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张作霖被抹杀的伟大功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枭雄张作霖被抹杀的伟大功绩

一:张作霖多次打击了受沙俄和苏联支持的陶克陶胡等人所领导的蒙古独立势力,保证了中国领土的完整。若不是张作霖坐镇东北,今天我们地图上内蒙古东部地区就成了蒙古国的一部分了。二:以张的实力,若独立建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溥仪是个光杆司令,他可是地地道道的东北王,全国最大的军阀。但他没有,他宁做一方军阀也不愿做一国的皇帝,这件事日本人和俄国人都看出来了,也曾劝过他,他拒绝了。后来溥仪做了伪满洲国皇帝,出卖国家(当然,或许他不认为中国是他的祖国),甘做儿皇帝,失败后关进监狱,后来竟释放了,真是滑天下之大藉。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样的败类留他作甚?放了也罢了,现在还一个劲的翻案,放什么他是被迫的之屁,真是混蛋透顶。我之所以提溥仪这个王八蛋(脏了我的手),是为了衬托张的伟大。也许有人说你夸过了,张算不上伟大,但我想说,一个能当皇帝却不当的人,他的行为不伟大吗?一个为中国留下1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人,他算不上伟大?(我坚信,如果当时张独立建国,现在的东北真的会是一个独立国家。)三:日本殖民时期,大量的朝鲜人和日本人向东北移民,日本当局就是为造成外来人口数量大于汉族人口数量的即成事实,改变东北人口结构,变相占领东北。这招非常狠,南斯拉夫四分

五裂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地方各民族人口数量不均衡。外国人没有国家认同感,若让他们的数量占到大多数,东北的未来可想而知。但日本人失望了,他们怎么移民也改变不了东北汉族人占绝大多数的现实,因为就在他们实行这个计划之前,张以其特有的嗅觉感到了其中的端倪,用火车一趟趟地把河北山东人运往关外。四张在东北大力发展工商业和教育,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使东北成了中国的重工业中心,此举甚至惠及到了新中国,建国后东北许多大工厂的技术骨干都是张时期培养出来的。1,张书记思想上重视教育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省长。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条陈上批示:“学务为造就人才之所,振兴国家之基,关系最重,而奉天又处特别地位,若不从整顿教育入手,更无以希望。”2,张书记切合实际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性人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在1915

年以前,由于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奉天省职业学校仅有8所。这远远满足不了对实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张作霖统治奉天之后,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的成绩。1916年10月27日,张作霖颁发省教育会决议案给各县。决议案指出“中国兴学十余年,毕业生千万数。其优异者,赫耀里闾,平庸者或执教鞭,或事庸书舍,余则无业可操,学校多一毕业学生,即国家增一无业游民,贫累家庭,贻讥社会。考其主因以学校教育纯属空谈,遂致积弊日深,几乎不

可挽救“中国欲富强,必以职业为基础,各校添授职业教育,实为当务之急。”张作霖所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加强课余时间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寓于普通教育中。为此,他特于1917年12月2日训令各道尹、省辖各学校,强调学校教育务注重实用。要求“所有中小男女各校,对于图画、手工、算术各课程,毋徒专求美观,务当注重实用主义”,以使学生全面发展。他还派人对全省的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以了解各地方究竟需要何种人才,何种职业最受欢迎等情况,以便制定实施职业教育之标准。张作霖还指定办理职业学校专款抽收园圃捐,用作此项专款,使奉省教育的发展有了可靠的经济保证。在张作霖的一再催促下,各地方加紧进行职业学校筹建工作。到1929年,全省的职业学校总数达45所,省立6所,县立39所,在校生4798人。3,张书记要求各级党委从经费上保障教育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奉省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张作霖认识深刻,他认为,必须把教育经费问题当作首要大事来抓。因而,他于1916年10月28日,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成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学款应占岁出40%的标准,并严订办法,如“今后各县知事仍不实行办理,即以废弛学务论,照地方兴学考成条例予以相当之处罚”。

请问:后来的政府,哪个敢拿出财政支出的40%用于教育?4,张书记要求从制度上保障教育经费不被贪污除以行政命令加强教育管理外,张作霖还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完善教育管理。在1919年10月,奉天省教育厅成立之前,由张作霖亲自过问而制订出来的关于奉天教育的地方法规就有

二十多项,涉及教育行政,教育视导,教育经费,初、中、高等教育,师范、职业,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分明是“依法治国”在我国教育战线的充分体现。5,东北大学:张书记的丰碑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在整军经武的同时,再次狠抓教育。他欣然采纳奉天省长王永江、教育厅长谢荫昌的建议,创办东北大学,并对王永江说:“我没读过书,知道肚子里没有墨水子的害处,所以可不能让东北人没有上大学求深造的机会,岷源(王永江的字),一切事我都交给你了,开学越快越好。用钱告诉我,不管多少,我宁可少养5万陆军,但东北大学是非办不可。”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校舍暂用位于省城大南关的高校和文专两校旧校舍。后于北陵购置500亩地,开始动工兴建新馆。购地款除外,东北大学的基建费用即达奉洋600万元。1925年,新校舍建成,其规模之大,功能齐全,在国内亦是首屈一指。除兴建校舍外,奉天省长公署还在北陵附近划拨官地200亩,拨款280万元,兴办大学工厂。这种大学设附属工厂,既顾及学生实习,又保障经费来源的

模式,也是当时国内其他大学所没有的。东北大学另有植物园地100亩。这样,整个校园面积达900亩,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校园。东北大学常年经费在各大学之中也是首屈一指。北京大学当时的常年经费是90万银元,南开大学40万,清华大学虽有庚子赔款补贴也只有120万。奉天省财政向东北大学的投资巨大,经费每年160万,人均为奉大洋800元。东北大学开课后,在聘请师资上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外省学者不了解奉省财政状况,唯恐来东北大学教书,月薪用奉票发给,一旦奉票贬值,必至影响收入,因此不愿应聘。了解此情况,张作霖当即作出决定:“凡大学教授等薪金,一律用银元发给,并不许拖欠。”为吸引一流学者来此任教,东北大学所设定的薪金和待遇相当优厚,甚至高于国内的几所知名大学。以教授为例,北大、清华教授月薪300元,南开240元,东北大学则为360元。后期章士钊等人竟高达800元。东北大学还为教授们盖新村,建别墅,安排宽敞舒适的住宅。教授们回北京探亲,还予以报销往返路费。这与当时国内战争情况下,各校教授欠薪、减薪为常事形成鲜明对比。有了梧桐树,不怕引不来金凤凰(此句型是歌颂类文学常用,一定要熟练运用)。东北大学的这些优厚待遇,引来了当时许多的知名教授前来任教。据东北大学1928年的统计,在其128名职教员中,留学归来的有77人,其中11个博士、37个硕士、29个学士。而且他们其中大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