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案例分析及GIS实操

合集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以长白县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以长白县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以长白县为例□ 彭震伟,高 璟[摘 要]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发展对于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护、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发展实质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视角,将全域自然生态空间与乡村人居体系的规划融为一体。

文章结合吉林省长白县的实践,提出应当在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两个层面推进技术路线的创新,在村庄布局规划层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双评价”和自下而上的乡村发展潜力评价,在生态系统与网络修复、重建和优化的基础上,完善乡村人居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和布局,制定精细化的乡村规划传导策略;在村庄规划层面,以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全域视野安排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促进生态空间的整治和修复、生产空间的复合与多元、生活空间的集约与高效,从而划定乡村空间发展的一张蓝图。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敏感地区;乡村空间规划;乡村发展潜力评价;长白县[文章编号]1006-0022(2021)03-0058-06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彭震伟,高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以长白县为例[J].规划师,2021(3):58-63.Rural Spatial Planning of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T 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Changbai County/Peng Zhenwei, Gao Jing[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tal planning, rural spatial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has greatimportance for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t integrates rural nature space and residentia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resource general management. With Changbai county of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proposes technical innovation at two levels of village layout and village plan. At village layout level, based on double evaluations and bottom-up assessment of villa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 detailed planning transmission strategy that repairs, re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eco-system, and integrates the scale,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residential system, shall be formulated. In the village planning,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s should be arranged comprehensively.[Key words]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Rural spatial planning, Rural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sessment, Changbai county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颁布并成为在乡村地区构建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空间体系,以及促进乡村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政策基础。

GIS技术在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GIS技术在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GIS技术在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作者:刘富娟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城乡统筹是新时代下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关键途径,能够有效地破解“二元结构”对城乡建设的制约,缩减城乡建设的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发展。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然而由于制度性问题,导致城市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忽视了农村发展的基本诉求,进而导致三农问题的加剧,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而基于GIS技术的统筹规划机制,能够帮助规划者全面统筹城乡间的地理差异,明确农村发展的时代诉求,进而推动城乡建设的协同发展。

本文结合GIS技术与城乡规划的理论内涵,探析我国城乡规划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GIS技术;城乡统筹我国的城乡规划不仅需要注重文化、经济、教育等层面的发展与建设,更需要关注城乡的地理结构、用地性质、地形地貌、建筑物、空间位置等特征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工具、数学模型及统计学原理,明确城镇化建设目标,城乡规划要点及内容,从而确定各项建设工作的发展方向及要点。

而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规划者,从空间位置、地形地貌、地质特征等层面,分析乡村发展诉求及城市发展进程,构建出体系全面的规划机制,推动城乡规划工作的长远发展。

一、GIS技术与城乡规划的理论内涵(一)GIS技术的概念与内涵GIS技术也称为地理数据系统,是普遍应用于地质勘探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的空间数据平台,同时也是在软硬件帮助下,对部分或整体地质地表的相关分布信息进行数据采集、管理、存储、分析、运算、描述及现实的数据系统。

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处理与编辑、信息采集及分析、数据管理与存储功能、数据输出及空间分析等功能。

能够帮助规划者从地形、地质等空间数据层面,分析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渊源及趋势,确定相应的规划手段及內容。

在城镇化建设中,GIS技术能够有效分析城镇化构建问题及发展机理,并帮助规划者进行决策、规划、评估、预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城镇化所涉及的相数据,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化——以集安市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化——以集安市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化——以集安市为例摘要:本文以我院编制集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对集安市域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化为例,以“一张底图”数据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支撑,重点阐述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对村庄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进行判断,对拆迁撤并型村庄建设用地进行评估利用,希望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规模的判定提供一些帮助,也为其他市、县单位的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建设用地减量化;国土空间规划;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流量指标1规划背景我国正在实行资源约束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而城市发展需要土地,但土地属于存量资源,各级政府不能随意将“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转化获取建设用地,在上级政府分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村庄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方法,形成建设用地流量指标,进而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在城镇和乡村内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既用于破解建设用地指标限制问题,同时可以统筹配置城乡基础设施,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实现乡村振兴。

2项目基本情况2.1区位特征集安是东北重要边陲古城,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游,是中朝两国西部交汇的节点地区城市之一,与朝鲜第六大城市满浦市隔江相望,拥有对朝三大口岸之一中朝集安—满浦公路口岸,对朝贸易的地理位置优越,是吉林省重要对朝开发开放口岸城市。

优良的区位条件使集安可以享受国家沿边开放开发、东北多重振兴和兴边富民等政策措施,为集安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2国土空间格局特征集安属于典型的浅山丘陵地区,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之称,地类特征为“林多、田少,建设空间小”,生态空间集聚性强,但不成系统。

市域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山脊间形成的沉积平原,大部分村屯分布在沟谷中,村庄居民点分布较为零散。

2016年集安获批成为第二批(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更是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及城镇化开发。

国土空间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探讨——以陕西省铜川市黑池塬村为例

国土空间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探讨——以陕西省铜川市黑池塬村为例

国土空间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探讨——以陕西省铜川市黑池塬村为例摘要:自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五级三类四体系”的规划框架,到今年全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空间规划在不断探索和体系优化后逐渐完善。

村庄规划作为城市开发边界外的详细规划,同时也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单元,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导下,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文章从村庄规划的实践入手,探索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下的村庄规划实践。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多规合一1.村庄规划编制的政策背景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的印发,标志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式建立。

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黑池塬村为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分析现阶段黑池塬村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新要求,结合《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在城乡融合发展阶段,把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谋划、安排和部署,从村庄布局、土地整治、产业引导、设施支撑、特色发展、乡村治理六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要点,为村庄规划的应编尽编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2.村庄概况黑池塬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包含4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319.51公顷。

农业用地占86.63%,建设用地占10.87%,生态用地占2.5%。

现状的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

根据对黑池塬村的现场调研和深入分析,其存在如下问题:村庄老龄化、空心化严重,缺乏活力;存在部分荒弃地,缺乏国土空间规划;村庄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已有产业未形成一定规模,整体缺乏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是排水设施,缺少文体设施及娱乐活动场所。

3.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实践3.1加强战略引导,明确村庄功能定位在充分挖掘村内的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的基础上,将黑池塬村发展定位为:依托生态有机农业优势,发展新型农业经济体系。

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摘要】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GIS在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交通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通过GIS技术,规划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信息数据,优化规划设计,提高规划效率。

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为规划者提供了更多决策支持和分析工具。

未来,GIS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为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推动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GIS,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 农村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 交通规划, 资源利用规划, 应用效果, 精细化, 智能化发展, 展望1. 引言1.1 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如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交通规划、资源利用规划等。

通过GIS 技术,规划者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GIS技术还可以实现多源数据的快速融合和交互,提高规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

深入研究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和发挥GIS技术在规划领域中的潜力和优势,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将不断拓展和深化,为规划工作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GIS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进行空间分析和规划。

通过GIS技术,规划者可以获取城市的各种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等,从而更好地了解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GIS可以辅助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

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规划者可以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评估各种规划政策的影响,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技术路线研究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实现国土空间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村庄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包括统一底图底数,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落实上位规划,实行全域全要素管控、传承历史文化,塑造乡村特色,可以推动村庄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提出对未来村庄规划技术路线发展的展望。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技术路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引言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农村对生活环境、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要求逐日提升,村庄规划作为边界外详细规划的编制迫在眉睫。

然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制定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村庄规划,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提供科学、系统和实用的技术路线,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1国土空间规划对村庄规划的影响分析1.1转变为侧重管控的详细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将村庄规划划定为城镇开发边界外的详细规划,并具有了法律效力。

与之前的围绕某个项目建设而编制的规划相比,更偏重于整个村域的土地用途管制,借鉴了原城镇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体系。

1.2 更侧重空间的优化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对不同地区的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确定了城市、农村和生态空间的分布和边界。

村庄内山水林田要素齐全,如何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成为村庄规划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更严格的指标管控随着耕地保护国策的持续推进、建设用地政策的逐步收紧以及生态保护地位的日益提高,村庄规划在三区三线划定后,由原来的建设用地的增量规划,转变为增量、减量、存量并存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集聚提升型村庄规划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集聚提升型村庄规划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集聚提升型村庄规划研究摘要:近年来,在国土空间体系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村庄规划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村庄规划的编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创新。

此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要结合“多规合一”的编制要求,协调各类规划,规划承担着村庄空间管控、村庄建设、乡村治理、产业振兴等多种功能。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研究相关文献综述以及GIS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集聚提升型村庄;乡村振兴;村庄规划1.研究意义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四体系”的框架的确立,把村庄规划确定为城镇开发边界意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村庄规划也确立为详细规划,把传统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融合,在于能够把村域土地合理利用安排,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要具有空间规划设计功能,还要有乡村管理功能。

针对集聚提升型村庄,通过村庄规划的编制能够对村庄内的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是土地利用合理化,对村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振兴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数。

2.已有研究梳理2.1国内村庄规划研究梳理我国对村庄规划的研究起步很晚,并且研究进展缓慢,以往村庄规划在规划体系中地位较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村庄地位得到提升,规划工作也迅速发展,根据村庄规划的重视程度以及政策变化,将我国村庄规划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由发展阶段(1949—至1981年)。

这一阶段以国家对村庄建设的指导方针为标志,没有颁布任何关于村庄规划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农村发展以恢复农业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和村民自主参与为目标。

然而,当时乡村意识导致了严重的农业污染。

后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去指导村庄建设,村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是混乱的,整个发展过程也是缓慢的。

第二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1982年—2005年)。

根据村庄规划和村庄建设的要求,国家给出了村庄规划要求和标准的指导方针,并制定了村庄规划的基本指导规范和标准。

然而,这一阶段的村落规划主要是参考城镇规划的内容标准,符合城市规范,村庄规划的规范标准几乎没有,与村庄建设和规划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资源“一张图”构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资源“一张图”构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空间用途 管制
用地预审
项目选址
规划条件
用地许可
工程许可
施工许可
竣工验收
……
耕地保护
生态修复
矿政管理
规划档案
文书档案
业务审批
地灾防治
执法管理
档案管理
……
.
2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主要涉及土地、矿产、林业、湿地、 海域、水等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从资源权属、资源利用类 型限制、资源利用数量限制、资源利用用途限制、污染治 理主体、环境保护主体等方面构建自然资源审批一账簿, 明确自然资源的使用状况。
.
6
《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8号)
统一形成“一张底图”
建设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开展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工作
四项工作
构建理论
生命共同体 全要素治理
规划体系全层级传导
核心职能
全链条管理
宏观层面: 总体规划
根据三调工作记录以及高分遥感影像, 判断该公用设施用地为供水用地
根据三调工作记录以及电力规划数据, 判断该公用设施用地为供电用地
.
30
森林沼泽
沼泽草地
沼泽地
三调分类转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多对一对于多对一的情况,需结合其他专项数据判断该三调分类在国土用途用具体分类三调:湿地
国土空间规划用途:沼泽
自然资源 开发利用
湿地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资产核算
资产负债
……
……
草地
矿产
森林
湿地

……
占补平衡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浙江省白鹤岭下村为例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浙江省白鹤岭下村为例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浙江省白鹤岭下村为例凡雨宸; 鲁婵【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3)005【总页数】6页(P67-72)【关键词】GIS; 空间分布; 农村居民点; 白鹤岭下村【作者】凡雨宸; 鲁婵【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21 研究背景长久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党的十九大提出,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贯彻发展新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面貌,进而有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从当前国内多数乡村建设实践来看,多数乡村还面临着环境污染、村容村貌较差、产业发展方式单一等问题。

其中,作为农业生产者开展各类经济、生产、生活、文化交往等活动的主要承载体,作为其住所的农村居民点长期存在随意搭建、规划滞后等问题,导致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松散随意,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建设改造,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目前,对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规划和研究,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相较国内成果更丰富。

在21 世纪初,国外学者开始应用RS(remote sensing)、GIS等技术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如T.M.Ruhiiga[1]在对农村居民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时发现,农村居民点若有较大离散性会有碍商品贸易的发展;M.Hill 等[2-3]应用GIS 的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域的河道进行了空间和地形的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因此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居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布现状、影响因素及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并对不同地形区域进行了不同的规划建议。

胡燕等[4-7]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状况分为带状、团状、分散3 种形式,并揭示河流、道路对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作用较为显著;朱雪欣等[8-10]从影响居民点空间分布因素着手,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需要迁移的居民点及应当优化布局的居民点;李云强等[11-12]运用GIS 的综合评价和分析功能,结合Voronoi 图,对研究区的居民点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刘英等[13-14]利用景观分析法对居民点分布进行分析后,再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居民点优化布局进行了分析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3篇)

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前言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我们开展了本次实践教学活动。

三、实践内容1. 实践地点选择本次实践教学地点选择在某县级市,该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 实践内容安排(1)现场调研: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该市土地利用现状,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政策背景、发展历程和实施效果。

(2)资料收集:收集该市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3)规划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和收集到的资料,设计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开发整理、土地保护与利用等。

(4)规划方案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5)规划方案实施: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方案,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四、实践过程1. 现场调研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对该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走访村庄、企业、政府部门等,了解土地利用规划在当地的实施情况。

调研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以下信息:(1)土地利用现状: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等。

(2)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土地征收、土地储备、土地供应等。

(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果:土地利用率、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等。

2. 资料收集学生分组收集该市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案例分析及GIS实操

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案例分析及GIS实操
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合为一体 实施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
规划体系——五级三类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专项规划
特定区域的 专项规划
特定行业的 专项规划
补充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现状 用地
提取现状地类图斑
以三调数据库为基础, DLTB图层为现状地类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规划基数转换
三调DLMC与村规分类对照,以村 规分类标准对三调分类进行转换
GIS符号化渲染
以土规现状符号+三调符号样式对用地分类 按照分类字段进行唯一值符号化渲染
例: “乔木林地” “商品林” 赋予“商品林”字段符号
乡村振兴背景,但结合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内容,村庄三产优 势较大,内容偏旅游规划,包含适宜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村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主要案例分析 —赣州市兴国县高兴镇老圩村村规
内容涉及国土空间规划,但规划体系稍混乱,国土规划项目阐述 不清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国匠规划学社专题029:村庄规划
主要案例分析—高安市新街镇景贤村村规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生态空间保护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
景贤村村域国土空间规划
五图件: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生态空间保护规划、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主要案例分析—江西与四川村规指导对比
数据基础相同 规划方向大致相同,涵盖内容细微差别 成果要求详略差异
高度不超过3层12m,占用原来宅基地的≤180㎡。 缺少前期资双评价基础,三区两线划分完全为现状,未考虑

国土空间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分析及GIS实操 PPT

国土空间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分析及GIS实操 PPT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
规划体系——五级三类
专项规划
特定区域的 专项规划
特定行业的 专项规划
补充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战略性
国家
协调性


实施性

乡镇
落实
详细规划
城镇开发 边界以内
城镇开发 边界以外
控制性详细 规划
村庄规划
村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在上位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村级实用性规划,是管理 村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法定规划。
住248,宅基地234 基本农田面积的确定,本案采用土规面积与三调用地相对照调整,
以三调耕地量为最终耕地量,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为土规叠合三调, 扣除现状(规划之后仍然)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及其他非耕地 地类
乡村振兴背景,但结合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内容,村庄三产优 势较大,内容偏旅游规划,包含适宜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主要涉及操作:合并、字段计算器、导入样式、另存为图层文件、导入图层文件
双评价
村规主要图件用地—图双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资源禀赋
生态保护 农业生产 建设开发
开发适宜性
生态保护重要性 农业建设适宜性 城镇建设适宜性
成果:3或5张图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 行)》
前期调研较仔细,村庄发展诉求考虑完善 自然村组发展类型规划有借鉴意义
生态修复的判断依据以及实施可能性? 关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现状被占用的不符合基本农田条件
用地,是否考虑复垦,调入调出? 宅基地指标:新建每户建筑面积≤350㎡,占地面积≤120㎡,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发展,加强对村庄规划显得十分重要。

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概述,分析了目前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及编制要求。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振兴引言村庄规划工作具备较强的地域性特点,规划编制单位需将村庄所在区位与当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等联系起来,多维度统筹考虑影响村庄规划效果的因素,从而针对此类影响因素选择更为适宜村庄实际的发展策略。

在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村庄中的人与土地联系起来,盘活人地资源。

村庄规划的过程也是对农村人力资源重新调配的过程,这也是乡村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突出体现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以及规划编制人员应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应用于乡村规划建设相关的知识理论,从价值导向、哲学史观以及人文主义等角度,融合我国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切实做好村庄规划工作。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特点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工作历久弥新,我国在此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且已经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渗透到了资源应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和体系性。

在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管理部门可直接对特定区域进行地理测绘,并根据测绘结果,结合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土地等资源应用情况,对此区域的国土空间资源进行细分和规划。

这种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发展体系是基本发展体系,与国土空间相关的工作内容均应建立在此体系之上,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性的资源应用形式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形式和发展需求,将这种需求加入到资源的应用过程中,并综合人口分布调查、经济布局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升区域性资源应用的整体质量。

从此角度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区域性的生产空间规划、生活空间规划以及生态空间规划等层面均有较为具体地表现,从而可为区域性生产方式、生活面貌和生态环境属性的优化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研究——以芜湖县陶辛镇胡湾村村庄规划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研究——以芜湖县陶辛镇胡湾村村庄规划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研究——以芜湖县陶辛镇胡湾村村庄规划为例朱唐兵,唐玲,李心明,孔默佳(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31)作者简介:朱唐兵(1993-),男,安徽机阳人,毕业于安徽规划业,,,程师。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摘要:通过对芜湖县陶辛镇胡湾村村庄规划的实践,探索研究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编制要点,总结相关经验,编制好用、管用、实用的“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通盘考虑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有效指导胡湾村内乡村建设活动,促进胡湾村乡村振兴。

同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

关键词: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历史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籍擞:»邨:;翌休塀仑卿®®留»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1)05-0011-02D0I:10.16330/j.c n ki.1007-7359.2021.05.0051现状综述1.1村庄概况陶辛镇位于芜湖市的东南部i芜湖县的西南部,青衣江下游西岸。

东濒青弋江与县城湾沚镇相对i南以资福河中游与芜湖县红杨镇、南陵县许镇为界,西隔荆山河与方村镇、南陵县许镇相望,北与六郎镇、方村镇隔青弋江为邻。

胡湾村位于陶辛镇的南部边缘,是—个圩区村,坐落于陶辛镇白沙圩,与南陵县许镇的太丰圩隔河相望i距离芜湖县城区10km,为胡姓聚居地,谷称胡家湾。

胡湾村域面积8.B9km2,有23个自然村,人口5688人。

1.2村庄现状分析人口分布:通过对23个自然村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发现受地形地貌影响,地处白沙圩圩区,人□大多聚集在地势较高的区域,人□密度最高的是张湾368人/ha,人□密度最低的是三房63人/ha。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部分到县城买房安家,导致村內空心率较高。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摘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村庄规划编制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出发,探讨了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在村庄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村庄规划编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与步骤;注意问题;实际案例。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村庄规划编制是指对村庄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村庄规划编制与国土空间规划密切相关,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出发,探讨了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在村庄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村庄规划编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意义和必要性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土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村庄规划编制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

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村庄规划编制是指对村庄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环境污染等。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身份证号:******************摘要:实用性村庄规划是持续利用村域内自然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理的最关键依据,在新时期,新农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落实,对于实用性村庄规划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实用性村庄规划可以高质量开展,需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村庄规划需求,积极合理展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实际用途,实现对村庄全方位管控和维护,为乡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就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原则以及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近年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我国对于乡村经济发展以及乡村建设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国务院与中共中央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基本形成“五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提出需要规划编制多规融合的实用性村庄。

这一政策的发布,为我国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极大支撑与帮助,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当作依据,结合村庄发展需求,积极合理组织实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从整体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安排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等各种空间,可以为精准脱贫、助推村庄长远发展提供牢固依据。

1实用性村庄规划概述所谓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将村庄实际发展情况当作依据,解决各类最基本的问题,构建特色农村的规划。

一般情况下,实用性村庄规划需要从农村道路建设、住房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态与文化保护、生产等多个不同角度,依托当地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实际路径等,有效协调和维护不同的建设项目,全方位、深入组织落实乡村建设的中期与短期计划,逐步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让乡村振兴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2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2.1 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体系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的方案,此次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县级以上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编制,初步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发保护,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切实提高国土空间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实现一种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人本宜居、生态空间绿色环保的全新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国土面积相对广阔,位居世界第三,为确保国土空间均得到合理应用,在生态文明理念基础上,近几年国家大力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旨在通过科学技术和实际发展需要做好对不同地区的土地规划,提高国土面积的利用率,以进一步推动国家建设的稳定发展。

虽然城市化步伐在逐渐加快,但依然不能忽视村庄的建设,在以往的村庄规划中过于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如交通、公共设施等,具有现实意义却也存在不足,实施效果不够优化且规划较为片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基于此,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对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问题;对策引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是振兴乡村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规划村庄的空间布局,做好相应的编制工作,不仅有助于振兴乡村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展现乡村特点,缩短与城市的差距。

在以往的村庄规划工作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规划编制工作并没有体现出全面性和全局性,一些村庄治理问题较为突出,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乡村的现代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为推动村庄革新发展,满足村民当下多样化的生活与生产需求,需采取必要措施解决其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一)村庄规划编制目标不够清晰从现阶段村庄规划编制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其目标尚不够清晰,导致空间规划问题较多。

近些年在极力倡导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许多村庄在建设发展中由于对其一体化的认知存在不足,将城市作为城乡规划的核心开展工作,导致其与村庄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限制村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对村庄空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规划中侧重于对乡村农田的保护和对生态环境的维护,而忽视了村庄的产业发展以及公共治理,其整体发展呈现一定的偏重。

另外,村庄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对自身资源条件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果一味的追求城市作为发展中心,那么所制定形成的村庄规划很难匹配其真正的发展需要,且也无法真正享有城乡规划中包含的村庄发展制度便利,导致其建设发展达不到理想所期待。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摘要: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探讨了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融合研究。

首先,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和重要性,阐明了其中强调的“以人为本、以生态为重”的理念。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能实现城乡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从政策、法律、技术等方面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指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规划设计、提高监管力度,以推进我国农村发展和国土空间治理的进程。

本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实现绿色生态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将其有效融合起来,以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探讨的课题。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国家级重大战略规划,强调“优化空间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生态为重”的发展理念,为我们研究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融合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这种融合的意义重大,首先体现在宏观层面。

村庄规划需要从个体性、局部性的角度出发,将村庄内各种因素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整合、优化和协调等手段来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和环境条件。

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则更多的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以整合管控资源和环境为目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生态保护。

两者相结合,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达到双方的最大价值。

其次,在微观层面,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互融合,则可以实现农民需求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促进地区和各方面资源优势的整合,为村庄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增加村庄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

总之,深入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融合,对于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分析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各个领域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要想促进村庄规划工作进行顺利开展,就要将农村规划与农村建设进行有效融合,确保规划工作能够落实到建设各个环节中,促进农村区域更好的发展。

通过充分调研,对农村经济效益进行深入挖掘,明确农村定位,制定科学发展目标和规划路径,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对农村进行专项规划。

本文就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村庄规划;分析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大力推动村庄规划工作,并且将其作为了空间规划重点内容。

传统村庄规划工作,主要是对建设用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没有对整个农村地区进行统筹规划。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开展村庄规划工作,需要从整体层面上对村庄定位及发展方向提出谋划,空间用途进行合理设计,人口、产业生态和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可持续行规划,要为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还要对村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促进乡村振兴。

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要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村庄规划工作重点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以往的技术和物质转化为了生态保护[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严格遵守国土资源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护耕地,严守生态红线和开发强度要求,对各个方面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才能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二是依照程序有序推进,在对村庄进行具体规划,要构建规划单元,要将编制之后的村庄规划内容上报给政府部门审批。

三是多途径实现乡村振兴。

要因地制宜,制定灵活的、合适的、可实现的村庄规划方案,开放空间和条件,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措施(一)明确编制原则在开展规划工作时,首先要明确各项原则,要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村庄规划基础,还要对现在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全面考量,要将生态理念融合到规划各个环节中,通过对规划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规划指标能够全面落到实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现状分析、国土空间总体布局规划
以三调数据为底图,在GIS中进行图斑渲染出图


生态重要性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GI
以现状分析图为基础,通过GIS分析计算出图,较之前的用地适宜性分析更严谨
S

开发保护格局规划、空间管制、土地整治

以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图为基础,进行GIS图斑分析处理出图
主要案例分析—高安市新街镇景贤村村规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生态空间保护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
景贤村村域国土空间规划
五图件: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生态空间保护规划、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主要案例分析—江西与四川村规指导对比
数据基础相同 规划方向大致相同,涵盖内容细微差别 成果要求详略差异
现状 用地
提取现状地类图斑
以三调数据库为基础, DLTB图层为现状地类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规划基数转换
三调DLMC与村规分类对照,以村 规分类标准对三调分类进行转换
GIS符号化渲染
以土规现状符号+三调符号样式对用地分类 按照分类字段进行唯一值符号化渲染
例: “乔木林地” “商品林” 赋予“商品林”字段符号
高度不超过3层12m,占用原来宅基地的≤180㎡。 缺少前期资双评价基础,三区两线划分完全为现状,未考虑
村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资源优势利用,劣势分析,规划用地 适宜性依据分析不充分,生态保护规划太粗略。
内容详细,但对比四川省村规要求有所缺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主要案例分析—鹰潭市贵溪市塘湾镇唐甸村村规
适宜性评价,包括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可 参考
未划定禁止建设区,如永久基本农田区域的管制要求? 规划期末户均居住用地及宅基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总量仍较大,居
住248,宅基地234 基本农田面积的确定,本案采用土规面积与三调用地相对照调整,
以三调耕地量为最终耕地量,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为土规叠合三调, 扣除现状(规划之后仍然)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及其他非耕地 地类
用地图
村规主要图件用地—图用地规划图
规划 用地
现状用地为基础 现状村规分类
规划用地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GIS符号化渲染 以图层文件对用地分类按照分类字段进行
唯一值符号化渲染,并进行增删调整
主要涉及操作:裁剪面、合并、字段计算器、导入样式、另存为图层文件、导入图层文件
规划用地图中,为表示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的区 别,水田及旱地用符号表示,叠加颜色底纹区分基本 农田与一般农田。
空间管制 数据库
XXXJSYDGZQ
前提 保证两者坐标投影一致,存在细微
偏差可能是投影不一致造成
管制图联合土规 mapgis导出土规管制区shp(线要
素) 管制图保留管制字段,合并 联合土规,保留原土规管制、BSM、
YSDM
主要涉及操作;mapgis数据转换、定义坐标及转换、联合、删除字段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遇到情况 1、添加规划道路 2、基本农田联合复垦 3、检查拓扑错误
用地图
村规主要图件用地—图其他规划图
开发保 护格局
提取三类空间地类 用地为基础,提取生态、
农业、建设空间
空间 管制
明确管制规则
属性字段赋值 新建字段,进行字段计算
单要素分类
规划地类+基本农田+道路退距+ 其他控制距离(如岷江)单要素 以直接赋值或缓冲区形式进行分 类。
主要涉及操作:合并、字段计算器、导入样式、另存为图层文件、导入图层文件
双评价
村规主要图件用地—图双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资源禀赋
生态保护 农业生产 建设开发
开发适宜性
生态保护重要性 农业建设适宜性 城镇建设适宜性
成果:3或5张图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 行)》
GIS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领域 的主要分析规划软件,在数据 分析上具有强大的功能。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基础主 要为shp,规划成果包含数据库, 决定其分析及规划最终成果主 要基于GIS,对其功能的掌握也 显得至关重要。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主要包括现状图、土地 利用规划图、双评价、土地 整治等
用地图
村规主要图件—用地现状图
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合为一体 实施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
规划体系——五级三类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专项规划
特定区域的 专项规划
特定行业的 专项规划
补充
国土空间规划
——村庄规划案例分析及GIS实操
Land spatial planning ——Case analysis of Village planning and GIS
第一部分 国土空间规划及村规背景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
基本概念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在空间和时间上 作出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战略性
国家
协调性


实施性

乡镇
落实
详细规划
城镇开发 边界以内
城镇开发 边界以外
控制性详细 规划
村庄规划
村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在上位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村级实用性规划,是管理 村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法定规划。
土地 整治
现状与规联合 将三调现状用地与规划用地进行 联合,裁剪出有调整变化的图斑。
选择出有调整的图斑 利用字段计算器,删除未进行整 治的图斑,留下经调整图斑。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GIS符号化渲染+三线 按照分类字段进行唯一值符号化渲染
(可导入图层文件)
多要素叠加
字段分别赋值,进行联合,以管 制要求从高至低确定。(原理同 生态重要性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主要案例分析—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村规
前期调研较仔细,村庄发展诉求考虑完善 自然村组发展类型规划有借鉴意义
生态修复的判断依据以及实施可能性? 关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现状被占用的不符合基本农田条件
用地,是否考虑复垦,调入调出? 宅基地指标:新建每户建筑面积≤350㎡,占地面积≤120㎡,
介绍了的村庄规划编制示例,及规划编制的问题。
对于理解不同时期村庄规划内容具有参考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第三部分 GIS实操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图件
村规主要图件
按村规要求分
01 分析图 02 规划图
区位、地形、用地现状、双评价+建设开发适宜性评 价、乡土文化景观
——《四川省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四川省村规解读
编制内容
❖ 分析评价 ❖ 目标定位与规模确定 图❖ 村域国土空间总体布局 图❖ 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图❖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图❖ 产业与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图❖ 土地整治与土壤修复规划 图❖ 基础设施与公服设施规划 ❖ 居民点建设规划(可选)
数据基础
国土空间总体布局、开发保护格局规划、空间管制、 土地整治、产业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服设 施、综合防灾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按内容分
01 常规图纸
区位、地形分析、景观分析、产业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服设施、综合防灾 除地形外,主要在PS出图,与之前规划常规图纸类似
03 用地图 02 双评价 04 规划相关图件
以三调数据、土地变更 调查、地籍调查数据为
基础
数据格式 Shp、CAD、JPG … 主要运用GIS图形处理及空间分 析功能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规划成果
规划文本 图件 规划表格 规划数据库
第二部分 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主要案例分析—高安市新街镇景贤村村规
对比见后页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乡村振兴背景,但结合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内容,村庄三产优 势较大,内容偏旅游规划,包含适宜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村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主要案例分析 —赣州市兴国县高兴镇老圩村村规
内容涉及国土空间规划,但规划体系稍混乱,国土规划项目阐述 不清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国匠规划学社专题029:村庄规划
符号化渲染 以规划地类作为底图,区分现状 与规划,以半透明符号边框和色 块分别为现状调整图斑和规划地 类符号化渲染。
主要涉及操作;联合、字段计算器、导入样式、另存为图层文件、导入图层文件
数据库
村规成果—数据库
用地数据 库
XXXGHDL
前提 保证两者坐标投影一致,存在细微
偏差可能是投影不一致造成
用地图联合土规 mapgis导出土规shp 用地保留规划地类字段,合并 联合土规,保留原土规地类、 BSM、TBBH、YSDM
国土空间规划—村规
PS
本次解读国土空间规划其中村规的内容,主要以四川省村规编制技术导则为 例,案例分析为近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优秀村庄规划案例,感兴趣的可
以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案例分析”获取相关村规完整原文。 GIS实操部分为自己所做项目的经验介绍,操作过程中有问题欢迎在公众号内
部留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