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概念汇总

合集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概念汇总

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概念汇总

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概念汇总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对国土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利用的一项管理工作。

它包括了国家、区域、城市和乡村等各个层次和范围内的规划,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1.国土空间的含义:国土空间是指国家的整个地域范围,包括陆地、内陆水域、领海区和空域等。

国土空间作为国家的有限资源,是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和载体。

2.统筹规划:统筹规划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各种资源和空间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的过程。

它要求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之间实现协调和平衡的目标。

3.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空间和区域的最优配置。

它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优化空间布局。

4.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要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它要求统筹考虑城乡发展、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和不平衡等问题,并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区域功能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

5.生态环境优化:国土空间规划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它要求在规划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6.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理念,要求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利用。

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责,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评估监测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加强与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协调合作,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管的机制,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实施。

国土空间规划的成功实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十大专业术语

国土空间规划十大专业术语

国土空间规划十大专业术语从中央18号文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来,一年过去国土空间规划尚处于体系构建时期。

目前,尽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但是自然资源部已出台若干重要政策和技术文件。

中央18号文提出,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这其中,也包括国土空间规划术语体系。

一年来,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专业术语增多,国土空间规划术语体系初显雏形。

有了统一的术语,就有了统一的共识。

今天,小编简单归纳国土空间规划十大专业术语并加以解释,以供参考。

一、国土空间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

若以国土空间发挥的主导功能为标准,国土空间可分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

详见本号此前推送的文章:《「规划词典」从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

二、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

国土空间规划是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统一后形成的全新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国土空间规划可分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以及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三类,也就是“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其中,总体规划是对乡镇及以上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总体部署与统筹安排。

详细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规划。

相关专项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

国土空间规划类术语及相关知识

国土空间规划类术语及相关知识

空间规划类术语“三区三线”“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三区”(三类空间)城镇空间: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农业空间: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

生态空间: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等。

“三线”(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的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地域空间边界,包括城镇现状建成区、优化发展区,以及因城镇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空间规划类的术语“双评价”“双评价”是个简称,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以及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1、“双评价”要评什么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判断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对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

概括地说,就是判断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开发和整理的规划。

随着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对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些新认知。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国土空间规划要根据国家、地区和城市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的道路。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应该优先考虑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合理布局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土空间规划要通过调整城乡布局,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间的互通互联。

要注重农业发展和农村土地保护,落实好“三农”政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交通和城市化建设,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注重民众参与和社会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整体规划,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需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

国土空间规划要依法进行,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实现规划的透明、公正、科学和民主。

国土空间规划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推动城乡、区域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有效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是一种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资源利用和安全为约束的一种国家级空间发展战略和行动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20世纪初,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国土空间规划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地纷纷制定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规划思路上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协同性。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综合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将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损害生态环境的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二、从空间布局上更加注重均衡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和产业发展区域,促进城乡发展均衡、区域发展协调,避免产业集聚和城市扩张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从环境保护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开发区域,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四、从功能定位上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实现城市功能的精细化、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注重发挥每个城市的优势和特点。

规划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其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有机发展。

五、从社会参与上更加注重民主决策。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社会参与的重要性,要求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的共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规划要引导各方共同参与规划过程,实现规划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决策。

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主要体现在综合性、整体性、协同性、均衡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和社会参与等方面。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家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空间结构的优化配置,达到有效保障国土空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开发战略的总体框架,也是国家空间开发政策的主体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出现了一些新的认知。

本文就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展开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性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性是指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且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过去人们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中,更多的是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但是在新的认知中,人们更加注重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需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不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平衡。

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是指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基于科学的数据和方法,依靠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来编制和指导实施。

在过去的认知中,国土空间规划更多的是以行政区划、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基础,较少考虑科学数据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在新的认知中,人们开始更加强调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调查和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因素,科学确定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向和空间结构。

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性是指国土空间规划要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和规划手段。

在新的认知中,人们更加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性,提倡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积极探索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的对国土空间布局、利用、保护及发展的总体安排和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以下是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1.国土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只注重功能布局和建设项目的规划,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而国土空间规划则强调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国土空间规划是优化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手段。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城市发展方向和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国土空间规划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国土空间规划可以通过明确城市扩张的边界和限制农村城市化的规模,引导资源向城市集中,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4.国土空间规划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多样化的地域特点,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

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5.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国土空间规划可以通过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环境容量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6.国土空间规划是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国土空间规划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建立健全的城市管理机制和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

7.国土空间规划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

最全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知识点梳理

最全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知识点梳理

最全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知识点梳理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宏大而细致的工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个领域的知识点。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我们要了解规划背景。

这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地方发展需求、资源环境状况等。

明确了背景,我们才能设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如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

二、规划原则规划原则是指导规划实施的基本准则。

这其中包括:1.科学发展原则:遵循自然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2.公平公正原则:兼顾各方利益,保障公众参与,实现公平公正。

3.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长远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4.区域协同原则:强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规划内容1.国土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国土空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2.城乡发展布局:明确城乡发展战略,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4.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四、规划实施与保障1.政策法规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规划实施的法律地位。

2.组织协调保障:建立健全规划组织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规划实施。

4.监督考核保障: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确保规划实施效果。

五、规划创新与亮点1.引入先进理念:紧跟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引入先进规划理念。

2.创新规划方法: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精准性。

3.突出特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突出规划特色,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

4.社会参与:鼓励公众参与规划,提高规划的社会认可度。

六、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该规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

一些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在国家层面对国土空间进行整体布局和优化配置,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一种系统性的规划。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也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供给功能区规划的理念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包括了全面供给功能区规划的理念。

功能区规划是指在国土空间布局中,根据地域特征和发展需求,将国土空间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围绕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等单一领域进行,而新的认知是将全面供给功能区规划作为基础,强调整体规划和资源协调。

这一理念体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促进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还包括了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也从传统的经济发展导向逐渐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导向。

新认知强调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当将生态保护置于首要位置,优先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功能和服务。

这一理念体现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是推动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三、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还包括了差异化发展的原则。

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将资源和产业布局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统一开发,而新的认知则强调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当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

这一原则体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和经济协调发展。

四、规划与治理的整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认知强调了规划与治理的整合。

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局限在纸面上的规划方案,缺乏实际的有效治理措施,导致规划执行力度不足。

新的认知则注重将规划与治理相结合,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化监督和评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实施。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4章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4章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4.1.3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目标
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全域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
认真落实党中央确定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 恢复为主的方针,在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 基础上,强化底线约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 共同体理念,统筹陆海、城乡空间以及流域上下游,明确生态修复的目 标任务、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系统研究解决部分地区河流水污染严重 的问题,实现国土空间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筹安排。
Page 6
4.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特性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战略性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宏观上是一种政策指南,是一种战略部署。其战略性表现 在它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战略意义。要体现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 战略引领地位,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要求,对空间开发保护做出战略性系统性长远安排,强调底线约束,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Page 7
4.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特性
综合性
规划对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针对规划区域内的全部国土空间要素,而不是某一类
土地或某一局部土地。
规划内容:总体规划对国土空间要素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同时结合时间结构、空
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考虑。
规划目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调的是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即.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特性
长期性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我国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规划期限应与国家发展规划相适应, 它必须对与国土空间利用有关的重要经济活动 的长期变化趋势做出预测,进而制定长远的国 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般来说,国土空间总体规 划目标年为10年,近期目标年为5年,远景展 望为30年。为了便于规划的实施,其规划目 标必须通过制定阶段性目标来落实,重点是确 定5年的近期规划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概念及解释

国土空间规划概念及解释

国土空间规划各名词定义及解释“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

其中,城镇空间是指以承载城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要素为主的功能空间;农业空间是指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为主的功能空间;生态空间是指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的功能空间。

“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域、水域、海域等区域。

永久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不能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耕地。

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和各类开发区等。

注释:(1)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部门对所辖国土空间资源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目的在于实现对国土空间有效管控及科学治理,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出台,这次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更加注重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致力于提高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城镇空间:是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有: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3)农业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为主要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耕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园林、农村居民点、其他农用地等。

确定农业空间首先需要进行农业功能适宜性评价。

从农业资源数量、质量及组合匹配特点的角度,将国土空间中进行农业布局的适宜性程度划分为高、中、低 3 个等级。

优先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入农业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划入生态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内区域划入城镇空间。

国土规划相关名词解释

国土规划相关名词解释

1.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和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

领土:狭义的领土指国家疆界以内的陆地部分。

广义的领土可包括领海和领空。

领海:是指沿着国家的海岸、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大多数国家都同意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领空:包括国家的陆地和水域之上的全部上空。

专属经济区:是指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2.自然资源分类系统:(1)按其存在的形态不同,分为土地、水、矿产、森林、牧草、物种、海洋、气候、旅游和自然信息10种资源。

(2)按其不同功用,分为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

(3)依据其本身固有特征进行分类。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耗竭性、可变性、重新使用性等。

自然资源可分为:一、耗竭性资源:1)可更新性资源:①土地资源②森林资源③作物资源④牧场和饲料资源⑤野生及家养动物资源⑥水产渔业资源⑦遗传资源2)不可更新性资源:①能重复利用的资源②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二、非耗竭性资源:1)恒定性资源:①太阳能②潮汐能③原子能④风能⑤2)易误用及污染的资源:①大气②水能③江河湖海中的水资源④广义的自然风光3.国土资源(广义和狭义):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资源。

广义的国土资源包括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自然资源、全部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和经济资源;狭义的国土资源仅指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自然资源。

4.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两个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区别。

外延上区别:不仅表现在范围上,表现在数量和种类上。

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不受国界、洲界、星球界的限制。

每个国家的国土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人均占有量)却都是有限的,而且还是各不相同的。

一个国家无论其疆土有多大,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种类,尤其是亚种,不可能囊括自然资源的全部种类和亚种,一些内陆国家甚至缺少海洋资源这种大类自然资源。

一文读懂国土空间规划

一文读懂国土空间规划

一、什么是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五级三类四体系”的特点。

依规划层级分为“五级”,国家、省、市、县和乡镇级;依规划内容分为“三类”,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依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分为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四个子体系。

二、为什么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为解决耕地减少过多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粗放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空间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等以及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空间规划任务有哪些?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是要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工作任务包括:一是支撑国家主体功能区和“三条控制线”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二是参与全国和重点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为省级以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

三是开展能源资源安全、水平衡、防灾减灾、土壤安全、气候变化、城市地下空间、清洁能源、战略性矿产等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重大问题研究。

四是探索不同空间区域“双评价”方法,开展不同层级“双评价”。

五是推动开展大中型城市地下空间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及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六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支撑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督。

四、主要政策要求(一)关于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术语

国土空间规划术语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载雨口场所,包括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

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战略性,指本规划是从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对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作出的总体部署。

基础性,指本规划是在对国土空间各基本要素综合评价基础上编制的,是编制其他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依据,是制定区域政策的基本平台。

约束性,指本规划明确的主体功能区范围、定位、开发原则等,对各类开发活动具有约束力。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融合统一后形成的全新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分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以及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三类。

总体规划:是行政辖区内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

详细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专项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

“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生态空间: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要的功能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等。

农业空间: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为主的功能空间;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

国土空间术语

国土空间术语

国土空间术语1. “生态保护红线”这可是咱国土空间里的一道“高压线”啊。

就好比一个家庭的保险柜,里面装着最珍贵、绝不能动的东西。

比如说那片原始森林,那是无数动植物的家园,要是有人想在生态保护红线内搞开发,那可不行,这是留给大自然喘气儿的地方呢!2. “城镇开发边界”3. “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那可是咱的“命根子”。

这就像家里的米缸,得一直满着,才能保证大家有饭吃。

像那些肥沃的大片耕地,种着小麦、水稻啥的,不管啥时候,都得好好保护着,谁要是想在上面盖房子或者建厂,那简直就是瞎胡闹嘛!4. “国土空间规划”这国土空间规划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拼图游戏。

每一块地儿,不管是城市、农村还是大自然,都是其中的一块小拼图。

比如说要规划一个新的旅游景区,就得把它放在整个国土空间规划这个大拼图里,看看哪里合适,怎么和周围的环境搭配起来,可不能自己瞎放。

5. “三区三线”“三区三线”可重要啦!这就像交通规则一样,规范着国土空间的秩序。

比如说“三区”里的生态空间,就像大自然的专属领地,线一划,就告诉人们这是要重点保护的地方,就像告诉司机哪条路是单行道,可不能乱闯。

6. “空间管制”空间管制呢,有点像学校里的纪律委员。

每个地方该干啥、不该干啥,都得听它的。

比如在一些水源保护区,空间管制就规定了不准有污染企业,就像纪律委员不允许在教室里打闹一样,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个空间更有序、更健康。

7. “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就像是不同性格的小伙伴在国土空间这个大班级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像有的地方是生态涵养区,就像班里文静的同学,主要任务就是保护环境;有的地方是城市化地区,就像活跃的同学,负责发展经济和城市建设。

8.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就像一个严格的管家。

一块地儿想用它做什么,得先经过这个管家的同意。

比如说你想把一块农用地改成商业用地,这管家就得好好审查审查,看看合不合理,就像家里要换家具,得先问问管家放这儿合适不合适。

国土空间规划类术语及相关知识

国土空间规划类术语及相关知识

空间规划类术语“三区三线”“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三区”(三类空间)城镇空间: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农业空间: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

生态空间: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等。

“三线”(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的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地域空间边界,包括城镇现状建成区、优化发展区,以及因城镇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空间规划类的术语“双评价”“双评价”是个简称,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以及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1、“双评价”要评什么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判断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对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

概括地说,就是判断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国土空间规划归纳总结

国土空间规划归纳总结

国土空间规划归纳总结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总体方案,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布局、结构和政策措施。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相关问题和展望未来。

一、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土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国土空间规划逐渐引起了重视。

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内容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政策、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和路径、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发展协调等五个方面。

1. 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制定各级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等用地范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 空间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乡村和产业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城市功能集聚、推动乡村振兴、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等。

3. 空间开发保护政策空间开发保护政策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农田和耕地等方面的政策。

通过限制开发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保护蓝天、碧水、净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4. 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和路径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和路径是指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路径,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5. 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用途管制和城乡发展协调是指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建规划,控制和管理土地转用和城市扩张,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实施情况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与地区有关,总体来说,实施效果逐步显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国土空间设计前瞻知识点

国土空间设计前瞻知识点

国土空间设计前瞻知识点国土空间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对国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过程。

它关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建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土空间设计中的前瞻知识点。

一、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概述国土空间规划是指通过多学科的研究和综合分析,制定国土空间发展和利用的总体框架。

国土空间设计则是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案,实现国土空间的有序布局和合理利用。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国土空间类型及其特点国土空间可以分为城市、农村和自然保护区等类型。

城市空间具有集约利用、高密度和多功能性等特点;农村空间则注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口居住等方面;自然保护区则侧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

三、国土空间发展策略在国土空间设计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其中,城市发展策略要考虑城市功能布局、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等问题;农村发展策略要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自然保护区发展策略则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旅游开发等。

四、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手段国土空间设计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技术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辅助决策者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布局,提高国土空间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国土空间设计的挑战与对策国土空间设计面临许多挑战,如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和资源浪费、城乡发展不平衡和生态破坏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标准和管理机制,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六、国土空间设计的案例探讨通过国土空间设计的案例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比如,西安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保留古城区的历史文化遗址,并结合现代建设,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升级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江苏苏北地区的农村发展规划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1987年第一部《土地管理法》的颁布
通过出让、出租土地使用权等 市场化的交易方式,地方政府 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预算外财 政收入。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 公权随意强制低价征收 农民土地,通过垄断土地经营,高价出让 土地,不仅可以 直接获得可观土地出让金、 土地使用费等非税收收入,而且还可以通 过征收房地 产业和建筑业营业税、土地增 值税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税收收入。
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
从供给角度看,土地供应是有限的 从公平角度看, “卖地财政”违背了社会公平 从效率角度看,现有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和资本的浪费及财
政收支的不稳定
土地财政的改革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前开展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缩小征地范围,允许农村集体经 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随着土地制度改 革的全面推开,国有土地的增量减少,其出让收入也会随之变化。与此相应,集体土地的 出让扩大,集体土地出让收入增加,政府需要用于补偿性的那一块支出也就会相应地减少。 这意味着地方“土地财政”将会发生重大的结构性转换,同时也会产生更复杂的治理问题。
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和管理与服务 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行 政审批、空间开发利用监测监管、 空间决策分析等工作提供空间数 据和信息技术保障。
分阶段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功能模块
27

21 ▏ 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的作用
土地财政”是我国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在土地公有制(所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 和经济市场化背景下产生的,工业化、城镇化、住房商品化快速推进,土地在其中扮演了 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出了无可替代的杠杆作用,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融 资搞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扩大政府可用财力等方面,到处都有土地的身影。
27
22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
2017年1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
提出要提升国土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共享。
2017年7月 国土资源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 方案》
目标
1、建立全面、翔实、准确的权威性国土空间数据资源体系。
空间现状数据集
空间规划数据集 空间管理数据集
社会经济数据集 数据产品数据集
2、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
横向上覆盖国土资源部数据主中心、国家测绘地信局数据中心、地质分中心、土地分中心、 地质环境分中心,纵向上连接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布式共建共享的
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
3、建立并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应用服务的有效机制。
通过统一的共享服务门户,向国土资源系统各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国土空间的数据共享和 应用服务。
27
22 ▏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
总体框架
国土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要整合或接入信息资源,并 共享各部门国土空间相关信息, 建成分布式国土空间基础新服 务平台。该平台建设国土空间
21 ▏ 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的基本概念
近十多年来,“土地财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迄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土地财政”一词较早是出现在2004年 我国的《小康》杂志上
题为“土地财政:无奈之举”(颜剑等,
2004),揭示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行为
模式,但这种模式是一种虚假的、浮夸的政
绩表象,造成地方政府职能的扭曲。
土地财政的由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采用计划经 济体制
我国法律都长期明确禁止土地 的买卖、出租和转让
“土地财政”不是一个正统的学术概念,也不是 一个规范的政策用语,而是社会舆论对于我国土 地出让及其由此带来大量政府性收入这种现象的 一种俗称。
——刘尚希(现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正司长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