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专题练习--4-1种群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强化演练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蚜

解析:选项A包含了多种生物;B项中的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一般不会由一种鱼组成;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菌种。故选D答案。

答案:D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灭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这将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A.明显增加B.明显降低

C.相对稳定D.先减后增

解析:杀灭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答案:B

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

B.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和大小

C.一个种群是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

D.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而波动

解析: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般不相同;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迁入和迁出也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而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由于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常发生变化。

答案:D

4.(2012·海淀模拟)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解析:网眼尺寸较大能使体型小于该网眼的小鱼逃脱,因此逃脱的鱼只与大小有关,而与鱼的性别无关,故不会改变性别比例。

答案:D

5.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影响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影响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解析:本题中A、B两项的概念描述都是正确的。影响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主要是各种环境条件对生物种群的制约,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除一定的环境条件外,国家的人口政策、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的出生率。

答案:C

6.(2012·连云港高二检测)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解析:A项中幼年个体最少,老年个体最多为衰退型,故其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

答案:A

7.(2011·济宁模拟))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

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图中的(横坐标是

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解析:由图知,a、b段人口数量增长特别快,故其年龄组成特点应为增长型,答案为A。

答案:A

8.(2012·江苏检测)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

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项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

答案:B

9.(2011·白城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解析:A项和B项中,蔓生或丛生单子叶植物不易计数,而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一般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C项中,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越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D项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取决于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构。

答案:C

10.下图是按我国某一地区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幼年、成年、老年人口比例示意图,以下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1982年该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B.3次普查的人口年龄组成都属于增长型

C.该地区男女性别比例为106∶100

D.2000年后该地区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解析:柱形图仅显示出不同年龄个体在某一年中占总人口的比例,所以不能凭此图确定

人口密度、性别比例。由图可看出3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组成都属于增长型。因此2000年后该地区人口数量仍可能是继续增大。

答案:B

11.在一片约27公顷(h)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做标志后放掉。第二天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志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数量和密度(只/h)约为()

A.82531 B.125 5

C.29011 D.165 6

解析:种群数量=标志个体数(25)×重捕个体数(33)/重捕标志个体数(5)=(165只);种群密度=种群数量(165只)/面积(27 h)=6只/h(取整)。

答案:D

12.(2012·山西四校联考)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C.用样方法调查三叶草的种群密度时,选三叶草比较密的地方,设置样方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算公式: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做到随机取样,若只以患者家族为调查对象,所得发病率比实际值偏大。调查三叶草种群密度时选比较密的地方设置样方,会使结果偏大。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在统计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时,只统计其中两条相邻边线上的个体(含顶角);如果四条边线都统计,会使结果偏大;如果不统计,将使结果偏小。

答案:D

13.(2012·淄博模拟)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