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概论 整理 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 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 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

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悲的影响,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着死亡。
拉斯金的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20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年代,设计理论多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是设计的历史。
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和空间。
20世纪的形

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在20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4.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等。
5.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 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设计的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1.符号学理论。
图案和符号即单纯装饰性和象征性之间的应用。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的功能。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量,即固有性、确定性、预期性来规定。人们从设计对象可以被规划、实施和应用这一观点出发,由此划分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应用阶段。
50年代西方设计界将符号学应用于建筑设计,认为建筑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过程。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最著名的结构主义提倡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施特劳斯。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

“无意识结构”概念;罗兰。巴特的《神话》,他认为不应从视觉设计的观点来看待大众文化,而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揭示了当代社会潜在的框架结构。
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解构方法。
按照结构主义理论,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的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法国社会学教授博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理论家,曾用解构方法探求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他尤其对所谓原创性提出挑战。
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两种,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性设计是工程设计。显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而隐性设计决定设计品的功能。
法国哲学家的德里达《绘画的真实》,试图用解构方法解读绘画。
一般认为,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哲学兴趣。
4.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来源于自然科学界。按照通俗的解释,是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混沌理论不是要把简单的事物弄得更复杂,而恰恰是为寻求复杂现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但是,对于设计史研究者而言,创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场设计运动,而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多元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
5.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为止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及其重要的新趋向。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所谓多重设计,实际上是指批评者要求设计家能够因时因地地提供更多的设计以供选择,而不是说服或强迫人们接受单一的设计。
6.信息技术。
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二、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1.设计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在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型中,最基本的技术因素和形式原则便是尺度和比例。
3.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渊源。
墨子的设计思想: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志趣。
管仲:视装饰为忤逆。
阴阳五行说以及老子的“道”说、“无为说”,表

明天下百工之作无不因循万物之质材特征和自然规律方可工成事遂的因果关系,从设计方法学的角度讲老子的“道”与良匠之道匹配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庄子的“天人合一”与古代风水学。
分析题:论述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的关联及启示。
4.中国的设计,西方的反应。
真正开启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应该说始于20世纪萌生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他们的设计实践和思想,开创了现代主义建筑和产品设计的先河,并为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运动、思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08年,赖特在《建筑范例》月刊上首次提出了他的有机建筑概念,以追求建筑的实在——内部空间的真实表达为终端,通过对整体性的探索,最终找到以连续性和可塑性的结构实现整体性的具体途径。
中国的农业技术只是给西方农业甚至工业革命带去的推动作用。
赖特以其毕生丰厚的建筑设计作品和杰出的人文思想阐释了中国古代先哲的理念和东方文化的伟大传统。
分析题:论述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和启迪。
赖特和凡德洛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研究。
复习题
1.设计学是怎样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的
2.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对于设计实践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
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都可以称为设计。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最早的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用有关。直到18世纪,巴托把各种艺术细分为实用艺术、美的艺术,以及一些结合了美与功利的艺术。由于近代西方越来越强调艺术与美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所谓美的艺术的概念,以别于应用艺术。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素描、绘画,将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四要素。设计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它涵盖了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
康德认为美有两种,自由美和依存美。▲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作为有艺术含量的创造活动,设计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设计不是直接地进入生产,而是巧妙

地引发了另一个新的设计。
从古到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的。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
在今天,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然而这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了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这就为艺术拓展了大片的新天地,为生活增加了很多新情趣。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借用: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广告设计中经常使用。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行、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装饰: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恶”,也不等于错误,关键在于使用是否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参照:设计属于创造。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无论是借用、解构、装饰,都不能简单的模仿,而要表现出适度的创新,参照不失为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参照的核心是形式借鉴、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参照的关键是根据设计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节,在基本规律或基本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使设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
创造: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1.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解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以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受着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为工业服务的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共同组成,艺术设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工业设计中的艺术设计内容涉及到项目的功能系统,包括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等,其形式是产品的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在造型上追求完美的技术功能和操作功能,追求使用、信息、审美功能的结合,将

造型的个性、创造性寓于应用的艺术风格,它追求形式的完美。在用材上它追求材料的应用于结构要求相符,材料的应用于功能要求相符,并且与生产工艺相宜以及与材料供应相宜;充分表现材料的本色美与工艺美。在色彩上,它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的材料的本色和表面处理的本色,使之与造型、材料、使用功能、审美心理相宜,并表现出某种个性和风格。在产品处理方面强调艺术思维,即选择最佳处理工艺以表现和创造材料的肌理之美,从而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的装饰处理,主要是要求设计者将母题、纹样、色彩构成等及功能与审美的协调等方面纳入思考范围,综合运用艺术手法让使用者接受产品,让产品与其功能一致,同时赋予产品风格的协调性。
2.广告设计的艺术特征:始终是商业的艺术、媒介的艺术,是大众传播的艺术和民俗艺术。
广告的艺术设计是整个广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又可以划分成五个方面,即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
3.室内设计的艺术特征
室内设计也分实体设计和空间设计。
室内设计的艺术特性主要表现在:从艺术的角度为室内设计的实体、虚体、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解决美学问题的方案。
五、艺术推动设计(容易出分析题)。
设计与艺术的发展并行不并行不悖,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艺术推动设计,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
涉及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包豪斯典型地代表了艺术推动设计,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成就。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上也力图打破艺术与设计的一切界限,从而创造“完全艺术品”。
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
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以推动设计进步。
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
艺术与设计关系存在的误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一、设计与科技进步(容易出分析题):
设计总是受着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
技术包括生产用的工具、机器及其发展阶段的知识,它是生产力的一种主要构成要素。设计是设计人员依靠对其有用的、现实的材料和工具,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受惠于当时的技术文明而进行的创造。
对本部分内容的整体表述:
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这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思考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深刻的关系。直到18世纪,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首先,设

计与制造的分工。18世纪,建筑师首先从“建筑公会”中分离出来,使建筑设计成为高水平的智力活动。随着劳动分工的迅速发展,设计也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机器生产同时导致了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各种优质钢材和金属被应用于设计。
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广告设计从本世纪20年代起甚嚣尘上,而CI设计也有了特别的重要意义。
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轧钢、轻金属等等,毫无疑义,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塑料在30年代已经建立起了它的工业地位,并且被工业设计师们赋予了社会意义,成为“民主的材料”。他们大受工业设计师的青眯,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因而更适宜设计的个性发挥和产品符号的灵活运用,新材料的出现总是鼓励着设计师进行新的形式的探索。
1930年照相的铜板技术发明,使摄影从此在广告设计中占住了确定位置,并成为今天照相设计的基础。电影的出现,收音机、电视机等多种新媒体的使用,广告产业迅速发展,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但创新,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极大丰富,同时大大地扩大和深化了视觉传达领域。
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如果说现代设计运动是工业革命的反响,那么后现代主义设计便是对信息技术的反响。
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CAD软件已成为广大设计师经常使用的工具。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设计师可以直接了解他的设计品效果究竟如何,因此设计获得了传统手工艺生产的某些特质,即强调产品的使用,操作上的便利,功能上的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特殊要求的适应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质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
解答题:为什么说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
二、设计与科学理论(容易出分析题):
对本部分内容的整体描述:
设计创造直接与人类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观察联系在一起。设计的进步依赖于人类已掌握的科学原理,如设计对形态、结构的认识,就借助了数学、物理的观察成果。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发达,对扩大设计的表现领域和扩大新的材料的使用都起着作用。
对设计的研究也与科学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设计需要进行有机的研究。设计研究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设计的发展和设计学的建立都是以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整合为基础的。
设计科学是设计哲学和设计方法学的综合,它的概念是1969年赫伯特。西蒙正式提

出的。设计科学的产生表明设计除了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具体应用外,在方法论上也有了进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设计以讲求多元化、动态化、优化和计算机化为特点,故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方法论,解决愈来愈复杂的设计课题。
现代设计以追求多元化、动态化、优化及计算机化为特点,故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方法论,解决愈来愈复杂的设计课题。
1.控制论。现代设计论将任何系统、过程和运动都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因而控制论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2.信息论。信息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前提,具有高度综合性。信息论最早产生于通讯领域,申农是其奠基人,他引入了“熵”的概念作为信息的度量。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播、处理等问题。
3.系统论。所谓系统,即指具有特定功能的,互相有机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种有序性整体。系统论方法是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学方法。设计系统原理是设计思维和问题求解活动的根本原理。具体设计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模式识别法、系统辨识法等。
现代设计无时不与现代知识体系紧密相连,科学理论推动着设计,而设计科学同时也是科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对本部分内容的整体描述: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尤其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科学技术是通过设计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科技资源需要设计加以综合的利用,变成优质的新商品,被市场大量的吸收,才完成了科技的社会财富化,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以电能为例,人类电气文明的形成,是设计运载科学技术划下的轨迹。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是开发和使用的关系。▲ 所有类型的设计都含有技术的成分,而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通过设计转化成商品的。设计没有技术无以为设计,而科学技术没有设计参与也找不到同社会生活的结合点,从而不能转化成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技术的一个部分。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所以高度强调设计,目的在于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德国最早意识到设计的这一性质并有效加以利用。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认识到设计的这一作用。

第三节 设计的经济性质(容易出分析题)
一、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百废待兴,日本政府从50年代引入现代工业设计

,将设计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70年代的腾飞。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80年代,设计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所关注,都成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或研究中心,全面推行和实施现代工业设计,并且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高科技开发型。
90年代的市场竞争明显取决于设计竞争,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纷纷都把设计作为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
90年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又取决于设计的竞争。设计不仅物化了一个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且具体地规范了企业文化的运行模式,将企业职工与市场和社会内在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个公司只有设计取得领先才能够赢得市场能力。市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设计与消费的结合点。
二、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设计是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从消费层次来看,人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层次,第一类层次主要解决衣食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第二层次是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要。第三类层次是追求个性,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设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经济正由“物的经济”向“知的经济”发展。设计时代意味着附加值的时代。
商品的附加价值,是指企业得到劳动者协作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高附加价值不仅仅是从机能方面考虑,还必须将功能、材料与感性三者统一考虑才行。例如,众所周知,日本时装价格不菲,原因在于日本时装的设计思路上——日本时装绝非为大批量生产而设计,而是小批量多品种进行生产,一种款式的衣服可能只有几件,还分别出现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上。设计作为创造附加价值的手段,还能提高信息的价值,将最新信息寓于设计符号之中,设计往往结合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开发新产品。
此外,设计的艺术内涵是创造高附加价值永远的保证。
设计在附加价值问题上突出地表现其价值手段的功能。设计的价值意义还表现在设计的价值工程上。提高设计对象的价值,正式价值工程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可以说价值工程是一种设计方法。
承造高附加价值的商品竞争主要依靠商品竞争。设计作为一种措施还可以解决成本上的难题,从而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
三、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统及以设计塑造企业文化。
四、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设计与生产:
设计是生产的组

成部分;设计师是生产者,设计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且是对整个生产举足轻重的上产活动。
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首先为工厂建设服务,其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第三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
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由于精力所限,很少有设计专家同时又是生产专家。但可以肯定的说,不精通比较先进的工厂,设计不出更先进的工厂,不精通先进的生产,设计不出先进的产品。
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生产系统的所有人员为了企业的强盛都应进行正确认识设计的教育,形成企业共识,在充分肯定设计是重要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好设计与生产的关系,发挥设计在生产中的先锋作用。
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
设计必须拥有生产的支持才能得到实现。
分析题: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设计与消费: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设计创造消费。
设计是最有效的推动消费的方法,它触发了消费的动机。
设计能够唤起隐性的消费欲,使之成为显性。▲
人类物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
人类需要本身就是某种文化的体现。▲
设计创造消费的能力不仅源于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心理同构之中。
分析题:分析设计与消费的关系(考过两次)。
复习题
1.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论述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2.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如何相互影响与相互推动的
3.无止境的消费必然带来资源的枯竭,设计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
设计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石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制作,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设计也从相对稳定的手工艺设计时代发展到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特色的现代设计阶段。▲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一、石器设计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挑选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由于石块粗笨,器形短小,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又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不只是为了使石器光滑美观,且能使之工整、锋利。最后有的还进行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以提高实用价值。
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领

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二、原始“彩陶”的设计
所谓原始“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原始彩陶设计有下列几种:
1 、半坡型
鱼形花纹: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可以分为草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人面鱼身盆和尖底瓶汲水器。
2 、庙底沟型:装饰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鸟纹的应用更多,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3 、马家窑型:点和螺旋纹的运用,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4 、半山型: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旋涡纹组成装饰;二是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是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
5 、马厂型: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
原始彩陶,还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是以山东为中心,薄而光的蛋壳陶大量出现,是这类设计的突出特征。
彩陶的装饰设计,基本上是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的。彩陶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有:立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陶器的设计发明则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而且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中获得的划时代的创造,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从而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
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匠师不仅从造型上注重陶器的使用功能,为了美化器物,还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如拍印、刻画、堆贴、镂孔、彩绘等,其中彩绘是我国新时期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通过对彩陶器和黑陶器的造型与装饰图案的设计创造,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匠师极大地丰富了诸如节奏、韵律、对称、呼应、均齐、平衡、对比、调和、比例、均衡等美的形式法则,对后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人类手工设计阶段的开端,中国原始陶器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设计。
我们的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天然岩洞;一是构巢而居。
早期的原始木构架建筑,奠定了将来木构架建筑的锥形,揭开了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序幕。
狩猎工具与武器的设计中,石块和木矛一直是最主要的器具。

第二节 奴隶社会石器的设计
一、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就是创塑姿。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整个奴隶制

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以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大量使用青铜礼器为基本特征的。
中国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开始使用天然铜制造小件工具和装饰品。从夏代开始铸造青铜器,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的设计铸造达到了顶峰。
青铜器设计,是我们的祖先继彩陶和黑陶以后,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又一伟大创造。
奴隶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残酷的阶级统治是青铜器设计的基本特征。
青铜器的设计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需要、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对青铜器的设计施加着决定性的影响。又由于商代的统治着尊神重鬼、崇拜祖先,青铜器的设计又充满了神秘和威严的色彩。如人面方尊、虎食人卤、四羊方尊。

商代和西周早期的青铜礼器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它们通常以抽象和半抽象的动物纹样为主要装饰。最突出的是 ,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着奴隶社会的精神意义。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鼎。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采用纹,即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其他还有夔纹、鸟纹、象纹、鱼纹等,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以回纹为陪衬,形成逐次效果。图案组织多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出威严工整的艺术氛围。
青铜器的冶铸方法:陶范法和失蜡法,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尊侯乙尊盘就是采用失蜡法铸造。
青铜器的加工方法:焊接、刻画、镶嵌、金银错、鎏金等。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宴乐水陆攻战壶。
青铜器设计意图的实现,离不开高水平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过商周以来不断地改进,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同时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院落群体组合。
儒家孔子主张“文质兼备”。反映着功能与形式并重的设计思想。墨子主张“先质而后文”,这是功能第一的观点。老庄关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说,其“有”与“无”的概念,丰富了我们的空间设计思维。韩非子主张“好质而恶饰”,反对“以文害用”,这与墨子的观点近似。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其所谓“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一重要

的设计观点。▲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中国建筑设计到了汉代,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发展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当时的木结构技术已渐趋成熟,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并且能够建造多层木建筑,斗拱已普遍使用。砖石结构技术也成长起来,拱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中国建筑特有的布局形式已经形成,成为后来两千年中国建筑发展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达到了极盛。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隋代已经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迄今为止1 3 00 多年还基本完好。这一时期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城市与宫殿的设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隋唐建筑设计强调艺术与结构的统一,没有华而不实的构件,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时后来宋元明清建筑少见的特色。
12世纪初由北宋李诫编著、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明清建筑是继秦汉建筑和唐宋建筑之后,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在宫殿、坛庙、宗教建筑和园林设计等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不少建筑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不断营造的结果,是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
明清建筑设计的成就不在于对前代建筑设计的变革性发展,而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一次全面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
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建筑在外观、结构、色彩和布局设计诸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外观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屋顶的特征最明显,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和单坡等多种类型。
在结构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常用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唐宋时期斗拱主要作为结构构件,到明清时演变为以装饰构件为主。
在布局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有一种简单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合。
在装饰和色彩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也别具一格。装饰主要几种在梁枋、斗拱和部分,综合运用了各种美术工艺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在色彩设计上,运用对比强烈的原色设计,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显著的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体系,在世界建筑设

计史上独树一帜。这一体系不仅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泛流传应用,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是世界古代建筑中延续时间最久的体系,也是传布范围广泛的体系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著名作品:天坛的设计艺术、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设计艺术。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所体现的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即统一又富有变化的空间处理,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传统特征?
中国古代桥梁设计:
( 1 )汉朝时的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出现的桥梁,故是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
( 2 )种类繁多的拱桥。如卢沟桥
( 3 )著名的桥梁设计:万安桥、赵州桥
中国住宅设计实例:
于阑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住宅、闽南土楼住宅、河南窑洞住宅。
二、园林设计
1 、中国园林设计发展简介:我国古代园林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6世纪的商周。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设计形成追求自然野逸的风气,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转折时期,也是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转折时期,园林设计也被推向更高的审美层次,“诗情画意”逐渐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顶峰时期,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辉煌创造。保存至今的园林尤以清代最多,设计成就也最高,代表了古典园林设计的高峰期水平。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在设计史和美学史上都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特点:首先,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其次,中国园林设计十分强调曲折多变。园林风景设计上的复杂多变,同时达到了“体宜”的效果,而无丝毫杂乱无章之感。再者,中国园林设计崇尚意境。设计不止满足于对自然美景的仿造,更追求诗情画意境界的创造,借以寄托游园者的思想情怀。
中国园林设计以其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自然野逸的意趣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四、家具设计
中国古代的家具设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商周的青铜器中有不少雕饰精美的姐、禁之类的家具。春秋战国时期铜制和漆木家具的设计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遗存的早期家具造型古拙,装饰繁缛,通常运用漆、绘、雕等多种装饰手法,色彩华丽,纹饰丰富,雕饰精致,是具有很高艺术性、技巧性与实用性的设计佳作。
家具设计主要是随人

们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变化的。商、周至三国时期,跪坐使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因而相应性形成了矮型的家具设计,席与床(塌)是当时室内陈设的最主要家具。汉代以后,垂足而坐的习惯逐渐增加。中国家具形式大变革的时期是唐到五代。隋唐时期,垂足而坐与席地而坐的习惯同时存在,出现了高矮型家具并用的局面,总的趋势是由上层阶级带动民间向垂足而坐和高型家具过渡。这一时期的高型家具有各类桌、案、凳、椅和床。后世所用家具类型已基本具备。家具的造型简洁实用、朴素大方,结构趋于合理的简化,嵌细及各种装饰工艺被进一步应用到家具上。高型家具经五代至宋代己日趋定型化,并且衍化出了高几、琴桌和床上小炕桌等新的家具式样。宋代家具的结构与造型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代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作“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1、注重结构美;2 、注重材质美;3 、注重造型美;4 、注重装饰美.明式家具不止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设计史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设计上基本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体重显得更加庞大厚重,出现了组合柜、可折叠与拆装桌椅等新式家具。而在装饰设计上为了追求富丽堂皇、华贵气派的效果,对家具进行不厌其烦的繁琐堆砌。清式家具以苏作、广作和京作为代表。被称为清代家具三大名作,造型与装饰设计各具地方特色,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四、陶瓷设计
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区别:胎质不同、用釉不同、火候不同。
从陶器发展到瓷器,经历了漫长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半瓷质陶器,瓷质陶器远在殷商时代己经出现,至汉代渐趋成熟.原始瓷器施有釉料,釉色青黄,故称“原始青瓷”。到了六朝,青瓷己经完全成熟取代了铜器和漆器的地位。
六朝的青瓷产地以浙江地区为中心,并且逐渐形成“南秀北雄”的不同风格,正式奠定了南北瓷器两大体系。六朝青瓷以青瓷鸡头壶和仰覆莲花尊最负盛名。
到了唐代,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白瓷以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代瓷器装饰以花卉纹为主,装饰方法繁多。其中釉下彩是先在素胎上画彩,然后上釉,这是迈向彩绘装饰的开创性的一步。
唐代最具特色的陶瓷器还数被称为“唐三彩”

的三彩釉陶器。它主要采用黄、绿、白三色釉料,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造成淋漓变化、绚丽华滋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远销到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各地。制作地点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
青瓷以汝窑、官窑、钧窑、耀州窑和龙泉窑成就最高。
宋瓷在造型与装饰设计上都有许多独创性的成就,其中尤以梅瓶的造型最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元代瓷器: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元瓷的突出成就,是烧成了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元代青花瓷器,被称为“白地蓝花瓷”,属釉下彩绘,多为白地蓝花,色调清新明丽,风格纯朴雅致,与民间蓝印花布形同双壁,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釉里红是继青花以后,景德镇瓷匠创造的姐妹品种,属于釉下彩瓷,先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再盖以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形成红色花纹,有如凝脂般的华丽效果。元代陶瓷在造型设计上,一般很大,胎骨厚重,粗犷有力。
明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青花瓷、五彩和单色釉方面。青花瓷是主要的产瓷品种,以宣德年间所产最佳。明瓷的装饰手法,彩绘已成为主流,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青瓷时代”进入了“彩瓷时代”。
清朝时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中国陶瓷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景德镇仍为全国瓷器的中心。康熙朝还创造了极为名贵的珐琅彩瓷器,后人称“古月轩”。青瓷在制作水平上远远超越了前代,而在设计意匠上,青瓷欠缺较高的美学境界。
中国古代瓷器设计以其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在世界古代设计史上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五、纺织品与服装设计
染织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飞跃的发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证明我国在公元1世纪前已经拥有了相当复杂的提花机。汉代丝织品的花纹设计,主要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和吉祥文字,其中以云气纹和吉祥文字最具特色。
六朝的丝织品以四川生产的蜀锦最为著名,六朝是中国装饰纹样设计由动物纹为主向植物纹为主的过渡时期。
到了唐代,在名目繁多的丝织品中,以唐锦最为出色,唐锦是以纬线起花,称“纬锦”,区别于汉魏六朝以经线起花的“经锦”,唐锦的花纹设计以联珠纹最具代表性。
宋代因为丝织品的国内外需求都很庞大,丝织业较唐代更为发达,称宋锦,纹样设计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绛丝。
棉织是在元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工艺,棉纺织家黄道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松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品。丝织品中以一种名叫“纳石失”的夹金织物最具特色,称织金。
明代织锦称明锦,主要品种有库缎、织金银和妆

花三类。明锦图案设计由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其中缠枝为明锦代表特色。刺绣以“顾绣”最为有名。
清代的丝织、刺绣、印染均非常发达。丝织有南京的云锦、苏杭的宋锦和四川的蜀锦为最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男子服饰设计的基本风格是庄重和实用,中国女子服饰设计则充满绚丽流动的色调。
六、工具设计
1 、农业工具
耕作工具:犁、来招、江东犁、曲辕犁
播种工具:褛车
排灌工具:汉代“辘护提水”、翻车、筒车
加工工具:磨、碾、雄、扇车、罗等
2 、纺织工具:纺机、织机、罗织机等
3 、交通工具:车、船的设计。
七、兵器设计
中国兵器大致经历了石兵器、铜兵器、铁兵器和火兵器的四个发展阶段。
进入奴隶社会,中国古代兵器进入青铜兵器时代,越王勾践剑。汉代进入铁兵器时代,铁兵器是冷兵器的成熟阶段。大约10 世纪的北宋初期,中国进入了火兵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早期的火兵器主要用于燃烧、发烟、放毒,锁着火药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火药兵器设计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为主。公元1132 年,南宋的陈规设计了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18 世纪以后,注重利用新技术的西方兵器设计迅速超越了固步自封的中国清朝兵器。
八、漆器设计
战国时期漆工艺开始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楚都江陵如今出土过众多精美的漆器。汉代漆器制作方法有木胎、竹胎和夹胎等,增加了大件物品。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盛行,漆器制造流行夹经工艺。金漆和雕漆是宋元漆发展的最高成就,张成、杨茂是卓越的漆器设计家。明清的雕漆与宋代有显著的不同,工艺上有更大的发展。
所谓中国风格,是“指17世纪和18世界西方室内设计、家具、陶器、纺织品和园林设计风格。”是由“17世纪初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工匠开始自由仿效从中国进口的橱柜、瓷器和刺绣品的装饰式样”而逐渐形成的设计风格。
复习题
1.试论中国古代设计中造型趣味的变迁。
2.试论实用性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所处的地位。
3.试论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

第四章 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
说明:因本章部分为很多学校的考察重点,仅限于课本知识已远远不够,因此,本章笔记又结合其他设计书目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补充,故打破了本书原来的章节顺序。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一、旧石器时代的设计:
石制工具、骨制工具和弓箭的发明。洞穴艺术代表着旧石器时期原始人类的主要艺术和设计成果。 丰富多彩的原始洞穴壁画更是代表着原始艺术设计的高度成就。
二、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建筑的出现是

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由于农业时代的生活比较稳定,人们有可能建造固定的住房,于是村落开始形成。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制陶技术最早出现在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西亚地区,早期的陶器以实用陶器为主,,器形简单,品种单一,制作粗糙,而随之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的品种和样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器形日趋复杂,只走也比较精致,多以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为原型,装饰纹样不仅具有植物和动物的纹样,而且将动物形象作几何化的处理。
三、两河流域的艺术
地中海东岸和亚洲的西睡并行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是最早进入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古代希腊人把这一地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先后出现苏美尔、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王国以及波斯帝国。
两河流域地处东西交通的要塞,使得该地区的居民和外族之间的文化艺术上的交流十分频繁。因此,两河流域的设计艺术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即综合了各民族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两河流域艺术的目的是为宗教和王权服务的.设计的内容都是限于说明神和国王的权威,具有相当严肃的形式感,普通人的个性描写在两河流域的艺术中儿乎看不到。装饰己经在建筑和造型设计领域出现,但其风格与整体的艺术风格一样,也是十分庄严和雄壮有力的。1 、苏美尔― 阿卡德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苏美尔人修建的砖制塔庙“白庙”;
苏美尔的雕刻艺术注重于表现虔诚的宗教崇拜,所以大多数都是宗教祭祀用品;苏美尔人的工艺设计成就斐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制品。
阿卡德人的建筑多是神庙,雕刻技术比苏美尔人有了显著的提高。
2 、古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宫廷建筑在巴比伦时期得到了辉煌的发展,琉璃砖镶嵌装饰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之中,极大丰富了建筑的饰面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装饰技法。
古巴比伦现存的雕刻作品非常少,最著名的当属汉漠拉比法典碑,上面刻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3 、亚述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亚述帝国的建筑吸取了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经验,皇帝喜欢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大的宫殿,最著名的宫殿是萨尔贡而是王宫和阿苏尔巴尼帕宫殿。前者外墙上装饰着大面积的浅浮雕,是艺术史上最早的叙事浮雕。
4 、新巴比伦时期的艺术与设计
设计成果依然充分体现在建筑上,赫赫有名的“空中花园”就建在这里,这座类似于塔楼的阳台式建筑以其工程伟大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5 、古代波斯的艺术与设计
标志着波斯建筑艺

术顶峰的是从公元前518 年即开始兴建的波利斯宫殿建筑群,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才宣告完成。此外,波斯的雕刻设计和工艺设计都十分发达,尤其是金属工艺品对中国古代瓷器造型有相当的影响。
四、古代埃及艺术与设计
埃及设计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明确的秩序感,它的形成与埃及社会高度的组织化、系统化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艺术家们力图通过设计再现一种永恒的理想和秩序,他们并不着力于传达个人的情感,而是一如既往地遵循着固定的格式和规范,重视描绘事物永恒的形象,力图通过造物设计来表现整个社会所追求的严明、规整、宏伟以及对神灵狂热的崇拜,追求长盛不衰的风范。此外,埃及工艺设计善于把形象的真实性和灵活自如的装饰化手法巧妙结合起来,达到理想化的境界。埃及的壁画和雕刻特别繁荣,雕像的题材范围很广,代表着埃及艺术设计现实主义的一面。雕刻的题材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王的权威和力量的视觉化,理想中的个性精神,现实主义的肖像作品。具体地说,一类是法老像,一类是贵族、官吏以及普通劳动者的雕像。浮雕和壁画构成了埃及墓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艺术形式上十分相似,其造型和艺术特点多方面地表现着埃及人的审美理想和现实生活。
金字塔是埃及设计艺术发展史士的高峰,反映出了埃及人达到的数学和几何学的成就以及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在设计上追求简洁、宏大、稳定和崇高的效果,用宏伟的气势、单纯朴实的造型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反映出为了永恒而进行建造的初始愿望。其中吉萨金字塔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文明的精华。
埃及建筑艺术与古代希腊一样,是以列柱承托屋顶的承柱式为基础的。神庙在埃及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布局也体现了埃及人尊重秩序的世界观,他们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内部特殊的空间构造上。
五、爱琴文明及爱琴艺术
地中海的东北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之间的一片海域,希腊人称之为“爱琴海”。公元前2500 年前后,他们先后进入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后来这一带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称之为“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部分。
1 、克里特艺术与设计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南端最大的一个岛,也是爱琴文化的中心。本世纪初,有学者在克里特岛上发明了著名的米诺斯王宫,这是克里特时代最重要的艺术设计遗存。
在克里特艺术的繁荣时期,造型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尤以小型雕塑为最,克里特人似乎对大型的纪念雕像不感兴趣,其雕像大多是小型的、有彩釉的持蛇女神的雕像。爱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