 价行为可以视为不对称信息博弈行为 假定前提
12
在位厂商
二动态限制性定价
限制进入价格
长期低利润
保持垄断地位
索取垄断高价
短期高利润
失去垄断地位
利
润
最
主导厂商模型
大
化
结团进入模型卡米恩;施瓦茨;1971;Debondt;1976
连续进入模型Gaskins;1971;Baron;1973
平衡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之间
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定价策略
13
二动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在位厂商的成本与进入者无关且在位者和进入者仅知自己的成本 函数;现有企业的收益是两期收益之和 潜在进入者不进入;则收益为0; 进入后;则彼此知道成本;收益是第二期的古诺寡头利润
15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的结论
存在两种均衡:
分离均衡:在位企业的策略要求根据本企业的成本结构 决定第一期产量;进入者能根据在位企业的产量来推导 出在位企业的成本情况 于是:在位企业通过限制性定 价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低成本厂商;以区别于高成本厂 商;使进入者认为进入后无利可图 从而会阻止新企业进 入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
案例:美国烟草行业的掠夺性定价 行为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运用 掠夺性定价来对抗它的对手;通过实施掠夺性定价逼 迫它的竞争对手以低价将其公司卖给它
例如;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 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温司顿的威 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相竞争 美国丽人的价 格是每千支1 50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 可见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生产成
第四章 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第一节 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限制性定价 第三节 掠夺性定价
第一节 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市场结构为核心SCP 哈佛学派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市场行为为核心
芝加哥学派
价格行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 NIO 策略性行为
第二 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 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其目的有三:A对潜在进入企业 以警告;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b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 手;C直接目的驱除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
掠夺性定价的影响
掠夺性定价对于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 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有些国家的法律 规定这种行为是非法的
20世纪70年代起
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一个厂商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
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 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
——谢林Schelling;1960 策略性行为的市场基础:寡占或垄断市场 常用的理论分析模型:
• 古诺模型Cournot;1838 伯川德模型 Bertrand;1883 • 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1934 等
第5章策略性行为_2
不完全信息下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决定性因素——双方参与人的成本信息分布状况 在位厂商独占自己的成本信息,而潜在厂商的成本信息是共同知识的 信息分布下,高成本的在位厂商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以显示自己是低 成本的,从而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 ) 在假定潜在厂商完全处于信息弱势的条件下,低成本在位厂商的最佳 定价策略是将限制性价格设定在高于垄断价格的水平,以向潜在厂商传 递该产业是高成本的信息,从而策略性地遏制其进入。
静态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内容
动态限制性定价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静态限制性价格的决定
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动态限制性价格的决定
不完全信息下限制性价格的决定
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规制
静态限制性定价
——早期代表人物:贝恩(Bain,1949,1956)、索罗 斯 — 拉 比 尼 (Sylos-Labini,1962) 和 莫 迪 利 安 尼 (Modigliani,1958)。 ——索罗斯—拉比尼模型:假定潜在的进入者相 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 其结论是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 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 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
掠夺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处于支配地位的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 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 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Schmalensee,1979; Rosenbaum,1987; Romano and Berg,1985) 注意: 1.掠夺性定价强调短期是亏损的,其亏损由长期得到补偿。 2.掠夺性定价强调对已经进入者,而限制性定价强调对潜在进入者。 3.掠夺性定价价格低于成本,目的是驱逐竞争对手,驱逐后提高价格。
第四章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
– 定价:最低的捆绑价格为1400 – 电影院A和B分别支付:1400 – 电影公司的收益:2800
四、两部收费
• 定义: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产品先支付一固 定费用,然后消费者在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 位产品支付一个额外费用。
– 一部分是规定收费,每个消费者无论消费多少都必 须支付的部分,用T表示,又称门票或注册费;第 二部分是单位产品使用价格,P表示。只能定唯一 的T和P。
• 部分小区居民很高兴!
– “便宜也有罪”:部分小区居民不高兴,理由是“车 库不能改变用途”、无证经营、扰乱小区环境、掠夺 性定价(等待门口的2家水果店关门后该车库水果店 乘机提价)等待!
– 最后,工商、业委会主任等强迫其关门!
掠夺性定价的案例——Mogul Steamship案例
• Mogul Steamship Company是一家船运公司,成立于1883 年,生意主要在澳大利亚。当澳大利亚市场生意萧条时,试 图在中国市场寻求发展。当时,船主委员会(A shipowner's conference)制定了中国市场的运费率, 1885年Mogul的加盟申请遭到了该委员会的拒绝。船主委员 会贯彻一项将非成员船只驱逐出市场的计划:
• 3.复合式多元化可以可能会减低企业风险。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 1897—1904年:最主要特征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 即横向并购。在此间的全部并购中有78.3%的并购为 横向并购,12%的并购为纵向并购,其余9.7%的并 购为混合并购。最多并购的是金属、食品、石化产品、 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碳等八个 行业.
• 莫迪里阿尼模型是在贝恩模型基础上的一个发展, 它揭示了现有企业在不存在绝对成本优势的情况下, 如何实行阻止进入定价的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策略性行为PPT课件
第5页/共141页
第6页/共141页
★ 遏制进入的最优的条件为:
1M ( y1D ) 1S ( y1S )
当 y1M y1D y1 时,企业1遏制企业2进入
会得到比容纳进入更大的利润,所以企业1
会选择遏制战略,即把产量定在 y1D y1 y1
水平。
第7页/共141页
■ 进入封锁
如图9-2所示,y1D y1M 。此时企业1即使选择
垄断生产能力,也不担心企业2的进入,因 为此时企业2的进入利润小于零,企业2不会 进入。那么企业1有足够的理由选择垄断生 产能力,而不需要制定一个限制性的产量, 其也获得了一个可能的最大利润。
第8页/共141页
标题
第9页/共141页
■ 进入容纳 如图9-3所示, y1D y1 。此时企业1如果阻止
第35页/共141页
★
★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假设:进入者没有财务约束 模型:设有两个阶段,形成二阶段博弈。 ※第一阶段:在位企业决定是不是制定低价。如果 制定低价,在位企业和新进入者都会在第一阶段损 失L。如果在位企业不制定低价,那么在位企业和 新进入者将获得双寡头利润。(它是合谋下垄断利 润的一半) ※第二阶段:如果进入者退出,那么在位企业就获 得垄断利润;如果进入者没有退出,则重复第一阶 段的情况。
第14页/共141页
标题
■ 结论:
★进入遏制的条件为: y1M y1D y1
f的范围是: 0.00536 f 0.0625
,
,
★ 进入封锁的条件为: f的范围是: f 0.0625
y1D
y1M
,
★f的进范入围容是纳:的条f 件 为0.0:053y61D y1
第15页/共141页
产业组织的策略性行为-PPT精选
(1)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的福利后果
–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
在单一价格法则下,非完全竞争厂商必然在边际收益MR和边际成本 MC相等时的价格和产量水平上进行生产,也就是图中相应的Pm和 Qm,这时Pm >MC,生产是低效率的,生产者剩余为PmBCP2所围 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消费者剩余则是由ABPm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而社会福利净损失为BCE所示的三角形面积。
(2)两部收费 如出租车的起
步价;公园或
游乐园的门票
+ 两部收费的含义
费;电话的月 租费等
是指先向消费者收取一定数量的
固定费用,然后再按消费数量向消费者收取使用费。
两
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权而支
部 收
付的费用,与消费数量的多少无关
固定费用
费
如出租的车的按里程计价;公园按内消各费游数乐量项的目多的少费向用消;费电话的通话使费等用。费用
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厂商对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按消费者的最大 支付意愿来定价,增加额外的产量不降低他原有产品所能得到的 销售价格。P>MC时,厂商增加产量都是有利可图的,厂商会扩 大产量直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为止,产量为Q2。
(1)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的福利后果
–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
• 一级价格歧视下的产量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所能达到产 量水平,价格歧视提高了非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水平, 优化了资源配置,社会总福利也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上 的社会总福利,没有净福利损失;
• 现实中的定价策略很多,这里着重介 绍价格歧视、两部收费和搭配销售三 种。
(1)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的含义
–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
同一商品或服务销售价格不同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
产业经济学策略性行为引言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组织和市场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性行为。
通过研究企业的策略选择和竞争行为,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并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本文将探讨产业经济学中的策略性行为,包括企业的定价策略、垄断行为和战略投资等。
定价策略定价策略是企业在市场中决定产品价格的行为。
在产业经济学中,企业的定价策略是由市场需求、成本结构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来获取市场份额、提高利润或实现其他目标。
•市场定价策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决策来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如果市场价格较高且市场竞争不激烈,企业可以采取高价定价策略,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反,如果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可能会采取低价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高市场份额。
•差异化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特性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差异,制定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通过定价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企业可以实现定价权,并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独特需求中获得更高的利润。
•动态定价策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可以调整产品的定价。
动态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弹性来调整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垄断行为垄断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通过控制市场供给或操纵市场需求等手段,以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能力。
产业经济学研究垄断行为的原因、影响和监管等问题,旨在维护市场竞争并保护消费者利益。
•垄断定价:垄断企业通常会制定高价定价策略,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由于市场上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对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操纵供给和需求来控制价格。
垄断定价策略会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并限制市场竞争。
•垄断利润:由于垄断企业在市场上独占地位,它们可以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垄断利润。
这些额外的利润使得垄断企业能够进行研发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市场壁垒等活动,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反垄断政策:政府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律和政策来限制垄断行为。
第四章策略性行为
断价格的水平上。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三个决定因素:
(1)市场初始规模
(2)进入者的平均成本 (3)非价格进入壁垒
动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动态限制性定价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1)折现率 (2)风险偏好 (3)非价格进入壁垒 (4)时滞长短 (5)市场需求增长 (6)成本结构(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
市场基础:寡占或垄断市场、信息不对称
• 古诺模型(Cournot,1838) • 伯川德模型(Bertrand,1883) • 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1934)等
•(1)、古诺(Cournot)模型
——产量决策 • Cournot于1838年提出 • 市场上存在1、2两个寡头垄断厂商,他们 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且固定成本为0,边 际成本为c。 • 假设厂商1和2的产量分别为q1和q2。市场 逆需求函数为P=a-bQ。
提高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的概念 转换成本的构成 存在转换成本时的均衡模型 提高转换成本策略的应用
转换成本的概念
转换成本的概念 指消费者或用户从在位厂商处购买产品转向从新厂商处购买产
品时而面临的一次性成本。不论消费者或企业,当从一种产品转向
另一种产品时往往会受到转换成本的限制。 两种观点
•
q1 = a 1 − b1 p1 + d1 p2 q2 = a 2 − b2 p2 + d2 p1
•Bertrand均衡 • 厂商1和2分别进行利润最大化决策
• π1 = p1q1 − c1q1 = ( p1 − c1 )(a1 − b1 p1 + d1 p2 ) • π 2 = p2 q2 − c2 q2 = ( p2 − c2 )(a2 − b2 p2 + d2 p1 )
产业组织学
产业组织学正文第一篇:产业组织学战略性行为:是一个企业旨在增加其利润所采取的影响市场环境的行动组合。
伯川德模型:伯特兰德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企业设定价格而不是产量,研究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机制。
共谋:共谋发生于两个或多个企业协调它们的行动以抑制特定行业内卖者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产业组织: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具体的组织形态。
市场势力:厂商控制市场即把市场价格提高到超过边际成本的能力。
主导企业:价格决定者,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卡特尔: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
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效果。
策略性行为:一家厂商为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总称。
减少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对手带来的竞争的行动。
二、简答题1、早期的计量经济学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和利润或者价格—成本边际之间呈现出统计显著正相关。
后期的经济计量检验否定了这种关联吗?没有完全否定,根据后期的经济计量检验,认为市场集中度和利润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市场集中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两者才会正相关2、解释经济学家使用勒纳指数衡量市场势力的原因。
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
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
3、指出最常用和最不常用的阻止进入策略。
最常用:阻止进入定价、促销;广告最不常用:生产能力投资、扩大生产能力4、环保局新要求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
在无进入模型中,新要求会影响主导企业的市场份额吗?主导企业市场份额下降5、说明卡特尔联盟内在不稳定性的原因。
第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一旦卡特尔把价格维持得较高水平,那么就会吸引新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而新企业进入后,可以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此时卡特尔要想继续维持原来的高价就很不容易了。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课件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概述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实践应用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政策影响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未来发展
01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 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特点
策略性行为具有主动性、预见性和风 险性,需要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 条件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
策略性行为的重要性
01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策略性行为,企业可以获得 竞争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 水平。
02
推动产业升级
03
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可以引导产 业升级和转型,促进产业持续健 康发展。
知识产权政策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和管理,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对企业策略性行为产生影 响。
05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策略性行为
技术创新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从而在市 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策略性行为
企业采取的策略性行为包括合作研发、技术联盟等,以降 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反垄断政策通常通过禁止某些策略性行为, 如价格固定、串谋、市场分割等,来防止企 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反垄断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查和起诉 违反竞争法的企业,来维护市场秩 序和竞争环境。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政策影响
政府管制政策- 政府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管理和限 制的政策,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详细描述
企业可以通过纵向约束来控制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纵向约束可能 会引发反垄断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谨慎评估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产业组策略性行为
• 劝诱性广告Persuasive Advertising:改变和影响消费者 的偏好
央视历年标王及中标价
年份
中标价万元
标王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P
MC
P1 AC’
P0
AR’
AC
MR
AR MR’
Q
Q0
Q1
• 4 广告行为分析
假设面临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 q ; 0 p
q 0 a
qq(p,a)
成本函数为
且C(q(p,a)) c0
选择价格 和广告p水平 以实现利a润最大化
的利润函数为:
(p ,a ) p (p ,q a ) C ( q (p ,a ) ) ka
存在惟一的价格均衡;这时两家的价格相同且都等于边际 成本;超额利润为零
二伯特兰德悖论及其解释
伯特兰德模型的结论:只要市场上有一个竞争对手;的 行为就同完全竞争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但是从现实的 市场来看;间的价格竞争往往没有将价格降低到等于边际 成本的水平;而是高于边际成本;因此得到了超额利润 现实 和伯特兰德模型结论的不一致性;被称为伯特兰德悖论
• 2 形式化表述
假设: 1某种产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 分别用 和 表H 示 2消L 费者偏好高质量产品胜于低质量产品
30 消 费L 者H 对 1 于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信息不对称
条件:
1
>
2
(≤H,H,PHH ) C (H,L,PHL )
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 策略性行为
非价格策略-企业并购
定义:企业并购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
行为。
分类:企业并购分为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两种类型,尽量两者存在差别,但均以
企业产权作为对象,获得企业控制权与产权转移是两者的共同特征
相关研究:
➢ 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 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规制
价格策略-掠夺性定价
定义: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
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Schmalensee, 1979; Rosenbaum,1987; Romano and Berg,1985)。
第二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价格策略
限制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
非价格策略
过度生产能力 提高竞争对手成本 广告策略 企业并购 研发创新
价格策略-限制性定价
定义: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
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案例:杜邦在玻璃纸行业的限制性定价
与限制性定价策略的显著区别:
一、掠夺性定价强调企业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其亏损在未来会得到补偿; 二、限制性定价策略主要针对潜在进入者而言,通常不是已进入者。
案例分析 - 美国烟草行业的掠夺性定价
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利用掠夺性定价策略打击竞争对手。 实施过程:烟草托拉斯将产品价格定得极低,远低于成本价,以迫使对手以低价卖出公司或退出市场。 结果与影响:烟草托拉斯通过这种策略成功收购了大量竞争对手,并控制了市场,但也导致了价格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二)第四章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二)第五节合作策略性行为一、合作策略性行为概述二、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三、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四、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存在性与不稳定性五、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公共政策思考题一、合作策略性行为概述•合作策略性行为•厂商旨在协调本行业各家厂商行动和限制竞争而采取的一些行为。
••意义:•可以为公共政策对竞争和效率的权衡提供基础依据。
•对寡头垄断行业中企业策略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可以运用于现实中的行业分析。
•合作策略性行为根据信息条件又可以分为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和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
•当合谋达成后还有一个是否稳定的问题,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展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回归竞争,通常表现为价格战;二是将合谋以更加稳定的企业形式加以制度上的保障,发生企业合并。
二、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1、重复博弈•2、冷酷策略•3、胡萝卜加大棒策略1、重复博弈•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被称为“阶段博弈”(stage game).1、重复博弈•重复博弈的特征:•①前一阶段博弈不改变后一阶段博弈的结构;•②所有局中人都观察到了过去的博弈历史;•③局中人的总支付是所有阶段支付的贴现值之和。
1、重复博弈•重复博弈可能使局中人不得不考虑这一阶段的行为对后面阶段博弈的影响,即注重声誉,这样,原来在单阶段博弈中不会出现的“合作”均衡,在重复博弈中就可能作为均衡出现,而这正是研究重复博弈的意义所在。
1、重复博弈•有限次重复博弈与连锁店悖论•无限次重复博弈与无名氏定理•定理:令G是阶段博弈,G(T)是G重复T次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则当G有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时,重复博弈G(T)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是阶段博弈G的纳什均衡重复T次的结果。
无名氏定理(Folk Theorem)•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如果参与人对未来足够重视,那么,任何程度的合作都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得到。
•这里“合作程度”定义为整个博弈中合作出现的频率。
•50年代就人所共知,但无人有发明权;2、冷酷策略•冷酷策略(grim strategy)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在重复博弈中,只要所有的人都采取合作的策略,那么就一直合作下去,如果有一方背叛了合作,那么合作就永远终止,所有的人对此行为加以惩罚。
•一寡头厂商背叛是一个触发点,在此之后,寡头厂商间都是不合作的,所以冷酷到底策略又称“扳机策略”。
惩罚与合作•Abreu(1986):最大合作战略是使用最严厉的可信惩罚;•维护合作并不需要无限期的惩罚;只要惩罚期足够长就可以了;3、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开始所有的垄断厂商都生产一个合作的低产量,相应地利润也比较高,但是一旦有某个厂商背离了这个策略生产高产量时,所有的厂商都调整为高产量去惩罚他。
如果任何一个企业在惩罚期不惩罚(对于不执行惩罚策略的人给予惩罚是给予惩罚者的一个胡萝卜),惩罚期重新开始。
如果没有企业在惩罚期不惩罚,合作期又重新开始。
不确定性下的最优处罚•在确定的情况下,惩罚越严厉,越有助于合作。
因为均衡情况下,欺骗从来不会发生,所以惩罚实际上是没有成本的。
•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即使每个人都选择合作,“坏结果”也会出现。
如果坏结果总是触发惩罚,就会冤枉好人,过重的惩罚反到导致不合作;但如果总是原谅,合作也不会发生。
社会关系与合作行为•更一般地讲,市场交易常常镶嵌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这种关系可以提高交易的合作程度。
这也是人们愿意发展社会关系的原因。
•如果A欺骗了B,其他成员是否应该惩罚A?•如果C惩罚A,C就失去了与A合作的机会,C为什么要替B惩罚A?社会规范:集体抵制•Boycott: 每个人都应该诚实;都有责任惩罚骗过人的人;不参与惩罚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如:假定A在t期欺骗了B,C在t+1期就不应该与B合作,否则,D在t+2期就不应该与C合作;如果C在t+1期与B合作,而D在t+2期又与C合作,F在t+3期就不应该与D合作,如此等等。
信誉的条件•重复博弈;•足够耐心;•相对确定的环境;•欺骗可以被观察到;•受骗人有积极性惩罚。
传统社会的个人信誉商业社会的问题三、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含义:•是指寡头厂商通过公开或秘密的协议(书面或秘密会谈)来协调行为以使合作组织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1、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2、转售价格维持(RPM)•3、基点定价•4、一致-竞争条款•5、价格领导•6、预告价格变动•7、最惠国待遇条款•8、行业协会•9、交换信息•10、分割市场与固定市场分额1、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产品异质性•不同厂商产品不完全替代共同成本手册多条生产线产品范围不同多产品定价公式2、转售价格维持(RPM)•通常是指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上下游价格控制关系。
•一派的观点是转售价格维持是便利上游制造商合谋的商业惯例。
•另一派的观点是转售价格维持是下游销售商之间的合作行为。
表现形式•制造商与批发商之间;•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
对转售价格维持的公共政策•国际层面的竞争法普遍对直接控制最低转售价格行为加以规制。
•密尔医药公司案(1911)开创了美国反托拉斯法干预纵向价格约束行为的先例,此后的一系列相关案例确立了一项原则:以合同形式控制转售价格的行为违法。
•1975年的《消费商品定价法》更以成文法的形式禁止固定价格。
•针对生产商以“建议零售价”形式变相固定纵向价格的行为,后来,最高法院又以判例法的形式规定:任何形式的维持纵向价格行为均违反反托拉斯法,并且构成犯罪;直接控制最高转售价格行为也不例外,尽管它一般对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法院认为,凡在目的和效果上对竞争有重大不利影响的纵向价格约束(合同或协议)行为违反欧盟竞争法。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时对直接和间接控制最低转售价格行为做了禁止性规定。
3、基点定价•基点定价使总的交货价格等于交货定价基点的通行市场价格加上从该地始计的运费。
•在“基点定价”形成一段时间后,有些离基点较远的厂商,也逐渐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开始为附近的市场提供相同的产品。
这意味着厂商不再集中在基点附近了。
4、一致-竞争条款•现实中有两种一致-竞争条款:•一种是“不一致就解除”条款。
•另一种“不解除”条款。
使得供应商对消费者的承诺以合同的形式保存下来,但是没有解除的条款。
5、价格领导•指一行业的价格变化总是由一厂商率先做出的,然后这个变化立即被其他厂商所采纳。
•晴雨表价格领导•一家厂商宣布价格变动,并希望被其他厂商所接受,这个价格领导厂商不必是行业中的最大公司。
他只是正确地首先对变化的需求和成本条件做出反应,从而使提出的价格变动能够被接受并且具有刚性。
•支配式价格领导•一家厂商因为自己的规模较大,顾客忠诚度相对于其他竞争者高、成本较低而把自己定为一个价格领导者,随后这个领导厂商把价格定在利润最大化的水平上。
6、预告价格变动•减小了率先实行价格变动的厂商负担的风险。
7、最惠国待遇条款•销售商向所有顾客做出承诺,卖方不会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其他购买者。
有追溯效力的条款保证了现行的消费者也可以因未来的价格折扣而获利。
8、行业协会•波斯纳:美国所有的反垄断案中,43%涉及了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的功能是多重的:包括了代表行业中所有厂商与政府沟通、游说使得价格变动的提案获得大多数厂商认可、公布产品的标准、发布行业数据、设立道德标准、出版行业期刊、报纸、定期集会等。
9、交换信息•厂商间交换成本和需求的信息使协定的制定变得更加容易。
关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和产量的信息一旦公开就会使背叛行为更容易更快被察觉。
有时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厂商们会采用公开价格策略。
当价目单上的价格使公共信息的时候,厂商遵从的就是一个公开价格。
有的时候,明确合作的厂商甚至会雇佣代理人,使代理人有权审查实际交易的价格和厂商的财务状况等。
10、分割市场与固定市场分额•有些寡头厂商通过分配给每一个厂商一定的购买者或者地理区域从而成功地维系了合谋。
因为一旦有厂商降价,那么某一地区的销量就会减少从而背叛行为易于察觉。
波斯纳发现7.8%的反托拉斯案例涉及客户的分配。
•另有一种有效的商业行为是市场份额固定。
只要市场份额容易观察到,当然就没有厂商愿意降价。
因为首先这易于被察觉,察觉到厂商就可以调整产出水平保持在行业中的适当份额。
所有的厂商都预期到这一反应,这样就没有厂商会有增加自己产量的动机,因为在报复后只是减少了自己的利润。
四、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存在性与不稳定性•合谋的存在性•在一些重复博弈的模型中,合作能否达成主要取决于利率、博弈的长度等。
•成本的非对称性•联合利润最大化的解决方案需要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满足下列条件:)()()(*22*11*q MC q MC Q MR ==*2*1*qqQ+=•信息不完全•如果关于价格、成本或需求的信息只为私人厂商所掌握,那么达成合作就是很困难的•产品的异质性•产品异质性使得厂商们要就每件产品的价格或产出水平达成一致,这就使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变小了。
•卖方的集中度•一般而言,卖方集中度越高,合谋就易发生。
•厂商偏好的非对称性•贴现因子在一个厂商决定是否合谋的决策中至关重要。
偏好的非对称性使得合谋变得困难。
•创新•处于一个产品创新十分频繁的产业中的厂商如果要采取合作性策略性行为的话会遇到很多困难。
•不确定性•如果产业基本条件如需求、成本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达成某一项合作的协议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合谋的不稳定性•影响未来惩罚程度、速度和可能性程度的具体因素。
•订单性质•隔较长时间才会签订一次订单意味着惩罚会拖得很长。
•多市场接触•一种是厂商们生产多种产品,他们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都有接触。
•另一种就是厂商们生产同一种产品,他们在不同的地理市场上接触。
•厂商的数目•从两方面来影响合谋的稳定性:•一是厂商背叛的动机;二是厂商察觉背叛的能力。
•厂商的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越小,背叛的动机就会变小。
•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也使合谋的稳定性大打折扣•成本条件协议和产能利用情况•合谋的稳定性与产能的利用率成反方向关系五、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公共政策•关于合作策略性行为,经济学家研究的角度和法学家是很不一致的,基本前提就大相径庭。
•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明确的限制竞争的协议都是违法的。
•思考题•什么是合作策略性行为?•什么是冷酷战略?什么是胡萝卜加大棒战略?•什么是转售价格维持?•什么是基点定价?•什么是一致——竞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