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工艺美术(染织)
汉服的染织工艺——缂丝工艺(工艺篇)——汉服制作资料文档
我国宋代刻丝大盛,据《清秘藏》所记有“楼阁”、“龙水”、“百花攒龙”、“紫宝阶盛地”、“紫大花”、“五色簟文”等等数十百种。明代宫中设刻丝匠专事御用刻丝物品,民间以吴市出品为巨擘。
《红楼梦》所记尚能窥其“盛况”也。《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 。”
总之,不论哪一种说法,“缂丝”和“织成”是指两个品类,而不是指一种物品。《太平御览》把缂丝、织成列为两类织物发展于周、汉、唐,而成熟于宋。宋、元、明、清四代出现了许多具有熟练技术的缂丝名匠,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南宋的朱克柔、沈子番、吴煦(xu),明代的朱良栋、吴圻(qi)等。
明周祈《名义考》:“刻之义未详,《广韵》‘缂、乞格切,织纬也’。则刻丝之刻,本作缂,误作刻。”
宋庄绰《鸡肋篇》:“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称“刻丝作”曰:“宋时旧织者,白地或青地子,织诗词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
让汉服变得精致美丽的工艺
缂(ke)丝
缂丝属于纹织物,是一种手工艺术品。它的织法既不同于一般的织花织物,也不同于织锦和刺绣,而是一种织法极其特殊的织花织物。缂丝是通经断纬、俨若“雕镂之像”的单层平纹织物,亦用单层平纹组织织花。
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述二、主要内容、分类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工艺美术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艺美术手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民间工艺美术、宫廷工艺美术和文人工艺美术雕塑、锻冶、烧造、木作、髹饰、织染、编、扎、画绘、剪刻传统工艺美术:雕塑工艺、织绣工艺、编织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和漆器工艺。
现代工艺美术:室内环境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日用工业品造型设计、日用陶瓷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和书籍装饰设计等。
三、美学特征和谐性、象征性、灵动性、天趣性、工巧性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概述石器原始人从实用生产(还不是从审美)的要求出发,对造型样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造型手段。
为了砍砸刮削等不同需求而有意打制成不同类型。
旧石器时代石器新石器时代石器动物陶塑形象多生动有趣,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表明了原始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较强的造型写实能力。
陶猪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姆渡文化,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长6.7厘米。
从事稻作生产的河姆渡氏族,其家畜饲养业也有一定规模,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狗和水牛,猪的数量最多,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在遗址中到处可见。
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一件陶盆,其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穗和猪纹,反映了养猪与农业的密切关系。
陶鹰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陕西华县出土,高36厘米,器口开在鹰的背部,整体造型威武而雄壮。
狗的形象生动可爱,其伸着长颈,抬着头,眯起眼睛,像是迎接主人的归来。
曲卷着尾巴成为器物的手柄鸟形鬶新石器时代.白陶双层口鬶,大汶口文化,这是个鸟形的鬶,最特别的是它的双层口沿,口沿四周还饰有三角形镂孔,双层的口很少见,既可阻挡灰尘杂物,又是很强的装饰效果。
鳖形墨陶壶新石器时代。
鳖形墨陶壶,仿鳖形造,壶腹即鳖身,短尾,周围有4个小爪,每爪有两孔,以作系绳之用。
红陶鸟形器新石器时代。
红陶鸟形器,齐家文化,此鸟形器结合了雕塑与刻划的表现手法,鸟身的一侧刻着细线翅翼纹,另一侧刻细线幼鸟纹,还印有小圆圈纹。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新篇章
01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达到了巅峰,开创了中国工
艺美术的新篇章。
对世界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对世界
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03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世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目录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画艺术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01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现了卓越的技艺和精细的工 艺水平。
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制作精良,技艺精湛,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效果的统一,充分体 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才华。
同时,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材料运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唐三彩、白瓷等新材 料的出现和应用,为工艺品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
总结词
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
详细描述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是一幅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画面 生动地描绘了男伺与各种鸟类的互动,展现了隋唐五代时期 壁画的细腻与生动。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
总结词
表现文人雅集的卷轴画
VS
详细描述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是一幅表现文人 雅集的卷轴画,画面描绘了七位文人一起 过桥的场景,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反映了五代时期卷轴画的艺术风格。
唐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
唐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国家强盛,社会安定,民族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国际交往频繁。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代的工艺美术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
陶瓷、染织、刺绣、铜镜、金银器等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
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唐代的工艺美术表现出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丽丰满的形态特征,在设计和制作上都具有造型精巧、色彩华丽、纹饰新颖活泼、品种多样的风格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唐代作为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的绚丽辉煌的时代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陶瓷:唐代早期的制瓷业仍处在恢复阶段。
进入中期以后,制瓷技术进步,瓷器质量提高,窑址林立,规模宏大。
唐代这一时期的青瓷胎质细腻、釉层匀净﹑色泽温润,纹饰偏重造型﹑处理简练,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
唐代晚期,以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时期,制瓷技术高度发展,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
唐代白瓷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白瓷釉色匀净,器形雍容饱满,胎体厚实细洁,瓷质坚硬。
与越窑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
唐代创造或发展了一些彩瓷,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为以后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的天地。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
唐三彩,色彩斑斓,造型优美,是一朵奇异的陶艺之花。
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
(2)染织:唐朝时期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庶,商业﹑手工业昌盛,贵族生活奢侈注重享乐,服饰竞求华贵,这些都促进了纺织工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印染技术的进步。
隋唐工艺美术(染织)
散花:是指没有固定 规则的各式花锦
晕间:织锦中最华丽 的一种图案 ,用多 种色彩相间排列,构 成斑斓复杂的条纹, 有的颜色多达八九种。
பைடு நூலகம் 展示一班
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 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绞缬 又称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
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依据一定的花纹 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 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 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 效果。
团窠( kē )纹:唐代流行的另一种花卉纹样。 以一种或几种花卉,采用对称或平衡形式,组合 成近似圆形的单独纹样,大量用在丝织服装布料 上。
对称纹:一般是用动物组 成左右对称的格式,这也 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花纹。 也有使用人物题材的,比 如骑士,狩猎,饮酒等等 图案。
窦师伦,创制了不少丝绸 花式,其中有对雉、斗羊、 翔凤、游麟等花样,窦师 伦受封为“陵阳公”,人 们就把那些花样称为“陵 阳公样”。
唐代宣州制造的红线毯最为出名?唐代染织技术夹缬xie绞缬蜡缬夹缬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染织工艺
隋代的染织 ①四川 蜀锦 ②豫章“鸡鸣布” ③高昌地区的纺织品
唐代的染织 丝织
绢:平织的,古代的原称为“练”。平织的绢没有织出的 花纹,只可以用染色的方法进行装饰。
绫:单色的斜纹织。斜纹织的组织变化很多,因为经纬浮 沉的斜纹配列的变化很多,并且可以随时改换斜纹的组织 以产生花纹,这种织出花纹的方法称为“提花”。
锦:多色的多重织,质地厚重。唐代的锦在技术上有经 锦和纬锦的区别。纬锦是利用多重多色纬线织出花纹, 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有可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 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唐代的多色彩的锦有极为富丽的 效果。
第六章 隋唐时期工艺美术(1)ppt
隋代染织工艺
隋代的丝织生产,北方以河北定州为中心, 南方则依然是著名的蜀锦。 隋代的印染工艺中,出现了夹缬等新技术。
唐代染织工艺
唐代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1、唐锦的花纹主要有联珠纹、团窠纹、对称纹、 散花、几何纹和晕涧。
2、唐代的印染工艺主要有夹缬、蜡缬、绞缬、碱 印、拓印等。
越窑双耳釜形器
青瓷窑系、白瓷窑系、黑瓷窑系在五代时 期初步创立,为宋代的名窑名瓷打下坚实 的基础。
第二节 印染织绣工艺及其他
清新活泼、华美流畅
隋唐染织品纹饰风格的进一步多样化
1. 总体特征:清新、自由、神秘。 2. 纹饰图案:纹饰反映生活,花鸟成为主要的纹样和装 饰题材;图案造型丰满,形象写实,色彩、图案中蕴 藏着无限的诗情画意。色彩繁丽,花纹精美。受佛教 影响,印染织绣中佛像日益增多。 3. 染织:大多数用染、织和绣的手法。绣法有辫绣、 平绣、贴花绣、纱绣等。织锦从平纹锦过渡到了斜 纹锦,显花组织也从经线显花转为纬线显花。
三彩盘南瓜唐高8cm.
三、唐代瓷器的装饰:
堆贴
刻 花、划 花
绞 釉、绞 胎、釉下彩、洒 花、印花
白瓷贴花纹钵 唐
褐彩贴花人物纹壶 唐
黄釉绞胎贴花香炉 唐
褐绿彩山峦纹瓷壶
唐
黄釉褐绿彩双系罐 唐
三 彩 塔 式 罐 唐
三彩鸭杯唐代高24.5厘米
四 五代十国陶瓷
秘色瓷
越 窑 青 釉 执 壶 五 代
二、唐代瓷器的造型
唐代:瓷器造型总的倾向是浑圆饱满,不论是大件器物还 是日常的小件器皿都不例外,在质量上要求更高,小中见 大,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
中国工艺美术史(高度浓缩)
中国工艺美术史前言:工艺美术史的概念: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
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
装饰纹样上看:商代的兽面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等,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
艺术风格上看: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如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概说:母系氏族社会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父系氏族社会:制陶工艺的技术也更为提高,采用封窑技术和轮制是其突出的成就。
原始装饰: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图腾”,图腾原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家族”。
二、石器工艺:石器的制作,先是采用打击的方法,以后发展为“作窝”的办法,使断面能更整齐,符合所需形状和用途的要求。
(旧石器时期:打制新石器时期:磨制)钻孔的技术,创造了“管钻”的方法,即运用管状工具进行钻孔,它的特点是孔眼直,加工快而且省力。
两面对钻则是石器工艺的一种技术改革。
(后来在玉器中运用多)三、陶器工艺: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小型的器皿用捏制,较大的器物用泥条盘筑。
陶器表面加工方法:压磨,压印,堆贴,刻划。
彩陶:新石器石器晚期,能够制作出非常优美的“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红色是赤铁矿颜料,黑色是锰化物颜料。
彩陶装饰图案产生原因:编织的模拟、劳动的节奏感、图腾的表号化、自然物的抽象化彩陶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对比法、分割法、开光法、双关法、多效装饰法黑陶:新石器时期晚期,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化。
以出现较多的黑色陶器为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叫“龙山文化”。
隋唐工艺美术简介
第二节 隋唐服饰
2、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在唐代女着男装蔚然成风,一是唐朝风气开放自由,二是游 牧民族的影响。《旧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 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明确记录了女着男装的情
景。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唐
第四节
陶瓷工艺
3、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是唐代驰名中外的 重要陶瓷产品,因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形 成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称为三彩,实际上色彩丰富,变 化无穷,不只是三种颜色。 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 具、家具、房屋等。较为出色和世人喜爱的是马俑、人物 俑。马俑有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 武将、胡人、天王等。 唐三彩造型与雕塑结合,常作为陪葬冥器。
主 讲 教 师 : 康 小 花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第 五 章
主 讲 教 师 康 小 花
隋 唐 工 艺 美 术
:
第五章 隋唐工艺美术
要点:
1、陶瓷工艺
2、服装工艺
3、染织工艺
4、书籍装帧
5、建筑艺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隋朝公元581年建立,618年结束,共存在了三十七年, 是个典型的短命王朝。但是隋朝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因为
第五节
书籍装帧
第五节
书籍装帧
古代中国书籍的制作材料,先后采用过 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 隋唐时期书籍装帧形式有了重大的变化。
第五节
书籍装帧
1、梵夹装 梵夹装就是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的装帧,其
(工艺技术)中国传统工艺
工艺篇导言中国传统工艺,是历代中国人为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手工技艺所创造的手工艺品以及相应活动的总称。
作为中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特征,又显示了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
中国传统工艺有烧造、织绣、印染、编结、木作、营造、装潢、扎糊、剪镂、刻印、画绘、塑作等技艺类型。
现在被习惯地划分为陶瓷、金属、染织、漆器、家具、编结和雕塑等几大门类。
一、烧造工艺1.陶冶泥火泥土最初的陶化,意味着人类对火的创造契机的第一次把握。
火,从此成为人类创造力的延伸。
谈论陶器烧造,人们因此爱说“火的洗礼”。
所谓“火的洗礼”是由火候、火焰作用于泥料来兑现的。
“火候”即温度,是界定“陶”和“瓷”的一项物理指数,更是陶瓷艺术的技术前提。
一般地说,成陶温度约在700-1000摄氏度之间,成瓷温度则在1100摄氏度以上。
成熟的中国瓷器多在1300摄氏度左右。
“火焰”,即烧造气氛,是决定“陶色”和“瓷色”的一种化学因素,同样也是陶瓷艺术的技术前提。
火焰,有氧化和还原两种性质。
火焰的一定性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陶瓷制品的胎质、釉色、光泽和肌理。
例如:同样含铜的釉,用氧化焰会烧出漂亮的绿色或青色,而用还原焰则会烧成美丽的红色;若是含铁的釉,两种火焰烧成的釉色几乎正好相反。
所谓“白如玉”的传统白瓷,是用还原焰烧成的。
谈论陶器烧造,人们往往把“泥”与“火”相提并论。
坯胎和釉子,是陶瓷之“泥”的基本内涵,坯胎,是用泥料构筑的陶瓷制品的形体骨架。
以烧结点为分水岭,在前称“坯”,在后称“胎”。
在变化过程中,“泥料”是造成这种统一的基础,它不仅规定了陶瓷的形态,而且规定了成“陶”或成“瓷”的趋势。
一般地说,制陶的泥料主要是含杂质较多的粘土;制瓷的泥料主要是由高岭土组成的瓷土。
前者颗粒不匀,常含杂质,烧结后胎质粗松,不透明,具有吸水性,叩之声浊;后者颗粒细匀,成分纯净。
烧结后胎质坚硬致密,有半透明性,吸水率极小,叩声清扬。
六朝及隋唐的工艺美术
六朝及隋唐的工艺美术张宁绪言秦汉文化期之后,中国文化进入了隋唐文化期,这一时期以唐为核心,前接南北朝、隋,后续五代。
这不仅因为在时间上唐居于中间。
更重要的事,从南朝隋后续为在间唐中间重的事从工艺美术的发展考察,唐代的成就最辉煌、影响更深远,而南北朝及隋可视为唐前期的酝酿,五代则是唐后期的延续。
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的社会特点,可以用“统一、上升、自信、开放”八个字概括。
唐代的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工艺美术非常发达,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木工等工艺都达到了全面的繁荣。
在艺术上、技术上和生产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代的工艺装饰,达到了成熟的黄金时代,整体艺术风格清新活泼,富丽丰满。
这一时期,唐王朝与外界,尤其是西亚及欧洲的交流十分广泛而深入,而同时佛教的进入并逐渐流行,为我国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我国后来工艺美术的发展开启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2六朝隋唐时瓷器已经成熟此时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瓷器品陶瓷工艺概说六朝、隋唐时,瓷器已经成熟,此时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瓷器品种,其中以“南青北白”成就最高,所谓“南青”是指以今天浙江为中“”心的越窑系青瓷,而“北白”是指今天河北省邢县出产的邢窑白瓷。
除此之外,德清窑的黑瓷,长沙窑的釉下彩瓷,郏县窑、鲁山窑的彩瓷等都各具特色,并为瓷器后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在唐代,出现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种陶瓷制品——唐三彩。
这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器物,鲜明的反映了唐代特有的时代背景和审美风习,证明了“设计反映时代”这一现代设计学的基本观点。
3——青瓷是最早的瓷器品种,因其使用釉的成分及烧成温度,使其在氧陶瓷工艺以釉分瓷青瓷化焰中烧成黄色,还原焰中烧成青色。
青瓷的产地,主要是以今天的浙江为中心,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系统:曹娥江地区的越窑,东部瓯江地区的瓯窑,西部金、衢地区的婺窑,北部东苕溪地区的德清窑。
五代越窑莲花青瓷托碗越窑青釉花瓣口碗唐越窑青釉瓜棱壶4——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的今人眼里,一直是个谜。
试论唐代染织纹样设计艺术
中国染织纹样史——试论唐代染织纹样设计艺术一、概括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代表引领那个时代的艺术潮流,而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染织工艺高度发达的时期。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一般又把它分成四个阶段,开过带睿宗先天(618-712年)为初唐,自玄宗开元到代宗永泰(713-765年)为盛唐,自代宗大历到宪宗元和(766-820年)为中唐,自穆宗长庆到唐朝灭亡(821-907)为晚唐。
随着手工业的发达和科学的进步,陶瓷生产呈现出新的局面。
染织纹样装饰艺术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了成熟阶段。
二、发展条件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
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
唐都长安,那时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
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
大唐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容纳诸多异域风采,与外来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并趋于一体化,唐王朝成为国内各个民族遗迹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当时的艺术家们也喜欢表现外来题材还有外国的神和圣者,并吸收着他们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手法。
唐代的图案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因其水平之高,与同时代的唐诗、书法绘画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
在交流中,染织工艺起着重大作用,一方面影响到许多兄弟民族染织工艺的发展,还影响到邻邦,特别是朝鲜,日本,印度和中亚各国,另一方面有吸取了各个兄弟民族以及外来的营养,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民族形式,使染织工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社会思想方面,佛教仍居显著的重要地位,佛教莲花纹传入以后,很快就与中国这种爱莲的审美倾向相结合并发展起来,而且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作品中体现最为突出。
中国美术史课件第五讲 隋唐美术
唐代美术分期
唐代美术史的分期基本上是沿用唐文学史、 诗史的分期,即4分法。把唐代分为初唐、盛 唐、中唐和晚唐四期。佛教美术史也沿用这 种分期法。 初唐(618-704年):唐初-武 周时期;盛唐(705-763年):玄宗开元- 安史之乱;中唐(764-846年):安史之乱 -会昌灭佛;晚唐 (847-907年):会场灭 佛-唐灭亡。
张萱《捣练图》局部《络线》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传为宋徽宗赵佶 所摹
2、周昉
擅长仕女人物画,作品有:《挥扇仕 女图》、《簪花仕女图》、 《调琴啜茗 图》等
周昉《簪花仕女图》
描绘唐代宫廷嫔妃骄奢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 分“戏犬”、“漫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
以写实手法传达出雍容闲适的情调
三、绮罗人物画 1、张萱
张萱《虢国夫人游图(宋摹)
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 博物馆藏
描绘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出游赏春的情景 全画共八人骑马 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 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右上)与虢国夫人(中) 不着背景,全靠错落自然的人物安排和疏密有致的构图,交代环境和传达情节
步辇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2、吴道子
生活于盛唐,体现了唐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高 峰,被视为“画圣” 。
作品:《朝元图》、《送子天王图》、《钟 馗捉鬼图》、《维摩诘像》等
天王送子图
敦煌103窟维摩诘像 敦煌莫高窟 壁画
3、孙位
高逸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高逸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2
长卷,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阎立本《步辇图》
97第七章隋唐工艺美术PPT课件
第七章 隋唐的工艺美术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概说
南北朝末期,大贵族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代。公元
589年,又灭了南朝的陈,结束了两百六十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隋代虽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
柜、凳、凭几等)。
6
7
隋代陶瓷器皿造型特征
大鸡壶。六朝时腹矮底大,
鸡头较小,鸡颈成管状。隋时
腹部变为修长.上圆下瘦,鸡
头雄
健,鸡颈较租。
瓶。六朝,口较直.
杯口,腹圆,颈多呈竹节
状。隋代,口成盘形,微
侈,颈长而肩斜。
罐。六朝,腹径和
高相等,腹的上部多装
饰莲瓣形。隋代,腹部
鼓圆,腹的中部多有一
越是指浙江地区,唐时 称越州,是我国青瓷的主 要产地.从商用战同秦汉 六朝以来, 一直以烧制 青瓷为主。因此具有深厚 的制瓷基础和传统技术力 量,被称为“诸窑之冠”。 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较薄, 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10
2.白瓷(邢窑) 是唐代陶瓷中的又一个重要品种, 具有代表性的白瓷的瓷窑,是与越窑齐名的邢窑。
绞颉、碱印、拓印 等种。 1.夹颉。盛唐时期极为流行,它是用两块雕楼
相同的图案花 板,将布帛夹在中间,然后入染,也有染成二、三
14
第三节染织工艺
隋代的染织,官方没
有专门机构来管理生产。
炀帝时,少府监下有司染
署利司织署,以后两署合
并为织染署。
隋代的丝织生产,北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染织工艺
隋代: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染织生产,北 方以河北的定州为中心,南方的蜀锦仍很 发达。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胡王”锦是一件代表 性的作品。
套环贵字纹被认为是 隋代丝织物的一种特 殊纹样,表现出很高 的艺术水准。
唐代的染织工艺更加发达,丝麻织遍及全 国。 唐代丝织品主要有绸、缎、绢、绫、罗、 纱、锦等,以织锦最为著名,一般称之为 “唐锦” 唐锦的制作,多采用纬线起花:用二层或 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纹组织, 不仅可以织出复杂的花纹,还能显出华丽 的色彩。
几类。
(一)青瓷
越窑(浙江东北部的绍兴宁波一带)是我国青瓷的重要
的产地。到了晚唐和五代时期,越窑达到繁盛。越窑出产 的青瓷种类颇多,几乎应有尽有。器物制作轻薄,多为素 面。 青瓷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在晚唐时期越窑还烧制了“秘色瓷”。秘色瓷室晚唐至北 宋中期越窑官监民烧的贡品,精致华美程度自然不必赘述。
唐三彩的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
称西窑,洛阳称东窑。 用途:一是明器,二是作为生活器皿,三是作为 珍贵物品远销海外。 种类:器皿、人物、动物三类
制作方法:轮制法、模制和雕塑,分别制作圆形 器物、不规则器形和人物、动物等,更多的是三 种方法综合运用。 装饰技法:采用涂腊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 再挂釉彩烧制,在烧制时有腊处釉色扩散,形成 白色斑纹,这样就形成唐三彩斑驳的独特的艺术 效果。
纹等形式。唐镜的装饰题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多彩,
有海兽葡萄纹、双鸾衔绶纹、花卉纹、花鸟纹、走兽纹、人 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纹、表号纹等(159)。
唐镜的图案骨格大体分五种:1、对称式 2、散
点式 3、单独式 4、旋转式 5、满花式(82)
设计概论知识梳理
设计概论总复习一、综述1.设计学的研究范围⑴设计的历史渊源: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 the Elder)的《博物志》,设计的意含:①广义的设计:人类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包括观念、思想、理论、制度、规划等②狭义的设计:专指艺术设计,即在与人的生活、工作方式相关连的各种造型领域(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应用美的艺术规律,结合科学与技术的一种造物活动,创造人类社会的新的生活形态。
⑵设计史:①设计“Design”→拉丁语“Designara”→意大利语“Designra”→法语“Dessein”→英语“Design”②古典:15世纪前后→“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意大利语“Desegno”)③近代:18世纪工业革命→“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英语“Design”)④现代:19世纪末现代设计观念的建立→艺术与技术融合为一体的创造过程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注意美术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1803~1979年)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1858~1905年) 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⑶设计理论:传统上来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
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在全面讨论设计这一概念时说道:“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瓦萨里将设计与比例关系联系在一起讨论,这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普金(Augustus Pugin)、拉斯金(John Ruskin)和莫里斯(William Morris)。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蜡缬、灰缬 实物判定:原定蜡缬作品后被判为灰缬。 制作: 蜡缬: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 最后沸煮去蜡,则成为色底白花的印染品。 灰缬:用碱性的防染剂进行防染,工艺类似 于今天的蓝白印花。使用的是一种防染印花 方法。防染用的豆粉、石灰混合成的糊状物 俗称“灰药”,此糊状物是通过型版而漏印到 坯布上,形成花纹。待布匹浸染晾干后,去 掉“灰药”的部分是白色花纹,其他就是染上 去的颜色。
【袍·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胯衫】
【半臂】
出土的若干半臂实物
【穿衣次序】
首先穿贴身衣,汗衫、裈、袜,头上束发
接着穿中层衣,半臂(或长袖,或加袄 子)、袴,头上戴巾子
然后穿外衣,襕袍衫(或缺胯衫)、靴子, 头上裹幞头
最后束革带,并视身份场合不同配戴若干佩件
2)、首服
隋唐五代冠帽、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早在东汉就已流行 这种装束,魏晋以后巾裹更加普及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幞头 较简便。初唐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多呈平型,即为“平头小样”巾子。 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 “官样”巾子、“开元内样”巾子等。幞 头有软脚幞头和硬脚幞头。除幞头外,还有纱帽等。
2、宝相花纹 历史:不早过8世纪, 后长期流行。
形象:花卉图案化组合, 无法确指,早期莲荷, 以后牡丹,形象各朝不 同.
“宝相”二字是指“佛像” 的意思
宝相花纹织成锦
罗地蹙金绣—宝相花纹拜垫 绫地花鸟纹绣袋(展开图)
步辇图
隋唐胄甲
第三节 染织工艺
一、引言
地 位: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 国家重视:隋代(专门机构),唐代少府监 材质分类:丝、麻、棉、毛 织物规格:宽1尺8寸(一尺约合今30厘米),丝绸4丈为匹 、布5丈为端 分工细密:唐少府监织染署25作
隋唐染织工艺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体现
染色工艺和织造技术的发展使隋唐时期丝织品的 花纹变化多样,色彩丰富华丽。
流行于两汉及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平纹经锦,仍然 是隋唐时期重要的丝织品种类之一。隋代 292 窟南壁 彩塑菩萨的半臂纹饰,于近似棋格状的方格内填饰联 珠小团花纹,整齐而灵巧(图 1),与其相类似的还有 隋 代 427 窟中心柱南侧彩塑佛陀的内衣纹饰,它们表现
公 元 六 世 纪 末 ,隋 朝 结 束 分 裂 割 据 的 局 面 ,统 一 疆 域 ,促 进 社 会 发 展 ,起 到 了 承 上 启 下 的 作 用 。 随 后 的 唐 代 社 会 全 面 发 展 ,进 入 中 国 古 代 最 为 辉 煌 的 时 代 ,人 称 大唐帝国。与其相一致的是这个时期中国染织工艺高 度 发 达 ,随 着 制 作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和 显 著 提 高 ,这 时 的 染织艺术也进入了极盛时期。高超的染织工艺,在敦煌 隋唐壁画和彩塑繁丽华美的服饰图案上得到了完整和 客观的体现。
绣金等工艺,极尽奢华。大约于晚唐时期,斜纹纬锦丝织
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从唐式纬锦⑥过渡到辽式纬锦⑦。
07 2012 年 12 月第 2 期 服饰导刊
服饰与文化:服饰考 FASHION GUIDE
敦煌晚唐之后的
服饰图案,本该
不乏表现辽式纬
锦的实例。只是
晚唐特别是五代
之后敦煌石窟日
趋衰落,昔日风
光渐逝。同时,仅 图 12:莫高窟第 328 窟(盛唐)西壁龛内北
04
隋唐染织工艺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体现
文 / 杨建军
隋唐是敦煌石窟艺术发 展的高峰,其壁画和彩塑艺术中众 多人物身上装饰的服饰图 案不仅纹样精美,还 表 现 了 当 时 织 、染 、印 、绣 、绘 、拼 补 等 多 种 染 织 工 艺 。 结 合 文 献 记 载 和 文 物 分 析 ,可 见 隋 唐 染 织 工 艺 在 敦 煌 服 饰 图 案中的具体体现。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
女俑高43厘米,面 庞丰润,娟秀的眼睑中, 一双透明的眸子向远处 凝望。发为乌蛮髻,发 髻上插一梳;身穿黄底 蓝花上衣,轻纱般的技 巾搭在右肩,下系黄色 曳地长裙,裙边露出尖 头履;双手拱于胸前, 风韵卓绝。
女立俑(唐)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这件唐三彩天王俑高97厘米,浓 眉大眼,眉、眼、胡须具以墨绘。 其头戴兜鍪,护耳上翻,顶部有一 展翅欲飞的朱雀,右手叉腰,左手 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披膊, 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 裙,鹘尾,下缚吊腿,右腿直立, 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 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 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此俑与长 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 俑接近,应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 类俑一般置放在有身份的人物的墓 室内,起镇墓作用。它们的级别比 武士俑要高,本领也大,更受人尊 敬,故尊称为天王俑。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
隋代陶瓷器型不仅在六朝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 还发展出一些崭新的样式。如典型的龙柄双联瓶、白 瓷龙柄鸡头壶。
器形:鸡首壶、罐、瓶、高足盘、碗等。 装饰:比较朴素,除莲瓣纹仍然相当流行外,一部分 出现了新出现的纹样,有小朵花、团花、忍冬纹、波 浪、联珠纹及草叶相间的印纹。
彩绘婴戏纹执壶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
(四)唐三彩 “三彩”是一个泛指,意思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
是一种低温的铅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含铜、铁、 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经过约800℃的温度 烧制而成。釉色呈绿、黄、褐、赭、红、蓝、白等多种 颜色。在烧制过程中,各种釉色互相交错融合,形成绚 丽多彩、灿烂多姿的艺术品,人们称作唐三彩。此外还 有少量烧成蓝釉和黑釉的作品,更是十分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缬:用蜡刀蘸蜡绘花于布后
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 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 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 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 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碱缬:利用碱对织物的化学作用,经染后产生的不同色彩 的花纹。
拓印:刻一个印花模,涂上颜色,然后像印章一样在布上 印出花纹 。
花树对鸟纹灰缬纱局部
刺绣
题材的拓宽:服饰用品,佛经和佛像。
技法的丰富: 平绣:是以细密的绒线往复交接,既可 以使线条光润平滑,又能使色彩浓淡相 宜,更适合大面积的表现形象。
唐代金衣 蹙金绣半臂
坛裥( jiǎn )绣 :色彩方面有模仿 退晕的效果。
绫地花鸟纹绣袋(展开)
图案
①联珠纹:在团纹的四周边饰以若干小圆圈,如同 联珠而得名
染织工艺
隋代的染织 ①四川 蜀锦 ②豫章“鸡鸣布” ③高昌地区的纺织品
唐代的染织 丝织
绢:平织的,古代的原称为“练”。平织的绢没有织出的 花纹,只可以用染色的方法进行装饰。
绫:单色的斜纹织。斜纹织的组织变化很多,因为经纬浮 沉的斜纹配列的变化很多,并且可以随时改换斜纹的组织 以产生花纹,这种织出花纹的方法称为“提花”。
锦:多色的多重织,质地厚重。唐代的锦在技术上有经 锦和纬锦的区别。纬锦是利用多重多色纬线织出花纹, 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有可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 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唐代的多色彩的锦有极为富丽的 效果。
棉织:棉织品则以岭南较为发达,出现了专售白布的店 铺。
毛:唐代的毛织主要生产在我国北方及西北一带。设 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毡和毯的生产,以供统治者使用。 唐代毛织物有花毯,还有白毯、绯毯等物。唐代宣州 制造的红线毯最为出名
散花:是指没有固定 规则的各式花锦
晕间:织锦中最华丽 的一种图案 ,用多 种色彩相间排列,构 成斑斓复杂的条纹, 有的颜色多达八九种。
展示一班
团窠( kē )纹:唐代流行的另一种花卉纹样。 以一种或几种花卉,采用对称或平衡形式,组合 成近似圆形的单独纹样,大量用在丝织服装布料 上。
对称纹:一般是用动物组 成左右对称的格式,这也 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花纹。 也有使用人物题材的,比 如骑士,狩猎,饮酒等等 图案。
窦师伦,创制了不少丝绸 花式,其中有对雉、斗羊、 翔凤、游麟等花样,窦师 伦受封为“陵阳公”,人 们就把那些花样称为“陵 阳公样”。
唐代染织技术----夹缬(xie)、绞缬、蜡缬
夹缬 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
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 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绞缬 又称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
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依据一定的花纹 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 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 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