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772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章:绪论
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内容:A国家政体的发展及其演化的问题B国家组织的设置及其职能与运作C官吏的选任制度D国家监察体制机器监控机制
第二章:古代国体的历史演变
1.国体是国家的内容,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根本体制是国家的主要内容。
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3.西周与东周:封建领主制国体的建立与衰亡。
4.西周的社会性质:领主封建制
5.春秋战国时期领主制向地主制过度领主制与地主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两种发展形式。
领主制是封建领主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人身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地主制则是封建地主通过占有土地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
6.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封建制的确立与发展在地主封建制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存在三个主要特点:a、国家封建制强大b、土地关系实行严格的等级占有制c、奴隶制残余保留的比较多
7.中国古代国体即国家性质的演变,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奴隶制与封建主阶段。
夏商是奴隶制国体,自西周开始到清代结束是封建制国体。
中国的封建制国体有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周代是领主封建制国体,自秦至清是地主制封建制国体。
第三章:古代国家政体的演变
1.古代中国的国家政体可以统称之为君主制,而君主制在古代中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是阶段贵族君主制;第二阶段是专制君主制。
2.夏朝——这个时期的君主制,我们称之为“贵族君主制’’,是因为具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一是君主是世袭的;二是君主的权利受到贵族的限制。
3.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君主制瓦解的原因 a.贵族君主制本身具有原始的脆弱性b.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各诸侯国的联系,客观上提出了打破各国间相互分割的壁垒,加强政治联系,走向地区性乃至全国统一的要求。
C.从政治与行政的角度看,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各有千秋。
民主政体利于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利于权利的监督与制约,利于行政的反馈与调节。
但专制政体决策程序简单,决策彻底行政效率高。
4.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君主丞相制这种政体的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这一个“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丞相。
秦汉中央政府机构主要有三公九卿。
5.隋唐宋元是专制君主制政体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其政体表现形式,君主宰辅制。
所谓君主宰辅制,是指在君主之下,有一个辅政的宰相群体。
宰相有一个人发展为一群人。
6.明清的绝对君主制-------废宰相,皇帝直引六部。
为了解决皇帝总揽大权,但又无力完全处理政务,明代开始建立内阁,以殿阁大学士充当皇帝的秘书及处理政务的助手。
7.明代的国家政体,形式上是绝对的君主制,实际上是宦官政治与内阁政治间徘徊。
8.清代国家政体延续明代绝对君主制的形式,最初也有内阁制。
但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无疑具有贵族政治色彩。
雍正之后,军机处出现,形成新的权力中心,逐渐超越内阁、代替内阁,成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
第四章:古代的国家组织
1.夏朝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夏王,以夏王为核心的组织主要由两部分。
一是政务官系统;二是神祗官系统。
2.商代三公:司空、司徒、司寇
3.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组织的变化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国家组织的设立进一步趋向以君主为中心,增强君主的控制力和国家组织为君主服务的能力;二是改变了国家组织人员的世袭制,开始推行君主委任制,一大批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特别是客卿进入国家的组织,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三是神祗官在国家组织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4.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组织类型: a.晋(韩魏赵)、秦型 b.齐、燕型 c.楚国型
5.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皇帝制。
6.秦及汉代前期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西汉晚期的丞相、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东汉的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7.郎中令(光禄勋)--------掌宫廷宿卫、颁爵授勋、顾问应当、人才储备。
郎中令是秦官,在汉武帝时改为光禄勋。
光禄勋应该是九卿中组织最大、属官最多的。
大夫是光禄勋之属官中级别最高的官员。
8.典客(大鸿胪)----------掌民族及外交事务。
其属官:行人、译官、别火。
9.执金吾--------初名中尉。
职能警卫京师。
其属官:中垒、寺互、武库、都船。
10.秦汉时期的国家组织的特征---------三公九卿;隋唐时期的国家组织特征---------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这两种组织权力形式的过度、酝酿期。
11.隋唐的国家组织设置:a.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b.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五省(尚书、内史=中书、门下、秘书、内史) d.二台(御史、都水) e.十一寺
12.尚书所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共辖二十四部,分掌国家行政。
13.九寺五监九寺系由秦汉的九卿经魏晋南北朝的动荡演化而来的。
五监系由魏晋南北朝的诸监演化而来的。
国子监-------监掌教育、学校,设祭酒一人。
军器监------掌兵器的制造,设有监一人。
九寺五监在行政关系上受尚书六部的指挥。
14.宋代国家组织的三个阶段:宋朝建立至元丰改制为第一阶段;元丰改制到北宋末年为第二个阶段;南宋为第三发展阶段。
15.(宋)差遣制度-------即本司长官没有差遣不管本司的事情。
官职是用来领取俸禄,显示地位的名号。
只有差遣,才是行使本职的名分。
16.宋初相权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枢密院诸军事,号二府。
另设三司使掌财政。
17.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司。
三司统掌国家税赋,岁支,“号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
18.宋神宗元丰改制,恢复三省制,重新组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的组织比较庞大,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尚书省长官为首的并由其办公机构组成的尚书都省;一是其下属的国家职能机构的六部。
元丰改制虽然从形式上规定了三省的设置及其编制,但是,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却没有任命。
因为三省长官的职位太高,皇帝担心这些官位会成为培养权臣的沃土,所以虚而不置,以后相延成为惯例,三省事实上的长官成为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仆射。
但以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职;以尚书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由尚书瓜分了中书、门下之权,形成了一省制度。
19.(元)中书省真正的长官是丞相或左、右丞相,他们是真正的宰相. 丞相或左、右丞相,官正一品,设置的数额,没有固定。
20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
由帝师兼领。
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
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域。
21.通政院-------
22.为了解决皇帝专权不能专政的矛盾,设立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因殿阁设于皇宫之内,所以成为内阁。
成祖继位特简解缙、胡广等值班与文渊阁,参预政务。
23,英宗时期,内阁形成了首辅制度。
仁宗——英宗是内阁首辅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24.明代宦官组织,共有十二监、八局、四司,号称二十四衙门。
宦官的二十四衙门之中,以司礼监的地位与权势最为显赫。
其中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掌实权。
25(明)通政司----通政司的全称为通政使司,具有明代特点的国家组织之一。
起初,朱元璋用它对付中书省,使四方的奏折不经中书省,直接报通政司,并由通政司上报皇帝。
它是朱元璋君主集权与专制的产物。
26.大理寺-------明代的最高司法机关,具有最高司法复核权。
在明代,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一起号称“三法司”。
对重大案件,有三法司会审制度。
27.清代的国家组织的突出特点:满族旧制的遗存及国家组织中官员的满、汉并设制度。
a.议政王大臣会议(见106)
b.军机处(见107)
c.内阁
d.六部
第五章国家结构
1.郡的出现比县要晚。
2.郡县制与采邑制的区别:
A.郡守县大夫均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任用和罢免官吏的标准是功过大小,不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因而打破了世袭等级制。
郡守县大夫对辖区内的人民实行管理,负责征收向中央上交的赋税。
B.郡守县大夫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为中央守土之责。
这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否定。
C.郡县长官虽有独立处理军、政、财事务的大权,但要接受中央统一指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上计制;------战国时期通过上计制来实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政府财政监督,考核政绩与行政得失的监控。
也是地方政府对中央承诺、担负、履行的税务义务的制度。
4.秦代个郡的行政长官称为郡守。
副职为郡丞。
秦代县以下划分为乡,乡以下划分为亭。
5.两汉时期的国家组织: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
6.(汉)刺史-------由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官员。
后来,刺史不断地侵渔郡国守相等地方官的职权,而中央因地方实际的需要,给刺史监察以外的权利,以致刺史的权利日益扩大。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建置:州、郡、县三级。
8实封:有一定的封地,魏国就实行这种分封制。
虚封:虽然被封为王,但封地在本国领土管辖之外,实际上没有封地。
蜀国,吴国就是这种分封。
9遥领----三国时期,吴蜀魏各有国土管辖区域,然而三国的君主都自以为整个中国是自己的统治区域,因此有权任免全国任何地方的官员。
吴蜀魏三国君主任命并不属于自己辖区的官员,称为“遥领”。
遥领制是虚职,与侨州制不一样,属下没有所领州的百姓。
10.唐代在地方实行州县二级制。
11.宋代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行政建置。
12.巡抚------明初的巡抚只是差遣的朝官,是大臣出游,明代中叶以后,巡抚成为久驻各省的地方官,一般以副都御史、俭都御史的头衔巡抚。
13.总督---------具有检查考核地方官吏的职权,一般都已御史充任,其职责是调度兵马,以后职权不断扩大,包括军务/民政/农桑等所管辖的的范围有一省扩大到数省。
总督虽然可以统
辖各省三司,但也受到镇守的太监和巡按的监视。
14.土官-----清朝沿袭明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土官,各掌其属军、民之政。
即以土治土。
各处土官一般均为世袭。
第六章古代官吏选任制度
1先秦宗法制与世官制度:1首先是世官制度
2其次是简选制度
3推荐与自荐制度
4其四是乡举里选制度
5军功事功选拔制度
名词解释1荫任制度:世官制度的遗存与变异则是荫任制,在汉代一般称之为“任子制荫任制度以父任兄任,即以父亲荫任儿子、兄长荫任弟弟为主要形式。
但也有祖父荫任其孙子、姐姐荫任其弟弟,甚或有宗族相荫任的现象。
唐代考生资格与来源;不能考试者;1触犯刑法者2工商之子3州县小吏
来源;常科与制科,常科主要是生徒与乡贡,生徒指中央官学的学生,乡贡指那些不在上述学校读书而在家学习者
考试科目:常科与制科还有武举
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口试
名词纳卷制:即令考生在开始先呈选自己的作品,使主考官知其所长以为录取资格
科举制度的社会作用 1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
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
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3科举的消极影响减少了知识分子研究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的机会维持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明代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其学生称之为监生。
实行三级考试首先是乡试、其二是会试、最后是殿试
武则天当政时第一次举行殿试
第七章古代监察制度
夏商-西周的监察制度1. 夏商的监察的主要是巫
2.西周的监察职能主要有小宰、太宰、史官和司士
夏商-西周监察的特点 1是行政系统外的监察职能虽已初步建立但其职能的运行
还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2是行政系统的监察,专门的监察机构尚未建立起来,监察权是行政权的一部分,监察行为主要表现为上级行政首脑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察,另有司法机构对行政官员的监察
汉代的检查组织分为两个系统,一为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系统;一是行政组织外部的监察系统. 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系统由丞相负责。
丞相府设司直一职。
行政组织外部设立御史监察系统这个系统设有两大组织:一是御史中丞组;一是司隶校尉组织。
汉代地方监察制度的建立始于惠帝二年
刺史由出刺郡国的丞相史简化而来
1.刺史制度的特点:1是刺史监察郡国,同时督查监御史2是刺史不常驻州,而是每
年在固定的时间里到所部州去巡查
2.刺史地位的变化至元帝时期远未结束
3.刺史性质的根本变化,发生在东汉末年
汉代刺史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是我国古代国家政体体质成熟的又一重要标志,他成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结构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加强对地方的领导,监察地方政治,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汉代监察的特点,它不仅有了行政组织内部监察与行政组织外部监察两大系统,而
且规定了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这一制度又将监察者置于被监察之中。
5.魏晋南北朝行政组织内部主要是尚书、刺史对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政府的监察
行政外部主要是御史台,司隶校尉,中书省,司徒府对行政组织的监察
6.行政组织外部监察系统的最后一个重要官职就是典签。
始创于南朝,其后便发展为南北
朝时期监察地方重要官员,它的演变对隋唐以后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起了重要影响。
7.隋朝行政组织外部设置了御史台、谒者台、司隶台号称三台行政内部的监察仍由尚书省负责
8.唐代的监察组织:a.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主要有尚书丞及吏部负责.
b.行政组织外部的监察:一是有御史台负责、;二是谏官组织的监督
唐代初年的御史台组织最终形成了三院分职:台院、殿院与察院
9.巡抚----明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中央不定时派出都察院或六部的高级官员巡视地方,这些派出的官员就称之为巡抚。
后来巡抚明显地方首长化、永久性过度,逐渐成为带宪职的专职久任的地方长官。
10.总督----明代的总督,是在巡抚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辖区比巡抚广,一般在一省之上,官衔比巡抚高,皆有尚书、都御史衔,权利比巡抚大,各地巡抚大都受总督节制。
第八章近代国体与政体
1.南京临时政府的政体:民主共和制,在政权组织形式上采用总统制,中央组织机构包括临时参议院、行政各部、中央审判所三大部分,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2.临时大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第九章近代国家组织
1.晚清的国家组织变化:a 鸦片战争:一是五口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到南北洋大臣
二是总理事务衙门
三是总税务司署
b.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首先将总理各个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
预备立宪:对中央官制得调整;资政院的成立;组成“皇族内阁”(见P271)2. 总理衙门的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还兼管南、北洋大臣以及选派出使各国的大臣。
3.名词解释:非常大总统-----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重建政府,名为中华民国政府,采用总统制。
总统总揽政务,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统筹陆海军,对内有发布命令的权利,任命文武吏。
因大总统有非常国会选出,故称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当选为非常大总统
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之。
即使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有统帅海陆军之权,有任免国务院、外交使节、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之权。
但任免国务院、外交使节、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需要取得参议院同意。
4.北洋政府统治经历了: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3---1916.6)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6---1920.7)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7---1924.10)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0-----1928.4)
5.袁世凯的总统制实质上是:总统独裁制。
6.名词解释: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是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
行政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位于五院之首。
立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司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司法机关。
考试院是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
监察院是国民政府的监察机关。
五院既相对独立、彼此制约,构成国民政府组织体系的主干。
第十章近代国家组织
1.晚清的行政层级仍是省、府(厅、州)、县三级制。
2.民国初年,地方行政层级大体为省(军政府)、道(军政分府)、县三级。
3.南京国民政府在地方行政层级实行省、县两级制.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东省特别行政区威海卫行政区
5.安徽曾实行首席县长制,将全省分为十个区,每个区辖五至七个县,以区内某一县的县长为首席县长。
6.从1939年起,民国政府推行“新县制”,标志值县制的实施与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十一章近代官吏的选任制度
1.1905年8月袁世凯奏请,立停科举。
2.1916年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接着又进行第一次文官普通考试。
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分为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
3.北洋政府的文官分为行政官、外交官、司法官、技术官、警察官5种。
4.北洋政府的文官共分为特任、简任、荐任、委任4种。
5.南京国民政府:a.国民考试制度的理论是孙中山确立的。
b.文官考试的法律有《考试法》、《典试法》、监试法》及十几种考试条例。
6.1935年《考试法》规定,文官考试分三类:a.公制候选人的考试,主要是全国及地方的
民意机构的候选人。
b.任命人员的考试。
(限制在政务官以及事务官中荐任以下的官员)
c.依法应领证书之专业职业或技术人员的考试。
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选任的全过程包括考试、分发、和任用三个环节。
第十二章近代监察制度
晚清国家机构与监察制度的变革,突出的是中央资政院与地方各省谘议局的设立。
8.清政府的法规,资政院属于准议政性机构,它对行政部门具有监督权,遇到大臣侵权,违法事项,资政院可以奏明皇帝,请旨裁夺。
9.晚清监察机构的调整:
a.撤销六科
b.撤销宗师御史处,设稽查内务府御史处
c.撤销五城都察院,新设审判厅
d.调整监察区----道的设置
e.新设监察工作研究机构--------都察院研究所(这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监察工作研究与监察人员培训的机构)
10.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调整:
a.监察院长、副院长。
委员的产生由委任制改为选举制
b.增设监察委员会
c.改监察使署为监察委员行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