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1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1)概说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1)概说
那个人养的那只猫抓的那只老鼠跑掉了。
三、语法的单位
(一)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
法单位。
词 ——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是由语素构成的高一级语法单位。
词组 ——词和词按一定句法Fra bibliotek则组合而成的语
法单位。
句子 ——由词组或词加上一个句调形成,是最大
的语法单位。(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产生出无限合法的结构
可递归
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我们 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 们知道他们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3)民族性
相较于语音和词汇,语法更能反映 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比如: 英语名词短语分单复数 汉语名词短语使用量词
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安、是、三、家、老、的、他、公”
(二)语法单位的分类
1.语素的分类
按音节的多少来分:
非音节、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语素
按语素意义的虚实来分:
实语素(词根)/虚语素(词缀)
按语素的用法来分:
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黏着语素) 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
2.词的分类
看、说、读、研究、整理…… 看看、说说、读读、研究研究、整理整理……
语法规则的这种抽象性,从语言编码的角度来说, 表现为一种极强的“生成性”
——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产生出无限合法的结构
可类推
动词重叠:看看、听听、说说、聊聊、找找…… 数+量+名:一个苹果、三条鲤鱼、四张桌子……
语法规则的这种抽象性,从语言编码的角度来说, 表现为一种极强的“生成性”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

2、那件事你一直不提起,也许是你忘了,也许是你认 为不到时候。
3、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4、你是参加兴趣小组呢,还是留在教室里自习? 5、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因果复句 • 因果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 • 有两种: 一种是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由这个原 因产生的结果。常用“因为(由于)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 “由于” “所以” “因此”等关联词语。 例如 : 1、因为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石拱桥。 2、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 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3、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 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恭敬地]鞠躬 [小心地]翻阅
(一个)顾客
(可爱)的人 (可贵的)精神
[完全]相信
[更加]坚强 [多么]漂亮
说明:左边一组都是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右边一组都是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 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地起 组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 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主要由名词、 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如:
递进复句
•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 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如程度 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等。 • 递进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连接,常用的 关联词语有: “更” “而且” “甚至” “尤其” “特别” “何况”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 ……而且 (并且、也、还) ……” “尚且……何况……”等。
2、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 慌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失效。
注意:这类复句,前一个分句往往有让步和意思,后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精)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精)

(三)功能标准1
目前,汉语界大多数学者倾向于采用功能 标准,所谓功能标准,包括如下一些东西: 1.能否与其它词语组合,前面能出现什 么词语,后面能出现什么词语。 2.能充当什么成分,不能充当什么成分。 3.对一些界限需要划清的词语可以通过 矩阵图的形式来辨别。
(三)功能标准2
例如: 不+ 名 词 - 动 词 + 形容词 + 很+ - - + 数量+ + - - +助词 - + -
(三)形容词
1、性质形容词前面能加“很”。双音节的 通常能AABB重叠。 2、状态形容词前面不能加“很”,双音节 的重叠形式常用ABAB,如: 冰凉冰凉、通红通红 形容词都不能带宾语。
(四)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别1
例:
强烈 的 北 风 居 然 吹 跑 了 地 上的 小石子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⑶转换生成语法学
简称“生成语法”。 说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为“深层语义”,具体说出 来的词语所构成的意思为“表层语义”。如“身 体健康”也可以表达为“没痛没病”“一顿能吃 3大碗米饭”。 认为人的大脑中有词库,有若干语言框架,有若 干变换规则,说话时就是运用规则变换这些语言 框架。如: 代词+动词+了+名词 ─(移动)─→名词+代词+ 动词+了
三、语法分析的目的
语法分析想知道: 语法结构一共有多少种语法单位; 最小的语法单位是什么; 语法单位之间有些什么组合模式; 有些什么组合规律。
四、汉语语法学简史
汉语最早的语法学著作是1898年马 建忠的《马氏文通》。 1、草创阶段:1898-1928 《马氏文通》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 该书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

现代汉语 语法1

现代汉语  语法1
组合功能 组合功能
- [状](时间、处所除外)
形态
- [不/很+ ~] - [重叠](少数量词性单音词除外)
思考题
实词 系统
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 饰。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 组合:
人不人鬼不鬼、中不中西不西、不前不后、不上不下 什么山不山的,只是一座小土堆! 什么报酬不报酬,没有报酬照样干。 管它台风不台风,我们都不怕! 愫细很淑女地啜饮着高脚杯中的白酒。 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忠厚的脸。 很青春、很绅士、很阳光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说明:以上划粗线的是表示该词类的主要功能,划细线 的是次要功能,划虚线的是局部功能
他研究语法。(谓语) 研究是很费脑力的。(主语) 他不打算研究。(宾语) 最近,他在做一个研究课题。(定语)
三、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4 .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英语:句子与短语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
虚词的三大特点
封闭
实词每一类的数量都是开放的,虚词是可数的、有限的, 不会轻易增减,故称封闭词类
黏着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 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
定位
大部分实词的组合位置不固定,而虚词跟实词组合时的 位置相对固定
◆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 ◆ 连词、助词、语气词是典型的虚词
俄语是词形变化比较丰富的语言,比如它的每个名词都有单数、 复数两种形式,单数、复数两种形式各有六个格的变化,即主格、 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等。因此,每个名词应有十 二种语法形式。
四、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 位。

现代汉语语法第一节概说

现代汉语语法第一节概说
2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变化如果缺乏形态变化就根据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或干脆依赖于意义3注重书面语分析比较少或干脆不考虑口语中的变化4总结出的语法规则被看做是一种规范和标准要求学习者予以遵守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1、概念: 语法就是语言的构造规则 语法学是指研究语法规则的科学 “说话写文章要合语法“。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语法”。
4、个别人的个别用法,也是不符合规范的。 例如: 向明出差、旅游、外调、采购、推销、 探亲、参观、学习、取经、参加笔会、展 销、领奖、避暑、冬休、横向联系、观摩、 比赛、访旧、怀古、私访、逃避追捕,随 便转一转,随便看一看,住宾馆住招待所 住小学课室住人民防空工事住地下洞住浴 池住候车室住桥洞下面住拘留所住笼子。 然后她到达了找到了误会了迷失了失落了 错过了他要去的地方。(王蒙《来劲》)
三、关于短语 1.词组与短语的定义不同、范围不同。《暂拟》 对词组定义为:“实词和实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 织起来,作句子里的一个成分的,叫作词组。” 《提要》对短语定义为:“短语,也称词组,是 由词组成的。” 2.对短语(词组)的地位认识不同。《暂拟》不 重视词组,《提要》重视短语 。 3.划分标准不同。《暂拟》对词组划分用结构关 系标准,着眼于内部语法关系。《提要》对短语 划分大类用功能标准,着眼于短语的整体功能; 小类用结构成分标准
中国最早称“文法”,“语法”是 后来的术语。“文法”最早出于 《史记》,指规则、法律而言。 “语法”最早见于唐孔颖达《春 秋左传正义》 1913年,胡以鲁编《国语学草 创》,取得今天这种用法。
句法成分: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动语 中心语。 “我的朋友已经考上了北京大学。”
六、语法规范
(一)语法规范 1、属于外族语言的说法,是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PPT课件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 词、副词的词,如“我”、“你 ”、“他”、“这”、“那”。
具有指代功能,可以避免重复或 使表达更简洁。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 词、疑问代词等。其中,人称代 词又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
称和第三人称代词。
03 虚词分类与特点
副词
定义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 时间等的词。
非主谓句
由词或短语构成,不表达完整 意思,如感叹句、祈使句等。
影响句子意思表达
词义选择
不同词类具有不同词义,选择 不同词类会影响句子意思。
搭配关系
不同词类之间有不同的搭配关 系,搭配不当会影响句子意思 。
情感色彩
不同词类带有不同情感色彩, 选用不同词类可表达不同情感 态度。
语境因素
语境对词类选择有制约作用, 不同语境下应选用不同词类。
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 很”、“非常”等。
具有修饰功能,可以作定语、谓语等 句子成分。
数词和量词
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如“一” 、“二”、“第一”、“第二”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如“个”、 “只”、“条”、“次”。
数词和量词常常组合在一起使用 ,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苹果
”、“两次机会”。
代词
要分清兼类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具 体含义,避免混淆。
辨析词性
要根据兼类词的语法功能,判断其 所属的词性。
注意语境
兼类词的词性和词义往往随着语境 的变化而变化,需要结合具体语境 进行辨析。
常见兼类词辨析示例
“热爱”与“热情”
前者是动词,表示热烈地爱或喜爱;后者是形容词,表示感情热 烈或情绪高涨。
“困难”与“难”

现代汉语语法1 (1)

现代汉语语法1 (1)

“兄嫂”是“依”的宾语,
现在放在了“依”的前面,所以构成。。。。
练习:分析下列宾语前置句式的具体情况。
何厌之有------忌不自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何功之有哉----君何以知燕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亚父南向坐
4、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 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处所等。 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用 〈 〉表示补语) 例如: 盛〈满〉 吓〈跑〉 洗得〈干净〉 睡〈在床上〉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现代汉语语法选讲(一)
短语的类型
1、语言的构成:字--词语--词组(短语)--句子 2、词语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3、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4、虚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拟声词
壁 的)王 二 了。 √
我们已经知道找定语先要找到主谓语的中心语。但是,
注意:现在一般已经忽略了主语中心语的提法,今后所指的中心语,都是谓语中心语。
定义: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状语。
相关概念: 状语用[ ]表示。
状示例: [严格]执行 练习:
[非常]漂亮
1.画 眉[在 树 林 边] [宛 转 地]歌 唱。
例如:
. . . 第第一二步步,,
1.竹子的世界,‖ 是一区找个分出生主中机谓心勃勃的世界。 语语。。
. . . 2.他的头枕着一个卷起来的红花绿叶尼龙书包。
那么,除了中心语之外的成分又称为什么呢?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1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1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 天,总是好的;可是啊,美北丽国 北的国秋的,秋却,特却别特地别来地得来清得,清来,得 来静得,静来,得来悲得凉悲。凉。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1.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 起来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被 动、对象范围、比较排除等的词。
判断短语类型
A 文化繁荣 B 想方法 C 分析比较 D 十分困难 E 荷塘月色 F 从祖国北方 G 说得好 H 清扫干净 I 爬了起来 J 漂亮极了 K 红得发紫
按构 造分
句 子
按语 气分
单 主谓句 句 非主谓句
复 单重复句 句 多重复句
句子及句子成分
句型
陈述句 述说一件事的句子 他是学生 祈使句 表示要求或制止的句子 别说话! 疑问句 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 他是谁? 感慨句 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好球!

例如:锻炼身体 走进教室
❖4.主谓短语:前半局部是陈述对象,提示 “是什么〞,后半局部是对前面局部的陈
❖ 述,答复“做什么〞或者“怎么样〞。

❖ 组合方式:

名词+动词: 菊花盛开

名词+形容词: 身体安康 教室明亮

头脑清醒

名词+名词:今天星期六 现在九点
明天晴天
❖ ④名+主谓:情况大家知道 产品样式新 颖
甚至、绝对、大约、一直、几乎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 、重新、屡次 有处所副词:到处、处处、满地 有然否副词:不、没有、非、未曾、别
请请把把在在这这段段文文字字中中的的副副词词找找出出来来。。 雅雅颂颂中中也也很很有有一一些些挺挺出出色色的的篇篇章章,,

现代汉语语法(1)

现代汉语语法(1)

名词的语法特点有: 1、大多数能用数量词组修饰,如: 三架飞机 一个人 两张桌子 三架飞机 一个人 两张桌子 一种思想 一些人 一点积极性 一种思想 一些人 一点积极性 专有名词表示独一无二的事物, 注:专有名词表示独一无二的事物,通常不 能用量词短语修饰, 能用量词短语修饰,有时为了强调或者比较 可以使用某些量词,世界上只有( 可以使用某些量词,世界上只有(一个中 国)。 • 2、不能用“不”修饰,不同副词组合,如: • 不人 不我 不国家 很人 已经我 • 很你 都人 也人 已经我 • • • • •
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同程度副词以外的副词组合。动词中,注意: 、能同程度副词以外的副词组合。动词中,注意: 只有能愿动词、心态动词可以受“ 只有能愿动词、心态动词可以受“很” 等程度副词修饰。 等程度副词修饰。 2、用来充当谓语,多数能带宾语:一般可带“着、 、用来充当谓语,多数能带宾语:一般可带“ 表动作、行为的持续、完成、 了、过”表动作、行为的持续、完成、进行等动 态意义。 态意义。 3、有些动词有重叠形式。单音按 式重叠。 式重叠。 、有些动词有重叠形式。单音按AA式重叠 双音的按ABAB方式重叠。 方式重叠。 双音的按 方式重叠 4、能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表疑问。 、能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表疑问。 去不去?肯不肯? 如:去不去?肯不肯?
二、语法的特点

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概括性、 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概括性、 抽象性 语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稳定性。 语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稳定性。 语法还具有民族性的特点。
三、语法单位 • 汉语是语素、词、短语、句子逐层组合为语言。 汉语是语素、 短语、句子逐层组合为语言。 因语素作为汉语中最小意义(有意义) 因语素作为汉语中最小意义(有意义)的单位可 以按一定规律组合成词, 以按一定规律组合成词,而词作为能自由运用的 最小单位可按一定规律组合成短语、词或短语加 最小单位可按一定规律组合成短语、 上特定的语调又可以构成句子,具有一个中心意 上特定的语调又可以构成句子 具有一个中心意 思且前后贯通、 思且前后贯通、互相衔接的一组句子又可构成句 汉语的语法单位有语素、 短语、句子、 群。汉语的语法单位有语素、词、短语、句子、 句群五种。 句群五种。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徐阳春第一节语法和语单位一、语法(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语法”这个术语,在人们的实际运用中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语言结构规则本身;一是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1)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1)
昨天的书展,少说也有几万人参加
返回页首
四、单句
名称
定 义
举 例




主谓句
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练好基本功。
这本书很好。
省略句
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需要,可以确定地补出来。
船在哪儿?~在镇西北角。
谁去?我~。
你买了几本书?~五本~。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四)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疑问句
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吗?
祈使句
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四、单复句的辨别 1.看句子成分
单句: 一套句子成分 复句: 两套或两套以上句子 成分
〔结构上互不包含
2.分句一般是主谓句 例如:因为脏,病就多.
如果逗号前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使 有关联词语,也不是复句.
例如: ①只有不睡懒觉的人,才能上学不迟到. ②人只有不睡懒觉,才能上学不迟到.
3.只有一个主语的连动句一定不是 复句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 词短语.
•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 为".
• 妈妈朝我点了点头. • 我们在操场上打球.
9.连词: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 用的词汇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小明和小文都是学生.
• 5、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是高大的,虽然他的姓名我并不知道.
• 6、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 7、你既然知道错了,就赶快纠正.
• 8、假如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
• 9、鲁迅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管敌人打什么旗号,玩什么花样, 都不受骗,不怕压,愈战愈勇.
• 10、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 理由.
• 宾语:它在充当谓语的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涉及 的人或者事物
• 定语:它修饰或者限制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名词, 指出其属性、形状、数量等
• 状语:它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 动作变化发生的情况、方式、时间、处所等,或 表示性状的程度等
〔定主 [状] 谓 〔定宾 <补>
①伟大的祖国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 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词类一、词类的划分(一)划分词类的目的 1.什么是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2.划分词类的目的意义划分词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1.词的形态特征(构词特征和构形特征)2.词的组合能力3.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三)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情况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二、实词(一)名词1.名词的定义: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

2.名词的小类(1)表示人或具体事物的名词如:雷锋同志作家老师学生(表人)水山马飞机车辆道德(表物)(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抽象名词)如: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3)表示时间的名词(时间名词)如:秋天明年早晨现在过去(表时间)(4)表示方位的名词(方位名词)如:上下前后以上以下上面左右(表示方位)(5)表示处所的名词(处所名词)如:中国亚洲远处里屋(表处所) 3.名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

(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两种情况可以构成“副+名”结构:对举或连说的格式中;表示变化发展的句子。

(3)常做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名词还可以做状语。

(4)一般不能重叠。

(二)动词1.动词的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动词的小类(1)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如:走坐听批评宣传学习(动作行为)(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如:在发生存在有演变死亡(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心理活动)(4)能愿动词如;能能够会可以愿意应当(助动词)(5)趋向动词如;上下进出来去上来(趋向动词)(6)判断动词:是 3.动词的语法特点(1)能受副词修饰,在前可以加副词“不”,但除心理动词、助动词外不能受程度副词(如“很”)修饰,例如能说“很怕、很喜欢、很羡慕、”。

现代汉语语法1

现代汉语语法1

• 表示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 a、表示增加:“增加了,增长了,提高了,上升 了”--不包括底数,指净增数.“增加到,增长 到,提高到,上升到”--包括底数,指总数.如: 原来是5,现在是10,可以说:增加了一倍,增 加了100%或增加了5,增加到两倍,增加到 200%或增加到10。 • b、表示减少:“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减少到,降低到,下降到”--指余额. 如:以前是10,现在是7,可以说:减少了30%或 减少了3;减少到70%或减形容词可分为普通形容词 和非谓形容词. • (1)普通形容词:能充当谓语,大都能用 "不"和"很"修饰.
• (2)非谓形容词:与普通形容词的不同之处主要 在于:不能充当谓语,不能用"不"和"很"修饰. • 常见的非谓形容词如: • 正 副 男 女 雌 雄 单 大型 初级 多项 • 巨额 慢性 新式 长期 特等 万能 共同 • 个别 天然 人为 主要 高产 亲生 彩色 • 白色 黄色 西式 男式 上等 恶性 微型 • 阴性 超级 大号 双重 临床 多幕 私人 • 民用 简装 国营 高效 直观 新生 新兴 • 真正 主要 高速 名牌 高频 海洋性 • 流线性 多民族 单方面 喷气式
5、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 也可以做主语.定语。 例如:他们下午开会 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 西边的墙修好了
• 另外,有些名词带有某些前缀和后 缀作为形式标记. • 如"阿姨,阿爸,剪子,胖子,兔子,学 者,劳动者,赚头,甜头,盖儿,"中的 "阿-,-子,-者,-头,-儿"就是名词 的标记.


普通形容词与动词 (1)共同点 A、能用"不"修饰:"不走,不高" B、能作谓语:"他走了,这棵树很高" C、肯定否定相叠:"走不走,高不高"

现代汉语语法1

现代汉语语法1

物量词:尺、两、点、些 量词
动量词:下、场、番、次、阵
量词重叠:一AA;一A一A 主语(一AA ):“每一”
意义 状语:“逐一” 定语:“多”
程度:非常、过于 情状(方式):亲自、竭力 频率:常常、再三 副词 时间:立刻、刚 范围:都、只、全都 否定:不、未、没有 语气:居然、难道 关联:越、又、也
3.语法的性质
– 抽象性
•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结构规则是有限的, 而人们说写出的句子则是无限的。有限的规则之 所以能够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是因为语法具有抽 象性特点。
– 稳固性
• 语法的稳固性是相对语音、词汇而言的。其稳 固性主要表现在历史继承性和不可渗透性两个方 面。
• 语法的历史继承性,可以从汉语的发展中很明 显地看出。
句子的类
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动宾谓语句
句子
名词性谓语句 动补谓语句
主谓句 动词性谓语句:连动谓语句
形容词性谓语句 兼语谓语句
单句
主谓谓语句 把字句/被字句
结构
非主谓句: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
联合复句:并列、连贯、递进选择
复句
偏正复句:因果、转折、条件、让步
句类——句子语气的类: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三种不同的语序: 语义上:玻璃窗户 ——窗户玻璃 句法上:客来了——来客了 语用上:你怎么了?——怎么了,你?
偏正结构中“的”字的作用:
1.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
父亲母亲——父亲的母亲
写文章——写的文章
我们学生——我们的学生
NB: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 有相对格式。上例短线前后的格式就 是相对格式。
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
词与词组合时的关系意义 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精品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1(词类)精品PPT课件
• ⑵语言包含若干层面:语义层面、词汇语法层 面和音系文字层面。每个层面内包含若干级阶, 如语法层面就包含:语素、词、词组、小句和 句子。
4.功能语法学2
• ⑶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达意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 能。
• 达意功能和人际功能与人类的经验有关,语篇功能则与 语言内的因素有关。三大元功能之间互相不存在替代、 衍生、包含等关系,每一个元功能下有更小的功能,形 成一个语义的网络。其中,达意功能包含及物性系统、 语态系统、极性(肯定或否定);人际功能包含语气、 情态系统、语调;语篇功能包含主位系统、信息系统、 衔接系统。通过这样的网络系统,最终实现到语法。
一、语法是什么3
• 比如:按数学的组合公式n·(n-1)·(n2),3个词的组合应有3×(3-1)×(3-2) =6种,“我”“吃” “饭”3个词就有: 我吃饭 √ 我饭吃 饭我吃 √ 饭吃我 吃我饭 ? 吃饭我 6种组合模式。
一、语法是什么4
• 按说这6种组合模式都是对的,但 我们只选用了其中2种,并没有全 部都用。用了的,我们就说是对的, 没用的,我们就说是错的。
• 人类的语法与人类的经验有着直接的天然的联系。
三、汉语语法学简史
• 汉语最早的语法学著作是1898年马 建忠的《马氏文通》。
• (一)草创阶段:1898-1928 • 《马氏文通》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 • 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
法》。该书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
(二)革新阶段:20世纪30-40年代
• 教材167-170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
大影响。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
要作用。 3、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
一一对应的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谓词
加词
体词
加词
声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区别词 数词
意义
种类
5个
8个
2个
2个
语法特征 5个
5个
6个
3个
4个
特殊用法 时间名词 是、能愿 性质VS状 VS方位词 动词、趋 态 向动词
量词
3个 4个
副词
8个 3个
代词 拟声词 叹词
4个 3个
为什么? p24
第四章 语法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
虚词的特点(4)
ZJNU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介词 依附在实词之前构成“介短” 语法意义:做状定补
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分句 介词“和”VS连词“和”
我和你做朋友。 我和你是朋友。
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of this section
第四章 语法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
助词
附着在实词、短语、句子后表示结构关系和动态等语
ZJNU
第四讲 现代汉语(语法·上)
第四章
语法
备考策略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 语言三要素(及各自的作用) 2. 语法的两个含义 3. 中西研究语法的内容 4. 语法体系两个含义 5. 语法的性质(3个) 6.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语素、词、 短语、句子
主、谓、宾、定、状、补、中心语、动语 动前有主状,动后有宾补
第四章 语法
第二节 词类(上)
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of this section
1.词类是什么 2.划分词类的目的和依据p7 3.实词虚词P8
实词 虚词
充当 句法成分

×
意义实在
√ ×
词汇意义
√ ×
语法意义
√ √
第四章 语法
实词
第二节 词类(上)
体词语
•连谓短语 通常由一个人发出动作 •兼语短语 请 派 使 祝 •同位短语 二者完全相同 • 方位短语 • 量词短语 •介词短语 比把被为向对关于 • 助词短语
“的”字短语=人或事 比况短语 似的 一样一般 所字短语
第四章 语法
第四节 短语
3.多义短语 •从三个方面观察 (结构层次、结构关系、语义关系) •层次分析法 •短语和词的区别p58
法意义。
7类:
结构助词(de)、动态助词(着了过)、 尝试助词(看)、时间助词(的,动宾之间;来着)
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of this section
概数助词(多来上下左右)、比况助词(好像…似的)
其他助词(所给连)
第四章 语法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
语气词 6个基本语气词,结合语境 P32 了1动后,助词 了2句后,语气词 P33 我复习了四个月。 我复习了四个月了。
的可以是结构助词或语气助词。 我一定会回来的。 她是送牛奶的。
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of this section
小结: 依句辨品 兼类和借用
第四章 语法
第四节 短语
1.基本短语
本节每一个例子都要熟记,
概念与实例子成对记忆。
•主谓短语 •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中补短语 • 联合短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