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学

作者:路娟赵泮林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5期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轨道。”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院式”美术教育,是目前美术教育的主流。社会、学校、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会画什么了、画得像不像,忽略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情感表达方式和创造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原发创造性,妨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除造成对艺术的曲解外,这样的美术教育更不适应充满挑战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从教学中很容易观察到,学生更易接受表现的学习因素。

1. 写生课。素质教育下的美术写生课不再以比例、结构、像不像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它给学生最大的表现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体会写生物体。观察物象的主要特征和微小精细的变化,然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某部分外形加以夸张或联想后表现出来。比如,在画芹菜的写生时,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芹菜的叶子、茎部和根部,要求学生不仅要观察芹菜的大外形还要观察里边的细节,并把观察到的视觉形象和自己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进行表现。于是有的学生就会夸张芹菜的茎,画的芹菜高大挺拔,像一棵棵大树……我们充分肯定和评价孩子们的这些画法和表现,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独创精神。也许这类学生成人后就有一种与他人不一样的观察形式和思维方式,易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问题和线索。

2. 创作课。与写生课相比创作课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作情景内容。一种是语言描述。教师讲故事的前半部,让学生续故事的后半部,根据自己的感受编故事的结尾,然后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和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要紧紧地与视觉形象挂钩,才能下笔成画。

3. 欣赏课。欣赏的本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这一传统的定义已将美术作品与做为欣赏者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表明艺术作品是高于学生之上,甚至是完美无缺的。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欣赏课,很可能在欣赏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表现联想和艺术思维发展。因此在欣赏课上可增加艺术评语,让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评判,审视艺术作品,既可以评判欣赏作品之好,也可以评判作品不足,更可以设想改变某个部分,使学生不仅站在作品之外欣赏,还能把自己的情感意愿融进作品之中。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艺术联想为已任,让学生在欣赏名作之时,仍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4. 综合课。如果说前面这些课型我们还能分别用写生、创作、欣赏来标识,那么,综合课就很难说属于其中哪种类型,它是介乎于上述类型课之间的一种课,采取的做法的让学生欣赏并分析绘画作品表现的主题、情调、情感;分析构图、色彩构成、画面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握各种关系和规律,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后创造出同一主题的新形象。如马蒂斯的《窗前》,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窗框中的景物、窗帘、桌子等静物的形、图案变化、笔触变化、明暗变化、冷暖变化及这些因素的构成关系,再提供一些花窗帘、水果实物,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需要重新选票构成。这种课既有欣赏,又有创作,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各种绘画要素的重新组合。这样的综合课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性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学以人为本,注重开发人自身的潜能,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以内化的动力促进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融入外界的知识体系,充分尊重人的心智发展过程。我们坚信它会给传统美术教育带来生机,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育思想亦会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