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结构解析

楷书结构解析
楷书结构解析

楷书结构解析

本文谈谈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特点.分类.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与同行切磋,以求抛砖引玉。

一、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

古人论楷书一般都谈到结字的整体.轻重.均衡和笔势,即“整体观”.“平正观”和“动态观”,这三大观点就是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而今不少习字贴却忽略了这一基本分析方法,以致习字者只能获得零碎片断的书法知识,依靠机械临摩,写出的字显得呆板,缺乏灵气,或松散无力,或过於紧凑。今人习字须法古,要法古就得树立这三大观点,方能谈得上写好字。

二、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

中国汉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字体不一样,其结构特点也不一样。篆书多呈圆形对称,取纵势以长结构为主;隶书波磔分展,取横势以扁结构为主;楷书正直平满,取方势以方形结构为主。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中宫紧收,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少数横竖撇捺笔划适度伸张。不同的楷书字体各有不同特点。

沙孟海先生将北碑楷书,分为“平画宽结”(如《郑文公碑》)和“斜画紧结”(如《始平公造像》)两大类,称唐碑褚、颜近于“平画宽结”,欧、柳近於“斜画紧结”。这里所讲的“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是从不同楷书用笔和结体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的。“平画宽结”用笔较平直,结体较宽松。“斜画紧结”其用笔倾斜的角度稍大一点,结体紧凑一些。“平”和“斜”,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各种楷体中的横画都是不平的,都向左倾斜,只不过倾斜的程度不同。

三、楷书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

独体结构:

独体结构的字由笔划组合而成,它不带偏旁部首,笔划拆开则成没有意义的字。

独体字的书写要领是:均衡匀称,重心平稳,疏密适当,斜度相宜。

要想更好地掌握独体字的书写要领必须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笔划较平直的字,处理好横与竖的伸缩关系。如:

韦凸非垂

三横并列者,处理的办法一般是下横长,上横次之,中横最短,如“韦”和“非”。并排竖画的处理是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如“凸”和“非”。“垂”字四横的处理使其保持棱形的形态,上横最短,二横最长,三横次之,下横长於上横,比三横略短。

2、斜笔划多的字,要做到平稳,需找准“重心”。字的重心一般落在上点、撇捺(撇点)交叉、中竖和字底之勾。如:

之文女予乃母。

“之”的重心在上点,书写下部“横折撇捺”时,要对准上点进行布局,否则就会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文”和“女”的重心就在撇捺(或撇点撇)交叉处,书写时要使交叉点对准上点(或撇的起笔处),横画居中。“予”字的重心在中竖,书写时,竖勾要与上点对齐,其他笔划布局合理,此字就“站“稳了。“乃”和“母”两字的重心就是字底之勾,书写时,勾与撇的起笔处(上两点)对齐,其他笔划也应以此为准,尽量写得左右匀称,不偏不倚。

古人在论述独体字的结构有很多经验之谈。如:“字身短者勿使之长,白、工、曰、四”,“字身瘦长勿使其短,身、自、耳、贝”,

“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乃、力、戈、七”,“疏者丰之,土、止、山、公”。~左右结构:

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由此可见,掌握左右结构的写法,对习字者显得更为重要。

左右结构的特点是:左敛右展,左损右补,左让右争。其书写要领是:左小右大上齐平,左大右小下齐平,笔划多者细而密,笔划少者粗而疏。

1、“左小右大上齐平”是指书写左边笔划少而短,右边笔划多而长的字,应右边占的比例大,左右两部分的上部应齐平。古人称之为“右占者不妨独丰”,“让右者右伸左缩”,“左旁小者齐其上”。如:功明确壤

左右笔划相同的字也应左小右大,左低右高,左缩右伸。如:从双林赫

2、“左大右小下齐平”是指书写左边笔划多,右边笔划少的字,应右让左,把左边写得宽大些,右边窄小些,左高右低,下面近乎齐平。古人称之为“左占者无嫌偏大”,“让左者左昂右低”,“右旁小者齐其下”。如:和知勘勤

若右边有竖画的则不齐下,竖画应略长於左边。如:卦卸剑鄢左右结构字的结字方式有:

1、相向式:好舒科欧

2、向背式:孔北兆驼

3、顺背式:比刎卧孢

4、相让式:红秋欲跌

5、并立式:竹羽朋棘

6、穿插式:处我哉昶

7、错综式:睡辘骤曦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是由三个部分自左至右横向排列组成,与左右结构同属於横向型结构。所以左右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于左中右结构。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尽量把每部分写得窄长一些,保持方块字“方”的形态。

2、三部分尽量做到穿插适当,力求紧凑,防止松散。

3、笔划多的部分所占比例宽大些,笔划少的部分占的比例窄小一些。

4、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中间部分要重心平稳,疏密匀称,体大偏上(指笔划多的部分),左右要均匀相称,向中间呈朝揖状。古人称之为“三合者中间务正”,“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上四条原则带有普遍性,但对一些特殊字体则应灵活处理,怎样处理将在结字方式中讲述。

左中右结构的结字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

1、并列式

①左偏旁加左右结构。

左边笔划少,中右笔划多的字,中右各约占五分之二。如:挪恸

微激

左边笔划多的字,中右笔划少的字,左边约占二分之一,中右约占二分之一。如:靴龇鲥雕

中间笔划多的字,则中间所占比例大,约占五分之二。如:微饊槲御

②左(右)偏旁加并立结构。

左边大而高,中右矮。如:翔翩翻翱

左中右三部分笔划差不多的字,所占比例基本均衡,自左至右逐一加大加高。如:翊郴硼鹏

③左偏旁加上下结构的字,左矮小右高大。如:修候倏储

2、镶嵌式

①同偏旁中嵌入一构字单位,中间部分窄小偏上,左右部分宽大舒展。如:班斑弼粥辨辩掰

②一字中间嵌入一构字单位,一般中间部分体大偏上。如:衍衔街衙衡衢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相叠而成,其书写要领是:平稳重心,上下协调,左右对称,上收下放。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必须找准重心。如何找准重心,在独体结构中已经作过说明。就是在字的上点或撇捺交汇处,中竖和字底之勾。如“宫”字的上点,“会”字的撇捺交汇处,“皇”字的中竖,“宁”字的竖勾等均为字的重心。

2、处理好上下两部分的关系。蔡邕曾论述过:“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陈铎也曾说过:“冖、宀等字须令覆下,走、辶等字皆须承上。”这些论述对我们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①横画多,竖画少,则横细密长短不一,竖粗疏宜短。如:圭弄阜星歪辈

②上下笔划的多少、长短差不多,横竖笔划较多的字,则上下平分,稍有变化,呈梯形结构。古人称之为:“二段者上下平分微加侥减”。如:孟虽冒恩留粟智需

③上部系左右结构笔划多,下部笔划少的字,则上细而宽,下粗而窄。古人称之为“上占地步者听其宽。”如:努热堡娶盟劈檠磬

④上部笔划少,下部笔划多的字则上小而紧,下大而疏。古人称之为“下占地步者听其宽。”如:亩骂荇兹簖崴雍罹

⑤上下重叠结构的字则上缩下展,中横中竖共用。如:吕多炎昌出串哥噩

⑥堆垒结构的字,则上略大而居中,下左略收而下右略放。如:品晶森淼毳

⑦中间有一横画的字,其横画长,上下笔划紧缩。如:尖杂安妄吾寻昔岳

上下结构的结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天覆式:守百丽雪

2、地载式:皇坚竖监

3、堆垒式:众焱鑫矗

4、底托式:志吴灸照

5、奖杯式:背冒智辔

6、镶嵌式:吞奏癸祭

7、横担式:卉妥肯奇

8、支架式:圣各吝蚤

9、错综式:擎髦馨磐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是由上中下三部分,自上而下成纵向排列组合而成的字,与上下结构同属於纵势结构,故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於上中下结构。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尽量把每一部分写得扁一些,横撇捺外展,竖画短而内缩,以防过分窄长。

2、三部分排叠紧凑,中心对齐,左右均衡,浑然一体。

3、上中下三部分宽窄适当,穿插相宜,中间略紧。

上中下结构分上中下相等和上中下不等两大类:

1、上中下相等:三部分各约占三分之一,书写时上下部略宽,中间部分略窄短,主笔突出,停当均匀。古人称“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如:莫菩素怠意曼

2、上中下不等分为中高上下矮,中矮上下高,上矮中下高,下矮中上高、上高中下矮和下高中上矮等六种形态:

①中高上下矮:中间笔划多者伸张,上下笔划少者收缩。如:塞燕蒸晷蕃壅

②中矮上下高:中间笔划少者矮宽,上下笔划多者高窄,古人称:“上下占者中小”。如:壳帚亮豪叠鬓

③上矮中下高:字头笔划少者形扁,中下笔划多者形高。如:蔡篑禀慈暴篝

④下矮中上高:下部笔划少者矮,中上笔划多者高。如:窖暴馨綦

⑤上高中下矮:上部笔划多者高,中下部笔划少者矮。如:鼙髻髫

⑥下高中上矮:下部笔划多者高,中上笔划少者矮。如:寄宽葛晕葺富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是内外组合的结构形式,其字心被两面以上的外框所包围。它可分为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两类。半包围又可分为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左上包、左下包、右包左和右上包等七种结构形态。

1、全包围

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关键是写好外框,外框决定字的大小、方正。书写时应较其他字稍小一点,如果写得同样大,则显得比别的字大一些。外框一般取梯形结构,两竖呈相向之势,左轻而稍短,右重而稍长。外框的形状大小因字心的笔划多少而定,字心上紧下松。全包围结构的书写口诀是:“先进去后关门”,即写好竖画和横折(也称上框“冂”)后,先写字心再写下面一横。

全包围结构的形状可分为长梯形、长方形、倒梯形和四方形等四种类型。

①长梯形:字心的笔划较复杂,外框高而大。如:国囹图圄圆圈

②长方形:字心的笔划较少而单调,外框小呈长方形。如:日目自:

③倒梯形:字心笔划少,外框呈倒梯形。如:曰四田由回甲

④正方形:字心笔划较少,外框呈正方形。如:囚因囟囱团囝

2、上包下:

上包下结构分为同字框、门字框、顶戴框和风字框四种形状。上包下结构的笔顺是“先外后里”,即先写好外框(也称上框)后写字心。书写时,两竖是主笔,用笔要重,两竖的下部略向外展。

①同字框,左右两竖多相向,竖直,左竖稍矮细,右竖略高粗。如:冈内同网周

②门字框的写法与同字框相类似。如:闪问闱闹闾阕

③顶戴框,即框的上部有其他构字单位。顶戴框结构的字,字心笔划少,两竖下部略向里收。如:向尚两南鬲

④风字框,虽并非四方,但贵在字头写出“方味”,弧度要匀称精美,勾处宜仰抱,注意左右平衡。如:凡风凤夙凰3、下包上

下包上结构的笔顺是“先里后外”,即先写字心,后写下框(即竖折竖“凵”)。书写下包上结构的字,要注意字心靠下且丰满,上放下收,外框不宜过高,以字心二分之一为佳,左竖矮细,右竖高粗而往下伸,下横左低右高,左重右轻。如:凶氹函画幽

4、左包右

左包右结构,上横短,偏离左竖,左轻右重,下横平而略长靠近左竖,左略轻右略重。如:区匹巨叵匝匾

5、左上包

左上包结构分为厂字头、广字头、病字头、尸字头、虎字头、老字头和危字头等七种形状。

①厂字头之上横略偏中心线左侧,宜用凸横,撇于横的左端起笔,用竖长瞥向左下撇出。如:厅仄历厢厨雁

②广字头点取侧势,撇的写法与广字头撇的写法相似。如:庆庄庙庵廊磨

③病字头(疒)的点和横画,与广字头的写法相似只略靠右,撇的写法呈竖撇,两点紧靠撇画。如:疔疫疾病痘癖

④尸字头(尸)起笔从高处入手,撇用竖撇,也可用“兰叶撇”。如:尼局届屉屡孱

⑤虎字头(虍)主笔是横勾撇,首横为短凸横,从中心上右侧起笔,用笔细而有力,上短竖沿中心线下笔,用笔较重,横勾左轻右重,撇用竖撇或兰叶撇,下横略轻,左低右高,竖弯勾起笔位於中心线上,勾呈仰抱。如:虎虏虐虔虚虞

⑥危字头(厃)主笔“厂”的写法与虎字头相类似,撇横撇“ ”起笔收笔皆在中心线上。如:危詹

⑦老字头的主笔是三画和四画(即长横和长撇),短竖居中,两横上短下长,长撇刚劲有力。如:老考者煮翥

6、左下包

左下包结构是较特殊的结构,是由最后一笔带撇或竖弯勾的偏旁

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字。如:通处起建韪旭毡勉魁

①左下包结构的书写笔顺是:带“辶、廴”等偏旁的,“先字心后框”,带“夊、走、是、九、毛、免、鬼”等偏旁的,“先框后字心”。

②写好“通处起建韪”等字的关键是捺,捺是主笔,故要写得粗壮有力,其形如刀,富有美感。

③ “旭毡勉魁”等字的写法关键是写好主笔竖弯勾,其势圆润清秀,笔力雄劲,勾呈俯勾。

7、右包左

右包左结构是由末笔带有横折勾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如:勺习勿旬司匐

书写右包左结构的字,写好横折勾是关键,用笔刚劲有力,横折勾所包字心笔划多者宜竖勾,笔划少者宜斜勾,勾的回抱不宜过直过长,字心宜偏移向左,不宜靠近竖勾。

8、右上包

右上包结构由带有横折斜勾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其偏旁有弋、戈、气等。如:式贰威戒载氢

写式字头、戈字头和载字头结构的字,关键在斜勾,斜勾宜长,短则无气势,力求强劲有力度,气势开张,勾呈仰抱。气字头结构的字,应把握的关键在“横折斜弯勾”,古人称“背抛勾”、

“凤勾”,今人称“飞戈勾”,横画短平,转折挺拔,背抛强劲有力,勾呈仰抱。

繁杂结构

繁杂结构是由三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构字单位组成的字。这类字笔划繁多,结构复杂,书写时比较难把握。要想写好繁杂结构的字,必须注意掌握其书写要领:重心平稳,排列缜密,笔触明晰,穿插提当,竭尽全功,意归精整。

赢麓鬻畿馥鼙

“重心平稳”是书写各种结构的字都应做到的起码要求,繁杂结构是以上所述各种结构的融会与交织,更注意重心的平正稳当。如:“畿”字的重心与戈字同,在横与斜勾交叉处,横与斜勾是该字的主笔,起著承上托下的作用,主笔写好了,其他构字单位注意分布匀称,此字也就“站”稳了。其他各字按照前面所叙的要领较易找到重心,也较易做到整体的平稳,不必赘述。

“排列缜密”是说书写繁杂结构时,横列字不宜太宽,竖排字不能太长,笔划要细而有力,布白要均匀。如“赢”字,上中部分笔划少,所占的比例要窄小些,约占二分之一,下部由三个构字单位组成,所占的比例宽大些,此字才立得稳,才显得美观。

“笔触明晰”,是指笔划细劲而滑爽,书写时每笔每画都要一丝不苟,稍不注意就会几笔混为一笔,唯有笔触明晰,才有眉清目楚的结构。

“穿插得当”,就是指书写繁杂结构时,长短宽窄相让,虚实大小匀整,顾盼呼应传情,伸展紧敛适宜。古人称之为“四面停匀,八边具备”。如“麓、鬻、馥、鼙”四字,初学者者就很难把握它,若穿插不当,写出来的字,就有可能大小不一,头重脚轻,东倒西歪,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所谓“竭尽全力”,就是使出全部功力和书法技巧,全神贯注,把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处理得井然有序,合理巧妙。

“意归精整”,是指书写繁杂结构,要从整体著眼,一笔一画,要精心安排,部分和整体关系要处理恰当。对楷书结构进行一番剖析,其宗旨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楷书的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前人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笔者摘录了一些,供习字者在分析和练习楷书时参考。

1、同一笔划因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

①“顶端一长横为天覆”(即顶上长横要盖住下部),如:百丽酉夏

②“中间一长横为横担”(即中长横长於上下部),如:卉吾安者

③“底端一长横为地载”(即下长横长於中上部),如:旦且呈孟

2、同类笔划组合因位置不同书写要求不同:如:

①“撇捺相接在顶端为天覆”,“盖下之法撇捺宜均”。如:合会全金佥舍命俞盒禽

②“撇捺相接在中间可以托上覆下”,“趁下之势左右相称”。如:谷

苓荃荟茶荼岑琴零寥

③“撇捺相交或相接在下可以托上”,“承上之乂正中为贵”。如:父文爻支交各夹芙客臾

3、相同笔划长短不同书写要求不同:

①“画短直长撇捺宜伸”。如:大天木末未束

②“画长直短撇捺宜缩”。如:英吴昊奂柒染

③“画长撇短者右捺改为点”。如:头买实卖奏癸

注:这里的“画”是指横,“直”是指竖。以下同。

4、体现“左收右放”者:

①“左右有直宜左收右展”(右竖长於左竖)。如:目甘因同间

②“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右竖长於左撇)。如:井升州邦卯

③“左直右撇宜左敛而右放”(左窄右宽)。如:挢拨侈修彷役

5、体现“上收下放”者:

①“上下有画须上短下长”。如:王正丕平巫

②“上下勾者下勾明上勾暗”。如:哥戋

③“重叠者上大下小”。如:吕昌炎多

④“俯仰勾挑者俯勾缩而仰勾伸”。如:完宅冠寇

6、体现”左低右高者”:

①“横画左低右高”,一般书写横画均呈此势。

②“并列者左低右高”。如:从羽兢棘

③“竖旁两点,左点低右点高”。如:少劣怕怛7、特殊构字法:

①“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如:器嚣

②“内四叠布置宜均密”。如:爽噩鬯

③“卜字毋偏与上截中缝正对”。如:走足是楚

④“土字直毋偏与下截左竖正对”。如:老考孝

中国汉字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造型,进行结构剖析,也只能是归纳出楷书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每个字的主笔不同,笔划组合不同,字形造型不同,笔划在字中因位置长短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字形因笔划的长短、多少不同而有方、棱、梯之别,相同笔划连在一起(如连点、连挑、连横、连竖、连撇、连捺、连勾、重撇、重捺、重勾、重叠、多横、多竖、攒点、排点)有长短、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因此,习字者不可强求一律,应根据“字形端正,对称均衡,重心平稳,比例匀称,搭配协调,气势连贯,变化多样,统一紧凑”等美学原理,具体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因字立形,稳中求变,充分体现中国汉字的统一多样性。

楷书结构30法

楷书结构30法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这就叫间架结构。所谓结构是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所谓间架,是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虽然我国汉字一字有一字之形,形态万千;而同一字也因书体不同,书家风格不同,又使得汉字结构变化莫测。但不管怎么变化,总离不开一个法度(即结构的基本法则),总有规律可寻。故唐代欧阳询、明代李淳进和清代黄自元分别总结了《结字三十六法》、《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下面再介绍另一个《结构30法》 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横画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 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 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楷书的基本功

楷书是书法字画形成的基础。学习任何一种书法字画,都首先需要从楷书做起。这就如同任何一种事物都要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般。了解认识到楷书的精髓和意蕴,对于日后学习其他书法字画具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作为一门艺术,博大精深自不必言,认识和掌握它也绝非一件易事,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加深、掌握的过程。艺术自身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若想掌握它就必须弄清这种规律,且遵循这种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它进行研究,探索。书法字画艺术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楷书以端正庄重为要旨,它的结构与笔法是融合篆、隶、行、草诸长而成。以笔法为例,由篆书的藏锋、隶书的波磔、行草的钩连,归纳演变为楷法的撇、捺、点、钩、挑,字形美观易识,利于实用,所以楷书一出现,即成为通行的书法字画标准字体。我们知道,无论想干成一件什么事,首先必须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现代人学习书法,也应该首先从实用的角度,从相对简单的基本功——楷书练起。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直达目的,有利于以后的发展。这也正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他首先必须学会站立,能够站得稳实,然后才能够学走、学跑。如果一个人连站立都不会,行走或奔跑岂不成了笑话?人生的道理和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 学习书法字画要从基本功、或者说从楷书抓起,还与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汉字是由基本的点画等基本笔划和笔画的不同变体构成的,它的外在形态也是呈方形,呈现出一种点画均匀、布局合理、横平竖直、重心平稳、左右对称等特点,而楷书对这些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并且,偏旁部首作为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大量反复出现,这些汉字的组成特点都决定了学习书法首先必须掌握那些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基本技法,把楷书写好,然后才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地向行书、向草书发展。书法字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书法名家的成名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得之视为至宝,朝夕临摹,死后还让《兰亭序》真迹殉葬,然他的行书成就正是建立在他那扎实的楷书基本功之上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纵笔豪放、一泻千里的气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与他坚实的“颜体”基本功更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狂草大师张旭,他的草书自由奔放,气势雄伟,以致张旭之名同“狂草”几成等号。然张旭的草书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得力于他扎实的楷书基础。 此外,从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楷书是书法字画艺术成形的基础,因为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或实用)都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楷书最主要的特点就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而行书和草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楷书的基础上新的发展或发展中的一个高潮。因此,行书和草书脱离不开作为它的母体的楷书,只有在母体艺术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才能有所创新。历史上许多举世称道的大书法家,无不从前人的书法里吸取营养,进行创新从而成就书法大业。

楷书基本技法讲座6独体字结构形式及要求(新)

第二节独体字结构形式及要求 独体字就是不等数量的笔画组成的独体结构的字。独体字的结构与笔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古人所说,“笔画生结构”,就是说笔画是结构的基础,结构的产生离不开笔画,笔画在形态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别,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构,形成不同的字。因此,写好独体字,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笔画书写功夫,还要了解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将笔画灵活运用到每一个单字的结构中去,字写出来才美观。独体字练习在学习钢笔楷书过程中是一个中间环节,它对于笔画和笔顺是巩固和灵活运用的过程,对于合体字的结构又是制造“零件”的过程,因为合体字的部首大部分是独体字的变形写法,独体字的结构是写好部首的基础。 要写好独体字,除了笔画要写得笔笔合格之外,还应从两方面去把握其结构: 一、独体字的结构分类 由于独体字的笔画组合形式和形态不同,形成了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以横画为主笔的字 这类字不论横画居上、居中、还是居下,应尽可能拉长书写,使其重心向下,增加稳重感。 如下面的字:工、土、万、十、上、五、业。

★以竖画为主笔的字 这类字的竖画一般较长,位置都在中心线上,起着支承字型的作用,书写时应保持笔画的垂直。 如下面的字:千、个、半、牛、羊、午、甲 ★以撇、捺画为主笔的字 独体字中,撇和捺同时出现的情况比较多,在书写这类字时撇、捺要伸展对称,使字形得以舒展,重心平稳。 如下面的字:八、大、夫、丈、义、史、木 ★以钩画为主笔的字 书写这类字时,要注意钩画的力度,竖钩要直,戈钩要有一定的弧度,竖弯钩转弯处要圆转,笔画要平稳。 如下面的字:寸、水、牙、飞、儿、我、事。

楷书结构口诀(最全记录)

楷书结构口诀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喜吾娄安)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下部 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易母力乃)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丕互立并)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页自因固)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木米朱未)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染粟架桑)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乙已包乞)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卜了月土)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兼煎兴羔)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冷次洪海)上点 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亦赤然点)方向 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7、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马鸟焉为)上部 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18、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伊侈使便)左右 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9、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川升卯邦)为使 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20、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审官富宫)万象 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1、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至皇孟盖)疏密 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2、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斯部红即)左部 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3、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读蝶塘)右部高 左部,右占广天地。 24、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册再用甫)全为 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25、横多宜匀布,长短有距离。(三羊量书)重者 不可多,字形美无比。 26、划少形又小,笔粗壮其力。(口弓日夕)虽小 不见小,然稀不似稀。

(完整word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 ●如何让字在短时间内工整、规范和美观 楷书写得杂乱差,多半是由于点画写得不准确,线条不直,横竖不平行造成的。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楷书书写得工整、规范和美观,必须改正以上缺点,字立刻便会工整规范起来。 1.点画交代清楚。汉字的八种基本点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八种基本笔画包括在“永”字里,称为永字八法。汉字点画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又称线条,所以线条质量好坏是决定汉字美丑的重要评判标准。 2.线条挺直。无论是橫,竖,还是撇捺,其书写时要用力均匀,线条劲直。线条写不直会造成汉字的疲软无力,使汉字丧失美感。 3.字右上取势。书法取势分平势和斜势,平势一般适宜于篆,隶书当中,楷书一般向右上方取势,所以在书写时要将楷书的橫往右上方斜,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平衡感。右上取势最主要的特点是将横向上倾斜,左右排列的字要左低右高。 4.横竖平行起来。平行线是楷书的一个主要规律,如果有多个横或多个竖在处理上要使其相互平行,则字会快速工整。 5.线条等距。凡是有多横或多竖排列的,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一般相等。 ●楷书结构三大特点 1.中心线对称。所谓中心线对称就是针对汉字的重心来说的,每个汉字都有它的重心,最简单的就是在汉字中间划一条直线,使字左右对称,这条线就是中心线。

中心线一般处于字的中间位置,其基本规律是此线的左右部分笔画基本对称或面积基本对称。 表现特点: 左右点画对称。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点画基本相同,如:正,不,是,干,山,个,大,中,支,京,重,果,求,出,主,要,见,少,员,常,文,并,全,间,国,家,里,学,变,条,只,意,内,命,向,金,志,查,市,青,闲,器,育等。其寻找中心方法是:从每个字中间的竖画、交叉点或起点、钩等划分,其上下点或竖均在一条线上。左右点画的字一般是合体或上下结构的字。 左右面积相等。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字的点画形状不同,但占位面积是相同的,一般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如:的,程,领,整,约,朋,都,歌,肥,政,路,最,式,期,装,改,精,铁,此,新,好等。 2.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汉字中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是表现汉字工整性的主要构字原理。如:重,是,在,有,国,要,时,用,们,前,其,形,同,青,易,该,象,级,接,强,西,期等。 3.等距 等距是指汉字在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距离基本上是相等的,等距主要表现汉字的匀称性,通常称为布白匀称。如:国,要,用,目,得,三,着,家,里,间,重,法,面,最,者,期,再,美,清,至,声,温,前,年,而,面,高,单,白,温等。 掌握以上规律,你的字便会在短期内变得工整,规范和美观。 ●汉字美观的视觉原理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 3、先写撇后写点;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 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 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 3、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意: 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 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 3、扁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 4、框内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硬笔楷书回宫格

一课题:硬笔楷书(回宫格及其作用)15新疆旅游13导游 二课时:1课时 三授课班级:金融一年级 四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回宫格及各部分名称。 2.学习利用回宫格把握独体字结构各部分的收缩与舒展。 3.感受汉字结体之美。 五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回宫格把握独体字结构各部分的 收缩与舒展。 六教学过程: 新课 由达芬奇的画引出 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利用正方体与 圆形设立了人体的两种比例关系,即:两臂 的长度等于身高,构成一个正方体,两臂, 脚自然分开时,恰好构成一个圆形。(一)回宫格的创立 著名书法家,作品以隶书、行书见长,隶书笔力遒劲,结体浑朴;行书结体舒展,用笔潇洒,意态横生。曾多次在全国及自省市书法大赛中获奖。1992年发明创

造了回宫格与回宫格习字法,得到了书法泰斗赵朴初、启功、沙孟海先生的赞赏。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及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毛笔、硬笔书法课,出版个人专著及回宫格系列字帖70余种,发行量达1800万册。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院出版社编辑,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工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回宫格书法艺术学校校长。 回宫格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会长杨为国先生在总结古今汉字书法结构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视觉特点,结合现代美学原理而发明的一种新的习字格式。回宫格由内外两个框形组成.通过它可以将所有的汉字结构都分成两个块面来理解、组合,由此,可以一目了然。快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进程。 回宫习字法是杨为国先生在回宫格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习字方法。一改传统习字格式“笔画定位”教学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成为简明扼要,易教易学的“块面定位”教学法。它不仅得到了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沙孟海先生等人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得到中央领导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 平正的含义 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 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 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 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 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

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 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 1、横平 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我们在写横画时一定要根据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精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 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出现一次,这一横画往往在字里充当主笔。要把它写成长横,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2)双横 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 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三横的间距相等,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楷书练习方法

楷书结构解析 古今论楷书结构者,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有欧阳洵的“三十六法”,李淳的“八十四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各有千秋,但均不全面。今有“一百法”,也有“一百三十一法”,各有特色,但缺乏条理,零乱无序。近几年出版的大量习字贴,有的照抄照搬古人的论述而未作说明;有的只讲字的布势,不讲具体书写规则;有的谈比例大小.宽窄,而未说明大小宽窄的形成原因;有的只略抒己见,但欠准确.完整.系统。这些结字方法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於众口铄金,难免结字理论出现混乱状态,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这就有赖於文字工作者.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工作者从事深入的钻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一套较全面的系统化的科学化的楷书结构理论。 本文谈谈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特点.分类.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与同行切磋,以求抛砖引玉。 一、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 楷书亦称“真书”、“正书”,“楷”是指可作模范榜样的意思。它产生於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由隶书发展而形成的,它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的波磔改为平直,把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比隶书更方便快捷。它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古人论楷书一般都谈到结字的整体.轻重.均衡和笔势,即“整体观”.“平正观”和“动态观”,这三大观点就是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而今不少习字贴却忽略了这一基本分析方法,以致习字者只能获得零碎片断的书法知识,依靠机械临摩,写出的字显得呆板,缺乏灵气,或松散无力,或过於紧凑。今人习字须法古,要法古就得树立这三大观点,方能谈得上写好字。 1、整体观 中国汉字是由笔划、偏旁部首和其他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笔划、偏旁部首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各有独特的造型和书写要求。如何将它们组成一个个和谐统一.各具特色的汉字,首先考虑的就是汉字的整体形象。因此,分析楷书的结构,也应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从属於并影响整体。如果习字者只顾整体而不作具体分析,只能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写出的字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若只知一笔一画一偏旁的书写而忽视字中各部分的关系,无法形成完整和谐的艺术形象,那便是“坐井观天”,顾此失彼,写出的字必然是结构松散或过於紧凑。习字时,从整体上考虑字的结构,才能做到“映带相宜”,呼应连贯,和谐统一,富有美感。 2、平正观 古代书法家论楷书结构,十分注重笔划的均衡、轻重、长短、疏密,重心稳定,这就是“平正观”。许多论述至今仍很有指导意义。孙过庭曾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求险绝,复归平正。”意思是说,刚学写字,只求把字写稳,不要东倒西歪,把字写稳了之后,再去追求笔划的美感,追求笔划的美感仍要注意把字写稳。欧阳洵将平正观解释得更加具体生动,他说:写字应“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

楷体字的特点

楷体字的特点 楷体字的特点楷体也叫“正书”、“真书”,为什么叫“楷”体,意思就是他的字体可以作为楷模。他是一个及其经典的字体。 相信大家还有印象小时候我们买的最通用的汉字临摹帖就是楷体的,其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讲究用笔。 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笔画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在结构上,楷体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所以写的小时候楷书也是我们入门的第一款字体,他能很好的让我们了解汉字结构,也能考验我们的写字功底。 楷体作为一款已经经过一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洗礼以及无数书法大师的锤炼的字体,字体秀气、文气、拥有着极强的文化内涵气息。所以经常使用在一些显传统、文化气息的印刷物料上。 楷书字体的笔画的特点【钢笔楷书笔画特点】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毛笔楷书笔画特点】 【点】 点画是一些长笔画的浓缩,如一个字的眼睛,是一个字的精

神所在。短小的点画书写要轻捷,轻入重收,不可粘滞太久,迅疾转入下一个笔画,这样点画才能写出神采;长点运笔相对要慢一点,这样才显得沉稳一些;如一个字有几个点画,那就要注意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和联系,用笔宜快,一气呵成。 【横】 横画是汉字使用率最高的笔画。横画是一个字的大梁,一般略有点左低右高,起笔可轻可重,行笔较快,收笔较重。笔画写得要有弹性。几个横画在同一个字里出现,不能写得一样,可以在长短、方向上做点变化。例如:“土”,上横略斜,下横略鼓;“三”,三横绝不能写得一样长,用笔的轻重也有变化。 【竖】 竖常常在一个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长竖宜挺直有力,长竖又垂露竖、悬针竖之分,一般起笔较重,行笔向下,略轻,垂露收笔较重;悬针则顺势而下,出锋收笔,收笔宜尖。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竖不完全是垂直的,也不容易写得垂直,这如同人站立时,不可能总是站得笔直的,只要站得正就行。在书写时要果敢下笔,过分“认真”,反而适得其反。而有些竖画,特别是一些短竖、侧竖本身就应该写得斜一些,如:“中”的侧竖,“五”的中竖。 【撇】 写法同悬针竖,只是在练习时,注意观察笔画长短、方向的不同。例如:“后”字两撇,就不能写错,否则,张冠李戴,极其难看。 【捺】

书法教案 全包围结构的学习——“大口框” 字(以柳体楷书为范本)

【教学内容】全包围结构的学习——“大口框”字(以柳体楷书为范本)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全包围结构“大口框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临帖能力。 2. 掌握全包围结构字的特点和写法,笔法准确,结构端正、匀称、美观,以及各字根间搭配合理。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领悟汉字书法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通过欣赏并学习书法,渗透人文教育。 4.举一反三,写好全包围结构“大 口框”的字。 【教学重点】 1、全包围结构——“国”字写法 2、“厶”和“口”在古碑贴中 的通用规律。 【教学难点】 被包围部分与外框的协调搭配 【课前准备】 黑板布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国”字学习“囗(wéi)”部 在古代,每个部首都有一个读音, “囗”读音为 wéi,表示疆域、边界。 二、探索研究,掌握含义 1、“或”:表示一个国家可以或大或 小。 2、“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代表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 3、“口”:代表人口。 4、“一”: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做人需要做人之道,经商要有经商之道……。“一”代表一个国家的治国之道。 〔设计意图:汉字是书法的载体,在学习书法前,先懂字义。〕

三、分解练习,掌握要领 1、“囗(wéi)”,书写要领:左竖要坚挺有力,曲 中带直。横画上扬,起笔处和竖画呼应(顾盼生姿), 折处提笔然后重按,再用力下行,到末端(超出左边的 竖)然后顿笔、调整笔锋、迅速出钩。外形呈左梯形, 上下稍长些,不能写成方形。 2、“戈”,书写要领:横画要短,并且上扬;斜钩要长,逆锋起笔,顿笔,然后转锋下行,弧度不要太大,到低端,调整笔锋,用力向正上方出钩,出钩要短;撇画要高,逆锋起笔,顿笔之后,然后速度稍快写出,要挺直有力;点如坠石,要大小适宜,位置在横画和斜钩的空白处。外形呈窄长形,斜钩是主笔。 3、“或”,书写要领:“或”字最关键的是笔顺:横—口—提—斜钩——撇——点

楷书写法指导

高二学生楷书书写指导 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我们的书法教学,是从楷书人手的,因为先学楷书可以训练笔画平直工整、结构方正严密的基本功,写好了楷书,就打好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体式很多,初学者可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体的笔画学起。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笔划的特点之后,接着是指导临帖。这一方面是为了仿效名家书写的笔法、结构,另一方面,也是为出其新意,自成凤格,独创一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书法水平迅速提高,我们尽量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评讲指导。批改作业的标准,是根据布置作业的要求而定的。练笔法、练结构和综合练习是循序渐进。 一、练字该怎么练呢?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

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中国汉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字体不一样,其结构特点也不一样。篆书多呈圆形对称,取纵势以长结构为主;隶书波磔分展,取横势以扁结构为主;楷书正直平满,取方势以方形结构为主。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中宫紧收,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少数横竖撇捺笔画适度伸张。不同的楷书字体各有不同特点。沙孟海先生将北碑楷书,分为“平画宽结”(如《郑文公碑》)和“斜画紧结”(如《始平公造像》)两大类,称唐碑褚、颜近于“平画宽结”,欧、柳近于“斜画紧结”。这里所讲的“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是从不同楷书用笔和结体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的。“平画宽结”用笔较平直,结体较宽松。“斜画紧结”其用笔倾斜的角度稍大一点,结体紧凑一些。“平”和“斜”,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各种楷体中的横画都是不平的,都向左倾斜,只不过倾斜的程度不同。 楷书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汉字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根据结构特点楷书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象形字和指事字为独体字,其余为合体字。合体字分为四类:纵向组合的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横向组合的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的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多偏旁多构字单位组合的繁杂结构。各种结构的字均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现分述如下: 独体结构 独体结构的字由笔画组合而成,它不带偏旁部首,笔画拆开则成没有意义的字。这类字虽字数不多,但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更重要的是把它用作偏旁部首,与构字单位组合成合体字,成为构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习字者通过对独体字的临习,掌握结字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在写好独体字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体字的书写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独体字的特点是笔画少空白多,笔画长短适宜,疏密匀称,斜度适当,变化参差,错落有致,点画呼应,笔意相连,气韵生动,形成结构紧凑、重心平稳的整体。书写时若能很好地体现这些特点,写出来的字就能站得住,立得稳。 独体字的书写要领是:均衡匀称,重心平稳,疏密适当,斜度相宜。 独体字的笔画少,初习字者往往觉得最难写,笔画轻重处理不恰当,长短疏密布局不合理,就会出现东倒西歪、重心不稳的现象。因此,进行独体字的书写训练时,首先要做到重心平稳。要想达到重心平稳的要求,整体上要做到均衡,局部上要做到匀称。均衡就是指字的重心必须使字的各个部分轻重适度,既不过重也不过轻,达到整体结构稳定的一种艺术效果。匀称就是指字的笔画长短、疏密布局合理,斜度适宜。要想更好地掌握独体字的书写要领必须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笔画较平直的字,处理好横与竖的伸缩关系。如: 韦凸非垂 三横并列者,处理的办法一般是下横长,上横次之,中横最短,如“韦”和“非”。并排竖画的处理是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如“凸”和“非”。“垂”字四横的处理使其保持棱形的形态,上横最短,二横最长,三横次之,下横长于上横,比三横略短。 2.斜笔画多的字,要做到平稳,需找准“重心”。字的重心一般落在上点、撇捺(撇点)交叉、中竖和字底之勾。如: 之文女予乃母 “之”的重心在上点,书写下部“横折瞥捺”时,要对准上点进行布局,否则就会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文”和“女”的重心就在撇捺(或撇点撇)交叉处,书写时要使交叉点对准上点(或撇的起笔处),横画居中。“予”字的重心在中竖,书写时,竖勾要与上点对齐,其他笔画布

楷体字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楷体字的基本结构 一、汉字结构的重要性与共通性 结构,同用笔、章法一道,构成汉字书写的三要素。结构,又称结字、结体、间架,是指将形态有别、数目不等的笔画,合理地安排在同一方块之内,达到全字整体和谐效果的基本法则。 用不同的书写工具书写汉字,笔法的掌握明显有别,但结构字形的原则,却是相通的。也就是说,都要遵循审美的一般原理,将笔画组合搭配得自然谐调,方正端庄,平稳均匀,流蛹生动,符合社会公认的相对客观的标准。各种书体异中有同,而楷书结构则是各体基础,结构的重要,在于它是联系汉字微观形态{笔势}与宏观形态(章法)的中介,是影响全字整体观感的聚焦点,是关系书写质量的关键。有的书法家为此发出“用笔何如结字难”的感叹.想写好字,非过此关不可。 二、楷体字书写的总体构形 汉字以方块状为其基本形体特征,而楷体尤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它的总体构形特点,就是要把各样的笔画或构件,纳入一个基本的方框之内,并使它们以方块的中宫为中心,均匀分布,虚实相得,呈现内气凝聚,外形舒朗,安稳而不呆板的面貌与神态,但是,由于每个字构成的部件并不全同,所以具体组合起来,又不可能都是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机械的方块。笔画组合后有的字就偏长窄,有的就偏短扁;有的适合开张而大;有的适合短促而小;横竖为主的宜平稳,撇捺为主的宜灵动,有的适合上部覆盖,有的适合下底托承;有的局部间并不平衡,有的各部件基本对称.组成方块时,不能不顾及这些差别,顺其自然,体现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汉字可以摆脱方块的基本形态,像美术字体那样,或取梯形、梭形,或作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随意赋形,而是要既顺其自然,又不失规矩,使各类笔画辐辏于方块内以中宫为中心的适当位置,保持大体一致的空间形态。那种一概填满方块或者故意摆脱方块的极端写法,特另对于楷体字而言,都是不可取的。孙过庭在其《书谱》上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这是处于“写”字阶段应取的基本态度。

楷书和行书书写规则

一、楷书书写规则 汉字整字形态()间距均匀.如:三、理、真、置、形、易、参、象、山、画、而、面、点、罪、得、家、基、型、雷、需、最、事、群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左紧右松.字地左部件地笔画特别少,要靠上写;右部件地笔画特别少,则要靠中间写.如:双、竹、比、羽、林、朋、册、弱、亿、行、很、礼、神、诗、谓、性、村、灯、队、针、执、提、程、稳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上紧下松.上面地部写得和下面地一样大,会给人一种头重脚地感觉.如:赤、炎、家、昌、可、来、是、装、菜、茶、背、景、答、笑、穿、希、策、寺、季、华、著、算、掌、需、露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主笔突出.主笔突出地规律是:首先是撇捺笔画不论出现在字地什么位置,不论与什么笔画搭配,都是主笔,其次是弯钩(包括戈钩)、盖头;最后是横和竖.如:全、企、余、食、各、茶、举、容、史、文、突、笑、艺、花、完、觉、我、成、战、找、官、穿、军、堂、方、要、世、直、中、牛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偏旁避让.方法:()左旁地右边要收缩,右旁地左边要收缩;上旁地下边要收缩,下旁地上边要收缩;()为了让合体字地结构更加紧凑,许多偏旁地写法与它作为独体字时地写法发生很大变化.如:和、社、物、样、场、种、就、到、如、政、跳、航、错、孩、钱、数、要、资、裂、突、季、势、委、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自然成型.汉字地基本形态:方形(同、固)、瘦长形(目、月)、扁梯形(白、四)、斜形(多、乃).如:国、用、团、们、月、自、耳、中、行打、间、朝、目、了、手、二、四、而、土、少夕、多、为、六、皿、回、勿、方、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横斜.横画地角度不是水平地,而是左低右高地斜线(约度度)字中有多个横画时,要保持基本平行、间距均匀.凡是字里上下有横地,都要上短下长.如:三、主、平、五、车、正、黄、章、上、可、行、世、看、真、直、再、王、首、责、奏、皇、表、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竖直.第一个去画都必须写得挺直,不能随意弯曲.当字地正中有一条长竖时,一定要写得垂直.当字中地小包围结构有左右对称地两条短竖时,不能写成垂直,相反,左竖要向右下斜,右竖要向左下斜,也就是要写成上宽下窄地梯形模样.当字中有左右对应地两条长竖时,两竖则要基本平行.凡是字里左右有竖地,都要左短右长.在有些字中,竖画本来就是斜地,所有一定要写得斜.如:十、千、中、丰、半、平、华、率、口、由、而、回、向、面、高、南、、行、作、件、利、种、根、特、解、门、作、国、图、为、勿、五、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撇、捺.从笔画方向有:平撇.从右到左,角度与短横类似.如:毛、手、禾、反.斜撇..从肿上到左下,与对角线相仿,如:木、者、茶、徐.竖撇.从上到下,先竖后撇,如:月、广、府、展.一个字中有几个撇画时,要写成上撇短下撇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写捺时,注意一个特殊要求:避重捺.如炎、食、餐 如;毛、手、禾、反、质、采、我、得、所、重、会、本、水、来、者、多、基、命、行、待、参、彩、用、房、火、炎、欢、食、聚、这、进、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点.要长短适当,不能马虎了事;要位置恰当,不能生拼硬凑.要相互照应,不能支离破碎.如:小、办、东、某、治、决、冷、准、治、没、法、波、派、消、觉、检、兴、采、然、昭、热、燕、蒸、、烈、点、雪、雷、零、震、需、露、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钩、提.钩和提都与它地上一个笔画地运动方向相反.如横钩地方向与横相反,竖钩地方向与竖相反.因为反方向运动,所以要特别强调力感,就像拳头缩回来再用力击出

楷书间架结构大全

书法是一种造型艺术,字写得是否好看,关键在于造型美不美。而每一个字的造型,主要是通过间架结构的安排去实现的。“一字之法,贵在结构”,“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 所谓“间架”、“结构”,就是指每个字的组织形式和构成方法。它包括笔画的长短、肥瘦、曲直、方圆、俯仰以及笔画之间的搭配关系;还包括各部位的大小、上下、宽窄、平斜以及各部形态的向背、朝揖、呼应、避让等。 1.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相叠而成的。而上、下两个部分在宽窄高矮的对比上又各有区别。因此在书写时要掌握“起于上者,伏于下”,上坐下托,重心下落,保持平衡和稳定。同时还要注意把握上、下两个部分的覆载、俯仰、呼应穿插关系,使之宽窄适度、松紧自然、收放得当,以免出现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而上下失衡的现象。

2.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是由左、右两个部分并排而成的。由于左、右两个部分的笔画多寡不等,大小不同,所以在书写时,首先要把握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在处理好宽窄、长短的比例搭配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左右之间向背、依假、顾盼、争让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左右平稳,错落有致,防止左右失调、松散脱节、拥挤碰撞。

3.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形式古人称之为“三载”式“叠”,它是上、中、下三个部分相叠而成。书写这类字时要掌握以下制上、重心下放、对准中线、左右平衡的原则。由于这类字是三部分纵向组成,一般容易造成字形窄长,因此在书写时要把每个部分的结构尽量压扁、放宽些。但这并不能过度强求,以免失其自然。要注意三部分之间的避让、交错、承接关系,使之上下紧凑、层叠平稳。

4.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形式古人称之为“排”,是上、中、下三个部分横排而成。由于这类字横向排列,容易造成宽扁或松散,因此在书写时要尽量把每

全新解密书法结构规律1

全新解密书法结构规律(一)王鹤 第一章概述 一、楷字书法结构 规范楷体字的结构是汉字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字体,这是因为其结构的严谨、精确、丰富、复杂,组合搭配形式千变万化,没有明显的特征规律,故其奥秘难于解开。千百年来一直是个琢磨不透的谜,所以能写得一手漂亮楷体字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但事实上楷体字确实存在着特定的规律,只要这个规律真正的被揭示出来,其结构也就不难掌握了。一旦明白了楷体的结构规律,人们在实际书写中的问题都将引刃而解,写得一手好字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了。 楷体字是由笔画经过特定搭配,组合成了上万个千姿百态的字形结构。而结构搭配的好坏将直接造成字体的漂亮与丑陋。那么笔画如何搭配才能让字变得美观呢,其中有何奥妙和规律呢?有没有一个共性的法则能涵盖所有字体的?有!那就是“均衡重心线”。 何谓“均衡重心线”?且听我们来分解一下: 第一个“均”字意思很明了,即是平等。对结构来说就是笔画之间的距离或空间相等。第二个“衡”字,即左右两边平衡对称。在这里是指在字重心线左右两边的笔画长短和份量在视觉上是相等的。“重心线”即是一个字或一个偏旁部件中心的一条垂直线。大多数的楷字的重心线在一个字中心垂线上或靠近一个偏旁部件的中心垂线上。 凡写过字学过书法的人都曾经听老师说过或在书本上看到过,要求把字写得平整,重心要稳。但我们往往很难理解。因为这个所谓平整和重心都是摸糊概念,因为它缺少一个基准作为参照。而现在我们为每个字创建了一个基准,那就是“重心线”。即在每一个字或偏旁部件的中心虚拟一条垂直线。这条线不是实线,是看不见的。但是这是一条非常非常重要的线条哦,它矗立于每一个美观规范的汉字之中。当您写字和欣赏字的时候,这条线一定要牢牢地放在您的心中、眼中、手中呵。有了这条线,平整和重心的含义才变得清晰明了,才有了实际意义。 那么楷体书法到底怎么组合搭配才能做到均衡重心线呢?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以“独体、上下、左右、包围”四大结构来揭开书法结构组合的真正奥秘和规律。 均衡重心线——即在字或偏旁的重心线两边的笔画的长度或份量是平衡的、笔画间的距离或空间是均等的。这就是楷体字结构的共性,这个共性适合于所有的楷体字。这个均衡不仅仅是横与横之间或竖与竖之间的,而应该是任何笔画之间

楷书结构谈

楷书结构谈(2007-10-20 15:31:26) 标签:教育杂谈分类:支老师搜集的书法网文楷书结构谈 ■陈伟平 ----------------------------------------------------------------- ---------------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05年第10期书画摄影-信息也精彩笔法、结构和章法是书法的三大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又以结构为最难:一 方面,每个字都有区别于其他字的个体特征。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种结构;另一 方面,在遵循结构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书家手中就有不同的 结构特点和风格。正如元代赵孟兆页所云:“盖结字因时相传。”这说明结构具有

较大的创造空间。 楷书是最具实用价值的书体之一,而硬笔又是当今社会通用的书写工具,本文 立足于谈硬笔楷书结构,一是因为硬笔楷书的巨大实用性,学者能学以致用;二是 硬、毛笔字的结构原理是相通的,将硬笔字结构放大,就成了毛笔字的骨架,故学 习硬笔字结构,也可有利于毛笔字结构学习,可谓一举两得;三是帮助同学们解决 结构难问题。 谈结构须得弄清结构的含义。书法意义上的结构,古称“结字”亦称“结体” 。它是将汉字点、画、偏旁通过联结、搭配,组合成一个符合一定规则的统一有机 的整体形式。即它最终要形成一种图案美。将“结构”拆开来讲,“结是联结之意 ”,即“化零为整”、将分散的笔画联结成偏旁或部件,“构”即构造、营造之意

,即将偏旁部件通过合理的布局组成一个汉字(要使每个偏旁、部件都恰到好处地 处在合理的位置上)。这一过程,是“经营位置”过程,故应有思维的积极参与。 在理解结构上,要明确几点:1.结构的最终形象是可视的图案,它属于形式美 范畴,因此它必须符合形式美的原则,如均衡对称对比调和等。2.一个字的结构是 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各笔画、偏旁、部件的组合绝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在一定 的形式法则,人们的视觉、心理习惯和重心平衡下,通过距离疏离、角度、方向、 比例、顾盼等各种因素的协调,构成一个有生命、有精神的整体。3.结构是研究二 维平面中字的布白问题,即研究笔画(实处)和笔画之间所留下的空白(虚处)这 两者之间的关系。 笔画犹如造房的砖块等建筑材料,而结构则是设计将这些砖头如何构造成牢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