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体对社会化和社会互动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权威取向
中国人认为在辈分、年龄、职位、能力或学识等方面 高于自己的,即是自己的权威。中国人的权威取向, 表现为行为上形成对权威的依赖。如果不能感觉权威 的存在,中国人往往会感觉一种不安与危险。
对于农民工而言,传统的处于首要地位的政治权威的 影响在不断下降,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民工对 当地基层政府的依赖和信任度在降低。在另一方面, 与农民工发生更多更直接关系的职业权威是他们的老 板、包工头等,但他们对农民工平日里管理方法的简 单粗暴,尤其是严重的拖欠工资等行为更让农民工对 他们感到不齿,它更多地向我们所展示的是一种趋向 对立与敌意的人际互动。
从深度看,媒介互动没有现实社会中的社会互 动深。
从广度看,媒介互动范围更大,这在陌生人之 间最为显著。
从频度看,媒介互动更快。
从强度看,媒介互动一般集中在兴趣、爱好方 面的情感交流。而现实社会互动中,互动内容 较为宽泛。
三、电子媒体对社会化的影响
电子媒体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我们, 而是通过其形式来产生影响。
也导致了情境(场景)的融合与分离,从而产 生新的行为特征,出现“中区”行为。
1、传播内容对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正负影响 在认知方面
正:提供丰富信息、学习平台、信息渠道,开阔视野, 增长见闻
负:住处鱼龙混杂,有暴力、消费主义、黄色淫秽内 容,总体具有读图、娱乐化倾向,致思考能力下降、 趋于平庸。
在人格或个性方面
正: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使个性发展更具选择性、 自主性
负:“感觉人”、“容器人”
四、他人取向
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的自我价值的存在与实现 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与态度,从而在心理与行为 上易受他人影响的一种强烈趋向。这造成中国 人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特别敏感 而且重视。
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一方面,原有的人际关 系在疏远,另一方面,面对城里人的忽视、岐 视,他们自卑、敏感,再加上缺乏必要的互动 知识和技术等原因,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难 以形成新的人际网络,导致难以言表的孤独。
电子媒体对社会化和社会 互动的影响
反:发生不道德、违法、犯罪行为
(2)电子媒介将原来分隔在不同场景中的人们 带到同一场景中,消除场景的隔离,使场景发 生融合,具有不同程度的超时空性。
正:使社会互动快捷有效;社会参与度高
负:沉迷网络,忽视甚至拒绝现实互动;对权 威的信任度降低。
2、从五个维度进行比较 从向度看,媒介互动更平等。
2、传播形式对Baidu Nhomakorabea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阶段模糊化 男女角色中性化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看农民 工的困境
一、家族取向
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 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包含繁衍 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 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在中国人心 目中,家是生存之根,家代表了一种温暖与安 全。
在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形成的城乡对立,构成 城市与农村的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与意义符号。农民 所获得的是一直遭受否定和蔑视的传统话语体系。加 之文化水平低更限制了他们对意义符号的接受与理解 能力。很多城市居民对流动农村人口所采取的主要互 动方式是冲突,而不是竞争,更不是合作;所采取的 态度是轻视,而不是平等,更不是理解与包容。
农民工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既无法融入城 市,也无法回归农村,既为城市边缘化,也为 农村边缘化,成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边缘 人” 。
二、关系取向
中国人通常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来界定自我,寻找自 己的身份与角色,这被称为“关系性身份”。在中国 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中国人强调关系的和谐性。为 了维持关系的和谐,个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 注意给他人面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