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病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和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发生跌例的原因,列出防范跌倒动态评估及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从CNKI、维普期刊全文、万方数字资源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文献16篇,将相关文献进行摘录、编码和综合分析。结果造成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是高龄、体质虚弱、患有多种疾病、使用特殊药物,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精神因素、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者、不适宜的动作及体位、外界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等.结论针对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做好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健康教育,降低老年病人跌倒而造成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病人;跌倒;相关因素;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在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比例增大。跌倒是造成老年入意外伤害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亦是构成威胁住院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跌倒伤害是65岁以上人群第六位致死原因[2]。有文献统计每年有30%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50%是80岁以上老年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损伤,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同时也容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预防跌倒已经愈来愈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中国医院协会在《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已经明确提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1]。因此,如何预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已成为护理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跌倒的危险因素,旨在为制定患者跌倒的预防措施提供循证依据。1跌倒的定义
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无意图的摔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现在学者普遍认为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跌倒及其产生的后果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日常生活及独立生活能力,应尽量减少老年患者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并为其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
2 跌倒的相关因素
跌倒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意外,由于各种因素,老年病人很容易发生跌倒而受到伤害,现对老年病人跌倒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2.1 高龄、体质虚弱
老年病人各系统均处于衰老状态,特别是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长时间进食量少,饮食不正常,钾的撮入量少,致血钾偏低或处于正常值下限.低血钾在临床表现为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肌肉无力,起床、站立或活动中容易发生跌倒[11]。老年病人机体处于老化过程,听力、视力减退,立体感差,肢体协调功能减弱,身体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另外,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步态不稳将导致跌倒。老年人步态的基本特点是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脚跟着地、踝跖屈和屈膝等动作缓慢,伸髋不充分,摆动腿抬高的程度降低,行走时拖拉,且关节僵硬,肌肉张力及强度减弱,导致关节运动范围缩小,行动不灵活,故容易发生跌倒。其次,老年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多数人的跌倒与中枢控制能力的下降、对比感觉降低、摇摆较大和躯体感觉较差以及反应时延长和平衡功能被损害等有关。感觉信息的传入不正常,老年人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触觉下降;踝关节躯体感觉的传入通常与地球吸引力中心位置不吻合,多数跌倒者与低视觉分辨率有关。有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种机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前庭感觉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反应时间延长,平衡不稳,增加了跌倒的风险[3]。另外,女性跌倒的比率约为男性的2倍,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65岁以上,在最近1年中发生过两次或更多次跌倒的老年人比那些没有跌倒或跌倒1次的老年人步幅节奏显著下降和多变。可见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骨骼肌系统功能下降,尤其是股四头肌力量下降。据Conley[16]报道,美国老年人的跌倒率是日本老年居民的4倍,原因是美国人习惯采取久坐的生活方式,易引起肌肉的萎缩老化和功能减弱,日本人习惯采用跪在地板上的生活方式和蹲厕,可保护股四头肌的力量故很少跌倒。
2.2患有多种疾病
大多数老年患者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患心脑血管疾病常伴有头晕、运动感觉障碍,这也是是造成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疾病因素之一,老年病人患心脑血管病后,自身适应性、协调性下降,主动活动减少加上年龄偏高.生理调节、自身调节能力均下降,当体位改变时,不能控制身体的变化;据调查发现,约83.12%
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为多,占总数的61.04%。还有部分病人年龄大,身边又无儿女照顾,行动不灵活
[8]。防护意识差,活动时造成跌倒。
2.3 使用特殊药物,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大多数老年患者具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药物与疾病的种类对跌倒的影响体现在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后除了可能产生低血糖、低血压等副作用外,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亦容易引起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下降、步态不稳、视觉障碍、反应变慢等而导致跌倒。这类药物包括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药、利尿药、降压药以及任何影响人体平衡的药物,均易引起跌到[4],其中,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大量或多种药物混合作用尤其可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并随服药种类的增多而呈指数增长,例如:多数老年人失眠,安定类药物对改善睡眠,减少焦虑有较好的疗效,但副作用常不被老年患者重视,长期标准剂量或自行调整用药会造成老年患者定向力障碍、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等,加之老年人夜尿次数多,入厕时意识模糊,步态不稳,因此意外跌倒。
2.4心理因素
由于老年病人生理因素的改变造成其行动缓慢,活动能力下降,但自身个性好强并不能接受已经衰老的事实,思想比较固执有不服老的心理状态,不承认自己的疾病带来的障碍,忽视了对预防跌倒的认识,对一些不能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尝试去做,这也增加跌倒的发生率。个别病人不愿意给家人添麻烦,事事愿意自己做,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估计不足,而造成活动中发生跌倒。国外资料认为,老年人跌倒与平衡信心及跌倒当时的情绪因素有关,害怕跌倒的心理可限制老年人的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增高”[5]。曾经有跌倒史的患者会加害怕跌倒的心理,增加跌倒的风险。在女性中,由于郁闷而行走慢速的特征,可作为有效探测老年跌倒的筛选测试条件,多数跌倒者共同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太匆忙,或情绪不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