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史考试答案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1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1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063a4c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e.png)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A.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建立外交关系,打破帝国主义封锁C.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D.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这一事件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哪项不是《中美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A. 双方同意建立外交关系B. 双方确认一个中国原则C. 双方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D. 双方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3、新中国在国际社会发出的第一支“和音”是在哪一事件中体现的?A、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C、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D、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下列哪一次事件标志新中国开始改变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一边倒”的政策导向?A、1950年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与美国对等会谈C、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与会国交流互助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基本方针是:A. 一边倒B. 独立自主C. 混合型D. 宽泛合作6、在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 遵守互利互惠原则C. 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争端D. 承认各国社会主义制度7、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求同存异C. 一边倒D. 不结盟8、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哪一项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A. 第1514号决议B. 第2758号决议C. 第1951号决议D. 第2001号决议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
![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f2ea2050e2524de4187ee3.png)
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1.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近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1995年。
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
(12分)【答案】(1)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和平;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
(8分)(2)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策略;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12分)【解析】(1)结合材料的时间“1950年”,联系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考虑即可。
(2)结合材料信息“苏联解体后”“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注意从中国方面、苏联(俄罗斯)方面、当今的世界格局的变化等角度思考。
【考点】现代中(苏)俄关系的演变2.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据题干“1949年”和“原封不动地退回”美国“总领事”写给外交部的信,说明新中国采取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答案为B项.3.材料说明当时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显示的信息有两部分,苏联控制的东欧,美国控制的落后国家,因此材料想说明的应该是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选项B符合题意,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材料无从提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是20世纪50年代初,与材料无关。
对外交往考试题目和答案
![对外交往考试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f38e8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0.png)
对外交往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目标是()。
A.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D.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答案:B2. 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不结盟政策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多边主义政策答案:C3.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不包括()。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互利共赢答案:D4.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不结盟政策,其含义是()。
A. 不与任何国家结盟B. 不与任何国家建立军事同盟C. 不与任何国家建立政治同盟D. 不与任何国家建立经济同盟答案:B5.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多边主义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 维护国家利益B.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C.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D. 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答案:B6.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其核心是()。
A. 扩大对外开放B. 促进共同发展C. 维护国家利益D. 推动全球治理答案:B7.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其基本特征是()。
A. 坚持独立自主B. 坚持和平共处C. 坚持互利共赢D. 坚持共同发展答案:C8.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理念是()。
A.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B.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D. 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答案:C9.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其根本目的是()。
A. 维护世界和平B. 促进共同发展C. 维护国家利益D. 推动全球治理答案:C10.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其基本途径是()。
A. 维护国家利益B. 推动全球治理C. 促进共同发展D.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对外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最新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含答案)
![最新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d91113ccbff121dd3683b2.png)
专题五(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一模)如图9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
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2.(2010高考广东文综18题)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是()A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4.1954年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台声明规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之间关系,并感到如果这些原则运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实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
同年的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也同意以这些原则指导两国之间的关系。
并认为如果这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以上材料反映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中国与印度、缅甸的关系()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推动双边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平等、和平地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范例。
通用2024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考点18新中国的外交十年真题练含解析
![通用2024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考点18新中国的外交十年真题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b9670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d.png)
考点18 新中国的外交学问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2024·江苏高考·1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右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子 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答案】D【解析】新中国刚刚成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对看法,没有承认新中国,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前就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子,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024·北京高考·19)抗美援朝斗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
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假如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与都无法解决。
随后,美国同意和谈。
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起先发挥确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答案】A【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结合材料时间可知是因为中国参与抗美援朝斗争并战胜了美国,故A项正确;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未放弃冷战对峙,故B项错误;联合国成立之初,被美国限制且材料中五大国不是联合国,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五大国缔结朝鲜的和平公约,朝鲜半岛并未实现统一,故D项错误。
3.(2024江苏12).20世纪50年头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假如接受上述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惊慌局势。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465df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9.png)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考点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01.(2022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对于即将参与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A【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日内瓦会议【名师点睛】新中国初期外交去年考到万隆会议,今年考查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重点。
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
02.(2022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答案】B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猎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量。
本题以20世纪60年月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切入点,深化考查了考生对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月外交活动的生疏和理解。
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封锁,很多西方国家迫于美国压力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坚决的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欧美的外交封锁。
进入六十年月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削减了对中国的救济和支持,并且由于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与中国爆发争端和冲突,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往来。
这就要求同学在备考时要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生疏到在国家交往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线,以此来看待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准则。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专题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专题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0d4d8f90f76c660371a15.png)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专题检测试题(含答案)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1)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历史回眸一、变动中的世界格局1.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和苏联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2.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走上民族独立之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走向衰落。
3.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厂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互相对峙的局面。
二、“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方针。
2.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交。
随后,保加利亚、朝鲜、捷克、波兰等lo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3.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两国领导人磋商了需要在各领域合作的一些基本原则。
4.1950年1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践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1954年4~7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4.1955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突破思路本节课包括变动中的世界格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践三个子目。
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45ca7aba1aa8114531d902.png)
【创新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1)国际:二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2)国内:新中国诞生,国家实现了独立自主。
2.概况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1)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经过(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同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将其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会议主题中国所起的作用历史影响日内瓦会议(1954年)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1955年)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初二历史试题精选】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含解析
![【初二历史试题精选】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d25470be23482fb4da4c31.png)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含解析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
易中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4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5、6
综合7
一、选择题
1(2018·湖南益阳调研)“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基于此,新中国在外交上( ) A放弃“一边倒”政策 B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解析D “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通过的,基于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正确。
2(2018·黑龙江大庆质检)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解析 A “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体现了国家利益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中苏结盟、“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等。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考试题2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考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129f00cd33d4b14e85246832.png)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选择题1.小明有一天在家里的书柜里发现了一张《大公报》的残片,如下图,上方出版时间仅剩月份和日期能看清楚,而年份则残缺,请你推断该报纸残片大概出版于那个时间段A.20世纪五十年代初B.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C.20世纪六十年代D.20世纪七十年代【答案】A【点拨】建国初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答案】D3.观察右边《l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完全反映【答案】C4.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改革开放前中国未与西方建交B.香港是中国与西欧交往的唯一桥梁C.捷克是中国通往西欧的交通枢纽D.苏联东欧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答案】D5.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此会议是()A.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55年万隆会议C.1971年26届联大D.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答案】B6.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这说明A.在中苏结盟时,应该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抵制,因为中国要与苏联团结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C.为了抵抗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与威胁,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与苏联结盟D.求同存异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答案】B7.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友好合作论坛峰会开幕式上讲到:"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和目标是指:①都遭受过列强的殖民侵略②都曾为民族独立而斗争③都曾是二战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战场④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挑战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8.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时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word随堂练习
![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word随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611b72b0717fd5370cdc77.png)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测试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尖锐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的斗争C.亚、非、拉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蓬勃发展D.中国人民与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答案:B2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答案:A3我国提出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A.平等互惠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原则D.互不侵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答案:B4我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雅尔塔会议答案:A5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主要是为了……………()A.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与攻击共产主义的分子进行坚决斗争C.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D.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答案:D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与苏联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答案:C7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通过B.参加亚非会议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答案:C8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答案:C9新中国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A.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外交人才B.始终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在外交领域善于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D.团结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答案:B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外交考试题及答案
![外交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ea62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6.png)
外交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贸易路线,其起点是:A. 北京B. 西安C. 洛阳D. 成都答案:B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共有几个?A. 4个B. 5个C. 6个D. 7个答案:B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20成员国?A. 阿根廷B. 巴西C. 印度D. 以色列答案:D4.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是专门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 世界卫生组织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答案:D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盟(ASEAN)成员国?A. 印度尼西亚B. 马来西亚C. 菲律宾D. 澳大利亚答案:D6. 以下哪个国家是北约(NATO)的创始成员国?A. 加拿大B. 德国C. 意大利D. 日本答案:A7.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土耳其答案:D8. 以下哪个国家是非洲联盟(AU)的成员国?A. 摩洛哥B. 埃及C. 南非D. 以色列答案:C9.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金砖国家成员?A. 中国B. 巴西D. 墨西哥答案:D10.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是专门处理全球贸易问题的?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贸易组织D. 联合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D. 俄罗斯答案:A, B, D12. 以下哪些国家是G20成员国?A. 美国B. 韩国C. 墨西哥D. 挪威答案:A, B, C13. 以下哪些国际组织是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A. 国际劳工组织B. 世界卫生组织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银行答案:A, B14. 以下哪些国家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土耳其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国家是金砖国家成员?A. 中国B. 巴西C. 俄罗斯D. 南非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习题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60785201f69e314332948e.png)
第5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一、选择题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
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A.朝鲜 B.印度C.苏联 D.日本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
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内政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5.下列各图都包含有同一历史人物,其中最能体现该人物外交才能的是( )6.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8.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②③9.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接见的代表团是()A.缅甸 B.印度 C.越南 D.朝鲜10.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C.反对帝国主义 D.求同存异11.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④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12.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3.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①朝鲜②印度③越南④缅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综合题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3dfa1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e.png)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
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这表明新中国( )。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依据材料“1953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可知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两极对峙,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A、C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表明新中国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4分)(2)根据所学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含哪些内容?(6分)(3)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起了什么作用?(4分)【答案】(1)(4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2)(6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3)(4分)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第(1)问考查“求同存异”的内容,从材料中总结即可。
第(2)问考查“求同存异”的背景及作用。
新中国外交材料题答案(课堂PPT)
![新中国外交材料题答案(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8a55f9d1f34693daef3ebd.png)
1
• 1、材料一: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思来 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在适当的时间访问 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1)材料一中的“适当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在此之前,美国对 中国实行的是什么政策?(5分)
• (3)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8
(2)活动过程:请你帮忙将“相关链接”中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知识卡 片中
“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
时间
外交成就
1949年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相关链接:①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②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
资料?(至少说出两个)
• (1)上网、查图书资料、观看历史纪录片等。(写两个及两个以 上给1分,写1个不给分)
•(3)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40年前,什么事件标志着中 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3)尼克松访华。 •(4)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 的感想与认识.。
• (1)1972年2月。 • 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 (2)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式的变化。
2
•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3)材料二出自于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发表,对中美 关系有何重要影响?(5分)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34470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3.png)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
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①“一边倒”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方针④“另起炉灶”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④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宣布的外交政策,②是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的;③是周恩来1955年参加印尼的万隆会议时提出的。
因此选择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步入世界外交舞台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A.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彻底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D.根本上遏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
选项C、D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选项A不是主要原因,所以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属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容,故A项正确;B指的是不承认国民党的外交关系,C是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项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4.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八一七公报 美方首次强调将逐步减少对台武器销售之外,中国则重申“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5.简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改变了对战争形势的估计。认为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有可能制止。我国外交的目标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2. 1954年4月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走下飞机舷梯后主动与周恩来握手。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中国与美国之间曾经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试述从拒绝握手到主动握手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认识中美关系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
三、美国为摆脱困境,首次提出北京、台北“两个政府”都对中国领土拥有主权。对此,周恩来指出,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四、联合国大会经过激烈辩论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2758号决议
4.简述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
一、上海公报 双方首先并没有回避各自的歧见,文件中阐明了两方不同的观点,然后表示双方愿意尊重对方的立场。随后再阐述双方达成的共识。
2.简述20世纪60年代中苏大论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一、促使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从“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到“一条线”、“一大片”。
二、导致中国外交日趋激进,并于60年代后期发展到极端、
三、促使中国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四、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3.简述美国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三种手法及其失败。
一、美国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设置重重障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亚非拉一些新独立的国家不断进入联合国,赞成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国家一年比一年增多。
二、进入70年代,中国的“乒乓外交”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斗争中的力量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九七一年,由毛泽东导演的“乒乓外交”,使中美接近日益表面化,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斗争中的力量对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简答题
1.简要评述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战略。
“一边倒”只是表明了新中国以独立的国家加入国际社会以后的立场,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反对帝国主义。 “一边倒”只是表明中国站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而不意味着中国依附苏联。在相当程度上,“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一向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具体运用与体现。
二、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再次,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既真正不结盟的方针。
三、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要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二、论述题
1. 试述中国代表团对万隆会议的重大贡献
答:在会议上重申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的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精神,提出的反帝反殖、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新兴国家的和平等国际地位、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的主张,成为与会者的普遍共识和会议的基调.这为会议取得历史性重要成果,为万隆精神和“十项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增进了亚非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了解与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不少国家对我国的误解、偏见和疑虑,为新中国赢得了朋友,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