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国土空间规划认识
国土空间规划认识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城乡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
城镇发展空间 已形成的城镇建成区
三
大 空
农业生产空间
间
区
规划城镇建成区 农村生活空间 农业生产空间 生态功能重要区
域 生态保护空间 生态功能脆弱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
已建区 适建区 限建区
禁建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生态红线区
案例二:广州武汉规划对比
武汉由部经研院主导开展了“双评价”的工作,并按照部要求开展了规划实施评价。通 过“双评价”工作,系统掌握武汉市自然资源本底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潜力、规划 成效和问题,为国土空间发展的战略格局判断、国土空间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读:“双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为三区三线的划定优化提供了依据, 辅助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分配决策。但目前从5个省市“双评价”试点来看,试评价的结 果对规划的指导作用不足,试点地区都面临数据获取困难、指标权重难以科学界定的共 性难题。因此,在“双评价”的具体标准化的大框架下,更应该结合本地区特殊的自然 地理条件甄别评价指标,识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短板”。
解读:从广州和武汉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基础调查工作是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 基础,其中,详实可靠的“三调”成果更是基础工作中的基础。而用地调查 则需要重点提升数字化程度,探索统一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和调查成果。
案例二:广州武汉规划对比
2、重视“双评价”工作
开展“双评价”工作一方面是基于党中央“生态优先”的战略要求, 另一方面也是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需求而生,“双评价”应当是 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更加系统化、科 学化。
3、强调区域责任、使命担当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要实现统筹兼顾,就是要协调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其次,国土空间规划要科学合理,就是要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合理的设想和目标。
同时,国土空间规划要全面协调,就是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需要,统筹谋划各项规划措施。
最后,国土空间规划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规划中考虑长远利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土资源的总体布局、空间开发的分类管理和空间功能组织。
国土资源的总体布局是指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对国土资源进行区域划分,界定不同区域的开发利用重点和方式。
空间开发的分类管理是指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分类管理,区分用地性质和用途,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空间功能组织则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协调。
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关注参与。
政府应当加强规划立法和行政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强规划目标的实施和监督。
社会各方应当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发表意见和参与公众讨论,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
总之,国土空间规划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和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可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可持续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开发和整理的规划。
随着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对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些新认知。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国土空间规划要根据国家、地区和城市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的道路。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应该优先考虑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合理布局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土空间规划要通过调整城乡布局,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间的互通互联。
要注重农业发展和农村土地保护,落实好“三农”政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交通和城市化建设,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民众参与和社会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整体规划,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需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
国土空间规划要依法进行,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实现规划的透明、公正、科学和民主。
国土空间规划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推动城乡、区域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有效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是一种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资源利用和安全为约束的一种国家级空间发展战略和行动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20世纪初,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国土空间规划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地纷纷制定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规划思路上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协同性。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综合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将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损害生态环境的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二、从空间布局上更加注重均衡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和产业发展区域,促进城乡发展均衡、区域发展协调,避免产业集聚和城市扩张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从环境保护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开发区域,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四、从功能定位上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实现城市功能的精细化、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注重发挥每个城市的优势和特点。
规划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其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有机发展。
五、从社会参与上更加注重民主决策。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社会参与的重要性,要求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的共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规划要引导各方共同参与规划过程,实现规划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决策。
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主要体现在综合性、整体性、协同性、均衡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和社会参与等方面。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家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空间结构的优化配置,达到有效保障国土空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开发战略的总体框架,也是国家空间开发政策的主体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出现了一些新的认知。
本文就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展开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性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性是指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且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过去人们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中,更多的是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但是在新的认知中,人们更加注重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需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不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平衡。
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是指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基于科学的数据和方法,依靠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来编制和指导实施。
在过去的认知中,国土空间规划更多的是以行政区划、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基础,较少考虑科学数据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在新的认知中,人们开始更加强调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调查和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因素,科学确定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向和空间结构。
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性是指国土空间规划要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和规划手段。
在新的认知中,人们更加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性,提倡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积极探索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国土空间规划认识参考课件

民政划定面积 (平方公里)
—— 60.5 317.2 91.2 628.6 1567.1 745.4 149.5 900.0 —— 4459.5
甘肃省高台县
规划基期和规划期五花八门,缺乏对话平台
甘肃省民勤县
市场的需求与规划的供给不对位
甘肃省敦煌市:总规2015年4月批 复,2015年9月就不适应
专项规划
资源调控指标 重点地区、项 目管控的规则
市县城市总体规划
保护和管理市县空间资源,是城乡空间发展的战略纲领和 法定蓝图
全域管控 用途管理
规划 督查
规划 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
国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中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9个):海南、
宁夏、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 南、广西、贵州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试点(28个):大 连市旅顺区等(四川省绵竹市、四川 省宜宾市南溪区)
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
2013
2015
2018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建立空间 规划体系,划定生产、 生活、生态开发管制 边界,落实用途管 制”,以及“完善自 然资源监管体制,统 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 管制职责”。
2014年的《生态文明体 制改革总体方案》则要 求,要构建“以空间规 划为基础,以用途关注 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制度”,构建 “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 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 国统一、相互衔接、分 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 系”。
目的
协调矛盾,形成一张蓝图 项目落地,选址一目了然 生态优先,实现精明增长 源头保障,审批一步到位 部门联动,促进多规融合
中央 政府
省级 政府
市县 政府
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三个层级构成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框架
五级三类
三类
总体规划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详细规划
五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级
市国土空间规划 县国土空间规划
(边界内) (边界外) 详细规划 村庄规划
镇(乡)国土空间规划
相关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 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 划的根底;相关专项规划要 相互协同,与详细规划做好 衔接。
永久根本农田保护红线
8、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划定“三区三线 永久根本农田保护红线
〞
与永久根本农田划定部门沟通、对接
结合主题功能区规划
结合建立工程
结合相关规划
…… ……
……
永久根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技术路线
当
当
当
地
地
地
水
地
文
质
条
条
条
件
件
件
判定耕地质量、地 力……等别
将高等优级耕地划入
高
土 地 整 理 工 程
6、国土空间规划怎么管
用制度政策管控 健全用途管制制度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
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
在城镇开发边界内 “详细规划+规划许可〞
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文物等特 殊保护制度
在城镇开发边界外 “详细规划+规划许可〞 “约束指标+分区准入〞
强化规划权威 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
什么。
7、怎样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2021年7月18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 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和现状评 估工作的通知?,明确依托国土空间根底信息 平台,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 和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工作。
最全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知识点梳理

最全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知识点梳理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宏大而细致的工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个领域的知识点。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我们要了解规划背景。
这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地方发展需求、资源环境状况等。
明确了背景,我们才能设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如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
二、规划原则规划原则是指导规划实施的基本准则。
这其中包括:1.科学发展原则:遵循自然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2.公平公正原则:兼顾各方利益,保障公众参与,实现公平公正。
3.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长远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4.区域协同原则:强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规划内容1.国土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国土空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2.城乡发展布局:明确城乡发展战略,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4.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四、规划实施与保障1.政策法规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规划实施的法律地位。
2.组织协调保障:建立健全规划组织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规划实施。
4.监督考核保障: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确保规划实施效果。
五、规划创新与亮点1.引入先进理念:紧跟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引入先进规划理念。
2.创新规划方法: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精准性。
3.突出特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突出规划特色,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
4.社会参与:鼓励公众参与规划,提高规划的社会认可度。
六、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该规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完整版)国土空间规划认识

到地上,让部门事权从墙上规章变成地上的“多条空间边界线”,减少交叉,分清权责, 提高效率
29
感想: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能干什么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县域总体规划蓝图: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位置、以资源保 护为前提,统筹城乡 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 建立“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多规协同” 的全域空间规划“一 张图”,作为实施空 间资源管理的综合平 台。
县域总体规划图(2014-2030年)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019
国土空间规划解读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
-
01
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和探索
2019年1月23日下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 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通过《关于建立国土 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 实施的若干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的改革、实现“多规合一”将由 试点阶段进入全面系统的推进阶段。
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
现实
空间布局矛盾突出 用地规模不一致 项目落地困难 生态用地蚕食 审批效率低下
(1)建立了一套技术方法:以规土两规合一为基础, 突出县域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和纲领性,发挥对全域空间 资源统筹管理的综合平台作用。
•以县域总体规划为统领,构建“1+N”空间规划体 系,采取“同步编制、同步上报、同步审批、同步 实施”的编制方式,全面统一各业务部门的相关规 划。 •从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等方面理顺 “多规”关系,形成一本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4章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4.1.3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目标
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全域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
认真落实党中央确定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 恢复为主的方针,在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 基础上,强化底线约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 共同体理念,统筹陆海、城乡空间以及流域上下游,明确生态修复的目 标任务、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系统研究解决部分地区河流水污染严重 的问题,实现国土空间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筹安排。
Page 6
4.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特性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战略性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宏观上是一种政策指南,是一种战略部署。其战略性表现 在它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战略意义。要体现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 战略引领地位,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要求,对空间开发保护做出战略性系统性长远安排,强调底线约束,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Page 7
4.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特性
综合性
规划对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针对规划区域内的全部国土空间要素,而不是某一类
土地或某一局部土地。
规划内容:总体规划对国土空间要素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同时结合时间结构、空
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考虑。
规划目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调的是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即.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特性
长期性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我国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规划期限应与国家发展规划相适应, 它必须对与国土空间利用有关的重要经济活动 的长期变化趋势做出预测,进而制定长远的国 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般来说,国土空间总体规 划目标年为10年,近期目标年为5年,远景展 望为30年。为了便于规划的实施,其规划目 标必须通过制定阶段性目标来落实,重点是确 定5年的近期规划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概念及解释

国土空间规划各名词定义及解释“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
其中,城镇空间是指以承载城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要素为主的功能空间;农业空间是指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为主的功能空间;生态空间是指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的功能空间。
“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域、水域、海域等区域。
永久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不能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耕地。
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和各类开发区等。
注释:(1)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部门对所辖国土空间资源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目的在于实现对国土空间有效管控及科学治理,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出台,这次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更加注重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城镇空间:是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有: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3)农业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为主要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耕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园林、农村居民点、其他农用地等。
确定农业空间首先需要进行农业功能适宜性评价。
从农业资源数量、质量及组合匹配特点的角度,将国土空间中进行农业布局的适宜性程度划分为高、中、低 3 个等级。
优先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入农业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划入生态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内区域划入城镇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1章 绪论

新编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国土空间规划学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1章 绪论
本章要点
国土的构成和类型 国土空间规划的属性和地位 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目录
CONTENTS
1.1 国土空间的概念
86%
Design by ZXSlide
1.1.1 国土空间的含义
➢ 海域分类 ➢ 空域分类 ➢ 地下空间分类
Page 7
1.2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1.2.1 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
➢ 空间规划泛指与物质形体空间相关的规划设计。 ➢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及目标不同,其对空间规划的
定义也有差异。 ➢ 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为协
调国家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 国土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工具或措施。 ➢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从规 划范围和对象来看,空间规划体系可涵盖城市和乡村,包括总 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 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横向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详 细规划和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 从资源的角度而言,国土空间由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 资源、矿产资源和空间资源构成。资源是指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能量、 信息等要素的集合体。
Page 6
1.1 国土空间的概念
86%
Design by ZXSlide
1.1.3 国土空间的分类
国土空间分类是根据不同国土空间利用的特点与目的进行归类。陆域、海域 和空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传统疆域。 ➢ 陆域分类
Design by ZXSlide
2023/8/15
Page 9
国土空间规划归纳总结

国土空间规划归纳总结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总体方案,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布局、结构和政策措施。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相关问题和展望未来。
一、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土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国土空间规划逐渐引起了重视。
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内容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政策、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和路径、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发展协调等五个方面。
1. 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制定各级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等用地范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 空间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乡村和产业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城市功能集聚、推动乡村振兴、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等。
3. 空间开发保护政策空间开发保护政策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农田和耕地等方面的政策。
通过限制开发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保护蓝天、碧水、净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4. 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和路径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和路径是指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路径,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5. 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发展协调是指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建规划,控制和管理土地转用和城市扩张,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实施情况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与地区有关,总体来说,实施效果逐步显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的认识与思考知识分享

国土空间规划的认识与思考国土空间规划的认识与思考江桂地质勘查技术所 2019年8月2日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渐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2018年4月,陆昊部长在自然资源部党组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为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一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地质支撑。
加强区域尺度地质、资源、环境条件评价和规律研究,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地质支撑。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水土污染、地质灾害、生态退化等问题,开展地、矿、山、水、林、田、湖、草、人等生命共同体的调查研究。
2018年7月,陕西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统筹各类发展规划,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治理格局,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是统一形成“一张底图”,二是建设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三是叠加各级各类规划成果,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规划期限为2019~2035年,中期目标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规划范围为省域全部国土空间。
工作任务共涉及8大任务,即:落实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资源开发保护,统筹资源要素配置,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全域协调发展,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保障体制机制。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在国土范围内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城乡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总体谋划和合理配置的规划。
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新的认知,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我们需要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对土地资源的规划,更是一个涵盖自然资源、城市与乡村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规划体系。
这意味着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项资源和要素的利用和保护,统筹规划城乡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我们需要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需要面向未来,需要考虑到长期的发展需要和可持续性。
在规划国土空间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趋势的影响,预测未来的发展需求,制定长期的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
国土空间规划也需要保持灵活性,在规划过程中应该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我们需要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参与性和民主化的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是涉及到全社会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的参与和支持。
在规划国土空间时,需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支持。
国土空间规划也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和参与度,促进公众和政府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我们需要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国土空间规划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发展和挑战。
在规划国土空间时,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提出创新性的规划思路和政策举措。
国土空间规划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措施,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文读懂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总规、控规修规、概念性规划及关系

一文读懂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总规、控规修规、概念性规划及关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增加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和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为了解决改革过渡期的规划衔接问题,新《土地管理法》还明确: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和城乡规划。
同时在附则中增加规定: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前,经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继续执行。
就目前而言,《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都是有效法律。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将不再单独编制和审批,最终将被国土空间规划所取代。
过去的空间规划类型很多,同时各个规划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交叉重叠比较多。
如图:根据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5月23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做土地片区园区开发乃至房地产开发,要拿地,要在土地上规划项目,不能不知国土空间规划。
但在实务中,我们发现,有关领导和从业人员对此概念比较模糊,很多界限并不清楚。
为此,我们专门撰写了这篇《国土空间规划基本知识》,希望用逻辑清晰的语言,使大家一文了解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框架· 五级三类· 四体系编制内容重点与审批程序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强调的是规划的综合性,是对一定区域,如行政全域范围涉及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全局性安排。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标注,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印发。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自2014年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的成效。
同时,规划实施过程中也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认知和思考,以下就是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复杂的、高度系统化的工作,它需要综合考虑国家领土面积、自然资源分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众多因素,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规划方案。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广泛运用了科学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和利用。
同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也进一步促进了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统筹发展和保护两手抓,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土空间规划不仅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注重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国土空间利用的合理化和开发的可持续性,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关键要素。
在规划过程中,注重统筹发展和保护两手抓的原则,强调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理念,并在实践中将之落实,进一步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规划实施效果需要长期评估监测和调整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其实施效果不仅需要进行短期的监测和评估,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评估和调整。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调整和完善,以确保规划实施的效果和稳定性。
四、建立科学的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推进国土空间利用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社会化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其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建立,是保障国土空间利用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建立科学的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水资源等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国土空间利用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社会化,以提高国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价值。
五、强化规划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国土空间规划事关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必须全面推进规划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免:“目标不明干劲大、思路不清办法多”
30
引领“未来”
• 一是“管”,该管的管死;二是“用”,能用的用好。 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最合适的地方
• 管:也是政府工作职责之一。一是生态红线、基本农田、基本 林地等这些国家重点督查的东西;二是战略空间的保值、增值, 土地也是国有资产。(扁鹊见魏文王典故)
目的
协调矛盾,形成一张蓝图 项目落地,选址一目了然 生态优先,实现精明增长 源头保障,审批一步到位 部门联动,促进多规融合
中央 政府
省级 政府
市县 政府
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三个层级构成
规划体系
国土规划
突出保护主题与愿景
专项 规划
专项 规划
专项 规划
实施手段
指标调控 政策分区 行政考核
区域规划
2018年3月的全国两会 召公布新国务院机构改 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 部行使对自然资源开发 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 督实施等一系列职责。
2019年1月初,全国人 大公开征求《土地管理 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 见稿,为“多规合一” 预留空间,明确规划改 革完善的方向是多规统 一合并为国土空间规划。
德清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都市区北部门户,总面积936 平方公里,现辖4街道8镇,户籍人口43万。2015年实现 GDP396.9亿元。
近年来,德清多次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获得了中国全面 小康十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14年成为住建部指导的28个 国家级多规合一试点县之一。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民政划定面积 (平方公里)
—— 60.5 317.2 91.2 628.6 1567.1 745.4 149.5 900.0 —— 4459.5
甘肃省高台县
规划基期和规划期五花八门,缺乏对话平台
甘肃省民勤县
市场的需求与规划的供给不对位
甘肃省敦煌市:总规2015年4月批 复,2015年9月就不适应
(1)建立了一套技术方法:以规土两规合一为基础, 突出县域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和纲领性,发挥对全域空间 资源统筹管理的综合平台作用。
•以县域总体规划为统领,构建“1+N”空间规划体 系,采取“同步编制、同步上报、同步审批、同步 实施”的编制方式,全面统一各业务部门的相关规 划。 •从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等方面理顺 “多规”关系,形成一本规划。
领域等) “提质”是为了更高效的发展,以最快的速度走出土地财政
28
感想: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能干什么
提效“现在” 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条块”穿插式的现状决定了在市县层面,“书记、市县长”
成为最大甚至是唯一的协调和决策者 “市县长不在家,事就不好办”“会议多、领导累、风险大” 这些协调工作,本是应该有一套相对成体系的规章制度来完成,而不是一次次的政
2019
国土空间规划解读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nec luctus nibh sit amet sem vulputate venenatis bibendum orci pulvinar.
-
-
01
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和探索
省重要地区规划与管控要求:各 部门依据各自职权提出相关管理要 求
重大交通、市政设施布局跨部门 协调机制:如南昌、九江、赣州的 铁路枢纽
城镇开发 边界
永久基本 农田红线
生态红线
重大建设项 目选址管理
重要地区规 划与管控, 市县规划审 查与督查
03
市县土地空间规划的认识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向传导不利、横向衔接不畅的问题。
土规与城规的差异明显
两规缺乏弹性所致
甘肃省永昌县
多部门空间边界有差异
乡城乡 新坝乡 国有土地
总计
国土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
4.6 84.5 266.2 80.6 876.7 1577.0 353.3 279.7 776.2 48.2 4347.0
-
-
市县编制范围的准则(对接总体规划):原则上都市 核心区、设区市及所在城镇密集地区的县市共同编制 “多规合一”,划定城市总规规划区,其它县市独立 编制;赣江新区单独编制
第二,省直部门协同编制机制(从方案 到管理举措)
“三线”矛盾消除机制:建立针 对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 开发边界矛盾消除的协调会商工作 机制,定期明确解决方案提交领导 小组来决议
府常务会,尤其是在各种建设项目落地前,问题更集中 “分管建设的副市长协调不了环保,分管环保的副市长协调不了国土” “矛盾最少的一张图”(不能做到最好、但要避免最差):清晰准确的部门利益落
到地上,让部门事权从墙上规章变成地上的“多条空间边界线”,减少交叉,分清权责, 提高效率
29
感想: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能干什么
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部门对所辖国土空间资源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 筹安排,旨在实现对国土空间有效管控及科学治理,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为什么需要国土空间规划?
当前我国各部门空间规划繁多,每一类涉及国土空间的规划都会衍生出自己的空间规则 。在各部门系统内,其规则可能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多类空间规则在同一国土空间 上叠加后就会产生多空间规则的冗余、差异以及紊乱,以至于各部门的空间规划存在纵
数平方公里的工业建成区长期“飘”在总规外
2015年批复总规
2015年现状
2019 年 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 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 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 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引领“未来” 一是“管”,该管的管死;二是“用”,能用的用好。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最合
适的地方 管:也是政府工作职责之一。一是生态红线、基本农田、基本林地等这些国家重点
督查的东西;二是战略空间的保值、增值,土地也是国有资产。 用:很多地方,大量的新农村建设建成了“空房子”,农村空置的宅基地问题,是
统筹保护与发展主题
专项规划
资源调控指标 重点地区、项 目管控的规则
市县城市总体规划
保护和管理市县空间资源,是城乡空间发展的战略纲领和 法定蓝图
全域管控 用途管理
规划 督查
规划 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
国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中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9个):海南、 宁夏、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 广西、贵州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试点(28个):大 连市旅顺区等(四川省绵竹市、四川省 宜宾市南溪区)
2019年1月23日下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 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通过《关于建立国土 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 实施的若干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的改革、实现“多规合一”将由 试点阶段进入全面系统的推进阶段。
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
现实
空间布局矛盾突出 用地规模不一致 项目落地困难 生态用地蚕食 审批效率低下
一个平台:融合开发与保护绩效评估,重大项目选址管理和规划督察与监管的综合信息平台 (省调控的信息统筹平台)
编制过程需要加强两个协同机制 第一,省市联动编制工作机制
市县、赣江新区同步开展所在辖区的市县总体规划 (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各地市的规划区由本规划 定)。12月上旬地方提交县级以上城镇开发边界 (初步)及若干重要规划指标
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划定图
04
感悟及认识
感想: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是什么
是政治——重要性,但不是政治运动——长期性 是规划——战略性,但更是改革平台——制度性 是手段——技术性,但不是最终目的——基础性 •手段:
•通过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搭建,消除在空间资源管理中部门之间的矛盾,提高行政 效率 •图斑比对和矛盾界线的消除只是技术层面的工作 •基础: •万里长征第一步、完事开头难 •成功的“空间规划”背后,涉及到部门事权、空间管理边界等一系列的利益调整
一套图(库):三类空间结构性引导图、空间管控图等,及其对应的规划管理要求(下位规划 需要落位与细化管理细则)
一套导则:立足三线划定、市县总体规划(多规合一)、省空间规划和市县总体规划的评估、 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评估、重大项目管理与选址技术导则(强调省直部门协同),气候对空 间开发的影响评估技术导则、城乡建设用地边界认定与统计规则(指导下位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县域总体规划蓝图: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位置、以资源保 护为前提,统筹城乡 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 建立“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多规协同” 的全域空间规划“一 张图”,作为实施空 间资源管理的综合平 台。
县域总体规划图(2014-2030年)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建立了统筹发展与保护的控制线体系,体现了底 线思维,优化了空间格局
•划定: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无缝对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优化三类空间格局:划定19%的城镇空间、63%的农业空间和18 %的生态空间,落实了主体功能 区划,增强了空间管控能力。
吉林
宁t 夏
四川省绵竹市
河南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
贵州
广西
江西
浙江
福建
全国各级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分布图 海南
02
省级土地空间规划的认识
省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以《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为例 “一张表、一套图(库)、一套导则、一个平台”的核心技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