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_赖永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
赖永海
内容提要论文认为,学习与研究佛教,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佛法的墓本精神,而只有懂得缘起论,才
能真正把握佛法的基本精神—因为缘起论是整个佛法的理论基石。论文从原始佛教、大乘空有两宗、佛
性理论、中国佛教“真常唯心”系乃至人间佛教等几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和揭示了缘起论在整个佛法中的
地位与作用。
本文带有论纲性质,今后将分若千专题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缘起论佛法理论基石
不管是佛教信仰者还是佛学研究者,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握佛法的基本精神,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
作一些探讨,并借此就正于大德、方家。
佛法中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
如同一切学说体系的建立都有其理论基础一样,佛学亦有其借以建立自身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佛法
的理论基石—笔者认为—即是释迎牟尼亲自创立的缘起理论,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此缘起理论,
才能真正把握佛法的基本精神。
事情可以从释迎牟尼悟道成佛说起。释迎牟尼所以能实现从凡人到圣者的转变,六年的苦修也许
不无一定的作用,但决定性的原因,应该说是他在菩提树下逆观十二因缘,悟到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
的过程。此中,把人生视为一个因缘而起,缘尽而灭的过程,乃是悉达多变为“释迎牟尼”的关键所
在。
再说释迎牟尼悟道成佛后所说的“四谛法”。“四谛法”的起点是“苦”,而人生诸苦中之最根本
者,乃是“五取蕴苦”。所谓“五取蕴苦”,说到底也是五蕴聚而有人生,五蕴散而人生灭。如果说
“十二因缘”是运用缘起理论从“纵”的角度去观察人生,认识到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那么,
“五取蕴”则是运用缘起理论从“横”的角度去观察人生,认识到人生是一个由五种要素集合而成的
假相。而如果能够真正做到把人生看成是众缘集合而起的假相,也就不会有诸多执著、诸多计较、诸
多烦恼了。所以,“十二因缘”和“四谛法”对于人生的观察,虽然角度有异,所依托的理论则一,
都是缘起理论。可以说,缘起论是整个原始佛法的理论基石。
小乘之后是大乘。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和“十二因缘”,大乘佛教则主要表现为空、
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
有两宗。
空宗的落点是空,其特点是扫相破执,从缘起的角度谈空,或曰“缘起性空”。这种“缘起性空”
的思想,在佛学中也可以称为般若智慧。
空宗最有代表性的话是《中论》的“三是褐”:“因缘所生法,我说

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
道义。”这一褐句主要是针对外境外法说的—因为它是就“因缘所生法”而言,既然是众因缘所生
诸法,当然是指有为法而非指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空宗乃至般若学承接了释逛牟尼
的传统,不涉及本体或实体问题,而是通过破除对外界诸法(包括对人生自身)的执著达到解脱的目
的。而般若学在“扫相破执”时所依托的理论,也是缘起论:为什么说诸法是空呢?因为诸法是因缘
所生的;既然诸法是因缘所生的,故它是没有自性的;既然诸法是没有自性的,因此它是不真的,或
曰假的;对于一切诸法,既要看到它作为一种假相的存在,更要看到这种假相是缘起性空的,这样才
能把握佛教的中道义。此中,缘起论是整个空宗思想的理论基石是显而易见的,而所谓中道的方法,
它仍是借助于缘起论的链条建立起来的。
再看看有宗。有宗思想的实质,是不满足于空宗思想的仅停留于对外界诸法的“扫相破执”,而
企图进一步去探索外界诸法背后的东西,亦即探索“假相”之后的“识”,或日探索一切诸法背后的
“圆成实自性”。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建立起“外境非有,内识非无”唯识学理论。
有宗与空宗在谈论“外境非有”这一点上与空宗是一致的,都是借助于缘起论破除对外界诸法的
执著,其所谓“依他起自性”和“遍计所执自性”,实际上就是把外界诸法看成是依心识而起的,凡
夫俗子不懂其中的道理而误以为真,故有种种假相执著。至于“圆成实自性”的提出可以说是佛教理
论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因为任何一种宗教学说,不但要说明现象界,更要说明彼岸世界。佛教作为一
种宗教,除了指出现象界的虚妄,破除人们对于现象界的执著外,更要善于向众生指明一条通往彼岸
世界之路。“阿赖耶识说”的提出,除了借助缘起理论以说明现象界一切诸法产生的根源外,同时也
依托缘起理论以说明众生“转识成智”是如何可能的。此中,不论对于现象的解释,还是对于通往彼
岸世界的说明,所依托的仍然是缘起理论。
从佛教理论的逻辑发展(不一定以时间为序)看,“阿赖耶识说”的出现,为“如来藏”思想乃
至佛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铺平了道路,往后所出现的“如来藏”说和佛性理论乃至中国
佛教的“真常唯心”说,实际上是佛教思想进一步从解释现象界到逐步转向对于“彼岸世界”以及如
何通往“彼岸世界”的论证和说明。用佛教的语言说,是逐步转向对于众生何以能够成佛,如何才能
成佛的论证和说明。这里不准备更多地去谈论“如来藏”思

想和佛性理论本身,而拟着重探讨这两种
思想与缘起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来藏”说和佛性理论的提出,其实质是为众生的成佛提供理论的依据。至于如何才能成佛,
这两种学说又同样借助于缘起理论,所不同的是,如果说,以往的佛法的着重点,是借助于缘起论去
“破”,那么,“如来藏”说和佛性理论则借助于缘起理论以“立”;如果说“业感缘起”的外界诸法是
虚妄不实的,应该破除,那么,“如来藏”、“佛性”所缘起则是“如来”和“佛”。一个是“向下门”,
一个是“向上门”,路向不平,所依托的理论是一样的,都是缘起论。
我们不妨看看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禅宗可以说是“真常唯心系”的代表,其“即心即佛”
的思想实质,是把佛性归诸心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禅宗思想大而言之,属“佛性缘起”,具体地说,
属“心性缘起”。正因为一切众生心中有佛,心即是佛,故而能够借助于一定的因缘而成佛,并且必
须借助于一定的因缘(所谓因缘俱足者是)才能成佛。所谓“顿悟成佛”,其实也不是不要任何条件、
因缘而能自然“成佛”,“悟”本身就是因缘俱足的结果,至于“本来是佛”,那是从“理”上说,而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宗教哲学
非就“事”立言;是“理即佛”,而非“究竟佛”。
当然,说“如来藏”说、佛性理论主“立”,是“向上门”,说般若学主“破”,是“向下门”,这
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二者常常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例如,般若学的“扫相破执”,目的也
是使人明了诸法如镜中花、水中月,进而洞达诸法实相;而佛性理论之谈论众生成佛,亦包含对法、
我二执的破除,进而明了佛性本具、自心即佛,慧能不就“一闻经(指《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
生其心’,心即开悟”吗!实际上,不管是原始佛教,大乘空、有两宗,还是中国佛教的“真常唯心”
思想,般若思想都是一以贯之的基本理论,人们常常把般若智慧视为诸佛之母,说的就是整个佛教学
说都是以倡“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为理论基础的。

禅宗对于中国佛教乃至中国古代思想的贡献在于把佛教真正地本土化、人间化,进而把世间法与
佛法统一起来,这一传统被后来的人间佛教所继承和发展。
近现代以来所出现的人间佛教,其特点是把佛教人生化、人间化、生活化。此种人间佛教与缘起
理论究竟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直观而论,似难找到人间佛教与缘起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佛
教史上看,佛教的发展经历了

以缘起理论洞察人生真相的原始佛教,以缘起性空思想去破除法我二执
的般若理论,以“三自性”去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的法相唯识学,再到以佛性、心性缘起去说
众生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中国佛教的真常唯心理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即缘起理论。到
六祖慧能后的禅宗,进一步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倡“运水搬柴,无非妙道”,把世间法
与佛法逐步统一起来。但真正把二者更好统一起来的,当是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是主张做人即是做佛,二是强调世法皆是佛法。在太虚大师的许多
论述里,佛法主要是人生的学问,佛法的根本精神是提高我们的人格,他一再指出,大乘佛法就其本
义讲是“发达人生的”,是“发达生命的完满生活的”;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完善的人、有人格的
人,然后才能逐步向上,“增进成佛”“进化成佛”。(详见太虚大师所著《佛陀论纲》、《即人成佛的真
现实论》等)至于佛法与世间法的相互关系,太虚大师更屡屡语及:“世间法皆是佛法,佛法不是佛
法,善识此意,任何经论皆可读也。”(太虚语,引自胡相安《太虚大师不可及》)意谓佛法就在世间,
没有离开世间法的佛法。世间法是佛法的资粮,佛法是世间法的升华。人间佛教的这些思想,实际上
是缘起理论在现、当代佛教中的具体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可以把这种思想归结为“世间法缘
起”,或日“世法缘起”。
从理论上说,缘起论的哲学意蕴,主要在于深刻抓住了诸法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深刻揭示了事物发
展变化的条件性。所谓“业感缘起”,主要是揭示了众生烦恼与无明业障之间的相互关系,教人如何
洞察人生的真相。而所谓如来藏缘起、佛性缘起,旨在揭示成佛做菩萨与众生本具佛性之间的相互关
系,教人发起信心,精进修行,以期最终能证道得解脱。“世法缘起”的人间佛教,其实质是让人明
了做人与做佛、世间法与佛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好生做个人、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格,即可增进成
佛、进化成佛;只要善待当下,把眼前的事做得妥妥当当,即可净化世间,成就佛法。实际上,这是
禅宗“当下即是”思想在现代条件下的一种最彻底、最圆融的表现形式,也是缘起理论在现、当代条
件下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样:马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